•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绿皮书

    绿皮书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18

    主演:维果·莫腾森,马赫沙拉·阿里,琳达·卡德里尼,塞巴斯蒂安·马尼斯科,迪米特·D·马里诺夫,迈克·哈顿,P·J·伯恩,乔·柯蒂斯,玛姬·尼克松,冯·刘易斯,乔恩·索特兰,唐·斯达克,安东尼·曼加诺,保罗·斯隆,珍娜·劳伦索,肯尼斯·以色列,伊克博·塞巴,尼克·瓦莱隆加,大卫·安,迈克·切罗内,杰拉尔丁·辛格,马丁·巴特斯·布拉德福德,格拉伦·布莱恩特·班克斯,汤姆·维图,夏恩·帕特洛,丹尼斯·W·霍 

    导演:彼得·法雷里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空中乘务员

    • HD

      四平青年之喋血曼谷

    • 更新HD

      阳光凶猛

    • HD

      保姆2022

    • HD

      我很在乎

    • HD

      阴阳先生

    • HD

      逃学威龙2国语版

    • HD国语版

      合约男女

     剧照

    绿皮书 剧照 NO.1绿皮书 剧照 NO.2绿皮书 剧照 NO.3绿皮书 剧照 NO.4绿皮书 剧照 NO.5绿皮书 剧照 NO.6绿皮书 剧照 NO.16绿皮书 剧照 NO.17绿皮书 剧照 NO.18绿皮书 剧照 NO.19绿皮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托尼(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 饰)是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混混,在一家夜总会做侍者。这间夜总会因故要停业几个月,可托尼所要支付的房租和生活费不会因此取消,所以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寻找另一份工作来填补这几个月的空缺。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唐雪莉(马赫沙拉·阿里 Mahershala Ali 饰)的黑人钢琴家提出雇佣托尼。  唐雪莉即将开始为期八个星期的南下巡回演出,可是,那个时候南方对黑人的歧视非常的严重,于是托尼便成为了唐雪莉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迥异的性格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与此同时,唐雪莉在南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也让托尼对种族歧视感到深恶痛绝。

     长篇影评

     1 ) 《绿皮书》和真实的事件相比,有哪些差异?

    绿皮书最全的背景介绍。

    1962年的美国发生了许多事,宇航局实现了首次载人环球飞行,白人歌手“猫王”演绎的黑人布鲁斯音乐成为热门单曲,青年人刚刚把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奉为公路圣经,不久之后,他们就将相聚在伍德斯托克歌唱“爱与和平”。

    还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 —— 一名上流社会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Don Shirley),雇了一名底层意大利裔白人司机大嘴托尼(Tony Lip),从纽约出发,踏上了南方巡演的道路。

    直到50多年后,这段历史才被托尼的儿子写成剧本,一举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谢利博士,住在卡耐基音乐厅楼上,贵族一般的男人,是个天才钢琴家,两岁学钢琴,18岁时与波士顿流行乐队首次亮相。来源:《绿皮书》截图

    大嘴托尼,混迹于纽约意大利裔社区,特长是能忽悠,能打架,而且特别能吃。来源:《绿皮书》截图

    按照剧本设定,一场跨种族、跨阶级的珍贵友谊就这么发生了。他俩需要共同应对的,是上世纪60年代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方。

    这意味着,纵使高贵如谢利,也不能在自己演出的餐厅用餐,不能使用正常的厕所,不能在白人开的高级西装店试衣服,不能去受欢迎的酒吧喝酒,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的肤色。

    然而,这一切如今看来如此“政治不正确”的经历,比起当年的现实只是冰山一角。

    在《绿皮书》背后,是上世纪无数美国人的一部种族隔离血泪史。

    我们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

    在电影里,当谢利和托尼在南部行驶被警察拦截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交警一脸“义正言辞”:

    “这是一个日落城镇,”他说。

    这个臭名昭著的名词意味着,非白人必须在日落前离开,否则可能会被警察逮捕,或者遭到愤怒民众的攻击。

    1942年,底特律某社区宣布了自己的入住规则:“我们想要白人租户来我们的白人社区。”

    对于现实中的谢利博士来说,这样的情节并不陌生。

    1963年的一个周末傍晚,谢利带着他的乐队在美国北部的威斯康星州演出。

    据当地报纸报道,这次爵士乐和古典音乐融合的节目“非常精彩,令人兴奋,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但这位黑人钢琴家知道,他受到的欢迎只持续到日落之前。

    因为在城镇入口,赫然写着一个邪恶的标志:“黑鬼,别让我们镇的落日照在你们身上。”

    与电影里一样,唐·谢利确实是个天才型钢琴家。

    而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日落城镇”的传统其实发源于美国北方。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北方更开放,更少歧视黑人,而南部则更保守,更歧视,同时也是奴隶制的故乡。

    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南部民众更仁慈,而仅仅是因为,天黑以后,许多美国南方人依然需要黑人仆人在家干活,就像当初奴隶制盛行时那样。

    比起北方的“日落城镇”,南方的残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世纪的南北战争以后,虽然美国的奴隶制名义上被废除,但是在美国南部,“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黑人” 的观念从未消失,只是用另一种形式被写入了法律,并有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 ——《吉姆克劳法》。

    吉姆·克劳(Jim Crow)最早是一个白人演员的艺名,他因模仿、丑化黑奴而走红,后来“吉姆·克劳”就变成了美国白人藐视黑人的常用词。

    《吉姆克劳法》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最基本的做法是,把一切公共设施都根据种族隔离。

    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部州,一口气就规定了黑人和白人吃饭、坐车、上学、住院、娱乐、上厕所、买东西,统统都不能在一个区域。

    在任何台球室里,黑人只要跟白人一起打台球,都会一不小心就被扔进监狱。

    饮水机也要隔离:左边是“有色人种”,右边是“白人”。可口可乐机器也要印上“白色客户专用”的标志。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隔离,南方各州都发挥想象力,让《吉姆克劳法》变得无孔不入,包括但不限于:

    有色人种的理发师不能为白种女人理发;
    啤酒商人和葡萄酒商人不能同时把酒卖给黑人和白人;
    在任何精神病院,黑人和白人病人都不能混在一个病房。
    有色人种墓地不能和白人墓地离得太近。

    总之,从出生到死亡,一刻也不能打破种族的藩篱。

    就连宣传平等观念也被视为是“大逆不道”,比如密西西比州就明文规定:

    所有印刷、出版或流通或公然展示有关支持社会平等或跨种族婚姻的资讯、论据或建议是有罪的,应被处以不少于500美元罚款或不少于6个月的刑期或两者一起。

    1955年,阿特金斯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望向车站的“黑鬼候车室”(“黑鬼”一词因侮辱性太强已被停止使用)。

    逼仄如公厕一样的黑人专用餐厅。

    在“人人生而平等”被写入宪法的美国,为什么这些歧视性法条,在当时能公然通过州议会表决,成为正式法律呢?

    因为表面上,《吉姆克劳法》依然宣称自己“虽然隔离但是平等”,没有违背宪法精神。

    那么所谓的“平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在公共资源上,既设立白人专用设施,也设立黑人专用设施。二是在某些定罪上,白人打破隔离同样犯法。

    偶尔,动物园有几天会向黑人开放,这时白人便不得入内。

    但实际上,“隔离但平等”当然只是一纸空谈。越是高级的资源,越是缺乏相对应的黑人设施,即便存在,条件也远不如白人的优越。

    其中最为致命的,是医疗种族主义。

    1931年,一位有非洲血统的美国老人出了车祸。由于肤色较浅,他被所有人都错认成了白人,并被立马送入了亚特兰大医院的豪华大楼。

    可是当肤色较深的家人前来找他,医院员工迅速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于是像处理垃圾一样,将病人从检查台硬生生地拖到了破旧的黑人病房。

    那里也变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1954年之前,美国南部法律明文规定,黑人儿童不得在白人学校上学。图为一群黑人学生被白人学校拒绝入学后,在家自己读书。

    在吉姆克劳法统治下,种族融合成为了最令主流白人恐惧的东西。

    1906年4月的一个夜晚,密苏里州的两名非洲裔美国男子,因性侵指控被警方收押。

    尽管两人都有雇主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但愤怒的白人暴徒强行闯进男子的牢房,把两名尚未定罪的嫌疑犯拖到城镇广场,在数千人面前实施了绞刑,并烧毁了尸体。

    1930年,印第安纳州的黑人青年Thomas Shipp和Abram Smith,同样是因为强奸指控,而遭到私刑绞死。Lawrence Beitler / 摄

    报纸上大肆招摇的私刑预告写着:“John Hartfield将在今天下午5点被私刑处死。”

    最令人惊恐的是普通人接受私刑的程度。整个场面仿佛是一场节日庆典,许多家庭聚集在一起,母亲和父亲,甚至带着他们最小的孩子。

    结束时,行刑者还将两名无辜青年的身体部位作为纪念品,分发给人群。

    不幸的是,这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并非孤例。

    根据2015年的《美国私刑情况报告》,1877年至1950年期间,约有4075名非裔美国人在12个南部州被私刑处死。

    黑人旅行者的保命圣经

    电影里,当司机托尼收到雇主给的《绿皮书》,他对这本小册子闻所未闻。

    这也是自然,因为对白人来说,那正是公路旅行的黄金时代,几乎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在象征着自由与开放的“66号公路”完成梦幻之旅。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本小小的册子却是黑人旅行者必备的“保命指南”。

    因为所谓的自由与开放,都是只针对白人。光是“66号公路”沿线的89个县中,就有44个“日落城镇”,几乎每公里都是一个雷区。

    不同版本的《绿皮书》。

    在黑人生存危机四伏的情况下,《绿皮书》的诞生几乎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

    1930年代,越来越多的黑人驾驶员开始在美国开车长途旅行。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有车一族”虽然能逃离公共交通的歧视,可是一旦来到陌生城镇,找一间“Black Only”的厕所,都是一个概率捉摸不定的难题。

    为了避免被羞辱,黑人旅行者往往只能靠自己。

    他们会把汽车的行李箱塞满了食物、毯子、饮用水,进阶一点的还有便携式厕所、洗澡桶和备用汽油,以防白人加油站拒绝服务。

    与汽车合影的美国黑人中产女孩们。

    这种情况延续到1936年,纽约的邮政工人维克多·格林(Victor Green)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在那个没有外卖小哥的时代,邮递员是最知道哪家有素质、哪家不歧视黑人的人群。

    于是,他根据自己和邮局黑人同事们的经历,出版了第一本《黑人驾驶员绿皮书》。

    这本《绿皮书》只有短短15页,包含了大纽约地区欢迎黑人的各类生活设施。由于旅店十分有限,还列出了欢迎黑人借宿的私人住宅,相当于上世纪的Airbnb。

    拉斯维加斯第一家跨种族酒店和赌场。

    这本指南一经发行,就迅速成为黑人旅行者的必需品。

    第一批用上绿皮书的用户很快寄来了更多的信息,推荐自己地区的旅店或者自家开的餐厅。这些用户推荐的信息,经过《绿皮书》工作人员确认后,又被不断加入书中。

    从1936年的初版起,《绿皮书》每年更新一个版本,范围迅速从大纽约地区,扩展到全美和其他国际旅行地,等到1966年的最后一个版本,已经扩展到99页。

    书上包括餐厅、旅馆、加油站、理发店、裁缝店、夜店等各类信息。不止让你活下去,还希望你玩得开心。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希望,如果更多先富起来的黑人精英开车上路,也许白人企业主就会发现黑人的巨大消费潜力,进而转变对黑人群体的看法。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车的黑人”带来了新的问题。

    1948年,社会学家查尔斯·约翰逊发现,白人司机如果发现黑人开的车比自己好,有时会故意损坏它们,好让黑人司机回到“他们的位置”。

    同时,白人们为了给“黑人开了好车”这件事一个解释,还发明了一种刻板印象,怪政府社会福利太高,才让“颓废的黑人单身母亲”开上了凯迪拉克。

    他们宁愿相信可疑的“福利说”,也不愿意相信,一部分黑人已经不再贫穷。

    摄影师拍摄了繁荣的黑人中产社区,来挑战种族主义思想。Hugh Mangum / 摄

    为了应对这种刻板印象,一些黑人只得放弃了豪车,故意开一辆旧车,以防止被人找茬。

    还有一个常用招数是假装司机。如果全家度假期间被警察拦截,有经验的黑人父亲可能会一秒入戏,称自己是为某个白人工作的司机,正在送雇主的女仆一家回家(自己的妻子孩子),同时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司机帽。

    1956年,从纽约到西雅图的推荐旅行路线是这样的。来源:《绿皮书》路线生成器 / NYPL Labs

    不过,蒙混过关的前提依然是没有驶入“日落城镇”。

    艺术家Paula Wynter仍然记得躲警察的童年阴影。1950年代的一个夜晚,全家在美国南部的北卡莱罗纳州赶路时,一个地方治安警察经过他们后,突然急转弯回来追赶。

    她爸爸情急之下把车开到树丛里,熄了车灯,全家就这么一直在车里坐到了日出,看着警察的车灯在不远处来来回回扫过。

    美国人甚至给这种歧视性执法发明了专有名词 ——“黑驾”(driving while black),这个词与酒驾(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相对应,意味着只要是黑人开车,就容易被警方找茬,这一点直到90年代也依然是如此。

    有一天,我们将能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

    等到电影主人公唐·谢利和托尼·利普在1962年踏上南部巡演的旅程,《绿皮书》已经出版了24年。

    在此期间,黑人对《吉姆克劳法》的反抗从未间断。

    突破首先是在教育领域发生的。

    开端只是一件小事。1950年开学季,7岁的黑人小女孩琳达·布朗要上小学三年级了。她家附近就有一所白人小学,但是因为种族隔离,她每天都要走过21条街,去很远的学校。

    这一年,琳达的爸爸太心疼女儿,于是到白人学校请求入学,却被教育局以种族隔离为理由拒绝了。

    于是,琳达的爸爸终于忍无可忍,联合多名家长提起集体诉讼,要求学校废除种族隔离。

    1960年新奥尔良小学解除种族隔离后,6岁的女孩Ruby Bridges在美国法警陪同下放学。她是第一个在当地进入白人学校的非裔美国孩子。

    他们求助的律师,是最杰出的黑人民权律师,后来成为了美国首位非洲裔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瑟古德·马歇尔。

    为了论证“隔离不可能带来平等”,他们提供了心理学家对儿童的大量测试结果。比如一项研究,测试了黑人儿童面对不同种族样貌的娃娃会如何选择。结果显示,黑人儿童没有选择和自己更像的黑人娃娃,反而毫不犹豫地选了白人娃娃。这些孩子从小就已经相信,“白色才是更好的颜色”。

    到了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为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终于就案件作出了历史性判决:公立学校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平等的,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

    1958年6月16日,阿肯色州小石城,15岁的黑人男孩约翰尼·格雷挥拳打向一名白人学生。当时他和妹妹玛丽在去隔离学校上学的路上,可是两个白人男孩命令他们离开人行道。

    如此一来,所有奉行“隔离但平等”的法规,都失去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被陆续废除。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根据最高法院的判决,全国学校都应该陆续开始取消隔离,但是南方各州仍在顽固地抵抗。

    1956年,一群暴徒围攻路过的黑人车辆,以抗议克林顿高中取消种族隔离政策。

    1960年11月15日,威廉·弗兰兹小学接收了三名黑人学生的第二天,一群母亲带着孩子抗议种族隔离的取消。白人男孩手举标语:“我圣诞节只想要一所干净的白人学校。”

    1957年,在南部的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布朗案”的结果宣布,该市的中学应接纳9名黑人孩子入学。

    结果一经公布,就遭到了“白人至上者”的激烈反弹。

    当记者采访一个13岁白人女孩对抵制的看法,她说:“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

    1957年,阿肯色州中央高中近75名学生抗议学校种族融合。一名黑人同学被他们吊在树上殴打。

    骚乱终于惊动了中央。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部队,端着步枪护送黑人学生,才终于让他们跨过了普通人铸就的种族界限。

    除了教育领域的进步,其他领域的抗议也在同时发生。

    50年代,蒙哥马利的一位黑人妇女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被捕。

    为了声援她,初露头角的马丁·路德·金领导了全城5万黑人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认为,真正的抵抗,是用爱的力量勇敢地面对邪恶,因为暴力只会让仇恨更加猖獗,而有尊严地不合作,却会让反对派对自己的阴暗无地自容。

    罢乘公共汽车一年后,汽车公司终于迫于压力取消了隔离。

    1955年2月22日,罗莎·派克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因违反种族隔离法被警方逮捕。

    同样是在他的号召下,60年代,四名黑人学生在白人咖啡店遭到拒绝后,决定在店里静坐直到关门。

    第二天,他们又来静坐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其他校园的20多名黑人学生。

    第三天,人数超过了60个,甚至有白人也加入了。

    很快,运动蔓延到其他南方城市,大规模抵制活动使这家连锁咖啡店销售额减少了三分之一,迫使经理宣布从此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再往后,这种无声的抗议方式席卷了全国。在剧院、游乐场、图书馆,都能见到黑人日复一日占座的身影。

    1958年,大卫·伊索姆打破隔离,走进了公共游泳池,结果泳池很快被官方关闭。

    实际上,《绿皮书》的努力也从未停止。历史学家认为,那上面列出的每个黑人经营的企业,都代表了黑人经济的崛起。而其中一部分收入,最终被用作了政治平等运动。

    黑人企业家用他们攒的钱,从监狱里保释出参加民权运动的抗议者,为“非暴力不合作”的组织提供运行资金,还赞助了人们去参加大型抗议的交通费。

    尽管绿皮书从未具有明确的政治性,但它的确见证了黑人自由斗争的经济基础。

    黑人抗议者举牌:“给我们美国人的权利。”白人则举牌:“黑鬼滚回家。”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于1960年去世。那一年,民权运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时代正在迅速变化。

    在《绿皮书》诞生之初,整个美国只有44%的人,反对在交通工具实行种族隔离,而到1963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78%。

    同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就在一年后,美国通过《民权法案》,标志着种族隔离政策逐渐走到终点。

    在此之后,《绿皮书》终于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从历史舞台谢幕。

    一切都如同格林在《绿皮书》1949年版前言中,所盼望的那一天:

    “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这本指南将不再需要出版。那时候,我们这个种族将在美国享有平等权利。对我们来说,暂停出版的那天将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而不会感到尴尬。“

    注:当然,种族歧视到今天也依然是美国最难解决的问题。了解当代美国的种族冲突,可观看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皮肤》(SKIN)。

    参考资料 -----------------------------

    [1]ARICA L. COLEMAN, “The Movie Green Book Is Named for a Real Guide to Travel in a Segregated World. Its Real History Offers a Key Lesson for Today”. TIME

    [2]Anna Diamond,“The True Story of the ‘Green Book’ Movie”.Smithsonian magazine

    [3]Manuela Tobias, “Fact-check: How true is Green Book?".

    [4]Jacinda Townsend, "How the Green Book Helped African-American Tourists Navigate a Segregated Nation". Smithsonian magazine.

    [5] Marco Principia, “JIM CROW AND THE BLUES”.

    [6]Jamiles Lartey,Sam Morris.“How white Americans used lynchings to terrorize and control black people”. The Guardian.

    [7]CANDACY TAYLOR, "The Roots of Route 66". The Atlantic.

    [8]Jennifer Reut,Mapping the Green Book.

    [9]《绿皮书》路线生成器:http://publicdomain.nypl.org/greenbook-map/trip.html

    供图网络 |编辑JR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pic163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其他平台转载规范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来稿请请致信 insight163@163.com,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2 ) 精英与底层的旷世绝恋

    底层与精英、白人与黑人、异性恋与同性恋这三对矛盾,大概是美国在川普时代最尖锐的矛盾了吧。但《绿皮书》却精致到让身负这三种矛盾的两人成为人生挚友,颇似一段旷世绝恋。

    唐博士和大嘴托尼在三这个维度的属性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维度一 首先唐博士是黑人,托尼是白人。

    维度二 唐博士世界顶尖的钢琴家,拥有多重学历、会好几国外语,14个月以内在白宫演奏两次;而托尼,则失业,甚至要靠打赌和当铺维持生计。

    当然《绿皮书》不只展示了精英与底层最表层的属性。唐博士在“下一盘大棋”,希望通过在南部巡演,而提升黑人地位。这是典型的精英思维。而托尼,则基本上靠暴力和社会经验,这也是他被唐博士选中的原因,也是典型的底层属性。

    唐博士事儿多、矫情、自负;托尼好赌、爱贪小便宜、暴饮暴食。这也是阶级属性的典型特征。

    维度三 唐博士举手投足的优雅范儿,时不时的小刻薄,以及后来对托尼的依恋,都让他Gay得很明显。托尼则是传统意大利裔直男,爱家、爱兄弟、爱孩子、怕老婆,宽容大度。

    身负上述三个属性的两人坐在一辆车里,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旅程,他们之间奇妙的火花,是电影最好玩的部分。使得电影完全可以按照爱情片的剧情来梳理:

    阶段一:暗自较劲

    由于上述三个维度的差异,唐博士与托尼从一上路,敌对的气味就若隐若现。唐博士不让托尼抽烟,托尼把唐博士的汉堡吃掉。唐博士讽刺托尼词汇量贫瘠,托尼则拿唐博士专辑封面“不听话的孩子”开玩笑。

    双方你来我往,值得彼此攻下对方的第一座城池。

    唐博士征服托尼,从征服他的耳朵开始:那是美妙的琴声。

    托尼征服唐博士,从征服他的舌头开始:那是美味的炸鸡。

    在到达肯塔基州的时候,双方不再是单纯“钱”的关系,已经开始认可对方。

    阶段二:保护与接纳

    托尼从酒吧救出唐博士,唐博士让托尼出席表演并被介绍全名,唐博士帮助托尼写信等,标志着唐博士与托尼已经互相接纳、互相帮助。

    而剧情也在此刻衍生出了第二个维度:伪基片。

    比如唐博士在帮托尼写信的时候,两人都说了“I love u”,虽然不是对对方说的。又如托尼陪唐博士逛西装店,仿佛是陪媳妇逛街。当然,还有最开始的,托尼说唐博士的“Keep quiet”像他老婆。这些都使得不是情侣的两个男人看上去像一对儿,必然会使无数腐女大呼过瘾。

    阶段三:剖白

    此阶段,双方的阶级属性引发的冲突最为激烈,可取向属性却把最激烈的冲突转化为更深的包容。

    唐博士浴室被抓,托尼舌灿莲花,唐博士却认为托尼的“底层做法”背离了自己“精英”的价值观,双方争执起来。编剧的天才在此刻体现,编剧用唐博士的一句“我不想办这件事儿的时候都要你陪在身旁”来最为争吵的结束。

    “这事儿”当然是指Gay的事儿。这时的两个人应该都是后知后觉的,托尼后知后觉自己对唐博士的关心与呵护是如此之周到;唐博士后知后觉他对托尼的依恋是如此之深。

    托尼在纽约的朋友成为催化剂,迫使唐博士“表白”。

    接着发生了和“浴室”事件如出一辙的事,那便是“深夜袭警”事件。

    “深夜袭警”是编剧的故技重施,编剧再次撕开唐博士与托尼的阶级裂缝,然后又用取向属性来弥合。唐博士在大雨中狂喊“也许我不够黑,也许我不够白,也许我不够男人”,让托尼顿生心疼,对立的关系终于结束。

    阶段四:You jump, I jump

    套用《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台词,本阶段唐博士与托尼已经基本上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当属,唐博士为了托尼放弃演出:因为主办方的经理羞辱了托尼。当然还有唐博士雪夜开车,送托尼回家。

    电影的开头其实特别有意思,托尼故意利用“帽子”事件,使夜总会停业整顿,其实带有一半的恶作剧属性,另一半则是托尼对于“服务生涯”的厌倦。其实作为服务生的他,更多的是对上流人士“服侍”,这也是他为什么暴揍夜总会闹事者,以及后来不愿意接受警长推荐的工作原因。

    唐博士看到托尼被经理羞辱,才会把演出的生杀大权交给托尼。自此,精英放弃了“一盘大棋”,底层也必然无法得到唱片公司的全部酬劳,两人都舍弃了初衷,精英与底层,恋爱了!

    当然,这还不够,他们的“恋爱”终究无法转换成生理上的更进一步,于是才有了橘鸟酒吧里,唐博士高超的技巧让托尼入赘高潮,而出来后,托尼拔枪狂射。

    当然了,相爱会让人往好的方面发展。比如托尼帮助唐博士改变了音乐态度,帮助他不再是按照被“训练”的方式演奏,而是按照自己“爱”的方式演奏。还有唐博士在路上目睹了底层黑人同胞的疾苦之后,开始变得愿意为大众演奏,甚至可以演奏不那么高雅的,带有很强娱乐属性的爵士乐。

    政治态度

    《绿皮书》的政治态度是很明确的。首先《绿皮书》不完全赞成精英的“一盘大棋”,也不完全赞成底层的暴力,而是认为精英和底层的政治谋略都有各自优点也都有欠妥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小事托尼可以摆平,大事却要靠唐博士;可唐博士也有被小事搞死的时候,托尼却保护他周全。

    其次,《绿皮书》最为“政治正确”的地方,在于它揭露了白人上流社会的虚伪:用唐博士演奏标榜自己的品味,曲终人散却依旧不把唐博士当人看。

    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奥斯卡是比奇葩说的陈铭更喜欢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的。虽然备受颁奖季青睐的《绿皮书》取材于真实事件,可现实生活中真的能像唐博士与托尼一样“乳水交融”的黑人和白人、精英与底层、基佬与直男,恐怕少之又少。因此《绿皮书》与《为黛西小姐开车》一样更像是一场乌托邦,或者说,是浊世里的一口营养鸡汤吧。后者可是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命题作文

    而抛开意识形态,单纯从艺术的角度考虑,《绿皮书》似乎太过功能化,恨不得每一个情节都承载着主题功能,与《触不可及》相比,《绿皮书》少了一份浑然天成。

    从镜头方面讲,《触不可及》里,黑人第一天上班,导演用了背影跟拍,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镜头与内容相得益彰。还有一段,黑人被妈妈赶出家门,镜头渐渐摇起来,给了个俯拍的清晨巴黎街景。主角消失在街道,那种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不用多言。而《绿皮书》却基本没有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镜头。反而是剪辑在《绿皮书》里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剧情方面讲,《触不可及》和《绿皮书》都讲究“人物弧光”。《绿皮书》里的绿石头先后被托尼和唐博士拿在手里,表示唐博士发现底层的“乐趣”也很有意思:偷偷拿走心上人的石头,多好。而托尼则从言之无物变成了写信高手。

    可是仔细想想,绿石头和故事的主线并无多大关联。唐博士是要去演出,绿石头这条线,仿佛是硬加上去的。

    而《触不可及》就没有那么多“企图心”。黑人第一次开玛莎拉蒂带老板兜风前,教训了乱停车位的人。电影结尾,黑人已经不再单纯使用暴力,而是开始沟通。这是一次非常明显的“人物弧光”,而停车是紧紧围绕故事主线的,所以并不显得刻意。

    《触不可及》多了一份含蓄,直到结尾,我们才知道老板原来一直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而《绿皮书》,则像一份预先定好题目的命题作文,尽管完美,却太斧凿。

    也许唐博士和托尼第一次共睡一屋时,托尼的那句话最让我觉得清新自然:“其实匹兹堡的女人名不副实”……哈哈,好好睡吧。唐博士才不会吃你豆腐呢!

     3 ) 《绿皮书》有哪些爆笑的细节?

    一、地狱中的俄耳甫斯

    地狱里的魔鬼,围着篝火的淘气小孩?

    二、所谓“高级人士”

    托尼拒绝用唐给自己起“不拗口的、方便被人念出”的简化名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与文化造诣,果然还是不能流利地读出我的名字哈哈哈

    三、公路上的打情骂俏(误)

    真香.jpg

    四、那个不可以降解!

    骨头可以丢,塑料瓶子必须捡回来~

    五、从“勒索信“”到情书

    托尼因为文风粗犷被唐吐槽在写勒索信

    情话:从入门到精通

    六、肯尼迪:我可不是这么说的

    即使这样也是真理!大声朗读并背诵全文!

    七、霸道司机爱上我(误)

    从现在起,你去任何地方都得有我在身边,懂?

    欢迎补充 _(:3」∠)_

     4 ) 今年的黑马,就是它了。

    以黑人为主角、反映种族问题的喜剧,是好莱坞喜剧电影中常见的一个类型。如果能够拍出让人捧腹、又兼具温馨的效果,最后还能点题到族裔问题,便是这类电影能够达到的最好的境界。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个类型里,能够给我带来上面所说的这种优质观感的电影,最后那一次,可能还要追溯到2016年的《隐藏人物》。

    所幸,就在前不久刚结束的2018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有部名为《绿皮书》的电影,以黑马的姿态闯入了人们的视线中,也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The Hollywood Reporter更是将它列为了明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种子选手。

    《绿皮书》

    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映场上,《绿皮书》这部电影,基本每隔十几分钟就会引来全场观众的笑声。电影结束后,更是令全场观众起立为其鼓掌,久久不息,风头可谓一时无两。在最终的多伦多电影节最高奖项-人民选择奖的角逐中,这部名不见经传的故事片,一举夺得最高票数,成为今年多伦多的最大赢家

    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之前几年一直被称作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起跳板,之前的《逃离德黑兰》和《为奴十二年》都是从这个奖项开始,一路冲到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部电影能够得到这样的礼待,自然是有它的理由。在我个人观看之后,我愿意把《绿皮书》算作我在2018年看过的最好的喜剧,甚至剧情片之一。

    众主创亮相多伦多电影节

    整部电影以公路片的姿态一气呵成地带观众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旅程。它不但兼具了喜感和感人这双重效果,还把故事讲得饱满扎实,把细节填充得恰到好处人物也塑造得立体可信。可谓是一部全方位达标的作品。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整个故事从1962年的纽约开始,当时的美国正处于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时期。电影的主人公之一,意大利裔美国人Tony,在屡屡受挫无处工作赚钱养家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为人当司机的工作机会,而他要开车服务的对象,是一位非洲裔的黑人爵士钢琴家Dr. Don Shirley。 这对于死板、蛮横、还对黑人有些抵触的Tony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但在各方的劝说之下,Tony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在载乘Dr. Shirley一路南下做巡回钢琴演奏会的途中,两个性格迥异、背景出身完全不同的人,展开了这段全方位的“较量”。二人从最初的相互排斥,渐渐到后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影片《绿皮书》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公路片,两位主人公从纽约一路开车南下,途径美国诸多南部的自制州-这无疑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要知道,在60年代的美国,非洲裔黑人的民权运动正值火热,美国南部的城市正是这场运动的腹地。地理位置越向南部,人们对于黑人越加排斥,因此黑人受到的待遇也愈加不公。

    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一路向南,见证着所有的这一切:Dr. Shirley从一开始可以住在高档酒店,到肯塔基州不被允许用“白人厕所”,乔治亚州不允许试西装,再到阿拉巴马不允许与白人一同用餐…

    一黑一白的人物设置,必将导致火花四溅

    在这部公路片的外衣之下,其实所讲述的是一次人性的碰撞,也是主人公的一次自我发现与自我认知。之所以这样说,首先要归功于这部电影颇为有趣的人物设定。两位主人公之中,白人是提供服务的人,他粗俗、受教育程度低;相反的,黑人却是那个享受服务的人,他高雅、事事讲求文明。

    就是基于这样有趣的设定,才会出现影片中一个从来不吃炸鸡(这种被称作“黑人食物”的美味)的黑人在白人的“推荐”下吃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块炸鸡;才会出现黑人帮白人润色家书,让白人妻子看得梨花带雨等等这样的桥段。 整部电影,就是用这种方式,打破人种上的刻板印象,屡屡让两位主人公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终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改变对不同种族的认知。而观众也在潜移默化间跟随主人公的变化,感受到一次次的温暖和幽默

    炸鸡的戏份是全片最好笑的地方之一

    电影的细节十分出彩,编剧不但设计了诸如买绿色幸运石、丢炸鸡鸡骨头这样的情节来增加主人公间的矛盾,进而促进剧情发展;还设计了很多细节来丰满人物。就拿电影开头为例,导演通过Tony把黑人维修工人用过的杯子扔掉和他看到象牙艺术品之后的不懈,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到了Tony这个人的粗俗和排斥黑人的特点。

    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不单是剧情的设定和细节的充实,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同样功不可没。饰演Tony 的维果·莫滕森,为了出演这个糙汉,不惜增肥二十公斤。正是有了这样的身段,再配合上维果从语气、动作到表情的每一处细节的表演,才让这个人物的转变更为真实,从一开始的糙,到后来的讲义气,都充满说服力。

    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这部电影的成功关键

    另一位主人公Dr. Shirley,是由当年凭借《月光男孩》夺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黑人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出演。Dr. Shirley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因为他在白人眼里是异类,虽然是钢琴家,但因为肤色不同,他从来没有被白人真正当作大师来对待。而在黑人的眼里,他同样是异类,因为他生活高雅考究,从来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的做法,与当时的黑人大众截然相反。

    就是这样一位矛盾的人物,马赫沙拉在诠释的时候,从看到Tony的“不良”行为气愤的表情,到走路做事的各种姿态,再到雨中那次情绪的崩溃,都表演得甚为考究。这个人物那种“骄傲的活着”的姿态,成了这部电影一个最大的亮点。最后我想说,马赫沙拉在电影中,身着规整优雅的西装,被舞台上的灯光洒满全身,并优雅地弹奏钢琴时,真的太养眼、太养耳。说他是2018年大银幕上最优雅最让人心动的男性角色之一,绝不为过。

    奏琴时的马赫沙拉.阿里

    看罢《绿皮书》,不难让人想到两部影片:一部是奥斯卡得奖的经典影片《为黛西小姐开车》,另一部是2011年的法国喜剧《触不可及》。 这两部影片的故事,都讲述了黑人为白人服务,从而建立起超越族裔和阶级的深厚友谊。而今天的这部《绿皮书》,不但把人们见惯了的两个主人公的位置调了个,还把故事放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是近几年最有新意的、反映族裔问题的电影了。

    如果你对这种反映族裔问题的电影会习惯性地带上有色眼睛,那你大可把他当作一部普通喜剧,去感受完全不相同的人之间迸发出的火花,也绝不失为一种乐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5 ) Shirley 博士在剧中的同性恋人设。挖掘多处细节

    男二Doc.Shirley在剧中的性取向设定,除了最明显的“I'm not man enough”之外,还有多处细节明暗示。国内院线字幕翻译对其中一处关键台词的隐晦处理给大部分观众造成了误导。

    1.关于YMCA

    在青年会被警察抓后,Tony前去搭救,字幕提示该场所是“YMCA”,青年会,全称基督教青年会,有一首歌也叫做YMCA,下面是百度百科的内容:

    YMCA全称: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的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是为男青年提供健身和临时住宿的福利场所,向来就是同性恋者的渔场。 由于《YMCA》在同性恋以及异性恋世界范围中的流行和另一首《I Will Survive》都被视为女权主义和同性恋运动的圣歌。

    有网友说,在同志游行之类的活动上就会播放《YMCA》这首歌,所以YMCA已经成为同志场所的代表了吧,影片特意给了Tony进门后的门牌特写,强调意味已经很明显。

    中国观众没有相关文化背景认知,所以在剧情理解上无法第一时间跟进节奏。

    截图

    2.关于被院线字幕翻译误导的“Auntie”

    Tony赶到浴室,看到被手铐铐着且一丝不挂的博士,开始和警察协商。

    警察对Tony提及音乐家的时候说:

    We're taking your Auntie in.

    这里用了一个词:“Auntie”,网络资源的两种字幕都直接翻译成“同性恋”。

    但是国内院线上映时的字幕没有这么翻译,严重影响了对被抓原因的理解!

    加上中国人不懂的YMCA背后的文化含义,所以这场戏不太容易理解发生了什么。有人还以为他是去泳池或者公共澡堂洗澡,和白人打架才被抓。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根据网络搜索,auntie确实会用来指代同性恋:

    auntie n.喜欢嫩草的同志大叔(通常无性目的)
    a middle-aged or older male homosexual.

    经豆友@ 进击的刘安娜 补充,dictionary.com对于auntie的正式用词 aunt 一词的解释:

    Slang . an aging male homosexual. (俚语,指上了年纪的同性恋者)
    aunt一词的辞典解释

    3.博士亲口承认“做这种事”

    Tony贿赂警察后把音乐家救出来,两人开始争吵,Tony强调他说过博士应该在他的陪同下才能出门,博士的回答是:

    I assumed you would want this to be the exception.

    似乎是指约会之类的事,不需要Tony陪同。 个人推测应该是约pao之类吧,不然两个人赤身裸体被抓,其他理由也说不过去了……

    【题外话】我个人不了解1960年代美国社会,法律层面或者公众世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 有豆友评论,如果是两个白人在那种场所做同样的事呢,经理会报警,警察会出警抓人吗?

    截图

    另一翻译截图

    4.Tony暗示“这个复杂的世界我都懂”

    博士指责Tony不该贿赂警察,两人争吵后,第二天博士为此道歉,Tony在回答时言辞闪烁,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个人感觉他好像是在说:我见过太多夜总会的花花世界了,这个复杂的世界(同性恋之类的我懂的……

    这个点,比较隐晦了吧,在影院看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所以回来后又在电脑上把这个镜头反复看了几遍,刚好昨天看到在某公众号的推文里也有对这句话作出相同的解释(3.6补充)。

    道歉和回复
    Tony在暗示 注意神态

    有了在同志场所被抓这场戏,Tony再次搭救,第二天博士才会在误以为Tony要听从纽约朋友的话离他而去后,主动提出升职加薪。 而Tony表示不会离开他,并且表示理解,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又亲密了一步。

    Tony从酒吧见完两个来自纽约的朋友回来后,接下来一场戏就是两人促膝饮酒交心谈论音乐的暖心一幕啦~博士终于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喝闷酒了!

    喝酒谈心

    5.博士自己承认“I'm not man enough”

    大雨中,博士情绪崩溃咆哮“我不够像黑人,也不够像白人,也不够man……”嗯,这点比较明显了吧。

    雨中咆哮

    综上

    博士在剧中的人设是同性恋,好好感受字里行间还有演员神态的暗示吧。


    PS:

    有不少人从最后博士对Tony的妻子说的那句话里看出了基情,这点我个人保留意见吧hhh……

     6 ) 吊打、群殴、绞刑,是《绿皮书》没说的故事

    《绿皮书》最全的背景介绍

    1962年的美国发生了许多事,宇航局实现了首次载人环球飞行,白人歌手“猫王”演绎的黑人布鲁斯音乐成为热门单曲,青年人刚刚把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奉为公路圣经,不久之后,他们就将相聚在伍德斯托克歌唱“爱与和平”。

    还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 —— 一名上流社会的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Don Shirley),雇了一名底层意大利裔白人司机大嘴托尼(Tony Lip),从纽约出发,踏上了南方巡演的道路。

    直到50多年后,这段历史才被托尼的儿子写成剧本,一举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谢利博士,住在卡耐基音乐厅楼上,贵族一般的男人,是个天才钢琴家,两岁学钢琴,18岁时与波士顿流行乐队首次亮相。来源:《绿皮书》截图

    大嘴托尼,混迹于纽约意大利裔社区,特长是能忽悠,能打架,而且特别能吃。来源:《绿皮书》截图

    按照剧本设定,一场跨种族、跨阶级的珍贵友谊就这么发生了。他俩需要共同应对的,是上世纪60年代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方。

    这意味着,纵使高贵如谢利,也不能在自己演出的餐厅用餐,不能使用正常的厕所,不能在白人开的高级西装店试衣服,不能去受欢迎的酒吧喝酒,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的肤色。

    然而,这一切如今看来如此“政治不正确”的经历,比起当年的现实只是冰山一角。

    在《绿皮书》背后,是上世纪无数美国人的一部种族隔离血泪史。

    我们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

    在电影里,当谢利和托尼在南部行驶被警察拦截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交警一脸“义正言辞”:

    “这是一个日落城镇,”他说。

    这个臭名昭著的名词意味着,非白人必须在日落前离开,否则可能会被警察逮捕,或者遭到愤怒民众的攻击。

    1942年,底特律某社区宣布了自己的入住规则:“我们想要白人租户来我们的白人社区。”

    对于现实中的谢利博士来说,这样的情节并不陌生。

    1963年的一个周末傍晚,谢利带着他的乐队在美国北部的威斯康星州演出。

    据当地报纸报道,这次爵士乐和古典音乐融合的节目“非常精彩,令人兴奋,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但这位黑人钢琴家知道,他受到的欢迎只持续到日落之前。

    因为在城镇入口,赫然写着一个邪恶的标志:“黑鬼,别让我们镇的落日照在你们身上。”

    与电影里一样,唐·谢利确实是个天才型钢琴家。

    而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日落城镇”的传统其实发源于美国北方。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北方更开放,更少歧视黑人,而南部则更保守,更歧视,同时也是奴隶制的故乡。

    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南部民众更仁慈,而仅仅是因为,天黑以后,许多美国南方人依然需要黑人仆人在家干活,就像当初奴隶制盛行时那样。

    比起北方的“日落城镇”,南方的残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9世纪的南北战争以后,虽然美国的奴隶制名义上被废除,但是在美国南部,“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黑人” 的观念从未消失,只是用另一种形式被写入了法律,并有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 ——《吉姆克劳法》。

    吉姆·克劳(Jim Crow)最早是一个白人演员的艺名,他因模仿、丑化黑奴而走红,后来“吉姆·克劳”就变成了美国白人藐视黑人的常用词。

    《吉姆克劳法》的口号是“隔离但平等”,最基本的做法是,把一切公共设施都根据种族隔离。

    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南部州,一口气就规定了黑人和白人吃饭、坐车、上学、住院、娱乐、上厕所、买东西,统统都不能在一个区域。

    在任何台球室里,黑人只要跟白人一起打台球,都会一不小心就被扔进监狱。

    饮水机也要隔离:左边是“有色人种”,右边是“白人”。可口可乐机器也要印上“白色客户专用”的标志。

    除了这些最基本的隔离,南方各州都发挥想象力,让《吉姆克劳法》变得无孔不入,包括但不限于:

    有色人种的理发师不能为白种女人理发;
    啤酒商人和葡萄酒商人不能同时把酒卖给黑人和白人;
    在任何精神病院,黑人和白人病人都不能混在一个病房。
    有色人种墓地不能和白人墓地离得太近。”

    总之,从出生到死亡,一刻也不能打破种族的藩篱

    就连宣传平等观念也被视为是“大逆不道”,比如密西西比州就明文规定:

    所有印刷、出版或流通或公然展示有关支持社会平等或跨种族婚姻的资讯、论据或建议是有罪的,应被处以不少于500美元罚款或不少于6个月的刑期或两者一起。

    1955年,阿特金斯夫妇和他们的儿子望向车站的“黑鬼候车室”(“黑鬼”一词因侮辱性太强已被停止使用)。

    逼仄如公厕一样的黑人专用餐厅。

    在“人人生而平等”被写入宪法的美国,为什么这些歧视性法条,在当时能公然通过州议会表决,成为正式法律呢?

    因为表面上,《吉姆克劳法》依然宣称自己“虽然隔离但是平等”,没有违背宪法精神。

    那么所谓的“平等”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在公共资源上,既设立白人专用设施,也设立黑人专用设施。二是在某些定罪上,白人打破隔离同样犯法。

    偶尔,动物园有几天会向黑人开放,这时白人便不得入内。

    但实际上,“隔离但平等”当然只是一纸空谈。越是高级的资源,越是缺乏相对应的黑人设施,即便存在,条件也远不如白人的优越。

    其中最为致命的,是医疗种族主义。

    1931年,一位有非洲血统的美国老人出了车祸。由于肤色较浅,他被所有人都错认成了白人,并被立马送入了亚特兰大医院的豪华大楼。

    可是当肤色较深的家人前来找他,医院员工迅速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于是像处理垃圾一样,将病人从检查台硬生生地拖到了破旧的黑人病房。

    那里也变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

    1954年之前,美国南部法律明文规定,黑人儿童不得在白人学校上学。图为一群黑人学生被白人学校拒绝入学后,在家自己读书。

    在吉姆克劳法统治下,种族融合成为了最令主流白人恐惧的东西。

    1906年4月的一个夜晚,密苏里州的两名非洲裔美国男子,因性侵指控被警方收押。

    尽管两人都有雇主提供的不在场证明,但愤怒的白人暴徒强行闯进男子的牢房,把两名尚未定罪的嫌疑犯拖到城镇广场,在数千人面前实施了绞刑,并烧毁了尸体。

    1930年,印第安纳州的黑人青年Thomas Shipp和Abram Smith,同样是因为强奸指控,而遭到私刑绞死。Lawrence Beitler / 摄

    报纸上大肆招摇的私刑预告写着:“John Hartfield将在今天下午5点被私刑处死。”

    最令人惊恐的是普通人接受私刑的程度。整个场面仿佛是一场节日庆典,许多家庭聚集在一起,母亲和父亲,甚至带着他们最小的孩子。

    结束时,行刑者还将两名无辜青年的身体部位作为纪念品,分发给人群。

    不幸的是,这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并非孤例。

    根据2015年的《美国私刑情况报告》,1877年至1950年期间,约有4075名非裔美国人在12个南部州被私刑处死。

    黑人旅行者的保命圣经

    电影里,当司机托尼收到雇主给的《绿皮书》,他对这本小册子闻所未闻。

    这也是自然,因为对白人来说,那正是公路旅行的黄金时代,几乎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在象征着自由与开放的“66号公路”完成梦幻之旅。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本小小的册子却是黑人旅行者必备的“保命指南”。

    因为所谓的自由与开放,都是只针对白人。光是“66号公路”沿线的89个县中,就有44个“日落城镇”,几乎每公里都是一个雷区。

    不同版本的《绿皮书》。

    在黑人生存危机四伏的情况下,《绿皮书》的诞生几乎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

    1930年代,越来越多的黑人驾驶员开始在美国开车长途旅行。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有车一族”虽然能逃离公共交通的歧视,可是一旦来到陌生城镇,找一间“Black Only”的厕所,都是一个概率捉摸不定的难题。

    为了避免被羞辱,黑人旅行者往往只能靠自己。

    他们会把汽车的行李箱塞满了食物、毯子、饮用水,进阶一点的还有便携式厕所、洗澡桶和备用汽油,以防白人加油站拒绝服务。

    与汽车合影的美国黑人中产女孩们。

    这种情况延续到1936年,纽约的邮政工人维克多·格林(Victor Green)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在那个没有外卖小哥的时代,邮递员是最知道哪家有素质、哪家不歧视黑人的人群。

    于是,他根据自己和邮局黑人同事们的经历,出版了第一本《黑人驾驶员绿皮书》。

    这本《绿皮书》只有短短15页,包含了大纽约地区欢迎黑人的各类生活设施。由于旅店十分有限,还列出了欢迎黑人借宿的私人住宅,相当于上世纪的Airbnb。

    拉斯维加斯第一家跨种族酒店和赌场。

    这本指南一经发行,就迅速成为黑人旅行者的必需品。

    第一批用上绿皮书的用户很快寄来了更多的信息,推荐自己地区的旅店或者自家开的餐厅。这些用户推荐的信息,经过《绿皮书》工作人员确认后,又被不断加入书中。

    从1936年的初版起,《绿皮书》每年更新一个版本,范围迅速从大纽约地区,扩展到全美和其他国际旅行地,等到1966年的最后一个版本,已经扩展到99页。

    书上包括餐厅、旅馆、加油站、理发店、裁缝店、夜店等各类信息。不止让你活下去,还希望你玩得开心。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希望,如果更多先富起来的黑人精英开车上路,也许白人企业主就会发现黑人的巨大消费潜力,进而转变对黑人群体的看法。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车的黑人”带来了新的问题。

    1948年,社会学家查尔斯·约翰逊发现,白人司机如果发现黑人开的车比自己好,有时会故意损坏它们,好让黑人司机回到“他们的位置”。

    同时,白人们为了给“黑人开了好车”这件事一个解释,还发明了一种刻板印象,怪政府社会福利太高,才让“颓废的黑人单身母亲”开上了凯迪拉克。

    他们宁愿相信可疑的“福利说”,也不愿意相信,一部分黑人已经不再贫穷。

    摄影师拍摄了繁荣的黑人中产社区,来挑战种族主义思想。Hugh Mangum / 摄

    为了应对这种刻板印象,一些黑人只得放弃了豪车,故意开一辆旧车,以防止被人找茬。

    还有一个常用招数是假装司机。如果全家度假期间被警察拦截,有经验的黑人父亲可能会一秒入戏,称自己是为某个白人工作的司机,正在送雇主的女仆一家回家(自己的妻子孩子),同时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司机帽。

    1956年,从纽约到西雅图的推荐旅行路线是这样的。来源:《绿皮书》路线生成器 / NYPL Labs

    不过,蒙混过关的前提依然是没有驶入“日落城镇”。

    艺术家Paula Wynter仍然记得躲警察的童年阴影。1950年代的一个夜晚,全家在美国南部的北卡莱罗纳州赶路时,一个地方治安警察经过他们后,突然急转弯回来追赶。

    她爸爸情急之下把车开到树丛里,熄了车灯,全家就这么一直在车里坐到了日出,看着警察的车灯在不远处来来回回扫过。

    美国人甚至给这种歧视性执法发明了专有名词 ——“黑驾”(driving while black),这个词与酒驾(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相对应,意味着只要是黑人开车,就容易被警方找茬,这一点直到90年代也依然是如此。

    有一天,我们将能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

    等到电影主人公唐·谢利和托尼·利普在1962年踏上南部巡演的旅程,《绿皮书》已经出版了24年。

    在此期间,黑人对《吉姆克劳法》的反抗从未间断。

    突破首先是在教育领域发生的。

    开端只是一件小事。1950年开学季,7岁的黑人小女孩琳达·布朗要上小学三年级了。她家附近就有一所白人小学,但是因为种族隔离,她每天都要走过21条街,去很远的学校。

    这一年,琳达的爸爸太心疼女儿,于是到白人学校请求入学,却被教育局以种族隔离为理由拒绝了。

    于是,琳达的爸爸终于忍无可忍,联合多名家长提起集体诉讼,要求学校废除种族隔离。

    1960年新奥尔良小学解除种族隔离后,6岁的女孩Ruby Bridges在美国法警陪同下放学。她是第一个在当地进入白人学校的非裔美国孩子。

    他们求助的律师,是最杰出的黑人民权律师,后来成为了美国首位非洲裔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瑟古德·马歇尔。

    为了论证“隔离不可能带来平等”,他们提供了心理学家对儿童的大量测试结果。比如一项研究,测试了黑人儿童面对不同种族样貌的娃娃会如何选择。结果显示,黑人儿童没有选择和自己更像的黑人娃娃,反而毫不犹豫地选了白人娃娃。这些孩子从小就已经相信,“白色才是更好的颜色”。

    到了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为改变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终于就案件作出了历史性判决:公立学校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是不平等的,违反《宪法第14条修正案》。

    1958年6月16日,阿肯色州小石城,15岁的黑人男孩约翰尼·格雷挥拳打向一名白人学生。当时他和妹妹玛丽在去隔离学校上学的路上,可是两个白人男孩命令他们离开人行道。

    如此一来,所有奉行“隔离但平等”的法规,都失去了法律上的合法性,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被陆续废除。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根据最高法院的判决,全国学校都应该陆续开始取消隔离,但是南方各州仍在顽固地抵抗。

    1956年,一群暴徒围攻路过的黑人车辆,以抗议克林顿高中取消种族隔离政策。

    1960年11月15日,威廉·弗兰兹小学接收了三名黑人学生的第二天,一群母亲带着孩子抗议种族隔离的取消。白人男孩手举标语:“我圣诞节只想要一所干净的白人学校。”

    1957年,在南部的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布朗案”的结果宣布,该市的中学应接纳9名黑人孩子入学。

    结果一经公布,就遭到了“白人至上者”的激烈反弹。

    当记者采访一个13岁白人女孩对抵制的看法,她说:“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

    1957年,阿肯色州中央高中近75名学生抗议学校种族融合。一名黑人同学被他们吊在树上殴打。

    骚乱终于惊动了中央。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部队,端着步枪护送黑人学生,才终于让他们跨过了普通人铸就的种族界限。

    除了教育领域的进步,其他领域的抗议也在同时发生。

    50年代,蒙哥马利的一位黑人妇女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被捕。

    为了声援她,初露头角的马丁·路德·金领导了全城5万黑人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认为,真正的抵抗,是用爱的力量勇敢地面对邪恶,因为暴力只会让仇恨更加猖獗,而有尊严地不合作,却会让反对派对自己的阴暗无地自容。

    罢乘公共汽车一年后,汽车公司终于迫于压力取消了隔离。

    1955年2月22日,罗莎·派克拒绝在公交车上给白人让座,因违反种族隔离法被警方逮捕。

    同样是在他的号召下,60年代,四名黑人学生在白人咖啡店遭到拒绝后,决定在店里静坐直到关门。

    第二天,他们又来静坐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其他校园的20多名黑人学生。

    第三天,人数超过了60个,甚至有白人也加入了。

    很快,运动蔓延到其他南方城市,大规模抵制活动使这家连锁咖啡店销售额减少了三分之一,迫使经理宣布从此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再往后,这种无声的抗议方式席卷了全国。在剧院、游乐场、图书馆,都能见到黑人日复一日占座的身影。

    1958年,大卫·伊索姆打破隔离,走进了公共游泳池,结果泳池很快被官方关闭。

    实际上,《绿皮书》的努力也从未停止。历史学家认为,那上面列出的每个黑人经营的企业,都代表了黑人经济的崛起。而其中一部分收入,最终被用作了政治平等运动。

    黑人企业家用他们攒的钱,从监狱里保释出参加民权运动的抗议者,为“非暴力不合作”的组织提供运行资金,还赞助了人们去参加大型抗议的交通费。

    尽管绿皮书从未具有明确的政治性,但它的确见证了黑人自由斗争的经济基础。

    黑人抗议者举牌:“给我们美国人的权利。”白人则举牌:“黑鬼滚回家。”

    《绿皮书》的创始人格林于1960年去世。那一年,民权运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时代正在迅速变化。

    在《绿皮书》诞生之初,整个美国只有44%的人,反对在交通工具实行种族隔离,而到1963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78%。

    同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就在一年后,美国通过《民权法案》,标志着种族隔离政策逐渐走到终点。

    在此之后,《绿皮书》终于完成了自己光荣的使命,从历史舞台谢幕。

    一切都如同格林在《绿皮书》1949年版前言中,所盼望的那一天:

    “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这本指南将不再需要出版。那时候,我们这个种族将在美国享有平等权利。对我们来说,暂停出版的那天将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而不会感到尴尬。“

    注:当然,种族歧视到今天也依然是美国最难解决的问题。了解当代美国的种族冲突,可观看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皮肤》(SKIN)。

    参考资料 -----------------------------

    [1]ARICA L. COLEMAN, “The Movie Green Book Is Named for a Real Guide to Travel in a Segregated World. Its Real History Offers a Key Lesson for Today”. TIME

    [2]Anna Diamond,“The True Story of the ‘Green Book’ Movie”.Smithsonian magazine

    [3]Manuela Tobias, “Fact-check: How true is Green Book?".

    [4]Jacinda Townsend, "How the Green Book Helped African-American Tourists Navigate a Segregated Nation". Smithsonian magazine.

    [5] Marco Principia, “JIM CROW AND THE BLUES”.

    [6]Jamiles Lartey,Sam Morris.“How white Americans used lynchings to terrorize and control black people”. The Guardian.

    [7]CANDACY TAYLOR, "The Roots of Route 66". The Atlantic.

    [8]Jennifer Reut,Mapping the Green Book.

    [9]《绿皮书》路线生成器:http://publicdomain.nypl.org/greenbook-map/trip.html

    供图网络 |编辑JR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pic163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其他平台转载规范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来稿请请致信 insight163@163.com,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7 ) 《绿皮书》和真实的事件相比,有哪些差异?

    真实的 Don Shirley,不是一个远离黑人社区,不懂黑人音乐的人。他积极参与黑人民权运动,他是 Dr. King的朋友,一起参与过在Selma的游行。他和黑人音乐家 Nina Simone,Duke Ellington和Sarah Vaughn 都是极为亲密的朋友。

    真实的Don Shirley,并没有跟家人疏远。电影里面说他只有一个不联络的兄弟。事实上,当时的他有三个来往密切的兄弟,在其中一个兄弟的妻子死后,他几乎是抚养了两个没有母亲的侄儿。

    据Don Shirley的家人所说,Don Shirley和Tony并没有建立真正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普通的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Tony也没有为Don Shirley工作很久便被解雇了。事实是,Tony的儿子Nick Vallelonga是这部电影的写作人之一,电影只选择了一个人的叙述,而没有参考(或尊重)另一个的人的叙述。不过,这只是一部电影,并非纪录片,没有还原事实也许并不很重要。

    Don Shirley的家人在电影播放后接受过采访,对影片表达了相当的不满。想要了解更详细,更准确的内容,请参考以下的链接(内有采访的详情)//shadowandact.com/the-real-donald-shirley-green-book-hollywood-swallowed-whole

    不过后续也有Green Book导演回应Don Shirley家人指责的事情,到底真相如何,因为两位当世人的去世,可能根本无法确认了。是非对错,只能由各自决定了。//www.vanityfair.com/hollywood/2019/01/green-book-director-peter-farrelly-defends-movie-against-criticism

     短评

    i'll cut my dick off if green book fails to win the best picture.

    3分钟前
    • TimberNord
    • 力荐

    “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 从最开始的矛盾抵触、到被迫站到一边慢慢调和、甚至最后的惺惺相惜,这不是一趟抛开歧视的旅途,而是两个孤独的人从彼此身上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更真实的世界。纵使有太多不同,种族的、阶层的、贫富的,都可以在这一场春风化雨、淡入心灵的结伴同行中,化干戈为玉帛。“爱上你是件毫不费事的事情”、“如果我不够白,也不够gay,又不够男人,那么你告诉我,我到底是谁”…唐·谢利为托尼口述如初恋般的情书,托尼教唐接地气的吃鸡,并在小镇里彼此解围,最伟大的友谊不过如此。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可爱精致的友情小品,美国版《触不可及》,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锁定它了。“谢谢你把丈夫分享给我”

    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谁能想到影片出自曾经拿过金酸莓奖导演之手,每一场戏都是戏,人物丰满对白妙趣横生,主角推动故事,事件推动人物。“有才能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勇气”。看电影时旁边坐着一对黑白夫妻,两人笑着笑着最后哭得稀里哗啦。

    10分钟前
    • 大聪
    • 力荐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是剧本扎实,在人物塑造和细节上非常出彩。这趟一路向南的旅程到最后也不能让Dr. Don Shirley证明自己在白人心中的地位,他身陷孤独境地也没人帮得了他,除非他自己跟自己和解,自己去完成一场关于自我的救赎。它并没有刻意说教的去讲什么,但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不同时代某些群体的遭遇,不仅仅是黑人和白人这么简单。这部电影的主题正如片中那句点睛的台词所说的,因为天才还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而这就是一部关于勇气和改变的电影。虽然是非常套路化的公路片,拍的却是异常的温暖,剧本非常加分,应该会拿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原创剧本吧。★★★★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肯德基年度推广大电影

    1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今年看过最好的剧情片之一。剧本扎实,细节充实,表演到位。颇有《为黛西小姐开车》和《触不可及》的意味,但又因为主角角色的互换,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里散发出更强的乐趣。

    22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如果把Joey和Sheldon放在一辆车里,来一场六个星期的公路旅行,会怎样?Green Book就是这么有戏,而且这位谢耳朵是黑人学霸音乐家,他们即将前往的,是尚未平权的美国南部...

    25分钟前
    • Sophia
    • 力荐

    现如今种族关系压力颇大的美国太需要这样一个故事了!可歌可颂的是导演在细致入微地研究了这历史故事之后,对它们进行了取舍和消化,最后用稳扎稳打的电影语言把这动人的故事讲给观众们听。不得不说导演Peter之前做喜剧片的经验让这部可以被拍得更沉重的电影放射出生动的光芒。这个crew里头高手不少,服装设计和音乐设计都很厉害!Tony Lip儿子的参与更让电影熠熠生辉。(导演本人来我们课上提前放映,他说的话比我这一学期这课上学的东西更有启发…)

    27分钟前
    • 旺沅
    • 力荐

    Mahershala說片子里某個根本不會被人注意到的佈景里的某塊石頭或許就是V撿的。他說V在拍攝的時候,一直留心撿很漂亮的石頭,撿到了就拿給導演說:看,把這塊石頭放在背景里會有多好看說到電影里的部分,他可能增肥了有二三十斤,從來沒見過他有那麼大的肚腩(現在似乎已經減回來了)。今天在看V表演時,大部分的時間,我忘了他是Viggo,他就是那樣一個沒文化又油滑、滿嘴跑火車的司機。僅僅偶爾偶爾有幾個他不說話、只抽煙的鏡頭,鼻孔一噴白霧,就那麼一瞥,卻還像是十幾年前、《東方的承諾》里那個冷酷無情的殺手。今天導演說He’s a great person before he’s a great actor. 這麼多年了,還是一直一直都沒變啊。

    31分钟前
    • StarlightRiver
    • 力荐

    绝对是今年tiff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一部电影,全场笑声掌声就没停过。节奏欢快,情节有趣又不失深度。V叔扮演的来自Bronx街头的意大利裔司机和Ali扮演的受高等教育的黑人音乐家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二人从纽约一路向南巡演,然而越向南种族歧视也越来越严重。导演用一种巧妙的角度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不公以及音乐家内心的纠葛。尽管他从小就在不同的重要场合表演,然而最尽兴的一次却是在圣诞前夕的一个黑人小酒吧。他最终选择了为自己发声,不再对歧视屈服。结局温馨感人,着实是一部好电影。

    32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要记住:你想讲很大的东西,就必须用很小的事情。扎实的剧作,闪光的人物,充满化学反应的搭配……观影的过程中大笑了无数次,一再倒回去品味那些小小的瞬间,一个眼神,一个撇嘴里全都是戏。阿里和维果叔,都是最好最好最好的那一卦演员。 仅有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 ←——你看,就算是讲个“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主题,都能不仅仅停留在俗套的模板里,从更细微的角度,升华出更多东西。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完成度很高的公路喜剧片,亮点在于人物塑造完整和细节使用精彩,剧作与表演堪称杰出。创造灵感来自于真人真事,为表达主题做了艺术虚构与夸张,听说真人的后代对此有意见及争论。艺术作品不是历史,我以为无可厚非。

    3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肤色对调版《触不可及》,一场跨越美国的公路之旅,更是一场跨越种族与肤色、身份与阶层的人性之旅。所有下属都对唐毕恭毕敬,唯有托尼把他当普通人对待,给他吃炸鸡、对他说出真实想法。不把他当成黑人,才是真正不歧视他的表现。另一方面,唐又受到外人的歧视和侮辱,他始终忍气吞声,低声下气。听他演奏的观众可以在餐厅吃饭,而他作为表演者却不可以。正是托尼教会他反击,教会他为自己发声、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所谓“高级的、尊贵的”场所受到不平等待遇,反而在“低端的、卑微的”黑人酒吧获得尊重和支持,实在太讽刺。天才是不够的,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既然他都不考虑你的感受,你又何必照顾他的情绪呢?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暴力不能让你赢得什么,但懦弱永远都是输家。正面对抗生活的恶意,才能战胜恶意。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基层白人司机护送著名黑人钢琴家在美国南部巡回演出的故事。两位角色的社会阶级和教育程度的差异,让电影笑料百出,肤色的对比却又十分的讽刺,让电影充满种族平权的抗争和泪点。两位演员默契火花十足,是一个十分温暖人心的故事,影片结束之后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边笑着边流着眼泪鼓掌到手都疼了。

    44分钟前
    • larawebb
    • 力荐

    赶走偏见不是靠鸣枪,赢得尊重不是靠拳头。为了如厕宁可折返,为了用餐甘愿罢演,受到霸凌不视为侮辱而视为考验,受到恩惠不视为荣耀而视为耻辱。南方劳作的黑奴看到路边的他衣冠楚楚,如同一个预言。一家上流餐厅,一间宽敞厕所,一个高档试衣间都没能容纳下的东西,却装进了一方绿色车厢,勇敢上路。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又或不够男人,那请你告诉我,托尼,那我到底算是什么人?!”——恭喜,你是最政治正确的人。

    47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你知道这个故事要讲什么,你也知道这段旅程会经历什么。你明白这其中并不会触及什么过于深刻的东西,却也展示了许多直白,你明白身份是每个人无法避开的东西,也知道相互理解是多么难得。你会自然地喜欢这些描写得并不太像真实人物的角色,你会跟着那些好笑或其实并不太好笑的片段笑出声来。或许也只是将发笑作为第一反应来化解或掩藏其他的感受。你知道故事和片名说的绿皮书关系其实不算大,你也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会喜欢这部影片。

    52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四平八稳的片子,精致的套路,一路都是能想到的通俗剧情,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起伏,主要看演员,明知道是屡试不爽的美式套路,你还会微微感动,也许这就是好莱坞厉害的地方之一。

    5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肤色、阶层、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因为音乐而结缘,因为公路旅行而成为一生朋友。有时候才华并不够,还需要勇敢,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虽然有刻意营造的温暖感,但我就是愿意买单~!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让人印象最深的片段是他们的车在南部的乡间小路上抛锚,和田里劳作的黑奴对视的那一幕,无声却发出巨响。

    1小时前
    • 陈大希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