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

    宇宙探索编辑部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21

    主演:杨皓宇,艾丽娅,王一通,蒋奇明,盛晨晨,郭帆,龚格尔,洛翼云 

    导演:孔大山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国语

      前途海量

    • HD国语

      林都奇谭

    • HD中字

      独角兽塞尔玛

    • HD

      御宠娇妃

    • HD

      金牌河东狮吼

    • HD高清

      摩登澡堂

    • 赌圣 国语

    • 断片儿之妇仇者联盟

     剧照

    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1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2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3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4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5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6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16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17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18宇宙探索编辑部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唐志军(杨皓宇 饰)是一家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编。现如今的杂志社日渐式微,唐志军也终成落魄潦倒,鳏寡孤独之人。但他却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终于有一天,他接收到了一个疑似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于是他召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伙伴们,带着那一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

     长篇影评

     1 ) 八零年代的墓志铭——《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体性发现之旅

    (作者半斤——展世邦,原文发表于公众号“半斤八两抡电影”)

    一九八零年代,民间兴起外星生命探索热潮,很多人以自己的方式捕捉UFO的痕迹,声称能与地外生命交流者不计其数。与此同时,另有一股隐秘在公众视线背后的热潮也在民间萌发,碰撞出星火,那是诗歌的年代。一九八零年,随着《今天》被迫停刊,以及多股诗歌派别和风格的崛起,中国的诗歌创作与交流,在民间焕发出野蛮生长的力量,“新诗潮”标志着中国现代诗内生出了纯文学的属性。

    《宇宙探索编辑部》序章,某电视台采访录像里,清晰标识着“1990年”的时间点,指向了那一个民间探索的狂热年代。主角唐志军,其人生的“高光”时刻,永久被记录在那个年代,此后日趋黯淡。在影片的叙事主部,时间被忽略了三十年,唐志军的英姿勃发已成风中残烛,他在录像中的激昂意气萎顿在旧楼陋室中,被视为一个民科的疯癫自噫。

    唐志军被定格在一九九零年,代表了民间探索的没落,在三十年后的被视为怪诞癫狂的行径反衬下,唐志军们的言行只能存活于一九八零年代。可以说,被叙事跳过的三十年,是唐志军们的八零年代的哀歌,社会潮流每向当下冲击迫近一米,唐志军们的生命力就流失一年。直到他身穿“不严谨”的宇航服被吊车送上半空,在其后的斩首般的电锯切割下,唐志军们被时代杀死,永远活在八零年代。只差一篇墓志铭,在嘲讽中贱卖了宇航服,他们上路了。与其说是探索之旅,不如说是走向终结的告别之旅,唐志军在笔记本上书写的每一笔,都是他刻下的八零年代的墓志铭。

    唐志军一行四人的西行,刚好呼应了被多次强化的《西游记》取经组的视觉形象,少了悲壮,被赋予了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西行,看似是寻找外星文明到访的痕迹,实则是寻回失落的自我。四人各自以“伪纪录”的访谈形式,对着镜头絮叨了自己的上路动机,这一荒诞的登场方式,令他们“出格”的行为得以自洽。他们的诉说对象,是银幕前的观众,他们在解释各自的行为,为自己反常的、挑战世俗价值的举动辩解,进而拉上了观众作见证,这是对院线观众的照顾,也是对当代价值标准的妥协。

    唐志军要寻找的“证据”,在影片中是一个活人,不谙世事的男青年——孙一通。有趣的是,唐志军以“科学”语汇组织好的问题,抛给孙一通后,得到的答案却是他一直不屑一顾的艺术——诗的言语。在乡村广播站、在村里的空房中、在田间的泥泞上,一种失落的民间探索悄然被转化为另一种失落的民间运动:寻找外星生命的叙事线被拴在了诗人的身上,确定性寄托给暧昧性,民间科学不得不追索庶民艺术的迷乱步伐。

    孙一通的言语看似疯癫,却总如“先知”般应验,日蚀遮蔽天光,麻雀裹盖石狮,他怀揣着的字典是最质朴的言语之书,剥离掉一切功利和贪欲,超越了所有的迷信和权威。孙一通的晕头转向,正是村领导嘴里的“导向”。唐志军再上路,遵循的不再是所谓的“科学”,而是“不可说”的诗人之手。

    直到唐志军独自涉险,骑上毛驴,他已经不再是杂志的主编,也不是失职的父亲,更不是当下消费社会的失败小丑。他是骑驴去圣城的人子?还是修行求仙的张果老?已经无从辨别,也不需要辨认。因为,唐志军在西南深处寻找的早已不是“真相”,而是孙一通,是另一个唐志军。不谙世事,是英姿勃发的另一面;信口成诗的自由,正是指点宇宙的激昂。唐志军在状如母体的太空舱里,找到了孙一通。毒蘑菇致幻?吐出来就是了。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幻想”,一切都是真实,举目都是自我。唐志军经由狭长的昏暗洞穴,走到了光亮洞口,犹如通过母体来到世界。在孙一通乘着麻雀飞升之后,唐志军重生。

    在一九九零年的采访录像里,最后的问答,唐志军以沙子作比,颇有佛学意味。可惜,这只是他受困的开始。为了解决眼下的困顿,我们常会跳升一个维度去求答案,在外人听来有如顿悟的机锋,其实那不是答案,而是逃避问题的堂皇大话。一九九零年的唐志军,他把人类看得过分渺小,以至于只能寻求地球之外的世界给他新的方向,这些困惑都被标记在了电影的序幕后,一连串的新闻镜头蒙太奇句子。
    他执迷于寻找生活中的不凡,也就是生命外的“他者”——外星人。三十年后,唐志军自述,他跟随他的“朋友”孙一通飞向了天际,也就是宇宙的边界,他回头,看到了宇宙的形态——双螺旋结构——生命的起源和真相。必须要注意的是,唐志军重生前求孙一通向外星人提问:人活在世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女儿求死的天问;这问题的答案,和寻找外星人的行为一样,是问题本身。唐志军看到了答案——生命本身就是意义。

    唐志军找到“答案”的媒介是孙一通,也就是唐志军自己,他西行探索,重新寻回的不是一九八零年代的“高光”,而是唐志军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性。唐志军重新以体面的打扮回归社会,他规训般的举止,似乎找回了丢失了三十年的“神儿”。其实,他写给女儿的诗,没能在影片里以言语的形态存在。这一设计,以无限的镜头后拉跃升维度,直至宇宙终点,直到显影双螺旋形态,这是又一次偷换概念,以堂皇的视听手法规避根本不该存在的父女故事。

    这也是全片唯一的失实之处,出于对院线观众的不信任,唐志军似乎必须要有个情感模型才能被理解,女儿的临终短信、墙面上的身高成长痕迹都是“存在”的能指,可惜其所指并未落在诗的言语上,唐老师的女儿到底没能来一回。这就和影片衔接过紧的配乐,以及没能抛弃的萝卜一样,都只是渲染情绪的飞碟。骑上驴背的一刻,我一直在期待着唐志军把萝卜扔掉,可惜,直到下驴都攥在手里,萝卜是被水冲走的。没有萝卜的驴,就像没有女儿的唐志军,也就是没有主动思考能力的观众,我们都活在《春节序曲》的忧伤自恋里。

    不过,唐志军和孙一通,还有那日苏、晓晓、秦彩蓉,甚至一起做出“终刊号”的杂志社全体成员们,以及精神康复中心的人们,他们在承受着当下社会“正常标准”的嫌弃鄙夷的同时,也成为了这部影片里最不同凡响的生命体。

    这让我想起,在地坛公园某一个门前的广场,每到周日上午都会站满了合唱的人,他们被一个高亢的女声指挥着,情绪统一,歌声的颜色如血。在这黏腻的合唱过后,广场上总会出现孤零零一个中年女人,她带着小音箱和麦克风,跟着英语流行歌的鼓点自信地摇摆,偶尔笨拙地唱出歌词。彼时,常有过路的母亲借此教训她们的孩子说“这不就是自嗨吗!?”

    好在有诗,不论其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诗句都是庶民的话语;好在有过宇宙探索热,不论是民科还是自娱自乐,探索的精神都是庶民的求索。《宇宙探索编辑部》,能够提醒我们——有好奇心是好的。

    图文编辑:普罗米修斯的小碗

     2 ) 请先学会走路再学装*

    本人很懒写完就完了,不打算说服谁,不同意的骂我我也懒得理。但请各位豆友观点归观点,允许不同想法,勿相互人身攻击。

    感谢。

    —分割线—

    最后为这部年度水片浪费点儿时间,旨在提醒大家买票需谨慎。直接讲严重不适的点:

    烂点一:对毕赣(西南方言+乡村+影片结尾和失去至亲这件事和解)和王家卫(别人的跳切如此克制,这里的跳切充斥全片)的拙劣模仿简直就是羞辱这两位。

    烂点二:编剧严重侮辱任何一位高中毕业生,电场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还不足以启发经典物理中宏观和微观的相似性吗?需要花近两小时来理解宇宙和生命有机体的关系吗?

    烂点三:导演对艺术的理解浅薄得像他的电影风格,他写诗的方式是将正常的语句抽掉一些词,上下文名词互换,诚如他拍片疯狂抽帧伪纪录片和故事片段落互相替换。

    烂点四:结局强行煽情显示出导演的自恋和对观众的manipulating.没什么好解释的,但凡煽情一定是导演试图操纵观众情感,真正的文艺片片尾不搞大段煽情,一句话一个镜头就够了(如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

    最后希望各位热爱电影的朋友们擦亮眼睛,不要慕强迷信影展佳片和大V推荐,喜欢和不喜欢都从自己的真实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出发就好。

     3 ) 我为什么不喜欢这部电影

    看完好几天了,讨厌这部电影的情绪有平复一些,但还是有一股很不爽的气一直淤积在心头,每天都翻影评,跟我吵过架的几波人可能都不关注这电影了,我还在这盯着,也没等到觉得写的很好的影评,就决定还是自己完整整理一下为什么我如此不喜欢这部电影

    一、我不喜欢唐志军是一个全职的民科

    这可能初看有点难理解,我要详细解释一下

    这句话的2个关键词,一个是全职,一个是民科

    先说说全职

    唐志军表面上是一个杂志主编,实际上和红帽子大胡子一样是一个全职的民科。整个编辑部有一种小孩过家家的儿戏感,这也是年轻导演的通病,他们自己都没怎么上过班,却要尝试拍出一个一边和现实对抗,一边坚持30年对世界保持幻想的人,最后就凭借想象设计出了一个“癫狂、偏执、自言自语、贫穷”的唐志军。

    唐志军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经济困难

    暖气费、交通费、份子钱

    在编剧眼里,仰望星空和钱是冲突的,钱这么“俗”的东西,怎么能跟这样“纯粹”的人摆在一块呢,钱都是骗子公司阿波罗才该有的

    编剧从来没想过“唐志军”们的物质生活和梦想是可以兼容的,可以不冲突的,唐志军这些困难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是“全职”在做民科,他的困难去富士康打打工,或者去送外卖就能解决了,怎么了,去这些地方打工阻碍你幻想了?阻碍你追寻外星人了?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编剧有没有想过,坚持30年保持幻想所要面临的困难中,钱是最简单的一项

    孤独、异类感、寻求认同、自我怀疑、来自实用主义的侵蚀、坚持本身的意义

    对于孤独,唐志军有他的那日苏;对于异类感,有他的秦彩蓉和念叨太极阴阳的大姐;寻求认同和自我怀疑在偏执的唐志军身上那是完全没有;活在过家家生活里更不会考虑什么实用和坚不坚持

    事实上大多数年纪不小还保持幻想的人都是一边过着自己艰难的人生同时在小小内心维持着好奇心的空间,唐志军这种过家家式的生活让我有感到被侮辱和被激怒到

    再说说民科

    唐志军满嘴都是科学,宇宙余晖,可实际上确丝毫不尊重科学

    资料引用要引用NASA的,结果身边接触要么是那日苏、晓晓这类“不懂但觉得他说的对”的盲从者,要么就是大胡子这种和他同类的迷信者

    有人会反对说“科学就一定是对的吗?没听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吗?你根本就没看懂‘数学太确定了’你就在这瞎BB”!

    可你别忘记这句话里的尽头2个字么,你这并不是走到了尽头,你这是拐个弯自造了一套逻辑。科学当然不一定是对的,科学的进步都是通过异见来推动的,但能推动进步的异见一定是经的起多角度辩证的,一定是讲逻辑讲因果的,哪怕哈利波特里的咒语,都要经过一套严谨仔细的体系设计。而这部剧里所有的情节和设计都经不起推敲和辩证的去看,这就是民科最喜欢干的,根本什么都不懂,然后在一些宏大命题上自我YY,并形成一套🐶屁不通的概念。我这几天看评论有很多人说“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这种被愚弄的感觉就来自于民科自我YY产生的那种🐶屁不通

    而针对于“数学太确定了”我很喜欢今敏导演的《红辣椒》中一段对科学的讨论

    “梦正在发抖,因为科学而被剥夺安居之所,在无人性的现实世界,唯一残存的人性的隐居之所,那就是梦,那个游行队伍是被现实追逼的难民”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是在讨论一些前所未有的议题,人类经历了迷茫未知的几千几万年后,发现了科学这样一个似乎是万能解药的东西,科学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似乎能解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所以科学越来越像宗教。

    可科学发展到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后,可能会有很多人和今敏一样意识到,科学似乎并没有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的政治制度似乎已经到了没法再进步的集体摆烂状态了,全世界人的精神状态也从未如此糟糕, 现代人每年有大约80万人死于自杀,而古希腊时期,整个雅典城也才3,4十万人,我这里提古希腊是为了与那时候的人“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的精神状态做对比

    所以今敏认为,现代人可以逃离这个科学和理性组成的残忍的现实的唯一避难所就是梦境。今敏描绘的梦境里人们放下一切现实压迫肆意释放被压迫的欲望,那画面何其震撼,引发的思考何其深刻。而相比之下这个电影的“我不喜欢数学的确定性”我寻思也没发现你语文有多好

    总之,我可以理解导演编剧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含义,但很显然,能力不够,他们通过这样一个“全职的民科”来表达,我既无法移情(因为我不是这样的民科)也为群众的共鸣感到愤怒,有种思想启蒙这么些年都白启蒙了的感觉

    二、我不喜欢电影抄袭了如此多经典电影的表象元素,确没有提取出一个精神内核

    这部电影抄袭缝合了多少元素我只列举一些我所知道的:

    唐志军名称:唐僧

    孙一通名称:孙悟空

    一行四人:西游记师徒四人

    英文名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英文名

    孙一通头顶顶个锅:堂吉诃德的金头盔+气功热

    520块的外星人:新闻

    唐志军骑驴:堂吉诃德骑士精神

    那日苏:堂吉诃德的桑丘

    会变大的骨头:金箍棒+2001太空漫游猩猩抓的大腿骨

    森林里的飞碟太空舱:环形物语的森林太空舱

    我很直接的说这些全都是属于抄袭的范畴,别拿什么借鉴或者致敬当遮羞布。

    这里要先说一下创作灵感与抄袭界定我的思考

    首先,确实没有什么创作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任何作者说自己没有学习任何其他作品都是扯犊子,因为人类的创作本质就是联想、发散、思考、构建,但关键是怎么来做这些联想和最后的构建。这个导演编剧采用了最低级的一种:拿取表象。上面列举的这些点,基本上都是很直接的将这些元素挪用过来,可问题出在了,它所抄袭的这些伟大的作品,每个都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所有这些表象元素都是为了和内在的精神相吻合。

    这种直接拿来用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缝合怪,里面的概念和精神内核全都是混乱的:抄了堂吉诃德,可堂吉诃德是基于骑士精神的叙事,你跟骑士精神有半毛钱关系吗?唐志军丢下被狗咬的秦彩蓉,他也配自称“中国的堂吉诃德”?导演这种碰瓷我只觉得丢脸

    三、我不喜欢它用天马行空的海报给了我一个如此现实糟糕的2小时

    我会进影院看这部电影,50%是被那些专业影评人给骗了,50%是被海报给骗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这个海报,看的全过程中一直都在期待导演给我展开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

    我等啊等,等了30分钟

    我寻思出了城到了地方总该开始幻想了吧,结果给我来个520的大腿骨

    到了事发地我寻思总该开始幻想了吧?结果给我一个新条件:麻雀落满石狮子

    好!那我继续等!等啊等,电影都过大半了,终于等来了麻雀落满石狮子,总该总该总该开始幻想了吧?

    孙一通那几个镜头,特别是打破第四面墙,我真以为要开始什么了

    结果,开始越野公路片了

    好,那你就去找吧,我等你找到,等啊等,我一看时间不对啊,怎么都快片尾了

    怎么回事啊!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搞什么莫名其妙的野外婚纱照桥段!

    终于!在那个废弃矿厂感应到异常了!幻想世界该来了吧!!!???

    秦彩蓉被狗咬了…………

    我一看时间,已经感觉到被诈骗了

    最后我等到结局的麻雀飞升时,已经麻了,心情毫无波澜

    你们仔细寻思一下,这整个过程是在做什么?

    对一个热爱幻想的我来说,这不就是在PUA啊

    我都来看电影了,我要你反复不停的告诉我“外星人是不存在的”“放弃吧”

    我来看电影就是来满足我的幻想的,你反复的这种PUA,在残忍的现实世界中每天都在告诉我,我需要你来说教?

    这又是这部电影特别可恶的一个地方,表面上表现的自己多爱探索,实际上编剧自己在通过电影来发泄那种现实的压抑,我们都成了他的树洞

    在这里我真的看不到一点天真,我看到的只有现实

    四、我不喜欢很多人被情感共鸣了一点就忽略电影其他不计其数的糟糕,而疯狂“5星好评”

    这点又可以细分出来多个角度,我来细数一下

    1.每个角色的塑造都如此单薄:大部分配角的出场意义不明,可有可无;唐志军和那日苏非得口吃,喜欢幻想的人就得口齿不清?;女配角出场的仿佛是托关系进来刷资历的,毫无来由,莫名其妙;秦彩蓉跟着唐志军三十年了,非得啥事都歇斯底里一下

    2.所谓中式科幻的出路:就是将搪瓷、加湿器、西南农村的陈旧泥泞和“科幻”概念混搭,和上面提到的“只提取表象元素,没有值得推敲的精神内核新论”是一回事,如果这样就算为中式科幻走出一条路,我建议以后中国的科幻导演直接去长沙文和友拍摄算了

    3.莫名其妙的不断的跳切:这点在上面讲述期待幻想确一直没等到的过程中有展现,但是这部电影的跳切远不止如此,全片都在不断莫名其妙的跳切,很多时候给我一种编不下去了就跳切的感觉

    至于很多人吐槽的镜头晃动,我倒并不觉得,我自己因为看的场次只有我一个人,我从一开始第八排中途换到第五、第四、第三排都没什么问题,这种伪纪录片形式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晃动问题和上面这些问题比起来倒显得真的没什么了

    总结

    这部电影从主角到配角的塑造、故事的主线、想表达的精神内核、电影拍摄和成品的质量,无处不体现着一种无序的混乱。我有一种看猴子乱敲键盘或者现有GPT水平胡编乱造缝合出来作品的感觉。电影应该是这样的吗?不该吧?我们人类这几千年都在试图从混沌中寻找秩序之美,无论是黄金分割率还是类似1645这种和弦;哪怕是暴力,人类都在《奏鸣曲》《杀死比尔》《疾速追杀》之类电影中寻找到那种电影对故事的浓缩和秩序之美;哪怕是最混乱的梦境《红辣椒》中paprika过马路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快乐的跳跃。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这种混乱是一种倒退,但这种“毕业作品级”电影在非院线的视频网站上也很多,所以这部电影本身我顶多也就当看了一部烂片,真的让我又气又难受的还是这种水平的作品获得了这么高的评分,我真的在想我们的审美是不是倒退的太快了

     4 ) 唐志军实际上是精神病?过度解读一下。

    看到一半时开始猜测,最后深有此感。

    唐志军实际上可能是精神病,整个片子发生的故事都是在他看到医院的西游记演出后发生的幻想吗?

    实际上周围的人都在陪他演戏,类似于禁闭岛中的“角色扮演”治疗法?

    秦彩蓉说了唐志军女儿有抑郁症,来源主要是遗传,那么唐志军本人有抑郁症(甚至神经病)也有极大可能,但是因为全片都很荒诞,把唐志军的神经质合理化了。

    关于引发我猜测的部分在最后,先来说说几个人的关系。

    ---------

    关于同行路上的几个人的身份:

    既然周围的人都在陪他演戏,那么陪同他的应该有医生或者他的好朋友或者亲属,这一点如何解释呢?

    一、先来说说秦彩蓉。

    秦彩蓉在眼镜店接受过采访式的问话。很明显这里她不是眼镜店的顾客,根据服装和作息猜测她应该是眼镜店的老板,旁边还有一个员工。

    说明她其实有其他方式挣钱,编辑部的工作不管怎么看也挣不了几个钱。

    这里她说以前跟唐志军卖望远镜,也就是他们很早就认识了,还一起做过生意,但是相信了唐的话最后没赚钱。

    既然跟他没有赚钱,后来又跟他做编辑部,后期被狗咬了也说根本不是为了钱。

    不是为了钱,是为了什么?

    大胆猜测一下:秦彩蓉实际上是唐志军前妻。

    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秦彩蓉对唐志军的感情,根本不像同事,哪有同事拿着棍子追着同事打的,而且秦彩蓉对唐志军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总体看下来更像是爱情,像老夫妻了。离婚后还陪他这样演戏,自然不是不爱他了。

    那么既然她还爱他,为什么他们要离婚?

    只有一个原因:为了保护孩子。

    但是她说他们的孩子死了。

    所以“他们的孩子死了”是骗唐志军的,他们两的孩子根本还活着。

    而他们的孩子是谁?

    他们的女儿可能就是晓晓。

    ----------

    二、晓晓

    晓晓在旅途中拿出了药瓶,和唐女儿设定相符。

    晓晓是全片主要角色里唯一没有给出姓氏的,只有昵称。这也是加重我怀疑的一个地方。

    一个小女孩跟着陌生人一起出来很奇怪吧,那如果其中一个是她妈妈,一个是他几十年来第一次见面的爸爸,还奇怪吗?

    假设上面猜测正确,晓晓从小因为家里耳濡目染,跟他爸爸一样爱上了一些ufo啊怪谈之类的。

    后来他爸爸不见了,她妈妈告诉他:你爸爸被UFO抓走了。

    实际上是她爸爸精神病变严重了,她妈妈不得不带着她离开,或者甚至根本没有离婚,只是把她爸送进了精神病院。

    晓晓的背包被烧掉的时候,先好像很伤心,之后又好像放下了什么重负。片子里没有明说是为什么,我猜测是包里有与她爸爸有关的什么东西。

    包里有什么呢?

    很可能就是那本《第一期宇宙探索》。

    她关于她爸爸的记忆都在那本宇宙探索里,刚见面就迫不及待拿给她爸爸看。

    这么重要的东西被烧掉当然很伤心啦,但是为什么好像放下了重负呢?

    因为但是现在她真的遇到自己爸爸了,和爸爸再相遇了,也就放下了。

    我不太记得晓晓是否有在镜头中服药过,只看到她拿出了药品倒出来,如果没有她服药的镜头,那么这个药瓶里的药可能是她的抑郁症药,也可能是她爸爸的精神病药。

    如果是唐的精神病药,那么后面唐的“幻觉”不是因为蘑菇,而是因为没吃药,药被烧掉了。

    ----------

    三、那日苏

    那日苏是唐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不聪明但是身强力壮。感觉不是医生,那么他也许是一个请来的护工。

    这里没有太多关于唐是神经病的相关猜测。

    --------

    四、孙一通

    孙一通是一个意外,他们一行人出门最初只有唐认为会发生什么,而他们真的遇到了一些奇怪的事

    又或者孙只是一个请来的演员,这点不太确定。

    唐志军评价说:精神病其实只是能接收到更多的信号。

    那么孙一通也可能是医院另一个病人。

    ---------

    五、医生

    上面的人都不太像医生,如果有,谁是医生?

    不要忘了,实际上影片有第六人。

    这部片是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的。

    那么镜头外的第六人很可能就是医生。

    关于是否真的有第六人,体现在两次采访和一次闭眼。

    一次是眼镜店采访秦彩蓉,这时候那日苏并未加入队伍,他们是在火车站会和的,所以采访者不是那日苏。

    第二次采访是在孙一通家门口采访晓晓。晓晓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提到她爸爸,也许因为第六人(医生)问了这个问题。而这时候导演专门安排那日苏在帐篷里睡大觉,还动来动去吸引观众,以表示不是那日苏在采访。

    日食时,孙一通家门口的闭眼叫摄影师也闭眼。

    这些都确实说明了存在第六人。

    按上面的分析,第六人很可能就是医生。

    如果真是禁闭岛类似的设定,那么这次活动可能也是医生策划的,全部记录下来也是在寻找一种治疗方式。

    或者纯粹是记录病情。

    七、关于宇宙探索编辑部

    个人感觉这实际上是一个病房,旁边坐在旁边念奇奇怪怪书的是其他病友,可能他们两发病内容有点关系被分到一个病房了。实际上该编辑部也只有秦彩蓉还应和他。

    编辑部经常有过上过下的年轻女工作人员,可能是护士。

    八、最后他是否治好了精神病

    不明确,我偏向于治好了,最后在天台上讲话的横幅看不清,但是我觉得有可能是他的出院欢送仪式,宇宙探索编辑部也拆了,代表他从病房搬离了。

    九、唐志军

    唐志军早期就有精神病的前兆,这是因为遗传。

    他对寻找外星人有非常大的执念,这可能是导致他精神病的其中之一原因。

    他相信精神病其实只是能接收到更多的信号。这也和他一直在尝试接受信号相符。

    在电影的时间线中,除开最后阶段,大部分时间他精神状况稳定,如果编辑部是病房,那他放着电视的家应该真的是他的家,他可以回家说明病情可控,至少有时候可控,注意他出发去寻找外星人时是从病房取出的冬季衣服。

    他也接受过第六人的采访,是在他家里。他在家里吃饭,玩弄电视,甚至亲戚登门都有影像记录,也许他只有在医师的陪同下才能回家,回家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孙一通的魔法鸟,最后飞升,也许都是医生安排的视觉效果。

    驴和一切非自然现象都是为了让唐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切都是为了破除唐的执念,让他以为自己真的找到了外星人,完成他的梦想,从而治疗他的疾病。

    唐是如何发病的?

    唐的手机已经落后时代很多了,一个可以说明他没有钱,一个可以看出他不太需要手机。

    我个人觉得他这个手机是入院时用到现在的。

    而这个手机出现的重要讯息是里面有一条来自女儿的消息。

    结合女儿抑郁症的情况,我觉得他是从得知女儿有抑郁症(因为自己遗传),产生自责和逃避开始病情逐渐严重的。

    这也是医生需要她女儿也到场配合治疗的原因。

    十、大胡子陨石猎人

    这个人像极了品位低而又喜欢抢功劳的领导。

    瞎说一个:

    他可能是精神病院长,也就是在医院表演中,西游记演出前那位在医院K歌的人士。

    十一、另一种结局

    还记得秦最后对唐的放弃吗,哭的就像永别,晓晓和唐的握手也非常的呆滞。

    这里我设想了另一种解读,假如上面假设的“角色扮演”治疗方法没有成功。

    “角色扮演”治疗法在唐志军和其他人在禁区门前分别时就结束了,此时,唐的亲属放弃了这个治疗法。

    于是医生采取了更残酷的治疗法。

    新治疗法就是切除脑前额叶。

    切除了脑前额叶后,患者的大脑会一团浆糊,失去冲动失去好奇心失去攻击性,神情呆滞。

    是一种副作用非常大的治疗法。

    想想唐在婚礼和最后出院典礼上的致辞,如果不以浪漫的眼光来看,是否有点神情呆滞,说话说不清呢?

    与家人分别的禁区可能象征着手术室,胡萝卜与驴可能代表移动病床与输液瓶,黑暗的山洞象征着手术中的思维,手术中昏迷了多次,他头晕目眩,神情恍惚。直到最后,所有追寻的东西都从山洞的裂隙中飞走了,代表脑前额叶手术成功进行。

    还好,他在最后一刻,见到了他的世界真理。

    --------------

    最后说说让我产生唐是病人怀疑的一幕戏:

    1.

    在唐志军去精神病院演讲后拿报酬时,右边的医生和他的对话,非常像医生询问病情。

    其中还有一句很奇怪的话:你女儿的药还有吗。(大意是这个吧,其实记得不太清楚了,当时没太搞懂医生在说什么但是印象有点深。好像还问了他女儿病情有没有稳定之类的。)

    这幕戏一共有四个人,从左到右分别是:

    医生A,唐志军,猪八戒,医生B。

    我感觉实际上是唐志军产生了错乱,实际顺序是:

    医生A,猪八戒,唐志军,医生B。

    因为猪八戒和医生B虽然好像在对话,但是话题完全对不上。

    也没有给出医院把钱递给唐志军的镜头,唐志军点了几次钱,看上去更像要把钱给医生(开药)。

    2.

    如果上面这点解读正确,那么:

    这幕戏的“你女儿的药还有吗。”抛出了2个其他问题。

    一个是他女儿要药干什么,二个是他女儿不是死了吗,医生问这个干什么。

    观众看到这里很容易就觉得医生不是在给唐志军说话,唐志军自己可能都没搞懂,但是当时在场的只有4个人。

    上面的内容主要还是猜测,有的地方比较牵强,但是我没想出啥大bug,大家看个乐就好。

    至于这是不是导演和编剧想的,都发散这么远了,也不重要了对吧。

    毕竟这是一个献给精神病们的电影。

     5 ) 这个沉迷自我表达的导演,用伪纪录科幻片“震惊”平遥

    作者/采访:电车

    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进入尾声,我们迎来了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影片用伪纪录的形式,讲述了落魄潦倒的中年男人唐志军——一家科幻杂志社的主编,因一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的故事。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是孔大山,他2015年拍摄的伪纪录短片《法制未来时》曾一度在网络上走红,看完后不少人因片子里讽刺而又过度真实的影像“大受震撼”,片中那个“老是沉迷于自我表达”的被抓导演孔大山也借这部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华。6年后,他的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终于问世,同样是熟悉的伪纪录形式,但在多年的沉淀后,让我们看到孔大山对于这一特殊类型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在把握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时更加游刃有余。在科幻的背景下,他的幽默戏谑得到了加强,一个看似闹剧般的故事,却在荒诞中探寻到人生乃至宇宙的秘密。

    本片的编剧兼演员王一通也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孔大山精心雕琢了2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剧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孙一通更是为影片镀金不少,凭借着精湛的演技以及独特的角色理解,孙一通无疑将成为今年华语电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他与平遥电影展的渊源颇深,早在第一届平遥电影展时,就凭借长片《杀猪匠》拿到WIP最佳影片,第三届时又因《灾星下的恋人们》拿到平遥创投类型创新奖,到了今年第五届,与孔大山合作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入围藏龙单元。年纪不大的王一通早已是平遥老熟人,这次能否有所斩获,我们拭目以待。

    补拍完《宇宙探索编辑部》最后一个镜头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深焦:影片灵感来源是什么?

    孔大山:2017年,看到一个电视台新闻,有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电视台去他家采访,他非常诚恳地讲述了抓外星人的整个过程,他把记者带到家里一个冰柜前,里面放着一个硅胶外星人。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在讲述与外星人接触过程中,让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荒诞感。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伪纪录,他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那个新闻是一部电影的话,是一个非常完美剧本和表演的呈现。那是一个最早的启发点。

    深焦:怎么理解伪纪录这种形式?

    孔大山:伪纪录这种形式是我上研究生时的开学第一课,《法制未来时》短片是我的一个作业,王红卫老师第一天就给我们布置了这个作业。我之前对伪纪录的概念只是类型片的中一种,没有太去琢磨了解,只是看过一些伪纪录风格的恐怖片,伪纪录的题材基本都是强类型的恐怖、悬疑等。

    王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分析了伪纪录的本体到底是什么,让我意识到所有电影的风格都需要去考虑完成一种假定性,导演的本质是这个,控制你的摄影、美术、表演、剪辑、视听,在一个假定性的语境里去讲述一个故事。伪纪录相当于给你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现实,现实的假定性语境是什么?是如何把故事讲得和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一模一样,它有一个很明确的评判标准。比如拍一个很风格化的东西,作为导演来说,这个东西合不合理,解释权在你这,但如果你拍一个伪纪录,评判是交给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生活的经验,知道这个东西是真是假,如果哪句词说得很别扭,写得很傻,观众一下子就能意识到,我们生活中不这么说话,因为这里的逻辑、状态不对,所以伪纪录就会天然地强迫你去意识到表演的真实基准线在哪,怎么在这个框架里去完成导演的任务。

    《法制未来时》剧照

    深焦:片中有很多细节,比如背景音的呈现,人物用关窗户的动作提示观众背景音;再比如让人物不去回避镜头,有时还会面向镜头,这也是为了营造假定性语境吗?

    孔大山:没错。我们当时给这个电影设置了一个逻辑,我们拍到的主角是默认摄影机存在的。在一个新的场景中,遇到的路人,他看到摄影机,本能地就会去瞟摄影机,所以我们会偶尔穿插一些直视镜头的设置,让你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去强化假定性以及真实感。

    深焦:片中用了特别多跳剪的手法,这个设置是怎么想的?

    孔大山:和伪纪录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我的每场戏都是用长镜头拍下来的,但即便演员这一条演得特别完美,镜头也特别完美,我还是要切它。因为有一个逻辑,如果是伪纪录,在抓取一个现实场景的时候,信息不可能那么平均地被接收到。比如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一个两分钟的对话,现实生活中可能是说了十分钟的内容,用跳剪才可能让你快速地接受到,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把话说得条理分明,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我可能要用四五句。如果要把对话的信息让观众特别自然地接收到,你必须让观众意识到时间是不完整的,对话或是事件的进行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时间内发生的,是经过剪辑、经过省略的。

    还有一个技术原因是跳剪可以重塑演员的表演。正常电影的剪辑是以镜头为单位,但我们这个电影的单位是一个镜头里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两个字。我不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在镜头内部我还要细分成无数小细节。比如演员的头两句表演得好,另外一条的后两句表演得好,甚至是某两个词表演得好,这样重构起来就是我希望呈现的表演状态。

    孔大山

    深焦:孙一通这个角色是导演一开始创作时就在剧本里的吗?

    孔大山:一开始就有的,但当时那个角色和现在差别蛮大的。其实那个角色一开始是不成立的,他是现在的孙一通和肖全旺(抓到外星人的骗子)的混合体,他们是一个人。后来我和通哥(王一通)两个人越想越觉得矛盾。

    王一通:特别是你要让孙一通去收钱就觉得太奇怪了。

    孔大山:对,就觉得孙一通身上不应该有这种东西。其实最初设置那个混合体的孙一通是为了聚焦角色,不想让太多的角色分散主线,但后来想想,这样的话角色就不能成立。他不能是个骗子,或者说起码看起来不像是个骗子。我们设定的孙一通这个角色你可以不把他当人类看。

    深焦:感觉孙一通是一个很纯粹的角色,和金钱是不沾边的。

    孔大山:他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深焦:他在片中念的诗是现为影片创作的,还是之前写的?

    王一通:硬憋的。一开始自己会写一些,但和现在呈现出来的相去甚远。我们采了好几次风,堪景又去了好几次。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但回来之后自己会试图去回忆那些情境,然后硬憋出这些诗。

    平遥国际电影展《宇宙探索编辑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孔大山:你可以把这个角色当做王一通本人就行,在我看来他就是孙一通。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我刚坐下放下行李,他就拿着一本诗集说,“我刚写了一首诗,我读给你听。”

    王一通:还有这种事?

    孔大山:你都没印象了吗?

    王一通:记不得了,听起来有点做作。

    孔大山:嗯……实际上也很做作。但这让我获得了一种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在北京你遇到的人,可能都是和你聊最近都看了什么电影,接了什么活儿,又听说了电影圈的什么八卦……没有人会跟你说:“我给你读一首我写的诗。”

    深焦:你俩最早怎么认识的?

    孔大山:就是平遥。我当年是他粉丝,贾樟柯导演曾经做过一档《柯首映》的网络短片展映,他的短片《杀猪匠》是第二期放映的。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决定一定要认识这个导演,然后就立刻关注了他的微博,但他到现在都没有回关我。(笑)

    王一通:我不怎么上微博。

    孔大山:我2017年去参加“平遥一角”单元,我有短片入围了。我看WIP片单,发现了《杀猪匠》王一通,这肯定是短片的长片版,但他短片的风格让我很难想象长片会是什么样,长片肯定是另一个风格,他那个短片作为长片是不成立的,所以我很好奇就去看了,这次看懂了,且又大受震撼。刚好和我同去的同学是他当年艺考班同学,但因为各种原因当时在平遥并没有约上。

    《杀猪匠》海报

    王一通:他每次讲这个都感觉像一对老夫妻讲当年是怎么认识的,那是他的视角,从我的视角也很有趣。我在重庆读书,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导师是学术界很有名,但是我自己在实操方面离他们那样专业院校的学生距离挺远的。但我能在网上看到北电学生联合作业之类的作品,我看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比较雷同的感觉,现实主义、手持机器……其中我看到一个伪纪录片,就他那部名字很长的短片《震惊!拍文艺片闷死人上新闻了!导演被抓了!》。我们共同的朋友约了次饭,在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他(孔大山),就觉得好面熟,他还以为我客套。然后聊起来,我就说:“我觉得你们北电的真牛逼,但我觉得最牛的一个片子是……”然后说出了那部短片的名字。他说就是他拍的,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马上就在外面合了一张照。

    孔大山(左)和王一通(右)第一次见面时的合照

    深焦:后来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又是怎么凑到了一起?

    孔大山:最开始我先写了七八个月,进度异常缓慢。我发过给通哥一个大纲,他挺感兴趣的,忽然有一天他就说:“我们干脆一块写吧。”当时我虽然一直有这个想法,但不好意思说。之前一直自己写,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拍,都不知道。他那么一说我当然很开心,就一拍即合,开始写了。

    王一通:你可能忘了,我们见面时在聊一个纪录片叫《精神分子》,聊的时候就感觉特别聊得来,和孙一通这个角色的设计和概念有挺多关系。

    孔大山:聊这个片子我有印象,和孙一通的关联我没印象。我觉得孙一通本通就是他,只不过都是提炼的,他不会那样生活,但他们精神内核是一样的。

    《二甲基色胺:精神分子》海报

    深焦:写剧本的时候就把王一通本人带入到角色里进行创作吗?

    孔大山:最开始刚写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由他来演,只不过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在,后来写着写着就想,干脆你来演吧。

    王一通:他主要是看了我一个无实物表演被震惊了,没想到还挺能演的。只是摄影不太喜欢,他说我演得很假,我在演一个破腹产的过程。

    孔大山:他的演技让摄影师都忍不住越权喊CUT了。

    (王一通无实物表演视频可移步失焦DeepFocus公众号同名文章观看)

    深焦:王一通在演这个角色时,为了代入角色有做什么准备吗?

    孔大山:他不需要代入,我和他从来没有试过戏。

    王一通:其实第一次演的时候,我还给了你几种状态。我一开始预设的其实和你的想象还有一点差距,你说太楞了,你希望我再害羞一点。我到后面演的时候就把害羞那一面强化了。我最早想的这个角色在我视角里不会那么害羞。

    孔大山:我俩一起写的剧本,将近两年时间,我已经默认他知道我想要什么,所以我从来没和他说过戏。直到实拍第一天,拍了第一个镜头,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他说一说。后面除了动作和形态上的调整就没有再说过了,“这个角色该怎么演?这场戏该怎么演?”,没有再说过这种话。

    《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王一通的造型

    深焦:另一个演员杨皓宇,他在片中也有一个贯穿全片的精神状态,有和他沟通怎么去演这个角色吗?

    孔大山:杨皓宇老师毕竟是专业演员,我之前没怎么和专业演员合作过。以前拍学生作业都是发给你剧本,到了现场我怎么说你怎么演,但和专业演员肯定不能这么做,太简单粗暴,所以需要找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好显得咱也很专业。我最开始见他的时候,送了他两本书,一本是周国平写的《尼采》,一本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觉得唐志军这个角色身上的某种特质是可以在这两本书里有一些气质上契合的东西,我没办法和他说这具体是什么,只能让他看,然后自己感受。再来聊这个角色时有一些铺垫,更容易找准角色定位。

    后来在拍摄中,我才意识到为什么要跟演员进行事无巨细的角色探讨,大到这个唐志军的世界观,小到他走路的时候能不能两手揣兜儿等等。因为只有演员百分之百的了解了这个人物,他才能真正进入这个角色。演员只要不是本色出演,都是需要“信念感”来支撑的,他了解了这个人物,才能相信这个人物,并且相信他现在就是这个人物,演员一旦建立了这个信念感,这时候他怎么演就怎么对。

    《流浪地球》里的杨皓宇

    深焦:拍摄地大凉山是怎么找到的?

    孔大山:我还在写剧本的时候想去四川待一阵,通哥刚好也想去大凉山,他的《杀猪匠》之前在那取过景,他想再去那住一段时间,我俩就出发了。本身剧本也需要那样一个环境,从北京到四川,再到深山这样一个环境上的过度。在四川的话要么是藏区,要么是大凉山彝族自治区,藏区的地貌不太合适,所以选了大凉山。后来我们采风去了彝族的历史博物馆,我发现彝族的审美都特别酷。但其实我们片子里真正的山林不是在大凉山拍的。我们采风基本上跑遍了大半个大凉山,发现真正的大凉山的环境并不适合剧本所需要的场景,后来实际很多山里的戏是在通哥老家拍的,四川雅安一个景区里,那是他拍《杀猪匠》的地方。

    深焦:最初怎么选择了拍电影这条路?

    孔大山:源于我高中成绩一般,一直在玩乐队,高二时面临着一个考大学的问题,突然意识到玩乐队是考不上大学的。家里对我的要求是,学什么专业随你,但你需要考一个大学。当时我就关注到有一个影评专业,因为我从小语文成绩特别好,我就想着多看点电影我是不是可以考这个专业,听着很有趣,那时开始有意识地看电影。那个年代很多小孩会去租碟,看香港电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娱乐产品。我准备学这个专业时才有意识地看电影,发现原来电影的谱系原来这么丰富。就好像你一直以为流行音乐就代表了所有音乐,突然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了摇滚乐,从此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深焦:郭帆导演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孔大山: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拍了个毕业短片,翻拍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我拍完的那年刚好是郭帆导演拍的长片《李献计历险记》上映的年份(2011年),他在网上看到了我的短片,我俩就微博私信认识了,约见面后聊得挺好,后来说下次他拍片可以去学习一下,转眼就到了2013年,他拍《同桌的你》时,我去当了导演助理,合作就开始了。

    孔大山《少年马力傲的烦恼》海报,翻拍自《李献计历险记》

    深焦:到拍《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时候,又过了很长时间。

    孔大山:我2015年去读了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郭导在准备他的《流浪地球》。杀青的时候,他约我到他工作室聊天,问我有没有想拍的东西,我就把之前说的那个新闻发给他了。虽然不知道要拍什么故事,就想拍这样感觉的东西。他说,“可以,去写剧本吧。”然后两年就过去

     6 ) the journey to west新时代的西游记

    孙一通应该是孙悟空,而且奇怪的是他住的那个村子里只有他姓孙,其他人都姓徐老唐应该就是代表唐僧。那个总是骂骂咧咧的阿姨应该是代表猪八戒。孙一通是低保户,但是他家里的电视是液晶的,应该很贵,他买不起的。。。在宇宙编辑部里那个HelloKitty娃娃,应该象征着老唐的女儿,因为它在那个陈旧的办公室里是那么突兀。老唐中途拿到了那根会变长的棍子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啊啊啊啊啊。然后那个带红帽子的陨石猎人,像观音一样,莲花座变成了奇怪的卡通车。我不知道陨石猎人是不是外星人。电影的结尾,老唐像唐僧一样在婚礼上,在村庄里“讲经布道”。这部电影不单单讲了民科的尴尬与窘迫,进一步升华到了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他们探求的东西可能是存在的。人存在在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老唐最后一个人走进深山,真的让我很痛苦,人竟然这么孤独。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接近外星人,真的是个非常大的震撼,我觉得比很多电影拍的都要好,谢谢导演

     短评

    #PYIFF2021# 非常惊喜,中国科幻终于找到了另一条门路,不依靠狂轰乱炸的特效堆砌,而是回归到最为本质的人类共通情感。一个落魄的中年“民科”,执拗地追寻一个未解的答案,只是为了去疗愈心中的伤疤。诗歌的文学浪漫,数据的逻辑思维,正像是DNA相互交织的两个链条,组成了这部影片的核心,也组成了普世价值的能量。结尾镜头不断抽远,人类的情感是如此宏大,又是如此渺小,让人久久回味。伪纪录片的形式,公路喜剧的类型范式,五个段落紧凑衔接,包裹了一首稍显悲伤的组曲。看到最后我想起的竟然是《降临》的内核,所有未知通往的答案,是爱。恭喜各位主创,这就是所有公司都在苦苦寻找的发光项目。演员表演都很棒,祝爆。

    3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依旧是男性视角讲述的故事,其一,男主角作为离异,女儿得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懦弱无能的中年男子却并没有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歧视;其二,男主角想要去成都探索外星人,社里一众成员虽说嘴上不同意,却还是会作为他忠诚的信徒,一路陪伴他,为他提供经济支撑,试问一个女性能得到像他这般的支持吗?其三,作为吸引众人泪点的女儿的去世,完成了观众对于软弱自私,仿佛还带着点理想主义者的悲歌形象的男主的理解与感动。其四,男主角最后站在山洞口,声称自己理解了宇宙的奥秘不过是“爱”,这种说法解构了之前的对于存在意义的探讨,其实不过是将与生存意义一样虚无缥缈的爱作为它的掩盖,为其蒙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于是观众在一片泪声中觉得自己得到了世间的爱。

    5分钟前
    • 怀瑾瑜兮
    • 还行

    剧本写了四年,打磨得非常之好,到最后节奏也很稳,一点没泄气。这点就很不容易,不是模仿个形式就能成功,不信你们可以自己拍个试试。郭帆龚格尔在为中国重工业科幻开疆拓土的同时,还助力青年导演孔大山推出这部极低成本、几乎无特效痕迹、伪纪录片风格的轻科幻喜剧,以小博大,似乎又找回当年初看《中邪》的那种惊喜感。中国终于也有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样完全以故事创意、而非靠烧钱奇观取胜的科幻片了,硬科幻软科幻、高概念低成本两开花才应该是科幻题材的未来。全程好笑的同时,最终又落到宇宙的尽头是爱,深邃、浪漫而感动,导演意图是非常清晰的。手里那根520块钱买的假外星人腿骨,越走它变得越长,一个简单的道具,就拍出一种奇妙的科幻感,喜欢类似这样的小巧思。唯一建议就是跳切剪辑用得有点多,又是手持镜头,买票尽量选后排。

    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5thPYIFF#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这种对于抑郁症的表达远比那些矫情的情绪电影来得有趣深刻。道理挺简单,过程很有趣。爸爸寻找外星人的过程更是寻找女儿自杀的答案,我们探索宇宙不正是为了拓展我们的认知领域。既然在广袤的宇宙层面,人类渺小无意义,不如把目光投向彼此。

    12分钟前
    • 林夕已被占用
    • 推荐

    旁观视角,伪纪录风格,荒诞但有逻辑,特别有趣。荒诞的表象下,那个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执拗理性可爱的人给我带来很多对人类对宇宙对人性的思索。看到终章,我更加明白了这么一件事,就是请遵循着你所热爱的事物的指引,因为那就是答案。

    13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力荐

    #2021平遥#不仅是本届平遥最佳更是本年度国语最佳,爆灯喜欢的那种!只要你小时候看过UFO未解之谜,成长过程中追过十多年科幻世界,给回到未来和rick&morty打出过五星,叩问过为什么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样的傻问题,你一定会被戳得死死的。这是部科幻片吗?不,这是一部献给理想主义的浪漫赞歌,更有着最深沉的爱。当然了,还有诗意和迷茫。我在无法言说的巨大共鸣里哭得稀里哗啦。

    15分钟前
    • 艾栗子
    • 力荐

    被一些影评人的高度评价给诈骗到了;看来不同人对浪漫的定义非常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宇宙”“存在”等词以及语焉不详的现代诗歌排列组合在一起即可触发内心浪漫情结,就跟大学生会用夏天、自由、苏打、快乐with黄油相机滤镜加字加字照片来营造自觉出众的氛围感朋友圈一样。女儿的线也太刻奇,套了一个寻找外星人的噱头、还有伪纪录片的形式,镜头的设计还有手持的感觉在大荧幕上显得非常粗糙,之前很喜欢导演那个《法制未来时》的短片,结果电影有种加长版视频的感觉,还是感觉撑不起来啊……

    19分钟前
    • 小小气泡熊
    • 还行

    强烈要求孙一通诗集出版

    20分钟前
    • 梦伴
    • 推荐

    321的时候我闭眼了

    23分钟前
    • 葵葵圈
    • 力荐

    法制快讯:各部门注意,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文艺与商业结合的新型犯罪模式!

    28分钟前
    • reader
    • 推荐

    有一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民科。他们大多数是骗子,少部分是傻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偏执狂,他们身上的那种想要冲破肉身束缚的狂热和坚决的行动力,让我觉得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教育,也许会是下一个开普勒。但这部电影让人知道,知识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红巨星塌缩,编辑部解散,麻雀翔集岩石,驴子行于山涧,万物有联且有意义,都是因为人类那一点点的爱与偏执。这道理很多先贤都说过了,这个电影用恰当且幽默的方法再讲了一遍,是对中国科幻有功。

    32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这是一部内核非常非常浪漫的电影。它讲的就是一个迷信科学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它从宇宙探索最后又回到了编辑部,最终肯定了只有艺术才能抵达科学未知的境地。作为一个学理的文科生,我尤其被这一点打动。当然,它还是一部非常当下的电影,本质上和《瞬息全宇宙》在讲同一件事:是把自己抛向无尽的虚空,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人间。这就是当下最致命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困境,是科学或曰理性发展到极致后所必然导致的虚无主义,该如何面对的问题。这部电影最终给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特别具体。而这恰恰是关键之处——答案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具体才重要。我推荐给所有正在为抽象的虚无感所困扰的人,这是一部可以结结实实给到你安慰的电影。

    37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最后唐志军写了首诗送给死去的女儿,但他念不出口,他只能流泪,因为眼泪就是这首诗本身。

    42分钟前
    • 干不了活
    • 推荐

    我妈笃信地瓜餐,我爸是佛教徒,我妈吃了三年的地瓜配盐水,我爸觉得我考上学和家人没得covid是菩萨保佑,我从小学开始的家庭科普运动到今天早已宣告失败,最后也能微笑着跟着点头“反正结果是好的”。我剩多少不情愿的宽容,那也只够给荧幕上我家人的影子了,也最后就偏偏这股子不思进取的中果特色最惹人生气。你在科技日新月异面前瞠目结舌,努力把一切串联在一起,却怎么也理解不了简单且基础的逻辑,摆脱盲信就能摆脱的痛苦,你说那可是我还是只想盲信。步步为营地探索诘问,最后还是把存在主义的糊糊翻来覆去炒了第三百遍,宣告观众爱又第三百次拯救了苍生,不管你是疯子、酒鬼、弃女都能获救,你不是艺术的害群之马谁是?

    45分钟前
    • 拉琴的尸体
    • 还行

    其实形式上不需要强调伪纪录拍摄人的在场,纪实临场感的手持和采访镜头已经足够了。所以形式可以更统一(要么降低伪纪录属性,要么强化并减少配乐去掉升格),收尾段落的情感和主题拔高可以再往回收更顺一点。整体上在伪纪录形式与喜剧和科幻类型的混搭尝试上显得成熟且自信,把科幻作品的宏大概念与主题,与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经验连接到一起(类似于《星际穿越》+《登月第一人》),而影片本身看起来又如此之“小”,更显蕴藏的能量之“大”,放在国内来看是最难做也是最难得的那类电影。

    4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那个热评,“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太高级了

    48分钟前
    • 在风前
    • 还行

    “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今年平遥唯一5星,浪漫主义荒诞神(经病之)作,理想主义惊奇之歌,华语软科幻类型巅峰,国产伪纪录片高光时刻,预定年度华语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诞,一本正经的幽默,笑中带泪,哀而不伤。剪辑、素材太棒,细节信息量爆炸,处处有嘲讽,处处是神来之笔!“爱无法发电,但是牛粪可以发电” 三二一闭眼睁眼,当狮子身上真的落满麻雀,仿佛看到宇宙的轮廓。

    5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天真、浪漫、深情。瑞思拜!

    56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孙一通让我出戏总觉得是拉宏桑在演…………

    59分钟前
    • uily
    • 推荐

    所以他姓唐,唐吉诃德的唐,唐三藏的唐。带着能伸缩的金箍棒,打退堂鼓的八戒与吃胡萝卜的白龙马,Journey to the west.

    1小时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