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英国2021

    主演:科洛·莫瑞兹,迈克尔·佩纳,郑肯,科林·乔斯特,乔丹·博尔格,罗伯·德兰尼,克里斯蒂娜·钟,布赖恩·斯特帕尼克,帕拉维·沙尔达,卡米拉·阿维森,克丽·麦克莱恩,卡米拉·拉瑟福德,泰·赫尔利,丹尼尔·阿德博伊加,乔蕾·科斯,丹尼尔·厄根,伯纳多·桑托斯,乔·伯恩,乔基姆·斯卡利 

    导演:蒂姆·斯托瑞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 HD

      爱情大玩家

    • HD

      动物园里有什么?

    • HD中字

      蜡笔小小生

    • HD中字

      小孩不笨2

    • HD

      上海正午2:上海骑士

    • HD中字

      上海正午

     剧照

    猫和老鼠 剧照 NO.1猫和老鼠 剧照 NO.2猫和老鼠 剧照 NO.3猫和老鼠 剧照 NO.4猫和老鼠 剧照 NO.5猫和老鼠 剧照 NO.6猫和老鼠 剧照 NO.16猫和老鼠 剧照 NO.17猫和老鼠 剧照 NO.18猫和老鼠 剧照 NO.19猫和老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超杀女”科洛·莫瑞兹饰演的少女凯拉刚刚入职豪华大酒店,就碰上了叫人头疼的难题——杰瑞竟然想在酒店里定居,令酒店最近承接的世纪婚礼岌岌可危。于是,汤姆被凯拉雇佣成为酒店员工,目的是赶走杰瑞,这对欢喜冤家就此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爆笑喜剧。

     长篇影评

     1 ) 猫和老鼠

    哈哈哈,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画片,任何时候都可以看,笑得人仰马翻。记得当年同事大姐家的孩子很爱看,同事笑话他:你都多大了,还看动画片?他说这部动画片我可以看到八十岁。我不会说我家里人现在还喜欢看 汤姆与杰瑞 相爱相杀 还记得有一集汤姆误以为杰瑞死了 费尽心思救它 那时都看哭了 经典百看不厌,真的是生活的调味剂呀。

    28

     2 ) 怎么理解《猫和老鼠》中TOM和JERRY 之间的关系?

    当JERRY长大的时候,TOM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当TOM知道自己快要死去时,

    悄悄地离开了JERRY。

    因为他不想让JERRY看到体弱病多的自己。

    TOM只想是JERRY的打架对象。

    当TOM离开JERRY的时候,JERRY并没有感到悲伤,只是感到十分无聊。

    因为与TOM打架是一件非常刺激的游戏。

    虽然他的心有点不踏实,

    但这是为什么,JERRY并不知道。

    如同TOM的愿望一样,TOM在JERRY的心中只是个关系不好的打架对象。

    有一天,JERRY面前出现了一只猫。

    那只猫比TOM更小,更迟钝。

    因为TOM去世而感到寂寞的JERRY

    想把这只猫当成新的打架对象。

    因此JERRY

    想利用一个老鼠夹子,

    把那只猫给夹住。

    如同他以前向TOM做的那样。

    JERRY便藏在了墙角后,等待着那只猫的来临。

    果然,那只猫向老鼠夹子走来。

    JERRY感到很兴奋。

    跟往常一样,假装自己被夹子夹住,反而要夹住那只猫。

    嘿嘿嘿。

    他想象到了那只猫气急败环的样子。

    但是那只猫不是TOM。

    当那只猫接近老鼠夹子时,

    闻到了一股老鼠味,

    就飞速地扑向隐藏着的JERRY。

    JERRY就像以前跟TOM追逐时一样逃跑,

    但被本应比TOM要迟钝的多的猫追上,被狠狠地咬了一口。

    虽然JERRY也反咬他,但那只猫却一动都不动。

    当JERRY快要死去的时候,他发觉了。

    老鼠绝对不可能打过猫的。

    每次TOM都是假装被JERRY“打败”,

    而故意不去抓住他。

    JERRY知道了TOM对他的友情。

    也懂得了TOM去世时的痛苦的原因,

    是因为失去了重要的朋友。

    当JERRY得灵魂升天时,在天上,TOM正在微笑着等待他。

    “我们又能够打架了。”

    “我这次绝对会抓住你的哦。”

     3 ) 猫鼠协奏曲(版本、集数与年份)

    经典版本(1940-1967)短剧共161集(搜朝露字幕组可查到全套资源),按照风格分为三个阶段。

    1 1-114集(1940-1958)为William Hanna (威廉·汉纳)与Joseph Barbera (约瑟夫·巴伯拉)创作,是流传最广的版本,画风写实温馨;

    2 115-127集(1961-1962)为Gene Deitch(吉恩·戴奇)制作,由于人物暴力阴暗、画风简陋诡异,被认为是猫和老鼠的“黑历史”

    3 128-161集(1963-1967)为Chuck Jones (查克·琼斯)制作,风格抽象线条简约,画面更丰富、色彩运用对比度高,私认为是更为成熟、更具艺术感与画面感的作品。

    之后,第162集The Mansion Cat 宅猫(2001)是为了纪念去世的William Hanna而作

    第163集The Karate Guard 空手道保镖(2005)是Joseph Barbera不久于人世之前执导的最后一部短剧

    第164集为猫和老鼠2014新短剧《BBC捐助奇遇记》

     4 ) 81年发展史梳理,5大时期造型多变,最经典的还是这一版

    从头到尾讲一遍

    讲讲《猫和老鼠》80多年的故事

    日志下也发布了:从米高梅到华纳,5大时期9种造型,《猫和老鼠》你不知道的故事

    内容差不多,这版是简化,看哪个都行。

    这对欢喜冤家诞生源于撕逼?昔日米高梅的招牌IP,如今则是华纳旗下,但华纳并么有收购他们,里面的故事是怎样的?80年多里,哥俩的造型也是多变,究竟有几个版本几种造型?

    一般来说这种偏于影史和幕后的内容,会相对比较枯燥且久远,关注的人也少,但到了咱这边,就用八卦的形式,简单的跟大家讲一遍。文章很长,适合先M后看,多多帮忙推广,谢谢。


    《猫和老鼠》之前的八卦

    提起《猫和老鼠》,就不得不提这个IP的两位创始人,威廉·汉纳、约瑟夫·巴伯拉(William Hanna,Joseph Barbera),但我们的故事还不是从他们开始。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米高梅,当时米高梅影业是好莱坞黄金时期最大的电影公司没有之一,名作无数,但就是一点,没有自己的动画部门

    彼时好莱坞有几家动画公司,比如1923年成立的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1933年成立的华纳卡通(又名华纳经典动画,Warner Bros.Cartoons),这俩无需多言,还有一家叫做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的独立公司,这就有故事了。

    休·哈曼与鲁道夫·伊辛二位,最早是迪士尼的动画师,二位单飞创立的这家动画公司,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是华纳卡通的前身。

    当时的动画界中,迪士尼是一手遮天的存在。但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成立之后,就打算从老虎口中夺食,马上投入了当时广纳人才华纳的怀抱,并推出了自己一系列的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乐一通》和《欢乐旋律》。

    其中《乐一通》就是我们熟悉的兔巴哥家族,只不过当时还没这个角色,是一个博斯克(Bosko)的角色撑门面(上图)。而《欢乐旋律》,不说别的,大家看下下面的画风,幸亏当时迪士尼法务部还不成熟,否则的话。。。华纳就。。。

    在1933年,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由于拍片超支,华纳终止了与他们的合作,后来华纳在动画师里昂·史莱辛格的主导下才成立了正式的华纳卡通。

    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与华纳的死对头——米高梅合作。工作室负责制作,米高梅负责给钱+发行,这样的合作持续到了1937年,由于两人的动画总是超预算的老毛病也让米高梅忍无可忍,且米高梅不甘心只发行他人动画,所以米高梅终止了与对方的合作,同年8月12日,建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米高梅动画。

    米高梅动画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墙脚,“前合作伙伴兼超支搭档”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首当其冲,这么说吧,后来连休·哈曼与鲁道夫·伊辛两人都加入米高梅动画旗下了,此乃后话了。我们只是称他们为超支搭档、

    当时米高梅从超支搭档工作室挖角聘用的首批人员中,有这么一个年轻人,威廉·汉纳。

    这位是超支搭档工作室的老牌员工(1930年就入职了),建筑工程师出身,只会画大楼,大萧条的时候被迫改行,开始设计动画片的字卡,竟然越画越好,成了工作室主力,还独立导演了几部片子。加入米高梅动画后,负责开发了系列动画片《船长与孩子们》,但节目表现不佳,汉纳被降职成故事写手,被踢到了编剧部,他在新办公室的有个同桌,就是约瑟夫·巴伯拉。

    约瑟夫·巴伯拉也是神人一枚,这位是会计师出身,在银行工作,画漫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之前多次投稿自己的作品给各大报刊,在一家小动画公司里做了动画师,并获得了一定知名度。

    期间这人还给沃尔特·迪斯尼写过信,请求对方给出一些在动画行业起步的建议,竟然收到了回信,只不过不是迪士尼本人写的,而是工作室代发,信中表示我们收到信件,老板会择日给你打电话,等着吧。但据巴伯拉说,这个电话直到沃尔特去世他也没等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封回信应该是系统自动回复。。。)

    在1937年6月,米高梅动画成立前夕广收人才,约瑟夫·巴伯拉从纽约来到了加州加盟公司,担任故事编写人。

    至此,威廉·汉纳与约瑟夫·巴伯拉一见如故,猫和老鼠的两位创始人,前工程师和会计师,都不是专业出身,却一起在1940年创造了一对儿扬名影史的动画形象,两位好莱坞传奇动画师,也开启了60多年的友谊。

    本文称两位老师为“猫鼠二人组”。

    PS,两人的工作方式互为补充,比如威廉·汉纳常年浸染于动画界,跟很多动画师私交甚笃;而约瑟夫·巴伯拉,参考曾经给沃尔特·迪斯尼写信的经历,他很善于跟好莱坞上层和名流打交道,两人这样的互补源源不断的为作品吸纳经验和才华。

    诞生之初,戏里戏外的欢喜冤家

    下面我们的《猫和老鼠》正式登场了。不过就像这对欢喜冤家一样,汤姆和杰瑞的诞生,源于撕逼。

    1939年期间,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这个二人组继影片《加洛潘女孩》之后第二次合作,打算塑造“一对儿互相冲突但平等”的角色,是汉纳率先提出来的,早期的设想是狐狸和狗,后来才定下猫和老鼠,灵感来源于伊索寓言。

    但“猫鼠二人组”出师并不顺利,因为时任米高梅动画的主管弗雷德·昆比(Fred Quimby)对他们的工作不感兴趣。这位昆比是影业部调过来的,对动画一窍不通,虽然他不喜欢,但还是给旗下两位人才开了绿灯。于是《猫和老鼠》第一部短片——《甜蜜的家》(Puss Gets the Boot)诞生。

    该作品于1940年2月10日在美国剧院首演,猫追逐老鼠的滑稽且闹腾的故事,如此亘古不变的“猫和老鼠公式”由此而来。作品获得极大反响,且获得了194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

    二人组对作品的大获成功有些意外,于是决定再接再厉继续拍下去,但他们又碰了钉子,因为部门主管昆比,上次就差点停掉这个项目,这回直接拒绝:就是不给钱。不甘心二人组决定不搭理这个外行,直接越级,找到了米高梅影业老大——路易斯·B·梅耶(Louis B. Mayer)请愿。

    恰逢梅耶老板的一个贵妇朋友,特别喜欢猫和老鼠,前不久还来询问他,你们那个小猫抓老鼠的动画什么时候出新的啊?所以梅耶老板也觉得这个动画不错,但为什么昆比不同意继续开发呢?等把昆比叫过来三人一核查,才发现问题。

    原来,《甜蜜的家》的动画导演是伊辛,就是“哈曼与伊辛动画工作室”那个伊辛,前文说了,米高梅动画成立之后,疯狂吸血前合作伙伴,导致工作室解散,超支搭档也不得不成为了米高梅动画的雇员。但毕竟他们总是超支的习惯已经“臭名远扬”,所以自从超支搭档入伙以来,就被重点照顾。米高梅老大梅耶老板曾经吩咐过昆比,留意这俩人的项目,少给他们拨款,是因为这个原因昆比才拒绝继续开发猫和老鼠。

    不过伊辛没有实际参与这个项目。是二人组之一威廉·汉纳念旧,希望借着前老板的有口皆碑的动画制作水准打响作品名声,所以只是一个挂名。了解这事儿后昆比算是与二人组冰释前嫌,梅耶老板也鼓励他们继续做下去。

    因此此后一段时间,《猫和老鼠》的幕后名单里,都能看到威廉·汉纳、约瑟夫·巴伯拉编写,弗雷德·昆比制作的样子,“猫鼠二人组”后来也变成了“铁三角”,一起创造了这个IP和米高梅动画近20年的辉煌。


    PS,汤姆和杰瑞名字趣谈

    最早《猫和老鼠》俩角色不叫这个名字,在第一部《甜蜜的家》里,猫叫“贾斯珀(Jasper)”,而老鼠叫“金克斯(Jinx)”。但是,米高梅电影老大梅耶老板并不喜欢这俩名字,要换。

    而“汤姆和杰瑞”的诞生。是喜闻乐见的大众投票,列举了几对名字找人海选,最终选定汤姆和杰瑞,而提出这一对儿名字的动画师约翰·卡尔为此还得到了50美元的奖励。

    当然了,“汤姆和杰瑞”也不是随口一说的,这个词是英国老式俚语,19世纪时期伦敦的年轻人常常使用。这个词来源于伦敦记者皮尔斯·埃根写的《杰瑞·霍桑和他优雅的朋友科林斯·汤姆》(1823年),只不过当时已经很少用了而已。这本纪实文学大致就是《猫和老鼠》名字的出处。

    还有一则趣闻,二人组之一约瑟夫·巴伯拉,早在30年代他给凡伯伦公司当动画师的时候,创作的动画中一对儿主角的名字,就叫《汤姆和杰瑞》,只不过是俩人,且与猫和老鼠的名字没直接关系。后来猫和老鼠这俩名字如日中天,前者动画为了避免重名,改成了《迪克和拉瑞》,您说多倒霉。


    PS2,超支搭档

    哈曼与伊辛,两位资深动画师,能看出来,在米高梅的他们处处受限,日子其实不好过。于是1941年,哈曼率先离开米高梅动画;次年,伊辛也远走高飞,参军去了。1951年两人重聚再组工作室,可惜未能再创辉煌。

    但真的不要小看这二人,虽然作为前迪士尼动画师,他们出走后的动画作品,在当时被打上了“迪士尼模仿者”的标签,但正是他们,把迪士尼那种独到的动画技术和风格,带了出去遍地开花。

    在华纳卡通时,他们是《乐一通》系列动画的奠基人;在米高梅动画时期,从法律的角度,他们又是《猫和老鼠》第一集的导演兼联合创作,因为米高梅当时的规定,动画导演是享有作品版权的,反而真正的创作者,“猫鼠二人组”最早连名字都没有,后来才加上的。

    他们制作总是超支的毛病,让他们与很多制片人交恶,限制了他们进一步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会制作出大量精品动画。还记得上文说的1941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吗,猫和老鼠第一集《甜蜜的家》只获得了提名,而获奖者,就是伊辛导演的米高梅另一部动画短片《乳白星路》(The Milky Way)。

    这是这个奖项设立以来,首个非迪士尼获奖的动画作品,打破了迪士尼对奥斯卡该奖项多年的垄断。

    此外,超支搭档在米高梅时期,创造的另一个动画IP,就是巴尼熊(Barney Bear)系列,威廉·汉纳也帮助老师负责了部分故事板,虽然不如猫和老鼠成功,但这形象也挺有名,很常见。


    最辉煌的猫鼠大战

    《猫和老鼠》,纵使每集短剧的主题几乎一样——猫追老鼠,但汉纳和巴伯拉二人组也能给这个主题作出无限的变化。二人首先研究出故事大纲,随后巴伯拉擅长对故事进行粗略的布局和设计,而汉纳则负责了细节和节奏上的优化,此外汤姆猫被击中后的大叫声,也是汉纳本人配音的。

    至于昆比,虽然他基本没咋提供故事创意,但作为米高梅动画工作室的最高负责人,昆比还是为动画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比如充裕的预算和制作周期(每集大概50000美元预算,6个星期的制作周期)。

    如此“铁三角”的工作模式,一直保持到了1955年昆比退休,几乎雷打不动的故事模式,内部却有千变万化的噱头。

    且在15年的发展中,猫和老鼠的故事节奏,变快,动作举止也更加夸张。汤姆和杰瑞的造型,也逐步发生了变化。

    首先汤姆逐渐失去了锯齿状的外表,使其外观更加顺滑,眉毛更宽脸更白;而杰瑞则越来越瘦,耳朵越来越大,睫毛越来越长。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二位都从四肢动物,变成了如人一样的直立行走,在他们身上的生物特征越来越少,而动作举止更像人类了。

    值得一提的是,猫和老鼠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一个人——特克斯·埃弗里(Tex Avery),这位1942年加入米高梅动画的哥们,绝非等闲之辈。

    还记得米高梅动画成立后四处挖墙脚的事迹吗?当时作为世界最强电影公司,挖角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除了挖垮超支搭档工作室之外,另一个倒霉的就是华纳卡通。

    埃弗里就是前华纳卡通的顶级动画师,是《乐一通》家族创始人之一,一手包办了兔巴哥、达菲鸭、猪小弟等著名角色的动画作品,绝对大咖一枚。来到米高梅之后,公司给了他充足的创作空间和资金,成了仅次于动画部主管昆比之外的二号人物。

    不过,他并没有过多参与《猫和老鼠》,只是提供了上述的修改方向,让汤姆和杰瑞的故事变得更具娱乐效果和动感。而埃弗里本人呢,为米高梅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动画角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德鲁比和他的儿子德鲁巴,以及倒霉的迈克老狼。他们成为米高梅动画另一大经典IP,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猫和老鼠》在这15年中,成为米高梅(MGM)最受欢迎和最成功的动画系列,一共制作了114部猫和老鼠短片,系列中的13部(包括第一集《甜蜜的家》)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短片,其中七部获奖,而且还是“七连庄”,打破了迪斯尼工作室在这个奖项中的连胜纪录。而且《猫和老鼠》是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单一系列作品,这个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可惜,盛极而衰,《猫和老鼠》本身没出啥问题,而是时局变了。

    PS,我们当年最早在电视上看到的动画,以及如今在一些短视频看到的片段,基本就是来源于这个时期的。米高梅时期的《猫和老鼠》,也是被公认最为经典的汤姆和杰瑞,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液体汤姆”,就是源自这个时期。

    被关闭的工作室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反垄断法出台,制片公司不能插手发行与院线,恰恰米高梅只是单纯的电影制片公司,所以一下子收入少了一大块,加上创始人梅耶老板离去,米高梅不复往日辉煌。

    而对米高梅冲击最大的就是电视业兴起,使得戏剧电影和短片的票房收入减少。没错,当年没有电视,《猫和老鼠》这样的短片动画都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哦。

    起初,米高梅打算将《猫和老鼠》改造成宽荧屏电影(Cinema Scope)来应对这次冲击,可惜无济于事,且公司发现他们新制作的动画,还不如重新发行老动画票房高,没有余粮的米高梅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米高梅的高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闭动画部!

    《猫和老鼠》第114部在1957年8月1日发行之后,米高梅动画工作室也正式关闭。当时主管昆比已经退休了,于是“猫鼠二人组”带领着大部分老员工集体出走,自立门户,成立了“汉纳-巴伯拉工作室(Hanna-Barbera Productions,两人的名字谁先谁后是抛硬币决定的,简称HB公司)”,而且顺应潮流,HB是一家电视动画公司。

    虽然单飞,但跟老东家米高梅还是打算积极合作,所以二人组与米高梅高层洽谈,第一件事,就是说出了我们最想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把《猫和老鼠》放在电视上播呢?你们米高梅提供版权,我们HB有电视口的渠道,而且可以继续制作猫和老鼠,大家一块赚钱呗。

    可惜,顽固不化的米高梅拒绝了这一请求,合作洽谈不欢而散。最终,HB公司与哥伦比亚影业联姻,开始制作并发行电视动画。


    PS,汉纳与巴伯拉的HB公司

    二人组的HB公司后来可牛叉大发了,因为随后公司又创作了另一个著名的IP——《摩登原始人》,在ABC播出后风靡60年代。而且二人组也注重内部挖潜,提拔了不少人才,并陆续推出了《史酷比狗》、《松鼠特务》、《瑜伽熊》等著名电视动画IP。当然,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动画——《蓝精灵》。

    这些动画都是HB公司制作,二人组作为老板参与了多少暂且不提,而且公司做大后也经历了多次股权更迭,但也足够帮助他们成为60、70年代电视动画最强的公司.

    而且上述动画,基本都围绕友谊或家庭关系展开,这是汉纳和巴伯拉的创作基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说回《猫和老鼠》,猫鼠二人组还会回来的。


    PS2,米高梅电视

    当时米高梅是有电视部门的,就在动画部门被关闭的前一年,1956年米高梅电视(MGM Television))成立。当时他们跟电视渠道签订了自己770部电影的播放权。只不过米高梅成立电视部门的初衷,不是为了卖片,而是在电视上给自家新片打广告。

    1957年,米高梅电视还被起诉,有关部门认为他们上述的770电影版权的售卖存在不正当交易,反正当时的米高梅在电视领域就是菜鸟一枚,各种被坑。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米高梅才拒绝把《猫和老鼠》交给电视台。


    外包团队,后妈养的不太香

    1961年,米高梅打算重启《猫和老鼠》,但没有动画部门的他们,只能回到30年前与超支搭档的合作形式——找外包团队制作。结果这一杆子就“外包”到了东欧。

    接活儿的人叫做吉恩·代彻(Gene Deitch),米高梅为什么找他?因为他是捷克裔美国人,当年打造过《大力水手》动画,1960年回到了捷克老家,开了一家动画公司,做了一部动画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奖,这是该奖项开设以来首次被美国以外的作品所摘得,因此名声大噪。因此米高梅才找到了他,在布拉格制作了13集《猫和老鼠》,这也成为系列历史上最为奇葩的“捷克版”。

    事实上,代彻接手该项目,更像一个职业动画人为生计接下的一个“行活儿”,他本人并不太喜欢原作,也没有什么认同感。他根本没按照原来二人组的调性发展,加上每集的预算从当年的5万美刀降到了1万刀,使得新版13集带着一种比较诡异且简陋的画风面世。

    汤姆和杰瑞离开了庭院,游走于各种奇形怪状的地方——19世纪的捕鲸船,内罗毕的丛林,古希腊上城或狂野西部。BGM从好莱坞动画标配的古典音乐,换成了科幻风格的电子音乐,剧情也比较猎奇,汤姆像个阴谋家,还有科学怪人的属性,且这个版本是公认最为暴力、残酷的一版,也在很多观众内心都留下了心理阴影。

    当时冷战的缘故,“捷克版”《猫和老鼠》的制作人员用的都是假名字,否则那些极具东欧特色的姓氏容易穿帮。

    这个版本被当时的《纽约时报》评为“与原版《猫和老鼠》毫无共同点”,也曾被动画评论家说过是最糟糕的13集,代彻甚至收到来自极端粉丝的死亡威胁,只有少数喜欢猎奇的观众喜欢。但诡异的是,这版在商业上却大获成功,甚至打破了华纳《乐一通》系列已经保持十六年的动画短片票房记录。

    不过这版现在已经被封存,很难看到了。这还没完哦!

    1963年,米高梅又开了一版《猫和老鼠》,这回的合作方换成了查克·琼斯

    这个人是前华纳卡通的资深动画师,1958年因为违反规定“接私活儿”被华纳开除,索性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于是米高梅找到了他们。

    这位琼斯并不像上一位那样标新立异,他表示会尽力贴合二人组时期《猫和老鼠》的风格,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华纳卡通呆了20多年,琼斯骨子里面已经深深烙印了华纳卡通的风格,没办法,一些幽默桥段和人设习惯,改不了。

    甚至角色举止也变了,比如杰瑞的神态,跟隔壁的猪小弟几乎一样,至于汤姆,这版里也格外腹黑,动不动就奸笑,琼斯他给了它一对更粗更大的眉毛以显示它的凶样,几乎就是隔壁那只永远抓不到崔弟的傻大猫的翻版。

    当时“琼斯版《猫和老鼠》”一出来,当时很多人表示——嗯,就跟看《兔巴哥》一样,这演得不是汤姆和杰瑞,而是傻大猫大战猪小弟。

    好在作为美国动画人,琼斯版并没有偏的太离谱,在1963——1967年,他一共制作了34集《猫和老鼠》短片。

    期间发生了个事儿,就是一度财政紧张的米高梅缓过神了,又打算重新成立动画部门,这回索性就把琼斯的工作室收购了,并改了个名字叫“米高梅视觉艺术”。琼斯也正式成为米高梅动画部门的老大,继续制作《猫和老鼠》。

    有意思的是,1970年,米高梅又把动画部门给关闭了,琼斯又没了工作,不得不再次成立一个新动画工作室,这不是折腾嘛!

    PS,琼斯版有个很重要的标志——开场米高梅狮子吼的LOGO,换成了汤姆在“吼叫”。


    猫鼠上电视,爸爸也回来了

    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外包漂流之后,汤姆和杰瑞也终于迎来了好消息,1957年宁可关闭动画部也不让动画上电视的米高梅,在8年之后才开窍——《猫和老鼠》要在电视上播出了。

    1965年起,汉纳和巴伯拉版本的《猫和老鼠》在经过大量改动后开始陆续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这也是豆瓣该条目上为什么写1965年的原因,不是1965年制作,而是1940-1957年的114集,被稍加改动变成了电视版。改动在哪里呢?

    除了删掉了一些暴力的情节外,电视播出的版本里,经典的米高梅狮子吼开场被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猫和老鼠》中一些经典的场景。标题画面中的“Tom and Jerry”格式也作了更改,变成了粉底白字。

    改动最大的就是含有两只鞋太太这一角色的剧集,这一角色由原先的黑人改成了爱尔兰白人,并进行了重新配音,去除了一些黑人常用的俚语和说话方式,结合时代背景,原因你懂得。

    时间到了1975年,随着《猫和老鼠》老动画在电视上轮番的播出,制作新动画也被提上了议程,米高梅也终于再度与“猫鼠二人组”碰面了。因为时下汉纳与巴伯拉的HB公司,已经是当时最大的电视动画制作公司了。

    此时二人组早已成了大老板,但作为“猫和老鼠之父”,他们还是答应了米高梅制作新《猫和老鼠》的请求。而且这次是两位大咖亲自出马制作哦。

    由于早期的《猫和老鼠》动画有些地方过于暴力,电视台的负责人要求两人减少动画片暴力画面。于是,二人组干脆另起炉灶,改变了汤姆和杰瑞敌对的形象,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版猫和老鼠是好基友,结伴冒险的动画片。汤姆不再凶狠开始动不动就大笑杰瑞还带了一个红蝴蝶结,格外可爱。

    1975-1977年,由HB公司制作的《新版猫和老鼠》一共48集,每集7分钟,每周六播出。虽然不再是熟悉的猫鼠大战,但毕竟是两位老前辈亲自操刀,风格还是原汁原味,这一版也成为40年代经典动画之后,最为著名的版本之一。而且该动画也有了个正式名称——“汤姆和杰瑞秀”(The Tom and Jerry Show)。

    与二人组合约到期之后,两位大佬忙于其他事宜无暇抽身,但米高梅还想《猫和老鼠》还想接着拍怎么办》时间到了1980年,还记得之前提到过的米高梅电视部门吗?这一次他们亲自出马了。

    由米高梅电视亲自出品,并拉来了曾打造过《宇宙巨人希曼》《布雷斯塔警长》等动画片的著名动画公司飞美逊(Filmation)协助制作,在1980—1982年制作了多集动画。

    为了照顾老粉丝,汤姆和杰瑞回归到了最初的敌对状态,但变得不再暴力,而是参考了《新版猫和老鼠》中柔和的滑稽风格,使得这一版《猫和老鼠》呈现出滑稽可笑的猫鼠大战的风格。由于是米高梅自己制作,这一版《猫和老鼠》里,还有包括巴尼熊、德鲁比父子等米高梅旗下著名动画角色的客串。

    这版的正式名字叫做《汤姆和杰瑞喜剧秀》(The Tom and Jerry Comedy Show),初衷上是打算作为1975年的续作,但由于制作方不同,粉丝更愿意称之为“飞美逊版《猫和老鼠》”。

    可惜好景不长,《猫和老鼠》在80年代没能延续荣耀,因为米高梅变天了。


    老板更迭,老朋友最后的重逢

    作为一家独立制片公司,米高梅有没有任何自己的有线电视频道、电视网络或宽带网络,也不像今日漫威这样背后有传媒大佬做后盾。因此这种单一性质的制片公司在80年代逐步举步维艰。1981年,米高梅最后一博,出资买下了昔日竞争对手、如今混得还不如自己的美国联合艺术家影片公司(United Artists),并拥有了《西区故事》《桃色公寓》《飞越疯人院》《毕业生》《洛奇》和007的版权,并改名为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可惜事与愿违的是,这两家昔日巨擘如今联合起来,在80年代的电影市场份额仅占可怜的6%,这次收购行为,让本不富裕的米高梅,雪上加霜。(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幸亏当年收购了007等片,否则米高梅早完蛋了)

    这导致米高梅为了资金周转,不得不开始售卖旗下电影版权,米高梅超市开张。

    1986年来了一个买主,就是特德·特纳(Ted Turner),这人是全美最大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创办者,当时特纳广播公司的创始人,后来时代华纳的副董事长。

    这人有收藏的嗜好,且他的收藏很特殊——收藏电影版权,尤其是老电影,当时他已经拥有了老版《金刚》、《大力水手》等海量经典电影版权。1986年,特纳成立了特纳娱乐公司,花数亿美元买下了米高梅部分老电影的版权,什么《绿野仙踪》《乱世佳人》《公民凯恩》《卡萨布兰卡》这些都归他了,其中就包括了《猫和老鼠》。

    但买下版权之后,特纳并没有选择开发新作,而是继续买买买,导致换了老板之后汤姆和杰瑞,迎来了近10年的休眠期,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这里哥俩逐步遇到两波老熟人:

    ★其一便是华纳的经典《乐一通》家族,特纳娱乐把1950年以前的华纳电影全部买来了,昔日迪士尼之外的两大动画短片品牌,猫和老鼠、德鲁比父子、兔巴哥、达菲鸭、麦克老狼等等,至此成了一家人。

    ★其二便是猫鼠二人组的HB公司。之前说过,HB公司在60、70年代如日中天,但到了80年代,随着二人组年事已高退隐江湖,加上飞美逊、金和声等新晋动画公司崛起,汉纳-巴伯拉公司完成了最后辉煌的《蓝精灵》之后,就逐步衰落,直到在1991年被特纳娱乐公司全盘收购。

    二人组与《猫和老鼠》第三度相遇之后,恰逢90年代初美国动画业刮起了一股“老动画翻新”的复古风潮,因此这次彼此也贡献了能量,完成了最后的和合作。

    1992年-1994年,由特纳公司出品,HB公司制作的《小小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 Kids Show)上线,这一版风格非常明显,猫和老鼠都变成了孩子造型。与1975年的二人组亲自操刀的系列一样,杰瑞还戴着他的红色领结,汤姆现在则戴着红色的帽子。

    而且德鲁比父子、巴尼熊等昔日米高梅旗下IP,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独立动画,与新的《乐一通》动画一起,造就了90年代的复古动画风潮,而且这是这帮老兵们,以4:3(全屏)宽高比模式,出现的最后一次。。。


    PS,大电影

    《猫和老鼠》是有过大电影的。

    早在1945年,汤姆和杰瑞就客串出镜了电影《起锚 Anchors Aweigh》,与舞王吉恩·凯利(《雨中曲》)同框。当时米高梅还想问迪士尼借米老鼠用一用,但被后者拒绝了。

    随后是1952年的《湿身危险》(Dangerous When Wet)。主演埃丝特·威廉斯在梦中,就遇到了这俩小家伙。两部电影都是客串,但负责制作分镜的当然是他们的“父亲”——二人组汉纳和巴伯拉。

    然后就是在特纳娱乐时期,1992年《猫和老鼠:大电影》出货,只不过走的是音像市场渠道,先是在欧洲上画,然后次年由米拉麦克斯影业负责发行,在北美地区小范围公映。

    这部电影值得八卦的是,后来迪士尼收购了米拉麦克斯影业,所以这部电影的版权,最后跑到了迪士尼手里,仅仅是该片的版权哦。

    而汤姆和杰瑞,首部直接北美院线公映的电影是2001年的《猫和老鼠:魔法戒指》,这也二人组汉纳和巴伯拉最后一次共同制作汤姆和杰瑞,因为威廉·汉纳在电影公映后不久就去世了。此后还有若干电影版,就不细说了。


    新世纪物是人非,改头换面

    时间来到了2001年,3月22日,猫鼠二人组之一的威廉·汉纳因咽喉癌与世长辞,享年91岁。也就在同年,90岁高龄的约瑟夫·巴伯拉以纪念老朋友的名义,重新出山担任顾问制作了一集特别节目《猫和老鼠:宅猫》(The Mansion Cat),并且老爷子再度为汤姆献声。

    2005年,《猫和老鼠》凭《空手道保镖》(The Karate Guard)回归大银幕,巴伯拉是该片的编剧、并与他人共同完成分镜、导演和制片工作。2006年,约瑟夫·巴伯拉在洛杉矶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5岁。他参与的最后一个动画项目是《猫和老鼠:胡桃夹子的传奇》(Tom and Jerry: A Nutcracker Tale),该片于老爷子去世后两年的2007年,以DVD的形式发行。

    物是人非的不仅仅是先人的故去,还有《猫和老鼠》的归宿。

    早在1996年,经过了一阵买买买,拥有庞大片库的特纳娱乐,最终被时代华纳所收购。

    这样一来,连同《金刚》、《乱世佳人》、《绿野仙踪》、以及华纳50年代那些漂泊在外的老电影,全部来到了华纳旗下。而《猫和老鼠》、乐一通家族、包括《摩登原始人》在内的HB公司诸多动画IP,也成为了华纳动画的一员。(上述2000年以后的猫鼠作品,就已经换成华纳出品了)

    2006年,华纳动画制作了新的《猫和老鼠》系列,由电影版《空手道保镖》制作组制作,并将其命名为《猫和老鼠传奇》,一共13集。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金融危机,华纳取消了包括乐一通等经典动画片重返荧幕的计划。危机度过之后,《猫和老鼠传奇》是第一个重返荧幕的老动画系列,也是在华纳制作的第一部16:9(宽屏(Widescreen))宽高比的《猫和老鼠》卡通系列,不过后来在粉丝的呼应之下,又被裁为4:3(全屏)。

    时间到了2014年,华纳动画为了致敬1975年的《新版猫和老鼠》,又制作了《猫和老鼠2014》,每集由两个11分钟的短片组成,虽然是全新的人物和故事,但却保留了原短片的很多桥段和名场面,大致等同于“重置+魔改版”。


    PS,华纳卡通与华纳动画

    这俩不是一个公司,或者可以说,是同一个大公司旗下,不同阶段负责同一类似作品的部门。等同于米高梅动画1957年关闭后,以及1970年重开了米高梅视觉艺术,形式和人员都不一样了。

    1933年超支二组人走后,由施莱辛格成立的华纳卡通,严格意义上与前辈类似,是一家独立公司,只不过华纳参与投资,当时还叫“施莱辛格工作室”(Leon Schlesinger Productions),直到1944年,华纳才正式将其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华纳卡通的LOGO很简单,就是华纳logo变成红底白字。

    华纳卡通在1963年停止制作,与米高梅停掉动画部的理由一样,都是受到电视行业的冲击,但卡通部门没有关闭,只是挂名。随后华纳制作新动画也跟隔壁类似,采取了自己+外包团队联合出品,直到1969年彻底撑不住了,华纳卡通被正式关闭。

    此后华纳做行动画开始完全外包,最大的合作伙伴就是曾经把《猫和老鼠》做成“傻大猫大战猪小弟”的老熟人——查克·琼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华纳兄弟终于重新开设了自己动画工作室,是如今的华纳兄弟动画公司(Warner Bros. Animation),红底白字logo外,又多了Animation的字样。


    结语,经典永存

    《猫和老鼠》的故事到此讲完了。

    在汤姆和杰瑞诞生的80多年历史里,我们见证了“猫和老鼠之父”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打造的经典动画,也见证了二人组长达60年的友谊,也目睹了昔日最强米高梅的衰落,各种新势力的不断崛起,也看到了的时代更迭下,媒介方式的进化,可称大浪淘沙。

    汤姆和杰瑞,虽然是我们熟悉的样子,可期间《猫和老鼠》的发展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漂流:

    ★米高梅时期,二人组打造了经典动画(1940-1957),

    ★外包团队时期,不伦不类的捷克版(1961-1962)、风格偏差的琼斯版(1964-1967);

    ★汉纳-巴伯拉时期,二人组回归的新版(1975-1977)、1981年的续作飞美逊版(1981-1982);

    ★特纳娱乐时期,二人组三度回归的迷你版(1992-1994);

    ★华纳时期,传奇版(2006-2012)、重置版(2014至今)。

    ★当然还少不了若干特别纪念版和电影版。

    而汤姆和杰瑞的外形,也随着不同上述不同阶段而产生变化,加上米高梅15年间时期至少两种不同的形象,《猫和老鼠》也迎来了5大时期,9种造型的更迭。

    但不变的是这对欢喜冤家脍炙人口的故事,很简单模式也单一,也没啥台词,但就是很吸引人。我们都看过《猫和老鼠》,虽然早已忘了每集具体的故事,也忘记了“液体”汤姆究竟有过多少造型,但就是记得:小时候每逢周末,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因为《猫和老鼠》要开始了。

     5 ) 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是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一部动画,该片由威廉·汉纳、约瑟夫·巴伯拉编写,弗雷德·昆比制作,首部剧集《甜蜜的家》于1940年2月10日在美国首播。 《猫和老鼠》以闹剧为特色,描绘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汤姆和杰瑞猫鼠之间的战争,片中的汤姆经常使用狡诈的诡计来对付杰瑞,而杰瑞则时常利用汤姆诡计中的漏洞逃脱他的迫害并给予报复!

    小时候家里刚有彩色电视时开始看的吧?!印象里是的。当时看和长大以后再陪孩子一起看真的不一样的感觉!而且一点很惊奇的是能够很快的深入进去,一点不觉得幼稚哈哈!

    让人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的一部动画片,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吧!不需要太多的对白和需要,却能轻易的把你吸引到剧情里,带来很多欢乐!

    迪士尼乐园便是它的衍生品吧!希望能够传承下去,给每一代孩子带来乐趣!

     6 ) 记录有深度的Tom and Jerry ——转自一篇文章

    今天偶然看到了一篇写猫和老鼠的文章,决定记录一下它,顺便分享给大家,了解猫和老鼠背后的深度,它搞笑,它温情,它也现实。但我们永远喜欢猫和老鼠,因为它如此真实!

    以下是几个猫和老鼠的表情包

    End!

     7 ) 七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神片

    有多熟悉就不用介绍了,这部动画小短片告诉我们不用台词对白,照样可以逗笑观众。曾经斩获了六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七次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捧回了七座小金人,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至今也没有哪个动画超过它。短片通过穿插世界级的名曲来渲染气氛,表达角色情绪,这在之前也都是史无前例的。 另外,由于影射了种族歧视,许多《猫和老鼠》短剧一直受到争议,涉及多次出现的黑人角色两只鞋太太和角色被烧焦成黑人。其他有争议的主题包括土著食人族和吸烟片段在青少年中的合法性。有的受争议的片段遭到删减,甚至进行过重新制作。 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7部《猫和老鼠》短片: 洋基歌的老鼠(The Yankee Doodle Mouse),1943年 老鼠的麻烦(Mouse Trouble),1944年 请安静!(Quiet Please!),1945年 猫儿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1946年 小孤儿(The Little Orphan),1948年 两个火枪鼠(The Two Mouseketeers),1951年 约翰老鼠(Johann Mouse),1952年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短评

    童年美好的记忆。而且,有个埋藏在心底的秘密,TOM的主人到底长啥样呢?

    6分钟前
    • 多看电影爱电影
    • 力荐

    小时候没觉得奇怪,长大后才发现是没有台词的

    10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即使现在看也觉得很搞笑,心疼那只喵,长大了很多情节才能看的懂

    12分钟前
    • 天然呆
    • 力荐

    百看不厭。

    14分钟前
    • 花々
    • 力荐

    我的童年!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Tom为什么永远抓不到Jerry?因为Jerry一直深爱着Tom,它希望Tom可以一直这样陪伴在它身边。

    16分钟前
    • minhe
    • 力荐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20分钟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力荐

    看的方言版 太搞笑了 哈哈

    24分钟前
    • 昵称被占不开心
    • 力荐

    童年里住着永远了抓不到Jerry的Tom和永远可从Tom口中逃跑的Jerry

    26分钟前
    • 接十分钟的吻
    • 力荐

    猫和老鼠这对cp我站了,好有爱的,一个永远抓不到,一个永远不离开。

    30分钟前
    • 粉堕百花洲
    • 力荐

    心疼Tom,总是被Jerry整……

    33分钟前
    • 石头星
    • 力荐

    好看,不给五分对不起小时候天天追着看的自己

    37分钟前
    • 草莓__三月
    • 力荐

    分分钟能get到脑洞和笑点的猫和老鼠!

    41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童年记忆,百看不厌,配乐非常经典。

    4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Catch Me If You Can!!

    4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不需要对白也好好笑,兼好有智慧!

    51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力荐

    超级爱看,把我笑死,爱死了。

    52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和《机器猫》一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来消遣

    54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好爱Tom,讨厌Jerry。

    58分钟前
    • Hey Johnny
    • 力荐

    一部没有台词,只有交响乐的动画片,真经典之作。

    1小时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