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我们的父辈

    我们的父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其它2013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汤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亚姆·斯坦因,路德维格.特内普特,马克·瓦斯科,亨丽埃特·李赫特-罗赫,戈茨·舒伯特,希尔德加德·斯罗德,克里斯蒂安娜·保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艾琳娜·莱辛,卢卡斯·格雷戈霍威茨,马克西姆·梅米特,约翰娜·加斯多夫,Peter Kremer,特里斯坦·皮特,大卫·齐梅尔席德,乔尔·巴斯曼,Anne Diemer,卡瑞娜·普拉赫特卡,萨缪尔·芬齐,朵卡·格莱拉斯,柏恩德·麦克·莱德,马克·哈洛夫,缇诺·麦威斯,安东尼奥·万内克,本杰明·特林克斯,路德韦格· 

    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吉星拱照

    • HD

      虎胆龙威

    • HD

      世纪虫

    • 正片

      归零地

    • HD中字

      明日世界

    • 正片

      荒野女囚

    • HD

      特遣侦查

    • HD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

     剧照

    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3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4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5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7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8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9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长篇影评

     1 ) 把好莱坞100年来所有的战争片加起来,也比不上德国佬拍了一部我们的父辈

    有人说:你之所以热爱战争的唯一理由,是你没有经历过它。

    看看现在网络上满街的热血男儿吧。
    天天恨不得踏平越南征服日本。
    当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
    不妨看看另一个大国是怎么毁灭自己的。
    看看那些人民有没有一个人从战争里得到半点好处。

    中国的二战电影把战争拍成了动画戏剧,敌人弱智脑残脸谱化。
    美国的二战电影则把战争拍成了英雄游戏。
    每部电影都打着反思战争的旗号,
    但是有几部电影是真正反战的呢?

    这是一部在剧情上并无惊喜的电影,
    但是扎实的说故事能力,
    和克制的煽情,
    还是能让每一个观众一秒不走神地看下去。
    我们几乎可以不用等剩下的8个月,
    就断言这是2013年最好的剧集了。

     2 ) 《我们的父辈》:德意志零年

    2013年在德国电视二台首播的三集迷你剧《我们的父辈》其实只是这个作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作为历史纪录片另行播出,但就是这三集共270分钟的迷你剧(相当于三部大电影的长度)创下了惊人的收视纪录,《明镜周刊》甚至称此剧为“德国电视的转折点”,据说现在第二季已在筹备中,仍由编剧科蒂兹操刀。

    《我们的父辈》故事并不复杂,全剧讲述了五个德国年轻人在二战洪流中的命运起伏,从德国人的视角展现了那场深刻改变德国以及全世界人民命运的战争,剧集并没有一味的煽情,或者廉价的卖弄“反战”情怀(当然其叙事立场值得日本同行好好学习,宫崎骏那样的声音似乎并未成为日本文艺界的绝对主流),而是尽可能的保持克制,重述历史建立在了翔实的史料考证基础上——全剧的筹备期长达十年,系根据剧中主角之一威尔海姆的回忆改编,编剧科蒂兹为了尽可能准确的还原历史,走访了大量的当事人,几位主演也纷纷探访父辈,他们的努力赢得了不少经历过战争的老人的尊敬,不少老人把自己私密的记忆都向他们和盘托出。《我们的父辈》拍摄辗转欧洲多个国家,拍摄素材长达150多个小时,经过长达一年的后期剪辑,才最终呈现出这部精雕细作的《我们的父辈》。有如此严谨的历史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创作精神,《我们的父辈》取得如此成功,也符合情理——想想那些粗制滥造的国产抗日神剧吧,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我们的父辈》故事开始于1941年6月的柏林,三男两女五位年轻的好友对于即将到来的历史大戏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他们各自满怀着对于战争的希冀和个人命运的憧憬相约在柏林的小酒馆——当时苏德战争尚未爆发,纳粹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正是耀武扬威信心爆棚之时,年轻人走上前线,期待着创造“第三帝国”的千秋伟业,他们相约战争结束后在这个小酒馆重新聚首。接下来的戏份,则是五个年轻人渐次的憔悴、凋零——最勇武的威尔海姆成了怯战的逃兵,最胆小的弗里德海姆成了杀人不眨眼的老兵油子并用自杀式的冲锋葬身战场,最纯真的夏洛特目睹太多生死后变得老练而麻木,最不问世事的歌手格蕾塔因为政治煽动罪而被自己人枪毙,最提心吊胆的犹太人维克托反而历尽劫难后九死一生。四年之后,五人只剩三人,又在那家小酒馆重聚,眼前只剩一片废墟——这不仅仅是建筑的废墟,更是人心的废墟,生命的废墟。65年前,罗西里尼曾用《德意志零年》一片来描摹战争刚结束时的柏林——对德国人来说,历史就像被清零了,战后的纪元重新开始,《我们的父辈》正是讲述了“德意志零年”如何开始的故事。

    现在回看那段历史,无疑充满着荒诞,年轻人被美好的谎言鼓动,为了一个个虚妄的“宏大”目标抛头颅、洒热血,结果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就成了一堆历史的“垃圾”。剧集开始就有一段对话,格蕾塔开玩笑的问夏洛特:“第三帝国后面是什么?”天真的夏洛特说:“什么也没有,第三帝国是永恒的。”永恒?王菲在歌里唱过(也身体力行着)“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明确指出: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第三帝国”力图垄断对历史的解释权,并且给出某种“终极”的历史目的——此举在自掘坟墓的同时,也拉着千百万德国青年一同殉葬。

    都是过来人,当德国人审视自己历史的黑暗篇章时,无疑内心中会有更深刻的苦楚,但历史不就是如今的镜鉴?父辈们的苦难和屈辱正是子孙们的财富。正如列宁所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德意志零年”重新开启了,但新纪元并不是凭空而至,而是建立在《我们的父辈》直面历史、勇于自我解剖的基础上。

    不知我们的父辈看完《我们的父辈》会作何感想。

    (刊载于《文艺风象》2013年11月)

     3 ) 毁掉的一代

       看完了德国制作的三集电视连续剧《我们的父辈》,第一个念头就是——推荐!极少向朋友推荐电视剧,因为电视连续剧像“宇宙黑洞”,再多的时间都能吞噬;众口难调,可别弄巧成拙哟。但《我们的父辈》不一样,它制作的精细超过了一般电影,它只有三集,加起来4个半小时,相当于一部上下集的电影;最主要的是,电视剧会触摸到我们心底最深处的一些问题,对我博客有兴趣的朋友也一定会对它们感兴趣,从“我们的父辈”的生活轨迹里找到自己那些似曾相识的脚印。
         电视剧的开始是五个德国年轻人一次在柏林的聚会。那是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前几天。这是五个自小就嬉戏在一起的大孩子,其中W和F是兄弟,V和G、W和C是两对恋人。聚会又是唱,又是跳,充满了狂欢的气氛。F虽然想当演员,对战争不感冒;V虽然因为是犹太人,有心事,但是此时此刻他们都沉浸在第三帝国的胜利之中;他们崇拜元首,信仰“国家社会主义”,他们为自己是纳粹国家的一份子而深为自豪。他们认为“解放全世界的战争”很快便会结束,因此约定当年圣诞节重聚。W和F应征入伍,到了第一线;C当了野战医院的护士。当他们一身戎装或者一身白衣,是何等意气风发呀!
        微妙的变化是从进攻莫斯科开始的,“速战速决”的许诺失灵了。元首的话也不是句句正确,一句顶一万句的呀。大雪、严寒、激战,多少兄弟不是被子弹打死就是冻死。原来第三帝国的卐字旗并非战无不胜。思想的变化往往是从动摇开始的。以后的事越发不可理解了。W和F亲眼看到了犹太小女孩在他俩面前被击杀,他们也执行过处决被俘的苏军政委的命令。这些事让他们震惊,让他们对自己投身的事业的正义性有所怀疑。可是怀疑有什么用?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不断地枪杀着敢于反抗的俄国居民,你都很难分清他们是被迫还是自觉自愿的,因为你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你。就像弟弟F早就说的,战争把人那坏的一面全都暴露出来了。希特勒开始走下坡路了,军队里弥漫着失败情绪。越来越多的官兵知道这一切毫无意义,可是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这种日复一日的绝望终于使他们精神崩溃。哥哥W一开始充满了战士的荣誉感和照顾弟弟的责任感,他把带好士兵、执行任务当做天职,最后他选择了逃避,进了“逃兵营”,差点被处决。弟弟F性格有点反叛,当他的手沾了越来越多的鲜血,他选择的是自杀——跳出壕沟,让苏军的子弹把自己打成蜂窝,为的是告诉身边那些充满英雄主义幻想、跃跃欲试的“童子军”,战争有多么残酷!
       再说那三个。C是个特别坚强、勇敢和纯洁的女孩子,梳着两根大辫子,笑起来不知道有多甜美。她工作负责,升了护士长。但她无意检举了一位犹太护士,一直被悔恨咬噬着。G爱唱歌,梦想着当歌星,到巴黎和米兰演出 ,不愿去东线“慰问演出”。为了让犹太男友V逃出德国,她和高官鬼混。她是最没有“政治头脑”的,但连她也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打不赢的”,可是最后也被那位高官送进监狱枪毙。V的经历最复杂,因为是犹太人,所以更多的磨难。女友卖身救他,其实是个骗局,他依旧被抓进集中营。他逃出来,参加了波兰人的游击队,波兰人也“排犹”,他只能装聋作哑,避免暴露身份。可是他的命运最好,遇到了许多好人,得以活了下来。
        电视剧的最后,五人聚会成了三人会面,一样的房间,屋非人更非!不禁想:战争带来了什么?不光是死亡,生者也将永远肩负着沉重的包袱。战争的残酷现在成为了共识,这是理性和人性的胜利。可以说,死掉的永远是“工农子弟”居多,几百万,几千万,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条生命和一家子的希望。胜利者和失败者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炮灰”,“炮灰”而已,不管为他们建了多高耸的纪念碑。
          这部电视剧最引起我思考的是“我们的父辈”,他们这代人的命运。他们勇敢、热情,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他们追求真理、崇尚正义,他们本该是英雄,至少也该有即使不辉煌也充实丰富的人生。可是他们的一生最后还是被毁了。有的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有的历经苦难,家破人亡。他们纯洁的情感被谁利用了?而极权主义者又是怎样给年轻人洗脑,把他们“调教”成螺丝钉一样的驯服工具的呢?……祖国、人民、伟大、幸福,这都是最诱人的字眼,而希特勒们恰恰是用它们来捕获了年轻人的心。其实任何主义或信仰,要求的就是信徒的献身。丑恶的历史不断重演,善良的人,你不能不警惕哟!
        电视剧是以W的口吻回忆的。W 活到了现在,他不但看到了希特勒的覆灭,还看到了柏林墙的拆除,看到了苏联的分崩离析,同时也看到了昔日“共产世界”的涅槃重生。整个电视剧是借他的回忆来展开的。他没有回避历史,没有回避自己的罪恶。他让你体会到了小人物在大环境里的无力感,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啊啊,历史的洪流卷走了多少生命!
        这部电视剧在豆瓣网上被评为空前高的9.7分,不少观众说,如果是电影,可以去奥斯卡拿小金人。我想,如果您看腻了“手撕鬼子”一类抗战神剧,不妨也来审视一下“我们的父辈”,至少,当我们已经成了“父辈”乃至“祖辈”的时候,头脑会更加清醒一点。


      
      
                                    
       

     4 ) 一部德国人自我审视的二战力作

    二战是上世纪人类社会遭遇的最大灾难,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的格局,其遗产至今还远远没有被完全消化。有关二战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文学影视作品目不暇接。然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胜利者的记录和叙述,除了纽伦堡法庭上的辩护,殊少听到来自德国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德国人似乎只有忏悔谢罪的份。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敬献花圈。他肃穆垂首片刻,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此举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个民族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真诚态度,从而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也许正因为他们认罪、赎罪的心理过于沉重,反而更少触及这段伤痛的历史,在文明社会对纳粹罪行持续的清算中,常常成为沉默的“当事人”。《帝国的毁灭》、《浪潮》、《生死朗读》等影片,对纳粹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机制根源,对在国家或政权的罪行当中,公民负有何种集体责任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触及,但毕竟拉开了一段距离,给人感觉还是一种“他者”的立场和视角。《我们的父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自我审视的作品,以“我们的父辈”威尔汉姆自述的方式还原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不仅细节逼真生动,尤其在反省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了难能可贵、难得一见的精准、有力和成熟。

    毫无疑问,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希特勒。然而,希特勒不是个人犯罪,他是举全国之力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邪恶战争,也就是说,全德国的民众都卷入了为害世界的战争之中,人人成为了法西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对绝大多数德国人而言,卷入战争不是被迫的,甚至可以说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效忠国家、效忠元首的行为。温特(Winter)兄弟投身战场前向父母道别,他们的父亲引以为傲,认为这场战争对于德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说:“我期待你们能做些让我们光荣的事。”影片中一位德军士兵谈到自己如何会爱上射击时说:“七岁的时候,我们的父亲丢了工作,于是我们就在森林里打猎,直到元首上台,父亲才又有了工作”。他能不感激元首吗?夏莉(Charly)“自从战争一开始就想为祖国做贡献”,她“代表德国全体女性同胞们”参加战地救护工作,完全是出于崇高的志愿。即使如维克多(Viktor)的父亲这样的犹太人,在业已发生了水晶之夜,纳粹开始了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之后,仍然口口声声地称这场战争是“我们的战争”,表示自己“总是非常忠诚地为德国服务”。

    在亲身经历了战争之后,用威尔汉姆(Wilhelm)的话说,“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在向东线开进途中,威尔汉姆奉命带领灰猎犬连去消灭工厂区的小股苏军,眼见施密特被击中颈部当场毙命,殷红的血汩汩涌流。战地医院,夏莉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口,慌乱中把手术刀掉到了地上。威尔汉姆亲手执行了对苏军战俘的枪决,弗里德汉姆听到尖利的枪声,眼神中满是惊诧、困惑和否定。杀戮,鲜血,死亡,成了战争中时时处处上演的三部曲。

    生命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微不足道。战事越拖越久,补充的新兵越来越年轻,到后来,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弗里德汉姆(Friedhelm)阻止一腔热血的新兵作自我介绍:“过四个星期,如果还活着,再来告诉我你的姓名。”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只需称呼一号、二号足够了,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符号。

    人性的丑恶在突击队大队长马汀之流身上彰显无遗。马汀凶狠阴险残忍,他用一纸证明文件换得格蕾塔(Greta)的肉体,回头又把维克多送上了开往集中营的死亡列车;他假惺惺地送格蕾塔到东线战场演唱,是为了给老婆一个交待;知道格蕾塔怀了他的孩子,他挥击重拳以绝后患,并以散布失败主义言论的罪名把格蕾塔投入牢狱;战后他竟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秩序的维持者。马汀的恶是其本性的暴露,当时的制度氛围不过给了他为所欲为施虐作恶的权力和便利。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解除了文明社会游戏规则的约束,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正义、仁慈、道德、良心等等所有人类尊崇的美好价值,统统都可以抛弃。

    希特勒最广大的社会基础其实是穷人,工人、农民和城市中的各色平民,他们只要给以好处,就最容易被煽动起来。希特勒迫害、屠杀犹太人说是为了所谓雅利安人血统的纯洁,深层的原因是要掠夺犹太人的财富。这一层最能获得穷人的拥护。柏林成了犹太人的“禁区”,维克多一家被驱逐(极大的可能是进了集中营)。格蕾塔看到的那户鸠占鹊巢的德国人家显然是穷人,那个女人一边咒骂着肮脏的“犹太贱人”,一边享用着犹太人留下的家俱。仇视犹太人在欧洲有着长久的传统,被压迫民族并不天然地同情与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犹太人,波兰游击队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居然和纳粹德国人如出一辙,在他们眼里,“犹太人和共产党人、俄国人一样讨厌,死了比活着强”。苏联军队是反法西斯的强大主力,但它却有着与法西斯主义同样邪恶的本质。苏军占领了德军野战医院,不由分说地屠杀了所有未及撤退的德军重伤员,发现夏莉,扑上去就强奸。他们哪是什么解放者,他们是屠夫,也是禽兽。难怪在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候,恐惧仍然挥之不去,人们担心消灭了一个恶魔,挟着胜利之威而来的仍然是一个恶魔。

    战争改变了世界,人也在改变了的世界中改变着自己。威尔汉姆曾经认为战争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当受命枪决苏军战俘的时候,他开始了质疑,此后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反复印证他弟弟的观点:“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在斯摩棱斯克,党卫军突击队队长指挥乌克兰辅警对游击队进行扫荡,实际上是在搜捕、虐杀犹太人。温特兄弟亲眼目睹了突击队长冷血到冰点地射杀犹太小姑娘,威尔汉姆的上司又告诉他“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保安服务处”,因为“我们在进行一场战争”,“以元首的名义的新战争”。威尔汉姆明白了,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而且“咱们失败了,上帝都不会帮我们”。他反省道:“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你还能为谁而战呢?”威尔汉姆由国家的英雄沦为缓刑营的囚犯,这是他必然的结局。

    弟弟弗里德汉姆自始至终都是最清醒的一个,也是内心最痛苦的一个。他知道自己是被国家裹挟的,他不得不充当刽子手的角色。为惩戒游击队的袭击,西蒙上校对平民大开杀戒,行刑队的士兵手软,未能射中目标,是弗里德汉姆上去补射一枪,他还是集体绞刑的最后行刑人。这时,弗里德汉姆已经完全不代表自己了,他只不过是纳粹杀人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他不去补射一枪,他不去拽那根绞刑的绳索,自有别人去做,并不可能改变平民抑或是游击队员被屠杀的命运。战争临近结束的一刻,弗里德汉姆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和那架杀人机器同归于尽。

    夏莉是个单纯的姑娘。她爱威尔汉姆,心里一直责怪威尔汉姆不解风情,不懂她的心意。可她哪里知道,威尔汉姆也承受着与她一样的爱的痛苦,因为他清楚,战士上了战场能够活下来的概率微乎其微,爱情不会有结果,如同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都必将走向毁灭。夏莉是善良的,看到苏军伤员用不上镇痛的吗啡,她心有戚戚;帮助二等兵逃避返回前线,不仅是善良了,实际上反映了她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已发生了变化。夏莉又是幼稚的,她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出卖了莉莉亚(Lilia),又出于做人的道义,试图通知莉莉亚逃走。“我杀了个女人,莉莉亚,是个犹太人。她帮了我,我却出卖了她。现实跟我们的想象不一样。”在苏军已经迫近的紧急关头,夏莉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坚持不肯丢下俄国护士桑亚,正是为了补偿对莉莉亚的亏欠。

    格蕾塔是个悲剧人物。她有情有义,又有演唱家的天赋才华。但她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可以想见,不是这场可恶的战争,格蕾塔和维克多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一对。

    莉莉亚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莉莉亚身上似乎寄托了一切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人们的衷心愿望。有点苍白,但不失美好,就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5 ) Friedhelm:这样的德国军人,可以批评,却必须尊重

    “Friedhelm”的角色,睿智,善良,压抑,悲壮。

    1、看得太过透彻,所以得不到解脱。

    2、诗人的心,也会因为惧怕死亡,而学会麻木。

    3、他保住了德国军人最后的尊严。
            二战中,德国败得彻底。战士们死在远方的沙场,故土的房屋被洗劫和焚烧。
            背负着战败的沉重代价的同时,德国人还必须站出来道歉。向战车碾压过的村庄和平民而道歉,向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难民道歉,为发动这场愚蠢的战争而道歉,为满世界的硝烟和焦土道歉。

            战败的屈辱,以及道歉的鞠躬,让德国军人在二战的话题中直不起腰。
            Friedhelm这个角色,就含蓄地包含着为德国军人正名的意图:
            他厌恶战争,喜欢诗句;他没有疯狂地追随元首,而为受难的人民感到痛心;他看穿一切,却无可奈何;他知道注定败局,但身后无路可退;他不是生性残忍的暴徒,却杀死儿童和妇女,双手沾满鲜血。
            最后的最后,他唯有一死:死在战场上,死在俄国兵的枪口下,才能不负祖国的使命,不辱军人的尊严,不违诗人的心。

            这样的德国军人,世人可以批评,却必须尊重。
    (待续)

     6 ) 伊恩·布鲁玛 :正常的纳粹from《上海书评》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16/1130139.shtml

     对于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视剧来说,《代际战争》(Generation War)是个奇怪的标题。此剧先在德国电视台分三集播出,最近在美国播出时改成了上下集的影片。德剧原名《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更能唤起共鸣,尤其是对德国观众。但实际上,即便原名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Philipp Kadelbach)是个七○后,他用的演员就更年轻了。也许应该叫《我们的爷爷和奶奶》更合适,就是听上去有点太煽情了,毕竟这是一部着力描述人们如何被一场野蛮战争吞噬的正剧。不过该剧的刻画方式在非德国观众中引起了相当的争议。

      该剧的主角是五个受过教育的柏林年轻人,没有一个是实打实的纳粹。他们都喜欢摇摆乐(第三帝国时期属于堕落音乐而被禁止)。其中一个小裁缝叫维克多,一头浓密的黑发,简直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犹太人典型。还有两兄弟威廉和弗里德海尔姆,他们1941年加入了国防军,正好碰上进攻苏联。威廉敏捷而阳刚,是块好军官的材料;弗里德海尔姆则正相反,书生气、敏感、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威廉的心上人夏洛特自豪地去东线当了军队护士。还有一个姑娘格蕾塔,她爱上了维克多,但又渴望成为玛琳·黛德丽那样的名歌手。她和一个盖世太保军官有染,希望能救维克多一命,同时帮助自己在第三帝国发展演艺事业。

      我们看到了这五个年轻人所有的冒险,剧情完全是按肥皂剧风格展开的,常常有匪夷所思的巧合。我们看到了战地医院中的恐怖场景,伤员们痛苦地嘶吼,当地(俄罗斯)护士们被当成奴隶般对待。我们看到乌克兰暴徒在德国人的监督下殴打犹太人,把他们赶出犹太隔离区的房子。我们还看到德国士兵射杀或吊死无辜的市民。我们看到维克多从开往奥斯维辛的火车上逃脱了。我们看到波兰叛徒和波兰游击队员,他们有些人既反犹也反德。我们瞥见醉醺醺的苏联士兵强奸了德国护士夏洛特。最后,我们看到一个嚼着雪茄的美国军官在战后柏林让前盖世太保军官(也就是与格蕾塔有染的那位)继续为盟军工作(负责处决格蕾塔),好像什么也没改变似的。

      上百万的德国和奥地利观众认为该剧棒极了。那么为何有那么多人大惊小怪,特别是在波兰,谴责该剧导演“篡改历史”?美国评论人比如《纽约时报》的斯考特(A. O. Scott)也批评此片制造了错误的道德等价,好像德国士兵和护士受的苦也等同于波兰或苏联敌人受的苦似的。这样看的话,《代际战争》似乎暗示了在任一方都有反犹的坏蛋,不管是在德国,还是在波兰或者乌克兰。所以我们应该为战争的所有受害者祈祷,让过去的成为过去。但这真的是该剧所要表达的一切吗?

      《代际战争》中讲述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尽管在剧中的表现有些肤浅。战斗场景是斯皮尔伯格式的,带着好莱坞噱头。我们没有看到德国人犯下的最恶劣的罪行,没有死亡集中营或是酷刑场景。这也许是件好事。在镜头中尝试表现毒气室(比如斯皮尔伯格)永远无法做到逼真,而且太容易陷入媚俗。观众们不太容易错过一个波兰囚犯诉说满载的火车开进集中营、空车离开这样的暗示。大屠杀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关注,以至于成为二战回忆的中心主题了。但它并不是大部分德国人的主要战争体验,这才是该剧的重心。旁白有时候是无名叙述者说的,有时候来自战争幸存者威廉,都很清楚地表达了德国人对欧洲的毁灭负有责任。威廉的弟弟弗里德海尔姆多次重复了该剧的另一主旨,就是战争带出了人心中最恶的部分。德国人东侵时以为自己是英雄,但结果却成了大屠杀凶手。

      除了唐突的巧合(五个朋友能在从波兰一直延伸到乌克兰东北部的绵长战场上相遇的几率有多大呢?),《代际战争》还有电视肥皂剧的其他特征。五个主角都长得好看。我们会喜欢他们,希望他们能活下来。剧里当然还有恶棍,比如盖世太保军官和残忍的纳粹凶手,强行命令不情愿的士兵们参与屠杀行径。这些人都长着坏人脸:要么是痘疤麻子,要么猪头猪脑,要么是金发禽兽。

      人们会说这正代表了可爱的普通的德国人被拖进了一场邪恶的施虐狂发动的战争,所以放过德国人吧。毕竟,他们当时没有选择。他们也可以被视作纳粹的受害者。但《代际战争》中描述的图景要更加复杂。剧中大部分德国年轻人——护士、士兵、留守柏林的人,其中包括维克多一家被赶走后搬进他家公寓的女人——都被纳粹宣传毒害了。即便是我们可爱的主人公们也不是那么无辜。不光是格蕾塔靠睡盖世太保军官来发展演艺事业,夏洛特也出卖了一个帮助过她的犹太护士,而天性敏感的弗里德海尔姆最后也吊死了游击队员、朝孩子开枪。

      然而还有一种方式来解读该剧。如果它讲的是可爱的德国年轻人在一场龌龊的战争中试图保持体面正直,那么结局很清楚,他们失败了。他们的道德被腐蚀了。如果主人公看上去像彻头彻尾的畜生那样坏,影片就不会有冲击力。而事实上,我们的爷爷和奶奶很有可能会变成叛徒、机会主义者、杀手,这是该剧传递的很重要的信息。影片试图要理解而非谴责,这并不是要为第三帝国开脱,相反,它表达了在一个肮脏下流的体制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电视迷你剧有时要比其他阳春白雪的艺术形式更有效,这不光是因为它们有更多的观众。剧中的人物会随着时间而变得亲切熟悉,我们像是与他们生活在一起。那些对美国迷你剧《大屠杀》(1979)的粗俗描绘不屑一顾的人低估了其影响力,尤其是对德国观众的冲击。那些受害者以及一些杀手突然有了一张人脸。电视剧的平庸也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因为主角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电视剧不会像“六百万人丧生”那样抽象。

      但为何波兰人认为该剧对波兰游击队的描述是“篡改历史”呢?许多波兰人,包括游击队员都反犹,这是无法否认的。要说所有波兰人都是犹太人的英勇保卫者,那才是篡改历史。《代际战争》中也有波兰人帮助维克多逃跑的情节。事实上,影片很好地观察到了游击队面临的道德困境——杀掉德国人来为无辜的波兰人报仇是否值得?

      不过波兰人的批评也有一定道理。不管波兰人、乌克兰人以及其他外国人如何糟糕,一部德国肥皂剧提到东线时也最好不要强调这些。还有更重要的严肃问题,那就是如何平衡。故事中的非德国人——从反犹的波兰人到乌克兰暴徒再到抽雪茄的美国人,基本上都带有负面色彩。影片没有说他们跟德国人一样坏,或是跟纳粹罪行沆瀣一气。但观众很容易会产生这样的印象。雇用前盖世太保军官(这有时的确会发生,因为他们认为盖世太保追捕共产党人更有经验)的美国人是片中唯一出现的美国人,而且他还必须要抽上一根大雪茄。波兰游击队员看上去像一群脏兮兮的贱民(要在树林里活下来大概只能如此),而德国士兵们在前线战场的冰冻废墟里看上去还挺光鲜的。俄国士兵只能从远处看到,要么在朝德国人射击,要么在猥亵妇女。

      于是你会有一种感觉,不管希特勒的德国犯下什么滔天大罪,你还是宁愿和好看的德国主人公在一起,也不要去搭理那些脏兮兮的外国人。再重申一遍,影片中没有任何暗示要为德国洗脱历史罪孽。但我们被引导着去喜欢一些犯下罪孽的男男女女。除了被德国护士出卖的俄国犹太女人以及一两个波兰人,其他外国人都是乌合之众。

      也许英文片名根本没错。因为该片的背景正是德国几代人的冲突。战后第一代人常常谴责他们的父母辈。对长辈进行道德审判加上全民的自我仇恨,成为了1960年代抗议活动的一部分,最后导致了红色军团的可怖暴行。《代际战争》表明这一特定的代际战争现在也许结束了。德国六八后可以与祖父母辈和解,同时承认他们犯下、或以他们之名犯下的罪孽。

      我们不应为此谴责他们。年轻的德国人不应承担他们祖父母辈的愧疚重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的德国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尽管她带着二十世纪历史的深深异常。声称战争会带出我们所有人心中最恶的部分,这会增加正常感。但它也不完全真实——有时战争也会激发人们心中最善的部分;而且也不恰当,因为不光是战争让德国人变坏,还有一个政权,一种意识形态,一个腐烂的社会。这可不能怪外国人。

      (盛韵 译)■

     短评

    战争是残忍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 怎么有资格说风凉话 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怎么会拼命求生

    10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无胜者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几乎完美的电影。但德语片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还在父亲前面,(不懂德语,查翻译软件的),不知道为啥我们直接节译为《我们的父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而且这个片名也导致我在观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个主要讲战场和男人的电影,没想到女性在电影里戏份那么重。

    20分钟前
    • 花边阅读
    • 力荐

    胶片的颗粒感最适合战争题材了,德味儿,毒

    22分钟前
    • 好想当反派
    • 力荐

    不愿上战场的没有回来,主动为国效力的被撕裂成碎片活了下来。弟弟最通透,大环境下的无力却一路自主选择直到死亡;哥哥崩溃的嚎叫像是一场巨大的梦魇。结合纪录片看,剧拍得真的非常克制严谨又沉痛。只有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到最后才发现,那年他们不到二十岁。

    27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有犹太人可避开了奥斯维辛、有军官士兵但没有过多的炮火硝烟。它始终关注着战争如何把人性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如何摧残那一代人。五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活下去未必比敢走向死亡更有勇气,可是内心终究有一部分已经死在1945年了。

    31分钟前
    • fiona
    • 力荐

    一定要和幕后纪录片一起看。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克制还原叙事,想必德国人自己回顾历史内心同样痛苦,但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将父辈的苦难变成子孙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要美化战争、粉饰战犯。日本人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下。

    35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第三集哥哥拿着汽油执行命令去烧波兰老夫妇的房子,当他走进老人,老人满脸褶皱问他需不需要一起吃喝点什么的时候,那个瞬间是最让我感动的。

    36分钟前
    • bathball·巴思柏
    • 力荐

    不知这部片怎么担当得了那么多赞美,整个欧洲战场东西战线上也能时常偶遇家书还还凭什么抵万金!

    41分钟前
    • 大圆满
    • 还行

    爱国有时候是件恐怖的事情,而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手握权力的人。★★★★

    4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五根主线的切口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男主和弟弟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与良知之间的权衡对比尤为精妙~~昨晚一口气看完,欲罢不能。。现在萎的一比。。。。

    44分钟前
    • leon_takeuchi
    • 力荐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代人,分不清真假、辩不明善恶。最厌恶战争的一个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一个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一个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一个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战争一起,人性首先被牺牲,继而正义真理等也难以幸免。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的父辈的故事

    49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力荐

    第一次从德国人的视角看二战,同样十分震撼!战争能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挖掘出来,直至失去人性!

    50分钟前
    • wind288
    • 力荐

    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起初以为是拼搏,最后沦为无望的等待,几代年轻人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52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日耳曼民族是个多可怕的民族啊。连反省都反省得这么帅。

    54分钟前
    • 比多
    • 力荐

    好评!编剧睡醒了的故事是多好啊!

    57分钟前
    • HestiaGnade
    • 力荐

    深夜,把前天买的蓝光碟一口气给看完了。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

    1小时前
    • 白熊启动子
    • 力荐

    德语名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是什么让译者直接省略了片名的一半?就算是译Our Elder Generation也不该译成父辈,第二性在简中语言体系里再次隐形。

    1小时前
    • Shannon
    • 力荐

    如果你要用好莱坞火爆大片的兴致来看本作,那你百分百会失望。本片从头到尾一直很压抑,和《从海底出击》有得一比。五位主人公五种不同的视角,相互独立却又共存,其实纳粹军官马汀可说是第六主角,他代表了虽然邪恶、但被包庇的那类。第三集没有冤枉波兰人,整个欧洲都在反犹,远不止德国。

    1小时前
    • [己注销]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