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赞恩·阿尔·拉菲亚,约丹诺斯·希费罗,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卡萨尔·艾尔·哈达德,法迪·尤瑟夫,海塔·塞德拉·伊扎姆,阿拉·乔什涅,娜丁·拉巴基,埃利亚斯·库利,努尔·艾尔·侯赛尼 

    导演:娜丁·拉巴基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桃色谎言

    • 更新HD

      罗蕾莱

    • 更新HD

      战火中的小狐狸

    • 更新HD

      机遇之歌

    • 更新HD

      朱门巧妇

    • 更新HD

      谁杀了小说家?

    • HD

      龙石密码

    • 更新HD

      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何以为家 剧照 NO.1何以为家 剧照 NO.2何以为家 剧照 NO.3何以为家 剧照 NO.4何以为家 剧照 NO.5何以为家 剧照 NO.6何以为家 剧照 NO.16何以为家 剧照 NO.17何以为家 剧照 NO.18何以为家 剧照 NO.19何以为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长篇影评

     1 ) 随便说说

    1真实朴素动人,主角小男孩和小婴儿都可爱极了。有朋友说像《小偷家族》,我觉得更好,因为更写实,没有刻意往温情的路子上走。

    2缺点是批判力度很低,可能是由于联合国难民署的介入。这样的现状,该批判的是谁?国家?父母?战争?宗教?是什么造成他们的悲惨经历?都没说,都混过去了。仅仅表现出这个国家没救了,所有人都在等外国人救济、在排队离开、在偷渡,这太悲哀了。电影结尾也仅仅是全家在联合国难民署帮助下移民瑞典,幸福生活。这对于个人当然是很不错的结局,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是远远不够的。

    3前两年做过黎巴嫩诗人阿多尼斯的翻译,当时我觉得他对中国的好感太强了,他认为中国是世界发展的希望,我说中国有很多负面问题,他就说我看问题的方式不对。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就对他的看法有了更深的感触:一个能几十年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中国,可不就是他的理想吗。他所希望的,不是西方人的救济和怜悯,而是黎巴嫩自己能够和平、发展起来。

    4看电影时,我们后面坐着一家人。电影拍到小男孩打开水龙头,流出红棕色的浑浊液体,那家的小姑娘就轻声地好奇地问爸爸:“他喝的是什么呀?”她爸爸说:“是水。”这样的一幕一定会在这个小姑娘心里留下印迹,帮助她成为眼界更广、更善良、心怀感恩的人。建议爸爸妈妈们带孩子去看。

     2 ) Capernaum 长评

    新年伊始在 Film Forum 看了《迦百农》,继去年《羞辱》之后又一部口碑极佳的黎巴嫩电影。和去年此时一样,这部作品入选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五强,也是奖项的有力竞逐者。两部电影的取景地都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但和《羞辱》多为室内戏不同,《迦百农》大量外景和实景镜头的运用,拉近了我们与这个国度的距离,也让我们能够更加亲近地去抚摩她真实的棱角。

    导演娜丁·拉巴基在《迦百农》中对影像质地的把控让人印象深刻。《羞辱》里更多是“戏剧性”的“一气呵成”,而《迦百农》则侧重通过画面本身去表达“情感的细节”——这一点和《罗马》的思路倒也有几分相像。大量的手持跟拍和半纪录片手法的实景拍摄,以及俯拍镜头最大程度还原小男孩 Zain 的视角,其实和卡隆不厌其烦地摇动长镜用意一样,更多是导演艺术态度表达的影像呈现。《迦百农》的每一帧画面里,想必我们都能读到拉巴基对这片土地上创伤的动情关怀。

    电影在一连串航拍空镜头中开始,看似“隔靴搔痒”,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分钟时间里,拉巴基彻底放下了这般暧昧身段,直接而单刀直入地去贴近人物和他身上的细枝末节。局促的楼道,零乱的房间,尘土飞扬的街道,和男主角 Zain 桀骜的眼神。非职业演员的使用给影片增加了极强的代入感。我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看的不是“一出戏”或者“一个带着某种寓意的故事”,而就是现状和生活本身。

    《迦百农》的剧情架构体现了拉巴基的表达欲望和创作野心。第一部分 Zain 的家庭内部生活和后来的出走完全是独立的章节,而从情节的角度上,前一部分也完全可以更简略。但是回头来看,尤其是体会到拉巴基意图用“拼贴式”的方法呈现一幅当代黎巴嫩全景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与其注重情节和戏剧本身结构上的平衡,对这个“追踪”和“观察”底层群体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长和关注,才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小男孩 Zain 刚出场的时候并不是个十分讨喜的形象,在他身上有着一副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反叛。这里的成熟是打着引号的。作为家里实际意义上的长兄,他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无人知晓》里的柳乐优弥饰演的长子明,但二人气质却截然不同。Zain 身上对妹妹的关心通过火爆的脾气和反叛的处事方式体现,在影片进入到第二段黑人婴儿 Yonas 出现之前,我们甚至很难感受到这个人物身上的温度。但随着这一部分的展开,在 Zain 走出自己家与更广阔也更复杂的现实世界发生碰撞之后,我们才一点一点触摸到了他身上的人性光辉。

    也是在这第二部分,《迦百农》进入到了它最精彩的地方,电影对话题的延展和对角色的深挖都在这一部分实现。和第一部分里稍显混乱家庭素描相比,这一章有着更加稳定的人物结构。不谙世事的婴儿,和入世很深,知道如何在泥潭里挣扎的母亲。而架在他们中间的男主,承担了反叛者和关怀者的双重身份。他们三人两两之间的互动无疑让影片更加生动也更加富有层次。

    对于 Zain 来说,他既要在新环境中面对他再熟悉不过的种种世道艰辛与不公,并去体会“离开了家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双重真相”,又要在与此同时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一份与血缘关系毫无关联的情感付出。影片至此从家庭视野里的“以小见大”升华到更广阔的社会维度——这和《羞辱》中始终围绕在法庭场景和“个人历史”周围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与同样聚焦在孩童和弱势群体的其他作品(比如近期的《佛罗里达乐园》)相比,《迦百农》的描画更加厚重立体,情感也自然更加深刻。

    Zain 用滑板车和饭锅拖着 Yonas 走在贝鲁特的街巷中,我们在镜头这一边看着这两个孩子的弱小的身躯背影,无疑是《迦百农》里最憾人心魄的几个瞬间之一。巧合的是,这也是这部记录苍白现实的作品里为数不多地幽默段落。四两拨千斤般定格在这个画面里的含笑的悲伤,是我们走出影院很久之后都不会忘怀的。

    《迦百农》的叙事在本质上也暗暗遵循着某种回环结构,影片的结尾和开头通过法庭场景联结在一起,而整部电影则以倒叙的方式去为开头摆出的悬念做出注解。从结构的角度上讲是相当工整的。更加让人感到完整的则是这结构背后的节奏和情绪铺垫:第一部分的不温不火,男主出走和女主出场之后的渐入佳境,再到母亲失踪之后进入高潮,最后收于两个家庭各自的重逢和起诉这一“动作”,每一部分都有其明确的作用,并一点一点拓展着主题的边界。

    而说到起诉这个“动作”本身,我个人觉得它更像一个标签,而不是整部电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Zain 在电话里慷慨激昂的陈词,和《羞辱》里最后的判决一样,只是从情节的角度不得不去圆的一个环节,而并不是这部电影最终的“落脚点”。法官的判决如何,Zain 说的具体又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娜丁·拉巴基在前面已经用足足两个小时为我们展现了她眼中的黎巴嫩,并以实际的篇幅和拍摄的视角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关注的。我想这就是纪录影像的魅力。

     3 ) 反思。

    又有多少孩子像Zain这样幸运呢?

    能奇迹般的活到12岁,遭遇过贫民窟的颠沛流离后幸而被赦免,还从此获得了幸运女神钦点,迈向了幸福的彼岸。这些可能都是臆想。

    现实中,扎哈没有因为失血过多而彻底解脱,她成了像母亲一样的生殖机器,陷入越穷孩子越多的死循环中自暴自弃。

    现实中,黑人婴儿没有被警察叔叔解救,成了某个虐童癖的掌中玩偶,生命于他早已注定是一场灾难。

    现实中,Zain没有打通电视直播间的电话,而是在牢房里惶惶不得终日,逐渐沾染了恶习,再一次成为了他父亲那般人生的轮回。

    所以,我虽痛心疾首,依旧谙知世事无常,能够顺遂的还是极少数幸运儿。

    为什么这么悲观?在慈悲为怀的传教士带着一伙衣着得体的白人前去救赎犯人时,我看到那些生来便处最底层且永世无法翻牌的人眼神里的空洞。福音之歌对他们而言是犹如天书般晦涩难懂的天籁,那是天使才配享受的。而他们是谁?是六道里最内圈里不断经受碾压的畜生和恶鬼。

    我将于每日餐前饭后深刻反思,这样的幸运究竟是不是神赐予的极乐。也将持续拒绝一切形式的浪费,只因这些灾难正真真切切的降临于苦难百姓之间。

     4 ) 迦百农

    与两友在纽约film forum看黎巴嫩导演Nadine Labaki新片《迦百农》(2018),戛纳评审团奖。一友哭得很惨;我极力克制与分析,也有一段没忍住眼泪(似乎是第一次出现监狱那场,感觉到了、读导演访谈也印证了,那是真的监狱、真的犯人,很多孤苦无依的小孩,很多“非法移民”,大概是这种真实的惨令人难过)。

    与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与《小偷家族》一样,关于贫困家庭、关于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养护或无能力抚养给孩童造成的痛苦与创伤。而在黎巴嫩,因为多年战乱,及近年的叙利亚战争——难民绝大多数都由发展中国家接收,如黎巴嫩和土耳其。近年黎巴嫩已接纳超过一百万的叙利亚难民,而扮演主人公Zain的12岁男孩Zain就是叙利亚难民,已随父母在黎巴嫩生活了八年,没有学上,在街头长大,艰难度日,从未睡过真的床,全家人挤睡在地上——也明白为何片中多次出现全家人拥挤睡眠的镜头,皆来自真实。Zain因为这部电影获得一个难民署的注意,已全家移居挪威,终于睡到了真正的床,也开始学读写。

    而成千上万在黎巴嫩或巴西贫民窟或美墨边境“骨肉分离”的孩子,并没有像Zain那么幸运,依然挣扎在饥饿中、置身于战争、政治体系、街头或父母的暴力之下。Labaki怀孕期间更加留意贝鲁特街头巷尾的穷孩子,他们乞讨或作童工为生,她花三年时间调研,采访这些流浪孩童,了解他们的境况,让他们的真实经验说话。她与摄制组在街头找到Zain,找到叙利亚难民女孩Maysoun。也找到Rahil,那位埃塞俄比亚非法劳工,及婴儿Yonas(她现实中是女孩)的真正父母,而他们,拍摄之后也真如电影中一样被逮捕。

    因为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经验与情感,有颇多现场发挥,比如Zain追着妹妹Sahar跑那段,他忽然跑起来,全摄制组都跑起来,于是有大段纪录片般剧烈晃动的手持摄影长镜头。实景拍摄,真实人们,所有力求导演不干涉的真实性使得职业演员出身的Labaki认为自己在片中出现不妥,只给扮演Zain律师的自己几个简短镜头(依然有点违和感)。影片拍摄六个月,素材五百小时,初剪12小时,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剪到现在的版本两个小时,但感觉最后半小时还有剪裁的可能。Labaki与丈夫(也是本片作曲)Khaled Mouzanar抵押了房子才获得资金拍摄此片。音乐在后半段偶有不克制之嫌,再少点煽情力量会更有力。

    《迦百农》以法庭戏结构全片令人想起伊朗导演阿巴斯《特写》;关于这个战乱中儿童承受成人之罪的令人惊异与心痛的小男孩又令人想起罗西里尼的《德意志零年》。“Capernaum”(迦百农)原为圣经中一个地名,阿拉伯语意为“混乱”。这些最易受到伤害的孩子怨恨自己为何被带到这成人制造的人间地狱……这些令欧美观众认为匪夷所思的“奇观”,也被有些影评人批评为“poverty porn”,导演对这种cynicism不以为然,她说:“应该走出你写批评的咖啡馆,到真实世界去看看”----很遗憾,绝大多数写批评的人都不会去到贝鲁特,看到他们认为惨绝人寰到虚假的“奇观”真的是那里的日常。真正的Zain认识小女孩12岁被迫结婚或被卖,儿童被强暴、被虐待……这样的电影,不需要多高深的哲理或技巧,这样有切肤之痛的题材、这样真切的关注、这样并非猎奇的态度,就值得推荐。当很多人从欧洲视角妖魔化叙利亚难民,我们可以从近乎难民“发源地”理解他们的苦痛,而身在充当了战争灾难催化剂的美国的影评人却鲜有人提到此点,只狭隘地解读为个体卖惨故事。

     5 ) 看完非常生气

    一直期待这部电影,毕竟黎巴嫩、难民问题这两点就为电影赚足了噱头,然而看完后真的很失望,甚至非常生气。

    这部“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片子对我们了解黎巴嫩境内的难民生活毫无帮助,反而进一步固化了人们对难民的刻板印象。精心设计的催泪弹式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没有人性的父母,非法务工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妇女),导演却说《迦百农》不是演出来的?谁能相信这竟是在战火中成长的黎巴嫩导演实地调研了3年后的作品呢?对难民问题的认识如此肤浅,对苦难可谓没有任何反思,反而刻意消费利用,有意引导观众把锅甩到父母身上。父母成了罪魁祸首,而更讽刺、更可笑的是,不仅导演自己成了救赎难民之人,救世主最后竟是政府和媒体,what the fuck??

     6 ) 在了解和撼动那个社会结构的同时,改变生育观念同样重要

    昨晚看完这部电影,几乎彻夜难眠,在家里哭成狗。

    不仅因为扎因这个令人心疼的孩子(他现在是我的男神),更因为有那么多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剧情结尾,扎因的父母在提到离世的女儿时所表现出的悲痛,很多人觉得那是鳄鱼的眼泪,毕竟——你们早干嘛去了,可以说就是这对夫妻亲手把女儿推上了死亡之路。

    但我却相信,他们的悲痛是真实的情绪——因为它是一种本能——就像他们选择生下那么多孩子的理由一样,出于本能。

    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拥有本能的情绪反应是不够的,阿猫阿狗失去孩子都会悲伤,人之所以为人,就需要在本能的情绪之余获得一点反思,至少,做出一点改变。

    扎因的“意外”入狱,女儿的“意外”死亡,对这对夫妇来说,好像只是一种偶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使这些悲剧成为了必然。连扎因都看得清楚,“你怀的孩子将来会和我一样”,他们还在执迷不悟。

    那位母亲还说得出“上帝夺走你一样东西,会给你另一样东西作为回报”这样的话。

    我真的很想冲进屏幕对她大喊,拜托哪里有什么上帝,是你夺走了你孩子的生命,也是你决定要再一次不负责任地带另一个生命来这个世界。不要把什么都推给上帝了。

    放下无神论者的傲慢,即使真如她所说,孩子是上帝赠与的,那么扎因和他的那些弟弟妹妹也是上帝赠与的啊,为什么不能他们不值得被好好对待呢?

    把这些珍贵的礼物都当做工具,没有让他们一天感受到温暖幸福安全,不给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只想着怎么样让他们为家里挣钱,然后在怀孕的时候又散发出母性想留下肚子里的孩子。

    抱歉,如果这不是伪善的话,那它真的就只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已。

    出于本能的生育,就是不负责任的生育。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我相信他们的悲痛是真实的,也依然会和扎因站在一起控诉他们的原因。

    再来说说电影中的另外一位母亲拉希尔。拉希尔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爱护自己的儿子尤纳斯,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把儿子卖给他,就能搞定她的合法身份,拉希尔也不为所动,再困难也带着儿子。

    然而,拉希尔就是一名合格的母亲了吗?

    很遗憾,我认为不是。

    拉希尔的儿子从一出生就是隐形的,他要被藏起来,他没有合法的身份,用那个奸商阿普洛斯的话来说,“你的孩子在这个国家过着逃犯的生活,他过得像一只老鼠,他看不到太阳,也不能上学,你儿子还没出生就死了。

    拉希尔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母亲,她也一直在努力这么做。但生下尤纳斯的时机和理由都是错的,人们不能为了爱情就创造出一个生命来,“爱情的结晶”只是那些父母的自我美化。

    人们创造一个生命的前提一定是:ta爱这个生命,并且有足够的能力抚养这个生命。

    影片的结尾,扎因的妈妈说了一段话。

    她对那个一直质问她的律师(由本片的导演拉巴基出演)说,“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过我这种处境吗?我经历的你经历过吗?你永远不会,因为你活不下去,你练做噩梦都活不下去,换成你是我,早就上吊自杀了。

    这一段像是影片结束前的“恶人”的辩解,尽管从头至尾都对这对夫妻抱有厌恶,我仍然觉得,倾听他们的辩解(真相也好,谎言也罢)、尝试着去了解他们,找出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背后社会结构的因素,是重要的。

    换句话说,我并不认为,扎因的父母是因为天生卑劣所以无法负责任的父母,那些疑问和愤怒:为什么他们能够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如此冷血,为什么那些贫困的人往往想生更多的孩子——即使那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糕,这些答案与其说与个人的品行有关,不如说,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但本篇文章想强调的是,在我们努力去了解、撼动那个社会结构的同时,改变人们关于生育的观念,也是重要的。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做负责任的父母,那么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不做父母。

    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信息

    不婚丨丁克丨多元成家丨多元婚育丨荡妇羞辱丨同志|30岁去留学丨义工丨职野丨代孕丨冻卵

     7 ) 看完这种类型的影片后,我们必须自问的三个问题

    1 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之后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2 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3 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影片本身。

    主角赞恩的故事其实很有层次感。影片一开始直接的制造差异和矛盾,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部写实的印度电影的开端。近年来看的如《神秘巨星》式的影片,所采用的故事模式一般是“遭遇挫折—反抗—更深层次的挫折—成长后反抗成功”,假如将其模糊化,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当成是英雄之旅理论的模板。

    然而这部影片是有区别的,针对主人公赞恩,故事的发展模式是“反抗矛盾—出走—回归—再次反抗”,他们的不同点在哪?

    赞恩从一开始就是个成熟的孩子,影片的开端我们看到他四处工作、照顾小孩、处理家事,甚至帮助妹妹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和权益,他早已深知体制和现实如同大山一样横亘在自己面前。许多其他影片也采用边缘孩子的视角,这些孩子在成长中从幼稚到成熟,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而比起他们,本片则更为残忍,因为在影片的开端,这个孩子已经是伤痕累累的反抗者了。

    以前听过一句话:“孩子就应该是孩子本身,而不应该当成是‘成为大人’的预备时期”,片中的赞恩显然从来没有成为过孩子。在现实的压迫下,无论是被迫工作的赞恩,还是被卖掉换取好处的妹妹,都成为了一种目的或是工具。孩童关于“人”的那部分被抹去了,这第一幕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边缘世界中孩子的异化问题。

    妹妹看向赞恩的表情

    最让人心疼的两个点,一个是自顾自把坏男人送的东西扔进了垃圾桶,这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独立判断,无论多困难也在执着的用自己的方式作出反抗,这照应了后来入狱后扔掉母亲送的东西。第二个是回到家与坐在那个坏男人旁边的妹妹交错的眼神,妹妹是如此依赖他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挥舞自己娇小的拳头,但改变不了什么。

    第二幕“出走”的核心则是孩童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且要保护妹妹的“大人”,而出走后才发现,他还处在会被蜘蛛侠老人吸引的年纪。在游乐园里他脱去了设施中女性模型的外衣,使其露出乳房,没有身份证明的女人哈瑞看到了这一幕。这么做并非是这个男孩恶作剧,别忘了这发生在与残忍的母亲发生冲突之后。赞恩没有真正被“哺乳”过,他在潜意识里寻找“真正的母亲”,从来没有体会过人性与爱的他想在外面的世界寻找一种庇护,这是孩童的原始本能。哈瑞也明白这一点,就把他带回了家,他首次获得了庇护。

    潜意识中寻找哺乳

    哈瑞被捕后,赞恩带着她的孩子尤纳斯开始了流浪,他开始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庇护只能是暂时的,自己必须长大。

    在家的时候,赞恩是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对抗他认为不正确的事情,他是这个体制和恶劣环境的第二级受害者,他的反抗对象更多的是对他的父母。而在出走后,他却真正需要承担起责任,从此刻起他的角色转换成为了“父母”,成为了这个环境的第一级受害者,他这次不是要面对家庭中的妹妹被送走,而是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去,面对的是血淋淋的存亡问题。

    在获得母亲、获得庇护后,沉重的责任让他真正社会意义上的长大了。

    第三幕“回归”有我认为影片最出彩的点,他成为了尤纳斯的“父母”后终于发现了自己面对社会时也是如此无能为力,他被逼无奈把尤纳斯交给了男人,如同他自己的父母将妹妹送走一样,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谁。送走尤纳斯后在理发时哭泣,就和哈瑞一模一样,因为理发台上的镜子能完整的照出自己,看到自己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他不仅被父母抛弃了,还被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抛弃了。

    回到家中,发现自己是失去至亲的人,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是在哪里都没法活下去的人,而这一切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的,这就是命运的残忍,这不过是上帝的一场游戏,而自己却毫无理由的吞下所有苦果。

    倒叙手法,影片的最后和开头连在一起,“我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他起诉的真的是父母吗?是有的,但不止这些。因为父母的愚蠢和无力也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妹妹的死亡也是结构性的死亡,是社会的压迫和命运的侵袭将他们变成这样的。比起起诉,更像是一种质问,质问他们的愚昧,质问体制的残忍,质问这个巨大而又荒诞的世界。

    所以在我眼中,这部电影是通过“孩童的异化—孩子的依赖和责任意识的相继唤醒—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对本源的控诉”这样的一个故事发展,以赞恩的视角展示了他社会意义上的成长。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救不了妹妹,而有了选择却依然救不了尤纳斯,“罪犯父母”比自己更加无助,救世主始终没有出现,即使抗争了也没能成为英雄。在环境的底端人到底能改变什么,能依靠什么,能拯救什么。既然终究会失去,不如赌上自己来控诉自己的源头。社会是罪人,父母是罪人,假如我也会变成罪人,那不如从来没有出生过。

    影片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核心表达都很成熟,我认为这是因为并没有像之前同样题材的电影做的那样,设置一个完全清晰的二元对立,因为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只有“嫌疑人—受害人”的世界,由于社会的复杂性,每个人都被迫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边缘的人在面对命运的时候,除了挣扎和犯错以外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体制摆在那里,社会需求没有改变。社会经济连带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使得“新的愚蠢父母”源源不断的产生,悲剧重演。那么结构性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呢?我想在我们不知道且不可说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讨论。

    以赞恩视角回顾影片后,我们再来看上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问:我们看这类“边缘底层视角”的影片究竟应该明白什么?

    对于普通的个人来说,除了“献上绵薄之力”,最标准的回答是同情,是对真正边缘的人产生共情。

    但是同情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东西。

    《南方公园》里有一集我印象特别深刻,kyle在冒犯了黑人token后觉得很抱歉,就去了解各种黑人文化,遭受到了一些黑人会受到的痛苦。Kyle在向token道歉后说,现在我可以理解你作为黑人的痛苦了,对不起。然而token不买账,迟迟不接受道歉。最后kyle明白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共情的,你可以换位思考,但如果你觉得换位思考后就能真正理解他人就是傲慢。最后kyle对token说,对不起,我不能理解黑人的痛苦,token就原谅了他。

    虽然很难以接受,但是同情对自己来说是值得感动的,而对“受害者”来说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同情只是一种情绪,即使在短时间里可以给予支持,在长期依旧阻止不了社会结构对“受害者”的侵害。

    一些年前社会频道总会播出对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采访和慰问,但是在展示真实生活和发表同情后,无疾而终的情况偏多。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能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帮助,这些包裹着同情的生活考察反而会是对他们生活的扰乱,人们更多的带去的是惊吓和差异感,我就不提世界上最邪恶的节目《变形记》了,这档节目就是撒旦路过地球的产物。

    我要声明,不是说看完影片后的同情是不好的,同情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但你最好不要傲慢的觉得真正理解到了他们的痛苦,我们更多的是要“知道”他们的存在,并真正理解差异的存在,对他们保持最低限度的尊重。

    豆瓣上经常有人因为过于“小布尔乔亚”而受到攻击,的确是有一部分人总会觉得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总沉浸在自己所谓的“精神乐园”里,却喜欢指点严肃的社会问题,喜欢把爱和同情挂在嘴上,觉得任何事物本质上都是美好的。有人辩护说,他们也没有主动伤害什么,而且出发点都是好的,凭什么指责呢?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如果要用你的狭隘去指点公共端的现实问题,这是傲慢的,也是对其他人是极其不尊重的,福柯说“语言即权力”,你的语言会伤害到他人且造成很大的压力。就像是一知半解就去模仿黑人文化一样,无知又傲慢。

    我举上面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必须知道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有能力就出手帮助,没法帮助不要拿同情当自我感动的资本,不要扩大同情的作用,要认真的了解边缘生活和其他人的生存方式,尊重他们,并在日后碰到的时候认出他们,保持敬畏,无法帮助就不要打扰,不要多说

    第二问:身不由己的作恶者(影片中卖掉女儿的父母)应该受到惩罚吗?

    答案是显然应该的,但是惩罚并不代表事件的结束。如果总是遵循“犯错—受惩罚”这种简单的逻辑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

    看待一个问题,应该用更加系统的视角。犯错者受到惩罚,这是司法的程序,但如果你不去了解犯错者为什么会犯错的话,这是很不负责的表现。

    之前有个新闻,一个长期遭受母亲虐待的男人最后去幼儿园杀害了几名儿童,在报道这个男人童年事迹的时候,底下的评论都是“杀人就是杀人,就得审判,他的童年根本不需要了解,没有人原意知道。”但是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想说:

    “加大力度严惩犯罪者”,和“承认犯罪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的确,他没有任何理由去犯罪,这是说什么都无法辩解的。但是你要知道,假如你生活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很可能也会因为精神失常而做出极端的事情。这样的事件产生后,网民的关注重心应该在如何减少这些精神失常情况的发生,最低程度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子女,尽力减少极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社会环境的压力,而不是传播一知半解的愤怒。

    转到影片中,我觉得片中父母的选择,和《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在两个孩子中只救了其中一个而舍弃了另一个,这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更加触动道德。

    也就是明确一点:真正的敌人不是片中的父母。如果你坚持认为他们就是恶的源头,可能有一天恶会降临到你身边而你却不自知。

    所以这个问题的理想答案之一是:我们应该严厉惩罚犯罪者,同时要了解犯罪背景,努力从自己做起减少该类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更加关注体制问题和社会结构固化问题。

    第三问:人该如何面对阶级和个人命运问题?

    有这么一种说法,“美国梦”才是稳固社会阶层的最佳手段,因为美国梦宣称人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人们陶醉在泡沫般的理想中,就不会对阶级固化产生怨恨,从而威胁统治。你还记得《猜火车》里“选择生活,选择一个大电视机”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说,包括人人向往的大电视机,所有接触到的东西都有麻醉功能,当然这么说有些阴谋论,不必当真。

    举上面这个例子是想说,有的时候人与生活贴的过于紧密,其实并没有完美的普便适用的方法论。你必须了解“改变命运”是一个可能事件,但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达到的,而关键在于在付出努力的同时,你要明白究竟想要什么,究竟什么东西能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正在活着。

    假如你是影片中的赞恩,你会怎么选择。命运如同高墙摆在面前,假如他没有离家出走,而是留下来上学读书,给家里减轻压力,或者等待其他时机去救出妹妹,也许能够改变些什么,过上相对更好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想要的并不是凑活着活在那堆烂泥地里,父母送走妹妹夺去了他的爱和尊严,他选择赌上自己的人生。即使入狱,赔上了自己的一切,他还是要控诉。他赢了吗?他的抗争战胜命运了吗?我认为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战胜命运,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现实过于残酷,并且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但是我想他不会后悔,至少在命运面前,他做了自己,做出了跟随自己的选择。也许他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控诉,为了告诉更多的人这个世界的不公,他尝试了,他面对了命运,他留下了自己最想留下的痕迹。这个问题很不成熟,如果让你来回答,你会怎么说?

    欢迎关注我的新微博://weibo.com/7173184732

    以后有些话会在上面说

     8 ) 飞吧迦百农,我不要你。

    电影的原名“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主耶稣在自己家乡拿撒勒不受欢迎,就到迦百农去布道。

    再后来,这个“家外之家”也遭到了毁灭。路加福音第十章15节提到: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了天上。

    迦百农代表着无处安放的信仰,无处停泊的灵魂。所以它地中文译名直接写为终极的拷问——

    何以为家。

    电影的开头,是一位医生在给扎因检查牙齿。

    这位医生不是什么牙医,他是在根据牙齿的情况判断扎因大概有几岁。

    就像兽医看牲口的牙齿一样。

    其实如果母牛会说话,没准她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几岁。

    扎因的父母呢?他们不记得了。

    这家人靠什么生活? 把吸满止痛药水的衣服晾干,卖给监狱里的人——其实就是倒卖毒品。

    去趟监狱,简直像走亲戚一样。

    扎因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他负责去药店买止痛药,平时帮一家便利店卖饮料,有时候和人打架。

    也不上学。

    小孩子,如果不教他,是不知道什么是善恶的。

    也许他能从父母每天的打骂、勉强糊口的日子里感受到黏糊糊的不幸福;

    也许他已经在和生活的撕扯中磨破了手腕处枷锁的皮——这一生他都要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

    他已经能感到缺失、迷惑和麻木,但是这个“也许十二岁”的孩子不一定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

    直到父母因为交不起房租,把他的妹妹萨哈卖给房东当新娘。

    扎因有着我看完整部电影也没数清的弟弟妹妹,父母双全,但是萨哈是他唯一的亲人。

    妹妹第一次生理期,扎因一边给她洗裤子,一边叮嘱她不要上男人的当。

    他们常像小兽一样常依偎在一起。

    这种对同胞妹妹的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是一种动物本能——就连几个月大的幼崽都知道紧紧地挤在一起,抵抗巢穴外的寒冷和危险。

    可是对于扎因的父母来说,子女不过是待宰的猪。

    他们在生孩子——贫穷——卖孩子——继续生的循环中一辈子推着破烂生活的磨盘原地转圈,一点点碾碎家庭、生活和爱。

    奔波一辈子,被愚昧和混沌拴在贫穷上一辈子,永远也逃不出悲剧一米远。

    他们的生育观来自动物,却忘了生出来的是人,自己也是人。

    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尚可,被当做牲畜养大的孩子们何辜?

    被夺走妹妹的扎因何辜?

    因为年龄太小,生产时大出血而死的妹妹何辜?

    家庭本应提供庇佑。在雏鸟未长全羽毛,幼狼没长齐尖牙和爪子之前,他们可以在巢穴里安心待到有能力去承担一切。

    而不是戗着毛,瑟瑟发抖着被赶进凄风苦雨的世界。

    扎因失望地离家了。

    本来想去奶奶家的他意外留在了途中的游乐场,并认识了拉希尔。

    在游乐场打工的偷渡女工,也有自己的甜蜜的秘密。

    继撕裂般蜕出原生家庭之后,扎因来到了这个甜蜜的小窝。

    在这里,导演要把这个家仔细对折好,让每个人的灵魂温暖地重叠在一起。

    然后撕成一片一片扔你脸上。

    终于有一天,拉希尔在外被抓,再也没能回家。

    拉希尔不见了,扎因想了很多办法维持宝宝和自己的生活。

    变卖家里的破烂、伪装成叙利亚人领取救济,甚至重操旧业卖止痛药。

    不管他去做什么,都用一根绳子拖住由破盆组成的“车”,车里装着宝宝。

    他没有任何义务照看这个刚认识没几天的小孩子,他也可以把宝宝卖给人贩子——更不用说那人还提供了不错的价格。

    但是扎因把他当成亲弟弟。

    如果说这部电影让人心痛到流泪,就是因为扎因没有被父母善待过、没有人对他负责过,他的善良和美好却好像天生一样,从泥沼中长出来。

    他不曾拥有家,被亲生父母伤害和驱赶,却努力给素不相识的宝宝一个家。

    尽管他只有“大约十二岁”。

    尽管他连谎话都说不好。

    他憧憬着攒够了钱,带着弟弟一起去瑞典的情景。

    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可以带着集市上遇到的女孩子。

    但是就像他所说的——“生活是个婊子”。

    为什么我们让孩子们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为什么小孩子受一点挫折,我们都要尽力开导,让他明白,他还有全宇宙的能量,还有比太阳更耀眼的可能?

    因为那些稚嫩的、悄悄向世界伸出的、几乎让人流泪小小触角,需要他们拿出全世界的勇气。

    在踏入这个世界之前,我们要保护他们恒星一样的勇敢和爱意。让他们明白,爱和被爱都是可以向所有人骄傲宣布的一件事。

    可是现实是,世界在把这个孩子的骨头一节一节地折断。

    终于有一天,房东给房子换了锁,两个孩子无处可去。

    扎因没有办法,只好把宝宝给了人贩子。

    生活像筛子一样,把所有这些大人荒唐愚昧的决定都透过这个社会的创伤和漏洞筛出去,狂风暴雨般地席卷了最无辜的孩子们。

    扎因离开一个不能被称为家的地方,又发现,自己无法搭建起一个家。

    继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该向哪里去之后,扎因疑惑一个问题:扎因存在吗?

    在法律上,他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

    但是在现实中就这样蝇营狗苟地活着,能感到的腐烂和坠落,一眼能望到头的命运,摸不到脉搏,听不到心跳,也能证明“扎因”这个人活着吗?

    他想要的是什么?

    不过是做一个好人,能爱别人也爱自己,希望灵魂能像大人物的衬衫一样熨帖整齐,希望活着的每一秒,都感到心脏跳动发烫。

    但是扎因所有的经历,一层一层地剥离血肉,抽筋剥骨,让他发现,他向人性伸出的柔软的触角,缠到了通红的烙铁上。

    嘶。皮焦肉烂。

    他恨无能为力,恨腐烂堕落,恨被困住,恨自己就像无用的废物,连弟弟妹妹都保护不了。

    于是他拿起了刀。

    故事的结尾,扎因通过电视节目发声,最终争取到了移民的资格,他拍了一张咧嘴笑的证件照,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是他在整部电影中唯一一次露出笑容。

    这个无家的孩子,离开了灵魂的试炼场,终于向他处找寻自己的幸福。

    扎因是幸运的,他的“迦百农”毁灭之后,又找了另一个可去的地方。

    可是还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家、也找不到家呢?

    又有多少家长一辈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没能像给予生命一样给予孩子爱自己的能力呢?

    归根结底,当我们谈论家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家不是一栋建筑,也和家长的性别、人数无关,更非只有富人才有家。

    应该有人提供庇佑,有人受到保护;有人承担责任,使孩童免于流浪、迷茫和惶惑。

    免于错位、伤害和憎恨——

    不要让孩子憎恨生育和生命,让他们明白这是伟大的创造。

    更重要的是,在家庭中搭建自己的灵魂框架,学会平静客观地自视和自赏,承认自己的存在——从身体到灵魂,并爱自己。

    就像我们也是小孩子的时候,第一天上学的时候,认识新的小朋友的时候,大声地说出,我叫什么,我的父母是谁,我有多么爱他们。

    不要家外之家,也不要补充的爱,不用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不要被失望冻住的心。

    挺胸抬头,骄傲得宛如追逐太阳的向日葵,宛如展示绚丽尾羽的孔雀。

    宛如天生。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短评

    孩子,你做了爸爸,你做了妈妈,你也做了替万千与你一样的人鸣不平的英雄,但你唯独没有做过你的本分——一个孩子。孩子,于你,这世界是该享乐的,生活之苦,是该被那个叫父母的人默默承受,不该像现在这样颠倒着的,你太小,除了哭,你没有与这世界对抗的武器,但,分明连上天都哭了,你为什么从不愿使出这个武器呢?孩子,你是上帝派来的上帝吧,你头戴光环,普照苦难,渡人却无法渡己,而你的表现却令人揪心:你好像早都知道才故意来的。孩子,我刚刚知道,迦百农是圣经中耶稣曾传道的地方,你不用害怕,到达这里的凭证是要经历这世上最痛的苦难,而你,其实早已获得了这个资格……God Bless every child

    6分钟前
    • 平坦
    • 力荐

    “你儿子一出生就死了…他并不存在,连番茄酱都有日期和保质期,你儿子什么都没有。”人生就像狗屎,比鞋还脏。“上帝夺走我们一部分,必会还给我们另外一部分”。2018版《乌龟也会飞》+《佛罗里达乐园》+《无人知晓》…“- 你弟弟皮肤为什么这么黑?- 我妈妈怀孕时咖啡喝多了” 冷漠的生活无法欢愉。“土耳其和瑞典哪个好呢?是我的话,想送你去月球” #豆瓣标记第4000部电影#

    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迦百农》既是尖锐的,又是柔软的。一方面它尖锐地指出了黎巴嫩社会中现存的诸多问题,例如叙利亚难民涌入、底层人民泛滥生育、儿童受教育权得不到保证等等;另一方面,它还带有女性导演独特的柔软与细腻,极具人文主义关怀。在影片中,这个曾经有神迹降临的迦百农,却生活着一群廉价贩卖孩子童贞的父母,这里没有善恶的观念,只有为了生存不断被异化的人群。他们贫困,但真正摆在他们面前的困境是无法摆脱贫困——他们深陷于这样的漩涡。导演以女性的视角切入“耶稣之城”的阴暗面,以新现实主义手法(启用非专业演员等)展现这里的一切。现实中的Zein因为这部电影得到了新的生活,可那里还有千千万万的Zein在街头卖着劣质的自制饮料。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迦百农”,这部电影就不会过时,它会是隽永的。

    11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最喜欢那个男配角,一岁的孩子约纳斯。每当有音乐响起,这孩子总要试图扭起来!

    13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见过游乐园女神被扒光,洗过沾了鲜血的衣服,听过蜘蛛侠变成蟑螂侠的传闻。才知道美丽会变丑陋,纯净会变脏臭,英雄泯然众人,自己却无能为力。把童贞交给世界,用匕首刺穿丑陋,靠起诉状告父母,挤笑脸嘲弄命运。赞恩把婴儿交给男人,才明白自己谁都保护不了。他就站在破败的街角,仿佛人生走到尽头。

    17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拍给生育癌看的。我就不说卖惨了,因为是真惨。善良而倔强的叙利亚小男孩,默默把全世界扛在瘦弱的肩上,拖着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个微笑我一下就泪奔了。孩子永远是我的软肋,我给你五星还不行么...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穷人可以生孩子,愚昧的人不要生孩子

    24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推荐

    努力挣钱好好读书,不要穷到只会做爱生小孩(边看边骂《审判日》,比《审判日》更《审判日》)

    27分钟前
    • ZAC
    • 推荐

    【B】一些场景台词的表现过分激烈和直接,尤其是最后借小男孩之口的控诉。但仍是一次非常打动人的现实主义,尤其喜欢摩天轮的意象,上一秒zain飞到顶端,看见海平线和晚霞,眼前是希冀中的美好天堂,下一秒落入凡间,嘈杂袭来,耳边处处疮痍。

    31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人类究竟为什么对生育有这么大的执念?

    35分钟前
    • 喂你这是
    • 推荐

    十年前看Caramel开始一直关注的导演,陆续听她先生写的原声,看她演的法国电影,直到Capharnaum入围此次戛纳主竞赛,成为个人List上最期待的影片。十年不见,当初所有的灵气聪明仍在,镜头却越发冷静干净。结局处的回暖,是残酷现实里女导演留有的慈悲。

    37分钟前
    • 麦子
    • 力荐

    在这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别再生了。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Ta不配拥有孩子,更不配当爸爸(妈妈)。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愿世上的每个人凡被生下,皆有人疼,有人爱。

    41分钟前
    • 丝绒陨
    • 力荐

    这才是能跟李沧东PK的啊,其他都够不到。

    42分钟前
    • 陈凭轩
    • 力荐

    在欧陆人民面前,中东这样的超级人道主义灾难本身就是泪点满满。这样的题材如果是纪录片会更具力量,但想想如此年纪的男主及孩童们居然可以“演绎”得如此逼近现实,女导演的确强大。另外强烈抄送国内逼婚逼生一族。

    47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最后一幕定格在Zain的笑容上,那么可爱那么天真,那一刻我只想赞美,又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现实已经如此难以想象般地残酷,我们还凭什么责怪它煽情!是啊,为人父母是一种能力,虽说具不具备没人说了算,但人性良知,若要不辜负一个生命该有多难。无奈与痛苦被放得很大很真切,但不止于绝望。

    51分钟前
    • 望潮
    • 力荐

    最后的笑,之于我们大众,本应平凡不过;之于这部影片,却是格格不入。这也是部超级英雄电影,一个在乱世底层顽强挣扎,救妹妹、当保姆的小小蟑螂侠。#21st SIFF#

    52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没有能力的夫妻真的不要生小孩了,小孩子何其无辜。片子里的小男孩太让人心疼了,尤其是影片最后那一笑,看得人心酸。

    55分钟前
    • 艮艮
    • 力荐

    从一句话的简介 就直击心灵 再到120分钟完整故事 一直受到着冲击与震撼。 三个看片小伙伴 开篇就哭的稀里哗啦 结束 已经泣不成声 真的是一部还没看完就想让全世界去看的电影。那句在法院上12岁的小ZEIN的发言:我要控诉父母生下我。我想让那些无法养活孩子的父母 不要生下孩子。

    59分钟前
    • 力荐

    太虐了,比《罗马》《小偷家族》还要虐好几倍吧。“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真是全世界的通病,对于不配为人父母的那些人,与其辩护自己为养活孩子付出一切,不如少花点钱给自己买盒避孕套。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