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2

    主演:杰夫·丹尼尔斯,艾米莉·莫迪默,艾丽森·皮尔,小约翰·加拉赫,戴夫·帕特尔,托马斯·萨多斯基,萨姆·沃特森,简·方达,奥立薇娅·玛恩 

    导演:格雷格·莫托拉,艾利克斯·格雷夫斯,丹尼尔·米纳汉,艾伦·保尔,杰雷米·波德斯瓦,莱丝莉·琳卡·格拉特,乔舒亚·马斯顿 

    猜你喜欢

    • 第8集完结

      亡者归来 第一季

    • 第13集完结

      亡者归来 第二季

    • 第3集

      牧师神探 第九季

    • 第04集

      无罪的罪人

    • 第05集

      野探哈莉 第三季

    • 第10集完结

      阿卡普高 第三季

    • 第05集

      星球大战:侍者

    • 第6集

      废柴上路 第二季

     剧照

    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1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2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3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4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5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6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16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17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18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19新闻编辑室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剧讲述了一个虚构电视台“亚特兰蒂斯有线新闻台”(简称:ACN)台前幕后的故事。  Will McAvoy(杰夫·丹尼尔斯 Jeff Daniels 饰)是一位资深新闻节目主持人,为ACN电视网八点档旗舰节目《晚间新闻》带来超高收视率,但因为飞扬跋扈、刚愎自用,引发过团队成员的不满。在他刚结束休假回到办公室后,发现他的大部分部下将要另谋他就,集体被挖角。McAvoy的老板、ACN电视网新闻部部长Charlie Skinner(萨姆·沃特森 Sam Waterston 饰)有卓越的眼光与新闻理想,知道该如何拯救一档新闻节目,眼光更是准得惊人。他不但没有放弃Will,更利用他的工作能力竭力维护这档节目中的所有人才。这一次,Will不得不带领一批全新的团队成员,重振《晚间新闻》的旗鼓......

     长篇影评

     1 ) Greater Fools

    毫无争议,它排在我心目中的美剧的榜首。

    第一集,Will面对一个小女生的无知问题,终于忍不住多年的怒火,对美国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抨击。


    第十集,同一个小女生再次问他相同的问题:"What makes America 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Will毫不犹豫的回答:"You do."


    Will实现了他的理想,引用他对八卦专栏作家所说的那句话,"To Civilize." 语气颇显狂妄,却如此真诚。


    他和Mac,还有他的团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拒绝将新闻报道娱乐化,崇尚对事实的还原,哪怕是对公众incovenient的事实。


    他们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还原那个新闻业鼎盛的50年代。他们做到了。“A Doctor pronounces her dead, not the news.”


    他们也曾有过自我怀疑。Sloan说,“42% was exactly the same number before I was talking debt ceilings.”


    但是这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理想,他们相互支持。Don反驳她道,"Maybe it would have gone higher, Maybe you helped keep it at 42%." ,正如他当年抬起Sloan的头。我们追求的是美好的事物,我们没必要低头认错。


    最终,他们赢了,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八卦专栏作家Nina永久删除了一段窃取来的语音留言。她长舒一口气,享受心魔消散的恬适。我们无法不向这个社会妥协,但我们还是可以有尊严地活着。


    最终,他们赢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在你我控制不住泪腺的那一刹那。

     2 ) 无冕之王

    决定学播音记者这个专业的时候,我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说这么个不lucrative又不安全稳定的事情有什么可做的,在美国这边不好找工作,回国又在这边 freedom of speech 的教育下不会适应。其实我也不是圣人,对自己的理想也不是那么确定。但我对新闻的梦想和热情在偶尔的怀疑和畏难中居然一点点成长。和大家分享两个记忆深刻的瞬间:

    1 去年帆船比赛,我和teammate 抗着机器在查尔斯河上的大桥正中间 找到很好的位置,等啊等,等他们划过来的时候开始拍正脸。当时不觉得,回去剪片子的时候被景色给震撼了:当时正是一个阴天的下午,一切在镜头里显得那么清晰;天低而平静,河面安静而广阔,岸边加油的声音反而在比赛的学生运动员的激烈竞争中显得模糊而遥远。渐渐地他们划远了,连背影都看不见了,但远远看到有一群鹅突然一起飞起来。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有力量,等待爆发。

    2 去年秋天北美爆发的“占领运动”。我去拍片子。当天听说他们准备以当地美联储办公楼作为游行的开端,我和一帮记者就在那里等。新闻现场的感觉是很爽的:停着不同电台的车,不同的现场主持人。结果那帮游行的人选了另外一条路通向美联储的楼,大家远远看见游行队伍的前端逐渐靠近,全兵荒马乱抗起机器就往新的路线跑(因为要赶在游行队伍前拍正脸,游行的人应该是走向镜头的,而不是拍人家脚后跟和屁股)。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抗着机器比他们先跑到美联储大门门口。我的机器相对业余而小,所以我一扛就扛肩上,一手三脚架,一手背着三个包(我自己的包,三脚架包,机器包)。真是喘粗气跑到那里,赶紧架上机器,调整。时间刚刚好 - 游行的队伍正朝着我的方向走来,喊着"We - Are - the 99 percent! We - Are - the 99 percent!" 他们逆光走来,声音磅礴震天,标语漫天飞舞,警察的车和摩托大灯全开,警笛高鸣,腰间别着荷枪实弹,把美联储大门堵死,游行者用单薄的自行车对抗警察的摩托, 扶车把的手发抖。那个瞬间,站在这喧闹世界的正中心,我从未觉得如此安静。我从没离我的梦想这么近。

    献给所有有同样梦想的你们。

     3 ) 看完《新闻编辑室》第一季有感

    注:感想主要集中在感情戏和角色塑造

    1.最开始的时候超级喜欢女主Mac, 爱得不得了,后来随着她的过度理想主义和愈演愈烈的歇斯底里喊叫开始好感度下降。不过直到最后主要女性角色里还是最喜欢她,既能干又好看既像个战士又会撒娇的女人没有理由不喜欢。最后一集她在Will病床前俩人打打闹闹吵嘴架的时候真心有爱,就像老夫老妻。一直相互爱着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赶紧重新在一起呢!原因一定不是Will被背叛的心结而是编剧为第二季有看头留的悬念。

    2.相比女主Mac,对于男主Will我一开始没什么好感……(虽然第一集一上来喷的那一大通关于美国为什么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的言论的确很帅)反而后来觉得这男人越发有意思。从病床上弹起来拔管子喷台词的时候真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不过这个角色的定位塑造也基本就是这么个套路——一腔热火在忧桑的过去与孤独的阴影下被外表所掩盖,然后因为周围人的“世界充满爱”式激励开始了少年漫的旅程。纵观全剧,说我最喜欢的CP如果除了老头上司和Will这一对以外那就必然只能是Will和Mac。强大的男人和强大的女人,又能彼此相爱是多么难得的事情,这样的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你会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让Maggie那样的女人都去死吧。

    3.接下来就要说Maggie.说实话第一集的时候我还挺喜欢她,莽撞慌乱的小姑娘,在感情中不自信,却有着一腔忠诚和执著——我喜欢这种不够完美却真实而令人感动的女孩。但是看到后来,随着Jim的搀和进来,我发现,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bitch。上帝啊,为什么会存在Maggie这样的女人,我要是Lisa早就大耳刮子扇死她了。嘴里说着我们只是朋友,却千般阻止别人的恋情,还要立牌坊标榜自己对Don才是真心。你不要瞪着圆眼睛装纯好吗很恶心有没有?我不得不承认,最后一集被车溅了一身水对着车发飙说出真心话正好被车上的Jim听到的梗如果换在别人身上虽然狗血却肯定很正点,可是Maggie这个bitch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下一秒就对着Don的“求同居”挂掉Jim的电话露出白痴而花痴的傻笑。你究竟爱谁啊?!刚刚说了爱Jim,那怎么还对着Don一脸幸福?我只能说,Maggie这女人如果不是精分,就是打定主意吃碗里霸锅里,祸害两个男人加自己闺蜜。Jim is a good guy, so is Don.But she is not.

    4.Jim是我在全剧之初最喜欢的男性角色。从气质到性格,基本满分。可是你怎么就能听信那个自以为是的老女人Mac的谗言真去喜欢Maggie了呢?!她哪里有吸引力了?!从Jim喜欢上Maggie我就没话说了,优柔寡断二逼尽显,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当Jim跟Lisa说从头开始我要重新追求你的时候我觉得简直是苍天开眼,以为Jim终于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了,结果又被Mac的一句有花堪折直须折绕进沟里去了。Mac啊,Will真说得没错,你还要祸害多少生命才肯金盆洗手啊?别再乱点鸳鸯谱了!

    5.Don.跟Jim正好相反,第一集时是拉仇恨的角色,但在全剧结束时已然是我喜爱的男性角色前两名。对他180度改观的契机是第四集结尾。那一句“只有医生能宣告她死亡,新闻不能”瞬间点燃了我。那是我看这部剧第一次为一种精神而燃。就像Will说的,Don你他妈是个真正的新闻人。第二次我被燃到又是Don,在飞机上向机长宣告本拉登的死讯——“我们刚刚播报了这条新闻。”Damn it, Sloan怎么可能不爱上你呢?业务过硬又有新闻之魂,却不像男主那么标杆化——Don你是个好男人,别在Maggie身上浪费生命了。

    这里我想多说一句Don和Maggie的感情。诚然两人分分合合,但我觉得Don其实可能没有那么爱Maggie.一开始的时候是Maggie更在乎Don,Don基本不怎么care的。然,自Jim出现之后,Don感到了威胁和竞争,才开始绷紧神经,参与到Maggie争夺战中(Don对着Sloan那一句“Am I losing Maggie?”真的让我心一颤……)。也许Don只是不想输掉Maggie,就像不想输掉其他东西一样。

    6.印度小哥。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前两名就是他跟Don.萌点满分,热血满分,埃及暴乱那集印度小哥帅到爆表,让我心肝都快化了(尤其那一拳打到显示器上时),说大脚怪的时候又实在可爱得过分。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人家妹子不断却绝不和上面这群乌烟瘴气的男男女女搞到一起,清清爽爽不带走一片云彩,凭这点也要点个赞。而且比起发际线过高有提前发福危险的Don,印度小哥绝对算帅的了。

    7.Sloan.是我并不喜欢的高智商低情商女性类型,在前面的若干集里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存在感。福岛核电站播报事故的那一集甚至让我觉得这姑娘死心眼得有点傻逼,光能添乱一点燃不到我。但是最后一集她对Don的那句表白一下子扭转了她在我心中的形象——不是说我喜欢Don她也喜欢我就喜欢她了,而是她那句表白让我看到了我本以为她身上缺少的那种东西,一种情商更是一种情感。高智商女孩加上这种东西,瞬间变成我喜欢的类型。拒绝400万的年薪,面对着和Maggie复合的Don依然坚定地留下来,或许她才是最能代表新闻理想的人——非科班出身,放弃大把金钱和名誉的诱惑,连爱情也可以没有,但是我要做我想做的事业,我要在这一行高飞。而那事业就是新闻,是新闻精神,是tell the truth.

    8.Lisa.为了将Maggie,Don,Jim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混乱而出现的第四角酱油室友,但是我喜欢她,她跟Maggie比起来就是好姑娘和婊子的区别。发现男人不爱自己,当退则退,绝不纠缠,让步给自己的好朋友并且真心祝愿她,但当看到转机时又能勇敢果断追求自己的幸福。姑娘简直是太棒了,Jim不选择你是他的损失。如果我是你,在饭馆对着Maggie绝不仅仅是掉头离去那么有风度,怎么也得拿杯水泼她脸上吧。

    感情戏和角色的吐槽到此结束。如果说一开始对新闻理想新闻精神这些本剧的主旨还有很多感想可抒发,看完十集下来也有点无话可说了——因为它要讲的反复就是那点东西。做新闻,做真正的新闻,不是讨好观众和广告商,而是用真相引导人们。一个堂吉诃德的比喻,贯穿始终。只是这些,在中国也许不是有了堂吉诃德的勇气和决心就能那么简单做到的,我们只能尽己所能保留良知,尊重真相,拒绝扭曲与虚浮——为此哪怕付出任何代价。若能如此,便不必多说。

    最后,有一个细节还是很打动我的。片子末尾,那个在第一集开头提问“What makes America 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的女孩来晚间新闻做了实习生。Will做出了这样的回答:"You do."能够使一个国家变得伟大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虚幻的信条,制度,而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每一个个体。It is you.只有你坚守你的理想,你的良心,为你的职业倾尽全力,为你的同胞更好而努力,你才能真正使你的国家变得伟大。不仅是新闻工作者,每个行业都一样。

     4 ) 《新闻编辑室》---大选的主战场

    这个是看过前两集后写的,上周发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发表的时候因为篇幅有删节。原文链接在:http://cn.wsj.com/gb/20120710/DJF075242.asp

    下面是未删节的~

    1989年11月15号,艾伦•索金(Aaron Sorkin)的百老汇处女作《好人寥寥》在曼哈顿的“音乐盒剧场”首映,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随后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497场。那一年索金28岁。

    两年后,《好人寥寥》被改编成电影,索金也从百老汇搬到了好莱坞。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参与编写制作了一系列成功的电影和电视剧,成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到了6月24号《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 在 HBO首映时,索金已经获得了六个艾美奖,一个金球奖,和一个奥斯卡。

    过去两年,索金在电影界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不仅凭《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拿到了第一座奥斯卡,去年的《点球成金》也获得了极大的好评。在大银幕上风头正劲的时候,索金决定返身电视界,我想大概是因为电影虽然影响力大,但是留给编剧的空间却相对较小。对于索金来说,一部精心制作、由自己全面掌控的电视剧,更合适随性肆意的直抒胸臆。

    索金同HBO合作推出的《新闻编辑室》,讲述了“亚特兰蒂斯有线新闻”(Atlantis Cable News ACN)的王牌节目主持人,由杰夫•丹尼尔斯扮演的威尔•麦卡沃伊(Will McAvoy)在遭遇事业危机的情况下,决定同一群有理想、有激情的同事联手打造一档高质量晚间新闻节目的故事。

    如果说《好人寥寥》的主题是“你敢面对真相吗?”(Can you handle the truth?)20多年后,索金在《新闻编辑室》里要回答的问题则是,“该怎样面对真相。”(How to handle the truth.)

    在前几集中,我们看到,演播室随处可见的电视屏幕上,除了ACN,另一个总在不停播出的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

    几乎就在索金凭借《好人寥寥》成为好莱坞的编剧新星时,CNN借助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机会,不仅成为了美国电视界的一个传奇,同时也令一个崭新的电视节目形式走进了美国人的生活,进而影响了全世界:24小时有线新闻(Cable News)。

    在过去20多年里,CNN和其它几家有线新闻频道联手在竞争极为激烈的美国电视界打下一片大好江山。到了2012年,有线新闻频道已经成为美国观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一般来说,有线频道同免费的电视网相比受众规模要小很多,但是在新闻节目这一块,有线新闻却一枝独秀,在收视率上已经可以挑战有着百年历史的大电视网。
    索金让CNN在剧中“出镜”,无疑是向这个有线新闻的先驱致敬。

    不过,当成为一代宗师的索金拿起笔准备书写有线新闻的江湖传说的时候,CNN早已风光不再,江湖也早已不是那个江湖了。

    伴随着收视上的巨大成功,有线新闻的巨大影响力也令其成为美国各种政治力量进行角逐的主要媒体战场。同其他媒体形式相比,电视覆盖面广,观众的组成更加多元。大电视网每天播出新闻和政治题材节目的时间很少,但有线新闻却可以24小时专注于选民关注的问题。电视访谈的形式也给了参与者很大的空间,辩论答疑,充分阐述立场。
    所以现在白宫如果有新的政策主张,会首先考虑派人到有线新闻节目中,及时同民众沟通。而作为反对党也要在有线新闻的访谈中发表不同意见。

    在大选年,有线电视更是成了选战中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现在每天晚上打开电视,黄金时段的新闻频道里,满眼都是竞选双方阵营派出的高官、议员和巧舌如簧的各路说客们口沫横飞的不停攻击对手拉拢选民。即使候选人在全美各地竞选活动上的演说,也需要通过有线新闻传达给更多的选民群体。于是有线新闻俨然成了总统选战的主战场。

    三大有线台黄金时段的主持人们,更是成了在美国政治斗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拥有上百万观众的主持人们一句话,可能比候选人们花费巨资制作的竞选广告更有影响力。

    而当有线新闻作为一种媒体平台,成为民主、共和两党在阐述政见、攻击对手时的共同选择时,美国有线新闻的运营也呈现出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节目的制作开始变得越来越带有党派倾向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如果用我们熟悉的一个词汇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新闻导向性”越来越明显。

    同有些国家不一样,在美国,带有偏见和导向性的新闻报道是被视为有悖于新闻伦理的。然而当电视台的老板们发现片面的报道会带来高收视的时候,他们就像沾上了毒品的瘾君子,任由节目越来越无所顾忌的背离中立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

    目前美国有三大有线新闻频道,福克斯新闻(Fox News Channel,为Fox下属公司),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MSNBC,为NBC下属公司),和CNN。在这三家有线台中,福克斯新闻偏向共和党,MSNBC偏向民主党,CNN相对中立,收视率也最低。

    2008年总统选举对于美国的有线新闻运营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围绕着这场历史性选举的报道,令三大有线新闻台的收视率几乎都翻了一番。同时这些报道也几乎都史无前例的具有极端的倾向性。

    08年之前,三大台还在竭力标榜自己的客观。就在奥巴马就任总统的同时,福克斯新闻取消了为民主党说话的克姆斯(Alan Colmes)的节目,CNN旗下立场倾向共和党的罗道(Lou Dobbs)和格伦•贝克(Glenn Beck)也转到了比较保守的福克斯新闻。

    在一场赤膊相见的竞争中,大家都觉得不再需要标榜中立的遮羞布了。

    于是,现在每天晚上打开电视,当福克斯新闻和MSNBC在讨论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感到这件事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在福克斯的世界里,共和党总是对的;MSNBC则相反,认为奥巴马和民主党才是人民的大救星。而立场相对中立的CNN,收视率落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

    有线新闻的偏见不仅街知巷闻,而且也“上达天听”。前总统切尼就规定自己外出所住的旅馆房间内只放福克斯新闻,而每天被福克斯的主持人们炮轰的奥巴马,则在接受采访时义愤填膺的抨击福克斯“根本算不上新闻机构”。

    在今年的驻白宫新闻记者晚宴上,喜剧明星吉米•凯莫在致辞的时候半开玩笑的批评记者们“作为新闻人,不再把向美国人民传达信息作为自己的责任,反而为了让老板们盈利而刻意分裂这个社会。”(They say you no longer honor your duty to inform America, but instead actively try to divide us so that your corporate overlords can rank in the profits. )台下的记者们虽然笑了,但笑中明明透着几分尴尬。
    这样的偏见性报道令有线新闻的公信力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媒体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力。为了避免被偏见性报道扭曲自己的立场和本意,越来越多的政客们开始转向在脸书和推特上直接同选民沟通。同时由于年轻一代的选民在社交网络上画的时间越来越长,政治候选人们也把越来越多的竞选资源从电视等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上。

    某种意义上说,有线新闻偏见性报道其实在饮鸩止渴,短期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在为传统媒体的消亡推波助澜。

    有线新闻的怪现状,及其目前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无疑是令索金决定制作《新闻编辑室》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视制作一直是索金钟爱的一个题材。从电视处女作《体育之夜》(Sports Night)到《日落大道60号》( Studio 60 on the Sunset Strip),新闻编辑室已经是他同题材的第三部作品了。同时索金也是一个“政治控”,被认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政治剧之一的《白宫风云》正是索金树立自己江湖地位的代表作。

    所以《新闻编辑室》作为一个电视和政治题材的双重载体,无疑为索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表现平台。

    从前几集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索金通过这个剧想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正本清源,表现自己认为正确的“新闻观”;第二个目的则是利用ACN这个虚拟的电视频道,来表达自己对美国当下政治问题的真实观点。

    令人不安的是,面对当下乱象丛生的有线新闻江湖,索金开出的药方却不是回归客观、中立的新闻传统。相反,他似乎想借《新闻编辑室》为“邪派武功”正名,让有预设立场的报道也成为名门正宗。

    在《新闻编辑室》一开始,威尔中立的报道风格被描绘成过于保守、缺乏理想。在面对节目改革犹豫不决的时候,威尔的上司告诉他,“主持人有自己的观点”很正常,不仅古已有之,也是新闻界的传统。第二集里,新来的制片人干脆直白的讲出:“中立的报道也是一种偏见”(Media bias toward fairness)。

    索金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表示,不应该从一个报道是否在意识形态上不左不右来判断它是否中立,真实和客观才是判断中立的真正标准,而有时候真实和客观在意识形态上是有倾向性的。

    换言之,在ACN的节目中,主持人们要敢说真话,而不要去在乎自己的观点是否倾向于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索金这种新闻观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在政治争论中,很难讲哪一方的立场是绝对正确和客观的。当威尔每晚面对镜头,带着自己的立场播报时事的时候,虽然他以为自己在为真理发声,但实际上ACN的团队却剥夺了观众自己对事实进行判断的权利。

    但无疑索金对自己的正确是深信不疑的。由于他的立场倾向于民主党,所以《新闻编辑室》一定程度上是在为左倾的MSNBC背书。
    在福克斯新闻通过偏向共和党的报道成为三大新闻台中的收视冠军后,同CNN一起为了收视率苦苦挣扎的MSNBC决定向“排头兵”学习,先找来立场左倾的凯斯•奥伯曼(Keith Olbermann),继而全台节目整体想民主党倾斜。其报道的倾向性,比福克斯有过之无不及。“向左转”令MSNBC尝到了甜头,虽然收视率还比不上福克斯,但总能压坚持“中立”的CNN一头。

    在开播前后,有报道认为《新闻编辑室》的原型是CNN,但是从已经播出的几集来看,ACN无疑是MSNBC的翻版。首先,不仅威尔的扮相很像克里斯•马修斯(Chris Matthews),而且马修斯的儿子还在剧中出演了一个角色;另外威尔的火爆脾气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工作作风,完全是MSNBC曾经的台柱子凯斯•奥伯曼(Keith Olbermann)的翻版;而目前MSNBC 晚上黄金档的主持人之一,劳伦斯•奥当纳(Lawrence O'Donnell)更是索金的老战友。不仅在《白宫风云》里做过顾问、编剧和演员,还靠《白宫风云》得过一个艾美奖。

    当然把ACN和MSNBC连在一起的,更主要的是新闻编辑室里对政治问题出奇一致的左倾立场。

    虽然索金在“有线新闻应该怎样做”的话题上有话要说,但是他更在意的,应该是借助这个剧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从墨西哥湾漏油到亚利桑那州严苛的移民法,都是真实发生的、对美国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在《新闻编辑室》中,索金通过威尔团队围绕着对新闻题材的讨论,也大声的讲出了自己对环保、移民改革等问题的看法。

    从前几集看,威尔的新闻制作队伍,和《白宫风云》里白宫西厢的精英团队一样,无疑都是民主党的坚定支持者。甚至在《新闻编辑室》开宗明义的第一集中,我们还听到了《白宫风云》里托比•齐格勒在巴特莱总统国情咨文演讲前直言进谏时说的那句名言:“政府是服务社会的好工具”这句典型的支持大政府的民主党言论,无疑为《新闻编辑室》这个剧定下了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基调和亲民主党的政治立场。

    美国主流媒体对《新闻编辑室》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索金对自己的新闻观和政治观都毫不掩饰、立场鲜明。没有为了“政治正确”而去对这个故事进行一番安全保险、不得罪人的演绎。

    然而对于喜欢政治、喜欢有线新闻、迷恋《白宫风云》的普通观众们来说,即使对索金的新闻观和政治立场都不认同,尽管剧中的感情戏还是很弱,但《新闻编辑室》仍然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神作”。

    索金作品中特有的飞快的故事节奏和机关枪似的对话方式,加上这个与生活与美国社会息息相关的题材,使观看过程变成一种很刺激的享受。观此剧如饮烈酒,可能醇厚不足,也没费心去调和酒中的刺鼻的辛辣,但是一仰而尽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总忍不住想叫一声好儿,拍案赞一声“痛快!”

    在《新闻编辑室》第一季仅播出两集之后,HBO便对外宣布将同索金继续合作推出第二季。HBO如此有信心,除了对索金实力的信任之外,相信也是因为考虑到今年是大选年,每集都会涉及大选议题的《新闻编辑室》,肯定会吸引很多观众。

    除了收视率之外,在《新闻编辑室》的播出时机的选择上,索金和HBO是不是还有其它的考量呢?这个剧实际上从09年就开始筹划了,索金却一直等到距离总统选举投票还有5个月的关键时刻开始播出第一集。这样一个围绕着大选热点话题不断亮出鲜明观点的故事,对观众的政治立场肯定会有影响。所以,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起码在客观上,索金和HBO在一场关键的总统选举中,已经不再是旁观者。ACN已经和CNN、福克斯新闻、MSNBC一样,在真刀真枪的政治沙场上,各为其主,兵戎相见。

     5 ) 结合《Elements of Journalism》谈剧中新闻理想和新闻原则

    任何一个对新闻怀着理想主义的人看到此剧都会觉得血脉贲张,任何一个对美国新闻业抱有过分的美好幻想的人看到此片也会知道,有些问题即使是在民主社会也是存在的。
    现在还在USC学传媒,上学期有一本课本叫做Elements of Journalism,这本书非常好,附上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03572/ 把内容提取出来给大家参考。

    Primary purpose of journalism: to provide citizens with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be free and self-governing
    新闻业的首要宗旨是:提供公民可借以保障公民自由和公民自治的信息。
        *在第一集中,MacKenzie对Will的那段长篇大论中就说道:"There is nothing that's more important in democracy than a well-informed electorate, when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or, much worse, wrong information, it can lead to calamitous decisions that clobber any attempts at vigorous debate. That's why I produce the news."

    First principle: First obligation is to the truth.
    1.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这个剧从头到尾都在强调事实和真相的重要性.第三集Charlie和Leona的交锋中,Charlie有这么一段话"For the center, facts are the center. We don't pretend that certain facts are in dispute to give the appearance of fairness to people who don't believe them."Truth之所以叫Truth,是因为everyone believes it. Truth也是唯一不需要有争议的,如果为了维持某种公正而对事实制造argument是虚伪的。

    Second principle: First loyalty is to citizens.
    2.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公民的知情权。新闻业不应该依附于任何机构,任何财团,任何政党,唯一的忠诚,应为public audience。换一句老套的话说,media should be public interest goers.
    Third principle: Essence of journalism is discipline of verification.
    3.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有人难以理解把新闻做成审判室(courtroom)的意义,Will和Mackenzie开始将news night做成一个公共的辩论会。当然这个public debate的存在合理性完全取决于Will作为一个审判官,他问的问题是否有助检验事实及其意义,以及他引导的方向是否是公正并且有助于公众看清真相。所以辩论的过程,就是一个verification的过程。
    Fourth principle: Independence plays a key role.
    4.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Fifth principle: an independent monitor of power.  
    5.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只有维持独立性才能让新闻成为监督者。第三集提及了AWM(大新闻集团)和国会,还有美国第二大财团Koch Brothers摆脱不了的利益关系。但是大体来讲,相对于天朝里面,媒体是党国喉舌的定性,美国的新闻业还是要自由太多。
    Sixth principle or duty of the press: provide a forum for public criticism and compromise
    6.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Seventh principle: journalists must make the significant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7.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有趣与否可以从收视率中定义,但是相关性和重要性却不行。那些肥胖、堕胎、老年得子的"Human interest stories", 但是他们不能帮助公民成为"well informed and self governing electorate".
    Eighth principle: journalists should keep the news comprehensive and proportional
    8.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在讨论会上,Mackenzie提到了“The media is biased towards fairness”。新闻真的可以完全的真实客观吗?媒体从业者作为报道内容的决策者以及信息的筛选者,他们有责任去提供最有用,和最相关的新闻。从这个角度来讲,Will所履行的职责也更像一个裁决者,他公正,同时却是偏向于公正,他不可能报道一个杀人案件或者恐怖袭击案件像是报道橄榄球赛一样纯粹记录和描述。
    Ninth principle: journalists have an obligation to exercise their personal conscience
    9.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Charlie在剧中是一个非常可敬可佩的人物,他一直在帮Wwill顶住来自上级和董事会的压力。但是当他听到最后Leona扬言要炒掉Will的时候,他也不淡定了,因为炒掉这样一个受欢迎的主播只能以非常肮脏下贱的方法去让Will离开新闻行业。新闻行业者是要摸着良心做事的,却可惜媒体行业又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这一点非常矛盾。
    Last Principle: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es of citizens
    10、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6 ) 台词(更新至第三集)

    【第一集】
    MacKenzie:在一个民主国家,没有什么能比让全体选民都拥有知情权更重要了。如果信息闭塞,或者更糟,根本是假信息,会导致灾难性决策,抹杀百家争鸣的的可能性,而这正是我从事新闻业的原因。

    Will:这不是什么慈善剧院,而是靠广告支撑的电视台,你很清楚对吧?
    MacKenzie:我宁愿为100个观众播出一档好节目,也不愿为100万观众播出差节目,如果你让我选的话。我过来是要做一档最像我们之前节目的节目,而不是你现在这种好好先生的节目。谁说好的新闻就没法受到欢迎的?
    Will:尼尔森做过统计。
    MacKenzie: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做既真实同时又受欢迎的新闻节目。
    Will:这不是过家家,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们已经证实,内战以来我们的国家比起任何时候都要两级分化。
    MacKenzie:是的,人们倾向于选择他们想知道的新闻
    Will:人们选择他们想知道的事实!你想做的根本不能实现。
    MacKenzie:除非你认为绝大部分美国公民都是笨蛋
    Will:本来就是
    MacKenzie:我不这么认为。给我机会,我来证明。你知道你忘了什么吗?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她诞生以来就不停地告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国家,这是我们血液中的一部分。如果你诚实地告诉观众事实,那么观众会想要看新闻,并不是每个人甚至没多少人,顶多5%,但就是这5%的人会改变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会做得更好。

    MacKenzie:现在你要仔细听我说,塞万提斯500年前说“听我说,此地荒凉,难以忍受,艺术尽毁,品性败坏,骑士诞生,战袍招展,戴上手套,向你宣战。”这就是《堂吉歌德》。是时候做一个堂吉歌德了。我们要重建新闻界,重塑新闻工作的神圣性。做一档夜间节目能够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彬彬有礼,谦和有度,回归到重要的新闻上,不再有漫天谣言,不再有窥探隐私,向愚昧之人宣扬真理,不再为了新闻而制作新闻。我们现在正处于转折点,我知道你明白这一点,外界将有漫天讨论。政府是行善的利器,亦或是利己者的工具?难道我们不想做的更多吗?难道利己主义是天性吗?你我是可以设定论题的少部分人。


    PS:第一集最好看的部分,是从得到消息到完成直播的过程,10分钟的戏剧,涵盖了判断报道方向、搜寻资料、敲定受访者等一系列流程,唯独没有上文中的“理想主义宣言”。实际上,编剧艾伦·索金借MacKenzie之口说出了自己的价值观——新闻客观公正,回归重要的议题,启迪民众,重塑第四等级。这些都是很激动人心的观点(影片确实在保持克制的基础上添加了些许配乐),但难免于精英的说教气息。而电影,至少我心中的好电影,是“展示”,不是“教导”。



    【第二集】
    News night 2.0三原则
    第一,这是否是投票时我们所需要了解的信息?
    Is this information we need in the voting booth?
    第二,它是否是辩论的最佳可行形式?
    Is this the best possible form of argument?
    第三,报道是否有历史背景?
    Is the story in historical context?
    第四,报道是否真的有两面性?
    Are there really two sides to the story?
    媒体对于成功有偏见,媒体对于公正有偏见。不是每条新闻都有两面性


    演播室就是法庭,我们只连线专家证人。

    我们不要最华丽的版本,不要最惊人的版本,而是最佳可行的版本。

    我们让他上节目太煽情了,我们就是为了给他赚取同情,我不想为任何人赚取同情,我要的是事实,而这两方面都不能展示事实。

    成为领导者,成为这个节目的道德核心所在,做到正直客观。


    【第三集】
    “我喜欢这些听证会的原因是,它们让美国人更透彻地了解为什么911的悲剧会发生和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喜欢这些听证会的原因还包括,它给了我一个向911遇难者的家属朋友道歉的机会。我向在场的所有人,向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道歉,你们的政府让你们失望了,承诺要保护你们的政府让你们失望了。”

    晚上好,我是威尔•麦卡沃伊,这里是《晚间新闻》。

    您刚才看到的是在乔治•布什总统任期内的前反恐协调员理查德•克拉克的发言片段,2004年3月24日在国会的一段声明。我们喜欢那个时刻。成年人应该为错误负责,所以今晚,我用克拉克先生因错误向民众道歉的片段作为开篇引出我个人的道歉。我为在我负责本节目期间未能正确地报道信息和引导选民而道歉。在此声明,我并不代表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道歉,也不是说所有新闻工作者都欠大家一句对不起,我只代表自己,我是导致我们步入缓慢的、反复的、不自觉的、难以修正的灾难,落到如斯田地的同谋。新闻业误报选举结果、散播恐慌、激起争论、失实报导政府换届,作为行业领袖我难辞其咎。从金融体系的崩溃到我们的真实能力,再到我们面临的危险,当成千上百英勇的年轻人上战场保家卫国时,我却用哈里•胡迪尼(著名逃脱大师)的雕虫小技来误导观众。错误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收视率。
    大众传媒发展初期,新闻界的哥伦布和麦哲伦——威廉•佩里和大卫•沙诺夫(分别为CBS之父和美国广播通讯业之父)直入华盛顿去跟国会谈判,国会同意让羽翼未满的广播电视网免费使用纳税人所有的电视广播,但要以一公共服务为代价,那就是无论如何,每晚都要有一小时的新闻播报,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晚间新闻。国会预测不到电视业会成为广告商向消费者推销商品的途径,它忘记在协议中加上一条使全国性讨论变得更好的规定,国会忘记加上绝对不能在新闻播报中插播付费广告这一条,他们忘记说,纳税人可以让你们免费使用电视广播,一天中23小时你们可以卖广告,但剩下的一小时你们只能为我们工作。

    如今电视网的那些新闻节目,纵观历史,真正的新闻主播,例如摩洛、里森纳、亨特利、布林克利,皆为晚间新闻主持人,和布林克利、克朗凯特、拉瑟,现在他们要跟我这种人竞争,跟《泽西海岸》(MTV台著名的恶俗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人从事同一个行业的新闻主播,虽然这种商业化对我们是有益的,但现在《晚间新闻》将摒弃这种商业化。你们可能会大吃一惊。美国史上最伟大的一些新闻工作者目前仍然奋战在一线,以其多年经历沉淀下来的卓著思想和坚定不移的热忱为大家播报着新闻。然而这些声音现在已经极少出现了,马戏团(奥巴马在10年接受采访时曾把华盛顿比作一个马戏团)内小丑横行乱作一团,他们已经无力抗衡,他们被打败了。我要退出马戏团,投靠其它团队,我要追随那些战败的人,我被他们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所打动,我希望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这种精神。

    从今以后,将由我们来决定播出的内容和呈现给你们的方式。这一切都基于一个简单的真理——比起让观众做一个见多识广的选民,开启民智才是更为重要的。我们将竭诚为您奉献最海量的资讯,哪怕再小的新闻也要通过我们的网络传播开去。我们要做事实真相的拥护者,坚决反对含沙射影、投机、夸张和胡说八道的新闻作风。我们不是餐厅的服务员,不会按照你要求的方式奉上新闻大餐,我们也不做只会陈述事实的机器,因为新闻有了人性的参与才会变得有意义。我不会刻意去抑制我个人的观点,我会尽力去为您呈现不同于我个人主张的明智观点。你也许会问谁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决策人,答案就是麦肯兹•麦克黑尔和我。麦克黑尔女士是我们的执行制片人,她带领着一个超过一百人的团队,包括记者、制片人、分析师和技术员,她绝对是值得我们信任的;而我则是《晚间新闻》的执行总编,也是这个节目所有细节的最终决策人。做出决策的我们是什么人呢?我们是媒体精英。


    莉安娜:上帝啊,过去的六个月里,新闻之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查理:莉安娜,节目收视率已经稳定下来,我们在做让你为之骄傲的节目,我会让事情变回原来的样子的。
    莉安娜: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哪里去了?肥胖症、乳腺癌、飓风、老年得子、爱疯……那些破烂才是他在行的。
    查理:做那些破烂的时候他在打盹。我策划让一个才华横溢的执行制片人,给另一个才华横溢的主播,提供最好的平台,通力合作,做一档能让这家公司骄傲的新闻栏目。
    莉安娜:为了左派?
    查理:中立
    莉安娜:你他妈疯了吧
    查理:为中立派,莉安娜,事实永远是中立的。我们不能假装某些事实有争议来给不相信这些的人公正的假象。平衡跟我没关系,它和真相、逻辑、或事实没有任何关系。他不会在节目中告诉观众要和平相处,这是新闻的进化,观众依然支持。

     7 ) 【你们需要多长时间的高潮?】【观第二集后吐槽】

    于是有很多人,这样那样的观众表示第二集没有戳中他们的G dian。

    我就纳闷了。

    这个剧的每一集完全不亚于片中那些头脑风暴—“我有智商我自豪”—王子与公主压缩整理成千上万新闻信息到仅仅几十分钟一集节目的工作难度。

    我第二集看完许久才觉然自己100%的精力都被拉入故事情节和原子弹级的台词碰撞当中。以至于现在去回忆才想起绿幕合成的街道背景,才去对比该剧与Mad Men拍摄技术之间的差异(后者使用低角度仰视,配合轨道机)。

    看了快5遍Friends全季,我依然记得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某一集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但就像你发球,打炮和放屁一样,角度偏了,没有那么臭了,不代表你该停止这一切。这更是个机会去思考,去琢磨昨晚吃了什么才使你的狗没有被熏翻……

    我在Missouri Columbia学新闻,我很爱The Newsroom。

    所以我总是对自己说,“少一些期待,不会是坏事”。

     短评

    理想确实让生活值得忍受,这群新闻人简直就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代表,这种近乎疯狂的理想主义正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我们周遭的现实已经够让人失望了,哪怕用这种近乎疯狂的有良心的东西意淫一下也是好的。还拥有点言论自由权的老外可能不喜欢这个,但我们太需要了,即使这只是一种幻想。★★★★★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我爱无敌快速话唠片!!@邱晨小虫 强烈推荐给你!!

    12分钟前
    • 小油飞
    • 力荐

    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优缺点都明确强烈。总体而言还是相当让人喜欢的,电视剧里政治倾向这么明确的不多,勇气可嘉。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很好看啊魂淡。。。暗暗想比黑镜子好看啊。。。

    18分钟前
    • 小九儿
    • 力荐

    美国真的太伟大了。我也想要这种千疮百孔一地鸡毛一团乱麻还是要仰起脖子谈理想主义的体面。

    22分钟前
    • Eureka A.O.
    • 力荐

    吹过头了吧。不管是剧集本身还是打分高的观众都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了吧。我默默地等待这个剧的分降下来。不是说话快,对白多,关注公共话题就是好剧好不好。PS,千万不要把新闻媒体想象的太神圣,社会变革和体制推进绝对不是主要靠电视演播室里的这帮人,不论国内国外。当然,我不否认其重要作用。

    23分钟前
    • Echo
    • 还行

    这些人到底是怎么能,怎么能这种强度的工作下,还能争分夺秒地搞办公室恋情的?他们是怎么能每天工作到九十点,到酒吧喝到十二点,完了还能去打上一炮,然后第二天还能起来开晨会的?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艾伦.索金最爱的其实是sloan这菇凉吧?他把美貌、智慧、干练能力、爽脆性格,和飒飒气度一股脑都给了她,还叫她不紧不慢、水落石出地放光彩,说出话来句句敲打人心,给她配角戏份却叫她比主角还主角,叫她渐渐不可取代,更不可屈就。没有这菇凉,观众可能会呼啦一声走一半吧?

    3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第一集真精彩,Mac在Will办公室说的那段关于媒体的话看得我汹涌澎湃。是时候让媒体回归到真正重要的东西上了,让偷窥癖和八卦死亡,让我们对愚蠢的人讲真话。HBO总能挖来电影界的大咖,女主角我暗恋好久了,所以高度关注这部剧。

    34分钟前
    • Q
    • 力荐

    sorkin的剧本代表了tv series智力的最高水准,我唯一不能给五星的原因就是polarized news!are you serious!who told you being polarized is being intellectual!you can take a stand,but you don't use your judgement to manipulate the truth

    36分钟前
    • jo
    • 推荐

    大赞!!!台词太牛逼了!!!!!思路比台词还牛逼!!!!!

    38分钟前
    • AKA小谁
    • 力荐

    总共十集我掉了十五次眼泪,这种糗事儿我会主动说么?

    41分钟前
    • 袁长庚
    • 力荐

    拍出一种职业的性感与魅力,让观众欲罢不能,是职场剧必备且难得的素质。

    46分钟前
    • DereK
    • 力荐

    尽管艾伦·索金给我们呈现的美国新闻世界,不一定完全客观,也或许只是一个梦想。但起码它足够自由,而这恰恰是媒体敢于发声,让真相最大限度靠近受众群体的保证。虽称不上神剧,但有亮点、有幽默、有温情、有政治,如果没有狗血的男女关系,绝对值得满上五星。★★★★☆

    47分钟前
    • Q。
    • 推荐

    靠,看到这种剧,内地的记者们都要泪崩或者想死了吧……

    49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中心思想太明确、太主流了,几近说教。但对于我们这个过于“实际”的时代和国家,还是非常有价值。那个愚蠢的白痴问题“是什么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答案也许就是在于,有一些“笨笨”的人,坚守着“不切实际”的理想,并勇于行动。

    52分钟前
    • fwb
    • 推荐

    喜欢Mackenzie

    54分钟前
    • 穆秋石
    • 力荐

    第一集老男人发飙那段太精彩~~~看得热血沸腾啊!!HBO威武!天朝媒体从业人员,还是别看了……真的,受刺激啊!美国确实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但是,就是因为那些人的存在,就是因为那些争执、质疑,美国永远都有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56分钟前
    • 方方土君
    • 力荐

    本来想看半集睡觉的,但全程高能,太酣畅淋漓了。被女主迷的半死。天朝新闻从业者怕是不敢看吧

    1小时前
    • fjqwelcome
    • 力荐

    本人不敢说自己阅美剧无数,不过十几年的经验还是在的,这个剧集真的值得继续关注。PS:真的好久没有一部剧集像这部一样让我才看第一集就被深深吸引的。精彩!

    1小时前
    • 北纬32度五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