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法国2009

    主演:乌尔里希·图库尔,丹尼尔·布鲁赫,史蒂夫·布西密,张静初,香川照之,安妮·康斯金尼,达格玛·曼泽尔,马蒂亚斯·埃尔曼,杉本哲太,柄本明,井浦新,肖恩·劳顿,Christian Rodska,高夫莱德·约翰 

    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辛亥革命

    • 正版货

      霸王花遇鬼

    • 已完结

      芳华

    • HD

      旅馆

    • HD

      7把枪

    • HD中字版

      沙漠之狐

    • HD

      海上风暴1951

     剧照

    拉贝日记 剧照 NO.1拉贝日记 剧照 NO.2拉贝日记 剧照 NO.3拉贝日记 剧照 NO.4拉贝日记 剧照 NO.5拉贝日记 剧照 NO.6拉贝日记 剧照 NO.16拉贝日记 剧照 NO.17拉贝日记 剧照 NO.18拉贝日记 剧照 NO.19拉贝日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1937年,在中国南京生活多年的德国商人拉贝(乌尔里奇·图克尔 Ulrich Tukur 饰)与妻子多拉准备回国。他把在西门子中国分部担任的职务交给继承人,然而就在当天的欢送舞会上,日军开始轰炸南京城,到处烧伤抢劫,引起南京暴乱。恐慌的居民四处逃散,拉贝毅然打开公司大门 收留中国员工及其他难民。南京城的外国传教士、医生、商人们商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国际安全区”来保障无辜百姓的安全,拉贝被推举为主席。本来第二天决定回国的拉贝决定要留下来,去拯救无辜的老百姓。当他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对南京人民施加的惨无人道的暴行时,拉贝更加积极地与同伴们和日军斗智斗勇,试图挽救更多的生命。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安全区,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与之同时,日军的暴行更加疯狂,拉贝的人道救助引起他们的不满,安全区多次受到日军的冲击,补给变得越来越艰难。几十万的无辜百姓等待拉贝去拯救,巨大压力下拉贝怎样去完成这人性的使命?

     长篇影评

     1 ) 《拉贝日记》:拉贝伟大,电影平庸

    我不会因为一部电影的平庸而否认拉贝的伟大,而同样我也不会拉贝的伟大而却去承认一部平庸的电影。虽然《拉贝日记》在德国获得大奖,但这并不代表这是一部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好电影。《拉贝日记》给我带来的失望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这部影片里我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震撼,甚至没有什么感动。这部拍给西方人看的“拉贝小传”虽然也只有两个小时的片长,却让我感到是如此冗长,我不知道在影片的播放过程中看了多少次时间,《拉贝日记》“循规蹈矩”到没有任何惊喜,甚至没有一个高潮点来引发观众的共鸣,影片如同流水账一样,平庸到没有让人想重看一遍的欲望,而在走出影片后,脑海里那刚刚看过的影像也正立刻慢慢消散,《拉贝日记》给我便是这样一种极度模糊的印象。

    背景般的中国人

    说到刻画那场浩劫中真正的主角中国人,我就不能不提到《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在接受杨澜时采说道,那一个个特写的中国人的脸庞是他照着真实的照片尽量寻找长相相似的群众演员来化妆扮演,而这便使《南京!南京!》里那一张张茫然、无助却带着点刚毅的脸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在《拉贝日记》中,导演罗瑞·加仑伯格却依然采用了一种最为平庸的手法来塑造中国人。只有在拉贝选择那20名士兵时,镜头了给了那些士兵一些镜头特写之外,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中国人已经完全沦落为了这部影片中的道具。除了张静初这个所谓的主演和拉贝先生的司机之外,我几乎想不起电影中有哪张让我难忘的中国脸庞。

    当影片中的中国人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影片中浩劫给人所带来的震撼则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或者说,《拉贝日记》的故事核心是完全转移到了拉贝此人身上,因此甚至可以说这场浩劫中在《拉贝日记》中已经完全成了成就影片中那个拉贝的光辉形象的一个活动的背景板。

    而同样的问题也在屠杀桥段中可以看到。在预告片中被大肆渲染的“多米诺骨牌屠杀”桥段则是我在影片中看到最为难受的桥段之一。但这并不是因为屠杀的残忍,而是对该桥段中所表现出的造作感到难受。在桥段中,那些中国士兵已经完全彻底地被道具化,在机枪扫过之时,居然没有一丝要躲避反抗的意思,完全按照导演的意思在特定的时间并以相同的姿势倒下,毫无生命的道具也不过如此了。

    当有的电影试图还原那张浩劫中的每张脸,而有的电影却用粗糙的大笔将中国人一笔画过。《拉贝日记》中的中国人都在拿着聚光灯,只不过他们都站在聚光灯的背后,光芒全部落在了电影中的拉贝身上。由此不得不说,有时比比,才知道哪部影片更有诚意。

    恶俗桥段的放肆堆砌

    陆川在将五个小时的电影剪到了两个小时之后,原本剧本中存在着三角恋剧情被完全删除,以至于我们在现在公映的《南京!南京!》里完全看不到有几个角色之间原本存在的感情纠葛。

    事实证明,删除比保留更加困难。

    诚然,加入几个主角的感情纠葛后,会让影片显得更商业更吸引观众一点,然而这必须要看是什么影片。将这种无谓的感情戏掺杂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便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腻味。商女不知亡国恨,老外不知屠城痛。南京大屠杀这场浩劫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眼中似乎仍然太过遥远,从他们彻底将中国人沦落为一个个只会呼吸的道具可以看出,他们似乎还远远没有了解到这场浩劫给中国人带来那种难以抹灭的痛,而是在用一种纯国外的思维来打量这场浩劫,因此他们更关注这场浩劫上的外国人,对发生在这场浩劫上的莫须有的异国恋则更加有兴趣点。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惯性思维态度甚至是霸道不负责任的,这不禁让我对《拉贝日记》的诚意表示怀疑。因为在影片中将张静初的爱情戏份删除,对影片的剧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相反会让剧情更加紧凑点。而偏偏就是这对表现影片主题毫无帮助且和历史完全无关的恶俗剧情,在影片中以“战场中的浪漫”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游荡在血和尸体之上。

    而影片中的恶俗之处远不止这一处。

    我不明白外国人是否真的能理解在这场浩劫中出现所谓的欢呼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劫后余生固然可喜,但远远不会达到影片中那样欢呼雀跃的程度。这种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激动更多的是一种悲乐,而不是影片中那种没心没肺的狂欢。然热这种欢呼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出现。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便是最后拉贝离开南京的桥段,且不论这场戏是否符合史实,单单那些那些衣冠鲜亮的且满脸红光的群众演员,就让我难以感受到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死掉无数中国人且缺乏充足食物的浩劫。无论拉贝拯救了多少人,但在这场死了30万人的浩劫中,任何的欢呼都是刺耳的。至此,这部影片中的中国人已经完全成为衬托拉贝光辉形象的元素了。

    《拉贝日记》的结尾,必然成为最恶俗的桥段之一。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

    “毫无亮点,平庸到底”——这八个字就是我对《拉贝日记》最直接的印象。这是一部无论从尊重史实的程度上还是从一些虚构的剧情上来看,都有着太多太多瑕疵的影片。这部耗资2000万美元的“大片”,空有还原历史的想法,却缺乏还原历史或者是传达真相的能力。对浩劫缺乏足够尊敬的描述,而影片里和日军的交涉以及安全团内部的矛盾这些本可展开的剧情又浅尝辄止。这部平庸到极点的影片甚至比不上好莱坞标准流水线的作品,至于比肩《辛德勒名单》那更是天方夜谭。虽然影片中的演员都有着出色的演出,尤其是扮演香宫鸠彦的香川照之更是令人尊敬。如果没有这些演员,那么这部影片甚至连平庸都谈不上。

    拉贝是伟大的,但这部《拉贝日记》却离伟大有着太过遥远的距离。

     2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心中的拉贝

        本文的内容,来自报纸书刊、新闻视频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的口述。

        为避免让文章篇幅过长,整理的过程中,适当地删掉了一些内容。

        内容尚不完整,欢迎大家补充、转载。


        文章目前包括的人物:李秀英、伍正禧、潘开明、穆喜福、李世珍、丁永庆、汤英、孙有明、吴克政、王凤英、芮体和、常志强、李俊、夏淑琴……


        李秀英:“拉贝是一个好人”

        李秀英口述:“拉贝是一个商人,不是兵,但是他利用他的特殊地位保护我们中国人。当时只要遇到了麻烦,中国人就去找拉贝,他立刻就来。拉贝利用他的特殊地位,和日本人谈判……当时我们完全不知道拉贝是纳粹党党员。不管他是不是纳粹党员,它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拉贝是一个好人,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只要你为他们做了一点事,他们就会给予十倍的报答。那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同日本人谈判。要是没有拉贝,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被日本人杀害。拉贝救了很多很多人的生命。”


        伍正禧:“他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命”

        伍正禧口述:“我现在对拉贝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有坚定果断和品德高尚的德国人,他是中国人最好的朋友。有些报纸报导说,他是一个纳粹党员。不管他是或不是纳粹党员,他救了许多中国人的命。那个时候表现出了他的高尚品德,这是最重要的。历史是真实的,谁都无法否认它。在他领导下,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团结全体领事馆成员、几个传教士和外国教师,建立了一个安全区。那时要是他不把大家组织起来,日本人肯定还会更加疯狂……他勇敢地站出来,为中国人说话,对保护他们作出了他个人的贡献。”


        潘开明:“他是我们的救星”

        潘开明口述:“那时,我是一个人力车夫,没有亲自结识过拉贝。但我看见过他,我们都知道他秃顶,所以我们都认识他,有时我们在上海路、山西路或宁海路上看见他。我们只知道他是难民区的负责人,我们也知道他和其他一些外国人建立了难民区。他们是我们的救星。要是没有他们,一定还会有许多中国人被杀害。拉贝在他的日记里写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装在心里想要说的话。不管拉贝是不是一个纳粹党员,都改变不了我们对他的看法,因为他是我们的救星。”


        穆喜福:“德国国旗保护了五六百人”

      [管他叫“老毛子”]

      “那时也不知道拉贝不拉贝的,我们叫他老毛子”,现年83岁的穆喜福一直住在南京广州路4号,直到十年前广州路拓宽,才搬迁到南湖南苑新村趣园。“当时我14岁,我家的后门就正对着拉贝家”,穆喜福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当年他家是栋小破楼房,楼上、楼下加起来就63平米,他家的后门正好对着拉贝位于小粉桥1号的住处的大门,相距不过30米,因此经常能看到拉贝。“那时兵荒马乱,也没打听这位外国人叫什么名字,他个子很高,穿着藏青色的一套西装,戴着一副眼镜,脸上留着大胡子,所以我们都管他叫老毛子”。

      [德国旗盖过房顶吓走鬼子]

      “老毛子家国旗救了多少人哦”,穆喜福告诉记者,1937年12月日本兵攻入南京城前,三天两头有飞机来轰炸,当时拉贝就在自家的房顶平拉起了一张巨大的德国的国旗,大概有普通国旗几十倍大,把整个房顶也遮住了,从空中看特别显眼。“日本人怕这个国旗哦,好几次飞机都冲下来了,看到这么大的国旗又飞走了”,穆喜福称,后来打听才知道拉着国旗的地方,是南京国际安全区,就是由这个老毛子当家的,听说住在里头,日本人就不敢乱抓乱杀,结果人一起往里面涌。由于穆喜福家紧挨着拉贝家,算是安全区,那时沾亲带故的亲戚姨妈、舅舅全从城南、城北跑了过来,63平方米的小破楼里竟挤了53个人。

      [一家53人全活了下来]

      “多亏老毛子哦”,穆喜福称,有一天晚上,隔壁一位三十多岁的张叔离开拉贝家院子,回趟家看看,就被日本兵抓走了,拉贝知道后,立即开着车冲了过去,一会儿就把张叔接了回来。穆喜福称,他当时有两个姐姐十七八岁,正是日本兵要找的花姑娘,幸好躲在拉贝家从而躲过了灾难。“我们全家人永远感谢拉贝,要不是当年受到他的保护,我们一家53口人,不可能全部活下来,早就被日本人杀害,骨头打鼓了”。


        李世珍:“如果不是他,我恐怕已经埋在地下几十年了!”

      [院子里挤了五六百号人]

      “那时院子里全是人”,2006年79岁的李世珍是穆喜福妻子,她也是拉贝故居的见证人。“当时我只有10岁,但很多事情还是知道的”,李世珍告诉记者,拉贝家的院子里,到处是简易棚子,有1人多高,里面铺些稻草,只能供人躺在里面睡觉的那种,当时院子里挤满了逃难的人,足足有五六百号人。

      [他曾刀下救37人]

        李世珍老人说:“有一个家族37个人,被日本兵抓住了,全被绑好了跪在地上。(日本兵)准备砍头的时候,拉贝刚好经过,他就和日本兵交涉,最后把这37个人都带走了。后来这个家族的人都说,如果没有拉贝,他们整个家族就灭亡了。其实我们都一样,如果没有拉贝,我恐怕早就已经埋在地下几十年了。”

        [不出去是最安全的]

        据李世珍奶奶回忆,当年她和大量难民躲在拉贝家中,日军不敢进来,大家也都知道“不出去是最安全的”。“后来我结了婚,家就在拉贝故居旁边,一睁眼就能看到,所以一直觉得没有离开。再后来这里面立了拉贝的雕像,我就经常来这边看他。最近老了,腿脚不灵便,就来得少一些了。”

        [《拉贝日记》我演了一个难民]

        在电影《拉贝日记》中,这位82岁的老奶奶客串演出了一个难民,李奶奶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


        丁永庆:“他用身体挡住大门”

        [在院子里搭棚让人居住]

      2006年,91岁的丁永庆老人,当年居住在小粉桥12号,与拉贝住宅近在咫尺。日军大屠杀时,丁永庆18岁,拉贝的厨师一位姓曹的天津人,让他躲进小粉桥1号避难。丁永庆老人回忆说:“拉贝是个大个子,待人很好。他在院子内搭有芦席棚,让周围的居民居住,供吃供穿。我在这里住了近一年。”丁永庆告诉记者,那年12月19日晚上,有两个日本兵在拉贝住宅越墙而入,企图作恶。被拉贝知道后严词叱责,那些个日本兵看清他是德国人之后,只得悻悻地收起枪,要拉贝打开大门让他们出去。“不行!”拉贝用身体挡住大门,断然拒绝,“你们从哪儿爬进来,就从哪儿滚出去!”两个日本兵慑于拉贝的威严和气势,只得灰溜溜地翻墙而去。院内的难民见到这一幕,不禁拍手欢呼起来。

      [尽自己所能救济难民]

      那天,在拉贝院子里避难的丁永庆实在饿极了,便出门想去找点吃的,可一抬头,看见竹篱笆墙上有个被日军用刺刀刺死的小姑娘,他吓得赶紧回身。拉贝让他的助手韩师傅给他拿来了一小杯米和几片咸萝卜根。韩师傅告诉他,“拉贝先生说了,天冷,地上又潮湿,要你们把萝卜根煮着吃,这样能去湿。拉贝先生还说,不管怎么样,要保证给住在这儿的难民每人每天发一小杯米,一个星期发一次萝卜根和蚕豆,他说虽然少,可他已经尽力了。”丁永庆说他是幸运的,当时还有个小他3岁的弟弟,没能及时躲进拉贝家,在中山陵一带被日本兵逮住了再也没有回来。


        汤英:“一个具有高尚人性的人”

        [多少泪,止不住流淌在拉贝小院]

        “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人知道什么是人间地狱,我能活下来,如果没有拉贝先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谈起往事,个头不高、身体硬朗的汤英老人眼中有泪。谈起拉贝,老人感恩戴德:“只要一去南京,我就去拉贝先生的小院去看看,那个小院还在,一到那里,在泪水里,我总是想起好多好多往事,我现在老了,但我时常带着儿女们来,好让他们记住一个恩人,一个具有高尚人性的人。”

        [拉贝先生是我的邻居,他的鞋子都由我和师傅做]

        迈入2008年,汤英已是88岁的高龄老人了,1950年他作为汽车修理专家从南京举家迁到芜湖。这位十分健康、精干的老人,他对有关恩人和往事记得十分清晰:“《拉贝日记》中写到他自建的小防空洞里挤了不少人,特别提到的邻居鞋匠就是指我师傅。……我的师傅名叫吴富贵,上海人,是皮鞋店老板,会说些洋泾浜英语,专做大使馆、外侨和传教士等的生意。拉贝先生一家人的皮鞋是我师傅包做的,我时常为拉贝先生做些鞋子的起低工序,拉贝先生对我们很友好,一点也不爱摆架子,他的亲近让我们和他常有往来。……邻居们都习惯称拉贝为‘喇叭’先生,他身材高大,平易近人”

        [我有两次差点被鬼子杀了]

        “日本鬼子杀进南京城那年,我17岁。”老人回忆道:“1937年12月13日,日本鬼子杀进城后,起先我和师傅仍在皮鞋店住,我曾两次险遭鬼子毒手……鬼子进城的第三天晚上,又有两个鬼子踢开皮鞋店的门闯进来,见我们一老一小两个人,一个鬼子用刺刀对着我要‘花姑娘’,我直摇头,鬼子凶恶地用刺刀在我身上点呀点的,刺刀划到我肚皮时,忽然外面有女人哭叫声,两个鬼子急忙跑过去。经此一吓,师傅和我立即逃进了拉贝先生家避难,一个多月没敢出拉贝防空洞大门一步。”

        [拉贝一边枪指日军救人 ,一边筹粮救济我们]

        在汤英的记忆里,日军骚扰小院有数十次。最惊险的是日军进城后十多天后的一个夜晚,当时拉贝先生外出不久,有三个日军从围墙外翻进了拉贝小院来,身后都挂着明晃晃的刺刀,汤英老人说:“当鬼子正要把一个女人推出围墙外时,就在这危急的时刻,传来了汽车的喇叭声,是拉贝先生回来了!所有的难民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当拉贝知道日军是翻墙进来抢人时,他怒不可遏,用英语大叫,鬼子老实地站着并表示想从大门溜出去时,拉贝不同意,他示意翻译让日军从哪里来的,就得从哪里出去。当鬼子了解这一意思时,不想在中国人面前跌相,仍想从大门出去。拉贝大声吼叫,并拔出手枪,逼近日军,指着围墙赶他们爬出去。最后爬墙的鬼子在惊恐中滑倒二次才爬了出去。”

        一天上午,一对母女走在小粉桥路上时,突然遇到日军。一个日军抓住年轻的女性就往路边拖,母亲死死拉着自己女儿的手不放,日军竟然凶狠地踢向那位老人。当日军把姑娘拖向路边的小房子时,路上的人一个也不敢吱声。恰逢拉贝先生从天而降解救了她们。四个日军开了卡车来到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抓抢妇女,当时虽然有美英等国外籍国际安全委员会成员在场,但他们都被日军打趴下了,恰巧当时拉贝来此办事,日军见到身穿德国军装,头戴钢盔,足蹬军靴,臂佩“卐”字袖章,腰别短枪的拉贝,才怏怏离去。

        汤英老人回忆道,拉贝先生的家为独式花园式小洋房,本不是收容难民的场所,但随着日军烧杀越来越厉害,逃进他小院来避难的人激增到600多人,地上坐的都是人,当时正值寒冬,拉贝先生在极端困难下,不仅搞来米给难民在小院内做饭充饥,还找到芦席、稻草、布篷等给难民御寒,为了防止日军进来骚扰,拉贝先生专门组织人员日夜在围墙边注意日军的去向,一旦有鬼子翻墙进来,就吹哨报告他,由他来驱赶。


        孙有明:“日本人从天上看见,就不敢扔炸弹了”

      后来被全世界视作洪水猛兽的纳粹党徽,在1937年的严冬却保护了20万南京的中国人。拉贝和家人在院子里用床单做了很大的一面纳粹党旗。“四只角都绷得紧紧的,日本人从天上看见,就不敢扔炸弹了。”孙有明到现在都还记得这面旗,他当年曾经为拉贝做过衣服。很多人和他一样,靠拉贝的保护,活过了他们生命中最长的一个冬天。


        吴克政:“大家都不会说德语,都和我爸爸一起喊他‘喇叭’”

        《拉贝日记》里被经常提起的鞋匠的儿子吴克政记得,“大家都不会说德语,都和我爸爸一起喊他‘喇叭’”,很多人都还记得‘喇叭’戴着那个袖标,经常上街走,指着纳粹党徽,喊‘嗨!希特勒!’,来制止日本人侮辱中国妇女”。


        王凤英:“到这个难民区里避一下,我们这五个人就没有死”

        王凤英老人曾在国际安全区避难过,2007年她已经82岁,回想起当年的那段历史,仍感到一种默名的恐慌。1937年,当时王凤英只有12岁,家里有5口人,原先一家住在珠江路,日军攻城后,父母听邻居说广州路这边有个安全区,就带着自己和姐姐弟弟一起过来了,因此,拉贝是全家的救命恩人,现在她每年的12月13日都会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王凤英回忆道:“拉贝成立的难民区,我们这五个人到这个难民区里避一下,我们这五个人就没有死,要不然,在(珠江路)那个地方,就活不下来了。”


        芮体和:“拉贝先生虽逝永生”

      拉贝故居门厅内的桌上,放着一本留言簿,上面写满来访者的参观感言,留言者上至年过八旬的老翁,下有七八岁的孩童,许多外国友人也留下对拉贝的钦佩之言。

      一串长长的笔迹引起记者的注意。那是一则2007年1月26日的留言,落款是大屠杀见证人芮体和。“我是大屠杀的见证人。拉贝先生我见过,那年我13岁,就住在离这不远的汉口路17号。我今年已经83岁,当时看到一位高个子外国人,正是拉贝先生。参观后,又使我回想起1937年12月13日血腥大屠杀的场面。感谢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平使者,拉贝先生虽逝永生。”


        常志强:“弟弟们都被日本人杀了”

        住在夫子庙附近的常志强老人,则讲述了他们一家在日军进城的前一天准备到安全区避难,路上被守城军队拦住未能赶到安全区,日军进城后的第一天就把他们全家六口当场杀死(最小的弟弟当时才两岁),他和姐姐幸存下来后立即跑到安全区的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避难后才活了下来,而姐姐因被日军刺了五刀虽然当时未死,但几年后因体弱感染伤寒死去……

        常志强说:“从那以后,我和姐姐成了孤儿了,为了生存,我们在日本人的工厂里做童工,什么苦都受过。日本投降以后,日本鬼子飞机喷洒药雾,我们住的地方离飞机场不远,那个地方很多人都得了瘟病,我姐姐开始发高烧,烧了好多天不能吃,就喝水,拼命要喝水,要喝烫的,冷得不行,滚开的水她就这样喝下去,七天七夜后,相依为命的姐姐也死了,死的时候身上全是红点子。”


        李俊:“拉贝是活菩萨”

        85岁的李俊、80岁的丁正兰老夫妇家住孝陵卫,昨天他们也特地赶到拉贝纪念馆与托马斯·拉贝夫妇见面。一见到托马斯·拉贝,李老先生立即紧紧握住他的手接连说,“谢谢,谢谢!”而托马斯·拉贝尽管与李老先生从未见过面,却对他一点不陌生。他拿出自己编著的德文版《拉贝传记》,很快翻开其中一页指给李老先生看,里面记录的是曾经在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避难的幸存者情况,当时拉贝在自己的家中保护下来的南京平民就有600多位,李俊正是其中的一位,他与另外几位幸存者的照片与回忆都被收进了这本德文传记。

        “我那时候才13岁,跟着家里人躲到了拉贝先生家的院子里,为了保护我们,院子里搭了不少棚屋给难民们住……”李老先生指着故居旁边的草地说,“就是在这个地方!”李老先生说,当时难民们都说拉贝是“活菩萨”……


        夏淑琴:“我们都感激拉贝先生”

      2009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侵害名誉权案在日本终审胜诉。她也是拉贝在日记中提到名字一个的幸存者,她抚摸着纪念馆内拉贝的照片,“我们都感激拉贝先生,现在他的孙子来到南京看望我们,我特别高兴”,她还向托马斯·拉贝讲起了自己与拉贝先生的一段渊源:“那时我8岁,拉贝先生特别喜欢我,1938年他要回国了,又是雨又是雪,他把我和我舅舅找来,我那时特别狼狈,他用大衣紧紧地裹着我,我那时头上身上都有虱子,可他竟不嫌脏,还抱着我……他说想把我带回国去,可因为当时我家人都被杀了,妹妹已被送孤儿院,舅舅觉得要留一个小孩,舍不得我就没同意”。对于拉贝日记帮助夏淑琴告倒了日本右翼,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非常欣慰:“这是应该的,就像当年德国人也赔偿了犹太人”。身为医生的托马斯·拉贝还特别谈到了80岁的夏淑琴老人的健康状况,“我特别高兴跟你见面,尤其看到经历过苦难的你现在这么健康,你太了不起了!”




        本文只整理那些有名有姓的幸存者,如果要算上那些名字没有在报纸上被写出来的人,那么就更多了。

        这几天整理幸存者回忆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到,电影《拉贝日记》的确不够真实,不是把拉贝捧高了,而是捧得不够高,现实中拉贝的某些事迹,简直比电影还要夸张,但这些电影都没有表现出来,整体上,电影版还算比较冷静的,很多没有亲身体验过那场灾难的人,都认为电影拔高了拉贝,但对于那些幸存者而言,这部两个多小时(原版五个小时)的电影,还没能完整地表现出拉贝的全部事迹

     3 ) 勿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可谓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拉贝日记》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通过对人物多方面的描绘,使观众切身感受到日本军人的残暴,电影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认真的拉贝,耿直不讳的威尔逊医生,坚强慈爱的杜普雷小姐与帅气年轻的罗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令人生厌的日本军官,使观众深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拉贝日记》通过展示历史,也让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哲学,今年正值“七七事变80周年”,勿忘国耻,警种长鸣!

     4 ) 说什么好呢

    日记到底写了些什么?你会在日记里写下自己自私自卑阴暗的一面么?还是把自己写成个英雄,等待后人来发掘观瞻呢?我不知道,因为每个写日记的人,每个时期都会抱着不同的心态的去写,而且多数人也明白,日记可以帮助自己保留重要的回忆,也明白日记迟早会被其他人看到的。

    片子里拉贝说要等到自己四后,才让老婆看。而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了一个完美的英雄,建立了保护区拯救了将近一半的南京人。一切都太完美了。

     5 ) 南京不需要血的证明


        
    对《拉贝日记》的期待一直都挺高
    事件本身就足以让我震撼
    童年时代对“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的记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而那段必须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相当痛苦,如今却同样忘光
    也许在我的心里,需要那么一点东西来填补这让人肃然起敬的温暖和力量
    于是拉贝同志做到了

    陆川说,《南京!南京!》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看大屠杀,是为了突显“客观公正”
    这个答案我一直持嘲笑的态度
    而看完《拉贝日记》,果然证明了陆川的阴谋
    这部号称要打入日本的《南京!南京!》
    你那谄媚的视角,是为了,仅仅为了,让日本人能接受吧!
    真正能做到公正的,确实是只有第三方的眼睛,《拉贝日记》

    拉贝是一个固执到有些愚忠的纳粹党员
    他会认为“作为德国的同盟军,日本扩大实力也是正常的”
    他会相信“日本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过分的杀戮”
    他会期待“日本军官会约束现在的屠杀行为”
    他会维护“伟大的希特勒”
    他在等待“领袖的支援”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些天真可爱的老头
    在看到南京陷入危难时
    他会不顾一切得打开厂门让难民进来避难
    他会放弃离开中国的机会留下管理安全区
    他会在日军要求交出士兵的枪炮威胁下交出自己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没有经过完美的包装
    贴上“好人”标签的正常人
    他为中国人所做的一切
    并不是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
    而是出于自身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坚信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所以当他面对几百个士兵,却只能带走20人时,他哭了


    和《南京!南京!》刻意营造的黑白压抑色调、和屠城的血腥不同
    《拉贝日记》的基本色调是暗黄
    影片并没有展现多少残忍的景象
    从头到尾都给人温暖的力量
    让人看到
    在历史上如同地狱般的南京
    在1937年的12月
    其实有一个地方是温暖的、让人感动的
    在遮挡难民的纳粹旗下、
    在拉贝和太太朵拉分别的码头、
    在拉贝艰难选择的日军砍头比赛场地、
    在拉贝不得不离开中国时送行的人群、
    ……
    我的眼泪一直在流
    这些都是《南京!南京》那过分冷静去展示日军残暴无道的冷镜头所不能够带给你的动容

    今天的南京缺乏记忆吗?
    今天的中国人对历史模糊吗?
    今天的中国还需要仇恨悲愤或和平宽容吗?
    我们只想知道更多不被世人了解的真相
    在那个死神曾降临的城市,原来还有着这一点光
    这是《拉贝日记》能带给我们的
    让我们不再因惨痛的经历而痛哭
    我们流的是感动的眼泪
    这才是中国人真正应该知道的南京!!

    ps:
    不知道《南京!南京!》出于什么目的
    在它的故事里
    拉贝是多么懦弱无能的一个人
    仅有的几个镜头里
    只看到他的妥协和无奈
    和《拉贝日记》里坚强感言的拉贝完全不同!

     6 ) 被删改的拉贝日记。

    被删改的拉贝日记。


    同一时间两部南京题材大碰撞,不论票房胜负,倒是造就了南京题材的讨论热,这是好事。相信这两部片子也都会因为这种热议而受益,取得票房成功而双赢,没必要你死我活的。不过看掐架还是很意思的,所以我也不想劝架。

    《拉贝日记》中拉贝身为纳粹党员,和同盟国人一起聊天喝茶,任由中国人把纳粹旗在脚下乱踩,喝醉了和英国人一起唱:“希特勒是个胆小鬼……”这些也许不是史实,也许只是编剧的加工,但这给血腥的南京冬天蒙上了一层童话色彩,也使人更痛恨打破童话的人。

    但正如南京南京中拉贝的下跪和角川自杀等虚构情节让人不满一样,拉贝日记的一些明显缺陷使一个本来很好的题材与角度变得失色了。

    一、场景表现上,拉贝日记的大场面戏颇为粗糙,表情,动作,配音,时时提醒你这些人是群众演员。中国战俘在日军扫射时像多米诺一样的整齐倒下,没看到任何的惊慌挣扎,也没有《南京南京》中表现的麻木与绝望,好像日军扫射的是一堆木桩,但木桩也不会倒得那么整齐划一。

    二、张静初和那德国人的爱情突兀而且多余。

    三、张静初做为一个女学生,居然敢在杀死两个日军军官后还换上他们军服带着自己弟弟推着自己父亲尸体在夜里南京出城进城,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还有日军来向她敬礼报告。看到这突然感觉在看《女子特攻队》,张静初一个女学生就能如此横行南京,日军没有被金陵女子大学屠杀也真是奇迹。


    最重要的一点,对历史的处理上。在一场义正词绝拒绝了交出妇女的戏后,在电影中,安全区好像真得就再没有女生被施暴了,也没有提及有妇女被交出。只有一次日军杀死了伤兵和几名医生,另一次日兵要求女学生们脱衣服以检查她们是不是都是女的……(很无语)

    似乎编剧是想表现:当时拉贝很努力的把安全区保护的很好。生怕描写多了日军在安全区内的暴行,就会对拉贝的形象有所损伤。

    但真实的拉贝日记中是这么记录的:

    “有一个美国人这样说道:‘安全区变成了日本人的妓院。’这话几乎可以说是符合事实的。昨天夜里约有1000名姑娘和妇女遭强奸,仅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一处就有100多名姑娘被强奸。此时听到的消息全是强奸。如果兄弟或丈夫们出来干预,就被日本人枪杀。耳闻目睹的尽是日本兵痞的残酷暴行和兽行。”

    只看过这部电影,没看过拉贝日记文字版的人只怕会以为日军在安全区中相当的“守规矩”。只不过是一次“脱衣检查”而已,中国人为什么要哭天呛地?

    陆川在《南京南京》中让拉贝下跪,这有违史实,被指责。我认为很对,所有导演和编剧一厢情愿的虚构都可能造成对历史的歪曲。拉贝没跪过就是没跪过,日军没自杀就是没自杀,为什么一定要硬给他们加一些导演想要的“内疚”。

    而《拉贝日记》中用“脱衣”替换“强奸”的安排,是对拉贝的美化还是背叛?拉贝不是圣人,有些事他做不到,不能保护所有人,中国人也理解,同样也感激他,又何必为了让他的形像完美而连他日记中明确记录过的史实都回避或修改掉。拉贝在天有知,会感激制片方对他形像的照顾?还是为他的日记被删改而痛心?

    南京南京,因为其真实之处而震撼人心,也因为其虚构之处而失去了面对真实的力量。
    拉贝日记,日记本身比电影更真实。拉贝本人比编剧更诚实。















     7 ) 《约翰·拉贝》的双面镜

    网易娱乐专稿
    http://ent.163.com/09/0430/09/584TLEAP00031NJO.html

      在刚刚公布的德国电影奖中,《约翰•拉贝》【注:在本文中,以《拉贝日记》指称图书,以《约翰•拉贝》指称本片】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和影帝在内的四个奖项,而获提名无数,包括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内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空手而归。这确实说明了某种问题。在我看来,近年德国电影的确有傲视欧洲的趋势。看看这些作品:《再见列宁》、《逃出柏林》、《香水》、《窃听风暴》、《巴德尔和迈因霍夫》还有这部《约翰•拉贝》,作为具备一定思想性和话语生产性,并具备较好市场认可的电影,似乎英法西意诸国还没有如此的规模效应。当然德国电影奖(大致相当于奥斯卡或者中国的金鸡奖)颁给《约翰•拉贝》而不是《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政治正确或者某种新主流意识形态表述在其间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就影片本身而言,《巴德尔和迈因霍夫》是近年来最好的一部德国电影,但是由于它旨在批判和反思六十年代的内在伤痛,并没有提供一个想象性的解决,给提名而不给奖实属理所当然。 而《约翰•拉贝》的获奖,大约能够说明这部影片的书写方式是获得主流认可的。
      
      那么还是来讨论《约翰•拉贝》。很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之中更具备话题和讨论空间。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阅读《拉贝日记》以及没有做相关的史料收集,所以在这里仅提供一些思考的切入点,而暂且搁置更加具体的文本对比分析。最明确和直接的入口有两个,其一是上周上映的《南京!南京!》,我会在本文最后给出一个比较阅读;其二则是现在要分析的,拉贝是谁——
      
      在《拉贝日记》引起中国思想界讨论之前,我相信若非从事历史学或者相关学科的人,大约对史实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东西包括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比赛,以及30万遇难同胞;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约翰•拉贝的安全区,以及约翰•拉贝这个人——在电影里他被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这是另外一半的故事,而于我而言,这件事要从外部被告知,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影,而非始自中国本身的语境,这件事本身就不无怪诞。因为就中学教材的写法而言,像拉贝这样的外国友人,仅就数量而言,他救下的人难道不比白求恩更多么,那么热衷于赞扬外国友人的教科书为何对拉贝只字不提——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拉贝是纳粹党人,这是他永远不能洗脱的身份;其二,某种冷战思维和冷战逻辑的延续,因为南京是国统区,因为拉贝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勋章,于是,之前的《拉贝日记》出版和今天拉贝重新显影在此时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颇具后冷战意味的写作行为。
      
      于是《约翰•拉贝》就变得有趣起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好为中国语境提供了一个双面的镜子,一面映照出中国历史写作方式的某种裂隙和某种变化,另一面则映出拉贝在德国本身的语境中的意义,进而在我们这里产生具有参照性的思考。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约翰•拉贝》中,拉贝本人的纳粹身份并不是被避讳了而是被强化了,但却是以另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反转式的强化——纳粹党旗,邪恶的象征,却能作为无辜平民的避难所。而拉贝虽然自称是纳粹军人,不忘行纳粹军礼,但显然,影片是把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来塑造的。他最初庇护平民,并非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仅仅是出于“企业家”保护员工的责任,但是最终他一步一步承担起他的使命,于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英雄。于是我们看到,纳粹这个符号正好在视觉上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翻案么?当然有这个可能,于是影片为了政治正确,不停地调戏希特勒,并且安排了一个犹太裔的男二号,罗森(按影片演员表顺序,实际上我以为,威尔逊医生才是真正的男二号),通过他的讲述在片中强调纳粹屠犹的事实——但是重要的是,在电影里,通过画面呈现和对白交代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不是实验片,通常情况下“眼见为实”,那么这个翻案实际上是做实了:“纳粹”二字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这部影片最终的策略就变得很有趣,剧作将应当属于纳粹的邪恶,屠杀转给了日本,当然不忘安排一个善良的日本军官,而将最终的大反派赋予一个因为皇室血统而免于审判的日本亲王——这似乎带出了另一重反思,因为冷战的原因,日本对军国主义的审判比起德国来说十分不彻底。然而同样因为冷战的原因,西德对纳粹的审判同样不彻底,但不是那些应该被审判的人,却是拉贝却遭到了审判,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的复杂。看来这个问题不是这篇短文能够说清楚的了,于是暂且搁置。强调一点,拉贝遭到审判的原因是“与中国勾结”(见片尾字幕),这里某种后冷战的参数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于是《约翰•拉贝》的自相矛盾和影片里生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后冷战的语境中谈论拉贝这个人物,又要在德、中、日的语境中寻找平衡,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民族主义者们可能找到的无数处“被伤害了感情”的地方,恐怕日本方面不能接受这种表述。当然我不能判断这种矛盾是出于导演和编剧自身的思考多一些,还是出于考虑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感情”多一些,但是显然破坏影片结构的正是犹太人罗森和中国人琅书(张静初扮演的女学生)之间的一条生硬的线索。这一点随便做下叙事学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此不提也罢。
      
      镜子的那一面如此,镜子的这一面也相当的复杂。或许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对拉贝的认同之余,更多的时候是在反思,当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失之后,以这样的方式找回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变得十分的吊诡。虽然拉贝在影片中成为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虽然中国人在这部影片中面目模糊,但是那些缺席的成分恰恰是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呈现的东西,这个话题就更大了。当然《约翰•拉贝》作为电影,不是历史,只是故事——我只是在说,以这部影片提供的参照,我们或许能窥见我们历史书写之中的问题。
      
      最后说两句《南京!南京!》和《约翰•拉贝》的对比分析。这恐怕是现在和将来的讨论中难以绕过的的话题。。《南京!南京!》并没有绕开拉贝这个人,但是拉贝在《南京!南京!》里真是面目模糊,或许陆川认为这是不需要交代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事实根本就长期处于匿名状态。另外则是,《约翰•拉贝》正面展示了强奸——尽管未遂,正面展示了百人斩少尉和他们的比赛——不得不说,尽管是从门缝里看,这个场面也比《南京!南京!》更有冲击力。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大约是那一片像麦子一样倒下的中国士兵,相应地,《约翰•拉贝》里两段日军射杀战俘也不相上下。《南京!南京!》的问题在于剧作,《约翰•拉贝》的问题也在于剧作,但至少《约翰•拉贝》好歹还是一个故事,比《南京》问题少一些:如果《约翰•拉贝》能够把拉贝的两难处境强化一些,删去不必要的线索和人物,可能剧作上更加流畅一些,但是鉴于前面的分析,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历史表达的困境的话,剧作的根本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说白了,《约翰•拉贝》本意不是拍南京大屠杀,对它而言,南京城也只是景片而已,它的诉求是写人——写拉贝这个人,进而表达某种思考。这部影片的诉求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又一铁证”,而是德国人的反思。如果如果有人说《约翰•拉贝》就是一商业片,对,它确实是一商业片,但《南京!南京!》也不是艺术片啊。要是有人说《南京!南京!》因为删减而如何如何,《约翰•拉贝》删减的部分估计也不少,确实很多地方不流畅。至于一定会被拿来比较的《辛德勒的名单》,那才是商业片和商业片。依我看,《约翰•拉贝》的讨论空间比《辛德勒的名单》还大一点,因为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中天然的特殊性。当然,关于屠犹和南京大屠杀的比较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屠犹是“人类的灾难”,南京大屠杀只是“中日关系的一个问题”,这其间的话语斗争,犹太人的话语权,以及西方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位置,都是巨大的问题。

    于是结论就是,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而言,一部高票房的、国际语境中的商业片,比十本学术著作或许更加有效,只要它能提供话题和思考的空间。一个读后感式的写法会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对强权,他可以做出一些伟大的选择;一个广告式的写法会是,《约翰•拉贝》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各国评论一致激赏”(见影院广告);一个批判性的写法是,《约翰•拉贝》在自我矛盾中展示了某种反思性——但这些都是结论,于我而言,这是一部颇具讨论和思考起点性质的文本,从这里进入,是更多的阅读,以及更有参照意义的言说可能。

     8 ) 我们需要持久的关注,而非一时的愤怒或思考

    25号,南京!南京!29号,拉贝日记。短短的5天内,我的神经接受了两次强烈的冲击。很意外的是,这两次观影竟然都是免费的,前者是友人请的,后者则是《新京报.星期五》举办的活动。我有点愧疚,觉得多少应该为这两部有意义的电影贡献点什么。银子已经有人掏了,那我也就只能献上拙作一篇。

    南京大屠杀作为我们民族记忆篇章中不可磨灭的一页,已经被多次搬上银幕,那些血腥、残忍的影像强势地占据着我们沉重的记忆,永远不可能忘却。可是对于这场浩劫,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30万这个数字,因为那么多年来我们和日本人争的不就是这场屠杀的性质和这个数字的大小吗!

    看之前我一直期待能看到震撼的、写实的屠杀场面,幻想通过这些画面触动我日益麻木的神经,幻想由此唤起我对小日本更入骨的仇恨。然而等到真正放映到那些刺激感官的画面时,我还是忍不住战栗,恍如惊弓之鸟,真的是很矛盾的心态。南京!南京!中的成片机枪扫射,拉贝中的“喝热汤”和百人斩都让我紧闭双眼,即使这样也无法控制夺眶的泪水。观影多年,战争、暴力、恐怖题材也看了很多,从来不会有过于不适的反应,只是一到抗战题材,我就无法自拔,因为那里面杀的都是中国人!我的民族性决定了在这段历史上无法保持绝对的客观。

    对这段历史的细节我并不是特别的熟悉,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的历史教育只教会了我一辈子记住了30万这个数字,记住了中日民族间的血海深仇。至于其他的真相,是靠自己一点一点了解的。我深信两部电影的主创都做了大量的资料检索,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当然,角度不同,表述手法的差异,都可能与我们的价值判断发生冲突。仔细想想,其实不管是南京还是拉贝,它们都是商业片。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是个半虚构人物,他的作用就是替陆川说出他想说的话,拉贝日记中琅书和罗森博士之间暧昧的情愫,这些都是商业片的元素,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不真实而诟病整部电影。南京!南京!的出现唤起了国人重新对这段历史展开热议,拉贝的上映更有可能引起全世界对真相的探索和思考,就凭这些社会效应,我就要向各位主创致敬。

    南京!南京!的结尾打出了小豆子还活着的字幕,全场一阵欣慰的拍掌,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那场灾难的其他受害者呢?那些慰安妇们,那些奴隶劳工们,那些毒气战受害者们,等等。70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在为自己讨回公道,为了自己的尊严,为了看到施暴者受到正义的惩罚。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日本右翼势力的百般阻挠,身后则是广大漠然无视的同胞!

    在拉贝日记的最后也打出了字幕,拉贝在南京捐出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帮助了20万的中国人,战后他想退出纳粹党籍,遭到同盟国的拒绝,在贫困中于1950年病逝,被称为“中国辛德勒”的他与辛德勒本人竟然也是相同的结局。我注意到放这段字幕的时候,底下并无多少唏嘘,我们果真是与同盟国一样,有选择性地施舍同情和宽恕。

    人类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讽刺的是,我们都习惯性选择了更容易学会的偏执的仇恨。面对大是大非我们都是一元的价值判断,要么全盘否定,要么过于理性地思考,人们总是忽略了真正需要去关注的人和事。一时的愤怒或思考只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释然,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我们的援手。

    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各位回想一下,你对此历史事件关注过多久?给那些灾区的同胞提供过多少帮助?是不是琐碎的生活让你逐渐淡忘了当时的眼泪?是不是麻木的神经重新占据了你的心灵?让我们停止无谓的争吵,停止一味的仇恨,放眼当下,认真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帮助身边真正遇到困难的人们,而不是轻轻松松动动上下嘴唇。只有大家都团结起来,国家才能更加强大,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一时的热血或许还值得敬佩,长期的淡忘和漠视则是彻头彻尾的可怕。

     短评

    就电影本身而言,很一般。那段历史是区区几部电影所不能描述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次大地震过后,中国很多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日本人素质是多么地高,对日本的损失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从而衬托出自己以德报怨的那种高尚。但是你们要记住,日本大部分人仍然否认自己以前犯下的罪行,记住你是中国人。

    5分钟前
    • cheer up
    • 推荐

    似乎更多的人在纠结这是个外国人办的事或这是外国人拍的电影。其实它只关乎人性,单看下面的影评,似乎也能很好的反应这点……

    10分钟前
    • hi,s~
    • 力荐

    震撼两点,拉贝的结局和日本籍演员的参演。拉贝,是个被遗忘的名字,以至于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英雄,在回国后不久就因软禁、贫穷而死去了。香川照之,挺值得尊敬,敢接拍这样的角色。ps 细节:首次有电影披露日本皇族对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14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剧中有三处让我流泪:1、拉贝让难民在纳粹旗下躲过日机的轰炸(总有人以纳粹之名行天使之事,就像有人以上帝之名行魔鬼之事);2、成立安委会时拉贝投了弃权,另个医生不满拉贝做主席,投了反对,但他们仍然服从投票结果担当了正副主席(这就是责任感!);3、救了20万国人的人因为被遗忘而穷死了

    17分钟前
    • 飞行
    • 推荐

    和南京南京不同,拉贝日记是一个歌颂英雄的影片, 对南京的苦难并没有展现很多,感觉刻意突 出了拉贝和几个西方人的伟大 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片尾字幕交代的拉贝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

    20分钟前
    • 雷斯特雷波
    • 还行

    我更偏爱陆川,我宁愿相信他的很多感情是真实的,商业炒作只是一种宣传手段

    25分钟前
    • Hóng
    • 还行

    怎么说,或许是因为外国人的角度,很多东西都变得很表面,整部影片也确实关注的是拉贝的人生而不是南京大屠杀,里面的很多情景处理得太浅白了,由此影片的背景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对拉贝的刻画还是很完善的,但,是不是应该回归到最本质的去才最能打动人呢?国内版的配音尤其破坏了整部影片,我需要看原版……

    30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还行

    也许是角度的关系,所以感觉导演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在做这件事,南京大屠杀也不过是个背景而已,但我无法以置身事外的态度来看片子。也许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总体上就显得太清淡了。

    31分钟前
    • satya
    • 还行

    现在才想起来,一定要看的。→补上一节历史课,关于南京大屠杀,我知道万人坑,知道百人斩,却从不知道拉贝这个利用自己西门子总经理和纳粹党身份救过20万中国人的德国人。

    36分钟前
    • 🐳
    • 推荐

    去影院看《拉贝》(John Rabe),观众中德国人居多,华人甚少。不知多少人为了看有德国主角的德国获奖电影而来,多少人为了回顾历史而来。门缝里看到的砍头比赛,女生被迫脱衣,屠杀战俘…尽管仍有商业片套路,屠杀场景也不甚多,但其表达的战时日本人淫威下的屈辱感,批评深度,远胜《南京!南京!》

    37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号称“东方辛德勒”的拉贝的故事。感觉拍得一般,没有太震撼的地方,力度还不太够,影片的重点在拉贝身上,因此南京大屠杀本身并没有过多渲染,不过总体来讲比《南京!南京!》强多了。敢接这样的片子,香川照之值得尊敬。

    41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想套用贝克特的话。世界上的人性有固定的数量,当他们开始侵略缺失人性的时候,它们在我们的身上增长、激发。说实话这样的片子很难做到用客观、精确的镜头来表述一切。但不为别的只是单纯的让我们记住这些被挽救的生灵也足够有力。不同意是东方辛德勒名单的说法。

    42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还行

    对大屠杀刻画的力度过于欠缺,使影片流于温情传奇。但考虑到是德国编剧导演,倒也顺理成章。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拍得不好,张静初那段太多余,不过冲着拉贝的个人魅力还是打五星,在你无法选择处境,出身和遭遇的事情的时候,你至少可以选择态度。一群纳粹党对着英国国王的画像吃面包和纳粹旗掩护难民的细节很棒,总有人以魔鬼的名义来行天使之事。

    47分钟前
    • 阿尔吉侬
    • 力荐

    1.莫名的╮(╯▽╰)╭爱恋和追逐戏码让人囧上加o(╯□╰)o2.如果南京南京是一盘酸得冲鼻子的散沙,拉贝日记就是一根怪味大麻花3.群众演员选得喜感了剧情也跟着一并弱智4.原来老实人也可以这样眼露凶光啊马马米牙

    51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实在是中规中矩,最大亮点是有裸戏,横漂群演裸体一次收费一千,那场戏估计花了三万进去。节奏慢悠悠的把控的还可以,编剧上也没有太露,是这类题材的行活儿,另外有意思的地方是德、英两国人在中国这第三方上表现,有合作有吐槽,设计的还挺有意思

    5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故事。。。还算流畅吧。。。但是,实在不知道张静初和那个外国帅哥眉来眼去的干嘛呢中国大众 永远的无名氏

    59分钟前
    • 六月。喵
    • 推荐

    观看2007年纪录片《南京 Nanking》,里面关于「约翰·拉贝」的内容让我回想起这部多年前就知道但一直没完整观看的《拉贝日记》,于是决定再接再厉观影下:南京大屠杀期间,二十多万人因为安全区的保护得以幸存。尽管如此,受害者的数目是惊人的。统计表明,至少有三十万中国人遭到杀害。日本政府至今没有正式为南京大屠杀承担责任。约翰·拉贝返回德国后被盖世太保作为中国人的同谍逮捕。他被禁止讲述在南京的经历。他的日记被没收,六十年后才重新出现。战后,盟军起先拒绝为他出示非纳粹证明。1950年,拉贝在贫困和被人遗忘中逝世于柏林。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就一部艺术作品来说,除了几处及时插配背景音乐煽情让人动容之外,这部电影真没啥可取之处。有个网友评价“拉贝伟大,电影平庸”,这评论还当真简洁贴切。

    1小时前
    • 細細陳
    • 较差

    即便略显中规中矩,但这样的题材只要没砸锅基本就算好样儿的了。至于遗憾有两点:一个是不少史实影像的使用与影片无法契合,甚至显得不合时宜;再一个就是咱们内帮子似乎永远不能长进的群众演员们。

    1小时前
    • 的云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