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我的青铜时代

    我的青铜时代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中国大陆2021

    主演:陈晓楠,罗翔,陈佩斯,大鹏,罗永浩 

    导演:季业,陈晓楠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2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3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4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5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6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6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7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8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19我的青铜时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节目是一档人文类访谈节目,聚焦名人少年和青年时代探索天分与热爱,寻找自我的故事。对话人陈晓楠通过访谈、纪实和代际问答,展示各领域名人青春时代寻找天分与热爱的经历,为观众打开眼界,提供多元的成长样本。本季嘉宾有罗翔、陈佩斯、董成鹏、罗永浩等。

     长篇影评

     1 ) 表达可以很美很诗意,也可以很深刻很自省

    一口气连看了4集,先从罗永浩那一集看起,最大的感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凭着一腔热血在勇闯了商业世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终于卸下了一身的狂妄,做回肯低下头来说话的中年人。但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可爱,因为即使自讨生活的毒打,他仍不曾后悔过自己曾经的选择。从这一点看,这个胖子很有少年感。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大鹏那一期,他身上有着那种小镇青年的谦卑和努力。他居然在搜狐做打工人做了14年,某种程度上也算同行,于是在心理上愈发觉得他亲切。

    看完大鹏再看陈佩斯老师,突然发现这些从事创作的艺术家们身上都有一个共性,对于一些画面的描述都很具体和动人,比如大鹏那一期,他提到因为考上大学从四面围山的小城来到一马平川的长春,城市带给他的第一感受居然是恐惧,因为平原无限延伸没有边界。这个描述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半年去大西北看到雪山看到草原的感觉,在转瞬即逝的“心旷神怡”过后,马上就会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给淹没,而自己当时会把它解读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现在回想起来,才意识到那是一只困兽被大城市的钢筋水泥圈养久了之后再放回大自然的不适感。就跟大鹏对平原看不见尽头的未知恐惧一样。

    反观自己,似乎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力,变成了一个996“空心人”。即使好不容易休假去个长途旅行,面对美景的冲击,既像个“失语”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又像个“是失智”者,只停留在用照片等浅薄的形式主义记录一切。

    看完陈佩斯顺势看罗翔,又被那种知识分子的“自省”所打动,尤其当他说到“因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人越是觉得自己崇高”,醍醐灌顶,这不就是“世另我”吗?明明内心抵触“黑话”却又不自知被所谓“知识的优越感”所裹挟。而他也让我看到一个教师的另外一种境界,不止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素养,也远不及改变命运的伟大,而是“画蛇添足”地输出了很多法考范围以外的对法律本质的思考,通过赋予法律学习意义让学子们明白“为何而学”,甚至影响到了法律圈以外的年轻人。他对此心怀感恩,因为当被问到如果有一个身份能被记住,那最希望被记住的身份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老师”。像这样的已然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人,当被问及人生还有什么梦想和终极目标时,他的回答质朴而清醒,希望自己做到,“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

    他的整段访谈,给我的感觉更像一堂课,即便在最后几分钟里,“知识点”还是密集到小本本记满满——

    这个世界上关于好的标准那么多,从good到goods,如果成功的定义只有赚钱一种,那么多的职业分工就没有意义了。
    过上一种“好的"人生,需要自己去寻找什么“好”的标准,内心才能拥有一种笃定,拒绝跟别人去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攀比。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
    理想是共性的还是个体化的呢?理想是否只有买得起房一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难的不是甄辨信息,而是如何拥有一种定见,用于信息过滤和筛选。

     2 ) 悲苦后的五种境界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

    现在的访谈类节目实在不少。六月初才入局的《我的青铜时代》打了个聚焦名人少时探索热爱、寻求自我的旗号,听起来不咸不淡,但因为打头阵的是江湖人称「法外狂徒」的罗翔,高人气倒灌高关注,节目迅速出圈。

    罗翔烧旺了热度,陈佩斯又进一步发散了人文气息,势头一片大好。可惜大鹏一过,节目从周播变双周播,罗永浩接住了一些热度,昨日收官的张伟丽篇则沦为某种番外。不得不说,节目没逃过高开低走。

    具体说来,前两位非但没有负面新闻,而且一个有自律的内向审视,一个有广阔的外在追求,迅速拉近观众距离之余,也抬高了节目的精神境界。大鹏与罗永浩的访谈,单论故事性,起承转合都强,但舆论风暴在先,难掩「必须表达」的需索,对话意境就弱了一层。至于负责收尾的张伟丽,偏偏是唯一不靠口才吃饭的综合格斗选手,这语言表达的相对薄弱,就遮掩了战绩的辉煌。

    这倒也衬出了节目组的「聪明」。他们捏准很多人只看一两集就打分的习性,以最优组合先行定了口碑江山,然后拉长战线,降低弱集影响。很明显,假如嘉宾安排倒转过来,很可能节目口碑与点播量都要大降,至少,差距要大于开播的9.2分与现在的8.7分。

    话是这么说,但没有否定节目的意义。《我的青铜时代》不走深邃甚至刁钻的路数,它善用的是感情牌。这就延续了主持人陈晓楠的优势,即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让「故事」走在当事人之前,成为引发共鸣与思索的发散性媒介。

    她给「青铜」提供了一个释义,即「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重大的人生时刻」,如果说青少年时期如同橡皮泥,「在痛苦和梦想当中揉捏成各种样子」,那么,「『青铜』让我们的人生第一次有了金属的质感」。

    这金属质感为何出现,如何转变,就是我们从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口中,所要聆听的精粹。

    五个嘉宾,涉及的职业范畴横跨教育、法律、戏剧、影视、音乐、科技、商业、体育等多个范畴,而今在「白银」时代审视自己的「青铜」时代,这差距就制造了感染力。

    他们有个共性,成名之前的日子,大多平凡得一如你我,甚至落在所谓的平均线下。罗永浩小时候家里穷,看到什么电器都兴奋。张伟丽在跳入八角笼之前,打了8年杂工,保安、销售什么都做。大鹏自小生活在吉林集安,三面环山,一面对着朝鲜,他说到第一次去到平原城市长春,四周没了边界,内心很是恐惧,日后再去北京,觉得这地方能把人给吃了。

    走出小天地,见到大世界的那份震颤,使得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泯然众人的现状,不同的地方在于不甘,以及愿意为了对抗不甘,自己要如何逼迫自己。五个嘉宾都在找到了笃信的人生方向后,放下所有自我怀疑与设限,跳进轨道。

    有了这样的根基,才有励志的空间。但要是只有励志成分,节目力度是贫弱的,关键还是要看那个转捩点。

    那些扭转心态的故事,听着特别令人感慨。陈佩斯说到1985年拍摄《少爷的磨难》时,他光脚跑土路,被地上的蒺藜刺扎得很痛,于是跑得歪七扭八的,可旁边看热闹的老百姓笑得前仰后合。「我突然觉得喜剧的笑,是个特残酷的事情……笑是一个不道德的事情。」

    一个核心,就是喜剧演员的姿态要放到观众以下。「当你认识它残酷的时候,是一个层面,进了这个喜剧的门槛之后,就是一路往上,就像泰山的南天门似的,你走到中天门,剩下都是台阶,再往上走你才知道这是装扮的,你一个正常的人用装扮的角色的痛苦赢得了对方的笑,那是一种智慧的行为,而且这不是我们一个艺术家的智慧,这是人类的智慧。」在痛苦之上,他找到了无上的境界。

    而罗翔在惭愧之中,找到了鞭笞自己「苦修」的动力。2003年,他于北大读博,在双安商场天桥上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想问路人援助中心在哪,没人搭理,他得知她是走了几小时才走到这之后,觉得心酸,提出打车带她去,没想到对方一下子就给跪下了,因此受到很大震撼。

    到了目的地,她道谢后说自己上去就行,「别影响你前途」。这句话狠狠戳中了罗翔,「其实你是用这种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来掩饰你内心」,他意识到,「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听他们讲完这些故事,故事也成了我们羞愧与超脱的来源。自然,大鹏的被骗,罗永浩的被狙,于我们也会有很强烈的触动,但适才故事深入骨髓的悲哀,太有这片土地上群像的历史之痛了,陈佩斯撕裂自我,罗翔解剖自身,才有那血淋淋的刚猛。

    所以前两期有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清透视野,三四期则是在「正名」的同时带出励志效果。乍看之下,确有人生境界的高下,但其实这给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与不同阶段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止痛与照明方式。

    光与亮我们看到了,但还要看到的,是在敬畏与感恩之下,藏着一种「认命」的想法。用罗翔的话来说,「人不能永远浪漫下去,人最终还是要进入到一个规则体系,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否则,「那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浪、漫,都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

    规矩之下,有很多个体无法撼动的现实。这当中,其实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观,这悲观不会左右他们成功,可能也不会导致他们生活变得更糟,譬如对陈佩斯而言,正因为看得透彻,反而更要把生活过好,但是这「认命」,依旧折射出世态的败坏,这败坏显然不能轻易忽视。

    罗翔读了法律之后,在现实跟法规之间察觉到矛盾、无力,「知识的优越感」非但消弭不了被人世惨事冲击的难过,反而放大了内心的惶恐,那就必须把法律甚至人心复归到「中立」位置。

    陈佩斯之所以在高峰期离开春晚舞台,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冷了,找不到早期迷恋过的快乐状态。罗永浩创业初期,小团队氛围很好,大家随便领用物资,但队伍壮大之后,人在公与私的对立下,开始萌发贪欲,有道德洁癖的他很是难过。

    大鹏之所以要在上映第二部电影之前向公众道歉,是因为被告知《煎饼侠》让他口碑透支。原本票房火爆初期,网上不乏草根逆袭的溢美之词,但在收获四五亿之后,鲜花变成谩骂。张伟丽在获得与失去腰带之间,也感受到了网络舆论极端化的变化。

    他们提到的困境并不局限在这几件事上,但是能够管窥当下很多人面临的困惑与无奈,这观察介质,就是「人变了」。

    一是「别人」变了。陈佩斯最怀念的是当初下乡的生涯,物质条件虽没得比,但是人跟人之间纯粹而真挚的互帮互助,让他在日后体察到越来越大的反差。很可惜,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愈加巨大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差距,加速了人群的分离,而匿名的网络成了许多戾气的集中地,这也扩大了名望的泡沫感,甚至奋斗意义的模糊性。

    二是「自己」变了。你了解得越多,你洞见得越透,你就越清楚身在火宅的恐慌与无奈。更痛苦的地方则在于再强大的英雄,也很难根治痼疾,扭转局面。那在处处碰壁的掣肘状态中,个体何去何从,就不只是节目归结出来的问题了。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些嘉宾身上得到了某种印证。大鹏渴望继续拍出好电影,来证明自己。罗永浩想要在创业机会所剩不多的当下,尽快完成还债任务。张伟丽憧憬日后,当有人提起她时,可以想及「大侠」名号。深谙「什么都不如自由」的陈佩斯,走过无人之境后,要把心血放在攀登自己心中的「南天门」上。

    罗翔对此有许多精辟的论点。「最重要是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你听不到内心对你的抱怨,最重要是多年以后的你,能够看得起现在的你。」那么,「过好每一天,演好当下的剧本,朝着心中的那个标杆去前进。人要做到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命运给予自己的东西,要好好攥住,「因为这一切是你所不配的,所以要回馈」。这就是他这些年在做的功业。

    《我的青铜时代》有特定的回顾动作,但又让人看到了「青铜」未必只对应困顿的年少之时,它所指涉的,可以是一种草莽的,犹疑的甚至悲恸的阶段,这个阶段让人看不清现状与去路,所以摆不准自己的位置。那种毛坯的质感,可以给所有人带来对号入座的冲击。

    也许得有陈佩斯半生的跌宕阅历,才能恒久地细味天鹅之美——那段苦日子里所得的「强烈的美的教育」,才能更接近「青铜」之上的「白银」。又或者得有罗翔近乎苦行的克制,才能让自己不致于重堕「青铜」阶段的惶惑。而这,何尝不是我们想要锤炼自己,完善自己所必经的修行呢?

    这节目,让五零后到九零后的人,给我们做了某种人生的预演。罗翔的自醒,是替我们去清醒。陈佩斯的自由,是替我们去放下。大鹏的低头,是希望有人可以抬头。罗永浩的抗击,是希望有人不用再被庸俗的至理名言绑架。张伟丽的「顶」,是避免自己偷的懒,变成打在脸上的拳头。

    这样的人生回顾,也就不只是丢给我们一些短暂的激励了。

     3 ) 《我的青铜时代》评价

    何为青铜时代,一个人认清自我,为之改变的那个重大瞬间。

    罗翔,听说他的名字是在很早之前了,真正开始关注他,是在吐槽大会上。我觉得罗翔老师蛮有人格魅力的,有一种作为讲师、学者的气场在那里,令我敬佩。谦虚、善良、自省,可能这就是他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之风骨吧。「人过愚人节,不是为了愚弄别人,而是接受别人的愚弄,要承认你是愚蠢的,要承认你是有限的,你要时刻提醒你,不要让你的整个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

    小时候在家里吃饭,电视机里经常放着陈佩斯老师的喜剧小品。看了采访之后,觉得他对待艺术有着很好的艺术态度,一个老艺术家的傲骨与自由。

    认识大鹏是从《煎饼侠》又有后来的《大赢家》等等,看了之后觉得,大鹏蛮励志的,很不容易,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人外有人,比你优秀的人太多了。」

    罗永浩,谈话中很擅长打比方,一个会打比方的人,是思维深刻的人。喜欢他说的一句话,「人没有追求,就放弃,其实衰老是很快的。」

    张伟丽,抓住时机很重要,要做成长型选手。

    看了罗翔和罗永浩,感叹人还是要多读书好一点,有文化好一点。比较推荐这二罗这两期。

     4 ) 这个男人,用幽默惊醒了众人,用至善悲悯着自己!

    “幽默”和“悲悯”,本身是一个对立的词汇。幽默就带着乐天派的样子,而悲悯则带有苦行僧样子,可是,他们却真的在同一个人身上合体了! 在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中,法学老师罗翔还原了自己的“青铜时代”,从狂妄到低调,从理论的高大尚到事例的接地气,他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他用幽默惊醒着众人。在2020年,罗翔老师一夜爆火,从学术咖变成了网红法学一哥。他的爆火,并不仅仅是将枯燥的法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人生思考与积淀,用幽默的语言讲出来,让迷茫、痛苦中的人清醒过来。在节目中,当被问到“如何能过上好的生活”时,他依然带着哲理式的幽默说:“good(好)加个s,就变成了goods(商品)。所做的一切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那这样做一切职业分工就没有了意义。” 幽默是他惊醒别人的工具,然而,他回身给自己的却是悲悯。这份悲悯来自于他性格中的“至善”。法律是理性的,在法理上可以论证通顺的事情,却冷冰冰地刺痛某一些人世间的“温度”。这也就是,“标准”之下,人的无能为力或者是刻意回避。理的“冷”,一次次地敲击这他内心的“至善”,拎得清,却又不忍心。 也正是这种“悲悯”,才让他转而投入到幽默的惊醒之中,毕竟,与其在终局上为他人感叹,不如拼尽全力在“路”帮助别人认清自己和他人,理清关系,努力很为更好的自己! 这个访谈节目,每集40分钟,一共是5集,请了5位大咖。特别推荐大家看这个节目,如果让我给一个推荐的理由,那么我会说: 在窥看大咖们的“热度”与其内心的“冷静”中,反思自己,一个“冷度”的人,内心却异常的“狂热”,热于购于消费,热于电子设备,热于风言风语,也许这就是自己不是大咖的原因——太热反而爆冷!

     5 ) 碎片记录|《我的青铜时代》第一季

    第一集 张伟丽

    “太过愤怒会使动作变形。” 第二集 罗永浩

    "太舒服就要出事了,科技行业尤其是。” 第三集 董大鹏

    “就是一直低头。我只做眼前的事情,我不太想特别遥远的。”

    “我二十岁岁想当歌手,现在想拍更好的电影。我觉得切不切实际不是别人说的,如果你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判断,你就会有结论的。” 第四集 陈佩斯

    “进了这个喜剧的门槛之后,就是一路往上,就像泰山的南天门似的。你走到中天门,剩下都是台阶了,再往上走你才知道,这是装扮的角色的痛苦。你一个正常的人,用装扮的角色的痛苦,赢得了对方的笑,那是一种智慧的行为。而且这不是我们一个艺术家的智慧,这是人类的智慧,人类学会了这种智慧之后,才有了笑声,是先有的笑声,后有的喜剧创造笑声。” 第五集 罗翔

    “人要做到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

    “如何过看起来好的一生?那你就要去定义了。什么是好?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好的标准,如果加s就变成了goods,那就变成商品了。所以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 什么叫好医生?赚钱就好是好医生?什么是好老师?赚钱就是好老师?什么是好记者?赚钱就是好记者。什么是好演员?赚钱就是好演员。那这样做一切职业分工没有意义了呀。你要去寻找什么叫good,然后你才可以去过good的一生,你才可以避免去随波逐流,你才内心会拥有一种笃定,你才会拒绝去跟别人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所攀比。”

     6 ) 罗翔语录

    青铜时代,是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 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重大时刻 1.“我怕我滥用这种影响力,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 2.“人过愚人节不是为了愚弄别人,而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愚弄,要承认你是愚蠢的,要承认你是有限的,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要你的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啊。” 3.年轻时谁也瞧不起,很咄咄逼人,很狂妄也很有优越感,但其实内心并不快乐。会觉得自己虚伪和伪善,会瞧不起自己。 4.”你去回想自己这一生中很多重要的经历,很多重要时刻,你才恍然大悟自己就是一个很渺小的人“ 5.“有很多事情不断提醒你,你应该谦虚,应该谦卑,应该走出自己自大自恋那种偏见的洞穴。” 6.”越是免费的东西越是宝贵,像阳光啊、空气啊,父母的爱啊,这都是钱买不到的东西。“ 7.人生的命运感会让人敬畏、惶恐,让你觉得要演好所演的剧本,因为它本都不属于你。 8.事后回想起绝处逢生你才意识到:“若非命运的庇护,你早就没了,你所有的梦想,你所有的对人生的远大规划,都是烟消云散,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只是当时会有不同的解读,只会加持你的狂妄。 9.“所有的碎片化拼出的一个图景形成了你对它的认识,但有可能你拼错了,你拼出了一个错误的认识,把头和脚拼错了。” 10.“人年轻都会年少轻狂,都会浪漫,但人不能永远浪漫下去,人最终还是要进入一个规则体系。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孔老夫子七十岁才随心所欲,还不逾矩。不太可能会有一直浪漫下去的人,那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浪和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 11.“一方面你还是对公平正义有很强烈的向往,但很多时候你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很多时候你也会觉得这可能也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会变得很混乱。”你想不通你就不会快乐,“不快乐的时候你会借助很多东西来麻醉自己,放纵啊,喝酒啊,这些都只是暂时麻醉,来掩盖那种声音。” 12.“有时候会为了满足自己有知识的优越感、所谓的怜悯心和所谓的同情心。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越会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 13.“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14.“也许别人会觉得你没有那么有趣了,但你自己心里会觉得有趣。因为你有一种笃定,有一种平静,最重要是做你觉得 15.终极目标:”过好每一天,演好当下的剧本,朝着心中的那个标杆去前进。人要做到不清高,不矫情,不抱怨。“ 16.在黑夜中看到了微光,你就朝着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 17.”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关于好的定义,good,加一个s就变成了goods,就变成了商品。 所以做一切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吗?什么是好医生,赚钱就是好医生;什么是好教师,赚钱就是好教师;什么是好记者,赚钱就是好记者。这样一切职业分工都失去了意义。 你要去寻找什么叫good,你才可以去过good得一生,你才可以避免随波逐流,你才内心会拥有一种笃定,你才会拒绝跟别人去攀比,也拒绝被别人所攀比。我们要对焦,当对焦点太多就不知道要去哪儿,你能对焦到一个good吗? 18.埃比克泰德:对于不可控的事,我们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我们保持谨慎。可控在有些小小小小的影响力,别滥用,别得意忘形。对于将来不知道的事情,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接受一个开放性的选项。

     7 ) 我的青铜时代

    粗略分析


    我的青铜时代

    简介:一档人文类访谈节目,聚焦名人少年和青年时代探索天分与热爱,寻找自我的故事。对话人陈晓楠通过访谈、纪实和代际问答,展示各领域名人青春时代寻找天分与热爱的经历,为观众打开眼界,提供多元的成长样本。

    罗翔篇:

    2021年4月1日 北京市海淀区

    是在哪一刻 你突然发现

    你真真实实的感觉到说 【旁白:只有音频,又是提问方式,这种模式暂且成为旁白。】

    有些红了就是这种意外的感觉【陈晓楠出现 提问者的身份】

    被外界认知

    你在大街上会被人认出来【罗翔出现 回答者的身份】

    你就觉得很奇特的一种感觉 会有这样一种惶恐

    我怕滥用这种影响力 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

    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

    陈:

    所以你在不断地辨析 自己的心态到底是什么

    就好像拿放大镜来看自己一样

    罗:

    所以为什么今天是愚人节 人为什么要过愚人节

    人过愚人节 不是为了愚弄别人 是接受别人的愚弄

     短评

    认清自我,认定未来的道路,探寻生命中坚定的时刻。互联网时代,腾讯集结了一批优秀的媒体人,生产了不少优秀的文化类节目,这算是资本的贡献吧。陈晓楠的访谈接地气,具体而微,五颗星是给罗翔老师的,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抄下来,终身受用。罗老师是我理想中的知识分子,朴素、真诚、坦荡、自省、审慎、谦卑、敬畏、理性、悲悯,攀爬过象牙塔的峰尖又走入生活具体深处。你看你,愚不可及、矫揉造作、虚伪自私、刻薄懦弱、无知自大、狂妄自卑、不可忍受。

    7分钟前
    • 辰知然
    • 力荐

    罗翔1、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让要你的一生成为一场愚人的游戏啊。2、不快乐的时候你会借助很多东西来麻醉自己,放纵啊,喝酒啊,这些都只是暂时麻醉,来掩盖那种声音。3、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越会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4、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5、在黑夜中看到了微光,你就朝着微光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

    9分钟前
    • 他的年少她的海
    • 力荐

    罗翔老师的自省确实很有启发。

    12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刚看了罗翔这集。这是两个有智慧的人在对话。听一个懂浪漫的人讲理性,一个懂自谦的人讲狂妄,一个懂自省的人讲追求,罗翔是个收放自如的老师,一个把平衡找得很好的人。陈晓楠也很会捧哏和挖素材呀……

    16分钟前
    • 红脖儿胐胐🐰
    • 力荐

    一档能产生回响的访谈节目。罗翔谦逊,陈佩斯狂狷。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活得通透,不断自省,并有敬畏之心。宏观上,是对命运;微观上,是对公平正义、是对戏剧艺术。深知自己渺小,而能胸怀天地。陈佩斯为大自然之美落泪那一刻,于观众而言,也算是美的教育了。

    21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光有罗翔这一集和老大妈那个故事就够了,罗翔真的是极度自省的知识分子,从不轻易让自己滑向自我感动,只是不断的在追问叩问,如果这种人在今天还要被抹黑和质疑,我看这个社会早点爆炸吧

    26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推荐

    看完第一集,我彻底意识到:罗翔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时常剖析自己,乃至于有些矫情的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某个面,同时感到赧然。这样的不坚定、动摇、反思和所谓“金句化”,其实并不能给他带来学术上的成就,这个可以想见,在当下,任何有创见的学术新成就必然一定程度上是异见。而罗翔却是在不断让自己逼近一个传统的、保守的知识分子形象:自省、自觉、富有良知。因此,罗翔的“成功”不是知识精英的成功,而是普罗大众的选择。这么一想,也好,就做一个面向大众的知识分子,未尝不可。

    27分钟前
    • Joeb
    • 推荐

    喜欢陈佩斯,没了

    30分钟前
    • fish
    • 推荐

    看一个谈话节目看得泪流满面。罗翔老师说,保持谦卑,走出偏见的洞穴,演好当下的剧本。想起一直帮我搞卫生的阿姨,她总说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但每次她把我家搞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我都由衷感到快乐,阿姨才是和平的正能量。

    31分钟前
    • 小烨
    • 力荐

    总共加起来看了两个罗翔的长访谈了,我觉得罗翔最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一直告诉人们要谦卑,要避免狂妄自大。还有--点就是他的自省精神,生活中很多很常见的事情,都会使得他去观照自己的心。这很了不起。知道与做到的巨大鸿沟,不只是他,我,我们都该学着去跨越它。陈晓楠真的很会循循善诱!

    36分钟前
    • FAITH
    • 力荐

    有人说罗翔是普通人,不是的,能时刻保持谦卑、保持这样的自省,坦诚心中的虚妄以及怀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近乎绝种。只是,罗翔这样的知识分子好像都越发地发现,很多事改变不了,而能从底层一路通过读书走上来,好像都是天意,对一切心怀感恩,从此成为忧郁的宿命论者。陈佩斯这个年纪已然活的通透了,看他当年勇于脱离体制,还有那段描述大自然的美,真是超凡。

    4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从形式到内容完全对标《十三邀》的节目……

    44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兒時爹娘最愛教導我的就是要謙虛 做個謙卑的人啊 不要驕傲 等等吧 跟封印似得 可見我品性堪憂哈哈 但邏輯上無法共鳴 後來遇到了類似於羅老師遇到的事兒才意識到 因為是卑賤的人類 所以要謙卑 怎麼說呢 多年的自我建設毀於一旦 哈哈哈

    45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罗永浩的采访特别好,感觉特别真诚

    46分钟前
    • 栉风沐雨
    • 推荐

    罗翔老师是少见的知识分子,对底层有着悲悯之心,没有知识优越感且能够保持时刻自省。将他在访谈之中透露出关于宿命论的无力与绝望,与其生活态度联系起来,你能体会到一种罗曼罗兰氏的英雄主义,或许这也算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因为,人活着才能做世界冠军。

    51分钟前
    • 深居木屋的青年
    • 力荐

    主持人节奏很舒服,罗翔话语精炼,非常精炼,像往常一样“狠狠地剖析自己”,但时常觉得过分的自谦还是自满。他是在左右互搏中求新知。除了沉默,说话中庸的姿态是最好的自我防御。

    53分钟前
    • ◍◔◕
    • 推荐

    没有十三邀罗老师那期深刻,那可能是浅配版十三邀

    57分钟前
    • Moulin
    • 还行

    好看,一直很喜欢陈晓楠的主持风格,在我看来主持人保持客观很重要,但是能够共情也是一种能力。看完了四集跑来打分,没想到感触最大的是老罗的这一集。以前因为他的张扬轻狂对他讨厌过一段时间,尽管后面看他的脱口秀也会笑,现在或许是对他有了多一些的了解了。怎么说呢,能够理解那些支持并愿意追随他的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他当然不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但那种看似愚蠢的理想主义单纯,在这个年代多少是有点稀缺的吧。坦诚接受自己的“老赖”身份,并且靠自己努力把钱还掉,我想这很难不令人钦佩,换个角度看,这不仍然还是一件很狂的事情吗?陈佩斯那一集也蛮感慨的,相比而言,罗翔老师那集反而有些太执拗于“蹦金句”了。(不过我其实还是没get到这个所谓“青铜”的概念,最后的回答网友环节也觉得可有可无)|第五集补完,期待第二季。

    60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第一期罗翔,基本上和十三邀是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回答,主持人并未提出新的或有价值性的问题,始终是罗翔在引导话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来延展话题。罗翔时常追求自省和自我剖析,是一种真诚面对自己内心的能力和选择,以一种极度的近乎于苛刻的思考发起自我反思和清醒。但这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陷入另一种不可觉察的虚妄和伪装里呢?

    1小时前
    • 北纬三十四
    • 推荐

    看了罗翔的一集,金句满满啊。“我怕我驾驭不了这种影响力,我更怕我迷恋这种影响力。”“浪、漫,都是水字旁的,会淹死人的。”“思考越抽象的问题就越崇高……忙着爱人类,以致于没有时间去爱具体的人了。”“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要保持谨慎。”(这句是罗老师引用爱比克泰德的)。盛名之下,能够如此清醒、谦卑,我服罗老师。和许知远的尬聊(这里不是贬义词,尬有时候能尬出火花来)不同,陈晓楠是一个很会循循善诱的主持人。从“凤凰大视野”到“我的青铜时代”,陈晓楠妆容变化不大,知性范也一以贯之。后面几期,肯定要看的了。

    1小时前
    • Clyde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