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剧 噬罪者

    噬罪者

    评分:
    0.0很差

    分类:台湾剧台湾2019

    主演:庄凯勋,夏于乔,曹晏豪,蔡淑臻,林子熙,隆宸翰,应采灵,蔡瑞雪,颜毓麟,罗光旭,王道南,李璇,金凯德,许孟甯,罗思琦,黄舒湄,廖钦亮,陈文山,夏大宝 

    导演:张亨如,赖孟杰 

    猜你喜欢

    • 已完结

      第二名的逆袭

    • 已完结

      王子变青蛙

    • 第1集

      谁是被害者 第一季

    • 更新至02集

      我的意外室友

    • 薰衣草

    • 全40集

      小李飞刀

    • 已完结

      人间四月天

    • 更新第22集

      完全省钱恋爱手册

     剧照

    噬罪者 剧照 NO.1噬罪者 剧照 NO.2噬罪者 剧照 NO.3噬罪者 剧照 NO.4噬罪者 剧照 NO.5噬罪者 剧照 NO.6噬罪者 剧照 NO.16噬罪者 剧照 NO.17噬罪者 剧照 NO.18噬罪者 剧照 NO.19噬罪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罪,不因刑满而消失,噬罪的人如何得到救赎?」-《噬罪者》  涉嫌杀害高中女生李晓君(蔡瑞雪饰)被判刑的王翔(庄凯勋饰),过了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终于假释出狱。王翔回家,对妈妈(应采灵饰)和弟弟王杰(曹晏豪饰)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不少冲击。  原本打算安静展开新生活的王翔,却因一桩交通意外事件,让他的过去被曝光,却也因此与大学时期的女友沈雯青(夏于乔饰)意外重逢。此时又遇上因缘际会下认识的青少女意外失踪,警方、少女的母亲,和当年受害者的家人都认为是他再度犯案……  当大家认定的加害者,变成了无处辩驳的受害者,他要如何突破社会的歧视、获得被害者家庭的原谅,重拾平凡的人生?

     长篇影评

     1 ) 乐观大陪葬?

    1. 并不觉得替人承担罪责并缄默一生就是保护,弟弟到最后都没有学会「负责任」这件事。缘起于何呢?怕是早就埋下了种子。

    2. 哥哥一个成年人,即便心地善良,有了第一次的事件,对于青春期的女生,且是容易胡思乱想产生情愫的女生,为什么毫无防备警惕之心?女生种种迹象都有表明,为什么不保持距离?

    3. 对于一个渣男,竟然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毫无底线原则的爱,实在可悲,从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而活。

    4. 妈妈也是,当初儿子入狱将责任全部推给女主,出狱后态度又转变很大。难道不是因为有前科还能有愿意接受的女生就很不错了?也是很现实。

    5. 一个女生谎话连篇,已经是惯偷,都到了害死人的地步,竟然丝毫没有悔恨之心,还是满嘴谎话,使唤起别人也是没有一丁点的麻烦,不好意思的感觉。对于这些,竟然都没有后文了。。。让人心寒。

    6. 所以一部说是讨论人性的剧,其实是一个哥哥帮杀人犯兼出轨弟弟摆脱罪行的剧?做12年牢出来还能和女友如此默契的感情,好像也就过了12天一样哦🙄

    7. 太多了。。。无力吐槽,除了演技在线外,没什么可说的了。

    总之,十分无语的一部剧,开始看期望很多,最后连期望值都没达到。

     2 ) 是否真存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最近放假在看台剧,一口气追完了该剧,并对那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噬罪者,噬者,吞也。在我最初的理解噬=吃,噬罪者即等于吃下罪则的人。之后查了字典,发现噬≠吃,而是吞,吞和吃因咀嚼之分,确实大有不同,噬罪者等同于吞罪者,对于在当时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王翔来说,这件事情由于突然,也来不及分析利弊,只能一口吞下,当一个噬罪者。

    本剧剧情并不复杂,属于一眼就知道故事梗概的剧,当年的真相在男主刚出狱,弟弟的表现中就不难看出。兄弟二人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弟弟王杰对于哥哥王翔来说,并不仅仅是兄弟的角色,更是“视为己出”。从小到大给予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哥哥,在亲眼看见弟弟杀人那惊慌失措的神态后,做出代替弟弟入狱的决定可以说是顺理成章。在保护弟弟和与心爱的人过好一生相比,弟弟要重要的多,王翔不仅保护了弟弟,而且为了给女友离开的动力,更是在认罪时把杀人动机抛向了女友,让需要有发泄口的母亲恨她,从而断绝来往,也自私地希望女友能够在离开他之后得到幸福。

    王翔出狱之后,带有杀人犯的标签回到家中,好像除了妈妈、弟弟不嫌弃他杀人犯的身份外,其他人无一不嫌弃。妈妈对于当年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对于王翔的所作所为也是默认态度。在接受他新的身份的同时,也有想要补偿的意味。弟弟对于哥哥的态度非常复杂,有爱有恨有敬有怕,爱自然就是兄弟之爱,从小被哥哥照顾,哪怕内心有嫉妒也是深爱着哥哥的;恨哥哥过于优秀,事事都比自己强,就像是父母嘴里隔壁家的孩子,一种自私的体现;敬跟爱差不多,敬重哥哥可以在狱中独守秘密12年;怕哥哥哪天真的忍不住说出当年的故事。可以说哥哥就是弟弟眼中的偶像,自己也希望像哥哥一样优秀,哪怕是保守秘密方面。而且弟弟一直没有和交往已久的女友提起过自己有过哥哥的事实,直到哥哥出狱。

    当王翔做司机时,老太太对其实放心的,不让王翔自比为下人,很满意他和小爱的关系,邀请他进屋喝茶,配她聊天,甚至让王翔去调查年轻媳妇是否有外遇。当王翔身份曝光的时,老太太不仅仅极力反对王翔继续工作,更不让他进屋一步,丢了钱也第一个怀疑他,并且在之后警察去潘家调查的时候,老太太还是诬陷王翔偷钱,仿佛之前热情得体的潘奶奶拿错了剧本。在这期间王翔并没有做任何错事,甚至还因为救人成为了媒体人嘴里所谓的“英雄哥”,只是一个杀人犯的身份让他遭受了天差地别的对待。这还是跟他有过接触的人,当时可能除了小爱、唐娟、陈芷玲外再无外人会信他。

    直到再次遇见狱中的好友龙哥,王翔才能再次得到正当工作的机会,也是因为这份工作,他将要直面李晓君的父亲,剧中最不会原谅他的两个人之一。花季少女李晓君之死打击了这个原本和睦的四口之家,也让李母抑郁而终,让李父再也回不到从前慈祥的状态,让李兄心中也埋藏下愤怒的种子,一起凶杀案让两个家庭覆灭。

    王翔出狱对于社会来说是刑满释放,对于我们观众的上帝视角来说是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但是对于王翔和李父来说,可能只是刑满,罪还没有消失。之前剧情的交代可能是说更生人想要重新融入社会中有多么的不容易,而李父的出现则提醒我们罪并不会因为你的服刑而消失。

    像社会上的江歌案一样,难道刘鑫没有被判犯罪,在道德的法庭上她也是无罪的吗?不然。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李父,可能也一样不会原谅王翔,会不会像李父那么激烈的去报复我也不清楚,毕竟很难感同身受。

    与另一款大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角度不同,《与恶》讲述的是被害人家庭和凶手家庭之间的矛盾,并非是和凶手本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看过噬罪者之后,我对于发生在王翔一切非常矛盾,一方面杀人犯的身份不可原谅;另一方面他只是 whipping boy,这一切本不应该他来承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一句轻飘飘的话并不能消灭犯过的罪恶。

     3 ) 哥哥为弟弟做出的牺牲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台剧这几年也是不少惊喜,总能看到一些想看的题材,比如最近抽空看完的《噬罪者》,

    虽然太懒了,但还是简单写下剧情吧,以便有一天又忘记看过的内容了。大学时期,曾经做过类似的选题策划,就是与“更生人”有关的,当时想的设定就是一位坐了多年牢出狱的人,重新适应已经改变的一切,面对世俗的偏见、开启新人生的故事。(但很可惜,拖延症患者迟迟没动笔)。直到最近看了这部台剧,觉得还是挺欣慰的。

    “更生人”其实就是刑满释放人士的统称,剧中的王翔就是这样一位“更生人”。他之前因为“故意杀人罪”被捕,坐了12年牢,终于出狱重返社会。

    从表面上来看他终于获得了久违的自由,但是实际上真正的自由却离他还有一段距离。

    家人为了摆脱之前那件事的影响,搬了好几次家,向别人介绍也并不敢提王翔的过去,而是说他是从大陆工作了很久才回来的。

    由于有前科即使有着研究生的学历很多公司仍然没有录用王翔,无奈之下弟弟只好托情人唐娟帮忙。隐瞒了有前科的事情,王翔成功的在唐娟婆婆家当上了司机,每天接送唐娟的继女小爱上下学。

    小爱的奶奶不准小爱养鸟,让王翔“处理”掉那只鸟,王翔把它带回了家,细心喂养。鸟如其人,其实在笼子里一样也是不自由。但其实王翔是自愿把自己困在笼子里的。为了保守那个秘密,他早就把自由交出去了。(后面会说到)

    小爱霸道蛮横,王翔也不卑不亢,两人由一开始的互相对对方不顺眼慢慢的也能和平共处了。

    有一次开车途中有人遇到了车祸,王翔下车热心救人的一幕被小爱拍下来放到了网上,网民们大赞他是“英雄哥”。

    但这却是灾难的开始,有人扒出了王翔是10几年前高中女生命案的杀人犯。消息一传出来,很多人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比如唐娟的婆婆,之前认为王翔老实可靠,非常信任他,但是看到了电视上的新闻,对他的印象也发生了改变。有次家里不见了3万块,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时候,怀疑起了王翔,问他有没有看见装着3万块的信封。

    他也时常受到警察的“特别关照”:比如定期到访家中;当王翔碰巧出现在了发生车祸的现场热心救人也被怀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从小爱家辞职了,来到了龙哥开的清洁公司,遇到了同是更生人的阿标。阿标的结局未免有过于极端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龙哥的抽屉不小心少了2万块,而抽屉的钥匙却被发现在阿标的挎包里。阿标百口莫辩,觉得龙哥不相信自己。后来冲动之下跑去超市抢劫结果却被当场被毙。

    结果后来证实这5万块都是小爱的同学祉玲偷了给她爸爸的。

    但是在之前有前科的王翔和阿标都被当成了最大嫌疑人。这是人们的习惯性思维。

    实际上王翔也一点也不像杀人犯,他为人处世温和有礼貌,对人对小动物都有爱心,他的人生如果没有遇到那件意外本来会有很好的未来,研究生学历的他在大学做助教,有相爱的女友。

    他不像个杀人犯,事实上杀人凶手其实也并不是王翔,而是他的弟弟王杰。为了保护弟弟,他承认了罪名,保守了这个秘密。也承担了所有世俗的偏见与恶意。

    弟弟意外杀死了自己最爱的女孩,这个设定不免让人想起了《牯岭街杀人事件》。

    哥哥入狱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王杰也没让母亲失望,他工作很努力,是公司出色的业务代表。甚至为了业绩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和有妇之夫唐娟暗地里私会。实际上他有一个温柔体贴的女朋友洪怡安,两人甚至要谈婚论嫁了。但是如果不是被王翔发现警告他,王杰似乎也没有要收敛的意思。

    当洪怡安知道王杰出轨对象是唐娟后,伤心哭泣,王杰还向她道歉,不会再让她伤心,结果却怡安发现两人还有联系。对于像王杰这样的人来说,也许出轨并不需要什么原因,跟爱不爱也没有什么关系。

    很讽刺,10几年前王杰杀了人,没有受到应该受的惩罚,但心中难免也有裂缝,10几年后有人因为他杀了人,他依旧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可是这一次也许也逃不过内心的制裁。所以才会对警察说要他们抓了自己吧。

    对于剧情方面感觉有些不太完善的地方,比如弟弟这10几年的心路历程其实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哥哥与弟弟的情感冲突;结局王杰女友冲动杀了王杰的情人唐娟也有些过激……

    看到这部也想起了东野圭吾的《信》中哥哥为弟弟做出的牺牲,这牺牲值不值得呢,也许只有故事中的人才有答案吧。

     4 ) 谁来决定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噬罪者,即吞噬罪恶的人,这样的人将一辈子被贴上“有罪”的标签,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动。

    先说一下缺点,前期节奏太慢,后来突然加快,最后却截然而止,所以整体看下来不会很舒服。情节上其实一开始就做了很多铺垫,哥哥很爱自己的弟弟,所以就能猜到是哥哥替弟弟顶罪,先不说顶罪对与错,就哥哥对弟弟这份溺爱,已经是一种“罪”了,他替弟弟吞下了罪,不让弟弟受到一点伤害,殊不知这是害了他,深爱弟弟的两个女人,一个死了一个入狱,这都是他自己引起的,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最后连去看怡安一面都不敢,不敢承担,不敢负责任,哥哥明知道却依然什么也不说,这种溺爱已经变得畸形了。

    与《恶》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视角不同,《恶》是罪犯身边所有的人为主,他们是怎么面对生活和社会的压力,《噬罪者》是以罪犯本身为主角,剧情都是由他来展开的,这就造就了两个不同的感觉,前者很自然,只是在阐述事实,以人性作为剧情推动,真实且有力量,后者则更多了编剧的力量,需要一些戏剧性的巧合意外,因果关系等来推动故事,这样最大的弊端就是会影响很多角色的人物性格,举一大点,自己被解雇才想来找之前狱中的龙哥,认识阿标,想要帮助芷玲,让她到自己公司打工,补习功课,却因为芷玲偷东西,间接害死阿标,又对芷玲大发脾气,导致她离家出走,最后被冤枉。整个一条大的情节推动链都是这样完成的,仔细看就不难发现会有些许矛盾的地方。所以整体上与《恶》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最令我感动的一点,雯青与出来后的王翔第一次见面,男友突然闯入,王翔为了保护雯青,说这只是一次采访,不让她难堪,自己已经遍体鳞伤,还要用仅有的一切来保护自己爱的人,让我为之动容。

    最有感触的一段

    结局来看,我本来以为弟弟会去自首,真正承担一次,可是没有,导演把最终的“罪”放大到极致,没有被贴上标签的人,或许比那些有标签的人罪恶更大,而这种罪会一直蔓延,直至灵魂深处。又或许,没有被放大,这就是事实呢?

     5 ) 久视深渊,便成恶龙

    这部剧探讨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容。

    犯罪心理

    有时候人会低估自己犯错的能力和代价,却又高估自己底线的坚硬程度。

    我挺喜欢噬罪者和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因为这两部剧离开了原生家庭的议题,当这个看似大罪之首的归咎点不再存在时,那么衍生出其他的情节和走向,再探讨人性,至少不再那么苍白无力。

    在剧中,王杰高估了自己对所有情况的掌控能力,直到自己建构起来的一切在他面前一步一步坍塌,随着坍塌的,其实是王杰的自尊和身而为人的存在。他只对哥哥表达过自己自卑的情绪,其他大多时候都隐藏得很好,尤其是在和女人们打交道的时候。从他接触晓君、带晓君回家,到夜里失手捂死晓君,再到哥哥顶罪刑满出狱后的安排,再到交合人妻的事情露出,未婚妻杀人入狱。他最终在女子监狱外面吹灭的蜡烛,不知道,是吹灭了他自己,还是拔掉蜡烛后,会是一个新的人。

    人妻潘太太,说了一句很亮眼的话:“寂寞是会杀死人的”,和她随之殒命相呼应和,算不上太牵强,但也的确是她把自己一步一步往火坑上推的,推的同时,也把怡安从岸上推到了水里。呼应片头每次都会出现的那一幕,即晓君沉入池塘底。那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窒息感,没有解救措施,没有任何机会,没有生还的后路。

    而怡安,从一个安静周到的女孩,到一步一步发现真相,被血淋淋地撕开在面前,她以为自己足够伟大和宽容,可以拯救一个12年一直活在内疚中的男孩,可以挽回一个出轨又巧舌如簧的男人。虽说最后的剧情有点陈词滥调,也不太符合逻辑,但它某种程度上,是贴合人物的心理情感走向的。善恶一念,谁又能分得那么清楚。

    雯清何其无辜但又何其有幸,她是那个坚守底线的人,纯粹,但她对宋克凡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路人暂且不表,标签和偏见总是毁人不倦。

    回到王翔身上,自己虽然是主动为王杰担责,但其实王杰早已背负了两个人的人生。某种程度上,他剥夺了王杰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机会。而他在阿标无辜致死的那一刻,也的确是想过亲手打残芷玲的爸爸,为阿标报仇。

    万念起始,一念就再难忍了。

    直视骄阳

    欧文亚隆用《直视骄阳》这一本书来探讨死亡议题,我们与恶的距离和噬罪者也通篇围绕死亡议题来展开,人在面对丧生者的时候,如何面对自己心中的缺口,如何面对那个造成遗憾的人,又可以用什么来告慰这份丧失呢?

    施害者、受害者、拯救者总是不断转换的,而这两部剧的探讨至少都让人看到了这些人是活生生的,他们的生存势能一直是动态变化着的,有自己所执拗的地方,有自己所温柔的地方,有自己所信仰的、坚守的地方,也有自己真的无法面对难以跨越的地方。

    有些事情无法和解,有些事情,需要更进一步,才有和解的空间,但踏出这一步,往往绕了半生的弯路。

    更生人

    我是一个闽南人,听着台剧里的台语,那是家乡的口音,是一种很亲近的感觉,平安福和拜拜,也是我妈日常会做的事情。跨火盆,也是那的习俗。

    在老家,进过监狱的人,都需要在门口跨火盆,吃过韭菜之后,才算是正式回了家,重新成为这家人。而且,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拜托给老天,拜托给各路神明。谁家都害怕自己家出了什么歹孩子,那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被指责、饭后闲话的谈资之路,没有人真正关心你发生了什么,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臆想来脑补掉你的理所应当。

    所以,更生人,听起来是要重新做人的样子,但其实,人们心里想的都是狗改不了吃屎。

    所以,我更倾向于更生人是龙哥这样的,很多事情只能自己来做,路需要自己重新开,人生,需要自己把土翻一番,让主观能动性生长出来了,生机看起来就在前方。

    就此。

     6 ) 怅悔

    剧中男主角:王翔因涉嫌谋杀女中学生李晓君而入狱,出狱后面对社会的种种歧视,以及社会对家人的骚扰而深感不安,其实他当初是因为想保护弟弟而顶罪,可弟弟却没怎么成长,一再犯错,如果哥哥当初能换一种方式来保护弟弟,也许弟弟能早些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就会少些悲剧。

    ,王翔为了弥补弟弟当初对李晓君之死给家人带来的伤痛,以致于对李家父亲伤害自己而选择了原谅,由所谓的罪人变成了受害人,差点儿死去,真是令人深思!

     7 ) 更生人可以重生,只不过,你得跪着!——《噬罪者》

    看完后心理落差比较大,还是蛮失望的吧,一开始我是抱着《与恶》的高度来看的,结果直到结局我也没明了这部剧到底想要表明什么。

    本剧开了一个很不错的头:当更生人的身份暴露后,媒体风口从“英雄哥”到“杀人犯”的急剧变化直接引出了本剧的核心问题——在社会偏见的重压下,刑满释放的更生人是否还有机会再次被社会接纳,就像王翔说的那句话——“我以为我自由了,但并没有,在里面不自由的是我的身体,出来以后,不自由的是我的心。”

    为了激化冲突,本剧区分了两个阵营:总是被怀疑但事实无罪的更生人组(王翔)和看似无害实则犯下罪过的表面好人组(王杰、 洪怡安、 陈芷玲、 李春生等),矛盾也由这两个阵营的互动逐渐凸显,可是他对人物处理的方式我真的不喜欢,比如闺蜜芷玲家境贫寒的设定来的就莫名其妙,后续剧情发展的主要围绕的就是这一点展开的,可是在之前压根没有提到过好嘛,还有我特别喜欢的大小姐潘天爱,貌似她在后半部剧说的话就只有采访时的三秒钟?这种需要的设定随时添加,前期大力渲染的角色说不要就不要了的做法我实在不敢恭维,情节倒是完整了也合理的,可是人物给人的印象缺大打折扣,还是说一切人物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凸显王翔?

    另一个更大的槽点就是全剧的主旨,全剧探讨的是“更生人”的生存问题,那让我们看看作为更生人群体代表的王翔给出的回答:在家门被人贴满“杀人犯”的时候选择不报警,在身份被曝光后选择了辞职,在被李春生绑架、殴打险些死亡后仍然选择替他掩盖罪行???拜托,你是按照法律程序出狱的,你已经服过罪了(更别说压根就没罪),如果你自己都认为自己不配享受到正常人的权利,那你希望我们观众从你身上看到什么,一昧的忍让、妥协和退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更生人也能有happy ending,但请你先将自己卑微到土里?如果这就是这部剧给出的最优解,对不起我不认。

    这部剧可以讨论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王翔顶替弟弟罪行的行为、王杰的渣男养成、以及雯青、 唐娟的爱情观,只是故事没有讲好,可惜了这个题材,我在看结局的时候还脑补过王杰看到怡安杀唐娟后王杰接下“噬罪者”的担子,给怡安顶罪的情节,那样整部剧的悲剧色彩一下子就展现出来了,只可惜一直到最后,你弟弟还是你弟弟。

    不过,单就题材而讲,本剧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短评

    【群体性社会的容忍度】给予重返社会的人一个机会,这是本剧的情感前设。但这个前设的再前设是,主人公的“杀人”是充满了非固定意义。如果是传统意义的杀人犯,即如韩国素媛案凶手,你是否可以给予重返的一切容忍?在大多数生活都艰难的当下,《噬罪者》用更冷峻、严肃的态度讲述更生人出狱后举步维艰的生活,但其实也道出那些从未进过高墙者,最普通群体的同样不易。所谓,普通人何苦为难普通人吧。

    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你想当个十全圣父,但你救不了所有人。剧本写得很好,每个人物的矛盾挣扎都站得住脚。不过因为方方面面都想照顾到,会让人觉得塞得有点太满,太沉重了。

    8分钟前
    • 皮皮一号
    • 推荐

    想到第55屆台灣電視金鐘獎提名戲劇節目獎的5部台劇,《想見你》《用九柑仔店》《誰是被害者》《鏡子森林》都已在機緣巧合下觀看了,索性也來把《噬罪者》(獲得戲劇節目女配角獎-蔡淑臻)補看了。—— 第一集 自由,第二集 秘密,第三集 偏盲,第四集 感染,第五集 失眠,第六集 風箏,第七集 皮囊,第八集 失格,第九集 負罪,第十集 褪色,第十一集 甦醒,第十二集 困獸,第十三集 重生。—— 一場命案影響著“兇手”與“被害者”各自家庭以及周遭相關人物的長遠生活,這個故事聯想到《我們與惡的距離》,最後“真正的犯罪者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聯想到《陽光普照》,若是大陸來拍,可能就有類似《誤殺》結尾自首伏法的情節了?!個人覺得扮演小愛的金凱德有點像許瑋甯;第13集裡怡安的衝動之舉編排得有些刻意……片尾曲是茄子蛋的《日常》,小驚喜。

    1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从我们与恶的距离到这部,让台湾更让人敬畏和心疼。这到底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壤。弟弟未婚妻最后一集的情绪反转太亮了,没想到是这样。

    16分钟前
    • 康熙队长
    • 力荐

    特别喜欢这个英文名字《Hate the sin,love the sinner》爱与恨,罪与罚,我们如何分辨?看至结局,终于发现其实冥冥之中注定了罪孽深重者的代价。那些本不该有的偏见与谎言,注定要将一个人推向深渊。

    20分钟前
    • 东北偏北
    • 推荐

    台剧真的进步很大,不再只是家庭琐碎,而是会去反思社会,庄凯勋在我印象中最佳的演技应该是《菜鸟》里面的分手戏,但在这部剧里面,没有太多外露的情绪,有的只是细腻的眼神和小动作,真的很棒!剧情进展略有点缓慢,估计等小爱失踪就会开虐了吧(ㄒoㄒ)

    22分钟前
    • 白白海
    • 力荐

    扶弟魔的哥哥,一个更生人的故事……拍出与恶姊妹篇的感觉。

    26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推荐

    亲情和人性的羁绊,想做的事情和无法承担的责任,想去人人都践行敢作敢当的成人世界生活。

    28分钟前
    • DING
    • 推荐

    虽然猜得到是哥哥帮弟弟顶罪,但是很期待剧情走向。

    30分钟前
    • 品如别走
    • 推荐

    没有《与恶》那么精致承转起合,但也足够精彩,一个俗的不能再俗的故事,被拍成了罪与罚,如果说《与恶》讲边缘人,这个可以说是更生人,每个人都是道貌伟岸的正义联盟,可谁才是罪人呢?就题材,就把那些热门IP,翻拍,抗日…给打爆了,要是标为国产剧,我觉得是对导演演员的一种侮辱。

    35分钟前
    • 晓寒风林
    • 力荐

    最近看的几个公视的剧质量都很高!节奏有点慢,但整体还是挺喜欢的,结尾竟然来了个这样的反转!

    38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应该是那个弟弟犯错杀人的吧,有点慢哎,还是挺期待下一集的

    40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前两集觉得很一般的剧情,没想到看了3/4集,觉得静静地慢慢压迫,人与人之间慢慢接触后感情的变化,再加上夏于乔进来的一条线,加起来情感的纠缠,还蛮厉害的。编剧功力很深。希望不会烂尾。----------看完了,除了结局有些平之外,都很好看。人性本来就很复杂。善与恶,一念间。

    42分钟前
    • 蜷在贝壳里的猫
    • 推荐

    剧本有些地方去戏剧化处理很不错,有些戏剧冲突又太过刻意。每集质量漂浮不定,节奏过于缓慢,比与恶还是差点,但是公视这个档真棒。最后的这个结局真是。。。大概也只有香港和台湾能拍这样的结局。

    46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推荐

    比《我们与恶的距离》更优秀的台剧,压抑、沉稳、扎实,13集的故事呈现的是一出彻头彻尾的人性悲剧,恶的连锁反应,善的无能为力,男主角清澈地犹如一颗水滴,却依然激起了人心的涟漪。整个剧集的故事看似风格柔软,情感克制、却具有着刺痛人心的力量,它告诉我们,现实就是现实,没有人可以拯救的。

    5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片头萧煌奇,片尾茄子蛋,这得啥家庭啊。

    53分钟前
    • 缺觉
    • 推荐

    ed竟然是《日常》。丨王翔这什么JK情圣体质啊,但是小妹妹们不知道他其实是弟控吗……丨几乎所有的恨都来自于爱而不得。为剧情转折牺牲了很多性格与逻辑的合理性。

    58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高开低走。演员演技各个在线没得挑,但不得不说一句整部剧的三观都太歪了。拜托哥哥你不要每个人都想救,这不是救啊!!从顶替弟弟开始就错了,是溺爱!是病态的保护!弟弟到最后也没有学会责任和担当,所有的被害者都直接或间接由弟弟引起。家庭教育非常有问题,对人对事对物方方面面体现了家人角色的扭曲。弟弟是儿子哥哥就不是了吗??剧想展示的东西太多了,社会对更生人的态度、更生人的生活现象、报纸媒体的价值观、家庭与婚姻、被害者家人的光景、底层与上流社会的对比,太浅了全部戛然而止,哪一点都没有深剖,看完后感觉就这样子咯?立意何在,难道只是来欣赏男主的演技喔?失望!

    60分钟前
    • 一个人吃吉野家
    • 还行

    陪妈看系列。第一集就能猜到是哥哥替弟弟顶罪,但是总体还是可以看,节奏不快,慢条斯理,演员演技也还不错,女生们颜值都可以。差点以为男主角和大小姐要发展出一段感情。。关于出轨,站在被出轨者的角度,始终感觉是有配偶一方的错,而小三则错在其次。弟弟女友盲目杀死弟弟情人真是傻透腔的行为,用另外两个人的错惩罚自己。没想到弟弟从小到大还真是不用为任何事负责呢。

    1小时前
    • 瑶瑶
    • 推荐

    《噬罪者》的英文片名叫「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鄙視罪惡,但愛那犯罪的人”《甘地語錄》,意指罪惡雖然是令人憎恨的,但是我們也要關心那些犯了罪的罪人。《我們與惡的距離》成功讓大家開始關心跟瞭解所謂的「罪與惡」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噬罪者》則是延續這個概念,更加深入去探討犯罪者在出獄之後所面臨的難題。在與惡裡面沒有獲得解答的那些疑問,或許可以在《噬罪者》中找到答案,因為在與惡拋出了一個大議題之後,《噬罪者》的角色其實是針對「犯罪者」這個議題繼續去深入探討,並且更加聚焦在「更生人」的描寫上。

    1小时前
    • hopeangel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