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他们2018

    他们2018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托尼·塞尔维洛,艾莱娜·索菲亚·里奇,里卡多·斯卡马乔,卡夏·斯穆特尼亚克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桃色谎言

    • 更新HD

      罗蕾莱

    • 更新HD

      战火中的小狐狸

    • 更新HD

      机遇之歌

    • 更新HD

      朱门巧妇

    • 更新HD

      谁杀了小说家?

    • HD

      龙石密码

    • 更新HD

      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他们2018 剧照 NO.1他们2018 剧照 NO.2他们2018 剧照 NO.3他们2018 剧照 NO.4他们2018 剧照 NO.5他们2018 剧照 NO.6他们2018 剧照 NO.16他们2018 剧照 NO.17他们2018 剧照 NO.18他们2018 剧照 NO.19他们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野心勃勃的年轻商人塞吉欧(里卡多史卡马西奥 饰),常以金钱美色贿赂政客名流,成功称霸商场。为求更上层楼,塞吉欧决定进入政坛,他得先趋炎附势、再趁机窜出揽权,放眼政坛只有一人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正是掌握政权长达20年、私生活极其放荡的前总理贝卢斯科尼(托尼瑟维洛 饰)。  年轻的人,不惜浪掷青春,追求名声与金钱。为吸引贝卢斯科尼的注意,塞吉欧刻意租下位在他家对面的高级豪宅,更找来性感火辣女孩夜夜狂欢,展开纸醉金迷的豪奢攻势,终于吸引到贝卢斯科尼的注意。但当他成功闯进嚮往已久的上流世界,才惊觉这位政治狂人早已大权旁落…。  年迈的人,甘愿耗尽金钱,找回权力与青春。亟欲重掌政权的贝卢斯科尼,每天邀请无数贵族与名流登堂狂欢。他在奢华别墅的派对,更永无止尽地提供女孩与药物,上演著一场场酒池肉林的慾望人生。就在他成功说服政敌,眼看重掌政权在望,却发现人生最大的劲敌竟是青春…。  究竟是追求名利的他们,操控了青春、权力与金钱;还是青春、权力与金钱,从头到尾都操控著他们?

     长篇影评

     1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一直以来,第一次世界大战遥远得仿佛好像只是历史课本里的一段话: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在塞拉热窝遭到暗杀,就此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由于我们国家没有直接参与一战,和二战比起来,一战在我国的知名度低得可怜。但其实一战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以毫不保留的说,一战直接改变了现代的世界格局。一战过后,英国虽胜,但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从此日不落帝国落于美国后。德国战败背负巨额欠款,直接导致了希特勒的当权和二战的发生。一战过后,底层人民的革命意识觉醒,开始逐步推翻各国腐朽的皇室。法国急需劳动力,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赴法勤工俭学,为日后中国的崛起埋下星星火种。

    执导了史诗巨作《指环王》的新西兰人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帝国战争博物馆希望他能拍一部关于一战的片子,要求是需要用到博物馆的战争史料,大约是两万三千个小时的影像资料,还有三万三千个老兵录音。但同时还要有原创性,不能流于流水账。

    历时四年,PJ完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他没有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而是从西线英国士兵的角度,讲述了这段历史。因此这个片子,比起政治历史,更偏向于人文经历。全片一个半小时,所有的画面都是史料,没有尴尬的现代演员的演绎,没有无聊的历史学家采访,一切都是一百年前原汁原味的。背景讲述者都是一战时期的老兵,讲述那些年只在回忆里鲜活的故事。最最酷的是,PJ和他的团队通过现代科技给古老的影像资料上色,调整速度,那些在快进般的模糊史料里的古人,突然间鲜活起来,隔着屏幕也能真切感觉到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恐惧,他们的苦中作乐。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战的爆发是突然的,这边还在和德国人踢足球赛,突然传来消息,英国对德国宣战了。但是国家的动员却是有力的,各种标语让年轻的小伙子们热血沸腾,“日后你的孩子问你,爸爸,你在伟大的战争里做了什么?”“为英格兰而战,不要成为下一个比利时”。征兵的要求是18-35岁,但是热血的少年们谎报年龄也要参战,有老兵回忆说,那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还没等我上战场呢,战争就结束了。英国口音和美国口音比起来,有种呆板的可爱,在影片中更显的得少年们不知世事。

    他们穿上了最好的(可能是唯一的)西服光荣地去参加征兵,却被统一没收了全套行头换上了并不合体的土黄色军装和沉重的军靴。经过短暂的令人兴奋的军训过后,他们便开拔进入了比利时战场。一周比一周走得快,走得时间长。越往前走,听见炮火声越来越近了。路上遇见前线下来的士兵,年轻的士兵们兴奋地问前面怎么样了,士兵表情麻木,说:“糟透了,伙计。”

    很快,他们便直面了战争的残酷,荒芜破败的无人区,缠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网,网上挂着死人。潮湿的壕沟里,有大群吃死尸吃得胖胖的老鼠,有无尽的虱子,天冷的时候靴子和沟里的水冻在一起,冻疮都是轻的,严重的则需要截肢。上一秒钟还在聊天,下一秒钟聊天对象的头就像个打碎的鸡蛋一样在眼前爆开。战壕里不能睡地上,因为有水,直接在壕壁上挖洞躺在里面睡。没有上厕所的地方,只能挖出一条沟,上面放个板子,板子上可以坐四个人,都光着屁股拉屎。拉屎的时候由于在壕沟外,还要提心吊胆怕德军扔个炸弹过来。有一段在壕沟里的录像,明显看见娃娃脸士兵脸上的无限恐惧,PJ说这是在一场很惨烈的战役之前录的,这个录像里的所有人基本都战死了,这是他们死前30分钟的影像。

    战事不严峻的时候,士兵们也会聚在一起苦中作乐。吹口琴的,吹苏格兰风笛的,逮着青蛙玩的,互相喂食物的,拿着瓶子当吉他弹的。半大小子们在一起,再艰苦的环境里也能找出无穷乐趣来,影片中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咧着嘴笑着的。那个年代电影刚刚普及,面对摄像师,每个路过的人都天真又羞涩地盯着看,很难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还有人不知道摄像和摄影的区别,站在哪里呆呆地尴尬地笑着等着照片完成(那个时候照相需要摆pose十秒以上才能成像)。这些看着镜头的一张张面孔,一双双眼睛,经过了一百年的时光,注视着我们,突然有种跟古人交流的超自然感。

    战争打了四年,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都累了,当年的少年已经成为营养不良,胡子拉碴的男人,见过德军的俘虏才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PJ的讲述非常中立,在电影里德军很勇敢,也很固执,但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可能在战争开始前是理发店的,酒店服务生。被俘虏的德国人表情也是恐惧,呆呆地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了眼前英国士兵的一个表情就等来杀身之祸。

    等到这些士兵都回乡了的时候,才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接待英雄的荣耀,而是周围人的不理解,还有失业潮。这场欧洲皇室之间的角力,带给普通民众的,只是伤痛和贫穷。上大学时,白发苍苍的德国教授给我们讲,他小时候村子里的人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他那个时候还以为正常的就是那样,人都是那样的,都是要缺胳膊少腿的,后来才明白那有多么的不正常。

    影片结束后,PJ出来讲解了他和团队制作电影的过程,读唇语,配音,找资料,调色,如此庞大细致的工程,也之后PJ这样追求追求超现实的导演才能达成。最后的片尾曲是一首一战时候的老歌《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调子朗朗上口非常有节奏感,应该是士兵们行进的时候编出来得以传唱的,讲的是法国战壕里的英国士兵们和一个法国老女人苦中作乐的事。这个片尾曲还有一个小插曲,电影快拍完了PJ才想起来用这个曲子,回英国找人录已经来不及了,他用新西兰人模仿英国口音又觉得不像,破坏电影整体感。最后他打电话到英国大使馆,找来大使馆里最会唱歌的几个人,于是这几个高矮胖瘦不一的外交官,在口哨和苏格兰风笛的伴奏中,用英音摇摇晃晃地唱了这样一首歌。效果出奇地好,仿佛就是几个临时凑在一起的英国士兵,一边行进一边唱着这样一支粗俗的歌曲,不知道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一战作为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战争之一,有一千万士兵阵亡,其他受伤病困扰而早逝的更是数不胜数。PJ在最后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部片子能让人们问问自己的祖父母们对于那段时光的记忆,因为他们的父辈们可能和他们讲过这段历史。而再过几年,当我们的祖父母去世了,这段历史真的就变得遥远了。感谢PJ以一种谦卑的匠人精神,将这段落满灰尘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年轻的士兵们有的人埋骨异乡,有的人的孩子都已经白发苍苍,但他们因为这部影片而永远鲜活。

    附上《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的简化版歌词(歌曲本身重复的段落太多了),往往这种欢乐的口水歌,因为是百年前的,反而有一种黑暗哥特的意味在里面。另一首相似的歌是《编玫瑰花环》,是一首欧洲黑死病时期的黑暗童谣。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已经有四十年没被吻过了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们的士兵打破了她四十年的魔咒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你不需要认识她很久,就会明白士兵们为什么为她疯狂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是镇子上最努力的女孩,她躺着赚钱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十法郎卖出一个吻,柔软多汁像桃子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女士你有个好女儿,给士兵们洗内裤

    我不在乎我变成什么,所以我加入了步兵团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上了她的床,她确实好玩,摆动她的屁股,像个机关枪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在小姐的床单底下,快活得没法描述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抛了个媚眼说“Oui,oui,让我看看你能对我做什么“

    他们说他们设计了这场战争,他们说他们设计了这场战争,可是我们在行进个什么劲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她已经四十年没有被吻过了

    军官们得到所有的牛排,而我们只得到肚子痛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好多结了婚的人,也都想回到法国呢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只要擦去鼻涕,擦干眼泪,我们很快就能回家了

    阿尔芒蒂耶尔的小姐,我对她一件钟情,我的床单湿了一个晚上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你可能会忘记毒气和炮弹,你可能会忘记呻吟和呼喊,但是你不会忘记那些小姐们

     2 ) 老兵会死,但他们永远不会凋零

    头号玩家:彼得·杰克逊

    在完成《霍比特人》系列——彼得·杰克逊赖以成名的《指环王》系列的前传之后,这位极具商业价值的大导演已经四年没有新作问世。在此期间,他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了一个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的电影项目:《他们已不再变老》——一部一战英国老兵的口述史,一部完全由旁白结构的纪录片

    《他们已不再变老》海报

    据导演本人透露,光是听完所有一战老兵600个小时的采访录音资料,看完英国帝国战争纪念馆提供的超过100个小时的影像资料,就花去了整个团队一年的时间。电影的建构方式相当常规:按时间顺序汇编大量采访音频,辅之以对应的历史影像或宣传画,用一手的声画素材还原一战期间英国士兵的想法和遭遇。

    事实上,这不是彼得·杰克逊第一次涉足纪录片领域。早在1995年,在他进军好莱坞之前,就拍摄了一部名为《被遗忘的银色》的伪纪录片,“发掘”出新西兰一段不为人知的电影史传奇。由于其拍摄手法过于逼真,导致大量新西兰观众信以为真,以至于他们在得知真相后大感愤怒,要求禁映该片。

    彼得·杰克逊在《被遗忘的银色》里出镜

    二十年以后,终于正儿八经涉足纪录片创作的彼得·杰克逊,显然不满足于创作一部循规蹈矩的纪念影像。作为一个技术狂,一个光影魔术师,他决定对影像施加不可思议的魔法。

    技术的伟大和影像的意义

    在经历了无论叙事还是形式都极其常规的前25分钟以后,当年的士兵出征了,影像的奇迹也发生了——画面放大至充满整个银幕,黑白影像被填上色彩,画面的噪点和划痕被除去,早期16格的帧数被调整至标准,再配上用一战武器还原的环境音效以及根据口型识别出的对话——伟大的电影技术使历史前所未有地鲜活起来。当年原始素材大多是固定机位拍摄的,而镜头拉近之后,景框因而可以有选择地移动,导演获得了场面调度的权力。

    剧组用一战武器拟音

    纪录影像成为时空的琥珀,无限逼近历史现场。此时,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复原能力无疑超越了单独的文字或者照片。感知到这一层的意义之后,没有观众会对画面上的那些无名士兵的音容笑貌无动于衷。这就是影像独一无二的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技术是温柔的、友善的、无害的,它帮助老兵的口述,而并不凌驾于它们,因此它也是熨帖的。

    影像修复前后对比

    显然,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紧张又枯燥的年轻士兵而言,摄影机在战地上是一个太过新奇的存在(从他们每每望向摄影机大笑的“表演意识”中可见一斑)。而作为早期新闻纪录片的素材,恐怕当年的摄影师还无从对纪录片本体论做多么深入的思考。但这并不是本片要讨论的重点,它要纯粹呈现的是从尘封的时光中打捞出的片刻。这片刻有时是轻松的,有时是痛苦的,但它们毫无疑问都是真实的。

    士兵们对着镜头演奏

    战争中的普通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

    这场追忆指向的是战争的日常,是每个人私密而真实的感受,区别于宏大而模糊的官方表述。事实上,为了回避某种视角或立场的不同,彼得·杰克逊选择的全部是普通士兵的口述,并且没有为电影勾勒某场具体的战事。

    面对战争,年轻的男孩们一开始展现出本能的兴奋——他们纷纷无视从军的年龄限制,那是被爱国热情驱使的献身精神。等到了军营,条件的窘迫和训练的紧张才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身份的转变。而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则让他们彻底陷入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恐惧,“对战争的浪漫想象完全破灭”。

    “如果是受伤或者被杀又无法直接抬出来,表示不是被埋就是失踪,那才悲惨”

    一个士兵说:“当你快死的时候,你的一生会闪过眼前,但19岁的我实在没什么人生。当子弹飞来,我只想到‘我会活下来吗?’”另一个士兵不得不枪杀了一个被炸至重伤的战友,为了尽早结束他的痛苦。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坦言道“我好痛苦”,那是我在电影里听到的唯一一句带着哭腔的声音。

    真实的历史不可能迎合今人的刻板想象。于是观众可以看到英德双方并非完全敌对,他们之间的互动有幽默,也有尊敬。而战争结束,英军的反应也全然不似后方那般兴高采烈,“没有任何形式的游行,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累瘫了”。“将近一百万英国及欧洲服役人员死于1914年至1918年。”——当银幕上打出这行字幕以后,画面也退回到修复前的模样,魔法消失了。

    回到家乡的士兵没有受到厚待,“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他们是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中的一员,现实是残酷的。而我突然意识到,这些还可以发声的士兵,其实根本不是胜利者,只是幸存者。这群曾经的年轻人,他们看穿了战争的荒谬,但肯定军队的价值。他们奉献了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又在脱离集体时不可避免地感到空虚。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争毫无意义。

    一切好的战争片本质都是反战的。然而看过那么多战争片,恐怕我们还是对它一无所知。

    They Shall Not Grow Old,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纪录片展现出的最强有力的观点是——我必须修改一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话——老兵会死,但他们永远不会凋零。

    用时光敬时光,彼得·杰克逊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

    彼得·杰克逊向来对一战入迷,他的祖父曾经参战,并在PJ出生前因战争创伤去世。


    本文首发于D纪录

    部分幕后内容参考IMDB上本片的花絮页面

     3 ) 感谢彼得·杰克逊,让我们和百年前的古人有个相约

    刚刚过去的2018年11月11日,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日。

    在这场持续了四年的战争中,共有将近一千万名士兵战死沙场。

    11月份的英超赛场上,球员们都佩戴起了寓意着反战的红色罂粟花,来纪念那些逝于战场的年轻灵魂们。

    ©英超赛场上球迷拼起来的“虞美人”花

    以史诗巨作[指环王]系列闻名的导演彼得·杰克逊也赶上了这个纪念日,推出了这部对一战士兵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他们已不再变老,片名这般忧郁、悲伤,来源于一首诗歌。

    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恩曾在《谨献给阵亡将士》中写下了这句名句:

    They shall grow not old.

    他们的确不会再变老,那些年轻的男孩们,将自己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时代,以及仅留下的寥寥影像。

    ©[他们已不再变老]海报

    所幸导演彼得·杰克逊,在花费的四年时间里以极特殊的耐心和精力,完成了这部特殊的纪录片。

    说[他们已不再变老]特殊并不是夸张,而是因为它在纪录片形式上几乎是颠覆性的。

    它的画面都来自那些沉睡于博物馆中的百年前的影像,它的旁白声音全出自60年代对一战老兵的采访原声。

    在纪录片追求的真实性、在对历史的还原度上,恐怕没有人会比它做到更极致。

    ©[他们已不再变老]修复前后

    20世纪初时,摄影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发生于20年代的一战期间,其实留下了很多纪实性影像资料。

    只不过,受限于当时技术,那些100年前的影像资料虽然留下来并不少,但要么是断续不完整,要么是充满着噪点、化学污迹和划痕。

    而这次的修复工作,是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主导、和导演彼得·杰克逊的一次合作项目。

    ©彼得·杰克逊

    导演直接拿到了对方交给的超过100个小时的古早影像资料,除此之外,还能使用BBC的所有影音资料库。

    要求只有两个:只使用这些档案资料、并且以原创的方式进行。

    虽然[他们已不再变老]最后呈现出来只有90多分钟,但实际上,杰克逊做了一个更惊人的工作——

    他把拿到的100多个小时影像全部修复了。

    几十年间积累的划痕、灰尘和污迹,全部被清理干净,然后这些原始材料又被放回到了帝国战争博物馆。

    不仅仅如此,还有其他技术调整,比如对帧数的改变。

    要知道,以前的那种老式手摇摄影机,每秒只有10到18帧,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常影像都是24帧。

    所以,古早的默片在而今看来就像是故意放快的卓别林式喜剧一样,为了改变这一点,杰克逊对帧数也做了调整。

    当然,还有更直观的,是为电影的核心部分上色。

    从纪录片第25分钟20秒开始,跟着年轻士兵们一起走进战壕,老旧的黑白影像被银幕撑开,一个清晰的、彩色的战壕世界出现在人们眼前。

    有人形容这是一个“绿野仙踪”式的奇妙时刻——

    以彩色进入一个新世界,更得以让观众能以一种更自然、更亲密的方式面对这些百年前的人。

    至于声音,电影从始至终贯穿的旁白出自60年代为拍摄纪录片《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保留下来的老兵采访。

    杰克逊从超过100个士兵、600个小时的采访录里精心挑选出了电影的故事线。

    光是挑选影像和录音的这一工作,就花费了超过1年的时间。

    而除了旁白之外的音效,鉴于当时并没有完善的收声技术,所以都是后期重做的。

    团队找了专门的唇语专家辨认那些对白,再找配音人员配上去。

    ©其他声效采集

    [他们已不再变老]追求的精细,让杰克逊和团队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来完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卫报”的电影评论家说它最终实现的效果是“令人激动的”:

    士兵们在我们眼前恢复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超越现实的生活。

    “每日电讯报”则评价它是真正“无与伦比的即时性的历史肖像”。

    杰克逊把它真正做成了工匠活,纯粹而精细,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一战期间的西线战场,当英德两边军队陷于僵局、都难以向前推进时,战壕成了两边对战的一个最重要阵地。 花了四年时间的[他们已不再变老],最难能可贵的不仅是它的修复工程,更是它把镜头直接对准了那些生活在战壕里的年轻男孩们。

    我们似乎更容易读到或看到的战争史,常常是被某些重要的战役、战事进展,或是军事技术、将军统帅所填满。

    至于那些真正的主人公——无数个鲜活的、普通的士兵们,也不过是作为统计数据被记载在史册。

    杰克逊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并不一样,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全为了那一个个年轻的孩子,他关注他们的战壕经历、心理感受,所有的振奋、恐惧、人性和友谊,这才是片子如此动人的原因。

    ©[他们已不再变老]士兵们

    所以,你能听到十几岁的孩子怎么被篡改年龄、强征入伍,你能听到他们从最初带着天真的兴奋参军,到真正经历战壕生活、眼神的丁点光彩被噩梦湮没。

    纪录片里,所有的战壕生活被涂上了色彩:绿色的草木、暗青的河、棕色的枯木、暗绿的军装。

    自然也会有那黄绿色的毒雾、棕红色的鼠疫、掀起白色尘土的炮弹、黑黄色的壕沟足(坏疽)。

    修复后的颜色带来的,更多是腐败和触目惊心。

    ©黄绿色的毒雾

    ©黑黄色的壕沟足(坏疽)

    战壕是他们战斗、休息、生活的地方,换句话说,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里解决。

    但战壕绝对不是个很好的“家”,这里到处充斥着腐败的味道。

    死人和活人共同生活于其中,不断增加的尸体带来的便是腐臭味,一个士兵形容它说:

    如果你闻过死老鼠的味道,但那要比之糟糕太多太多,你无法从那个味道中逃脱,它到处都是,无处不在。

    随之而来的,便是肚子吃到圆胖的老鼠,它们以尸体为食,一窝窝一群群,在你睡觉时四处流窜。

    ©士兵们的日常还有抓老鼠

    虱子、螨虫、疥疮以及大量的苍蝇,就更是不用提,闲下来时士兵们用火烤虱子竟慢慢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此外,年轻士兵们不仅死于枪弹、死于毒气,还会死于鼠疫、死于战壕长久积水带来的坏疽。

    每到冬天或是暴雨之时,战壕内的积水便成为最艰苦的挑战,有时候会有人被困在深泥里溺水而亡,也有人长久泡在水里生出可怕的坏疽,无奈之时只能截肢。

    ©被困在积水里

    上厕所就更有意思。

    他们会在战壕旁挖出一个一米多的深坑,上面架上木板,可以让人们结队来排泄。

    没有隐私倒是其次,上厕所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因为对方的炮兵很喜欢专挑这个时候向木板扔上几颗炮弹,有的人可能直接掉在粪坑里窒息而死。

    ©上厕所

    [他们已不再变老]里有太多这样艰苦、但有时也有趣的细节,虽然恐怖和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但战壕生活仍然有着一些意外的生活味和笑声。

    你能看到他们在里面一起洗脸、刮胡子,一起围坐烤虱子,互相分享着用汽油桶装的水,用连续高速开枪产生的热量煮水泡茶,一个老兵甚至回忆说:

    那是与男孩们一起度过的户外野营假期,带着轻微的危险使其变得有趣。

    ©洗脸刮胡子

    一种珍贵而荒诞的绞刑架上的欢乐。

    战争是什么样的,那些真正参与的普通士兵是什么样的,[他们已不再变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史诗巨作。

    它不关注战争,它只关注那些“不再变老”的人,是人啊。

    从怀有拳拳之心入伍,到历经摧残麻木,再到成为战后和平时代的无用者,没有名字的人,他们值得被书写。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4 ) 无论是战争电影还是记录电影,都应该做到像本片一样零吸引力

    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电影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声的先锋派电影运动,这些“浪潮”对当代记录电影也造成了深远而具有颠覆性的影响。当代著名电影理论家琳达.威廉姆斯于1993年发表的《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记录电影》一文,对后现代记录电影做出了深刻且具有启发性的系统阐释。

    在电影出现的早期,理论家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去论证电影作为艺术具有强大的创造潜力,而非仅仅还原物质现实的戏法工具,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事实证明电影非但属于主观意识的产物,创作者可以依据自己的表达诉求选择材料、选取角度、设计空间,还可以通过策略性的并置组接使影像产生令人信服的叙事以达到一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包括记录电影)。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相信:并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电影”。到了后现代,对于影像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强,影像可以经过技术的拼贴、断章取义的截取放大、文字语言的引导重构改变其原有的含义,从而扭曲了真实,记录电影的存在价值和话语机制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琳达.威廉姆斯引入了“新记录电影”的概念并且详细分析了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影片正通过放弃对表面真实的追求,通过带有戏谑意味的虚构和历史的残迹,重新发现或构筑出相对的却能够强有力地发挥作用的真实。

    《他们已不再变老》显然是可以划入后现代主义记录电影范畴的,彼得.杰克逊无意向人们展示原有素材的历史真实感,他使用了影像修复技术、上色技术、3D技术将一百年前的影像转化为当今观众更惯于接受的格式,在以主观的拼贴组合,使影像和多为一战老兵的旁白叙述形成同步,影像和声音共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线性时间逻辑。这种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带来的真实感和体验感是难以从断裂零散的史料中获得的。

    彼得.杰克逊对历史影像的使用方式,令影片爆发出和展露出了比剧情电影还要强烈的叙述效力和虚构痕迹(蒙太奇手法、漫画插入、镜头移动的强调)。影像从开始时的黑白在士兵进入战场后过渡为彩色,战争结束后又还原为黑白,表现一种“逝去”,拉动着观众从历史的视角进入现实的视角,或者说一种在场,在从体验退回到历史视角。在信息爆炸、影像极度泛滥的年代,人们的视觉对各类震悚的历史影像早就习以为常,感知早已渐渐麻木,“真实”也就失去其原本所承载的警示价值,“记忆”也不再能称其为记忆。唤起感知、唤起记忆的唯一方式就是通感和共情,重现在场到不在场的过程。威廉姆斯在文章中重点论述的《浩劫》也正是采取了类似的手段,重新介入破碎的历史、用记忆唤起的零星碎片,过去和现在形成互文本结构,使过去的罪行在当下重现。

    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任何当事人、调查者或者除影像资料以外其它形式的素材,而这些影像的内容,仅仅是依据口述的内容而刻意选择的,并不一定是叙述者亲身经历的场景,但两种媒介所指的吻合以及时间推进的连续性很好地掩盖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那些老兵叫什么,他们现在的样子,甚至到影片结束也无法分辨清楚他们各自的声音,这恰恰形成了一种个人叙事,多个叙述者实际上聚合成了一个人完整经历,而一个人又浓缩了一战中一百万年轻生命的共同命运,以此消解了宏大历史叙事的虚无和符号化。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解释某段历史的过程中,往往会站在更为宏观的历史角度,为其赋予非同一般的概括性表达和总体性意义(通过教育、文化、传播媒介等途径),以契合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其间未必会有扭曲篡改的成分,事件轴的起点和重点乃至中间的重要节点都是符合事实的,但点与点之间的连续性是被回避忽视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和浪漫化渲染转折性事件,完成全景式的官方历史修订,无数个体在洪流中的湮灭被默认成了理所当然。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我们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结果、格局变化、重要战役以及协约国胜利对世界新秩序的重建的影响。但这种不连续的叙事让我们忽视了士兵如何被征召、战争个体在战壕中的生存状态,他们如何饮食、如何排泄,他们等待炮弹落下时的心理折磨、面对战友肢体碎裂时的巨大恐惧,以及,如同噩梦一般的战争结束后,个体在正常社会中的边缘化,坠入另外一个更为持久永恒的噩梦。这些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的片段,在《他们已不再变老》中被细致地还原了。它们的真实性并不值得被怀疑,因为这些细节一定是真实的,只不过始终没有被人注意,战争过后的他们忍受着麻木和创伤,而一百年后的我们却能够称赞并庆幸着胜利。影片并不致力于论证真实,而着力于唤起人们对真实的正确认识和感知,就像《浩劫》完全抛却既有的证据和史实在现实中再造真实,重新刻写原文已被磨灭的石碑。

    纵观整个电影史,从来不乏战争片,大多数都以炮制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满足大众娱乐需求为诉求,或通过考究细致的战争元素对位让军迷们过把瘾,亦或是用戏剧共情手段唤起人们自我沉浸式的虚假人文关怀。但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被运作的,能对社会、对个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好像已经越来越暗淡,剩下的只有历史符号构成的伟大篇章,那些一战中的年轻生命、犹太屠杀中的人类同胞,好像只属于过去。影片结尾旁白说到:别人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我们。但所幸有这样的作品,能为我们提供理解的方式,帮助我们尽最大可能地去理解。

     5 ) 好悲伤...

    看到无数张笑脸一转眼就变成的躺在地上的尸体,看到被俘后的德军与英军和谐相处,甚至打成一团,他们相互沟通,很显然无论是谁都觉得这场战争毫无意义。"我同情他们,也同情我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是敌人,而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同心的,我们共同的敌人是中国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士兵没有错,错的只是政府,只是那个时代,士兵只是强权下的工具罢了。

     6 ) “那天我莫名其妙被送上战场,觉得像英雄一样”

    执导过“指环王”系列和“金刚”系列等巨作的彼得·杰克逊,这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全新的史诗——

    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与以往经常看到的战争纪录片形式不同,这部时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中,导演没有做出任何直接的评论;

    旁白全部由一战老兵的录音资料剪辑而成,除此之外,杰克逊还做了件更加大胆的事儿:

    将所有视频资料的画面上色

    这一举动,带来了不少争议。

    原始画面和处理后的画面

    在今年伦敦电影节上映时,甚至还有3D格式——擅长视觉效果的杰克逊,这次也要给大家带来充分的真实感。

    而这份“真实感”却有评论家不买账:对他们来说,一战的纪录片,恐怕黑白画面才是真正的“真实感”,有了色彩仿佛在看科幻。

    片子的口碑,倒是不受这些争议的影响:

    海内外都是统一的高分

    真实的录音,真实的故事,从这些当事人的口中讲述出来,无疑比任何描绘都有力。

    政治家、领导人视角,跨国跨洲的战争格局与规模,我们都看过太多太多了;

    但对于这些当时只有一二十岁的英国男孩子们来说,战争,只是自己眼前无休止的一次次行动——

    他们听从,他们出击,他们从不大声质疑,他们偷偷地想要活命。

    在这部纪录片里,杰克逊专门从BBC在1964年做过的节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那里选取素材;

    杰克逊认为那时的受访者们“不再年轻但也没有太老”,对他来说这正是讲述他们经历的合适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

    这些老兵们,记得从出发前到归来后的每一个细节,记得那些陪他们度过难熬战壕时光的每一件小事。

    他们已经活过了两次战争,住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和平的年代——

    可要想走出那段苦痛的回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谈何容易。

    苍穹下的战鼓,死神伫立在沙场

    1914年6月28日的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民族主义者、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普林西普枪杀。

    此事导致整整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纪录片里的老兵们,仍旧记得当时的氛围:

    一整个夏天我们都听说来自巴尔干、塞尔维亚那事的大麻烦,但我们好像离得挺远,根本不担心——

    直到新闻里说,英国和德国可能要开战了。

    “我们和一队德国人打完了场英式橄榄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来了开战的消息……”

    “那一瞬间,我们甚至在想要不要拿起餐刀捅他们……最后决定战争明天才开始呢”

    几乎每一个没到岁数的少年都谎报了年龄,所有军官都为他们打着掩护。

    每一个报名参军的士兵,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都以为顶多几个月后就能回家。

    即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前来的男孩子们仍然斗志昂扬——尽管每一个母亲都陷入悲恸。

    几十年后的他们提到当时的心情,仍会笑着说,谁都希望这一切没发生过,但平安归来之后,不后悔这段经历。

    “虽说当时那么可怕,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头也不回地上战场。”

    当时的他们,全当是普通的出行和服役,完全没意识到这次有多么不寻常:“后来想想,我这辈子都没那样兴奋过。”

    “年轻的士兵上战场”

    在军官眼里,他们却是瘦弱干瘪、面色蜡黄、满心恐惧的孩子,中学年纪,披上制服去打仗。

    有个小伙子说,军官啊,靴子穿着好大。

    军官只回他: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队伍里还配备了许多军用剃须刀,然而这些尚未成年的男孩们哪里用得着呢?只能拿来切切肉,如果还有肉吃的话。

    最开始在营地,吃得倒还行,面包黄油培根不会少;训练也能扛,没人觉得受到了欺压。

    西线战场有些不一样。士兵们坐火车到多佛,再乘船去海峡对岸的加莱,然后步行前往比利时——眼前的废墟和耳边的枪声,一下子变多了。

    短暂的快乐越来越少,无人区随处飞着子弹

    死人和老鼠遍地都是,活物见不到几个。躲在壕沟里,就不敢抬头看。一旦睡着,就不清楚能否再醒来。

    “你不知道哪天,你从小踢球的伙伴,就躺在你的身边——一具尸体。”

    士兵们甚至会捡到两年前法军留下的饼干,吃的时候都能尝到长出的青苔

    还有那冲天的死尸味道——牛和马腐烂的皮肉,被咬烂的军装,到处都是蛆和飞虫,也让他们下辈子都忘不了。

    “那是死亡的味道。”

    每天都是如此,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位老兵则说:反正下一个就会是你,有什么区别呢。

    2005年[圣诞快乐]剧照,一战真实事件改编

    [圣诞快乐]里讲述了一次双方停战过节的真事儿——虽然如此著名的彻底停火是个例,但两边的士兵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的敌意。

    纪录片中很多老兵都提到了,被俘的德国兵,有曾在英国当服务员的,大部分都和他们一样,以前也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突然被拉来参加了战争。

    他们无聊的时候,甚至会在边线立起标语互相调笑;他们一起合影,抢对方帽子玩:“那些巴伐利亚人,大多真是友好正直的好人。普鲁士人倒是挺混蛋的……”

    他们不恨对方,他们尊敬彼此,谁也不想打仗——每个人,都只希望战争能快快结束,也祝敌军士兵们都能够活着离开。

    “我们甚至不在乎谁赢了战争,我们只想早点回家。”

    当政权开始狠磕,受害的永远是人民自己。首相的策略,将帅的指挥,对他们来说都只是猜测、命令和模糊的概念

    “他们没有任何恶意和怨气”,直到最惨烈的战争后期也是如此

    随着战争的推移,每个人的心态都在变化着——他们目睹过最惨烈的伤亡,也体验过最真挚的友情

    血肉横飞和炮弹轰鸣中,他们眼中的战争,不再是出发前那个简单的任务:

    “1914年离开家时和1917年回来时,每个人看到的战争都不一样了。”

    哀伤中的挽歌,他们与日月同光

    正是这些碎片式的个体,构成了这场世界规模的战争——

    士兵和战争在互相影响着、改变着;近年,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从个人视角看残酷的史实:

    被搅进战争的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或有或无的意识中,被残忍的政治军事冲突,彻底改变了。

    [敦刻尔克]:从一战到二战,英国兵还是只有草莓果酱……

    同样是战争群像,同样是个体视角,同样是充分利用影像力量——

    诺兰几乎纪录片式的[敦刻尔克],引起的争议也够大的。

    丘吉尔的指令,是将军无线电中听不见的声音;海对岸的家乡,是渔夫们驾船前来的号角。

    男孩子们眼里只有帆的一角,头上的轰炸机,还有天际线那边隐约的白崖

    谁赢了战争?是盟军政府。谁救了他们?是他们自己和普通的人民

    “撤退?逃命?你们回来就好,活着回来了就好。喝杯热茶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热闹,庆祝,都是你们的

    现代战争同样如此,关于讨论军人的内心世界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专注了比利·林恩一个人的经历:

    他因为偶然的视频成为了伊拉克归来的英雄,但没人知道,那最大的殊荣记录的是他最痛苦的一天——

    他无疑代表了每一个走过战火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千疮百孔;但渴望被周围欣喜的人群理解、拥抱,又是多难的事啊。

    北美评论家却对这样个人化的表达嗤之以鼻:

    国家的威严之下,大众娱乐的消遣中,这样的纠结与复杂,在某些评论家眼里,无疑是多余。

    战士摇摇欲坠的内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冷漠中,继续被边缘化着。

    HBO神剧[杀戮一代]:每个端着枪的大兵,其实都是穿上军装的邻家男孩啊

    关于纪录片中多次被老兵提到的“快乐服役时光”,就正如《杀戮一代》中那样,没有交火的时候,大家都拿出十二分的幽默来打发无聊;

    真实的战地是什么样的?士兵们是真实的,愉悦和苦难也是真实的。

    正是过了命的兄弟情谊和后来的死伤之惨痛,才使他们与战争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离不离开战场,心头的那片硝烟,都无法散去。

    彼得·杰克逊的祖父曾参加一战

    杰克逊将这部纪录片个人化,并将这段“士兵的共同经历”献给了他的祖父,英格兰的战士:

    “我和爸爸一起长大,从小就听他讲祖父的故事。我自己也是一战的孩子,我父亲在那之后移民到新西兰,遇见了我母亲。”

    花了数年制作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无疑也是学习祖父经历的过程。

    有趣的是,BBC首播这部纪录片时,一位观众竟也在电影开场的录像资料里,看到了自己的祖父——

    这位来自埃塞克斯的女士,看到屏幕上她的祖父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法国乡村的前线,正与一名警官交谈。

    又震惊又感动。这无疑也是本片带来的正面效果之一:有多少人会在这段影像中找到回响

    片名来自诗人劳伦斯·比尼恩的《For the Fallen》

    他们永远不会衰老,不像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一样日渐老去:

    他们永远不为高龄所难,永远不为残年所累。

    每当太阳落下,每当清晨来临,我们就会想起他们。”

    就像未满周岁的加缪,父亲战死于一战战场,而后来站在父亲墓前的四十岁的他,已经比葬在这个石板下的男人还要年长。

    ——“温情与怜悯突然溢满了他的胸膛。”“而只有疯狂与混乱,那就是儿子比父亲岁数大。”

    睡在这片土地下的都是孩子,他们是那些此时已头发花白,自以为懂得生活的人们的父亲。”

    每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人们戴起罂粟花

    比尼恩的诗句,在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时,被作为纪念辞在欧美各地吟诵着;

    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大人和孩子手拉着手,默默围着纪念碑而行,缅怀一战阵亡的将士们,纪念着战争的结束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

    人类的历史,被鲜血涂抹着,被炮火环绕着,被坟墓奠基着。

    而就像大家一遍一遍说的,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不去忘却

    每一个人,每一条命,都是值得的。

    他们已经不再变老了——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好像那个刚穿上军装的少年一样,英气勃勃。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7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迷惑行为!

    2019年11月11日,除了是光棍节、双十一狂欢节,还是一战结束101周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去看一部特殊的电影,挺好!

    ——《他们已不再变老》。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战争纪录片。

    与以往战争纪录片不同的是,制作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将百年前的影像重新修复、上色,并且加入声效,然后再展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里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英国士兵和被俘虏的德国士兵谈笑风生。

    有人说,战争就是普通人被政治家、野心家裹挟,不断丧命的一场巨大游戏。

    不否认!

    但并不是所有战争都能像一战这样,敌我双方上了战场是仇人,下了战场又亲如兄弟。

    比如在越战中,北越的士兵和美国大兵能和平共处吗?

    二战中,日本士兵能善待被俘的美国大兵吗?

    归根到底,发生了那样的事,和这场战争的性质有很大关系!

    既然这是战争纪录片,那就从纪录的角度聊聊一战,并且盘点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些迷惑行为。

    一战之迷惑行为:开始。

    虽然历史课本里详细地讲述了一战正式爆发之前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比如: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实事求是的说,只要有国家存在,矛盾就会有,一直到今天也一样。

    但值得大动干戈、兵戎相见吗?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枪杀。

    随后,欧洲几乎所有大国加入战争。

    在这之前,没有人会预料到会有战争的发生。

    电影《他们已不再变老》中就有这样的讲述,一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英德两国的战士还在踢球。

    一场正常的大战来临前,应该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如,日本侵华、德国扩张、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

    首先是舆论攻击,其次经济封锁,最后宣战。

    这些应有的程序,一战只占了最后一项——直接宣战。

    所以,你能想象,前一天,大家很有可能是在伦敦、巴黎、柏林相识的朋友;下一秒,就要在战场上厮杀了。

    一句话总结,一战就是几个国家领袖之间的不和而引发的战争。

    一战之迷惑行为:结束。

    一战开始的迷惑,结束的也迷惑。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型战争都有转折点。

    一战是个例外。

    前脚美国参战,眼看同盟国要处于不利地位,但很快俄国发生革命,退出协约国。

    双方在1918年时,依旧不相上下,还在僵持。

    虽然同盟国许多国家先后投降,但都是些小喽啰,德国仍然有抗衡协约国的实力。

    可就在这时,德国自己内部瓦解了,基尔水兵起义。

    德国宣布投降时,本土并没有受到一点伤害,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受降的。

    这在古今战争中实属罕见。

    一战之迷惑行为:伤亡人数。

    一战是古今中外,士兵伤亡比例最大的战争。

    二战的伤亡人数自然最多,这毋庸置疑。

    因为其中平民伤亡很多,另外二战的波及面要比一战大得多。

    但如果只是就战场上的伤亡来讲,一战多于二战。

    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134万人。在一天的时间内,英军就阵亡6万士兵。

    凡尔登绞肉机,死亡人数超过25万,50多万人受伤。

    这种伤亡程度,真的是骇人听闻。

    为什么一战会死那么多人呢?

    这与一战发生的时代有关,刚好处在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之间。

    在战术上,是传统骑兵步兵冲击的打法;可在技术上,大炮、坦克、毒气弹先后登场。

    所以,可怜的士兵就成了为后来战争趟路的炮灰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一起过圣诞节。

    “谈笑风生”算什么?

    你能想象战争期间,德国人、法国人、苏格兰人在平安夜一起过圣诞节是什么情形吗?

    去看看电影《圣诞快乐》就知道了!

    但这不仅仅是电影的剧情,在一战期间,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这也证实了这次战争只是政治家的骚操作,而双方的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事推动缓慢。

    一战开始时双方对峙线和最后结束时双方的对峙线,变化并不大。

    就拿索姆河战役来讲。

    双方打了一百多天,伤亡一百多万人,在战役末尾英军仅仅推进了7英里。

    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列强都在科技上旗鼓相当,你有坦克,我也有坦克,你有毒气,我也有毒气。

    这个时候,就是拼人力和意志力的时候了!

    一战之迷惑行为:战后处理。

    一战的战后处理可以说是一团糟。

    法国为了复仇,恨不得将德国从地图上抹去,正是这种极端的做法,才给后来的二战埋下了伏笔。

    德国水兵大概没想到战后协约国会那样对待他们,如果知道是那种结果,他们估计会打到只剩最后一颗子弹吧!

    欧洲国家的战后处理大多是停战签约,胜利的一方对待失败的一方不会赶尽杀绝。

    即使当年的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也没有将法国肢解,只是将拿破仑本人流放。

    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理,尤其是法国,实在令人不解。

    《他们已不再变老》,对战争的反思自然是首位的。

    好莱坞战争电影最基本的主题就是反战,但反战的程度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是有关系的。

    反战最猛的是越战,因为那就是一场对别国的侵略战争;

    其次是一战,谈不上正义与否,一场世界争霸战争;

    最后是二战,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我在想,我们拍不出来有反战思想的电影,是否和这个也有关系呢?


    相关链接:

    个人观影十佳(二):战争篇!

     8 ) 鼠疫的寓言(简评)

    颛桥万达9号厅(上映3D版),8.1~8.2分 “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也不过就是生活罢了”——加缪 1,开篇画面由小到大,和结束图像由大变小,很明显的隐喻历史在某一时刻或许能向我们缓缓走进,但注定又会悄无声息地退至岁月长河的无边黑洞。遗忘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记忆来不及填满多余旁人的悲欢离合

    2,我很赞赏敬佩制作团队对历史的虔诚,也无比高兴在大荧幕上看到如此多首度公布(甚至修复上色)的黑白珍贵影像(与旁白的契合度如此之高,剪辑功力!)。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90分钟无间断的台词轰炸,以及略显单调的纪录堆积,并不算一部最优秀影片的标志

    3,由黑白迈入彩色,仿佛让我迷失了时间的坐标与纬度。那段冲锋夹杂的长段叙事,让我对战争恐怖的底线,有了毛骨悚然的感同身受,影史上这样赤裸裸的恐惧也是不多见的

    4,正如那些天真的未满19周岁的孩子们把战争误看做了一场游戏,最无法饶恕到也无可指摘的是那无数的普通百姓将逝去的生命与血腥的战争当做了别人酒足饭饱后的闲言碎语。不是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也不是他们愿意主动遗忘,只因为这残酷的世界只容得我们拥有小小的时间,来顾及并满足自己那无穷无尽的贪婪和欲望

    所以,他们的痛苦和悲伤,就让他们随风而去吧

    战争就像瘟疫,它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也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坏

    人性也是一样吧

     短评

    修复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他们已不再变老”,摄影机前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被剪辑得异常有冲击力;另加的旁白采用当年老兵视角,还原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艰难求生,如何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煎熬下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如何切实地、以血肉之驱感受何谓死亡气息弥漫,甚而拥有剧情片的跌宕与沉浸,开启修复新模式。从开始怀有的拳拳之心,直至麻木完全丧失目标,经历的种种心理摧残,难与未亲历者启口,成为和平时代“多余的人”,另添一份残酷悲壮与寂寞凄凉。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没到预期中的五星水准,但仍是一部“不去电影院会后悔”的佳作。影像自诞生后,它的历史就与20世纪的历史是捆绑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两次战争。二战是被最多言说的,毕竟当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片运动,有太多的资料;一战则是被遮蔽的,少人提及,如同片中那些归故土后的士兵,其实就是成为“失语者”。于是,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的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命题、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其实并不在于它对黑白无声影像进行“REMAKE”,造成沉浸感——而是来自“后来的我们”,对历史如何进行呈现,才能把一个个破碎的“游魂”聚拢又离散,在抽象与具象间反复跳跃,最终抵达某种意义上的“间离的真实”。这部纪录片的概念与完成路径,是一次“影像策展”,虽然在效果上有点通俗(本质上是精致),不够决绝与生猛,但也足够优秀了。

    10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原来真实的战场这么可怕,这就是地狱吧。没想到还能看到这种彩色的一战战场,彼得大帝又给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魔法,鲜活彩色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生动可怕,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1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特别放映。在反战之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物,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对战争事无巨细的还原。虽然有话痨之嫌,但彼得·杰克逊的工匠手法太牛了,感觉纪录片这种体裁都被颠覆了。要是所有百年老胶片都这么修复,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1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历史从不是黑白的,黑白的只是我们用以纪录的机器;当黑白被还原出色彩,机器强加的距离感也就消失了。昨天刚好谈到我为什么不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讲一二战的,因为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战场戏总是充满模糊面孔,它或者他们离我的经验太遥远,我极少为片中人物或境遇真正打动。但这部极深地打动了我,除开技术性“噱头”,它的反战角度也非常柔软,选取的史料不只是新闻式的,更多时候档案影像们就像是一支支家庭录影,配以口述史中的种种细节,它呈现的内容变得私人而亲密——它好像没有主角、没有姓名,但每张脸却比任何剧情片中的虚构人物更鲜活。画面中,苹果李子果酱、满地的罂粟花和阵亡士兵的血液,都是大红的。

    20分钟前
    • 烤芬
    • 力荐

    双十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不是猫狗的商业游戏,他是一战停战日,纪念那些逝去的和活下来的无辜的人。

    21分钟前
    • 北西南东
    • 推荐

    主要依靠技術

    22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一战结束百年纪录片界真是下了血本,不过评论里又是不知道胡说霸道的,还“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战真心是欧洲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好么,14年一战开始百年各国特展多到炸,告诉你什么叫人头攒动

    23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2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半小时后,画幕逐渐放大从黑白变彩色,震呆了,就像活生生把你拖进战场,3D版更是加重这种带入感。纪录片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感,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描绘的:恶臭狭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战壕、短暂休息的苦中作乐、大炮发射时附近房屋震掉的瓦片、进攻前的黄色段子和大段时间的思考、我不怕死但害怕断手或者断脚、只要越过战壕就不害怕了…“前线是世界上最荒凉和恐怖的地方” 炮火结束后英德士兵们互相钦佩和尊重,谈笑风生,从最开始对战争的浪漫幻想,到最后“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来。“你们能活过这场战争,你就能活过一切”

    2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完全由老兵的口述历史,辅以重新上色配音的影像,Peter Jackson成功还原了一战西线战场的种种细节。而士兵们战役前的合影与战场上的尸体交叉剪辑更是今年最震撼的movie moment之一

    2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没想到是3D版的纪录片,形式很是新颖。有几点印象深刻:一个是片子从英国士兵的视角来讲述的一战,而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写了德奥视角的一战,有个共同心理是那时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打仗类似于欢乐趴,都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祖国一定胜利;一个是参军大部分只有十来岁,在国内彷徨无出路,反倒是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是战争结束后,回到老家,无人关心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心中满是失落感和屈辱感。战争,毫无意义。

    33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那天看维尼熊作者的传记片,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都是战后伤痕啊。

    34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LFF全球首映,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还是3D的!算非传统纪录片,应该是从语音信息窜成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之后从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寻找匹配画面,进行非传统修复,恢复画质后再把平面转3D,加上颜色,进行配音配乐。导演让资料不再停留在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战争的荒诞和残酷。how useless is the war?想起今年跟母亲的十位下乡朋友们聚餐的场景,当时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对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次聚餐时还专门录了音,很遗憾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无数类似经历很可能要在历史中消失了。。。不像这些参与一战的孩子,一百年后以这种方式与后代重见,在影像中永久存在。

    39分钟前
    • 阿哲系
    • 力荐

    他们是谁?一群15到19岁不等的年轻人,参加一战的英国新兵蛋子。上战场前跃跃欲试,感觉跟组队吃鸡游戏那样。战役打响,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跳蚤、老鼠、无头尸,炮弹、毒气、坦克。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参加过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终结自己。战争唯一能终结的只有生命。

    45分钟前
    • D.M
    • 力荐

    以年轻士兵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莫名其妙的开始,老老实实去前线,还有些浪漫的英雄感,然后是折磨人的战壕,血腥的战场,几年后忽然又莫名其妙结束。当年人们都说那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事实上却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47分钟前
    • 苗斑
    • 力荐

    没想到彼得·杰克森居然做了这么一部Compilation Film!回到影像本身,坚定不移地相信摄影机对历史的见证功能,用电影为逝者举行的祭礼。一方面用电影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死亡,一方面用电影展开抵抗,让历史中无名的逝者在胶片中永生。

    48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那些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军装里”

    53分钟前
    • 看似有戏
    • 力荐

    成为敌军俘虏倒仿佛解脱,宣读胜利公告却无人欢呼。站立睡觉仍能进入梦乡,发霉饼干不会导致腹泻。战争幻想的破灭,不是虱子老鼠坏疽沼泽,不是敌人的坦克和自己的炮弹,也不是对死亡残疾的恐惧。而是焕然一新从兵营里走出,柜台后那个家伙问你去哪了。原来战争的幽默,在于你并非英雄,而它毫无意义。

    5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