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奇遇·人间角落

    奇遇·人间角落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21

    主演:欧阳娜娜,刘敏涛,李冰冰,周笔畅,汪苏泷,任敏,马伯骞,伯远 

    导演:赵琦,赵青,欧大明,徐玮超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以纪实风格为底色,用细腻真实的笔触描绘普罗大众的寻常生活,发现隐秘在都市生活中的“角落”,探寻日益被忽略的、简单而真切的“关系”,展现人世间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角落总有生活的解法,11月腾讯视频,跟随故事探访人细品生活纹理。

     长篇影评

     1 ) 隔靴搔痒

    一直期待可以有第三季奇遇人生的,是因为上一季在AB身上翻车所以阿雅都不想再做第三季了吗?

    新一季节目的立意应该会有很大受众群体的,立足于基层群众,展现各个行业里的百味人生。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一个有深度的主持,去引导目标人物来清楚的描述自己的故事,然后让观众产生共鸣。然而节目组找了汪苏泷和欧阳娜娜,这是最大的败笔。两个没有过多生活经历的人,对这种基层的人间疾苦没有任何共情,整个节目时长里都跟上其他娱乐综艺节目一样。跑单的剧情我在无数的综艺节目里看到过,到这个节目看到没有任何区别的明星跑单,意义何在?

    汪苏泷只适合上综艺节目,写写歌唱唱歌,在娱乐节目里,有梗的人是很吃香,但在这种纪录片里只会没有意义的闲聊以及插科打诨,不太合适。欧阳娜娜的表现和这期节目格格不入,尤其是在女跑单员家里的时候。本应该是深入沟通的,全程看她一张不耐烦的脸。

    这类型的纪录片,最大的灵魂就是主持,没有灵魂的节目注定只是隔靴搔痒。

     2 ) 自由起舞 也羁绊满身

    “我觉得你有时间的时候,条件更好的时候还是给家里装修一下,不要让你妈妈回家的时候看到的房子空空荡荡” 那時候他的眼神湿润又缠绵,脆弱又敏感,每一点滴都是几年前的他,在想他的理想,又在苦恼什么时候做让爸妈骄傲的儿子,为他们带去更好的生活。

    伯远太懂得要给予对认定的事情付出努力的青年人怎样的回应,伯远是那么真诚的看着在人潮中不起眼的角落享受舞蹈的青年。他目光澄澈,满眼赞赏,他多清楚,在迷雾一样的摇摆岔路口,鼓励和肯定是多么珍贵。但是他也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追梦和面包之间的平衡,他经历过同样的不被理解和争执。亲情就是这样在摩擦中建立更深的羁绊。现实和面包总是在纠结,理解和支持也总是在挣扎,很开心属于伯远的那一份坚持着坚持着就能看到希望的能量在这一次传递。他也迷茫过,所以他既严肃的指出希望文杰落定日子以后给房子添砖加瓦装修,让毛胚房看起来不那么孤单,同时他也耐心的和文杰母亲探讨追梦,坚持,街舞的能量。这点滴细微间都可见伯远的善良,豁达,通透。也希望这些豁达和坚毅可以通过奇遇人生传递给更多在迷茫与和解中挣扎的你们,我们。

    “我很怕别人和我说你一定会成功,我听过太多次,那万一没有呢…我经历的事情都投射在他的身上”

    我在这里看到很多他过去的影子:为了温饱生计,没有收入的时候需要在线上做音乐老师,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学生姓甚名谁。

    在地道里跳舞的时候,那灯光又昏暗又迷离,他很云淡风轻的在说和父母的吵架,心里的犹疑,年龄和失败他都一并带过,我只记得他最后一句认真的说着:可是,这样也很好,责任感和有人看着你,会让你变得更好。”

    他说:“我已经足够幸运,厮杀掉别人的机会我才赢了。我就像是一艘小船,本来在溪流里,现在被扔入了瀑布” 我真开心为你的厮杀贡献过一份力所能及的光,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胜利,就一定会有希望,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短暂的压抑过后,他披着满身的烟火气去给每一个妈妈还有涛姐赠与了一枝花,我爱的孩子又真实又浪漫,和奇遇人生真是完美的契合。

    这就是伯远这个人最具有力量感的地方,他依旧会有很多面对现实无力,烦恼的时刻,和每一个在现实生活里抓耳挠腮的我们一模一样,但是他那破土而生的力量感是具有爆发力的,打不倒的,春风吹又生的,一点阳光和露水都会让伯远拔节生长。 这样的人怎么不值得尊敬和爱护呢?他就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梦想的活生生的例子,是我坚定的相信他演艺这条路能走远走长的信心来源。

    在和文杰妈妈的交谈里,妈妈会问“他所有的努力在我心里,是不认可的。一晃年纪越来越大到了三十,后三十年还有保障吗?还跳得动吗?我们娘儿俩还有保障吗?”,但是他们也时刻准备着,“哪天你不想跳了,我希望我儿子回来找我”

    虽然不支持,但是妈妈还是会担心写在脸上,你要记得吃早饭,要多穿衣服要给孩子上完课早点回家… 最后是妈妈的背影,她说想说的已经说完了… 妈妈和文杰送别的时候,我真的哭到受不了,我会给我的妈妈怎样的生活,我给爸妈打过多少电话,我又会给他们怎样的生活,我回馈过多少爱和耐心给他们细碎的念叨呢?

    或许亲情之间本就没有破冰这件事,我们和父母之间不存在冰,我们只是由爱故生忧,我们互相的理解和磕绊本就是人生和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以爱为名状描绘的图影都是人生每一个篇章的序幕。

    最后,他们在这个火热的城市,重庆,渲染出自由,热情和奔放。 舞台也好,人生也罢,摔跟头也有重启的勇气,在舞动的时刻,在挥洒汗水的时刻一切都抛之脑后了。就像刘敏涛老师最后说的:“广一点一个厂,厂是氛围,点就是点睛之笔。” 我是那么欣喜的更加坚定,生活一定要坚持一些幻想,一些浪漫,一些漫无边际的自由。 再次感谢奇遇人间角落这一档治愈的暖心节目,我们在生活里面对的复杂境况行来都难以得到答案,因为他们和人类最本质的亲情友情爱情的羁绊深刻。我们的记录和思考也行不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和解决方式,而是传达情感,美好,坚持,豁达的能量慰藉冬日里寒冷的双手。

     3 ) 证明独立的方式是离父母更近一点——重庆篇观后感

    这一期的主题落在了代际关系上,代际关系是一个很神奇的主题,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人的一生都处在代际的关系之中,小时候要处理与父母的关系,长大了又要处理与子女的关系,人一辈子都在代际的问题中,却可能永远都给不出完美的答案。 敏涛姐问伯远多久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伯远说有事才会主动打电话,我比伯远还夸张一点,我恨不得有事都只发信息不打电话,一方面我很讨厌甚至恐惧接打电话(听起来有的离谱但我是真的害怕),另一方面,就像文杰送妈妈出门时一样,父母会叮嘱许许多多他们认为我们一定没做好的事,让人忍不住辩解“我比你想象的更自律”,我总觉得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生活还一直试图对我的生活做出指导,很多次的通话都以两方的不满结束,我也越发的抗拒给父母打电话。但我的抗拒就像我的坚持一样在父母面前什么都不是,我们之间居然因为“我不给他们打电话”这件事爆发了一场争吵,我觉得我害怕打电话但他们一直逼迫我,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不了解我的生活还要主观臆断地指责我,我非常丢人地因为不想总给父母打电话而崩溃了。 伯远去到文杰家里时,看着光线有些昏暗的毛坯房很久,没有讲任何关于舞蹈和温饱、梦想与家庭的事,只说让文杰有时间有能力时把家里装修一下,让家里不要太冷清。从情感的角度,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精彩恰当的解读,在我看来伯远的建议也很有现实意义。我向我哥哭诉我不想打电话、不想跟父母交流、他们根本不懂我之类的事情时我哥告诉我,有的时候人就是要有意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独立,他们看不见你自然会觉得你什么都做不好,你甚至都没有证明给他们看你有好好吃饭,他们凭什么相信你的梦想、你的坚持? 年轻一代比起物质更看重精神,所以会把精神世界的矛盾看作我们跟父母的主要矛盾,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梦想在我们看来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更在意我们的物质生活。我们可能很难让父母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哪一天进行一场谈话父母就突然全力支持我们跳舞为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打几个电话,多给父母添置些东西,哪怕是用报喜不报忧的方式表演出来的,让父母觉得我们在物质上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反哺家人,代际之间的矛盾可能就不会那么尖锐了。

     4 ) 摄像机与喷漆——第五集武汉分集导演手记

    在武汉的城市文化肌理里,长江是一条贯穿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时间纽带,它以一种近乎永恒的姿态在为这座城市的不同世代提供生活、审美与精神的活力。当代中国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迅速的都市改造,旧城拆迁在每个城市交替上演。古老的街头文化随着老社区的瓦解迅速后退,而新的都市文化并不会因为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一蹴而就。写字楼的办公桌前的年轻人们在白日疲于奔命,每当夜幕降临,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的禁锢,在城市的暗角里发出新的声音,新的街头文化如今正在城市里野蛮生长,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集的主人公涂鸦者黄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武汉新街头文化的一个代表人物。不过对于像黄睿这样的的武汉年轻人来说,长江亦是武汉绕不过去的符号,这是他们与过去连接又通达未来的梦幻时空隧道,在他们出格的世界观中里不断掀起涟漪。

    今年4月份联系到黄睿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希望在长江轮渡上涂鸦,问我们能否帮他搞定。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能否实现,但是我很喜欢这样直接大胆的想法,这会让拍摄变成一场冒险,进而激发出我的创造力。基本第一次电话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对于这集创作的共识。而剩下的就是我们在为自己的狂想买单。在武汉轮渡公司的百年历史上,还没有一艘船经历过艺术化的涂装,对于轮渡公司来说开先河需要很大的魄力。经过半年时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在武汉要正式开机前的一周内才得到了轮渡公司的确认,给我们江城5号来完成创作。为了保证码头日间的正常运营,轮渡公司只给了我们在十一国庆前的四个夜晚。我们的手中近乎没有选择,黄睿需要和他的伙伴们在夜间进行通宵创作,如此大的画布,以及艺术家的野心都让他们不得不分秒必争。我的团队不仅要在极限的睡眠下完成白加黑的拍摄,而且还作为了施工方接管夜间的码头,为艺术家们每夜搭建临时脚手架,并在太阳升起前拆除,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在极限的工作状态下,内部难免擦枪走火,剧组也是疲于应对内忧外患,当时就觉得能够拍完就是胜利。

    就在这样紧张的状态里,刘敏涛和马伯骞来到了黄睿和我们一同建构的涂鸦世界里。当初找到马伯骞时,我就觉得他是这个故事的the chosen one,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他来自一个建筑师家庭,我会天然地好奇他对于中国大规模城市变迁的感受力。而他自己也是街头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声音,我也期待他和武汉生猛的市井气息可以碰撞出什么。当然,抛开种种的外部因素,最有趣的还是他如何面对自己所背负的东西?走出街头文化后,他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开拍前两个月时我与他在上海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在片场的化妆间里候场,一个节目的编剧团队围着他商量上场前他需要准备的话题点,什么鼓励他说,什么不鼓励他说。站在一旁看着他面对表达要求时躁动却又无的放矢的状态,我能感受到在他的内心里有种困兽犹斗的张力,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有着强烈的共鸣,我们都想顶开天花板,但同时不得不为我们所选择的社会角色而服务。我想在武汉听到他平静下来的声音,从他内心而来的声音,我也期待他的声音可以给我带来启发。而对于刘敏涛,我期待她带来的外部视角。亚文化容易成为年轻人的自嗨,我也想寻着刘敏涛的眼光再度打量这些特别的年轻人。我希望青年人的街头文化能够和真实的街头生活发生联系。

    正式拍摄开始后,问题接踵而至。白天的拍摄我们借鉴了瓦尔达和JR《脸庞村庄》,希望黄睿能够带领马伯骞和刘敏涛更多的走街串巷,将武汉的市井生活凝练在他们的艺术里。但事实上黄睿完全投身在轮渡的涂鸦创作上,每日的通宵近乎把他榨干,留给白日的时间与状态都非常有限。而马伯骞也在这次创作中一直在找寻他自己的位置,他自己是个艺术家,有着独立的创作欲。作为一个涂鸦的初学者,他能帮到黄睿的很少,他注定要在这个小世界里像黄睿一样找到他的语言。在马伯骞找寻的过程中,我很焦虑,因为不知道他最终会找到什么,能否成为他外化内心世界的途径,如果他没有找到,黄睿完全沉浸在他的江上世界,马伯骞最终会不会一直停留在岸上隔岸观火?值得庆幸的是,马伯骞在开机第三天找到了他的声音,他准备以自己的视角拍一部关于江上涂鸦的短片。没有什么比自由自在的表达更稀缺的事情了。这本是我们应有的呼吸方式,却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的稀缺。当马伯骞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也给了这个片子影像上的顽皮与灵气。

    除此之外,马伯骞在武钢的工厂里谈及自己被淘汰让我感到意外,但是与此同时我为他的坦然感到高兴。生命的意义是自己去寻求的,如果是因为对事业的怀疑与挫败让我们能够再度思考我们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我觉得被淘汰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谦卑的开始,一个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开始。如果这是淘汰带给我们的清醒,那我们就应该感谢淘汰让我们得以放下世俗的束缚。

    在影片的后半段,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街头画家易老师成为了故事的灵魂人物。他生活了半辈子的汉阳西大街终究还是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已经拆的面目全非。但是他过去围绕着西大街市井生活创作的300米壁画仍旧留在西大街的残留的墙壁上。易老师用一己之力带来了上个时代的街头气息,也因此得到刘敏涛跨时代的“倾慕”。他经历了中国跌宕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艰难的一生。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艺术成了他精神的避风港。老夫聊发少年狂,易老师决定和年轻人们一起通宵,在夜风吹佛的码头上再次画起已逝的江岸生活,手持画笔默不作声的他俨然成为了码头上的精神领袖。看着易老师和黄睿一同站在时间的河流里创作,最后一同疲倦地望着轮渡在日出之时驶出码头,我有种难言的感动。他们手中的笔和喷漆守护了他们心灵里的天真与执拗,去抵御社会染缸的磨洗。能不失自我,夫复何求。

    可能会有人问江城5号画完后的故事。它在2021年9月30日下水,在武汉汉口武昌两岸按照日常的排班行驶了两周多的时间,然后便被撤下。江城5号身上涂鸦和城市里的其他涂鸦作品有着相似的命运,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是瞬间的艺术,轻如鸿毛。但是涂鸦过程里我们每个人为之蓬勃的心跳和所投入的童真般的激情却难以忘怀,成为了我生命之中难以抹除的颜色。

    (导演:徐玮超,副导演:蔡宝丰,梁辰)

     5 ) 伯远与文杰:理想与浪漫之下

    这一季《奇遇·人间角落》各个章回的主题出来后,说实话,有些担忧重庆这一章,面包与牛奶的故事是再寻常不过的话题了,能压得住收官吗?

    今天节目播出,给了我一些惊喜。

    伯远是一位语言功底很扎实的嘉宾,节目里有许多层出不穷的精彩比喻,他展现给大家的多是温柔的、礼貌的一面,包括快速地和小孩子打成一片,给年长的姐姐们买花。而当他在文杰家里用几乎有些严厉的语句指出:“如果你有时间,如果条件再好一点,回来把家里简单地装修一下,现在这样空荡荡的,不仅是阿姨看着难过,我也看着有些难过(大意)”时,我有些惊讶。这与伯远给大家最大的印象是有所出入的。

    面对原始状态的毛坯房,他大可假装视而不见,假装不在意、没关系,亦或者以一番精妙的言语鼓励文杰,让他继续追梦,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完全可以处理得更加圆滑,可就是这一刻,我看到了他的真诚。他是真的想要来尝试弥合一个家庭的裂痕。

    遥不可及的梦想与紧张的家庭关系是普通人家里常见的话题了。

    伯远没有一味地站在年轻人的角度,让长辈理解年轻人,甚至面对阿姨的连环质疑,他也只有笑笑。如果以成团作为度量的标准,他无疑是追梦成功的范本。节目组或许想让他通过自身经历讲述一个成功的故事,然而正如他本人所说,这是一支纸做的小船从小溪投向壶口瀑布的故事。时至今日,他仍然无法回应长辈的问题——你能干这一行多久?保险呢?公司呢?你能保证这一行可以养活你吗?你有未来吗?家人怎么办?父母老了怎么办?

    他也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简单地让文杰体谅父母的心情,而是将沟通落实到了一个个细小的点,给父母做饭、给家里添置绿植,包括前文讲到的给家里简单装修,这些都是从“我能照顾好自己”“我有好好生活”出发,让父母看到你的成长与担当。没有父母是专门为了和孩子唱反调才阻止孩子追逐梦想的,他们只是担心这条路太辛苦,你还是个孩子,你承担不了背后的困难,那么就从展示自己的成长开始吧。告诉爸爸妈妈,我有好好吃饭,我有好好生活,我有好好工作,不仅牛奶,面包我也要。

    如果是抱着寻找答案的心理打开这一期《奇遇·人间角落》,那可能要失望了,伯远、敏涛姐和节目组没有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参考答案。正如敏涛姐所说,这是一群人遇见另一群人。伯远和文杰,拥有相似经历的两人,在重庆相遇,双方经历重叠的部分互相映衬、互相慰藉 : 伯远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处理方式——展现给父母好好生活的一面让他们放心;文杰让伯远想起了踏入这一行的初衷,让伯远更加珍惜如今拥有的每一个机会。而节目结束后,人生还在继续,问题也在继续,他们还要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为长辈的催婚苦恼。作为观众,希望也能从这里获得一份共鸣、一份慰藉、一份启发吧。屏幕外的人生也在继续。

    伯远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他组织策划了街舞和广场舞两代人的共同演出,让这个无法找到标答的问题有了一个“happy ending”快乐结局,因为这毕竟是节目,要有结尾的,这是他对屏幕外的观众的交代 : 我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你们。尽管现实里的“汤浩”困难重重、前路茫茫,屏幕上的“伯远”也永远微笑,永远快乐。一如既往。

    敏涛姐说 : 伯远,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也觉得。

    这一份同理心不仅包容了父母、孩子,甚至照顾到了屏幕外的观众。

    伯远,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

     6 ) EP7 走到摆满鲜花的阳台再折返

    我分成三部分来分享我的观点吧。

    【INTO1-伯远】

    在我看来伯远十分符合这次的主题。抛开INTO1这个身份,其实伯远也是一个不久前才被理解才被支持的小孩。需要被人喜欢才能有路走的职业,纸做的小船即使突然被放到了壶口瀑布也能继续往前走。

    广场舞MC伯远老师

    但如果伯远卸下伯远的名字,那他就做回了汤浩。汤浩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身上正直又热忱的品质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做得很好。但他选择了离他梦想近一点,在一个能够触碰到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简单单唱,跳,唱和跳;唱跳艺人或者是等待出道的练习生这个身份处在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从金字塔往下看多的是走不出来的人,能够出头的永远只有最小的一部分。伯远在正片里也说他觉得他还算是幸运的,都是厮杀掉别人才有机会上来的,所以他也并没有宽慰文杰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有人能对未发生的随机概率事情做出百分百准确的预测,那万一没有呢。

    没有试错的机会所以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很开心,认真地生活也很开心,从微小的地方来汲取快乐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活得快乐就会有好事发生。

    就像伯远在录制的时候在fan club分享的招财狗,他的惊奇的际遇埋线到了正片的时候,镜头略过文杰家毛胚房的角落发现招财狗的存在的时候让我鼻头一酸,是会有人记得这些美好,一些梦想也在这些时刻真真切切地触碰到了现实。

    角落的招财狗

    【梦想和现实】

    看着没空回家各自在奋斗的母子二人,文杰家的招财狗或许还暂时没有发挥出它招财的特质,但阿姨和文杰一定一定为了现实在努力。

    文杰 浩天 和伯远

    意义是一种形而上学,有时会不合时宜有时会无人能懂。正如伯远所说的,梦想是一种没有实体的东西,它是虚无缥缈的,但人是实体的人需要活下去的。同样艺术不应该在地下,再小众的艺术也是需要见光的。

    当这个万一变得不可承受,就会偏向于稳定的安全地带。家长总是说学一门手艺,做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希望在未来时间线上不能产生交集的部分能够预见到自己的小孩可以平安顺遂,这么想好像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

    【代际关系】

    刘敏涛老师和广场舞姐姐们

    但代际关系往往是我们最难解决的问题。就像站在平衡木的两头谁都不愿意退让,动一步都会各自受伤。所以在最后我才明白节目组作为纪录片的定位,并不是作为干预视角而只是从他们的人间角落经过,因为这仅仅只是一场奇遇而已。这一期抛出的问题其实伯远也没有破局的办法,家庭关系是每个人的研究题,未经他人苦,别人家庭的故事作为外人怎么能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找解决办法呢?这个在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答案的事情,只有让跳舞去给一个平台,跳舞是身随心动的事情,这样去了解两代人不曾有过交集的部分,随着镜头缓慢拉长,或许有一天能够得到答案吧。

    最后感谢节目组能够邀请到伯远!全片七期节目都有认真观看,也让我汲取到了不同的人散发出来的能量。人生阅历的事情就像一个容器,装得多了能够倾倒出来的东西也能更多。

    即使生活艰辛我们都在各自努力,希望疫情能早日和这个地球分手,祝导演和节目组工作顺利,最后的最后希望伯远未来充满奇遇充满发现,与更多的奇遇人间撞个满怀!

    伯远

     短评

    确实是难得的好纪录片综艺,目前看了第一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太敏感了😂觉得有些地方上升得有些刻意了,整体而言叙事节奏和镜头呈现都还是很享受很感动的,期待后面更多的故事【更新】看完了,最终决定还是给4星,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有的部分给我感觉是为了立意在讲故事,会有刻意的痕迹,展示人间角落的故事,不一定要用结语去概括,就随着镜头经历和感受就好了,放羊的那期看着赶羊就很治愈,纪录片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吧

    6分钟前
    • 鲸鱼鲸鱼鲸鱼诶
    • 推荐

    好多新的工作种类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真的是真实存在的,欧阳娜娜做这种平凡的工作也挺上手的嘛。

    10分钟前
    • 尼可(精神正常
    • 力荐

    太好哭了…泪点低的人好难。想要娜比这样的女儿。

    12分钟前
    • 夏予川
    • 推荐

    很多人诟病艺人与普通人的距离,我觉得伯远还真的蛮适合的,因为他真的长期属于一个“普通人”,太多的艺人早早成名而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普通人共鸣。但是伯远切实地在大学毕业到28岁这段时间里,在娱乐圈底层摸爬滚打、接商演、没有医保、当代课老师,所以在遇见同样追梦人的时候能够真正地共情,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家庭环境,因为曾经属于(甚至半年前他们都还是同一类人)所以是有动机的、有联系的。

    14分钟前
    • Malaimo
    • 推荐

    我开始喜欢欧阳娜娜了

    18分钟前
    • 疯了正好
    • 力荐

    凭自己的能力合法挣钱任何职业都值得尊敬惹~

    20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我曾经想过做一个偷偷路过别人生活的人 给他们一个瞬间的关照或者惊喜 也一直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节目 替“我们”轻轻地去拍一拍平凡人的肩膀 这个节目做到了

    21分钟前
    • 吹吹风
    • 力荐

    有些地方感觉有些失真,不那么像真实的日常,剧本感和被导演组干预的痕迹有点重

    24分钟前
    • 清泉
    • 推荐

    这才是生活的角落。镜头多聚焦于普通人身上,很诚恳的纪录片。

    28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欧阳娜娜性格太好了

    31分钟前
    • 虚拟冲浪小狗
    • 力荐

    欧阳娜娜一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善良美好得那么显然,希望可以一直这样。

    32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看完《奇遇·人间角落》第一期,给我的感受就是温暖。温暖除了是人间烟火气,更多的是作为一位节目导演,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安静、不吵不闹的节目也可以这么好看。第一期选题,不仅把我拉回在南宁读大学的日子,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奇遇人生》被导演赵琦圈粉,这次被欧阳娜娜圈粉,刚开始看我还疑问:二十岁的女生如何驾驭一档关于生活的节目;又如何承担访谈和cue流程等等工作?第一期的表现是惊喜,二十岁的视角犹如南宁晴朗的天空和市井的街角,让青春和温暖交织。

    37分钟前
    • 帕哈雷斯
    • 力荐

    从疏离梦幻的飞屋乌托邦和空旷辽远草原客栈 到市井跑腿轮渡涂鸦广场舞的街头烟火气 总觉得是有些过于”角落“ 有些没能弥合的分裂灵魂 《奇遇人生》最初的 清冷疗愈气质 残留的寥寥无几

    41分钟前
    • Sloane
    • 还行

    少了阿雅的调和,感觉缺了一种温暖的味道

    43分钟前
    • 云间漫步
    • 还行

    明星没法真正共情普罗大众的辛苦,一切也不会真得好起来,跑腿员也未必羡慕镁光灯下的生活,都是为了挣钱,关掉镜头就是平行线。

    44分钟前
    • 雪球妹妹
    • 还行

    没了阿雅控局,大有明星下凡尘体验生活之感,有一些小清新式的作文素材,人间角落的烟火靠微服私访难以触摸。

    47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还行

    失去阿雅之后,「奇遇」这个节目就失去了灵魂湾湾资本是在为欧阳娜娜各种尝试,演戏不行,就去唱歌,唱歌也没出彩,就去综艺,可是她真的不太适合选题都不错,还是「奇遇」水准,但是选的嘉宾除了刘敏涛外,要么阅历欠缺,要么就是过度包装人设核心也从那些“不大众”的人生探讨,转变到人间角落的百姓细节,可是现在这些流量鲜肉哪里能和前两季懂中年明星那样的共情能力,难免尬把一个聊天体悟类节目,搞成了真人秀场任敏的音色真不讨喜,而且有那么点神似爽姐欧阳娜娜肺活量不行,不仅做不了演员,唱歌也不行啊,这得练了,不是嘴上说着不行,然后日赚几位数刘敏涛的情况说得很真实,以前红了角色,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人熟知,这样好争取角色,可后来人红了,大家印象她的是《红色高跟鞋》,她反倒还是希望人们记住她的角色就好

    51分钟前
    • 路人彦小二
    • 还行

    娜娜真的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他确实有很多缺点或者说做的没有那么完美的地方,可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呀,我觉得娜比已经尽可能的展现了她好的一面,也在给我们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喜欢娜娜!他确实配得上“女孩儿想成为的女孩儿”

    55分钟前
    • 打哈欠
    • 力荐

    这一季的节目总是安安静静地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从“荒野之国”的创作者,到宠物入殓师,他们都像窗口一样,提供了一个在大千世界下的共通议题:探索另一种生活的实验方式,一种以情感来驱动的职业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它超越了一般性的综艺节目,拥有着“向社会发声”的理想和触碰人心的情感温度,让人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

    5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理塘篇可以单独拍个纪录片。刘敏涛的个人魅力让欧阳娜娜单薄得无处藏身。

    1小时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