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战争片 尤里西斯的凝视

    尤里西斯的凝视

    评分:
    0.0很差

    分类:战争片其它1995

    主演:哈威·凯特尔,厄兰·约瑟夫森,玛雅·摩根斯特恩,萨纳西斯·韦戈斯,Giorgos Mihalakopoulos,多拉·瓦拉那基,Mania Papadimitriou,Giorgos Konstas,萨诺斯·格拉迈诺斯,Alekos Oudinotis,Angel Ivanov,留巴·塔迪奇,Vaggelis Liodakis,Gert Llanaj,Agni Vlahou,万格利斯·卡赞,Mirka Kalatzopoulou,伊娃·科塔曼尼多,纳迪娅·穆鲁齐,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斯特拉托斯·帕希斯,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关于我妈的一切

    • HD中字

      大逃亡1963

    • HD中字

      勇士连

    • 更新HD

      那一天的管风琴

    • 更新HD

      大捷

    • HD中字

      苍狼之特战突击

    • 更新HD

      军歌嘹亮

    • HD中字

      猎杀T34

     剧照

    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2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3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4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5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6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6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7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8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19尤里西斯的凝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开始回顾了一战时第一部反映巴尔干半岛的默片,内容是描述纺织女工生活的场景。主人公(哈威·凯特尔 Harvey Keitel 饰)是个希腊裔美国人,在经历战争洗礼后,他怀着感慨的心情重归故里,寻找电影开始的地方。他跟同伴讲述着曾经在这里度过的岁月,怀旧而伤感。特别是看 到教徒手持火把游行的情景,勾起了他对残酷战争的回忆。最后,他决心逃离。大雪漫天,他要了辆出租车,并答应送一位老人回家乡看看。然而,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让老人无家可归。汽车在雪地里抛锚,他只能登上了列车继续前行。在萨拉热窝,他在电影馆馆长的陪同下,寻找那部默片未果,却和馆长的女儿一见钟情。他高调地进入社交圈,却发现这里已经被前苏联的文化浸染,到处吟唱着喀秋莎的旋律。他曾目睹列宁的雕像被卸开,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感情……  本片获得199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长篇影评

     1 ) 影评

    影评。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2 ) 简析“尤利西斯的凝视”

           尤利西斯的凝视是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代表作,至于安哲罗普洛斯的作品,长镜头的运用是不得不说的。影片开头即运用了情景再现与长镜头的交融,这是安哲罗普洛斯招牌的长镜头,长镜头并没有打破时间的叙述,而是插入了另一段与故事相关的叙述;另外,在这个镜头中讲述关于影片中电影的人与男主角的走位是重合的,与男主角所对话的人在横向的走位后代入男主角,而随后男主角再从代入的位置走向代入人物开始时的位置,那么这样一来长镜头的拍摄如果以横向的推轨镜头的话难免会出现视觉的重复,而安哲罗普洛斯巧妙的在讲述电影的人走动的时候将镜头摇了过去,而后在男主角走向代入人物的位置的时候则是以移的方式拍摄;这个镜头的景深距长,后景是一望无尽的大海,而镜头起幅时的拉与落幅时的推镜头拍向海中的船只更显画面的立体,层次感。刚才所提到的情景再现与长镜头的交融在影片的52分钟左右到67分钟左右的情景再现简直可以说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列车中男主角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与母亲赶回家去过年的镜头演员的调度以及场景间的色调的变换给人一种亦真亦幻之感,甚至于会让人感觉是伪长镜头,后来在男主角与母亲到家以后的长镜头中,全景跳舞的一段,镜头处于固定,而导演似乎更具野心的想在长镜头中实现年代的变换,一段镜头的固定即跨越了几年的时间,而场景中频繁的演员进进出出与历史下人物矛盾的显现更加直观的表现了出来,甚至于在这个十几分钟的长镜头中,看似什么也没讲,却什么都讲了。
            安哲罗普洛斯被不少甚至于被一些影迷称之为唯一的电影诗人,而这也不得不提安德列塔科夫斯基,毕竟塔科夫斯基是苏联诗电影的代表人物,个人认为塔科夫斯基的诗意不单单是在镜头中,可以说更多的是在音效,剧情,元素上面的,甚至于塔科夫斯基影片中对于梦的表现方式,强烈的黑白对比的梦境,或是慢镜头,或是空镜头的,如同梦话的轻声低语使得影片中充满着忧郁感;后者的诗意则更多地表现在长镜头的运用中。
           

     3 ) 不同的声音:Roger Ebert的影评

    Because it is a noble epic set amid the ruins of the Russian empire and the genocide of what was Yugoslavia, there is a temptation to give ``Ulysses' Gaz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To praise it for its vision, its daring, its courage, its great length. But I would not be able to look you in the eye if you went to see it, because how could I deny that it is a numbing bore? A director must be very sure of his greatness to inflict an experience like this on the audience, and Theo Angelopoulos was so sure that when he only won the Special Jury Prize at the 1995 Cannes Film Festival, he made his displeasure obvious on the stage. He thought he should have won the Palme d'Or, which went instead to ``Underground,'' by Emir Kusturica, which also was three hours long and also set in the wreckage of Yugoslavia, but had at least the virtue of not being almost unendurable.

    ``Ulysses' Gaze'' stars Harvey Keitel as a Greek movie director named ``A,'' who returns to his roots 35 years after leaving for America. He seeks, he says, some rare old film footage: The first film ever shot in the Balkans. His odyssey (for so we must describe any journey in a movie with ``Ulysses'' in the title) takes him by taxi from Greece to the Albanian border, and then by boat to the cities of Skopje to Bucharest to Sarajevo. (``Is this Sarajevo?'' he asks at one point. If you have to ask, 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Along the way there are flashbacks to 1945 and 1946, when as a friend in Belgrade tells him, ``We fell asleep in one world and were rudely awakened in another.'' You might be tempted to wonder why old film footage would be so important to ``A'' that he would risk his life traveling unprotected through a war zone to find it. Since Angelopoulos in fact directed this movie about such a man, and filmed it in the very same war zones, he would probably not be the man to ask.

    The initial ``A'' undoubtedly stands for Angelopoulos, but why he chose Harvey Keitel to portray him is a mystery. Keitel is a great spontaneous actor, able to think on his feet and move around quickly in dialect, and here he acts as if someone has injected him with crazy glue. He's slow, measured, portentous, tedious, and his dialogue sounds like readings from an editorial translated imperfectly through several languages.

    There are several women in the movie (the credits call them ``Ulysses' Wives''), and they find themselves powerfully attracted to ``A,'' a mystery only partly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they are all played by the same actress, Maia Morgenstern. They see him, he sees them, and soon the two of them are looking greatly pained. I was reminded of Armando Bo's anguished 1960s Argentinian soft-core sex films, which starred his wife Isabel Sarli, whose agony was terrible to behold and could only be slaked in the arms of a man. ``A'' and the women make love in this movie as if trying to apply unguent inside each other's clothes.

    There are some remarkable images. They are spaced throughout the film at roughly 20 minute intervals. One shows a thin line of police separating demonstrators with torches, and other people with umbrellas. When the torch-bearers press forward, the umbrellas undulate backward, in a scene reminiscent of the umbrella scene in Hitchcock's ``Foreign Correspondent.'' Similar crowds with umbrellas stand in squares, and in fields, and along the banks of rivers. One wonders if the umbrellas are important to the shots, or if the extras demanded them.

    Another big image involves a huge statue of Lenin, which has been disassembled and placed aboard a barge. (For shipment. . . where? Where is there a demand for used Lenin statues these days?) The vast stone head looks forward, and Lenin's giant finger points the way, as ``A'' travels on the same barge. The image is so powerful that even its banality cannot diminish it.

    The closing passages of the film have an immediacy; they're set in the middle of a war zone, and characters important to ``A'' are endangered. But one can easily think of much better films also shot under wartime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Circle of Deceit,'' shot by Volker Schlondorff during the fighting in Beirut, or Milcho Manchevski's ``Before the Rain,'' shot near the fighting in Yugoslavia.

    What's left after ``Ulysses' Gaze'' is the impression of a film made by a director so impressed with the gravity and importance of his theme that he wants to weed out any moviegoers seeking interest, grace, humor or involvement. One cannot easily imagine anyone else speaking up at a dinner table where he presides.

    It is an old fact about the cinema--known perhaps even to those pioneers who made the ancient footage ``A'' is seeking--that a film does not exist unless there is an audience between the projector and the screen. A director, having chosen to work in a mass medium, has a certain duty to that audience. I do not ask that he make it laugh or cry, or even that he entertain it, but he must at least not insult its good will by giving it so little to repay its patience. What arrogance and self-importance this film reveals.

     4 ) 电影地图,旅行,巴尔干1990

    “上帝创造的第一件事就是旅行。”

    当旅人抵达黎明中的贝尔格莱德时,他的老友如此问候道。这一幕出自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95年的电影《尤利西斯的凝视》。

    我们旅行,几乎从降临到世间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出于各种理由,我们踏上旅途:探索,观光,行商,访问,逃离战乱,开启新的生活。而自从科技进步带来强大的旅行伴侣——交通工具之后,长途旅行变得更为容易了。人类增强了穿越空间的能力,提升了流动的可能性,这是现代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

    大多数人都会认同:旅行及交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过大概很少意识到这一点:此二者也和电影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本源来看,电影作为一种“好奇”的语言,似乎是由“探索的话语”塑造而成的;因此,旅行场景可被视为电影的原始场景(Giuliana Bruno 2002: 76)。

    追溯早期电影时期,我们会发现游记片(travelogue film)是当时最为流行和成熟的类型之一。放映商们甚至还给影院赋予过类似交通工具的功能——在电影宫(movie palace)的鼎盛时期,许多影宫被设计得异域情调十足,在放映开始之前就已使人神游于东方、玛雅或埃及(Ina Rae Hark2001: 12)。

    拍摄于1896年的《乘船观大运河景》,摄影机被固定在威尼斯的贡多拉船上,记录下了影史上最早的移动镜头

    朱莉安娜·布鲁诺(Giuliana Bruno)在其2002年出版的著作Atlas of Emotion: Journeys in Art, Architecture and Film (《情感地图:艺术、建筑和电影之旅》)中创造性地论述了电影与旅行的关系。

    她提出,电影可被看作是一种“触觉空间(haptic space)”和“模拟旅行(simulated travel)”,观看电影的行为是观众“私人的、想象的、主观的旅行”。通过从空间、运动、旅行和情感的角度重新思考电影,布鲁诺试图将电影观众从偷窥者(voyeur)转变为旅行者(voyageur)。

    本文中,我将借用布鲁诺等人的理论,尝试分析电影《尤利西斯的凝视》所创造的“旅行”。

    片中主人公的旅行基于20世纪(尤其最后十年)饱受战争蹂躏的巴尔干半岛的真实情况,因而我也查阅了这片土地的相关历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当地居民的旅行情况,彼时瘫痪的交通系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流动行为。

    根据主人公在片中经历的旅程,我草绘了一张电影地图。我将从这张地图上显现的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旅行轨迹,瘫痪系统中的交通方式,以及旅途的终点站——萨拉热窝。


    巴尔干半岛,电影地图,旅行轨迹 | The Balkans, Film Map, Travel Line

    在巴尔干半岛上,和平的时光显得尤其珍贵。由于独特的地理重要性,这片土地经历过民族、宗教、边界和政治之间的种种纷争,见证了无数次掠夺、叛乱和迁徙。

    1912~1913年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紧随其后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以发生在萨拉热窝的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为导火索。“一战”的结束并未带来长久的和平,战后划分的边界极具争议,给下一场危机埋下了隐患。仅20多年后,巴尔干半岛在“二战”中再次遭受重创,产生了更深的裂痕。随后的冷战期间,这里维持着铁腕治理之下的相对和平,应对着来自美国和苏联的压力。当20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到来时,世界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被再度打破,前南斯拉夫自1991年起开始解体。时至今日,这片大地上的冲突和混乱仍未结束。

    基于巴尔干半岛的真实历史,《尤利西斯的凝视》开始了它的旅途。而我将从一张电影地图开启我的探索。

    Atlas of Emotion一书中,布鲁诺认为电影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地理感,讲述一个关于地图绘制(mapping)的故事。“在绘制地图时”,她写道,“我们把过去收纳在内,并非为了保存过去的图像,而是为了将它们与现在结合起来,并评估这样是否真的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根据片中主人公的行动轨迹,我画了一张电影地图。我认为此图不仅显示出这一部影片中旅行者的私人体验,也暗藏着有关巴尔干半岛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的线索。

    《尤利西斯的凝视》中的旅行地图 (底图为2017年的Google地图)

    在上图中,最为显著的是旅行轨迹。这条路线连接了片中主人公先后到达过的所有地点,几乎穿越整个巴尔干半岛,让我们对影片中的旅程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片中的旅行发生在1994年的冬天,希腊电影制作人A(Harvey Keitel饰)在远赴美国35年之后回到了故乡。为了寻找巴尔干电影先驱马纳基兄弟(the Manaki brothers)拍摄的三卷尚未冲洗的胶片,他在巴尔干半岛上展开了一段漫长的旅程。

    从希腊北部城市弗洛里纳(Florina)出发,他一路旅经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最终抵达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萨拉热窝——彼时巴尔干的“黑暗中心”。尽管1990年代的纷乱和破碎的交通系统使得环游巴尔干半岛变得极其困难,但主人公坚信终能找寻到那个“失落的凝视(the lost gaze)”,并为长期失序而分裂的巴尔干找到一个答案。

    影片截图:主人公A打听三卷电影胶片的下落

    一般情况下,一部电影中的人物行动轨迹是影片制作者设计的,可被视作虚构的电影装置的组成部分。用布鲁诺的话来说,它代表了一条“想象的道路(imaginary path)”,显现出电影的幻想特性。

    然而,旅行轨迹在《尤利西斯的凝视》中最吸引我的是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条在影片情节中被不断强调的路线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我能很容易地在现实中的地图上找到并标记出主人公拜访过的每个城镇、航行过的某条河流。

    这条旅行路线的复杂性还不只于此:影片中涉及的地点不但真实存在,而且还是在现实中的地点拍摄的(除了萨拉热窝,后文中将作具体分析),且和片中主人公的旅行发生在同一时期。

    导演安哲罗普洛斯认为,在真实地点拍摄场景有助于他融入到影片中。于是,在处于战时状态的1994年左右的巴尔干半岛,他和摄制团队展开了一场属于他们的狂野旅行。这场冒险之旅的一个非凡成果是他们全景式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图景,随后邀请观众在一场银幕旅行中共同分享这笔遗产。在此,“想象的道路”和真实的地理重叠了,虚构的场景延伸至现实世界。

    (*关于拍摄背景再补充一点:该片是为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而拍摄,或许因此导演将寻找早期电影胶片设置为叙事线索,且在形式上运用了游记片的元素。)

    影片截图:片中不断“指示”出旅途中的地点和路线

    在这张电影地图所展示的路线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有趣之处。有一段行程(*用虚线标注)——从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Plovdiv)出发,沿着埃夫罗斯河(Evros River)到达“一个女人的家”——和主人公A的主要旅行路线是断裂的。在这里,电影通过“时间跳跃(Time Leap)”的影像技巧创造出一个重要的梦幻场景。

    实际上,整部影片中出现了3次“时间跳跃”,而交通工具恰在其中承担了关键功能。

    首次“跳跃”发生在主人公乘坐火车通过马其顿-保加利亚边境的时候。在那里,A本人的身份被剥夺,“变身”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背景下的贾纳基·马纳基(Yanaki Manaki)。

    第二次“跳跃”是在布加勒斯特的火车站,一个梦幻般的长镜头带领我们穿越至“二战”后的一年,随后火车将主人公载往康斯坦萨(Constanta),他在那里以一种诗意而怀旧的方式追溯了童年时代的家庭记忆。

    第三次时间旅行(即地图上那段断裂的行程)发生在A决定从贝尔格莱德继续前往萨拉热窝之后。我们跟随他回到“一战”时期的保加利亚,此时A的身份再度变成了逃亡中的贾纳基·马纳基。我认为这最后一次时空转换的“入口”,或许就在于A和昔日的马纳基都选择了沿着河流乘船前行。类似前两处场景中的火车,船在此成为了唤起人物的梦境、记忆、联想或想象的重要工具,从而联结现在和过去,并辅助电影叙事。

    影片截图:作为“时空跳跃”工具的火车和船

    如布鲁诺指出的那样,旅行不仅关于空间,也关乎历史。通过《尤利西斯的凝视》中的时间跳跃,观众得以遨游于20世纪巴尔干的时间长河。另外,作为此行动力的那三卷电影胶片也从另一层面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历史之旅——胶片上的内容实际在片中出现了数次,为20世纪早期巴尔干半岛民众的黑白纪实影像,从织布的妇女到行军的士兵无所不有,揭示出“这个地区所有的暧昧和反差性”。

    有趣的是,对于今天正在观看《尤利西斯的凝视》的观众而言,这部发行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影片本身即是一部历史档案;而这部档案又运用时间跳跃和资料影像等手段回溯了更为遥远的历史,从而为观众创造出层次丰富的电影旅行体验。

    影片截图:20世纪早期巴尔干纪实影像


    交通方式,破碎的系统 | Transport, The Broken System

    在《尤利西斯的凝视》中,交通展现出显著的重要性。此处的“交通”包括主人公在旅途中乘坐的4种交通工具(出租车、火车、船、公共汽车;见电影地图上的标记),也涉及到边境、检查站等交通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以及萨拉热窝整个交通体系崩溃的异常情况。我认为,交通在该片中不仅是让旅行得以继续的物理工具,而且往往是故事和意义发生的“中间空间(in-between space)”。

    首先,基于对20世纪90年代巴尔干半岛真实交通情况的考察,我发现主人公在片中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与当时的现实状况基本相符。出于国际制裁和贫困等问题,巴尔干半岛上的交通系统在该时期效率低下、部分瘫痪。以塞尔维亚为例:1990年代其公共交通组织混乱,火车和公共汽车受到严格限制,汽油禁运和签证限制导致出境旅行极为困难(Simic 2014)。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曾指出,自由旅行的能力,或者说“变得全球化(to be global)”,是现代性的主要象征。而上世纪90年代的巴尔干民众却普遍感到“被困住”。在塞尔维亚,无法自由出行的状况改变了人们对居住地的认识,并催生出“90年代塞尔维亚衰落(Serbian fall in 1990s)”的集体感受。残损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成了对国家政治状态的寓言式解读,当地人在谈论国家和“系统”的无序与失序时,时常会把无法流动的状况当作隐喻或背景来使用(Simic 2014)。

    影片截图:主人公和老友在塞尔维亚街头行走

    通过《尤利西斯的凝视》中一些有关交通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该时期巴尔干半岛上交通系统的破碎和民众被凝滞的状态。例如,主人公从康斯坦萨到贝尔格莱德的旅途是通过非法搭乘多瑙河上的货船才达成的。之后的一幕中,他不得不悄悄乘小船前往萨拉热窝,因为这是战时未经许可进入该城的唯一方式。

    影片还多次强调了检查站和边境的情况,反映出彼时跨国出行的困境。比如,当主人公乘坐火车抵达马其顿-保加利亚边境时,被检查护照的列车员要求下车接受调查。正在这一幕中,第一次“时间跳跃”发生了——主人公A“变身”为贾纳基·马纳基,在检查站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死刑判决”——这一戏剧化处理增强了该场景的张力,并暗示着现实中边境的紧张局势。

    影片截图:边境检查、“死刑判决”

    其次,不同的交通方式基于各自的功能特点,能够给乘客带去多样的旅行体验。通过跟随片中主人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观众得以一路观察到巴尔干半岛上的多重社会景象,获取到关于这片土地的全景式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影像语言强化了“游览(site-seeing)”的感觉。

    一个例子是在多瑙河上乘船前往贝尔格莱德的场景。我们透过一个稳定而平滑移动的镜头——仿佛正站在船头——饱览河岸上的乡村风景。正如布鲁诺提出的那样,摄影机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载具……一种用于观景的交通工具”

    而在主人公搭乘出租车从希腊前往阿尔巴尼亚的那段旅程中,由于小巧而灵活的出租车便于深入各个角落,观众因此得以近距离、细节性地观察到城市、小镇以及乡村道路旁的图景。

    在出租车场景中,许多镜头是通过放置在车窗前的固定摄像机拍摄的。镜头的独特角度和跟随车辆运动的轻微颤动,给观者创造出一种“在路上”的感受——甚至有时会刹车停下,等待行人从车前走过。由此,电影将观众运往1990年代的阿尔巴尼亚,透过车窗感受这个国家的心跳:我们穿过一个寂静城市中的空旷街道;我们看见一群移民正翻越雪山,许多人立在雪地中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停滞。我们跟随镜头的移动凝视这片土地,从一个国家的悲伤中穿过。

    影片截图:多瑙河岸上的“移动风景”、出租车上的固定视角镜头

    最后,该片中的交通工具也作为诗意的“中间空间”存在,制造出电影幻想(cinematic fantasy)迸发的美妙时刻。

    再次以出租车场景为例:抵达阿尔巴尼亚-马其顿边境时,大雪阻断了翻越山脉的道路;面对广阔而寂然的天地,伴随车载收音机播放的民间小曲,司机先生和主人公在车内展开了一段袒露内心的对话,流露出身处该时代的孤独与失望(“希腊正在死亡;我们正在死亡。”)。出租车司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中央信息站”,但也可以成为很好的临时旅伴。在上述场景中,出租车如同一个移动的迷你客厅、一个舒适的酒吧,可供两位旅人休憩并分享私密的谈话。

    多瑙河上的场景提供了另一个案例。主人公搭乘的那艘货船载着一尊巨大的列宁雕像,雕像被切割成数块,将被运往德国的历史博物馆。镜头掠过河岸时,我们看到岸上的民众或站立、或奔跑,不少人向船致意。这艘承载着历史符号的船在此成为了(业已崩塌的)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一个漂流的“异托邦(heterotopia)”。它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质询着个人史与宏大史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当镜头对准巨型伟人像以及在其面前显得格外渺小的主人公时。这一幕中,富有诗意的摄影和怀旧的音乐创造出一场想象中的审美之旅,混合着复杂的情绪与记忆,调动观众展开一段情感的旅程。

    影片截图:作为对话空间的出租车、载有列宁雕像的货船

    根据布鲁诺的理论,运动(motion)能够产生情感(emotion),而情感对应地“包含着一种运动”。旅行往往能带来情感体验,因为它总是涉及到一个人对家的感觉、归属感和文化身份,与个体经验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旅行过程中,情感是流动的,时常跟随所见、所闻和所感而变化。

    当观众在影片中“追踪一段私密的旅程”,被邀请进入主人公的世界时,也同时创造了自己的旅程。观众不只是被动的观看者,也是可移动的主体,能够在整部电影中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情感地图。观众不自觉地将自身经历、身份和情感与电影世界相结合,通过连接私人空间与公共场域、主体内部与外界而获得一种亲近感,从而成为电影中的“旅客(passenger)”乃至“居住者(dweller)”因此,对观众而言,电影观光(film site-seeing )也成为了一场自我探索之旅


    起舞,在萨拉热窝 | Dance, in Sarajevo

    就如电影地图上标注的那样,萨拉热窝是《尤利西斯的凝视》中的旅途终点站。在我看来,此处正是电影的幻想和真实结合得最具戏剧性的部分。

    彼时现实中的萨拉热窝正弥漫着波黑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的硝烟。被围困的3年里,城内居民几乎没法离开他们的公寓楼去获取水和食物——塞族狙击手的子弹随时可能飞来——更不用说前往别处旅行了。城市的交通系统被全面摧毁,人们的生活饱受困苦(Baker 2014)。

    《尤利西斯的凝视》将我们领入这座战火中的城市。随着一记爆炸声,我们来到萨拉热窝的街道上,注视着主人公从被毁的车辆和燃烧的房屋之间跑来。他在街头徘徊,反复询问人们这里是不是萨拉热窝,但所有人都忙于逃离轰炸,因而无人作答。我们跟随主人公在城中行走,看到居民们无论老少几乎都奔跑着出行,每个人随身携带着一桶水。这段行走将城市构建为“一个由空无、碎石和废弃物组成的景观”

    影片截图:在“萨拉热窝”城市行走(city walk)

    影片相当真实地带领我们深入战区,然而我必须指出:银幕中的萨拉热窝实际上并非现实中的那座城市——电影摄制组未能获得进入这最后一站拍摄的许可。于是,安哲罗普洛斯“创造”了一个“萨拉热窝”。

    当我们踏上这条“想象的道路”,不难发现安哲罗普洛斯为银幕上的萨拉热窝所创造的梦幻时刻,比如市民们在浓雾中庆祝的惊人一幕。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大概并不会发生,它更像是一场美丽的幻觉,是导演送给我们的礼物——无论处境如何艰难,我们都希望能像电影中描绘的那样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聆听音乐,尽情起舞,欣赏一场《罗密欧与朱丽叶》。

    “多么神奇!我在萨拉热窝跳舞!”主人公在白雾弥漫的林间起舞时如此感叹道。梦幻般的摄影镜头的确在此创造出了电影的幻梦,一个现实世界中可能无法找寻到的乌托邦。

    影片截图:雾中的“舞会”

    不过,这种幻想仍然建于现实基础之上,尤其建立于在灾难和困境中生存的人类精神之上。漫长的旅行得以继续的奥秘正在于此。

    回想一下影片中的这个时刻吧:一名老者站在燃烧的卡车前,带着善意的微笑对主人公说道,欢迎来到萨拉热窝。

    ***

    当巴尔干之旅抵达终点时,主人公噙泪道:旅程将会继续,因为历史有时就如一个循环,痛苦可能永远不会消失。电影上映后至今日,巴尔干半岛上的纷乱并没有停止——例如,贝尔格莱德在1999年遭到严重轰炸,我不知道曾在片中出现的那些街道和建筑是否已在那场灾难中湮灭了——由此说来,电影确是一种“哀悼的作品”,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然而纵观人类历史,我发现人们总能在混乱与悲伤之中找寻到方法,穿越破碎的系统,继续他们的生活。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尤利西斯历尽险阻,终于回到家乡伊萨卡;电影《尤利西斯的凝视》中的主人公A为了找回“失落的凝视”,只身穿越动荡的巴尔干半岛。而在现实中,安哲罗普洛斯及其摄制团队也经历了一次伟大的冒险,并完成了他们对于巴尔干半岛问题的探索。

    尽管答案不易找到,但我们至少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创造了自己的旅程。我们追溯了记忆,探索了自身,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继续大步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fin]

    (原稿于2017年春写于伦敦,题为 The Journey Never Ends: from the Transport to the 20th-Century Balkans in Ulysses’ Gaze。 翻译及修订于2022年夏。发布于微信公号【蓝房间 BLUE SPACE】)

     5 ) 《尤利西斯的凝视》-诸葛沂《尤利西斯的凝视》笔记

    “这是第一眼的凝视吗?”

    1995电影诞生100周年,对“第一眼的凝视”的追忆正是安哲对百年来电影与历史的关系的追根溯源的反思。

    安哲认为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当初的质量,失去了“第一眼”的纯真。我们是否足够纯真,能否再饱含感情地面对和认识一个奇迹,就像人类第一次面对摄影机镜头一样?


    旅程与主题

    返乡式的旅程至少包含三重意义:空间;时间;私人。

    20世纪巴尔干的历史,电影从发明到现在的嬗变,陷入危机的导演的肖像,还有他对理想的爱的渴求。同时,这次旅程的意义又是政治性的,它直接触及了波斯尼亚(南斯拉夫中西部地区)混乱的现状,硝烟弥漫的现代屠场和活生生的杀戮等。

    双向复调的内在结构:A的旅程不仅指向未来,也在不断坠入过去。


    单频闪回

    萨洛尼卡海湾

    长达40年的时间被具体地浓缩于一个无差异的时间和地点

    助手在海港上的走动表示时间的逝去

    摄影机和叙述者(A)分享着同一种视角和同一个主体性。这就决定了A的旅程不仅是以萨拉热窝为终点的寻觅之路这种线性的发展,同时他又替代了亚纳基(A替代亚纳基的视线注视着小船),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A确实一度进入亚纳基的境遇,幻化进入历史时刻。A所寻觅的不仅是电影作为一种新形式时所拥有的活力和天真,同时他也要分享马纳基兄弟得到摄像机时的兴奋,分享他们的主体。

    铁路中途站

    A分享了亚纳基遭遇,进入了他厄运袭来的时刻,并通过替代亚纳基再现了回忆,直接体验了“一战”的血腥和恐怖,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颠沛流离,以及作为一名电影导演的悲惨境遇。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情节的过渡,而是打破现实和想像的边界后的再现。

    被打断的华尔兹

    这长长的一幕显示了戏剧性的舞台效果。它是A对自己童年时经历的悲欢离合的家庭境况的回忆。从1945年到1950年的家庭变故浓缩在短短几分钟里,却反映了罗马尼亚“二战”后的历史命运。在人心惶惶的日子里,人们在不幸中坚强生活,他们没有失去对希望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不得不让人惊叹的是,20多分钟的场景,居然只用了一个长镜头来完成。

    对于我来说,我的风格是试图吸收和集聚空间与时间,这样空间就成了时间通过的场所。…(在这幕中)并不是真实的时间:五年——一个家庭经历的五年,在罗马尼亚、在欧洲被斯大林主义统治的五年——只在短短一曲华尔兹中度过了。

    精神自传

    电影表达的不仅是他的理想,也是他对巴尔干命运的疑问,对巴尔干人境遇的关注,以及对电影给人类处境带来的影响的探索等等。

    作为导演的艰难

    反对者举着烛火在游行,最终和支持者在街道上形成对抗并产生冲突。这个画面非常具有震撼力,一方密密麻麻地撑着雨伞,另一方高举着火把,这种紧张的对抗显示出电影影像本身的力量,也体现了一位电影导演的艰难处境和电影的危机。同时,还追问了电影在种种矛盾中作为艺术和社会记录的价值。一个电影导演应该怎样用自己的创作手段来表达观念、思想,追寻意义、自由?在现实状况中,由于人心的隔膜,观念的对抗,民族和国家的矛盾等,导演会面临许多阻挠、挫折,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志和理想不被消磨,就一定要奋力抗争,坚持自己的信念。


    “我们希腊人是个正在死去的民族”:新一代希腊人的自豪感正在失去。


    列宁雕像

    这种逼迫感似乎强行控制了观者的呼吸,作为旁观者的人物,作为看客,我们体验到了雕像本身所具有的威慑力。

    河流两岸的农民聚集起来,或站立着注视驳船,或追逐着雕像,就像在进行一场伤感的葬礼。驳船渐渐远去,漂浮在水面上,历史在逝去,A这次成为葬礼的见证者,他见证了共产主义在巴尔干的命运。

    “破碎的雕像代表结束。彻底的结束。”

    边界和家

    家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精神归属和文化归宿。当一个人远离家的经纬度地点而不得回返时,这是地理上的漂泊;而当一个人身在此国,却感觉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历史传统都在慢慢消退时,他一样对周遭感到陌生,精神上的漂泊亦在于此。


    四个女人与奥德赛人物的对应

    这四个女人的出现复燃了A对爱的渴望,催化了爱的再生。女人们帮助他通往目的地,通往再生之所。


    虽然结局没有喜悦,但是,它却给了我们一个通道去宣泄和释放,去怜悯和恐惧。

    导演A的旅程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追索,也是对电影本身的价值进行追索的过程。他亲历了民族国家的苦难,他是古贤先哲的再生。A的追寻也是自我发现的历程,他找到了最初的凝望,他已经以电影的名义获得再生。

    作为古希腊文明的土地培育出来的一名有着民族关怀使命感的艺术家,安哲罗普洛斯继承了希腊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荷马式的世界眼光和叙述方式;另一个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质疑和思索。

     6 ) 《尤里西斯的凝视》结尾独白

    第一次看时,资源很差,音画不同步,自然也没看进去。这次重看,才真正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神奇。

    “喂,大自然!你一个人吗?我也是独自一人!吃块饼干吧!” “上帝最先创造的便是旅行,然后才是怀疑,以及思乡。”

    在安哲的电影中,一个镜头可以诠释人的一生。一次关于记忆、电影和三卷胶片的旅途,在时代变迁下的芸芸众生。

    “我回来的时候,就会穿着不同的衣裳,拥有不同的名字,没人知道我何时会来。如果你看着我质疑地说‘你不在这儿’,我会让你看看标示,然后你就会相信我。我会告诉你,你花园种的是柠檬树,冰冷的窗户让月光照射进来,还有身上的特征、爱的特征。当我们一步步向梦境里迈进,每个拥抱之间、每个爱的呼唤之间,我会花整个晚上的时间告诉你我的旅程,然后在之后的夜晚里,每个拥抱之间、每个爱的呼唤之间,告诉你人类的冒险……这故事将永无止境。”

     7 ) 迷影者的奥德赛:关于主角的旅途路线考据

    《尤里西斯的凝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没有姓名的主角(可以认为是安哲自己的形象投射),为了寻找巴尔干半岛上的第一卷电影胶片,穿越数个国界,只为在这片充满世仇家恨、但又藕断丝长的土地上,追随超脱民族与仇恨的共同历史记忆。尤利西斯,就是奥德修斯。神话里的奥德修斯再数十年征战后为了回到故乡,于是从小亚细亚出发,启程前往伊萨卡;他的足迹,遍布了爱琴海与整个巴尔干半岛。在《尤里西斯的凝视》里,作为主角的希腊电影人在美国功成名就后,决定回到生养自己的巴尔干半岛,去追随历史的足迹——对电影人来说,那一卷胶片就是回家的方向;这场迷影的旅途,也正是一场回归家乡的奥德赛式征程。

    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旅行路线

    在安哲的表达中,主角也并不只是一个历史的苦苦追随者;在这场旅途中,他也在长镜头的支配下屡次闯入错乱时空的视听空间:被注入其所追寻的第一个巴尔干导演Yanaki Manaki的记忆、回望到自己家族过去的苦难史、在被拆掉的列宁巨像之下成为巴尔干半岛意识形态与纷争历史上的一个渺小的记录者。笔者作为P社游戏玩家和地理爱好者,对巴尔干半岛的历史与环境也是颇具兴趣。对于片中展现的主角的旅途,本想找找看外网有没有人做过汇总,但奈何这片实在太冷门,于是干脆自己对着电影和仅有的一点资料,做个了主角的路线图。

    《尤里西斯的凝视》中主角的旅行路线


    0. 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希腊

    一位老人站在码头上,黑白画面中的他正在用老式摄像机拍摄一艘正在塞萨洛尼基港口驶出的帆船。这位老人就是Yanaki Manaki,巴尔干半岛的第一位导演。这一幕发生在1954年。黑白画面逐渐有了色彩,Yanaki在创作中离世。这个场景,发生在1954年。安哲以一种制造间离的方式,让生活在1990年代早已年迈的主角跨越时空来到这里,见证大师的离去。随后,他将为寻找Yanaki留下的巴尔干半岛第一卷电影照片开启一段旅程。

    1. 弗洛里纳(Florina),希腊

    主角的旅程从此开始。他来到希腊北部边界的多雨小镇弗洛里纳,他的电影将在此上映,但这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宗教狂热分子们走上街头反对放映,与警察开始对峙。为求自保,主角搭上了一辆出租车,离开了这里,向着阿尔巴尼亚驶去。

    在希腊与阿尔巴尼亚的边境,主角遇到了一位老妇人,于是将她带上一起前行。

    2. 小镇Korçë,阿尔巴尼亚

    在大雪纷飞的荒凉小镇广场中,主角把老妇人送到了这里,留下她在大雪中伫立。

    主角与司机继续在大雪中驱车前往阿尔巴尼亚与北马其顿的边境。

    3. 斯科普里(Skeopje),北马其顿共和国

    主角来到了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来到了Yanaki Manaki的家,这里现在是北马其顿的国家电影档案馆。在这里,他遇到了女伴Kali。但是Kali告诉他,他所寻找的胶片并不在档案馆中,他只得继续前行。离开档案馆后,他来到了大雪中那个破败的影院前。

    4. 北马其顿与保加利亚边境。

    在边检站,主角的护照出了些问题,被带去审讯。此时,他的记忆与Yanaki Manaki发生了重合,他看到了Yanaki在一战期间的逃亡路上遭遇的不幸。

    5. 保加利亚至罗马尼亚的列车

    主角与Kali登上了前往布加勒斯特的火车,要前往罗马尼亚。他在梦境的平行世界见到了年轻时的母亲、家族里的长辈和那些记忆中过往的人物,一切家族的苦难历史都以高度舞台化的形式凝聚在一个朴实且克制的长镜头里,它将岁月的痕迹以一种梦境中旁观者的视角娓娓道来。

    6. 多瑙河港口,保加利亚

    在这里,主角看到了那尊列宁的巨像,并与Kali道别。他登上这艘承载列宁巨像的船,逆流而上,前往塞尔维亚。

    电影并没有说明这个港口具体在哪。根据现有资料可知,这段镜头是在罗马尼亚的东部港口城市Constanza拍摄而成的。这尊巨像也和电影中记述的一样,从乌克兰的敖德萨出发,来到Constanza进入多瑙河,一路要运往德国。但是,Constanza与主角的行程是相反方向,且距离不远;因此,在电影中,就当它发生在去往布加勒斯特必经的多瑙河港口小镇Ruse吧。

    7. 贝尔格莱德(BelGrade),塞尔维亚,当时的南斯拉夫

    在这里,主角邂逅了老友,并一同前往贝尔格莱德的电影档案馆。但档案馆的老人说,他所寻找的那卷胶片现在正在战乱中的萨拉热窝电影档案馆。于是,主角如奥德修斯一样,决定沿更安全的水路前往地狱——战争中的萨拉热窝。

    8. 萨拉热窝(Sarajevo),波黑,当时的南斯拉夫

    主角在萨拉热窝电影档案馆找到了他所苦苦追寻的胶片,那个代表巴尔干诸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载体。但是这场旅途的结局,却与这份共同记忆背道而驰。在这巴尔干半岛无法弥合的民族纷争与战争阴霾之中,代表人性美好的历史与艺术面对这残酷的历史洪流与冷冰冰的现实,依然脆弱且不堪一击。


    最后,复习一下:

    《尤里西斯的凝视》中主角的旅行路线

    Gamer的一点小娱乐:在《欧陆风云4》里复刻一下这个路线


    参考资料:

    Magnum On Set: Josef Koudelka and Ulysses’ Gaze

    Ulyssess Gaze(1995) Synopsis on IMDb

    Το βλέμμα του Οδυσσέα

     短评

    一次寻找记忆的旅途化成了影像散落在巴尔干的土地上。被遗忘的苦难无法被记录,时刻发生的又被大雾遮住,电影的力量此刻完全消失了

    7分钟前
    • 惧色
    • 力荐

    节奏是他的节奏,细节难吃透;放[鹳鸟踟蹰]的广场,伫立雪野的人群;讲述家族兴衰史的长镜;因战争而毁坏的戏院,最后一部放的是卓别林;再见列宁;“上帝最先创造的是旅行,然后才是疑虑和乡愁”;“敬奥森·威尔斯,敬爱森斯坦…”;没能在大银幕上看安哲始终是遗憾;1995年戛纳评委会主席是莫罗

    12分钟前
    • 发不沾霓
    • 推荐

    记得豆瓣曾经有一个话题“令人着迷或恐惧的巨大物体”。对于欧洲来说,无论是巴尔干,伊比利亚,斯堪的纳维亚还是高加索,那红色的镰刀与锤子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与庞物。

    1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都怪黑格尔,因为他影响了马克思

    17分钟前
    • 无心
    • 力荐

    1.《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后终于再次观看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作品,不少诗意的长镜头画面颇有庄重的仪式感,诸如家庭团聚舞会的戏份则有超现实的舞台设计之味,然而缓慢的叙事节奏、略闷的故事情节终究还是限制了我对影片的喜爱;2.印象里看过的电影制片国家/地区最多的是有9个的《善意的背叛》,如今又看到一部有9个制片国家/地区的电影《尤里西斯的凝视》(我的第一个“波黑”标签条目诞生了);3.虽然如今的我比较习惯观影前不看剧情简介、评论、预告片等,但有些电影(如前后观看《特写》和本片)反倒看了剧情简介后观影时更有代入感。4.吊列宁雕像头的画面想起了《再见列宁》,与本片相比,更喜欢《再见列宁》。

    1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可能是安哲最苍白的一段旅程,糟糕的是他始终自以为宏大,侧面证明了希腊确实正在死去…安哲电影的原型其实是公路片,但这次偏差的不是追寻的目的(毕竟老塔也曾为了一个名义而深入灵魂的腹地),也不是追寻的方式,而是安哲错估了观众同他一起重复凝视,和迷失在风景中的耐性和决心,但这可能也和未修复的画质缺乏细节有关。除了第一个镜头,黑雨伞和列宁雕塑,几乎很少用到大景别调度,这又和作品纵横交错的历史感有些相互消解。文本内外设计的四重“凝视”:Minakis兄弟第一次用摄影机“记录”巴尔干的变迁;主人公在“寻觅”遗失胶卷的路途上亲自直面遗骸和战火;而安哲在尝试对“回归”进行“记录”的终点,确信了“历史被返还”的不可能性;于是观众被寄予了“传承凝视”的希望。

    23分钟前
    • 白斬糖
    • 推荐

    #12thBJIFF . 「在世纪初被俘虏,在世纪末被释放。」 「还有一件事值得庆祝,电影。」 强烈的找寻信念,好适合在资料馆看。

    26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079#时隔一年再看安哲,一样的爱琴波涛,一样的石膏雕塑,一样的孤舟游荡,一样的雾气弥漫,安哲一生或许只在完成一部影片,缓慢悠长的镜头里不断重复着失去、追寻又失去的故事,如奥德修斯/尤利西斯在海上的十年漂泊,关于希腊的乡愁只能是永恒而模糊的雾中风景。

    27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寻找三卷电影胶片,亦是寻找民族的历史。长镜头内部视点转变,列宁巨石像的遥指与凝视,迷蒙白雾中歌舞与枪响编织成撼人心弦的血泪诗章。

    3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2009-05-02]初看| 2022-08-20北影节巨幕重看,确实好的地方还是特别好,比如列宁雕像名场面,每次上课都讲,但是再看尤其是这么大尺幅,还是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次发现前面那场康斯坦察家族大聚会的戏也很厉害,虽然基本也都是戏剧舞台来的概念但是执行得非常好。不过,这片子后半段波黑战争这顺拐到姥姥家的拍法恕我接受无能,当年拿不到金棕榈,一点毛病都没有。这次看已经很熟悉马纳基亚兄弟和巴尔干早期电影问题的研究了(我翻的那本《罗马尼亚电影简史》里有涉及),所以这个部分还是看得挺愉悦的(以电影资料馆为主题的片子,这角度也够奇诡了!)。安哲这个片特别大一个问题就是用英语拍……用英语拍真是自我祛魅,好在哈维凯特尔比威廉达福还是好不少。

    3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精神洗礼!1.借助奥德修斯神话原型,回眸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史和人类心灵的千年追寻之旅;2.45-50年家庭舞会长镜头,唯大师可拍出.其他开放时空的意识流有片头和想象被捕场景;3.结尾雾中悲歌,画外音的运用;4.同一面孔不同身份的女子,寄托哀思;5.配乐哀婉凝重;6.被肢解的列宁雕像,反思。(9.0/10)

    3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有几个很动人的段落。船似在行驶又似停驻,而画外一直在诉说,天空与海洋是白色的,船反而是蓝色的;家族舞会,让人震撼的对话与合照,第一次直面自己;一片雾霾白之下,只有呐喊声,枪声,痛哭声…行走的寻找的只有自己,旁人总是在原地,但在原地又不是在等待自己,而仅仅是哪里都去不得。这段厚重的历史,这段厚重的人生,快要压得人喘不过气了。

    41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诗意的白雾里面是走不到的明天,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是残酷悲恸的过去。躯体在路上踽踽独行,抵达目的地时,灵魂却已经在路途中满目苍夷。电影的起源,那是一个和平与爱的年代,是自己想要逃避而往的时空,正是那个出口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自己凝视着,才能坚持的活着。

    4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真是一部宏大、深奥的巨作,却陷于各种铺陈中,大量象征意味的镜头有些越俎代庖了,剧情被不断挤压。哈威·凯尔特的表现极为出色,最后在雾中痛哭那段,让人想起《哭泣的草原》结尾。寻找电影,寻找梦,寻找回忆。

    43分钟前
    • 支离疏
    • 推荐

    二刷,48届戛纳评审团大奖。1.奥德修斯神话对接巴尔干战争史,百年电影发展互映人类心灵遗寻。诗化苦痛与悲难,带出安哲漂泊无根/家园破碎的永恒母题。2.肢解列宁雕像/幻想被捕/浓雾与民族末路/打破时空界限,跨时五年的家庭舞会长镜头。3."敬我们无法梦想改变的世界、所有幻灭的希望,敬那些选择提早离开的人";我们一生都在找寻那些印证着我们曾存在过的爱的标记。|妈妈,可否与您跳支舞?(9.3/10)

    47分钟前
    • 糖罐子.
    • 力荐

    他追逐這塊大地的歷史,歷史卻反過來追逐了他,每每於鏡頭鏡框之外物換星移、悄然現形、轟然發聲、等待他踏足後的驚呼而洋洋得意。唯獨一個女人例外,只有她在月台追著車上訴說往事的他時,選擇跳入他的車廂而不是唾手可及的離開鏡框,物換星移第一次失去力量,他的昔日於她更勝大地的歷史。太動人了…

    49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来,给坚持看完的同学鼓鼓掌~

    51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一股悲悯的历史情怀充斥整部片子。不仅仅是壮观的巴尔干半岛的寻找之旅,也是主人公记忆的心路历程。难忘片中几场同一空间时空穿梭的牛逼调度长镜头。尤其是神来之笔的新年舞会穿越戏。依旧有安哲前作的影子:《猎人》《雾中风景》及《鹳鸟踟蹰》。《再见列宁》的列宁雕像戏原来抄自这里,前者弱爆了

    5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灵魂若要了解自己,它必须凝视自己的灵魂。这故事将永无止尽。

    57分钟前
    • 囍夭夭
    • 力荐

    8/10。1、看完好迷茫:无聊的地方巨无聊,想哭的地方又欲哭无泪。2、一如塔科夫斯基波澜壮阔的空间调度,[坏中尉]之后再遇赤裸的哈威。3、连绵的雪地,残破的影院,巨大的列宁像,燃烧的汽车,未记录的胶卷,以沧桑的躯体回首苦难,笼罩在多瑙河上的悲凉与绝望还在重演,再见,孩子们,再见,故土...

    5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