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毕业会考

    毕业会考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玛丽亚·德拉格斯,拉雷什·安德瑞斯,莉亚·巴格纳,马利娜·马诺维奇,弗拉德·伊凡诺夫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毕业会考 剧照 NO.1毕业会考 剧照 NO.2毕业会考 剧照 NO.3毕业会考 剧照 NO.4毕业会考 剧照 NO.5毕业会考 剧照 NO.6毕业会考 剧照 NO.16毕业会考 剧照 NO.17毕业会考 剧照 NO.18毕业会考 剧照 NO.19毕业会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罗密欧(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Adrian Titieni 饰)和妻子玛格达(莉亚·巴格纳 Lia Bugnar 饰)结婚多年,两人共同养育着女儿艾丽莎(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Maria-Victoria Dragus 饰),漫长的婚姻生活令罗密欧和玛格达都感到疲惫不堪,对妻子早已经没有感情的罗密欧唯一的指望,就是将艾丽莎送出国留学,希望她能够尽早离开这个陈腐不堪的国家。  让罗密欧没有想到的是,艾丽莎竟然在会考前夕遭到了陌生男子的袭击,手臂受伤,导致她在之后的考试之中发挥不佳,为了不影响艾丽莎的前途,罗密欧不惜一意孤行贿赂官员买通阅卷老师,全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感受,殊不知,这一连串的举动,令他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长篇影评

     1 ) 这个社会不会好了,你也是

    《毕业会考》@北大百年讲堂

    蒙吉见骨见肉地拍了弊病满身的罗马尼亚,用些微细节点出存在于升学、医疗、治安、家庭的一个个蛀洞。当腐败的关系网侵蚀一个以正直自居的中年人,被掐在那个“人人都有的”弱点——女儿出国的奖学金,作为一个非本土观众,却深感“很中国”。

    视角围绕着一个人,因为一个“意外”而造成的“不得已”,用越来越多的错误去让自己坚定“这个决定太重要了,至于公平可以以后再说”。本质上,是信仰悄无声息的崩塌。这直接反映到心理变化上,也造就了本片的一个高潮:被害妄想症到了顶点,他跑下公车觉得有人要杀他…那一刻的狼狈,非常真实。

    在这种环境下,显得特别可笑和可怜,但究其根本,又是“中年男子病”,以为自己可以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安排女儿出国),以为还能留有余地给自己心中的一点欲望(婚后出轨),以为可以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坚守”(不收手术礼金)。

    不像《狩猎》,蒙吉对这部电影做得很克制,克制到全程节奏都是收着的,拍内心戏的时候是男主人公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陷入相对静止的停滞状态。观影过程中并不会“爽”,波动也并不大,甚至关于家庭那一段(出轨丈夫等孩子成年,不想做出抉择只安于自己的“方便”,去害了几乎是家庭中的所有人。没法忘却妻子那一张苦难的脸),有相似经历却也只是每一分钟追加“同感”。

    核心是“如何不违本心地在这个社会中苟且”,太闷了,如果在家里看可能会疲,但看完其实很触动。后半部分镜头语言随男主的情绪波动,而变成了晃动的手持感,在最后又恢复一种相对的稳定,情绪很好,很真实。

    看完其实很多伏笔并未有结果,到底离婚了吗?女儿决定出国了吗?检察官的控诉会怎样?真的有人要加害他吗?我们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了。

    我们只要内心分明就够了,这个社会在自我修正,驶向何方非人可定。只要社会矛盾一直暧昧下去就不会有革命,但老妇人所说的“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是我们所能掌握的唯一哲学。

    ps,其实最打动的人地方在于当你去考虑“如果我有孩子”,把自己放进场景里就会很触动。在中国又不只在中国,“父母是唯一不用考核就能上岗的工作”,你会生,但你知道怎么养吗?你知道怎么教他做人吗?你知道他要过怎样的生活吗?你能负担这个责任吗?你有把握中年危机带给你的恐慌不造成他的伤害吗?你知道自己的选择有怎样的示范作用吗?你知道怎么教她如何在社会中立命,会让这个社会更好吗?

     2 )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二零一六

    克里斯蒂安·蒙吉的新作《毕业考试》是一部格局相当工整的电影,就拿上一部作品《山之外》来对比就不难发现,蒙吉在本片中变得更不偏不倚了,收起了锋芒,也收起了他赖以成名的长镜头,风格更圆润也更世故了。导演本人在访问中透露了一个细节,我们如今看到的结尾,其实并不是原剧本中的那个,并且暗示,原先的结尾比现在这个要突兀和残忍许多。说到这里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影片接近结尾处有一段莫名其妙的“恐怖片”桥段了。 在我看来,《毕业考试》最精华的地方在于剧本,戛纳颁给他最佳导演奖,(当然因为金棕榈和最佳编剧他都已经拿过了),多半也是冲着这个好剧本去的。一个其实可以压缩到100分钟就能把故事讲明白的剧本自然是很有魅力。教育,道德准则,社会机器的运转,知识分子对国家的期待和失望,太多或大或小的东西,都让蒙吉像包饺子一样捏合在这部电影里,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罗马尼亚社会敏锐的观察和讲故事的能力。 我们从小写作文就被教育说要“以小见大”,但真正做到其实是很难的。尤其在电影这样的媒介中,如何在为观众呈现十足“生活化”“真实感”和避免流于肤浅说教的双重任务下做到见微知著,是很见功力的一件事。作为都经历过应试教育的我们来说,从《毕业考试》里找到共鸣不是难事,父母的殷切期待,他们在背后所做的努力,还有在个人愿望和父母“规划”之间的分歧,想必是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时刻。 但我要说的“以小见大”并不仅仅着眼于此,当我们开始仔细分析罗密欧费尽心机也要把女儿护送到国外的根本原因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呵护和关爱,还有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复杂情感。影片中段,罗密欧向女儿倾诉,自己其实十分后悔当初回国的决定,导演在这里举重若轻地把个人,家庭和社会串联在了一起。也是从这里开始,《毕业考试》便不再仅仅是一部讲家庭讲教育讲父女关系的电影了。 其实导演本可以选择把这条暗线继续强化和发展下去,片中有不少和罗密欧一样身居要职可称作社会“中流砥柱”的“官人们”,他们大多身怀良知,更深谙处世之道,还多少明白“东方”与“西方”的异同,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片中还有戏份不太多的母亲,一位被刻画成“坚守道德准则”而“失去”了其它东西的母亲,跟着罗密欧回到罗马尼亚的二十多年来,她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蒙吉并未让影片朝这个方向发展,后半部分女儿男友 Marius 戏份开始增多,使整个故事发展继续“紧密团结在”父亲和女儿周围。我们这次看到的是一个野心不那么大的克里斯蒂安·蒙吉。 放映后的访谈,有一位东德背景的观众问到类似的问题,而蒙吉自己也说,罗密欧这样的角色的确是千千万万罗马尼亚那一代人的缩影,(我想他也在说他自己吧)。自1991年后,他们从对新国家满怀憧憬到渐渐地和社会“本来的规则”融为一体,不是一句简单的“无奈”就可以概括的。而这种源于理想主义的失落,又进一步融入到对下一代人生观的灌输和教育之中。然而,下一代的“花朵们”早已不像他们那样肩负那么多家国和情怀了。 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两代人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蒙吉在《毕业考试》中通过教育这个母题,和“高考”这个切入点巧妙地给挖掘出来了。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海报上是父亲和女儿两个人,但事实上片中只有父亲罗密欧一个主演,甚至几乎就是他的独角戏。不管是戏份还是表演功力,女儿的扮演者 Maria ——这位曾出演过迈克尔·哈内克《白丝带》的长在德国的罗马尼亚裔演员——都要逊色不少。没有一个血肉更加丰满的对手与罗密欧对戏,这比影片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结尾还要让人遗憾。 距离导演借《四月三周两天》摘取金棕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年,如果以伊纳里图的《21克》和《鸟人》,或者锡兰的《三只猴子》和《冬眠》,作比一个当代导演在十年里可以演变多少的标杆,那么蒙吉无疑是要失色几分。《毕业考试》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或许放在十年前一样可以摘得金棕榈的桂冠。但今年只抱回最佳导演这个安慰奖,也算是说明了些什么了。

     3 ) 从影片结尾谈起……

    在电影结尾,面对父亲的询问,女儿抖露出自己通过哭泣让老师延长考试时间的事实,在瞬息间瓦解了父亲几天奔忙中到处“走关系”的徒劳。这一不太能够让人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收尾方式实际上指出了应对矛盾的两条不同路线:通过爱与感动,开辟一条人道主义路线,以及通过层层关系网的编织,走法律之外的潜规则。结局很明显:前者的成功宣告了后者的失败。这不仅仅是父辈与子辈在面对同一现实问题给出的不同策略,同样也是导演蒙吉所要宣誓的抉择:同情与爱无法被制度所度量,它们从规章制度中超脱出来,应对严密制度的策略是爱,而不是寻找它的漏洞。这是一起“爱”的事件,它没有发生在父亲与女儿之间(正是这种付出的爱导致了所有问题),而是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女儿与监考老师),因而显示着“革命”的迹象。

    虽然这一笔升华来得有力,但多少让人觉得刻意。原因就在于头天考试的时候,父亲苦求校长才获得了通融进考场的机会,何以凭着几点眼泪就能让在教育制度下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监考教师动情。如果说,校长让女儿进考场只是在道理上尚说得过去,那么延长考试时间不仅违犯了会考制度(可以想象如同高考会考是罗马尼亚举国的政策),同样也对其他同学造成了不公平的后果。因而,这种突然临至的解决对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让整部电影顺利收尾,并迅速获致一个引发观众思考的空间,但它同样面临着一个合理性的责难。

    这是导演个人意图侵入影像的实例,当然不只于此。对于电影里的那位父亲而言,摆在他面前的虽然往往是“两难”抉择——比如在守法/违法,妻子/情人,受贿/不受贿之间——但这种“两难”实则是一种假象。在罗马尼亚这样一个后-社会主义环境下,他根本只有一种选择。如果说在受贿/不受贿之间,他尚守住良心的准则,那么在守法/违法、妻子/情人之间他根本没有选择。为了让女儿能出国留求学,不像他们一样仍在罗马尼亚过苦日子,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这样一条路:即托关系作假。同样,在妻子与情人之间,他也没有面临任何两难的抉择,如果说他确实在乎女儿对此事的看法,因而躲躲藏藏,那么这只是为了让她可以顺利通过会考,不要分心。他丝毫没有因为婚外情陷入道德困境。一个例子是当女儿最后搓破此事,他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悔意。

    克里斯蒂安·蒙吉的这种叙事策略,与阿斯哈·法哈蒂在多部作品中展示的叙事技艺有本质区别。在法哈蒂的电影中,人物永远徘徊在交叉路口,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两难抉择的困境中,《一次别离》的女佣必须在撒谎/不撒谎之间抉择,对她而言,如果撒谎会违背宗教教义,但如果不撒谎自己便要为老人的死付出刑事责任,这两种选择的权重不像蒙吉电影中总是一边绝对地倾向于另一边,而是几乎平等的。其中任一种选择都将令其陷入不利境地,一种是宗教/道德的谴责,一种是自我利益的缺失。这样,法哈蒂也就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策略,通过让人物不断地陷入两难抉择,通过人物在抉择前的犹豫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再通过人物的抉择推进故事发展。因而,在法哈蒂的电影中,不仅结尾是开放的,它展开的各个节点也悉数开放给观众思考,观众可以在人物的任一种抉择中获得对于其个性、社会现状、文化构型的相关认知。

    但在蒙吉的电影中,自始自终都处于单线推进的状态。比如在《毕业会考》中,女儿必然将遭受伤害,这是电影开头那一块破窗而入的石块所提示的,女儿的会考必然会因此受到影响,而父亲必然会为了女儿能拿个9的平均分好让她出国,四处去奔波,甚至不惜违背洁身自好的素质触犯法律,而在此层层交织的关系背后,其中某位当权者必然会被检查,而这位父亲隐秘的暗事必然会东窗事发……因而,这种逻辑并不像法哈蒂电影中每一个节点都有相似的分叉可能性,它看起来似乎具有两种不同选择的可能性,但真切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叙事假象。在两种作者身上产生这种差异性,究其原因,也许在于在一个已然资本化通过背负着过度制度化遗产的东欧社会,个体渐渐演变为一种抽象性存在;而在伊朗社会中,信仰则被放在首位,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外在僵死的制度下还有内心的道德法则可以来进行相互权衡。举个例子,在《毕业会考》中,父亲的婚外情不想让女儿知道的原因不在于他因此陷入的道德困境,而仅在于不想让女儿的会考因此受到影响。一种单向度的为利益所裹挟的思维方式,自然只能产生直线推进的叙述逻辑;而这种手法或许正是蒙吉批判现实所需要的。

     4 ) 这很中国

    真实得让人窒息。人物很复杂,很立体,拍出来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烦恼与痛苦。没有好人坏人,只有被迫的人和不被信任的人,到头来大家都很为难。我们生活在体制中,只有被改变的份。被教育诚实守信的孩子,不知不觉学会了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有文化有能力改变的人,都去了国外发展,只有深陷其中的人还无法改变。这简直是我家乡的翻版。每年,成绩最优异的孩子都出国了,去了一线城市,在家乡无论做什么没有关系都寸步难行。升学,看病,办事,就业。。。。。。没有关系只靠实力几乎什么也做不成。坐火车都要给乘务员塞钱以求得一个好位子,更别提攸关人命的大事了。
    了解到这一切的父亲也没办法改变,只有利用关系才能生活的更好,罗马尼亚因为腐败而混乱,因为混乱而更加腐败。能看到的只是恶性循环。我们明明知道对方不会因为不收礼就不办事,我们也会图心安一送再送。送礼貌似增进了关系,实际上只是让人情变成了冰冷的钱数。感情也变得轻薄,似乎只有交易才能让人安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消失殆尽,人情世故只剩下世故。规则没人遵守,便也不会有规则保护我们应有的权利。
    我想,父亲一直替女儿做决定,不肯放手的原因便是他认为女儿并不懂人情世故,是温室的孩子,应该在文明国度生活,远离这个腐败的国度。可这样做,恰恰剥夺了孩子生活的权利。对这样的腐败现象也毫无改善。不让孩子认识这种丑恶,孩子自然不能明辨是非。也不会独立思考,最后只会更容易被体制改变。

    罗马尼亚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国家也可以拍出并上映这样的片子。

     5 ) 当我看罗马尼亚的时候我在看什么

    跟着包老师看了这部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片。贯穿全片的手持镜头使得画面时常晃动,代入感极强,好像自己就站在旁边默默地注视着他们,也给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电影内容也十分写实,有时甚至觉得导演只是拍摄了一个罗马尼亚的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看似每一个镜头都平淡无奇,但其实每一个镜头都饱含深意。我完完全全从这样的罗马尼亚中看出了中国的影子。关系、人情,这些元素实在是太中国了,在主流媒体无法发声但又心知肚明的时代,我们一不小心从现在的罗马尼亚看到了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去年刚刚经历高考的我自然是明白毕业会考对一个学生来说的重要性。我也想过要去英国留学,也为绩点苦恼,所以我在这部影片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另一个中国,还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导演似乎没有刻意讲故事,全片平淡没有大冲突的剧情却使人感触良多,当我们大谈公平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谈关系。关系网和蜘蛛网一样,一旦踏上,就再也没有下来的机会。影片里总有人说另外的一个谁谁谁是一个很好的人,“很好的人”就是指能通过关系网疏通的人。这样的“很好”着实讽刺。

    影片里的妈妈说过一句话“但我知道公平坦荡需要付出代价。”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坦途,但平静的真相不过是利益纠结恰好达到的平衡,一旦关系网中的一环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就会扩大,使得关系网溃烂发臭。

    真的不是令人愉快的观影体验,全程像家庭录像带一般的手持实在是令人眩晕。影片也没有配乐,只有人物的对话声和环境音,太过真实,太过生活化,也太使人困扰。

    这部影片对从来没有看过罗马尼亚电影的我完全是一个新世界。

     6 ) NYFF Q & A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的更好? 我不确定. 」

    - Q: Kent Jones A: Cristian Mungiu - A: 我很早就知道我要写什么了, 我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故事. 有几个我感兴趣的事情, 但是最感兴趣的还是描绘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形象. 我想要拍这样的一个电影: 当你回望过去, 你明白生命中大部分重要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但你向前看, 你还有很长的一段生命. 你知道孩子很快将要离开自己的身边, 所以你并不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 因为你发现生活并不像你之前想象的那样, 而且是非常不同. 所以对我来讲, 这是一部关于变老的电影, 关于家庭的电影, 关于「生活不同于想象」的电影. 当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并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我们便寄托于孩子. 我们希望, 我们经验中的一些东西, 我们自己搞错的一些东西, 也许可以帮助他们. 而实际上, 这只是一个巨大的幻觉, 孩子们还是会犯他们自己的错误. 但是, 很有趣的是, 我们对孩子重复着我们从家长那里听来的相同东西, 那些话在我们的身上从来就没起到任何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需要向我们的孩子重复这些话. Q: 关于男主角从公交车上下来到后院寻找嫌疑犯的场景, 你是怎么想的? A: 时间太久我已经忘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场景是怎么设计的, 当你创作这样的电影的时候, 你需要确保总有一定的现实成分在其中, 所以对于那个段落也是有合理解释的. 如果你跟上了电影的情节, 你会发现, 他注意到公交车外面的人正是刚才在警局指认的四个嫌疑犯之一, 他于是下车跟踪这个男子. 我非常喜欢这个场景的一个原因是, 理解一个人从最开始的捕猎者身份变成了猎物: 一开始他寻找那个嫌犯, 最后他变的很恐惧. 当我们谈到罪责的时候, 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作品对我来讲是一个关于感到罪责的人的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的总体感觉是: 描写主人公在一种思绪中, 而这在电影中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是文学作品的话, 描写一个人如何感受, 他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就很容易做到. 但是在电影里, 你甚至要为了描述主人公的想法和感受而创造一个场景, 以希望在结尾的时候, 观众能理解一个因为说谎而感到罪责的人的感受. Q: 你提到自己重写了剧本的最后三十页, 那么本来的结局和现在的这个有什么不同吗? A: 没有, 结尾的关键是体现当面对父亲对她的要求的时候, 女儿是怎样的一种立场. 毕业与否, 去不去英国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理解她的立场将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这并不是我来决定的, 我尝试着不仅仅给出我的答案, 而且去理解我身边的人, 因为整部电影不仅仅是我对于发生的事情的观点, 还包括了很多失望的情绪. 一些属于我, 大部分的失望来自于我所在的社会, 更多的, 我想这些失望大多数也属于你. 我觉得现在是一个人们非常容易感觉到失望的年代(?). 他们不想接受事实的原因, 是因为审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你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人, 你做了很多并不太正确的决定, 这就是我为什么拍这部电影的原因, 我觉得在大屏幕上看别人的故事, 然后自己思考一下要容易许多. Q: 结尾当 Elisa 说 “I did it my way” 的时候, 这是你点出新罗马尼亚社会的一种方式吗?你对于罗马尼亚社会的感受是什么? A: 对我来说这不光是一部关于罗马尼亚的电影: 一部电影必须要被设置在一个地点, 我现在还住在那里. 我觉得对于电影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他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了解, 而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场景. 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看结尾的话, 她确实「用了她自己的方式」, 但是她发现了另一种「安全」的做事方式, 如果这另一种方式是「安全」的, 那么我是很难欣赏它的, 因为我自己的生活也没有一个答案. 当我写作剧本的时候, 我脑中想到的是: 我们是否能对未来感到乐观,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的更好? 我不确定. 这部电影也讲述了关于「走出去」的重要性: 只要我们按年龄来讲还是决定者, 我们就必须要确保能为年轻一代创造可以产生变化的框架, 否则就只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乐观, 而这在政坛中很常见.


    Cristian Mungiu | lleiou ©

    - NYFF54, ATH, New York, New York. | Oct 11th, 2016. -

     7 )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看完电影几天,这句话却一直在耳边回响。电影中的爸爸医生反复对女儿重申,但这并不是去了英国以后才能做的,而是当下就能选择的。高中毕业的女儿,在经历了会考前的事件、得知爸爸的婚外情、经历奶奶的身体意外、了解到父亲想为她去英国名校就读而动用自己的人脉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并纠结于自己是否要配合标识自己的试卷,最终,她在考场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采取了温和求饶的方式请求考试延时,并没有标记自己的试卷。她对是否出国的决定是开放式的,但我知道,小女已经长成,高中毕业的她有自信为自己的未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为她的选择负责。

    片中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但看透罗马尼亚社会阴暗面的他对西方社会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他脑海中的英国或许是一个干净廉洁有序法制的理想社会,一心希望女儿能鲤鱼跃龙门般跳入那个乌托邦,过上想要的生活。但陌生的国家未必如他想象的这般美好,自己的国家也并非如他了解得这般坏。从警方对强暴者的调查、调查组对医生的调查、虽不完美但相对公平的会考制度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各行各业还是有序运行的。“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是对于每一个人的号召,当下就可以做正确的选择。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作出选择,真正的自由不是没有诱惑,而是面对诱惑有说No的自由;真正的成熟也不是沿着别人为自己选好的路蒙着眼睛走下去,而是面对众说纷纭,仔细考量以后拿出自己的主意,并且坚定地走下去。这也是每个人通往成熟而自由的必经之路。

     短评

    他要讲的其实不是事,而是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某一面,呈现一种生活的状态,什么都点到即止。蒙吉的发挥很稳,足够让人满意了。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们是怎么变成敌人的,你还记得吗?” 毕业会考都不算什么,背后的人心人性是人生更大课题……祸不单行, 万劫不复,但比《狩猎》还是有较大差距。

    1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剧作一如既往地滴水不漏,父女关系刻画很真实,很多台词都有真切感受。不过蒙吉拍成这样也只能算是水准内发挥,对社会的观察感觉反而不如前作。而且今天突然想到剧情有巨大漏洞:欧美的学校都可以轻松申请到延期入学的,女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先入学再补考,既然走关系,怎么这一步都想不到...

    1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透过妇女关系窥探了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爹跟女儿说的那些话,我爹也曾经跟我讲过。如果这一代努力的根由,只是为了下一代逃离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国家啊。

    22分钟前
    • 小土豆鸭
    • 推荐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却不是个好社会,到底哪里错了?蒙吉的剧本将一张严密人情社会关系网铺开,破洞的恰是毕业会考的女儿,她是打碎这个网的希望。[B+]

    27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蒙吉狂倒苦茶三部曲,终于在Ani de liceu的片尾曲中,露出了一些亮色。砸玻璃装监控想起了《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是《白丝带》,电影大串片药丸。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扮演了操心过度忙走关系的家长,岂不料生活越捣越乱。镜头框住的人物事件精确无比,答卷子的可不是小孩子。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蒙吉果然稳准狠,再次用影像匕首刺破罗马尼亚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高考走后门,医生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婚外关系,太中国了。不似旧作432凝练精悍,而用大量旁枝末节拼起一个焦虑中年男人形象,展现如何在这样环境中苟且生存。没一点废料,自然光手持长镜代入感强,主竞赛最打动我的一部

    3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我们都是一点点被改变,从一个事件引出多个事,被揭开的社会一角,最终引申至深层的社会问题,蒙吉这部片子关注的是更近的当代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会更多共鸣吧。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社会主义血缘就是你说发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导演拍的我也信……

    38分钟前
    • Mumu
    • 推荐

    不要再说这很中国了,片中的医生,或者一次别离或者达内兄弟某些片的主角们之所以让人移情,是因其身陷道德选择的困境时仍有强烈的自省能力,而很多中国人行恶时是不以为耻的

    39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本届#戛纳电影节# 少有的扎实杰作,蒙吉把达内秒成渣渣啊,这片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中国。

    43分钟前
    • 米粒爱肥内裤
    • 还行

    杰作!滴水不漏的剧本,拍出了我的心声,我差点看哭。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教他既要诚实地生活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剧本牵涉了若干条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的线索,结尾非常有寓意。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是我不喜欢的。

    44分钟前
    • 小A
    • 力荐

    和《我是布莱克》连着看,把肯·洛奇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45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力荐

    功利性十足的人物设定,枯燥乏味的镜头语言,罗马尼亚社会新闻剪切板

    47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有点失望,感觉像在看阿斯哈法哈蒂。一个控制狂父亲,和一个绝望主妇母亲,场面调度和音效设计依然是亮点,但台词铺得太满,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分心,像是所有人物都约好了集中在这几天表明立场袒露心迹。最主要还是核心事件的力度不足,这点上和四月三周两天没法比。

    4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这部电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女儿,优秀、诚实、自律,但是不太招同龄人喜欢,得出国才行。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电影很好,很私人性质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太稳妥的电影。

    51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它的社会议题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但它却不是那种艳惊四座之作,人物设置很出色,性格刻画也非常的到位,但是故事的力度还是不够,表现手法也较为窠臼,很多时候会让我感觉像是又看了一遍《流浪的迪潘》似的,只是它所反映的并非是移民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态的一面。

    52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天啊这剧本也太不明觉厉了吧,感觉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蒙吉已经很克制的在削减戏剧性了,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却一点没减少。一场为时三天的高考,父女都在熬出自己的成人礼;人际关系如网,动辄有蜘蛛出没。必须二刷~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把人蛋看碎的一部片。最精彩一幕:妈妈反对安排女儿考试“作弊”,高尚地说那不公平,爸爸问你有别的办法吗,妈妈说没有。爸爸:你明知道你没有办法,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你知道我会解决的。妈妈:公平是需要代价的,我可以承受这代价。爸爸:你能承受得起是因为我都处理好了。

    60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