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外星人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9

    主演:黄渤,沈腾,汤姆·派福瑞,马修·莫里森,徐峥,于和伟,雷佳音,刘桦,邓飞,蔡明凯,王戈,凯特·纳尔逊,王砚伟,呲路 

    导演:宁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猫狗大乱斗

    • 更新HD

      切小金家的旅馆

    • HD

      星条红与皇室蓝

    • HD

      情圣2016

    • 正片

      十亿实习生

    • 更新HD

      爱情的代驾

    • 更新HD

      贱女孩2024

    • HD

      大脚野人日落

     剧照

    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2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3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4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5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6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6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7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8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9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号称银河系最先进的外星文明试图和地球建交,谁知一连串的误会导致意外发生。外星使者的飞船坠入大气层,最终摔在了中国某市的世界公园中。靠耍猴戏为生的耿浩(黄渤 饰)和酒贩子好友大飞(沈腾 饰)把受伤的外星人错认为来自南美洲的猴子,在自家猴子受伤的情况下,耿浩开始训练起这个他口中的“刚果骚骚猴”来了。由于失去了超能力加成设备,外星人的本事无法施展,只能任由这两个傻乎乎的地球人打骂操练。尽管如此,他仍试图夺回自己的装备。另一方面,之前与外星人交流失败的超级大国根据外星人留下的信息,穿梭世界各地寻找外星使者。地球的命运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本片创意来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

     长篇影评

     1 ) 《疯狂的外星人》里提到的电影

    记忆有限,欢迎补充。

    1 、《邪不压正》黄渤饰演的耿浩的台词“那个什么晏光屁股在房顶上跑,那叫一个好看”(凭印象,不完全准确)

    2 、《2001太空漫游》穿上太空服的猴子,令人不自觉想到《2001太空漫游》

    3 、《美国队长》《碟中谍》

    结尾美国特工手拿中国的锣好像美国队长的盾啊满世界飞寻找外星人又有点《碟中谍》的影子

    4、《醉拳》《蛇形刁手》外星人喝醉后打拳那段

    5 、《喜剧之王》黄渤沈腾在车里的台词“你养我啊”“我养你啊”

    6 、《战狼》沈腾台词“犯我星球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沈腾说出来真的好好笑

    7、《ET.外星人》外星人骑自行车骑到月亮上,和黄渤沈腾骑自行车。

    8、《金刚》

    外星人跳到建筑物上,很像《金刚》中经典的一幕

    9、《西游记》

    后面外星人的法力附在猴子身上时,猴子仿佛戴上了紧箍咒拿起了金箍棒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10、“耿浩”“耿浩”这个名字在宁浩电影出现过三次,一次是《疯狂的赛车》,一次是《心花路放》,还有一次就是这部《疯狂的外星人》,都是由黄渤饰演。

    11、补充一个《降临》

    外星人飞船出现以及与外星人建交那段。

     2 ) 求求宁大导演干脆别提《乡村教师》

    两个主角很卖力,真的很卖力的在演。

    沈腾还是典型的北方小市侩形象,张口“哥”闭口“哥”,说跪就跪一秒认怂,有机会翻身也绝不含糊。黄渤也还是那个“耿浩”,不需要任何形容词,他就是耿浩。

    但这些都没有意义,不管其他人如何,至少对于我而言,我感受不到笑点。

    驯兽部分看着就像在大街上看到有些犬主殴打自己家的狗一样难受。虽然对象是外星人,但怎么看都像在普通的虐待动物。只给我留下一个感想,如果驯猴这门行当只会鞭子抽香蕉诱的话,那这个行当活该断绝传承。现在就算是训犬都不会再用鞭子了,何况是比犬类更聪明的猴子?

    而把外星人泡药酒是我看到的最恶心的地方,你们有人见过中国人拿猴子泡药酒吗?或是拿狗,拿猫?视之生则不忍视之死,拿人参、蛇、蜈蚣这些动植物泡药酒,除了所谓了“药效”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那些都是很难激发人类共情的生物,人类很难和这些动物产生情感联系。

    但那个外星人已经很明显是智慧不亚于人类的生物了,前一秒两个男主在和外星人喝酒吹牛逼(被迫),期间外星人耍酒疯差点吊死两位男主,然后外星人醉倒了(或是醉死了)。下一秒主角振振有词的拿外星人泡了药酒,说实话沈腾抄起菜刀直接把外星人灭口我都能理解。泡药酒?您为什么不干脆去医学院喝泡大体老师的福尔马林?

    还有最令我疑惑的一点,片头说本片改编自《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超越人类认知的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另一个是在人类社会传承知识的教师的感人故事。

    之前和朋友们畅想《乡村教师》要怎么拍成电影,小说里最开头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超越人类认知的战争要如何表现,那是何等的壮观。爆破一整个悬臂的恒星,让人只要想一想就不禁心驰神往。另一个主体,人类之所以能建立文明而动物尚停留在本能阶段,是因为人类会一代又一代的积累知识,而动物缺乏这个手段,两代人之间的媒介就是教师。是教师的存在让人类这个依靠声波低效传递信息的物种能够走到今天,已经让人感动的想哭了。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哪里用到《乡村教师》的设定了?

    另外说一下《乡村教师》里真正的黑色幽默部分:外太空中的高等文明感慨着地球人这个靠声音低效传播信息的物种(试想如果人和人之间不是靠说话传递信息而是靠光纤大脑直连,效率会提升多少倍),居然依靠“教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发展出了文明,山旮旯里的乡村教师生前被村里人鄙视死后买不起棺材立不起墓碑,一张草席裹尸被学生草草掩埋。

     3 ) 一场大年初一的意外“猴戏”

    其实说起来,我在进电影院前完全没想到大年初一会选择这部《疯狂的外星人》,我在春节前标记的也是另外几部贺岁片。然而初一早上到姥爷家拜年后,当我说自己准备下午去电影院时,一众早已忍不了长辈们“关怀”的表弟和表妹纷纷都跑出来要跟我一起去看电影……

    由于带着这群既不是硬核科幻迷、又不文青的弟弟妹妹们,我只能放弃原本的观影计划,临时选择了从阵容上看最不可能是烂片的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

    因为事前我甚至连预告片都没看过,所以当影片一开始,一帮说着英语的老外在空间站准备跟外星人接触时,表弟还凑过来问我:“哥,咱是不是走错厅了,到哪个好莱坞大片的厅了?”

    我说你别傻了,现在国内哪儿还有2D的好莱坞电影了!

    果然当宇航员和外星人的接触发生意外,天空上的火雨落向亚洲的西南某城市后,电影就又回到了宁浩那特有的接地气风格。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就在特工和黄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之间反复切换:

    一方面某国出动常人难以想象的军力在满世界追查外星人线索,甚至一度强攻莫斯科;而黄渤和沈腾面对这个失去了装备的外星人,坚定的认为这是一只外国猴子,一门心思的想在“别被挠着”的前提下把对方训练成一个可以表演的猴子。

    当整个放映厅的观众都被这一场场“猴戏”逗的下巴都要笑脱臼时,外星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装备,看着外星人将自己飞船召唤到自己面前,他们也终于意识到线索中出现的全世界景点其实不过是中国的一个世界公园时,我心里想着,下面应该画风一变,来一场经费爆炸的打斗了。

    哪成想画风倒是一变,只不过却是我完全没想到的神展开……

    在进场之前,我在排队买爆米花的间隙扫了一眼豆瓣的评价,发现有人说导演不够忠实于原著,但是我觉得这种独特的宁式风格更令人惊喜呀。

    当我捂着笑的已经有些疼的腮帮子从影院走出来时,再回想这些评价,觉得也不能说是错了。只不过上述的缺点是我并不算太在意的,而片中许多出彩的地方是让我特别喜欢的。我想哪怕是到了年底当我回想起2019年的观影体验时,像外星人放大招的同时脑袋上还挂着黄渤的裤子迎风飘扬、南美洲的走私贩们端着几只AK47自以为防守严密,却迎上了密密麻麻的大型潜艇……这些经典的场景也一定会让我记忆犹新。

    原本我是没准备给本片打4星,但是转念一想,作为一部春节档的贺岁电影,可以让我带着家里的一大帮子亲友不带脑子的从头笑到尾;作为一部科幻片,宁浩能用一种观众们从没见过的方式把中国文化融入到一个科幻故事里,又顺路挖苦了一下西方对我们的文化歧视,电影的最后,一句“都在这酒里了”,我再一次笑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被剧情逗的开怀大笑,而是在这场荒诞的冒险中,又看到了那个随意的宁浩,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让观众开心,其他的还较那个劲干嘛。

     4 ) 一个外星人的非正常死亡 |《疯狂的外星人》

    能把一部商业片拍出十足的作者性,宁浩是少有的几位大陆导演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国产商业片还是停留在“乐呵乐呵得了”的阶段,但宁浩从不满足于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要在故事后面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思考。

    《疯狂的石头》表面讲的是围绕一块翡翠的争夺故事,但如果你把翡翠对位为行将倒闭的国企的剩余价值,那么这场争夺就变成了一则极具现实性的寓言。

    厂长的儿子、流氓无产者、资本势力纷纷登场,对翡翠虎视眈眈,而守卫者则是一群濒临下岗的工人,他们要守住的是翡翠,更是自己的生计和饭碗。

    把这样一个“下岗潮”背景的社会结构融入进一个追逐与嬉闹的喜剧故事中,是宁浩的功力,也是《石头》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在《疯狂的外星人》里,我欣慰于依然看到了宁浩极强的作者性。

    而且手法依旧。

    表面看,《外星人》就是一部闹剧,讲一个耍猴人遭遇外星人的故事,充斥着大量因错位而生的笑料。

    这种错位很有意思,看着看着你还能明白错位背后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呢?

    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创造了一个三级的人际结构。对应到影片里的角色,就是外星人、人和猴。

    对于人来说,猴子是低等生物,自然沦为被欺凌和驯服的对象;而外星人是更高等的生物,拥有无上的智慧和力量,面对它人类只能听之任之。宁浩特别聪明地设计了一个道具,就是那条黑色头带。这条黑色头带就像一架阶级跃升的天梯,带上它,外星人就是神,而摘掉它,外星人就成了猴。

    为什么说这个设计特别聪明呢,因为它揭示了阶级残忍的相对性——见风使舵又媚上欺下。

    通俗点说,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会面对两类人,即强于自己的人和弱于自己的人。

    而人类的天性是什么呢?

    就是把强于自己的人视为“外星人”,对其表示臣服和攀附,而把弱于自己的人看作“猴子”,对其诉诸于驯服和暴力。

    哪怕这个人昨天很强今天变弱了,或是反过来,人类都能迅速找到最精准地应对模式。

    这是宁浩第一个要黑的东西。

    在影片中不止表现为耿浩、大飞把失去头带的外星人当猴耍,当外星人戴上头带后秒怂并连称“大哥!”

    也体现在美国人(影片中化名为C国)自视为人类代表,以为能和外星人建交,最后不过是被看作同样的低等生物;而另一方面,白人特工对待黑人又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他逼黑人脱下衣服,而“衣服”是人和猴子的重要区别,于是这个动作就带有白人将黑人视为低等生物的表意。

    还有耿浩和公园老板的关系,也发生了前后变化。前面,老板强耿浩弱,所以耿浩对老板俯首帖耳,老板对他爱答不理;到了后面,耿浩因外星人事件大火,老板成了弱势,于是两人关系也彻底反转。

    这就是这一“三级人际结构”的普适性,它一语道破了人类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不止适用于物种之间,也适用于人类内部。

    而外星人的到来,不过是打破了人类至上的地位,使得这一结构得以延展并获得更高维度的反证。

    那么这就完了吗?当然不会。

    除了黑全人类的“劣根性”之外,宁浩还试图在本片中建立一种中国本土的文化自信,当然同时也是自嘲。

    这两者相伴相生,有时你甚至很难去揣度哪个更强烈。

    这也是宁浩“蔫坏”的地方。甚至你可以“阴谋论”般的猜测,前者只是过审的说词,后者才是表达的真意。

    不管怎样,影片都给你了,怎么想是你的事。

    黑美国人的部分就不细说了,太直白了。

    从宇宙自拍惹的祸,到被世界公园的照片牵着鼻子全球跑,再到和猴子建交,吞沾了屎的基因球,最后把铜锣当武器到刚果抓猴子……

    宁浩非常自嗨地让高傲的美国人被中国底层民众的处世智慧玩弄于鼓掌之间。一句“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就够美国人喝一壶的了。

    坦白说,这是种不够高明的意淫,甚至是《战狼》的某种阴柔的变奏。

    但值得肯定的是,美国人这一视角的引入有其独特的意义。意义就在于突显文化差异。

    面对外星人,美国人遵循的是国际惯例,双方建交。

    建交是基于独立和平等之下的友好,面对远远高出人类的外星人,怎么可能实现?

    因此这只是美国人单方面的臆想,并不奏效。

    而当外星人到了中国人手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中国人不会跟你讲什么独立、平等、友好,而是把你拉过来大家搓一顿,酒过三巡后成为一家人。

    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东西,你可以叫它包容,更准确说是一种同化能力。无论是你们还是他们,到了我们的文化环境里,最后都会变成“我们”。

    表现在影片里,宁浩建立了双向的同化过程,即猴子升维变人和外星人降维变人。

    先说猴变人。

    刚开始比较简单,耿浩驯猴,其实就是某种让猴更贴近于人的驯化,只不过那时是为了取悦人类。

    到了后面,宁浩将猴演变为人的过程做了非常清晰的对位展示。

    先是去毛,穿上衣服,之后从树上跑到地面,再到最终获得智慧,直立行走。每一步在影片中都有直观的画面呈现。

    至此,猴成了人,还因为外星人的启蒙而成了高于人的人。

    不过也没关系,因为之前所做的驯化依然有效。铜锣一敲,猴子便本能的敬礼,香蕉一举,猴子便听话的流下口水。

    这是同化的力量,也在变相地阐述着:人不过是穿上衣服的猴子,而人性的弱点就是猴性。

    至于外星人变人,就不得不提中国所谓的“酒桌文化”了。

    背后更有着整个人情社会的积习作为土壤。

    影片中,外星人第一次重获能力大发神威后,耿浩和大飞想到的和解方法,就是喝一顿大酒。

    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是喝酒不能解决的。

    “我干了,你随意。”

    “弟弟深一口。”

    “啥也别说,都在酒里了。”

    只要三杯黄酒下肚,意识变得模糊,什么阶级、地位、尊严,就可以全都抛之脑后,大家自灵魂深处赤裸相见,达成彻底的平等。

    这就是酒的威力,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化夙敌为挚友。

    于是在影片最后,我们看到外星人从酒缸里跳出来,伴着《中国功夫》的音乐练起了武术,并且带了一堆烟酒土特产回去自己的星球。

    烟、酒、铜锣、功夫、五畜奶奶、武财神……这些符号共同构成了一个抽象的中国文化,成为驯化外星人的武器。

    最终,原本一触即发的星球大战并没有上演,美国人没办成的事,中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办成了。

    外星人喝了一口酒,说了句,“建交成功!”之后转身走了。

    它已经不需要获取任何地球人的基因了,因为此时的它,自己已经成了地球人。

    按照大飞的话就是:“泡透了。

    是的,在中国文化的染缸里泡久了,你就成了它。

    至于这究竟是一种文化自信还是自嘲,我觉得宁浩有自己的看法。不然你看那场戏,就是影片唯一一处拍得极像恐怖片的一场戏。耿浩打发走警察后回到小院里,走过幽闭的走廊,有阴风不时吹过,他在黑暗里摸索,手足无措,最终看到了被大飞泡进酒缸里的外星人。

    为什么要在此处营造恐怖氛围?

    难道不是在说这种不动声色取人性命的染缸文化,本身就是细思极恐的事情吗?

    当然,这部电影你还可以最最简单的看待。

    它不过是讲了一个传统的手艺人如何维护自己尊严的故事。

    耿浩是个耍猴人,是西南猴王的传人,可惜这项传统技艺已经没落,他成天被人骂作“臭耍猴的”。

    如果把影片里出现的各色人等拉一个图谱,耿浩显然处于这个图谱的最底层。

    然而最后正是这个耍猴人用自己的传统技艺驯服了外星人,变相地拯救了人类。还奇迹般地完成了他对于耍猴技艺的创新想象,飞龙追猴。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故事将极为单纯。

    而单纯背后又有着一股不寻常的倔强,那是弱势在面对强势时的倔强。就像外星人问“你以为你赢得了我吗?”耿浩的回答,“不知道,但得试试。”

    无论是传统面对现代,还是落后的人们面对更强的科技和智能,似乎都应该抱持这样的韧劲。

    不认输,就已经赢了。

    这话听起来鸡汤,有时却是身处弱势的人唯一的武器。

    这个春节档的几部影片都值得一看,但在这之中,《疯狂的外星人》是我最喜欢的一部。

    在其他几部电影依然停留在过于集体或过于私人的情感抒发时,宁浩的电影是唯一一部具有自我表达的电影。

    它是一部喜剧,它的幽默建立在辛辣的讽刺之上。

    光凭这一点,就足够绝大多数的国产喜剧片学习的了。

    希望结束了疯狂三部曲之后的宁浩,可以继续疯狂,继续保持身上的那股邪劲儿。

    很早之前我就想过,宁浩的电影好适合二手玫瑰的音乐,这不,《外星人》里真的就有了。

    那么,请继续邪下去,勿走“正”道。

     5 ) 差评失之偏颇,宁浩告诉你如何高级表达

    《疯狂的外星人》凌晨两点的午夜场观看完毕,豆瓣评分6.7。粗略的看了一下低分评价的观点之后。

    我认为这些一星二星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评分体系,表达的影片缺点恰恰都是我认为非常出彩的地方。我上次遇到这种疑惑还是两个月前跨年夜最具争议的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当然即将有人会出来质疑我:《地球最后的夜晚》和《疯狂的外星人》完全是两个不同类型,两种对立元素无法比较。在某种程度上,这两部电影精准地代表了两种观影群体水火不相容,也没有任何包容和探索精神的现状,说实话这很悲伤。在详细地分析为什么《疯狂的外星人》是一个八分起步,而且是近些年最好贺岁片的原因之前,我想先表达我对打一星二星影迷们的疑惑。

    6.7的评分是暴露了豆瓣很多自诩“影迷”的用户没有评分体系,也坚决拒绝进入任何和他狭隘窄小的评分标准相左的评分体系。自诩“影迷”的豆瓣文青们接受不了商业片的元素和维度,在我这里看来,和给《地球最后的夜晚》打一星并且恶语相加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地球最后的夜晚》口碑崩坏有很多原因,争议宣传导致了很多观众被黑暗潮湿的影片基调震得昏头转向。但是,《疯狂的外星人》就连一个从未有过观影经验的人也能看出来它至少是一个喜剧片,而且是一个贺岁喜剧片。前者被抖音宣传吸引的观众看到名不符实的内容,他们有愤怒的权力。后者明知是一个贺岁喜剧商业片,还要挑一些本是精华的东西称之为败笔。

    再者,豆瓣的文青们都知道宁浩是拍黑色喜剧的,那我就更看不懂打一星两星人的逻辑了。虽然如果《地球最后的夜晚》没有发生抖音宣传,进入影院的非受众群体还是会骂街,但是作为电影爱好者的豆瓣用户们就与拿电影当娱乐媒介的局外人有着一样的心态和思维?毫无包容和思考,党同伐异?不是艺术片就是烂片,黑美国就是艺术错误,够荒诞就是把观众当蠢驴?这种言论真的让我心寒,我看到了一副像60年代意识形态对立所造成的完全不可调和的不理解和矛盾,这就是有些豆瓣“影迷”的现状。

    我来挨个解释这些差评,为什么他们根本没黑在点上。

    第一类批评:撩拨民族情绪,美国人只配吃屎。

    我把这口锅给到吴京。《战狼2》已经给中国电影留下了巨大的,难以缓和的伤痕,以至于任何调侃外,宣传内的情节都会被冠以“煽动民族主义”后打入十八层地狱。现在民族主义就好像是豆瓣的政治错误,政治禁区;只要是沾到一点,那必定是一星二星伺候没商量。归根揭底都是吴京害的。他的片子煽动的太过分,太无脑,太被人反感,太令人作呕,以至于观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事实上《疯狂的外星人》有民族主义吗?当然有,还有得恰到好处,有得幽默感十足。我们都怕极了民族主义,却忘了民族主义没有原罪。就像片中的“国粹”白酒一样,喝多了是自讨苦吃,小酌却是修身养性。煽动,可以合理的煽;撩拨,可以机敏的撩。宁浩做到了,也做得很完美。

    首先,宁浩黑美国不用吴京手法。对比一下观众立刻就知道了:《战狼2》有一个情节,吴京和一个美国女人在车上交谈,美国女人试图和美军陆战队取得联系并且来接她。吴京一顿调侃后,看见一条狗在路边,说:“看,美军陆战队来接你了。”这就是我所称之的令人作呕的撩拨。

    显然宁浩不屑于这种最低级的煽动民族主义同伍,他的方法显得高级:首先承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别小看这点,这很难得),宁浩设计的是外星人最先开始要和美国建交,并且中方是毫不知情的。这个设定的浅层次表意就是,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且未来也可能延续下去,在经过核竞赛和太空竞赛之后,美国意图也即将实现在外星文明竞赛上的垄断和领先。我们不和最低级的《战狼2》比,我试问这样的设定同档期的《流浪地球》有吗?直接中国最牛逼就完了。如果中国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连一个成长弧光都没有,也配来煽动民族主义?当然,我本意不是说黑美国人来撩拨民族主义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但用这种相对来说较成熟的手法,绝不是给这部影片打一星的理由。

    其次,另一个高级方法,世界之窗。我五体投地地佩服宁浩对世界之窗的功能性改造。再反观贾樟柯的《世界》,那世界公园可真就是一个符号,没有进一步的运用。所以科长作为我最喜欢,最敬佩的导演,平心而论,宁浩对世界之窗的表意和表象甩科长三条街。宁浩的世界之窗承载了“黑美国人”最核心的任务和设定,也是铺垫出美国人”自命不凡“的骄傲人设最关键,最起始的一环。商业片的第一幕理应是铺出人物和群体的设定给观众信息,按时间顺序,第一次出现美国人的骄傲且愚蠢人设是交换基因球的时候美国航天员玩海外抖音(这是绝对的减分项,也是商业片无法避开的)。第二次是台词”我们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这种直白的反讽还不够高明,还是有些直接,直到世界之窗的出现。美国人用他们最先进,最强大的技术,乘坐美国飞机飞遍了全世界,发现其实外星人在中国耍猴儿哥手里。世界之窗元素是把美国人骄傲但愚蠢人设铺的最饱满,最具有黑色喜剧讽刺性的。宁浩运用刻板印象,狠狠的过了一把瘾。顺便说一句刻板印象是黑色喜剧元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战斗民族上来不废话就开枪也是一个刻板印象的笑点,实际上美国人骄傲且愚蠢这种刻板印象搞笑因素已经不算新鲜了,美国人自黑都快玩腻了的手段,但在一部中国电影里就被赋予了另外一层政治上的喜剧外壳,非常的惊艳,别有风味。世界之窗才是”黑美国人“最核心的剧情线,其他小打小闹博君一笑就完了,例如黑色谍战反派老大人设的吃屎男,和扮成橄榄球队的外星人研究基地,还有去刚果抓猴子的部队(其实严格一点的话,这些都可以做的更好,但绝不能算的上是硬伤)。

    此外,世界之窗另一个角度可以表现真正的中国象征:融汇和感染。任何东西到我这华夏大地来都得被中国化,无论美国人还是外星人。西方国家大力搞multi-culture,而我们是高度统一,什么美国猴儿还是刚果猴儿,来中国全都是孙悟空(美国人来世界之窗最后也敲锣打鼓的去刚果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上文说世界之窗表意甩科长三条街。宁浩的这种表达我认为没有自嘲的意思,只是赋予了影片中国内核,真正且真实的中国内核。

    最后一个高级方法:自嘲和引导反思。这部电影明显不是某些被蛇咬的人口中的”小粉红电影“,因为政府的形象出了很大的问题:第一,美国要去建交外星人,我们却啥都不知道,最后还得被个“耍猴的”拯救世界。第二,美国人能在世界之窗抓两个中国公民然后拘留在铁笼里?我们战狼在非洲撤侨的时候可是一个都不能少啊,誓死保卫中国公民合法权益啊。堂堂华夏国土,有两个人被美帝抓起来关了都不知道?而且还有大型间谍组织在城市中心研究外星人!这简直是我国反间谍的奇耻大辱。第三,对传统的反思。实际上整部片子贯通地审视一遍,其实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手艺人”拯救了世界,并且为中国争取到了与外星文明首次建交地机会。这是多么诺大的讽刺啊,也是对传统“手艺人”的肯定和留恋。再想的深一点,沈腾和黄渤是两个对立的人设,一个追求金钱,一个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耍猴的“肯定是少数,赚钱的肯定是多数,如果没有耍猴的,世界就要毁灭,中国就要被美国压制一辈子。最后不算彩蛋的字幕后一场戏,徐峥出来大扯什么“宇宙市场”,黄渤在一边的态度还是不适应,他还是怀念耍猴的日子。真正拯救世界的是“手艺人”,其他愚昧被金钱糊满双眼的人,还在沾沾自喜去开拓宇宙市场,这是对这个金钱至上时代最好的嘲讽,至少在商业片的维度,宁浩拍出了他的表达,也拍出了对“传统手艺人”的尊敬和留恋(多说一句贾樟柯拍《小武》的最初灵感就是想写一个关于“手艺人”的故事,最终以小偷的形象展现出来,可见“手艺人”在不同时代的导演镜头下的表达)。

    第二类批评:能摧毁地球的外星文明智商为零

    差评观众总是把此外星人想象成类似于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人”,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部荒诞的黑色喜剧,“荒诞”这词的本意就是插科打诨,吊儿郎当,还带点Cult Film的气息。如果连外星人喝酒也会断片这种明显的喜剧元素梗都不能接受,未免也就太苛刻了。再者除了喝酒会断片,其他的剧情都可以被“能量项链”完美解释。既然是有科幻元素,我们的接受程度就应该大一些。还有,有些观众吐槽说不尊重外星文明,不仅不尊重外星文明也不尊重猴子,还把这些拿来当笑点真是恶心至极。我想表达的是,既然你都看出这一点了,难道你就不能再往深想一想导演的用意吗?黑色喜剧的基调是嘲弄,人类的无知自大与不尊重正是宁浩要警告观众的,居然被一些人拿来当差评理由?

    第三类批评:虐待动物加耍猴闹剧

    对于此类批评我是服气的。因为我恰恰觉得“耍猴”是此电影的精华,也是最惊艳的地方。黑色喜剧讲究的是巧合,意外和各种元素的巧妙关联与互动,“耍猴”这个元素,撑起了整部影片。前半部影片真正的猴子和黄渤,沈腾有关联,假的外星人猴子和美国人们有关联;后半部影片真猴子和美国人关联上了,假猴子也和黄渤,沈腾关联上了。所以影片所有的元素都呈一个圆形,可以互相抵达了。

    有些观众硬说虐待动物,我着实都懒得浪费笔墨解释这点,传统手艺耍猴让你说成虐待动物,那人们成天训狗就不叫了?恰恰虐待动物带出的嘲讽意味是另外一个亮点:人类从虐待猴儿,到虐待外星人(还称外星人为“刚果猴”这个嘲弄意味就不言而喻了),到被虐待,到互相尊重建交,这是一谱全人类的成长弧光啊,从奴隶文明到现代文明,外星人那句“你们为什么这么暴力”的台词已经以诙谐的态度交给人类自己去反思。

    猴儿代表最初的人类文明,人代表现在的人类文明,“能量项链”代表未来的人类文明。最后的“孙悟空逃出五指山”象征着现代人类文明在真正的高级文明眼里,和猴子文明也没什么两样。最后的耍猴戏愈看愈感到悲凉和渺小,人和猴儿,在这么硕大的宇宙面前,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被奴隶和去奴隶之间,又在呈现什么样的无意义,无休止的微小反抗?这样由荒谬喜剧闹剧,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存在主义思考,如果你问我,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科幻???我就会回答,这就叫科幻。

    这就叫科幻,同作家,同档期的《流浪地球》可没有科幻。如果分激起民族主义手段三六九等的话,《战狼2》是最低等,《流浪地球》是中等,而《疯狂的外星人》是高等。

    第四类批评:求求你别再糟蹋大刘作品

    我求求你们别再糟蹋电影。

    都说改编小说有两种改编,第一种是取原作内核,讲好别人的故事。第二种是取原作外壳,讲好自己的故事。

    宁浩属于第二种,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哪个都不是。

    到底是谁糟蹋大刘作品,我想真正的大刘迷心里都有数。《流浪地球》取出原作其中不到10%的篇幅,来了一个”地球救援“。科幻了半天拯救世界还是靠吴京一声怒吼加上化学点燃木星,末日了半天男女角色们还在那插科打诨。《流浪地球》号称中国科幻元年的硬核科幻开山之作,观众看到了什么?以色列科学家一辈子的计划赶不上中国技术宅和吴京的一拍脑门。末日降临,中国小女孩儿一顿马丁路德金级别的演讲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救援队全给叫回来了。如果你要挑剧情bug,挑改编失败,去挑《流浪地球》,因为他是一部正经号称科幻片的电影;别来挑《疯狂的外星人》,因为这一切都是宁浩个人对荒诞的热爱和表达。

    勉为其难给《流浪地球》分个派别,应该属于取原作内核,讲好别人故事。但《流浪地球》的内核是流浪,不是救援,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大刘小说中人们对情感的冷漠,对太阳宗教般的感觉,对极夜极昼的麻木,对人类科学文明的质疑,这些是内核,《流浪地球》影片中我只看见了中国牛逼。而宁浩的作品不需要忠于原著,因为他是取原作外壳,讲好自己的故事,这点他做到了。

    第五类批评:宁浩你能别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吗?

    对于这种观众,我只持一种观点:应该是需要撇清艺术片和商业片的联系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致敬怎么了??就宁浩的这个致敬,是我见过所有致敬里最清新脱俗,最有趣的。近一点的说,《流浪地球》致敬库布里克的Hal结果被吴京一酒瓶子给烧了,这就叫优秀的致敬了?远一点说,《星际穿越》也直接致敬“黑石板”,怎么没人跳出来批评,却是一片叫好声?单纯对《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来看,宁浩绝对是胜出的。生硬把一个代表绝对文明,绝对高等的外星文明配乐改编成了荒诞的耍猴音乐,这是什么样的创意脑洞啊?我个人可以评论这个改编是我见过非常高级别的致敬。如果你恰好又看过《2001:太空漫游》,这个改编配乐,再配上耍猴耍人的闹剧,空间时间上的互文性可以给你带来最庞大的荒谬,最极致的荒诞。看这场戏的时候我甚至想起了今村昌平的荒诞黑色喜剧《猪与军舰》,那可是纯粹的作者电影啊,宁浩在“商业片”,“贺岁片”的框架下完成如此富有哲学性的荒诞文本,豆瓣文青们却奉上一星评价?

    在解释上述所谓的“缺点”时,我其实已经列举出了很多本片在纵向和横向的优点。但是,我还是有一个优点没有提及到,那就是人物的塑造。

    在肯定宁浩两个主角的人物塑造之前,我又要拿《流浪地球》中的人设出来做反面例子。不合格的人设是什么?就像《流浪地球》里的“户口”和吴京一样。通篇我们只知道,他们父子有矛盾(给出的解释只有1分钟一闪而过的吴京被迫害死自己老婆),然后吴京就为了儿子要冒着全人类灭绝的风险去自我牺牲。所以到最后观众只知道,吴京爱他儿子,结束。作为设定宏大的科幻电影,没有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思索,没有价值观的碰撞,快刀斩乱麻我爱我儿子直接完事儿。这种人设能让观众信服?

    再来看《疯狂的外星人》一开始黄渤的人设和价值观就已经出来了:具有传统思想观念,并且对“耍猴儿”这件事非常迷恋(个人追求),而且对金钱嗤之以鼻。价值观的碰撞也在很早就出现了:沈腾的投机商人人设,唯利是图,左右逢源,碰见谁都巴结拍马屁,甚至为了赚钱把外星人给当酒给酿了(这里再次引出在宇宙高级文明面前人类的自大和无知)。这两种价值观的碰撞,是非常具有戏剧性和荒诞感的。

    自我价值实现在国产片子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已经畸形的中国电影环境下。我再次用《流浪地球》举例子,所有人的潜在价值观都是为了他人我可以不做选择,牺牲是必然的,不需要考虑的。但有时候你不能牺牲,如果最后吴京搏命似的行为导致人类灭亡,这是他能肩负起的责任吗?所以,现在的国内院线电影价值观输出得往往太初级,太浅显。像我就喜欢耍猴你别说我是“臭耍猴儿”的这种执拗精神,根本就是被隐藏。

    而且最珍贵的是,宁浩在输出观点时,没有用最有效也是最低级的“褒一贬一“手法,而是客观呈现,交给观众自己去定夺,这在电影表达层面也是令人称道的。沈腾的中国式“酒桌”人设,到最后竟成为了输出外星的一个隐喻,白酒一瓶一瓶的被拿上飞船,没准以后还和外星人“我干了你随意不干不是兄弟”呢。

    如此的双重输出,在“商业片”和“贺岁片”的框架下,敢问有哪部电影做到了?甚至有许多艺术电影都达不到这种高度。

    讲了这么多优点,最后我以缺点结束这篇影评。我并没有给满分,因为缺点还是存在的,就是关于中国的“文化输出”。我们吵着要对外进行文化输出,当然Tik-Tok不能算数,吴亦凡的古风Skr也不能算数,那宁浩的拿外星人当猴儿训,和外星人吃火锅和喝白酒就算了吗?当然不算。这些都是符号,符号本身没有意义,需要有人去赋予他们意义才算得上是“文化输出”。就像美国超级英雄电影总会潜在的输出美国倡导的普世价值观一样,在这点上宁浩还是欠缺了。和超级英雄同为商业片,这个缺点是不可避免必须提出的。

    吃屎自大的美国人,无知投机的中国人,高等但被奴役的外星人,在这影片里没有任何一角色的形象是正面的,宁浩抛弃他标志性的多线叙事后,取而代之的是火力十足的机关枪,酣畅淋漓的表达。任何一个群体他都要“黑”,做到了真正的“疯狂”,也必定是三部曲里最“疯狂”的一部。

    在院线电影频繁输出红色价值观的时候,在贺岁片这个时间节点,《疯狂的外星人》,请那些评价一星的豆瓣用户们可看好了别眨眼。

    8分给到宁浩导演的高级表达,近些年最优秀的贺岁片。

     6 ) 累了不想救了,地球赶紧毁灭吧

    “地球给你了,随便吧。”

    “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屏幕上的黄渤和沈腾,一个脑袋上裹着纱布,一个脖子上架着固定器,生无可恋地吐出这两句话。

    简单几个字,丧出国界,丧出地球。

    出了影厅,商场里灯光明亮,装饰火红。再想那两张丧脸更觉得有意思。

    上头提到的画面,出自宁浩的新片《疯狂的外星人》。

    主角还叫耿浩,演员还是黄渤。

    与他搭戏的,是这两年观众缘极好的沈腾,这阵容很难让人不期待。

    除了演员,开场几分钟后,片头字幕的一句“本片灵感源自刘慈欣作品《乡村教师》”,就让我在心里暗骂卧槽——大刘和宁浩,这俩人各自的故事创作能力都老牛了,叠加起来不得开挂。

    读过《乡村教师》的人都知道,原作讲述了某银河系内高等文明将地球视作垃圾文明,差点将其毁灭的故事。

    大刘的宏大叙事很香,宁浩则擅长拿小人物做故事。让小人物偶遇外星人的设定并不稀奇,可奇就奇在两者的相处模式。

    未知,促使人们对外星人的构想花样百出。

    好莱坞传统的外星故事有《独立日》——讲述英雄抗击外星人。反传统一点的,有蒂姆·波顿的《火星人玩转地球》——拯救地球的不是英雄,而是老太太热爱的复古音乐。

    电影中外星人搞侵略是常态,偶尔也有互助友好的一面。经典影片《E.T》就讲了外星宝宝和人类小孩的友谊。

    总之拍了几十年,外星人与人类的关系逃不出这几种:侵略与抵抗、了解与交好、沟通与研究等。

    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外星人与人类建立了全新的相处模式——戏耍。

    黄渤饰演的耿浩是位耍猴人,祖上几代专职耍猴。这一设定,导致了他“看啥都像猴”。

    外星人坠落后院,耿浩慌张的带着这只不明生物来找沈腾扮演的损友大飞求助。大飞惊呼“外星人啊!”却被耿浩一本正经的纠正,啥外星人,这是猴,两条胳膊两条腿属灵长科,没毛的样子像是刚果那边来的。

    荒谬到不行,但又说得通。毕竟用正常逻辑来讲,遇见怪猴的概率可比外星人高不知多少万倍。

    外星人醒来,在受惊的情况下想攻击两人。大飞一边拦,一边提醒耿浩“别被它挠着!”

    上帝视角的观众,眼见外星人搭配“挠”这个动词,很难不发笑吧。

    耍猴人见了猴,难免生出栽培之心。再加上原来驯的猴受了伤,倒霉的外星人刚来地球不久就要在耿浩的鞭策下学习踩高跷、骑自行车、银枪锁喉等苦功。

    原本将人类文明视为垃圾的外星高等文明,在影片的前半段被完全拉下神坛。搞笑只是表面,内里夹杂更多荒诞。

    无序、反常规、消解意义,是我对荒诞的理解。

    外星人与人类的相处模式是荒诞的,人与人的关系亦是荒诞。

    和众多外星人题材影片一样,本片的另一条线,讲的是科技较为发达的C国竭力寻找这只外星人。

    眼镜反光的科学家和西装笔挺的特工齐上阵,在全球范围内搜索。

    理论上,高精尖的设备登场,一切便在掌控之中。可C国特工们根据已有线索游历半个地球后,仍未见外星人踪影。

    在答案揭晓前,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是两个屌丝和一座满是各国名胜模型的世界公园,让他们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机票。

    直到耿浩和大飞的照片被记录并追踪,两条线索交汇。

    在当面对峙前,耿、飞的行为无意间“戏耍”了远在C国的特工。

    后面为了隐藏闯下的大祸,二人的“戏耍”则是精心计划的。

    用猴子代替外星人,在C国领袖和顶尖科学家的眼皮底下,自导自演了一出星际间的交流盛会。

    在场的人都被唬住了,认真记录“外星人”的一举一动。片中作为主角的特工约翰,自告奋勇地上前开展星际交流(此处有个很屎尿屁的梗,留给没看片的朋友自行期待)。

    地球上最聪明绝顶的脑瓜,被屌丝耍得服服帖帖。

    后半部分的“星球大战”中,因被戏耍而发狂的外星人,意图毁掉低等文明的地球——至此《乡村教师》的核心观点得以呈现。

    但整个故事的设定和细节,和大刘的这篇作品丝毫无关,只是借用了上文提到的梗作为灵感来源。

    没看片的观众也会猜到,地球没被毁灭。

    更有机智的朋友可能猜到,解决一切的,绝非神通广大的特工,而是倒霉蛋耿浩和大飞。

    至于拯救世界的方式,又要归结到“荒诞”二字(不剧透了,自己看吧)。

    峰回路转之后,最打动我的一幕,便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两张丧脸,说着“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看多了主角光环加身的设定,片中俩人都不打算向着英雄的方向努力的态度,真是我的心头爱。

    一般的编剧套路是,主角经历了种种磨难,心灵升华、个人成长。耿浩和大飞却在外星人奇遇后,几乎没变。

    他们没有因为拯救了地球或自诩高尚或飞黄腾达,仍旧为了各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行动,为了先前的困扰而烦恼。耿浩寻求的是别人对其耍猴的职业认同,大飞则一门心思想着赚钱。

    没毛病,毕竟不是所有人在受了刺激后都能变成蝙蝠侠。

    想起《疯狂的赛车》的结尾,倒霉透顶的耿浩虽然没有更加不堪,但也没多幸运——命保住了,也如愿给师傅办了场有黑社会十八相送的葬礼,美金却被深埋地下。

    一场并非他的错误造成的代价,耿浩已经承受太多:师傅仙去,丢掉赛车手的身份。误会平息后的日子,也还是晒着二手的太阳,开车送着海鲜。

    宁浩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过,比起喜剧,他的作品被称为“荒诞剧”更合适。荒诞消解意义,看似很丧,是种向下的态度,实则是对权威的降维打击。

    在谈及之后的创作,导演曾笑称自己可能会去制作一部古装荒诞剧。

    如果还是黄渤主演,那还真是很难脑补呢。

     7 ) 契合本土语境的一出好戏

    今年的春节档可能是自“贺岁片”参与到大众娱乐以来口碑最两极、评价最分化的一次,票房的飘红度与题材的丰富化,营造出一个热闹的国产院线时段。虽未阅遍,但我很确信今年春节档最佳是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

    在内地中生代导演中,善于糅合各类型片的宁浩是相当独特的一位,自开启的「疯狂」系列以来,从模仿到蜕变,将商业考量与艺术追求平衡揉捏得甚得人心,且纵观一路作品轨迹,不难发现他的作者性越来越强,并随着“耿浩”这一人物「宇宙」的延续与发展,夹带的“私货”亦愈发彰显其在创作上的野心。《疯狂的外星人》便是这样一部兼有科幻与喜剧的作品,它身披“喜剧”外衣,外象癫狂恶搞,以大量无厘头、接地气的笑料填充视野,中国元素(传统文化)的渗入更契合在节日影院的欢腾气氛里积攒眼缘。

    一个惨淡经营耍猴事业并誓言力捍国粹精华的小人物耿浩,一个自以为精通人情世故以卖酒为人生目标的油滑兄弟大飞,误打误撞身怀超高智商、绝佳技能的天外来客,不识泰山的哥俩竟将这位与地球建交失败的外星人归类到尚未被发掘的猴类。耿浩为重振耍猴祖业,全力驯猴;大飞为募集创业资金,费尽心机倒卖猴;而外星人自身亦在困境中不息反抗,力图夺回属于自己的武器。殊不知,与外星文明建交的地球代表C国特工为寻觅失踪于太空的外星人,在历经重重波折后,已瞄准不明真相的哥俩。于是双方就争夺外星人展开斗智斗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外星人从逆境中逆袭,加入三方混战。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大俗与大雅相嵌、太空歌剧与底层生活杂糅的土味喜剧竟改编自刘慈溪《乡村教师》,除了最核心的地球人与外星生物建交,原著内容基本已无迹可寻。而从成品看,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剧本丰满、细节呼应扎实的软科幻作品,宁浩从广袤太空视角切回到拥有中国审美特色的微缩世界景观,除了给特工不断制造麻烦,更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错位制造笑料,将地缘上遥远的“东方”和“西方”融于一个地球村,而这个山寨的地球村却要承担起与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对峙的重担。

    首先从宏观角度讲,这就是一个颇具创意的结构设置,从具体化的事实细节提供来看,我们可看到东方式的“人情学”和“酒文化”如何在外星文明前失效。影片的前半部分笑料重点是围绕外星人与两个驯养者之间的拉锯战,一个视之为承载文化渊源的灵长类,一个则努力套用国人的酒桌学问,最终全部沦为近乎荒诞的黑色幽默。如果说笑点的表露是直白浅显的,那么讽喻的效果却是宁浩刻意用用迂回的手法达成的,在一遍遍国人熟稔的劝酒词、泡药酒、烧钱等行为中,身历其语境的观众们自然会品悟出会心然而不无辛酸的百感杂陈,并非文化自信,却是反向的文化批判。这般讽谑被掩藏隐匿于闹腾欢乐背后,很容易就滑向流俗套路。

    幸而宁浩极聪明地启动“阶层鄙视链”大法,让后半部的重点移至于鄙视链的反复重组,原先固化的外星人——地球人——西方人——东方人——猴子,在事件逐渐推向戏剧性高峰时,链条屡次发生松动,剧情的每次逆转与鄙视链的重置紧密贴合。比如,外星人屡次夺回/失去高能头圈决定了与人类关系的高低模式,特工与哥俩得到/失去外星人的处理权则影响其发言权,甚至在耿浩与大飞之间,他们的话语权也审时度势,时刻处于主动/被动的交替状态。最有兴味的设置无异于鄙视链首尾两端的合体,当外星人实体死去后,他占据了作为人类起源的猴子肉身,一跃成为链条顶端,可操纵人类生死与地球毁留,此妙笔堪称宁浩最大的私货——堪比孙悟空外形的外星生物将人类耍得团团转。寄寓着反抗精神的孙悟空向来是宁浩心头爱,在本片中以鄙视链两极回环合拢的手法,狠狠讽刺了一把洋洋自得的人类,这些指东打西消解、指代现实的野心,如若剥离闹哄哄的土味科幻喜剧标签,我们能窥见一个不一样的宁浩,窥见他在文化反思方面的深层思索和另辟蹊径的愿望,更能感受到与为人诟病的 “段子式”喜剧大相径庭的手法。

    影片另一成功抢料之处在于眼花缭乱的迷影梗,言谈间调侃几句《喜剧之王》、《邪不压正》、《战狼2》等影片台词的亮点,是喜剧片常用的解构经典手法,也不无轻微的揶揄,当然更可看作是虚构与现实的消融。而对《2001太空漫游》、《降临》、《E.T.外星人》、《猩球崛起》、《地心引力》等诸多经典科幻片的致敬与戏仿,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也将角色的性格铺陈和剧情推进融入其中,宁浩亟待表达的“人类生存之荒谬”思辨性亦在戏谑中达成较高完成度。

    如果说导演在文本编排和视觉把控上定准了方向,那么喜剧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演员的演绎紧密关联。「耿浩宇宙」的核心是黄渤作为底层蝼蚁极为出色的表达,尤其本片中对应沈腾在喜剧片常见的舞台式夸张演绎,黄渤是以一种接近演绎正剧的方式参透着人生的苦味苍凉,近乎悲壮,近乎悲情,那么滑稽,却又如此感人。他的张扬和收敛拿捏自如,是构成前因后事逻辑自洽重要的一环,因此即使在超现实的架空叙事里,你仍然愿意相信他的偏执。他自带的底层光环,与二手玫瑰的配乐一样,是契合本土语境的一出好戏。

     短评

    中国土味科幻,戏谑地把国人面对外星人的反应与西片区分开来,从中看到劣根性,很有中国特色。外国特工保留了《石头》《赛车》香港大盗、台湾黑帮的水土不服。有技巧的是把“孙悟空”形象与外星人土洋结合,包括耍棍棒、紧箍咒、醉酒蟠桃园、给孩儿们带酒归山等,都进行了有效的嫁接。这片至少有中国人自己的想象力。就是沈腾的表演太舞台了,完全配不上黄渤。

    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糟糕至极,生平最坐立难安的一次影院观影体验。油腻、恶意、躁狂、审丑、狂妄、人类沙文和民族沙文,毫无掩饰的放大到屏幕上,每一秒都让人无所适从。这才是真正的战狼式意淫。外星人骑单车飞起来那幕气得我直接跟同伴吐槽,这特么还有脸致敬ET,ET比他们可爱一千万倍。多么希望影院里的那些孩子他们第一次关于外星人的观影体验是ET而不是这玩意儿。

    7分钟前
    • 还行

    本质上一个臭耍猴的,其文化就必然是一种耍猴的文化。耍猴的文化简单粗暴,鞭子加香蕉。此外,还需要一个卖酒的。这样的文化能够代表人类打赢外星人,那只有一种可能:外星人成为猴。宁浩不仅化用西游记的人物关系,去拆解外星人科幻片的模式,更用了中国古代朴素的智慧去设定人物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挺有意思的。不能只看到猴戏,还要看到耍猴人隐蔽而深刻的自嘲。

    10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7。遛人遛猴遛美帝,吃肉喝酒涮火锅。东方实用主义解构并同化西式科幻。宁浩恒久的落伍主角及土味山寨画风,在欢庆春节档里也算留有一丝自嘲与自省。在喝死算球的疯狂地球人面前外星人就太实在了。

    14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黄渤回归自己的招牌小人物角色耿浩,再次延续“疯狂”魅力,想要证明自己却屡屡失败,试图光富“国粹”却被外星人折磨的抓狂,但他越抓狂观众就越想笑。宁浩还借着猴戏,把美国政府,好莱坞电影,甚至战狼全恶搞了一番。在看似无脑喜剧的背后,电影甚至还着了层讽刺。美国自以为是全世界主宰,外星人却觉得他们是低等生物,驯兽师以动物主人自居,却差点被自己的宠物弄死,都以为自己是人,其实都是猴。

    1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黄渤+沈腾+宁浩+徐峥+于和伟=喜剧之王

    21分钟前
    • MAN OF STEEL
    • 还行

    看到这么低分反而特别兴奋,感觉理解这部电影的人越少,我就成为了越幸运幸福的少数。简单说下两大优点:首先,能戏谑性的引用近10部电影(也许更多),搞笑且高效的糅合在一部电影里。电影舞台是中国特色式山寨,剧本的构思却有意识的对“山寨”进行再创造。更厉害的是,只用了一个元素,耍猴表演,的5次反复变奏,就拍出一处中国现实魔幻主义的荒诞喜剧。宁浩可以说是当下难得的中国商业娱乐片电影大师。

    23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7分,可能,最大的争议,还是这部影片在风格上没有那么欢腾吧,包括剪辑与摄影,也比前两部疯狂电影克制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还是融合风格之后的本土风,这倒是宁浩一直没变的,把各种熟知的类型模式,拿过来,混在一起,并本土化处理。之前有提过染缸文化,所以,外星人也会被猴吃了(非字面意思)。宁浩,还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的。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疯狂系列第三部仍然通过结构和叙事制造笑点,比那些只会讲段子的电影高级不少。 开头多次给耶稣和世界公园特写,为巴西、俄罗斯、埃及做铺垫,这才是高级幽默。 耿浩从来都是耍猴,结果被耍了;人人说他是臭耍猴的,结果他又表演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耍猴,前后形成呼应。 外星人看不起美国人,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看不起耍猴的,结果耍猴的把外星人制服了,一物降一物,形成循环。猴和外星人角色互换产成的笑点,则是延续《疯狂的赛车》骨灰和毒品的手法。 外星人吃火锅、用外星人泡酒、把生意做到全宇宙很荒诞,又是通过科幻和文化差异做文章。 “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调侃《流浪地球》,“我养你啊”调侃《新喜剧之王》,“咋不上春晚”调侃沈腾上春晚,绝了。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疯狂的外星人》,刘慈欣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3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你们念叨的中美合拍齐天大圣文体两开花,你看这不是就安排上了么?

    34分钟前
    • 非天
    • 较差

    宁浩已经不是昆汀/盖里奇/科恩兄弟的模仿者,而像火锅一样能够将各色食材融汇吸收(即便再摆不上台面的土味),炖煮出自身的风味。《2001太空漫游》《西游记》《喜剧之王》《美国队长》《战狼》玩得信手拈来,本以为《无人区》之后拍出平庸的《心花路放》,已是武功全废,没想到五年磨一剑,借一部贺岁喜剧的壳,讲一出阶级和人性讽刺的寓言,功力更深厚了,了不起。

    35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春节档当然不可能没有西游题材,但我确实没料到外星人最后也能变成西游题材……讽刺意味大过喜剧元素,所以完全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笑,能笑出声的地方不多。说实话看得还是有点不舒服,一半是因为对着拿鞭子抽猴这样的笑点笑不出来,一半是因为边上有很多人对这样的情节能笑出来。总体来说是一个包装得热热闹闹的残酷故事,这部电影放在春节上映本身就是一场讽刺艺术吧……

    4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我真是脑子抽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来看这个…… 除了沈腾自带的两三次笑点以外,全程冷漠脸:)而且这种把所谓的c国:)和外星人都当猴耍的设定,我觉得非常不尊重人:)

    42分钟前
    • IntSoul
    • 较差

    3.5 这是宁浩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世界》+《银湖之底》。中华土味大舞台风味的荒诞科幻喜剧,混搭得很有趣。正所谓六学是国粹,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文化元素用的特别好,是构成自反性的。黄渤塑造的“耿浩3.0”很出彩,他一直都在关注并出演这些惹人发笑又令人发省的角色,而且从未失过手。

    4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借用刘慈欣的原著外壳,内核还是宁浩的黑色荒诞。或许,时至今天,喜剧之王的宝座不可避免地要换人了。

    50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宁浩+黄渤+沈腾+徐峥 个顶个单拎出来都是中国喜剧届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但是这部真是大写的笑!不!出!来!

    52分钟前
    • Ivangel
    • 很差

    没有笑点

    55分钟前
    • 666勇
    • 还行

    “荒诞剧+科幻”只是噱头,嘲讽文化阶层论才是内核,宁浩疯狂依旧

    59分钟前
    • 花生不臭
    • 推荐

    把刘慈欣的感人短篇小说“乡村教师”拍成了逗逼喜剧.......

    1小时前
    • 123456zr
    • 很差

    很多照葫芦画瓢的翻拍都羞于提原著,宁浩很尊重作者,其实电影已经跟乡村教师没什么关系了,只是借鉴了一个星球大战夹着孩子王的壳,然后拍成了宁氏本土草根喜剧。相比疯狂前两部,这一部剥离了当初作为新导演想要被看见的急切,不再炫技,从容讲述着一个寓言式小品,透析着宁浩对中西文化根源性差异的思考,和对好莱坞科幻体系的解构与戏谑。致敬了一些经典,调侃了几位同行,还拍了一把大闹天宫,没想到这是今年春节档的西游IP。黄渤一如既往稳,像宁浩说的,他不仅是好的喜剧演员而是好的电影演员。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