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漫 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漫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曹小卉 

    猜你喜欢

     剧照

    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1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2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3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4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5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6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16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17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18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19阿优的烦恼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从早年国外引进的《成长的烦恼》,到国产的《家有女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去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开始。心理学家认为,0-6岁是孩子构建自我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心理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以及性格、气质、兴趣等,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成人后想拥有健康的心理与成熟的人格,就会遇到很多的困扰。而动画片,一直以来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儿童心理学遇上动画片,便有了《阿优的烦恼》。

     长篇影评

     1 ) 在这个岁数,不太敢看成长的烦恼了

    2020年3月,都宅在家里,跟老擦和丁晖在群里聊起了成长烦恼,总结下来:

    1. 一家子都很完美,美国中产阶级标本,剧里讲的也都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道德和家庭观。

    2. 只有美好,跟我爱我家都不一样,我爱我家里面有很多黑色幽默,当然也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但这里只有美好,全世界共通的世俗美好:和睦的家庭,享受生活的父母,义气的傻兄弟,照顾你帮你拔份的哥哥,长得可爱的傻弟弟,书呆子但会疼人又能欺负欺负的妹妹。

    3. 这种美好也是中产阶级价值观带来的,指向一种相当狭窄的人生价值取向,剧中看一摇滚乐演出已经算是出格了,Jason 老爹和 Maggie 老妈虽然开明,但是仅限于不出圈的事,作为中产阶级的孩子,观光可以,去做绝对不行。因此也没什么亚文化图景可言。

    4. 我们这代人看这剧只能看中国引进、打掉季别的配音版,这是我们看的所有引进片子里唯一的例外,因为它的配音和过往的生活环境捆绑太深了,只有配音版才能召唤回那个环境和心情。如果看英文原版,这部剧完全是另外一个东西,一个只能说是 “fairly good” 的家庭美剧,在现在的文化环境下,不可能看得下去的。

    5. 现在这个岁数,其实不太敢看成长的烦恼,它太理想了,而且残忍地同时提示着你正反两个方向都不能达到的美好:既活不进看它的时候曾向往过的生活,更回不到小时候看它时候的真实生活,只能在记忆和希冀的夹缝中,在沙发上睡着,然后在半夜冻醒。其实这也未必不开心,但那终究是两个都无法再触碰到的梦。刚才看了两集,不知不觉又哭了。

    因为只看引进版,引进版是从每季里摘出几集缩编而成,所以也没法说真正 “看过”,但可能比哪个 “看过” 都更刻骨铭心。

     2 ) NEVER FADE AWAY

    今天看了很多成长的烦恼的照片,有从前他们小时候的,也有长大成人的现在的。
    感慨万千。
    就好像自己是他们成长的见证一样。当初那些许的恣意的小错误,还有谁记得?那些讨厌过的人,那些幼稚的争斗,那些迷惘的恋爱,那些与父母的争执……看着他们一路走来,自己也平添了几分似有似无的growing pains.
    可是,现在呢?当初年轻的人们已经不再年轻。或许只有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才能铭记这些真正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Friends,Lost和South Park当然也很好,但是那种心情却完全不一样了。Seaver一家带给我们和我们那个时代的影响,是无法言语又无法磨灭的。因为只有那里,才有我们不容践踏的青葱岁月。看到那个有皱纹的Mike,已经变成成熟少妇的Carol和长了胡子而且发福的Ben,我更强烈的感受到,成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词汇——即使容貌不变,气质难再。
    Seaver一家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有全世界的人关注他们的growing pains.所以即使当他们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也无需遗憾。因为他们的青春,被时代铭记。

     3 ) 《成长的烦恼》:主演能吃一辈子的老本,观众能翻一辈子的回忆

    文 | 张十巴仙

    曾经有那么一部美剧,1990年引进中国内地之后,掀起了收视热潮,这就是《成长的烦恼》(英文片名:Growing Pains)。剧中美国纽约长岛郊区西佛(Seaver)一家的日常生活,虽然与中国人相去甚远,却牢牢地吸引着国人的目光。

    一、《成长的烦恼》的问世

    1980年代初情景喜剧进入了萧条期,直到1984年一部《考斯比一家》叫好叫座后,情景喜剧又成为了香饽饽。

    在形势大好的背景下,美国ABC公司虚构了一个五口之家:父亲杰森是一位在家工作的精神病医生(艾伦·锡克饰),母亲麦琪是做了15年家庭主妇的电视台记者(乔安娜·科恩斯饰),大儿子迈克爱耍滑头(柯克·卡梅隆饰),女儿卡罗尔是个书呆子气的好学生(特蕾茜·格尔德饰),小儿子本恩是个鬼马精灵(杰瑞米·米勒饰)。

    这部剧有一个试播版(1984年推出),是用来试一试观众反响的。试播版中卡罗尔的扮演者并不是特蕾茜,而是当时15岁的伊丽莎白·沃德。特蕾茜曾去试过镜,但因为迟到且念台词不顺而被淘汰。

    Δ 试播版《成长的烦恼》中的卡罗尔扮演者伊丽莎白

    Δ 试播版《成长的烦恼》全家福

    迈克的角色是全片最受欢迎的,但当初选角却十分头痛。迟到的15岁加州少年柯克·卡梅隆差点错过这个角色,幸好工作人员肯通融才获得试镜机会。由于突出的表现与契合的气质,柯克被剧组认为是饰演迈克的不二人选。

    Δ 从左至右依次为柯克(迈克)、特蕾茜(卡罗尔)和杰瑞米(本恩)

    调皮捣蛋的小儿子本恩角色也是当时8岁的杰瑞米·米勒从400多个孩子中脱颖而出得到的。面试官的面试方法不拘一格,不让他们念台词,而是让他们讲故事。杰瑞米小时候很活泼可爱,声音很尖,非常适合演绎本恩,也得到了剧组人员的普遍喜爱。

    Δ 小时候特别可爱的杰瑞米·米勒(本恩·西佛)

    至父母的角色,一开始也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乔安娜·科恩斯从50多个女演员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母亲麦琪的角色。不过,剧中麦琪已年近40岁,而饰演她的乔安娜却只有32岁。剧组试过100多位男演员也没找到合适演父亲杰森的人,一度烦恼不已。在开拍一周前,来自加拿大的37岁主持人兼演员艾伦·锡克毛遂自荐,其幽默风趣的表演得到了制作方肯定。

    Δ 扮演杰森的艾伦·锡克(左)和扮演麦琪的乔安娜·科恩斯(右)

    试播版播出后,收视率非常好,于是ABC公司决定正式开拍第一季22集《成长的烦恼》。不过剧组觉得伊丽莎白扮演的卡罗尔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决定撤换。后来他们找回了曾被淘汰的特蕾茜饰演卡罗尔。

    1985年9月24日该剧第一季开播。可是由于剧作者尼奥·马林斯太偏爱迈克这个角色,忽略了其他角色的塑造,导致第一季开始的收视率并不乐观。第一季播出不到一半(1986年1月),马林斯就被辞退了。新加入的编剧从演员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使人物变得更立体。收视率终于得到提升,该剧开始真正火起来。

    Δ 该剧的创始人却被辞退,真是可惜

    从第二季开始,主演们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个系列一拍就是七季。

    二、现实中成长的烦恼

    如片名一样,剧中演员和制作方在现实中也上演着“成长的烦恼”。

    父亲杰森的扮演者艾伦和母亲麦琪的扮演者乔安娜在戏中恩爱无比,可在现实中都遭遇了爱情和事业危机。

    艾伦当时的电视台访谈节目(《艾伦·锡克深夜秀》)因竞争失败而被取消,他很怕就此失业。同时,他也与相处15年的妻子离婚了。乔安娜当时正和丈夫(理查德·科恩斯)办理离婚,手头上非常缺钱,希望有一份稳定工作。他俩接演《成长的烦恼》也是一种事业转机和情感寄托。

    随着剧集和角色的深入人心,观众们都希望剧中扮演夫妻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能走在一起。他们虽然渴望新恋情,却认为恋爱和拍戏不能冲突,约定要专心拍戏,不建立恋爱关系。

    女儿特蕾茜·格尔德在现实生活中的成绩很不起眼,也不喜欢上学,却要在剧中扮演学习优异的卡罗尔。注意力缺陷障碍症使她没心思读书,却能完整背出台词。令她不爽的是,她的肥胖身材还被当做噱头安排到剧中被调侃。

    在第七季开拍前,她又患上了12岁时的旧病——神经性厌食症,体重从133磅降低到79磅,骨瘦如柴,差点丢了性命。拍摄一段时间后,华纳公司同意特蕾茜中止拍摄,入院治疗(错过最后四集中三集)。后来医生让特蕾茜回到剧组,拍摄全家人告别的那一集。

    Δ 患神经性厌食症的特蕾茜

    迈克的扮演者柯克的人气很高,尤其获女影迷喜爱,不过他并没有在成功中迷失而染上恶习,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做慈善。第六季开拍前,他在当时女友(后分手)的影响下信了基督教。

    在宗教信仰和慈善事业的影响下,柯克认为迈克不能太调皮捣蛋,应该变得成熟稳重。他不愿意念一些影响自己的形象的台词和动作(如接吻),甚至赶走了某位重要配角演员(饰演朱莉),有“耍大牌”嫌疑。可剧中人若都是教科书式人物,剧情就没有了看点。于是,为了增加情节幽默性,剧组就设法让尚属婴儿的妹妹克里斯迅速成长为6岁的小女孩。

    Δ 迅速长大的克里斯(阿什丽·约翰逊饰)

    宗教信仰致使原本不善交际的柯克更疏远了同剧家庭成员,甚至在1991年他与剧中饰演凯特的女演员切茜娅·诺宝(比柯克大6岁)的婚礼上,没邀请任何一位西佛家庭成员观礼。这让已经相处六七年的大家有点失落。

    Δ 1991年7月柯克·卡梅隆和切茜娅·诺宝的婚礼

    在第七季开拍后,柯克让剧本安排他成为一名教师,这样更显成熟稳重。为了弥补迈克“放弃”的笑料,剧组又安排了迈克的学生卢克出场,并成为西佛家的一员。卢克的扮演者,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Δ 小李子扮演的《成长的烦恼》中的卢克和《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

    本恩的扮演者杰瑞米·米勒在整个拍摄期间,倒是没爆出什么成长的烦恼。

    柯克不仅使迈克的角色失色不少,在第六季结束后还气走了几位接替尼奥·马林斯并立下大功的编剧。1992年时该剧第七季的收视率滑坡非常厉害(成也卡梅隆,败也卡梅隆),致使ABC公司决定终结这部剧。

    这部1985年9月24日开播第一季,到1992年4月25号播出最后一集,一共历时七年。剧组人员相处了7年,拍摄离别戏的时候,大家都泣不成声。

    三、后《成长的烦恼》时代

    剧组解散后,各家庭成员都还在娱乐圈,不过活跃度和专心度并不高。

    艾伦的兴趣主要在主持上,其次才是演戏;乔安娜除了表演,还干起了导演;柯克大银幕之旅不顺(与他信基督后太挑有关),不幸被烂片(《拯救圣诞》)拖累、拿了金酸梅最差男主角,还做过牧师,出过一本自传;特蕾茜继续电视和电影拍摄,可是太低产、也没火;杰瑞米出名之后有段时间迷失而挥霍,曾想当厨师,后来还是回归演戏。

    Δ 2008年“迈克”写的自传

    这些家庭成员节假日会特地约好时间见面聊天,甚至还会在特蕾茜生孩子时约好为她守候。可是不善交际的柯克最高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后来开拍电影版),和《成长的烦恼》其他的成员几乎不怎么来往。尽管受到了邀请,但柯克没有参加特蕾茜、艾伦和乔安娜等人的婚礼。

    Δ 2006年2月的聚会:围在篝火旁

    Δ 2006年2月聚会:杰森老了,麦琪保养得不错

    Δ 2011年的聚首:岁月不饶人

    Δ 这次重聚大约2005年吧

    电视版结束后8年的2000年,美国ABC公司开拍了《成长的烦恼:电影版》,也悉数请回了原班人马继续扮演西佛一家人(小李子可能是太贵了,没参演)。

    在电影版的拍摄中,继续扮演迈克的柯克开始与大家重修旧好,不再疏远大家,开始关心大家。电影公映后,成为当年美国广播电影公司最受欢迎的电影。

    Δ 2000年电影《成长的烦恼》剧照, 最左边的那位女孩就是长大后的克里斯(阿什丽·约翰逊饰)

    2004年原班人马再次齐聚拍摄了电影《成长的烦恼:西佛家归来》。这是母亲乔安娜亲自导演的一部电影,大家当然都要捧场咯。不过,这版剧情和2000年那部没什么连续性,倒可以直接看做是电视版的后续。

    Δ 母亲麦琪的扮演者乔安娜·科恩斯为本片的导演

    Δ 2000电影《成长的烦恼》(左),2004年电影《成长的烦恼: 西佛家归来》(右)

    Δ 不同年代的同一个动作,画风对比,真是岁月无情

    四、结语

    《成长的烦恼》成为了主演们赖以成名的代表作,也成为他们自己也难以超越的经典。

    尽管主角们没有保持大红至今,但他们都非常感恩这部剧带来的好处。

    艾伦·锡克说过:

    “如果我的墓碑上只允许刻一行字,我希望是‘他是《成长的烦恼》中的一员’”。

    乔安娜·科恩斯说过:

    “《成长的烦恼》给我很多机会。我永远会记着它的。”

    一个剧组,能花几年时间来经营一部剧,这是美国电视剧的工作模式。这样的模式之下,观众能真切地看到演员自身循序渐进的成长,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和剧中人之间的感情。(角色长大也不换演员的模式,是业界良心吧?)

    与其说众人在《成长的烦恼》是表演,不如是在生活。大家陶醉在这个经典的家庭组合之中,甚至看到他们现实中各自的家庭会有些不适应。这大概就是观众们难以出戏的感觉吧。

    Δ 柯克的真实家庭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剧除了今日的情怀寄托,还是当年的家庭教育参考。当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就会从该剧中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个说法是,该剧在中国的火爆程度反而超越了美国本土。也有一个说法是,后来英达导演的国产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也难免有借鉴该剧的“嫌疑”。

    看过《成长的烦恼》的观众,此剧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回忆,演过《成长的烦恼》的演员,也能靠此剧带来的名气吃一辈子老本。

    经典的东西是永恒的,即便00后也能感觉到魅力所在,所以谈论这部老剧暴露不了年龄。

    注:本文首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拉阔时光”(live_moments)

     4 ) 这些人,那些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些的夏天,那些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十多年之前,我还是个班级里的坏小个子,体育课的时候喜欢偷偷把班级里女同学的自行车车胎的气放掉,上课在书本上画乌龟,下课跑游戏机厅打游戏,拽女孩子的马尾辫,抓同学去阿鲁巴,那时也就比本大几岁而已,我还不会去思考电视里面所要讲述的道理,单纯懵懂的觉得搞笑有趣和对那些时髦家电的羡慕。思考着要是父母也像西弗夫妇一样开明那该多好。其实我不知道的是西弗夫妇的话已经潜移默化的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十多年之后,小男孩也早就开始长胡须,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开始结婚,有的快要当上父亲,突然惊觉原来自己再过几年也要当上父母,回头再看这部《 Growing Pains》,除了依旧欢乐以外,留下更多的感动和思考。我告诉朋友说“我以后要做个杰生一样开明幽默的父亲,娶个麦琪一样漂亮有爱的老婆,然后生个调皮的迈克,聪明的凯萝,萌翻的本。 ”他说“然后呢”我说故事里都会有个美满的结局,其实我是想告诉他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无非也就是家庭美满,身体安康。

         《Growing Pains》影响了我的人生观这是毋庸置疑的,给我树立了个为人父母的榜样,让我喜欢美国这个国家,也让我向往家庭的美好,也是那颗种子在我心底萌芽成长,致使我后来没有误入歧途,也让我坚信父母的教育对子女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说《Growing Pains》以前看,现在看,以后还会和子女一起看,因为它是快乐,它是明灯。

     5 ) 推荐同类剧Blossom

    喜欢《成长的烦恼》的朋友可以看看Blossom,风格极像,个人感觉剧情更耐人寻味。因为没有被国内电视台引进过,所以至今小众。

     6 ) 它给了我对美国的第一印象

        我是86年出生的,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成长的烦恼》,只要电视台播,我就乐此不疲地看,开心地笑。

        每一次的看的感觉的都不一样。小时候对Seaver一家的那个大冰箱很是感兴趣,认为它会有很多很多神奇的功能,想着自己家什么时候可以拥有一台。后来上中学的时候,更多是羡慕Seaver家的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可以和父母那么开诚布公地交谈,可以那么自由地谈恋爱。而现在,我可以唱出小时胡乱哼唱的片头曲的每一个单词,下载英语原声版练习听力,我还是会像从前一样,边看边开怀的笑,我妈总是说我都看了那么多遍了,不知道我还笑什么。

        它给了我对美国最直观、生动的第一印象,应该不只是我,而是和我年龄相仿的一代人。

        一部美剧的播出通常会耗尽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但是正是它的这个特点,赋予了美剧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记录每个观众生命中的一段时光。

     7 ) 爱这部有点偏题的剧

    初中的时候看这部剧,喜欢美国人的自由自在,喜欢女孩不是难为情的事情,可以和爸妈谈心,我算个乖孩子吧,所以看到Mike的玩世不恭,心里也十分羡慕。因为是独生子女,我也羡慕有弟弟妹妹,想和他们互相开开玩笑。那时候的我肯定不会和别人说,我喜欢卡罗尔这个圆脸姑娘。
    最近重温这部剧,发现自己有向往组建那样一个家庭,希望自己能像Jason那样爱自己的另一半,尊重自己的另一半,包括她的职业和追求,希望自己以后的孩子能不被我一样管的那么严,希望(他/她)能和与自己有好感的异性叫朋友,而不是像小学初中高中的我一样因为怕被人说或者害羞而畏首畏尾。
    七八年的时间,我变了,带入的角色都慢慢不一样了,Mike大概也是这样吧,前几季里Mike都是顽劣的模样,好像会一直这样下去,但第六季的时候,有一集Ben被困在剧组里了,最后一个镜头是Mike在电视之中像Ben求救,初开时觉得只是一个寻常包袱,但是也许这就是Mike的心声吧,所以在第七季的时候他果然成长了,他真正成了一个哥哥,成了一个老师。你可以说是因为博纳参军、收养Luke等一系列事件让Mike成长,但我更愿意将这一次归结于Mike自己,他需要成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Mike长大, Ben也从小南瓜长成大帅哥了,这部剧要告一段落了。剧尾,一家人走出这栋他们打闹过、欢笑过、哭泣过的房子,卡罗尔先回头,看了这个房子一眼,据说拍那段戏的时候她的身体状态不佳,但是后来克服了病痛才赶上了这个拍摄,却只能回来拍个再见了,那种不舍,戏里戏外,恰如其分;然后是妈妈回来,拿走了一家的相册,从此几个孩子,戏里戏外都各奔东西,但却也都长大成人,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这个“妈妈”也是又留恋又骄傲的吧。
    说这部剧偏题,是想说它明明叫烦恼,却满是欢乐,打了这么久字,发现自己也有点文不对题了,大概是刚看完这部剧,不舍更多一些

     短评

    伴我而是成长的最美丽的记忆,西维尔一家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是我们都需要学习的!

    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長大後再看,依然像小時候,令人歡笑又感動,會愛上Seaver一家,愛Jason、Maggie、Mike、Caro、Ben每一個人,長大後才懂,片頭曲中的“As long as we got each other, we got the world spinin' right in our hands. Baby you and me, we gotta be the luckiest dreamers who never quit dreamin'.”是何等動人的祝福啊!我喜歡每集煩惱的解決,都是因為換位思考,因為敞開心扉,因為愛,有其保守亦有其先鋒,讓一代孩子知道了一個幸福家庭是什麼模樣。反之,是我始終不喜歡的《家有兒女》,充滿父母高高在上的傲慢,即便犯了錯也堅決不對孩子說“對不起”。

    6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力荐

    小时候接触为数不多的美国片子,很真实的美国成长教育片,成长的烦恼陪伴着我的童年,美好的回忆

    11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力荐

    春节在重温成长的烦恼,各种笑点 -- - 实在是经典啊。 当听力材料也不错,不输老友记的。

    14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看着他长大的...才发现同样是成长却差别如此大...

    15分钟前
    • 王小邪
    • 力荐

    现在看还能笑得人仰马翻的.

    18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力荐

    是美剧启蒙必看的影片才是 其实记忆中关于本片的一切早已远去 只有一些属于八十年代的褪色了和粗糙的镜头感在眼前晃悠.看着剧情简介似乎是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这样的剧 在现在这样编剧动不动就砍杀或者玩弄各种噱头的时代再也不会有第二部了吧 什么时候和亲爱的一起重看吧 可以么=v=

    19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补标经典,成长的记忆有烦恼但更多是欢笑。记忆中三观很正的剧,还有很多未来的大明星客串!

    23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力荐

    小学的时候看过,在外面和小朋友跳皮筋,八点钟这电视要开始,趁天黑前赶紧回家看电视,一开门,看我娘敷满黄瓜片的脸,吓得我当时那颗小小的心脏差点就停跳了……现在想想,那时也是我成长的烦恼。

    25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再看一遍,两遍,几十遍,几百遍,几千遍也不会腻!!

    27分钟前
    • Scarrie
    • 力荐

    这应该是对美国家庭以及社会的第一印象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多么幸福啊,记得后面有一集是电视之外,看到那里觉得心都碎了,这只是电视,而不是真的生活。惊闻老爸走了,唉,再也凑不齐了。

    31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力荐

    还可以 以前是用它学英语

    34分钟前
    • 黑黑嘿
    • 推荐

    百看不腻。

    38分钟前
    • 狮子人
    • 力荐

    156集,家教必备。

    4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已经不敢看的电视剧了,真的老喽~

    43分钟前
    • 二甲
    • 推荐

    只看过国配的,原音的,可能会因为先入为主而不喜欢,谁知道呢?

    47分钟前
    • 柳眉色
    • 推荐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没有之一

    49分钟前
    • 崇子
    • 力荐

    没什么可多说的,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杰森老爸是我们这代人对父亲的梦想

    50分钟前
    • 阿苏
    • 力荐

    其实 "成长的烦恼" 结束时,Friends在美国都还没开播。但在中国,这居然算是和Friends齐名的美剧 —— 可能是因为它有中文版吧。我给了Friends五星,你就只好四星啰。抱歉,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是个有原则的人......

    51分钟前
    • _
    • 推荐

    小时候羡慕的家庭和成长氛围

    53分钟前
    • ᥫ᭡້໌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