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羁押

    羁押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英国2018

    主演:伊利·索兰、莱昂·休斯、WillOConnell、DavidRyan、TaraBreathnach、MorganC.Jones、布赖恩·福琼、KathyMonahan 

    导演:文森特·赖博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剧照

    羁押 剧照 NO.1羁押 剧照 NO.2羁押 剧照 NO.3羁押 剧照 NO.4羁押 剧照 NO.5羁押 剧照 NO.6羁押 剧照 NO.16羁押 剧照 NO.17羁押 剧照 NO.18羁押 剧照 NO.19羁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这部影片用30分钟回答你:人性之恶不分年龄

    剧透慎入.......

    文|啵啵

    我们看过不少社会题材的影视作品,它们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去诠释人性,这里面有一类作品,最能给我们带来冲击和思考——改编自真实案件

    今天想要写的这部作品《羁押》由文森特·赖博执导,在2018年戛纳电影节上映,并提名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

    影片改编自1993年2月真实发生在英国利物浦的一起儿童凶杀案“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

    当时两岁的詹姆斯·布尔格 (James Bulger)意外死亡,他在被发现时尸体因被火车碾压残缺不全,而且身体多处受伤。

    被定罪的凶手是两名十一岁的男孩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pson)和乔恩·维纳布尔斯,他们被认为对詹姆斯进行了绑架、折磨和杀害。

    此案凶手是英国现代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杀人犯,并且性质十分恶劣,因此一度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甚至相关执法机构不得不迫于社会压力公布凶手真实姓名及加长刑期。

    因为影片只有短短的30分钟,它所展现出来的远不及真实案件给我们带来的错愕,导演选择了以警方的审讯和凶手的犯罪经过相交叉呈现的方式,让观众在震惊于案件恶劣程度的同时,目睹11岁的凶手是怎样试图为自己的罪恶开脱。

    影片的开头罗伯特和乔恩在商场里面欺负路人、偷东西、往电梯上扔玩具导致故障,并以此为乐,在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之后,百无聊赖的两个人看到了孤身一人在门口等妈妈的小詹姆斯。

    镜头转向了警方的审问,一开始罗伯特和乔恩都拒不承认自己和此案有关联,随后在审讯的过程中,两个人用到了很多方法去逃避真相:否认、哭泣、、叫喊、装无辜、互相推诿……

    随着警方问话的深入和目击证人的出现,他们承认见过小詹姆斯并且带着他去了斯特兰德,并且欺骗目击者他们正在迷路的小罗伯特去警察局。

    在目击者当中有一位带着自己孩子的妇女发现了他们的不对劲,提出让旁边遛狗的老太太帮忙照顾自己的女儿,她送小詹姆斯去警察局,但是因为老太太的狗怕小孩,最终只能让罗伯特和乔恩继续带小詹姆斯走。

    审讯室里,警察表示在进行了血液对比后,二人身上血迹均来自于小詹姆斯,罗伯特在确认了小詹姆斯已经死亡无法被救活之后,辩解称自己并没有杀害小詹姆斯,警方是想让他一个人背下罪名。

    而在另一边的房间里,乔恩和父母在一起中途休息,父母跟他强调了不管他做了什么,父母都是爱她的,但他必须说实话,乔恩终于承认杀害了小詹姆斯。

    罗伯特有一个与小詹姆斯年龄相仿的弟弟,虽然讨厌弟弟但因为是亲人,并没有伤害自己的弟弟,在警方问到伤害小詹姆斯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弟弟时,他认为自己伤害的只不过是与己无关的人。

    之后警方进一步询问到两人的作案过程,最残忍的部分也从这里开始,二人将小詹姆斯带到铁路旁,用油漆泼到小詹姆斯脸上,用砖头、棍子和废弃的轨道砸向小詹姆斯并脱掉了他的衣服,最后将小詹姆斯放在了会有火车经过的铁轨上,试图制造事故假象。同时,警方在现场发现了电池,结合小詹姆斯身上的伤口分析后,怀疑二人曾对小詹姆斯进行性虐待。

    影片的最后,罗伯特和乔恩坐警车沿着之前带小詹姆斯经过的路指认自己的罪行,这里隐喻了现实中乔恩的生活,墙上贴的通缉单中,只有乔恩的图像是黑白的,结合到真实案件,乔恩在出狱后并没有悔改,罪迹累累。

    影片只有短短的30分钟,在刚看完时其实我的感受还不是特别的压抑,直到我了解了影片背后的真实案件,我不敢去想小詹姆斯当时的绝望和痛苦。

    在电影《烈日灼心》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知道什么是人吗?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对错,这就是人。所以说,法律特别可爱。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想想可以,但做出来不行。”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和禽兽之间"。真实的人性有无数种存在的可能,善,是存在的,恶,同时也在潜伏,我们这一生,都是善念和兽欲的交织。

    我们与恶的距离又有多远呢?

     2 ) 虐杀童婴,残忍抛尸,这两个杀人魔才10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酸梅电影”,未经允许不得转发。

    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案情让人触目惊心,但处理结果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网友调侃《未成年人保护法》总会给人带来意料之中的失望

    其实不止我们,在“未成年人犯罪”这个议题上,每个国家都会遇到棘手的问题。

    今天葛红梅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故事。

    1993年,葛红梅我出生的那年,在世界的另一端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事件——

    一名年仅2岁的孩童,被两个10岁的男孩虐杀致死。

    羁押

    Detainment

    1993年2月12日,2岁的詹姆斯·布尔格跟着妈妈一起去购物,买单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小詹姆斯不见了。

    后来在商场的监控中发现有两个小男孩带走了詹姆斯。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幕最终会演变成20世纪最骇人的儿童虐杀事件

    这两个男孩一个名叫罗伯特·汤普森,另一个叫琼恩·维纳波尔斯

    两个叛逆少年在购物中心不期而遇、一拍即合,决定要做些“刺激”的事。

    对他们来说,这天只是一个逍遥快活的逃学日。

    刚开始,他们和十几岁的倒霉孩子差不多,去商店里拆玩具、偷电池、拿糖果、搞破坏,然后被店员保安赶走。

    直到看见两岁的詹姆斯,两人隐藏的邪恶因子一下子就暴露了。

    他们带着詹姆斯沿着利兹-利物浦运河走了大概四公里,途中不断地对惊慌哭闹的詹姆斯进行殴打恐吓。

    之后将他带到铁道旁,先是向他身上投掷石头、往他脸上涂颜料,接着又脱掉他的裤子和鞋子,对他进行凌辱…

    最后他们将凌虐致死的詹姆斯放在铁轨上,试图营造火车碾过的假象。

    几天后,詹姆斯的尸体被人发现时,已经被轧成了两半……

    1993年11月24日,罗伯特·汤普森和琼恩·维纳波尔斯判处绑架和谋杀詹姆斯·布尔格之罪名成立

    他们成为20世纪最年轻的杀人犯,也是最难审讯的杀人犯

    爱尔兰导演文森特·赖博根据当时的案件审问记录,整理拍摄了这部30分钟的短片。

    这部影片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中获得提名。

    影片主要呈现和还原了两名杀人犯部分犯案和受审过程,冷静又克制地讲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故事。

    影片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一边是两人在审讯室接受警方的盘问,另一边还原两人犯案的过程。

    在审讯室,琼恩一开始并不承认自己到过案发现场,他惊慌失措地哭叫喊闹,希望博得母亲和警察的同情。

    但警察将证据摆在琼恩面前时,琼恩又立马改口。

    他继续声嘶力竭地替自己脱罪——他虽然见过詹姆斯,但是并没有抓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害怕大家会冤枉他。

    琼恩的一句“我以为你会说是我杀了他”,当即让母亲缴械投降,不再追究他撒谎的事儿。

    哭得那么真诚,吼得这样绝望,我在一旁看得汗毛竖起。

    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这个案件,真要被这个男孩精湛的演技给骗了!

    而另一边,罗伯特在审讯时没有琼恩抓马,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但对自己所做的行径也是矢口否认。

    警察告诉他在他和琼恩的衣服上发现詹姆斯的血迹时,他甚至还“狡黠”地反问警察——

    罗伯特和琼恩心理素质过人,有种无知无畏的“勇气”,谎话更是张口就来。

    在他俩挟持詹姆斯的途中,遇见过好几个对此感到诧异的路人,但他俩都淡然地粉饰太平。

    挟持詹姆斯时,两人是“同仇敌忾的盟友”,但被警察审问时,两人又非常默契地抛弃对方。

    一个说自己从没伤害过詹姆斯,都是对方做的,自己还在一旁阻止来着。

    另一个说,对方一直朝詹姆斯身上扔石头,自己是被逼无奈不得已才捡起石头的,本来想砸在詹姆斯的身旁,谁知轻轻地砸到了他的胳膊。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互相推诿、扯皮,真的无法相信这两个杀人凶手只有10岁。

    面对步步紧逼的审问,不仅避重就轻、让自己的话看起来毫无破绽,还要趁机博取警方的同情。

    说他们是久经“战场”的老油条也不过分。

    然而他们看起来越无辜,越奋力狡辩,就越让我不寒而栗。

    尸检报告中说詹姆斯身上有42处伤痕,但每一处都不致命。

    也就是说,年仅2岁的生命是在他们的慢性折磨中一点一点消逝的

    在法庭上,法官建议判处他们至少8年监禁,并规定出狱后不得回到案发地默西赛德郡,两人终生不得相互联系,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等。

    宣判后,英国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泰勒勋爵表示应该将两人的刑期至少增至10年

    此后英国《太阳报》又征集了28万人请愿加刑的签名,最后两人的刑期增至15年

    然而之后两名男孩上诉欧洲人权法院,胜诉之后,刑期又被减至8年

    2001年,两人刑满释放,还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终生匿名权,他们以新身份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跟国外所谓的人权有得一拼的,就是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2年,一名未满13岁的女孩,因为嫉妒同学长得漂亮就肢解同窗。最终,赔偿10.8万元,不追究凶手刑事责任。

    2013年, 一名10岁女孩在电梯里虐待1岁男婴,随后将他抱至阳台栏杆,导致婴儿从25层坠落,重伤昏迷。因施暴女孩是未成年,警方不予立案。

    2018年9月,一名初二男生强奸17岁女孩,经当地检察院调节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书,不追究男生刑事责任。

    2018年,湖南12岁男孩弑母,被捕4天后即被释放,因没有学校接收,经政府调节被送往某收容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

    电影《韩公主》

    不管这些孩子有没有认识到错误、准不准备改过自新,他们都可以在所谓的“人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佑下,“快乐的”生活。

    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是一把保护伞时,当他们没有受到不可承受的惩罚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2018年底至2019年初,湖南接连发生3起未成年人涉嫌杀人事件,嫌疑人都只有十二三岁。

    我们知道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教育等等…

    每一个穷凶极恶的未成年人身后,都有一个悲哀的家庭、悲哀的社会。

    但这不是为他们开脱的理由,做了错事,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年幼时犯了有违原则的小错,家长们耳提面命、再三教诲。

    为什么捅了大篓子之后反倒开始顾忌年龄了?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一句俗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只要他们的父母还在包庇他,只要法律还在纵容他,只要他们还没有受到足够震慑的惩罚…

    小时候能随随便便霸凌别人、舞刀弄枪地杀人,长大之后就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为非作歹。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2001年,琼恩出狱之后,因为多次持有毒品及下载虐童图片、儿童色情图片被捕。

    2019年,除了被曝出来的恶性事件,还有很多隐藏在阴暗里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些孩子拥有天使的脸庞,恶魔的心肠,就因为未满18岁,就可以减轻处罚,免于刑事责任?

    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作恶不分年龄。

    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天真纯净,也不是所有孩子犯的错都可以被原谅!

    我们是时候认真想想《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谁了!

    后台回复“羁押”,有资源~

     3 ) 羁押

    人类是天生的利己主义,在还处在什么都不懂的“人之初”阶段的人类是不具有同理心的,他们所做出的所有选择全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 “人之初”的本质应该贪婪。 所谓的小孩子的“单纯”是因为他们不懂,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意味着什么,不懂他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所以他们犯下的罪行在他们眼中只是“好玩”。

    未成年不应该成为保护伞,每一次发生未成年犯罪背后的问题都被忽视了!未成年人犯罪我是支持严惩的!每一次看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内心都是震撼弹!类似的影视剧有很多,比如韩国的:韩公主,熔炉,等!有时候你会发现照片比电影更让你绝望!每一次的事件发生我们都在做什么?很多的是谴责。很少静下心来去想想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最近台湾新出了一个电视剧,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也是类似的题材,讲的特别棒。

     4 ) 小孩子就不会恶嘛?只会更恶

    被12岁逼同学吃粪便、9岁性侵同学的未成年犯罪新闻震惊到,于是想看看天生坏种是什么样的,就找了本片来看。

    或许是时长原因吧,感觉拍得没头没尾、很多事情都没交代清楚的样子。比如这两人是被审讯了多久才交代的罪行、两人互相推诿后又是如何分辨主谋的、调查取证的过程没有、受害人亲属直接隐身,看得挺不明所以的。

    而且本片的其中一位角色表现出来的也不像是坏种的样子,个人感觉坏种干完坏事后不会哭、更不会反复强调“我没想伤害他的,所有故意把石头扔地上”。因为在坏种眼里伤害别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更别说这位哭着的角色还会去关注寻人启事上为啥只有自己的照片是黑白的,这更像是普通人会去关注的事,而不是坏种。就我对坏种的认知而言,照片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坏种不会感兴趣,因为这没有意义。

    “把石头扔地上”在这里体现的是人性中虚伪的本质,都东窗事发了才想起来为自己找补。“因为我都扔地上了,所以我还是善良的”

    在这位角色的一系列审问中,他所叙述出来的故事更像是恶意被循序渐进发酵的过程。刚开始只是在超市偷东西,后来不满足于偷东西带来的刺激,于是就绑架比自己还弱小的男孩。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可在湖边动手打了第一次后,就有了接下来的无数次,甚至越来越过分。我不禁想象如果山西大同事件在现阶段没有爆出来,那等以后爆出来的会不会也是一具年幼的尸体?

    而另一位趴在桌上时抬头问“是不是有火车经过”,才是一名真正坏种的挑衅。已知小男孩是被火车压过分尸成两半,他还接着说“我对火车很了解”,以及前期特意询问“小男孩是不是已经被分尸成两半了”,都让我感到毛骨悚然。

    在湖边闪回里,这位角色在绑架前期就说出“把他推下去”,说明他早已经动了杀心,他才是一位正宗的坏种。而坏种的家长你要说他们没教好吧,几个镜头里都有家长落泪、甚至男孩爸爸麻木地被男孩打、另一位男孩母亲直接说“我不想再听下去了”,说明这几位家长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啊,他们真的没有去教吗?或者说光靠教就够了嘛?没有绝对的震慑还是会再犯的。

     5 ) 《事件回顾》“摔打男童”女孩:专家称女孩未成年不负刑事责任 (组图)

    百度百科 重庆女孩摔打男婴案

    齐鲁晚报 小女孩电梯里摔打婴儿 专家称女孩未成年不负刑事责任

    天涯论坛 未成年女孩摔打婴儿致重伤案的疑问

    天涯论坛 没人关注“重庆10岁小女孩摔打男童案”最新情况么

    豆瓣鹅组 你们还记得几年前女孩把婴儿扔下楼的事情吗?

    1 昨日,重庆儿童医院,家长展示手机里原原出事前的照片。图/CFP 1一岁男童落在电梯

      11月25日16时10分,吴世芳女士带着一岁大小的孙子原原乘电梯从7楼家里下楼玩耍。电梯抵达一楼时,她拉着孙子用的童车先走出电梯。这时从电梯外走进一个10岁小女孩。小女孩在吴女士出电梯时,将原原抱起,电梯门自动关上。吴女士忙按电梯已来不及了。1 10 女孩电梯家中接连施暴

      电梯监控录像显示,电梯从1楼升至25楼的过程中,小女孩先是抱起原原,然后狠狠摔在地上,接着反复对原原的头部、身体进行踢打。之后,电梯门打开,小女孩将原原重重甩出门外,之后电梯门关闭。小女孩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0 女孩谎称男童被人抱走

      电梯关闭后,吴女士注意到电梯中间没有停留直到停到25楼,她随即赶了上去。在25楼,吴世芳并未看到孙子,只看到一楼进入电梯的小女孩刚好从25楼6号居民房走出来。吴女士忙问小女孩原原在哪里?小女孩拍了吴世芳一下,安慰道:“阿姨你不着急。”小女孩谎称原原被人抱走了,但一会儿说是男童抱走的,一会儿说是女孩抱走的。0 女孩挪动坠楼男童后回家

      小女孩带着吴女士乘电梯下楼之后,两人分头寻找。小女孩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5分钟后,小区保安陈家庆在高楼背面小路的地砖上发现了浑身是血的原原。“当时孩子还没有昏迷,"啊啊"地虚弱地叫着,鼻孔里不断冒着血。”陈家庆称。0 男童昏迷多日现已苏醒

      原原被送往附近的重庆长寿区人民医院抢救,因为原原头部胸部多处骨折,失血严重,原原曾长时间昏迷。昨晚8时许,原原爸爸在微博上表示,原原已经醒来,但意识还比较差,身体比较虚弱,现在加强营养餐,准备下个星期做手术。   小女孩是未成年人,尚属于监护范围,孩子家长负有责任,小女孩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明她父母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

      新京报讯 重庆长寿区相关部门昨晚通报称,“女孩摔打男童”当事人李某称她将男童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

      女孩仅10岁警方不予立案

      长寿警方通报:经查,11月25日16时10分,该小区一住户家10岁女孩李某放学回家,至小区2栋2单元电梯时,遇原原(乳名,男,1岁)与其奶奶外出。李某在原原奶奶出电梯时,将原原抱起,电梯门自动关上。电梯监控视频显示,李某在电梯里对原原进行了殴打。

      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

      原原奶奶看到电梯直接运行至25楼停下,遂赶至25楼寻找,遇李某从家中走出,遂向李某询问原原下落,李某谎称原原已被他人抱走,李某与原原奶奶一同乘电梯下楼寻找。下楼后两人分行,李某绕行至原原坠落地处,将灌木丛中的原原挪至七八米外的小道上,然后返回自己家中。原原奶奶径直到小区保安处调看视频监控。

      公安机关已将调查结果向双方当事人及其监护人进行通报,因行为人李某只有10岁,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刑事案件侦查。

     事发时女孩父母均不在家

      李某父母均系某化工企业职工,事发时,家中只有放学回家的李某一人。12月2日,李某母亲调至该企业新疆分公司,李某一同前往。临行前,办案民警将李某母女赴新疆事向原原家人及其律师进行了当面告知。公安部门将进一步核查事件相关具体情况,并严格依法处理。

      12月4日,原原家人已向长寿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区法院已受理此案。

      伤情

      手术风险大 不排除生命危险

      “脑袋就蒙了。”原原爷爷李清昌说,一家几口都在重庆打工,平常只有老伴儿一个人照顾孙子。听到原原出事的消息,一家人从不同的工地往医院赶。原原的表叔斯先生称,病床上的原原一直昏迷,整个人是肿的,给原原照完CT后,护士说原原随时可能死掉。

      之后,长寿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李清昌,CT显示,原原头部胸部多处骨折、肺部出血、严重昏迷,伤势非常危急,建议他们转院。

      当天夜里12点左右,原原被转至重庆儿童医院,“进了医院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没见过面了。”

      李清昌称,直到3日下午5时左右,整整昏迷8天之后,原原终于苏醒,情况稍微有所好转。据了解,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重庆儿童医院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近日将为原原进行手术。医生跟家属说,“此次手术风险极大,不能排除有生命危险。”

      善后

      已赔7.8万 远不够手术费用

      事发当日,原原家人就报了警。斯先生证实,事发当晚,在警方协调下,小女孩的父母给了原原家人两万块钱,同时承诺次日再赔偿3万元。

      第二天,小女孩家人称一时拿不出太多现金,又支付了18000元。接下来的几天,因为原原在医院开销巨大,原原的家人再次找到公安局,在公安局的协调下,李某父母又给了20000元。截至目前,小女孩家人共支付给原原家人总计78000元。

      但是,费用远远不够,原原父亲李生忠对记者表示,虽然原原现在生命体征平稳,但是医生告知孩子仍没完全脱离生命危险,“手术的话风险会很大。”

      另据了解,原原的母亲已到长寿区人民法院对摔打原原的小女孩李某一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原原的治疗费用、赔偿相应损失。

      原原爷爷说,事发后并没有见过小女孩,但在派出所跟女孩的父亲见过一面,虽然心里说不出的怨恨,但根本不敢发脾气,“我们不能闹,不敢闹,孩子得等钱救命。”

      焦点

      在女孩家发生什么?

      家长称男童疑因受狗叫惊吓从阳台坠楼

      监控录像只能看到女孩在电梯里对男童实施殴打,之后电梯门关闭,再发现原原,就是在路边的水泥地了。斯先生在电梯间及小女孩所在的25楼都发现了血迹,遂怀疑原原是被小女孩故意摔下楼的。

      据发现原原的小区保安陈家庆称,现场有挪动痕迹,楼底一处明显凹陷的树丛,树枝是新断的,该坠落点上方也正是小女孩家所在方位。

      女孩父亲李先生不认同“女儿故意将男童摔下25楼”的说法。他说,参与调查的警察告诉他,当时女儿在阳台对男童有踢打动作。至于男童坠楼的原因,李先生表示,他女儿对他说,事发时突然传出几声狗叫,“男童受惊吓自己坠楼”。

      那么,在女孩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昨日,警方通报称,据李某陈述,她将原原从电梯抱回25楼家中,在客厅沙发上对原原实施殴打,后将原原抱至阳台栏杆上逗玩,致原原从阳台栏杆处坠落。

      女孩为何离开重庆?

      事发后其母赴新疆工作,女孩一同前往

      昨日,女孩已随母亲前往新疆的消息引发网友质疑,在原原坠楼原因不明的前提下,当事女孩为何可以远赴新疆?

      昨晚,警方通报称,李某父母均系某化工企业职工,事发时,家中只有放学回家的李某一人。12月2日,李某母亲调至该企业新疆分公司,李某一同前往。临行前,办案民警将李某母女赴新疆事向原原家人及其律师进行了当面告知。公安部门将进一步核查事件相关具体情况,并严格依法处理。

      公安机关已及时将调查结果向双方当事人及其监护人进行了通报,因行为人李某只有10岁,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刑事案件侦查。

      原原家的代理律师、渝州律师事务所的但兴明称,由于涉事女孩还未满14岁,系未成年人,无论造成何种后果,均不能追究她的刑事责任。

      但是父母对女孩有监护责任,可以依法向他们家提出民事索赔。但兴明透露,原原母亲曾燕已提交起诉书要求民事赔偿,但具体数字还要依照小孩的恢复状况作出判断,详细数额要等原原出院后再作最终计算。

      各方说法

      女孩家长

      女儿常挨打 性格受影响

      昨日,小女孩父亲李先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事发后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也乐意原原家属到法院起诉,“会积极配合后续赔偿工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李先生称,自己的女儿平常很喜欢小孩和小动物,“但表达方式有问题。”李先生说,事发后他问女儿为什么要踢打男童,“女儿说男童跟她做鬼脸、不友好”。李先生认为,伤害男童只是女儿表达感情的方式,“她希望男童对她笑,对她友好。”

      李先生说,女儿只是不懂得怎么表达爱,“她爱这个东西,不懂得表达出来,有时候反而会伤害她。”

      李先生说女儿平时很正常,并无暴力倾向。他承认自己和妻子平常会打骂女儿,多少对女儿的性格有影响。他家邻居对当地媒体人士称,小女孩的父母都是当地一家工厂的工人,“平常很爱打牌,对小女孩缺乏关爱”,该邻居证实,小女孩家经常传出打骂声。

      关于对女儿的教育问题,他表示不愿回应。李先生透露,事发后,女儿一直哭闹,很害怕,目前已被妻子带至新疆安置。

      女孩同学

      事发前女孩说想摔婴儿

      记者了解到,事发前,小女孩是当地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昨日,该校校长刘建文向记者证实,11月28日,该女孩已主动申请转学,目前已不在该校就读。

      刘建文称,直到12月2日,校方才得知女孩摔婴儿一事。女孩的班主任阳娟介绍说,小女孩相貌普通,身材修长,在同龄人中个头儿偏高。在班级里属于比较乖的学生,“既没有突出的表现、也不会给老师惹事。”

      小女孩三年级时转学到该小学,阳娟从她转入时起担任她的班主任至今。阳娟说,女孩妈妈在她刚转入该校时,交代老师多多关照孩子,此后并未有特别嘱托。

      阳娟回忆,事发当天,自己还曾去小女孩班级上过语文课,并未发觉小女孩任何异常。

      当地一名参与采访的媒体人士称,据邻居透露,小女孩平常就有一些怪异行为。有人曾在小区中看到,女孩故意剐坏他人的车辆。多名邻居称,小女孩对比自己小的孩子很有兴趣,与其同乘电梯,她会一直捏小朋友的脸,直到把对方捏哭。

      追问

      专家

      暴力背后是“被暴力”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预防青少年犯罪主要还是在于家庭教育。在该事件中,李玫瑾认为,小女孩是未成年人,尚属于监护范围,孩子家长负有责任,小女孩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说明她父母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这个小女孩做这件事情不存在道德上的原因,肯定要从医学和生物学上找原因。

      皮艺军说,小女孩的生理学指标可能出现问题,主导因素跟她生理学指标的异常有关。他认为小女孩的家庭并不算恶劣,因为事发后他们家很快赔了7万多块钱。

      对于小女孩摔打男童的行为,知名心理专家海蓝博士分析称,每一个孩子实施暴力的背后都是被暴力过的。被打的孩子心理发育相对来讲都比较迟缓,她对事实的后果没有一个判断。

      谈及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海蓝博士认为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上。

      就该事件而言,海蓝博士分析,从人的本能反应来讲,这不是预谋,而是一系列激发的过程。“很可能是当电梯关上门之后,小孩一看奶奶不在,哇的一声就哭了,一哭小女孩就会挺烦,于是实施了一系列暴力行为。”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卢美慧 实习生 贾世煜 杨雪 郑硕

    (责任编辑:李雪)

    “摔打男童”女孩:抱至阳台逗玩致坠楼(组图)

     6 ) 很棒

    人类是天生的利己主义,在还处在什么都不懂的“人之初”阶段的人类是不具有同理心的,他们所做出的所有选择全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 “人之初”的本质应该贪婪。 所谓的小孩子的“单纯”是因为他们不懂,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意味着什么,不懂他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所以他们犯下的罪行在他们眼中只是“好玩”。

    未成年不应该成为保护伞,每一次发生未成年犯罪背后的问题都被忽视了!未成年人犯罪我是支持严惩的!每一次看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内心都是震撼弹!类似的影视剧有很多,比如韩国的:韩公主,熔炉,等!有时候你会发现照片比电影更让你绝望!每一次的事件发生我们都在做什么?很多的是谴责。很少静下心来去想想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最近台湾新出了一个电视剧,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也是类似的题材,讲的特别棒。

     7 ) 震惊西方的儿童杀手,这部短片带你亲临现实(附汁源)

    在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的入围名单里有这样一部影片。

    《羁押》

    它取材于1993年英国利物浦一桩极为残忍的凶杀案。

    被害人是一个只有两岁的幼儿,名叫詹姆斯·巴尔杰,他是案发后两天在废弃的沃顿安菲尔德火车站(Walton & Anfield railway station)的铁轨旁被发现的。

    凶案现场极为残忍,小詹姆斯全身赤裸,遍体鳞伤,脸上还画有蓝色的涂料,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弱小的身体已经被飞驰的火车碾压成两截。

    通过对监控录像的调查,警方下令全城通缉“10岁至14岁的学龄儿童”,并开始在各学校排查当日逃课的学生。

    最终,一名女性向警方检举乔恩,她表示知晓乔恩在当日逃课。另有一名匿名母亲表示自己的儿子罗伯特·汤普逊当日曾逃学,并且衣服上有蓝色涂料痕迹。

    随后警方将罗伯特和乔恩逮捕。

    以上是标准的新闻报道,这样客观的描述已经让人毛骨悚然,如果被拍成电影,韭菜姐无法想象自己能否接受。

    但这部仅有30分钟的纪录短片没有暴力血腥的场面,没有难以承受的残忍细节,从头至尾只是对两个孩子的审问。

    这就十分符合片名《羁押》的主题——

    一个让10岁的儿童杀手认罪伏法的过程。

    影片是由审问和大量的闪回镜头组成的。

    如果对凶案没有了解,可能刚开始还会疑惑这两个孩子是否是被冤枉的。

    因为在影片开始时的几个镜头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两个调皮捣蛋,爱搞恶作剧的孩童。

    审问开始,首先展现的是对乔恩的审讯。

    如果以貌取人的话,怎么也不能让人相信这个说话细声细语,看起来很乖的男孩会是一个残忍的杀人凶手。

    他由他的父母陪同着,面对警方的第一个问题,他回答道:

    由于警方已经获得了所有证据,针对说谎的乔恩,他们的第二个问题是:你知道真相是什么吗?

    虽然乔恩解释了何为真相,但犀利的警方提出“如果你说谎呢?”的问题时,乔恩说他不知道。

    这是罪犯面对真相的第一反应:逃避

    而警方换一种方式询问,

    显然,乔恩是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只是不承认。

    而另一边罗伯特的表现则与乔恩一样,否认

    这让韭菜姐想到心理学上著名的面临死亡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妥协。

    我想,承认犯罪也有着这样一个过程。

    前期的审讯,可谓是十分艰辛,两个孩子面对尖锐的现实问题,通常是逃避和否认。

    到了中期,证据被一件件的摆在两个孩子面前,他们的反应是互相推卸。

    罗伯特看起来是个严肃寡言的阴郁男孩,他在审讯中承认自己见到过小詹姆斯,但却声称自己没有带走他。

    这边儿的乔恩已经快要崩溃了,警方不断的质问使他不停地编织下一个谎言,承认上一个谎言。

    罗伯特虽然冷静,却也和乔恩一样,被不断提供的证据逼得退无可退。

    到这儿出现了案件的第一位目击者,这件荒唐惨案的酿成,不仅是两位孩子凶手的无知和残忍,还有毫无戒心和疑问的路人。

    根据案件报道,事后统计有38名路人目睹到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进行干涉,因为都以为这只是一家人的打闹。

    有两名路人试图制止罗伯特和乔恩的殴打行为,他们却伪善告诉路人他们正带领迷路的詹姆斯前往警局。

    一名路人向他们指出警局方向,然而他们又向反方向走去。

    这些情节都有在影片中展现,配合着两位孩子凶手的哭闹、歇斯底里还有不知所措的发疯,都让观众从心底感到毛骨悚然。

    最后两个孩子终于承认了对小詹姆斯的施暴行为。

    期间警方提出让罗伯特换位思考,如果是他的弟弟,他会忍心丢弃他,或者伤害他吗?

    而短片对于凶手母亲的刻画也极为丰富。

    我想导演对于两位儿童凶手的刻画已经足够客观。但此片一出,还是引起了受害者父母强烈的反感。

    受害者詹姆斯·布尔格的父亲在接受《每日镜报》的采访时表示,“我接受这是一场大型谋杀案,它将会一直被写在新闻(历史)中。拍摄一部对杀害詹姆斯的凶手们表露同情的电影,就是一场灾难。”

    此片提名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争议,而电影的处理方式总归是艺术化的。

    导演文森特·兰贝(Vincent Lambe)对布尔格父母的质疑也做出了回应,首先是为在拍摄电影前没有联系他们道歉,但是坚决否认“对凶手有同情心、也不是给他们找借口”。

    他还说:“有人批评说,这部电影把凶手‘人性化’,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也是人的话,我们永远无法开始明白,是什么促使他们犯下了这样可怕的罪行。防止类似事情发生的唯一方法就是知道它的原因。”

    其实案件的后续并非是开明乐观的,由于当时乔恩和罗伯特未成年,依照法律判处至少8年监禁,但由于大众的不满和请愿,最终上升至15年。

    但现实是他们在服刑八年后因“表现良好”于2001年获得释放。

    10岁就犯下如此邪恶、残忍且不可饶恕的大罪,长大以后不太有可能性格逆转,到了2010年,乔恩因为藏有儿童色情制品违反了假释条款,而重新入狱。

    经过这起案件和这部短片,韭菜姐发现:

    近几年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似乎有种偏执,对于那些被描摹被刻画的真实,局内人的痛苦显然已经被异化、被遗忘。

    虽然,影视化的改编夸大了案件的影响力,甚至还会逆转局面,但是每当这种非人道的案件的曝光,都会再次产生一种新的伤害。

    但我相信这种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这需要我们的影人找到更好的角度,还原真实,警醒世人。

    对于这起案件或者这部短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认为儿童杀手应该血债血偿吗?

    关注【电影迷】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羁押”,即可观看

    更多福利、电影资讯等你来

    一起来玩转“电影迷”!

     短评

    小演员太出彩了!

    4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太心痛了,全程提心吊胆汗毛都竖起来了,奥斯卡最佳剧情短片应该给这个。想看它被拍成长片或者相关纪录片,but no more beautifying!恶魔就是恶魔,不管什么年纪什么种族,哪怕披着一张人畜无害的外表依旧难掩内心的邪佞丑恶。

    5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案件本身说什么好呢……后续的各种报道读得人无语,但好歹也关了几年,同样的案件换个地方也许本着保护未成年(罪犯)的原则直接放了。但是作为短片……不知道点在哪= =

    8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还行

    我不相信人性本善的。

    12分钟前
    • 孟克柔🌈
    • 还行

    真实永远来得更可怕和残酷,即便他们只有10岁。PS.事件背后有更多故事,拍成纪录片不知道得多震撼。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427749/discussion/616004214/

    1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今年的小演员都神了。

    19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推荐

    人性恶

    21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小孩本来就可爱,而且还故意挑了长得更加可爱的小演员)就是跟你们说啊,不要被孩子的表象欺骗,不要以为是孩子就可以什么都原谅,不要老是说那句自欺欺人的话:他们还小。

    26分钟前
    • 没有
    • 推荐

    现在孩子们的演技都没边了

    27分钟前
    • 赵埋没
    • 推荐

    小演员很棒,真实的故事让人毛骨悚然,但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3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孩童的恶是纯粹的恶,成人的善是复杂的善不管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不管好人还是坏人,疼痛都是一样的

    3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国内院线应该全部上架。面对国内层出不穷的少儿团伙犯罪校园霸凌凶杀不判刑的窘境好歹起个警示作用~

    36分钟前
    • temur
    • 推荐

    虽然这个残忍和超越人类想象力的案件,以酷炫的剪辑、惊讶的表演和摈除确实罪行的克制力,完整拍了出来。但对于遇难者和长大后的魔鬼儿童家庭,确实都存在艺术(商业)侵犯嫌疑。

    39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三星半。真实得不寒而栗,而短片只拍出现实中三分之一的残忍……

    40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除了表演以外……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短片啊?就照着审问演一遍……也不知道拍这个的用意是什么?能获得提名很谜,靠着真实事件的骇人听闻而引人注目吧…

    43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演得真的太逼真了……小演员们真的理解自己的角色吗?不会阴影么……

    44分钟前
    • 憨兔兔
    • 还行

    短片角度还算有意思但避重就轻艺术化得有点过分。受害者家属对此片不知情并且抗议展现了凶手的“人性”,认为是在博取大众同情。导演则认为否认犯罪者是人,则永远无法走近真相。两人后来提前出狱了,琼恩因为藏有儿童色情制品再次入狱(原案件中受害者肛门疑似被插入电池)。——恶魔是不会改正的。

    45分钟前
    • AsuraHu
    • 还行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恶念!!!!!!!不管他们看起来多天真无邪!!!!!!!!

    48分钟前
    • 小弟震
    • 力荐

    本案以英国史上凶手年纪最小的凶杀案闻名于世,而且手段残忍,受审时还撒泼狡辩。其实这个事件有个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调查认为死者肛门曾塞入电池,包皮被翻弄,存在性侵的可能(所以片中問到脫衣褲的問題)。雖然這一假設被推翻了,但後來可以隱約看出點什麼:乔恩(Jon Venables)於2010年和2018兩度因为下載和傳播儿童色情資料而入狱;羅伯特2006年時和男友定居於英格蘭。本片是基于当年的审讯录音翻拍的,服裝場景还原了当时的状况,画面使用大量慢镜头,最後還有突出孩子氣的情節。受害者巴杰尔的父母亲非常不满,说本片拍摄前未让他们知悉和允许,还说本片美化了兇手

    52分钟前
    • 琉璃氏约尔凡格
    • 推荐

    小孩只看利弊,大人才分对错。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小孩才撒那么多谎。虐杀小动物几乎是连环变态杀手的童年标配,只能从虐杀当中得到他们所能体验到的快感,为了活得有滋有味,他们选择继续虐杀。我看地狱不是空荡荡,而是鬼满为患,纷纷出逃祸害人间。

    54分钟前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