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8

    主演:陈建斌,任素汐,潘斌龙,章宇,王砚辉,九孔,马吟吟,程怡,宁桓宇,邓恩熙,谢波,范翔,赵梓冲,史策,马睿瀚,林海,邓钢 

    导演:饶晓志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

    • 更新HD

      踢球吧少年

    • 更新HD

      末路狂奔国语

    • 更新HD

      巴黎厨房国语

    • 更新HD

      猎赝

    • 更新HD

      苹果酱

    • 更新HD

      心动的感觉国语

    • 更新HD

      替身忠臣藏

     剧照

    无名之辈 剧照 NO.1无名之辈 剧照 NO.2无名之辈 剧照 NO.3无名之辈 剧照 NO.4无名之辈 剧照 NO.5无名之辈 剧照 NO.6无名之辈 剧照 NO.16无名之辈 剧照 NO.17无名之辈 剧照 NO.18无名之辈 剧照 NO.19无名之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来自乡村的笨贼眼镜(章宇 饰)和大头(潘斌龙 饰)抢了一家手机店,慌乱之中逃进坐着轮椅的单身女子嘉旗(任素汐 饰)的家中。嘉旗早已失去活着的欲望,她强横地要求俩笨贼杀死自己。另一边,某楼盘老板资金链断裂跑路,留下保安马先勇(陈建斌 饰)与讨债者周旋。马曾经是立功无数的协警,可就在转正的关头因为一场车祸毁了原本看似美好的一切。不久前他挖到一把喷子,原本打算交给当初的警察好友立功,却发现喷子被换成了水枪。而成为了新闻的手机抢劫案,让马先勇意识到喷子正在劫匪的手上。  漫长的一天,所有与之相关的老老少少都在纠结煎熬。他们是渺小的无名之辈,却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命运的重压……

     长篇影评

     1 ) 你们都错了,这其实是部浪漫主义爱情片

    这部电影的评论简直是大众和学院派的战争。大众讲小人物的闪光,讲欢笑和感动,学院派讲剧作结构上的缺陷,讲视听语言的平庸。可我想说,我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浪漫爱情片。

    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电影之前叫《荒腔走板》,后来改成咱们现在看到的《无名之辈》,宣发主打的也是“小人物”,这个主题我不妄言,现实主义层面我也讲得不好。我想导演最想表达的也许是这种失败者的英雄主义,就观众的反应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豆瓣上最多的标签是“喜剧”“黑色幽默”“小人物”“人性”,置景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城,乱糟糟的街道,灰蒙蒙的墙面,尘土飞扬的工地,层层叠叠的小区楼顶,还有贴满五颜六色小广告的楼道,怎么看都是现实主义的特征。我很好奇的是,饶导本身知不知道,它最终呈现的效果其实是非现实,是极致的浪漫。

    浪漫极了,真真在所有的混乱中,一把拉过大头,在流淌的音乐中奔跑,慢镜头把这个时刻定格下来。她回头,环顾四周,带着小鸟般的惊慌,手上却无比确信地抓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不顾一切也要捍卫的情感。他带着惊讶惊奇和惊喜,望向这个可能一直以来都比他更勇敢的自己深爱的女人,那眼神就像是夏天吃到第一口冰淇淋尖儿的小孩儿。

    这一幕牵手让我泪奔,也让我想起《The Village》中那一幕,在怪物来临前夕,身为盲女的女主角执意要在门口等待自己还未归来的爱人,她伸着手,不知道自己迎接的是爱还是死亡,千钧一发之际,男主角出现,特写给到二人牵手的瞬间,古典乐响起,慢镜头二人牵手向屋内奔跑,经典的爱情瞬间就在这一刻得到确认。

    爱情多美好啊,爱情让人羞耻却诚实,让人愿意袒露自己所有的脆弱和无能,让人勇敢,让人豁出一切去保护另一个人,爱情让人纯洁,让人抛却所有的过往和身份,让人赤诚且小心翼翼地掏出自己的心。

    还有一条公认的浪漫故事线,绑匪与人质的爱情,这也是整部电影里做得最好最完整的一条故事线。整部电影基调的改变发生在尿裤子那场戏中,它的发生很突然,却合情合理且拥有瞬间改变观众观感的能力,这是我认为编剧和导演最高明之处。从这场戏开始,坐在荧幕前的我们从无关痛痒的旁观者变成了感知痛苦的共同体。在这之前,我们与荧幕里的“他们”是有距离感的,我们把一切“他们”的呈现当做远离我们生活的“奇观”,我们可能是刷着“沙雕憨匪”抖音视频转发哈哈哈的网友,可能是讨厌隔壁烂脾气坏人品残废女的邻居,可从那一刻开始,从他们的脆弱完整、毫无保留、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开始真正走进他们的痛苦。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种几乎是瞬间的移情是如何做到并且取得这样的成功的?

    显然,在我们依旧哈哈大笑时,编剧、导演和演员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和铺垫就已经开始了。眼镜,没文化(只能看拼音水浒),心地却不坏,逞强,希望做男人做大事,希望别人认可他强,这一切的背后被压抑的是他一直想要得到却可能一直不可得的“尊严”。嘉旗,外强中干,泼妇一个,出口成脏,一心求死。从最初不可一世拿枪指着别人的头,到被酒精和药粉疼到翻来覆去,几次被劝诫后放下枪,到发现自己抢的竟然全是模型,再到最后被网友做成鬼畜视频,眼镜一直所求的“尊严”是一步一步慢慢被践踏的,悍匪的形象也是一点一点瓦解的,这是一个积累的结果。而嘉旗却恰好相反,前一秒还在嘲笑两个劫匪,后一秒却因为不可控的失禁而突然失态,这是一种突然暴露的、让观众没有任何准备的脆弱。一个慢,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暴露,和一个爆发式的毫无预警的暴露,就这样被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暴露意味着危险,就像失去了皮肤的肌肉组织,因为真实、袒露,而易被伤害,这个时候,他们对彼此的反应却是,彼此包容,彼此照顾,呈现了关键时刻炸弹的温柔触底。这是整部电影里第一个也最为重要的一个浪漫处理。

    不少人都会被天台拍照的那场戏所打动,这场戏可以说是我第一个泪腺崩溃的地方。我很喜欢《光》这首歌,它是我之前暗恋某人的时候单曲循环过无数遍的那首歌,不说别的,光是“光落在你脸上,可爱一如往常。你的一寸一寸,填满欲望”就足够让人想起爱恋中充满光环能够点亮日常昏暗生活的那个人。拍照这个故事固然和暗恋无关,却也有着不独属于暗恋的纯净、温暖和柔软。想要站立的勇气,想要帮陌生人实现生前最后一个愿望的善良,平躺即是另一种站立的浪漫和想象力……就像在脏兮兮的潮湿的梅雨季节的城市里,偶遇一角干燥的明媚的阳光,放一匹羊毛毯子在光里,享受片刻那种真实又虚幻的属于冬天壁炉前的触感。躺着当做站着的摄影方法,似乎是婴儿写真的常用方法,但谁能说,在此刻这心地单纯的三个人不是小朋友呢?

    直到他说,要下雨了,结束了这一场幻梦。而之后屋内的一切,吹头发的温柔,开煤气的谎言,切实拥抱的需求,和烟花光照下的那张幼稚的画和那句简单的留言,开启了另一场蜜糖色的期待。

    我真的爱极了这个眼神

    另一层面的浪漫似乎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甚至有好些影评人都在狂喷这条线的硬设定,但在我看来这种设定的不真实性反而更让人动容。高明,这个看上去狡诈的中年欠债企业家,却会真心说出“当我爱上你的那一刻”,刻板印象中关于中年发福老板和小三欠债逃跑的故事,在这里却显得无所适从。无关资产,无关计较,掺杂着过多利益的中年人的世界里竟然也存在这样的情感,似乎也是有些过于魔幻浪漫主义了。我为你放弃我的家庭,而你也不是为了我的钱。我为了跟你能有更好的生活,决定豁出命回去抗债,而你在我被群殴的时候,也会愿意上前用你柔弱的身躯替我挡下那些拳打脚踢。当高明把儿子和心爱的女人护在身下时,我看到他身上的标签一个一个剥落下来,只剩下“爱的英雄主义”。

    我固然很喜欢这部电影,但也有觉得不解的地方。导演似乎比较喜欢慢镜头剪接加歌曲的形式,我不清楚它的制作过程,也不敢断言是因为素材太多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呈现方式,还是导演个人风格的体现。但在我这个普通观众看来,画面的拆散和音乐的结合重组的确可以有效在最短的时间和正确的气氛内交待剧情,但在一部电影里多次使用,时间占比也比较长,有一点沦为mv的危险。另外一点我个人的拙见,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铺垫了很多小线索,非常扎实,并且每一条小线索都有出必应,这个过程重复太多遍以后我感到一种不安的人工雕琢的痕迹,就像是,顺着时间捋下来,把每条线依次递到观众的手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待会儿会有用的你记着。有没有可能,有些细节的存在就是为了此时此刻的情节,或者甚至是留白的,给观众更多空间来发挥。

    天桥的群戏的确显得有些拖沓,最后烟花的表达也被很多人视为偷懒、cliché甚至败笔之一,但我私心是蛮喜欢最后那场烟花戏的,从眼镜在绽放的烟花下痛哭开始。同样是讲小人物,《小偷家族》里也是有烟花的,我还记得,他们挤在一个屋檐下,听着烟花声,只能看到烟花的光亮在他们的脸上跃动,那一刻,大概是生活中少有的有尊严的时刻。而《无名之辈》里,导演给了他们一个看到烟花的机会。在巨大的爆炸声中,幸福和不幸的瞬间交叉,绚烂天空下的人各怀心事。含着棒棒糖的真真心里是安定的甜蜜,眼镜的哭喊中是造化弄人的绝望,马先勇是自我证明后的坦然……其实每个人都不过在证明或是在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我在生活里是个loser,我害死了我的妻子,我使我的妹妹下半辈子没办法再站起来,我交不起我孩子的学费和住宿费,但我依然没有放弃我想当警察的梦想。多浪漫。

    拿着网球拍穿着画着乱七八糟符号和汉字的校服,却也愿意为了“兄弟”去和社会上的人拼命。多浪漫。

    不管我是个失败的商人还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当我爱上你的那一刻,我开始有了软肋可是我也有了铠甲。多浪漫。

    路走到头了,所以有桥,桥是河上的路,过了桥,就翻篇儿了,我想陪你走过剩下的桥。多浪漫。

    七万块钱装修房子,两万块钱彩礼,一万块钱全都拿来给你买你喜欢吃的棒棒糖。多浪漫。

    结尾不知道是出于创作者自觉还是为了过审,竟然给每个虚构的人物都用文字交待了结局(而且都是好结局),很多从业者可能会觉得这样很幼稚吧,但我却切实地被这样的温柔打动了。你看,我创作了这些人物,我用镜头和演员给这些人物灵魂,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在银幕之外的时间里他们在银幕之内的那个世界也能最终获得幸福。

    多浪漫。

    喜欢这张海报

     2 ) 光落在你脸上

    昨天泪崩的地方已经是全剧最动人的地方了,今天完整看了结局,反而有点小失望。

    但不影响我喜欢它,这个故事太温柔了。眼镜扮作拿枪的悍匪,嘉琪装成仇恨世界的毒舌妇,老马呢,一个已经忘记何为体面的落魄中年人。

    可当他们卸下伪装,原来啊,这群游走在社会边缘又不讨喜的透明人,无非是一群淋雨的刺猬。他们每个人都套上丑陋又坚硬的外壳,包住自己还柔软的心脏。心脏里,藏着对认同感和尊重的渴盼,藏着对亲人难以道出的歉疚,藏着求不得的爱情,以及过往年岁里所有失望和伤痕的总和。

    挣扎如此真实,痛感如此强烈,如果停在这里,这便是一个关于人间不值得的故事。但就是这样一群最难幸福的人,艰难地,小心翼翼地守护和照料彼此,让人在眼眶红过之后又释然——

    我们过得很糟糕,因为无人理解而孤独,因为倾尽努力也不得圆满而失落,还有很多很多的脆弱和伤心……

    但,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

    最后想说在摸不准主题的时候还是自己看电影比较好,同理心太强这个缺陷改不掉的。共情能力太强的人就像长反了皮毛的刺猬,露给世界的是粉红滑嫩的皮肉,内里都是坚硬的刺。外界的风吹过皮肉,里面的刺就竖起来,刺得人眼泪汪汪。可是泪崩样子太丑了……

     3 ) <无名之辈> 为什么不够好

    <无名之辈> 虽然未必当得起目前豆瓣8.4 的评分, 但仍然是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 它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三个技术领域: 演员演技, 市井气渲染, 戏剧冲突设计. 然而除了这些技术优势之外, <无名之辈>的剧本缺陷比较明显, 人设也经不起深入推敲.

    论其原因, 我认为导演编剧为了写出一处黑色喜剧, 找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 但他们却无法把握这种矛盾, 无法诠释出这种矛盾背后的时代精神. 以至于剧情到后期变得拖沓涣散, 多有虎头蛇尾之感.

    然而<无名之辈>目前的豆瓣评分如此之高, 甚至超过了宁浩的<无人区>, <疯狂的石头>, <疯狂的赛车>. 我个人理解, 这些溢美的分数是献给任素汐, 章宇, 潘斌龙 三人异常精彩演技的. 这其实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已经见过许多好电影被所谓 "流量明星" 给毁了, 最有代表性的是被杨幂一人毁掉的<绣春刀2>, 和被吴亦凡毁掉的<西游 伏妖篇>. 观众冲着演员演技额外给高分, 可谓拨乱反正, 不得不过头.

    只可惜目前<无名之辈> 叫好虽多, 仍然不够卖座, 也没形成<泰囧>, <药神>, <红海>, <战狼2> 那样的话题性. 我理解还是电影自身筑基不牢, 后劲不足. 考虑到以任素汐为代表, 主要演员的精湛演技肯定已经有许多优秀赏析献上赞美, 我也没有锦上添花的才能, 干脆不多谈了. 这篇文章只谈电影的不足之处, 也算是一份心意.

    电影名叫<无名之辈>, 而英文名叫 <a cool fish> (酷酷的菜鸟?) 其实这不像它的真名. "无名之辈" 这个文言词在中文语境里是陌生的 ( 往往是侠客谦称 ), 只有还原到西方社会中才知道什么意思.

    英文中有 "nobody" 和 "somebody" 的对比, 说一个人是 "somebody", 好比说他 "算个人物", "大人物"; 中国年轻人如果梦想一朝 "出人头地", 那么西方年轻人就希望未来能成为 "somebody". "some"其实是某种成就的谦指. 成为"somebody" 意味着能够 "do something" ( 有所作为 ), 并且做的事情能够 "mean something" ( 意义非凡 ).

    而 nobody 则代表了失意成年人心中的隐痛, 长大了发现自己并不能成为 "somebody", 混得 "庸庸碌碌", "籍籍无名", 只 "泯然众人矣". 但从这个角度来看, "nobody" 可以翻译成平凡, 凡人.

    然而, 如果一个人曾怀揣着 "somebody" 的梦想, 最终却沦为了 "nobody", 那么在一事无成的基础上还多了一种含义, "loser", 失败者. 这可是弱肉强食的西方社会里最看不起的一种存在了. 看过<阳光小美女> , <gattaca> 这类电影, 就知道西方文化中, 有何等恐惧自己成为loser, 就有多么歧视周围的 loser.

    这种loser 的典型形象, 在发达国家往往是 "闲人", 比如无法工作的酗酒者 ( <毒液> 中给落魄艾迪的形象 ), 或者日本在租赁房里遍地垃圾中沉迷动漫的啃老肥宅; 在中国则是盲流, 叫花子, 往往是在社会最边缘处挣扎着生存着.

    <无名之辈> 之所以叫 无名之辈, 因为主创团队挑选了一个西方市民社会中常见的主题, 精神内核是"nobody", 讲的就是现代城市里一群 失败者 ( losers ) 的故事. 这些失败者包括:

    - 马先勇: 没文化考不起协警, 酒驾害死妻子, 妹妹残疾, 钱都付了首付, 又被女儿厌恶, 自己在工地上做保安的马先勇. - 马嘉祺: 因哥哥酒驾而残废 - 眼镜和大头: 想要进城做劫匪出人头地的两个笨贼 - 高明: 一边移情别恋, 一边行将破产的开发商 - 高翔与马依依 : 都因为父亲是loser, 在学校也各种抬不起头 - 肇红霞: 进城务工成为熟练 "技师"

    电影围绕着这些loser 做多线叙事, 结构有些盖里奇风格, 放在国内来说, 有点像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和<疯狂的赛车> .

    多线叙事电影通常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是主要角色要有共通性, 要么参与共同的事情, 要么有共同的特点. 否则转场跳跃太大, 不仅观众觉得不连贯, 也会破坏故事的凝聚力. 第二点, 多线故事最终将收束, 因为一个共同的事件汇聚到一起. 这往往是为了把各条线索的冲突碰撞到一起, 从而迸发出能量, 用于阐释主题.

    <无名之辈>的主创确实在设计上考虑了这两点. 主要 loser 黑色幽默的行为背后, 其实有着相同的动机, 那就是"尊严" :

    - 马先勇: 想破案, 当上协警, 被所有人看得起. - 马嘉祺: 因为残废, 失去了尊严想寻死 - 眼镜和大头: 想靠打劫来赢得尊严 ( 办大事 ), 因为鬼畜受辱而嚎啕大哭 - 高明: 为了尊严, 不惜回到黑社会债主给他办的追悼会现场 - 高翔: 为了保卫父亲的尊严, 偷枪打黑社会头子. - 马依依: 被动角色 - 肇红霞: 被动角色

    多线叙事最终汇聚到黑社会头子给高明办的那场追悼会上. 这种设计的确有盖里奇或说宁浩的风格. 但诚实地从观影体验上来讲, 剧情到最后已经 "崩" 了. 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先说浅一点, 可以说电影里缺乏对 "反派" 的塑造, 导致剧情最后抓不成一团. 凝聚所有故事线的黑社会, 缺乏塑造, 看不出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黑社会大佬被抓鸟, 波仔各种被欺负, 诬陷, 两人扮演的都是搞笑役. 坏的一面没有文本, 只有设定. 所以 "肇红霞" 为大头诬陷波仔一节, 虽为了反转而设计, 却令人觉得颇不耿直.

    经得起考验的盖里奇风格, 一定有令观众深恶痛绝的大反派, 而且花了大量笔墨来刻画. 对比国内电影, <疯狂的石头>最后是笨贼, 黑心商人和 "高手" 之间的火并; <疯狂的赛车> 与之类似. 另一部同是重庆题材, 口碑较好的<火锅英雄>, 结尾也变成黑社会和劫匪的火并. 这种 "冥冥中自有天意" 的巧合叙事, 结合观众心中 "善恶终有报" 的价值观, 形成了极佳的体验.

    而<无名之辈>里的结尾大场面就比较糟糕了. 令人印象最深的马嘉祺, 脱离了主线. 大头的对手, 与其说是波仔, 不如说是警察. 肇红霞的妓女从良本就经不起细想, 眼镜来一句白头偕老, 更让人觉得突兀. 高明高翔半途下线. 马先勇先挨高翔一枪, 已经贡献了一生一次的瞬移. 最后和眼镜再次对上, 颇显冗余, 又在高潮之后, 观众情绪落下大半, 难以代入. 更不用说一直掉线的马依依突然送上生物课本, 几个特写让观众莫名其妙.

    一部盖里奇风格的电影, 在压轴的场面崩了, 其实等于全盘皆崩. 从这个角度看<无名之辈>的创意失败了. 然而 <无名之辈> 口碑仍然上佳, 其实都是靠第一流的技术要素. 首先有任素汐, 眼镜和大头 出类拔萃的演技, 加上创作团队刻画得非常丰满的市井气息 ( 超过了 <火锅英雄> ), 以及精心设计的戏剧场面 ( 摩托上树, b站鬼畜, 残疾人排照等等 ), 给观众贡献了非常愉悦的文本体验. 再加上烂片横行, 流量明星毁片不倦, 让观众不那么在意剧情上的硬伤了.

    那么, 为什么<无名之辈> 的多线叙事虎头蛇尾, 最后崩盘呢? 我认为有两个本质的原因: 第一是给演员凑戏太多, 不惜伤害结构. 第二则更本质, 主创们自己也把握不了真正的主题.

    凑戏这点很好理解. 想想王砚辉 ( 高明 ) 的角色, 爱上小三的剧情其实对推动主线逻辑可有可无, 也没有前因后果, 凭空就设计了很激烈的冲突. 王砚辉凭着他一贯超群的演技, 硬是把一个中年男人各种大喊 "爱上你" 的场景变得没多少违和感, 可谓用心良苦. 但这段剧情对哪个角色产生了什么转变呢? 他即便不回去挨打, 高翔也会开枪, 大头也会找肇红霞. 若不是王砚辉来演, 这段剧情只是一场尬戏.

    更不用说九孔的角色设计了. 想让九孔来耍贱搞笑倒是没选错人. 但为他设计的剧情都会崩人设. 九孔和肇红霞的床戏, 不仅让肇红霞风尘气更重, 还显得驾轻就熟, 见钱眼开, 乐在其中. 对比和大头牵手的妓女为屌丝从良戏, 反而更加说不通了. 九孔和陈建斌的交集又把马先勇毁的差不多, 为了买房贱卖妹妹给个贱人, 确认不是个人渣吗? 这些剧情漏洞都不敢细想.

    所以给角色凑戏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一出好戏>里孙红雷的戏份删到光, 不图流量, 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我重点想谈的是最本质的一点, 主创们虽然选了一个 "为尊严挣扎的loser们" 这样一个博眼球的命题, 却无法驾驭其中的时代精神, 自然无法把戏剧冲突凝聚到一个主题上.

    先说马先勇. 陈建斌演的这个角色其实有很好的对标, 那就是<寻枪>里的姜文. 然而<寻枪>里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精神内核, 那就是姜文饰演主角的强烈的耻辱心和责任感. 最后挡枪一幕, 在不惜姓名地牺牲之后, 心里却是解脱, 因为姜文知道不会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伤害任何无辜的人了. 角色的刻画升华到一个很高的利他境界.

    马先勇在剧情上的设计本可以参考责任心这个逻辑. 他是一个正义感和责任心爆棚的人, 只是因为没文化被社会排斥, 所以志气不得伸张, 却仍然义无反顾.

    但导演编剧赋予马先勇这个角色的动力, 却始终是出人头地的个人欲望与刚愎自用的鲁莽相结合. 而且这种结合还造成了伤害亲人的悲剧, 马先勇因自己的刚愎自用害死了妻子, 让妹妹残废. 他最合理的内驱力应该是 "内疚", 他能得到的救赎应该是一腔热血不惜为人牺牲.

    而实际的剧情是, 马先勇仍然是个只想着做大事证明自己, 刚愎自用的莽夫. 他对办案没有多少实质促进, 反而在梦巴黎被抓却缄默不语, 或是绑架了波仔, 都隐瞒了对办案有利的关键信息. 最后瞬移挡枪, 与其说是为女儿牺牲, 不如说是塞钢板抖机灵, 为博得警察一句可以做协警而策划的诡计. 而最后与眼镜陷入对决, 更像是过分自信导致的咎由自取, 还葬送了眼镜自我救赎的机会. 细细分析, 这个角色的悲剧性格毫无成长.

    如果一个角色导致他悲剧的性格没有成长, 那这部电影理应是讲述这种带来悲剧的性格. 于是另一个比较好的对标对象, 则是 <暴雪将至> . 段奕宏在<暴雪将至>中的角色性格和马先勇高度相似, 同样偏执鲁莽, 一心想出人头地证明自己, 忽略了身边一切人, 最后酿成种种悲剧. 命运的悲剧直指性格的原罪, 给剧外的观众以自省的空间.

    按这种逻辑, 马先勇最后得到的名利和亲人态度的转变, 都是支离破碎, 经不起推敲的.

    再说任素汐扮演的马嘉祺. 她最大的悲剧是, 性格中拥有强烈的自尊, 而命运却剥夺了她的尊严. 她想用自杀来保护自己的尊严. 这种刚烈气质在任素汐的精湛表演下, 诠释得非常好, 是角色最大的闪光点. 尤其是对马先勇那段对话, 异常精彩, 可以看到她原谅了自己的哥哥, 也进一步的证明, 马嘉祺这个角色并非因为憎恨世人不得解脱而寻死, 更强强调了她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尊严. 这个剧情设计得很好.

    然而马嘉祺最后因为眼镜流露的爱意, 而放弃自杀, 找回了生的希望这点, 其实也把角色给写下乘了. 马嘉祺其实不是因为残废本身失去了尊严, 而是因为残废, 导致她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 因为这种无能而失去尊严. 如果这个角色要得到救赎, 最好的结果是变得 "有能", 而在整个故事中唯一变得 "有能" 的机会, 就是马嘉祺的存在能最终感化 "眼镜", 让他没有一错到底. 这样马嘉祺虽然身体仍然是 "残废" 的, 但心灵的力量可以给这个角色 "生" 的意义. 要对标的话, <功夫> 里卖棒棒糖的哑女就很合适.

    然而马嘉祺仅仅因为终于有了个喜欢 ( 也就一份缘分 ) 她, 给她带来感动的人 ( 而且是loser ) 存在, 就找到了活的意义, 难道说她一直寻死只是因为没个人样的真心关心她吗? 刚烈的形象一下子和 "怨妇" 重叠在一起了. 马嘉祺仍然是一个无用的废人, 而且还因为有个loser 真心喜欢她, 从而放弃自尊接受了这个废人的命运. 这么看起来, 马嘉祺是堕落了, 而不是救赎了. 我对编剧的设计是很不满的.

    大头和肇红霞的故事细细讲起来, 就更加烂糟. 一个糊弄鬼的真情屌丝 + 妓女从良戏. 只是潘斌龙先抑后扬, 把这个角色塑造的如此丰满, 让观众不知觉代入了角色. 不然这个故事在网上得被骂死. 这个故事的破绽不在于大头, 而在于肇红霞. 要写好妓女从良的故事, 需要至少三个内驱力, 第一是为什么做妓女, 第二是为什么不想做妓女, 第三是为了从良付出怎样的代价. 那么对标的角色最典型的是<喜剧之王>里的柳飘飘了. 有了源自角色自身的内驱力之后, 才让嫁一个loser 这个事, 变得合情合理.

    问题是, 肇红霞进城务工, 为什么一定要做妓女呢? 这里面若无一个合理的交待, 只能从当事人爱慕虚荣赚快钱上找理由了. <无名之辈> 可以在波仔身上给肇红霞做文章, 也可以俗套一些在肇红霞的家庭悲剧中做文章. 然而电影为主演们凑戏太多, 根本没有篇幅着力于此. 更糟糕的是, 肇红霞和九孔那段床戏把笑点集中于 "嫖娼" 这个行为本身, 反而让这位 "霞妹" 出尔反尔的风尘气爆棚. 当代妓女为屌丝从良, 好比古代小说妓女为穷酸书生从良一样, 确定不是一种劣质的洗脑, 对我们屌丝的智商侮辱吗?

    最后说说贯穿全剧, 着墨最多的角色 "眼镜". 这个角色的设计点在于反差萌, 自诩为悍匪, 其实内心善良干不了什么坏事, 属于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 因为自尊过强, 反而误入歧途. 这种角色在 以小市民为主角的都市电影里再常见不过. 就算你长得像刘德华, 周润发, 古天乐, 周星驰一样帅, 都可以设计出类似能引发共鸣的好故事. 更何况 章宇 还长得更凡俗, 染个发就像极了乡镇大街上可见的叼黄毛, 塑造这种误入歧途的小市民没有违和感.

    "眼镜" 是 <无名之辈> 里各种荒诞情节的根源之一. 他误入歧途的悲剧, 来源于强烈的自尊, 和卑微的社会身份两者的强烈碰撞. 最擅长设计和塑造这类角色的毫无疑问是周星驰. 但周能够把握住这种角色最关键的内驱力, "自强" 和 "善良". 但<无名之辈> 的主创们却把两者都丢了.

    想想看周星驰在<功夫>里塑造的角色, 从小因为孱弱被坏人欺负, 为了不被欺负自己也要做坏人, 把打人杀人放在嘴巴上, 行为荒诞无稽引人发笑. 这一部分, 和 "眼镜" 在马嘉祺家里的演出是有一致性的. "眼镜" 自诩为要做大事的悍匪, 却只敢抢个银行旁边的手机店, 把自己搞的各种狼狈不堪, 还对一个残废的女人无可奈何, 恰恰是内心 "善良" 的一面让他做不出真正悍匪该做的坏事. 一切荒诞发笑的逻辑背后, 就是悍匪这条"歧途" 和内心"善良" 碰撞产生的矛盾.

    "眼镜"最关键的转折点, 在于他暴露出自己 loser 的一面后, 和马嘉祺内心中的孤独痛苦 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不忍心给马嘉祺开煤气自杀, 却也没有一走了之, 还想承担起马嘉祺的未来. 这是一个设计得很好的 "救赎", 非常适合眼镜这个角色.

    然而在电影末尾, 眼镜陷入与马先勇的对峙中, 最终因为礼花响声, 他还是开枪了. 这一枪把 "眼镜" 的救赎彻底崩飞. 他本来只是个没做过什么坏事的憨批, 但在逃亡还是被捕的对峙中, 他情急之下开枪了. 会开这一枪, 打伤无辜的人, 作为一个角色, 他就没有资格去控诉命运的不公, 而是他内心中本来就有为自保伤害无辜的这一面, 一切无法怨天尤人.

    对比周星驰在<功夫> 里塑造的角色. 因为被坏人欺负而嘴巴上说要做一个坏人, 但实际上从没有伤害过任何人, 而到了被火云邪神威胁的关头, 他却仗义出手, 用最关键的抉择证明了角色 "善良" 的一面 ; 尤其是被火云邪神打爆头了, 还伸手拿个小木头敲他头那段, 更是把角色 自尊的一面, 从 "不自量力" 升华为 "自强不息, 宁死不屈" . 刻画得太精彩.

    而 "眼镜" 在本该得到救赎之后, 却因窘迫开枪伤人, 束手就擒. 再让我们来琢磨这个人设, 稍微一想, 就更糟糕了. 世上那么多平凡的人进城务工, 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而你眼镜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屈辱, 没有什么糟糕的经历, 偏偏要选择抢劫出道呢? 只能说这个人本来就恬不知耻, 游手好闲, 所以咎由自取.

    综上所述, 其实到了<无名之辈> 的末尾, 每一个角色的命运都没有本质改变, 都没有得到真正救赎. 最后的和平结局其实是千疮百孔的.

    但我仍然觉得, 主创们未必仅仅因为能力不足, 导致剧情到最后崩坏. 因为每个角色都没有救赎的话, 那<无名之辈> 本可以拥有一个更高立意的结局: 彻底黑暗的悲剧.

    一切遭受不公的角色, 虽然拼命努力赢得了转机, 但仍然逃不过命运的泥沼, 最后沉沦下去. 马嘉祺可以最后仍然深陷绝望, 自杀不得; 肇红霞幻想破灭, 回去做妓女; 眼镜和大头入狱, 前途无望; 而马先勇, 干脆死了, 而且算是自找的. 当结局如此黑暗的时候, 电影的主题反而有机会往更高的方向升华.

    当一个 loser 的一切正向努力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难道还能用鸡汤那套怪他不够努力? 那真正的问题, 一定在于残酷的社会秩序本身.

    <钢的琴>就有与之相近的颜色. 在大下岗时代一大群灰头土脸的loser, 经历了各种不如意, 却用他们卓越的工业技能真的做出了一架 "钢的琴" . 当女儿真的把钢的琴敲响那一刻, 你不仅和主角们一样的想到, 做出了这架琴, 又有什么卵用呢?

    这时才能看明白, 与其说底层loser 的奋斗是为了改变命运, 不如说, 是为了在改变命运的过程中找回奋斗的动力和人的自尊. 而真正的不公, 真正的黑暗, 在于这个践行丛林法则, 残酷无情的时代.

    我认为<无名之辈>的导演编剧们, 其实隐隐中是有这一层立意的. 在别的角色身上体现不到, 但对 "眼镜" 这个角色是有这层立意的. 所以眼镜才会在最后一幕, 因为这个城市的庆典礼花的惊吓, 而开枪葬送了自己的救赎机会. 城市的庆典, 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电影中所有的 loser 本质上都是因为脱离时代, 被这座城市漠视, 遗弃的一群边缘人. 他们没有正经的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法融入现代城市的秩序, 一个个走向歧途, 深陷泥潭. 最后城市用它固有的秩序, 把这些格格不入的弃儿们踏在脚底, 还用美丽的礼花, 进一步的嘲弄这些 loser 无用的挣扎.

    这一层立意即便拍出来, 估计也不可能过审吧.

    文章就到此写完了. 为一部倍受好评的电影, 写一个全篇挑刺的影评, 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是我为任素汐, 章宇, 潘斌龙三位演员精湛演出送去的一份敬意. 他们的表演让我也获得了不少感动. 希望真正演技好的演员终能赢得这个舞台, 为我们留下能够铭刻时代精神的佳作.

     4 ) 深陷命运的迷宫,也要站着输

    每年11月,常常都是进口片爆发、重磅华语片尚未出席的一段档期。所以也完全不会想到,突然蹦出来的这部《无名之辈》,会成为这个月的华语片黑马。此前完全名不见经传的它,很有可能,就是11月的豆瓣最高分华语院线片

    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玩结构的国产小成本电影便不断地涌现,近年来如《心迷宫》、《提着心吊着胆》、《命运速递》等等,层出不穷。

    而《无名之辈》,则是今年的又一部代表作。它在仅有的几个固定场景中,有一条绝对的主线(劫匪视角),同时又打乱了部分剧情发展的时间脉络,叙事碎片纷至沓来,需要观众动用脑力将其拼图。

    在一座山城中,一对刚出道的劫匪(章宇&潘斌龙)、一个落魄的泼皮保安(陈建斌)、一个身体残疾却性格彪悍的残毒舌女(任素汐)以及一系列生活在社会不同轨迹上的小人物,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相遇了。故事的起点是一把丢失的枪和一桩发生在城中的乌龙劫案,接着便延展出了一幕幕荒诞喜剧,背后则是每个人物身上的辛酸和痛楚。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故事环环相扣,以极为巧合的方式交织在了一起。

    这类荒诞喜剧在剧作的形式上,也许已经很难让观众感到新鲜——毕竟,它们在拉扯多线叙事的手法上都高度“同质化”。这也是为什么,《提着心吊着胆》、《命运速递》的口碑都不太行的原因。

    与它们不同的是,这次《无名之辈》能在口碑上取得成功,并不是仰仗于复杂的叙事结构,而是因为其尝试着在结构的框架下转换创作方向。它的惊喜之处在于切口很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人物、每段情感的触发点。

    导演饶晓志提到,电影的灵感来自尧十三的《瞎子》这首歌,它是贵州方言版的《雨霖铃》,带着乡土味浓厚的悲情色彩。后来,故事就索性在贵州的小城都匀拍摄。之前对贵州的电影印象,尚且停留在蔡尚君的《人山人海》和陆川的《寻枪》里。《无名之辈》则打破了这一点——非常明显,这部作品来源于这个点子,而在这个点子繁衍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应该去靠拢的方向。

    这个方向,就是西南土味方言对骂的幽默感、荒诞的情节错落着辛酸的过往、完成度很漂亮的群戏,三者协同效力,加在一起抓到了观众的共情点。特别是在演员们不错的表演中,这部电影找到了它情感的落位。

    再来谈谈片中表演最好、最撑场的两位演员:章宇和任素汐。两者几乎每场戏的表演都是好的,章宇甚至在电影中压过了陈建斌一头。

    章宇和导演一样,都是贵州人,在电影中也最为“合衣”。我们对他的熟悉,无疑来自于暑期档《我不是药神》的“黄毛”,这个表演也成功为他争得了今年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这次饰演一个可笑又带着温情底色的劫匪眼镜,他奉献了不输《药神》的演技水平,对喜剧桥段的自然表现和最后时刻的复杂情感,都有着很好的把握。

    《驴得水》之后,网上风评一直很好的任素汐,这次饰演一位因车祸而高位截瘫、只有头能动的“泼妇”。由于她的戏份只能靠一张脸来完成,所以表演在乍看之下,会容易显得多为夸张的面部表情。但其实我在看这部电影时,不会认为这样的表演是“过度用力”的,因为她的确抓住了人物的精髓,在每个关键的转折时刻都靠表情的变化传递出信息量。

    说到底,日常生活里充斥着的荒诞感,就是这部《无名之辈》想要探讨的话题。里面各色的普通人等都像无头的苍蝇般兜兜转转,但又坚守着自己的善意和人性,不肯对生活和自己的尊严低头。如果说,很多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前半段时还会持着观看闹剧的心理,那么到了后半段,大部分都会陷入到一种“捧腹的悲情”状态。

    片子转变的戏眼,在我眼中就是那场暴雨突降的天台戏——已经彼此熟悉的三个角色,在冲突中各怀心事,主人公们不堪的过往和卑微的真面目被揭开。其实这一刻,每个人都能在另外两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虚荣、自卑和脆弱。

    看着人物们遭受的一切痛苦,你可能很难一笑置之,却又真的很难不笑出声,所谓的“啼笑皆非”,便是这种感受。总有些无名之辈,走在生活的穷途末路上,无法逃脱地陷入命运的迷宫。生活胖揍了他们一顿,让他们颜面尽失。这时,是要选择放弃、得过且过、甚至寻死,还是不甘陷于泥沼、拼命去争一口气。电影中的角色们,大多都选择了后一条路,去不断地反抗生活,站着维系自己的尊严。

    当烟花漫天的结局到来,我们才发现:哪怕输,也足够了。

     5 ) 《无名之辈》评分口碑虚高了,真的

    讲真,《无名之辈》的名字和海报,真的是没有任何吸引力,是那种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人滑过的国产片,但后台太多人安利,再加上看到豆瓣的评分8.4(目前),于是我抱着极高期待,去看了《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如今火热的黑马效应,很像当初《疯狂的石头》不管从海报宣发,还是从主创名单来看,也都是非常不显眼的,但后来变成了当年的黑马,甚至影响了国产电影创作类型,一直到今天《疯狂的石头》还在影响着。

    先说《无名之辈》的优点,影片让我惊喜和意外的,是它的野心,在创作类型上《无名之辈》被众人套上了黑色幽默,喜剧的标签,但影片想要表达更多的东西,在执行上其实是合格甚至是上乘的(后面会说不足)。

    《无名之辈》的暴力不是本片主旨,爱才是。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的故事,好的故事能让角色在无形中越来越感知到爱,而不是让角色变得越来越强才能体会到爱。

    从对方最不堪的痛苦开始,才能触碰到彼此灵魂最深的爱。

    而这种慢慢体会到爱的过程,完全被任素汐演绎出来,她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仅有的五官表演,这就非常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力和微表情。

    一个很细节的地方,影片在闪回任素汐出车祸的时候,也没有给到任素汐任何肢体动作的表演,依然是仅有头部在表演,影片故意要把任素汐的局部表演发挥到了极致,而任素汐也事半功倍的完成了任务。

    还有就是任素汐小便失禁时,之前她的霸道和蛮横都荡然无存,她为了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她最终显露了自己的惊慌失措和求饶,这也是她为何轻生的重要理由之一。

    一个人对生活绝望,不是因为病痛和折磨,而是觉得没了尊严和爱。

    而任素汐的高光时刻,是在和陈建斌饰演的马先勇的兄妹对话上,任素汐选择了原谅她哥,也是对命运不公的原谅,但原谅不代表需要继续前行,相反是想放下一切更轻松的面对死亡,这也是我觉得影片最高级的处理。

    很多人说任素汐这一条线,其实完全可以做成一条绝对主线,主导整部影片,任素汐也完全能胜任绝对女一号。

    大家说得也不无道理,我也很想看到一个独角戏任素汐版本的《无名之辈》。

    为何大家觉得任素汐的故事线最好看,除了任素汐的表演,还有就是任素汐人物动机十分流畅和真实,只有真实自然的人物动机,观众才能因此产生共鸣,而不是因为她高位瘫痪导致观众产生怜悯。

    在众多影视剧中,不管是可恨可怜之人,或者讨喜可爱之人,我们并不会因为人物的身体状况去作为共鸣的考量标准,而是从人物的人生轨迹,性格,还有TA对人生的重要决定,去了解这个人,走进TA的内心,从而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生经历。

    所以我们能从任素汐的角色中,看到我们曾经生活的不堪,也能感受到角色面对无尊严生活的绝望,任素汐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能从她的性格看得出来。

    除了任素汐,陈建斌饰演马先勇的人设,也做得不错。

    马先勇为了做协警,不惜一切去冒险侦查破案,这和《暴雪将至》的主角人设十分相似,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暴雪将至》的余国伟,动机目的是发自内心的原始表现欲,这一种自负的探案欲,以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

    而马先勇的动机,我们倒推回当晚马先勇出车祸时,职位丢了,老婆死了,妹妹瘫了,女儿疏远了。

    所以马先勇重新拿回协警这个职位,是为了试着重回他人生的正轨,因为他不能让老婆起死回生,不能让妹妹重新站起来,不能让女儿对他选择原谅,那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拿回自己协警职位,这起码能找到以前正常生活的一点影子。

    因此马先勇拼了命去邀功,找枪,破案。其实把马先勇这条内心戏做足做细,再结合任素汐的线,然后用抢劫案来作为辅助,说不定能挖掘更精彩的内核。

    可惜的是马先勇这一条线,被《无名之辈》的多线性叙事给打乱了。

    至于其他角色和其他线,看下来总感觉是一部伪多线性叙事结构,离《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追凶者也》,《心迷宫》还差一段距离。

    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比如任素汐这一条线,如果剔除掉,其实她并不影响最终大头找霞妹,也不影响眼镜和大头之间兄弟的矛盾。

    换句话说,眼镜和大头当初如果躲进了一个空房间,不久大头还是会收到了霞妹的信息,然后大头被眼镜训斥,两人闹崩,大头离去,任素汐在不在场,都没影响他们两人的矛盾冲突。

    只是说,他们去的不是空房间,而是一个有任素汐的房间,而任素汐的故事还挺好看的。

    还有追债人和逃债人,逃债人儿子找人等支线,都太独立存在了,这些事件最后只是因为巧合凑在了一起。

    你们会说《疯狂的石头》等片子的多线性叙事,同样也是因为巧合绑定所有人物,但大家不要忘了《疯狂石头》的细节,影片的所有巧合事件,每一个事件的决定和发生,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事件,而且每个事件的核心都是石头,这才是多线性叙事有意思的地方。

    但是《无名之辈》不管是任素汐的线,还是逃债线,要债线,甚至是莫名其妙的九孔爱任素汐的线,都对枪的线索没有任何帮助,随便拿掉一条线,故事结局的走向,最终都不会变。

    所以总结下来,《无名之辈》其实就AB两条主线,一条陈建斌探案线,一条任素汐求死线,这两条线又延伸了很多支线,然后导演把所有线打乱,变成了伪多线性叙事。

    我们再来看《心迷宫》,影片里所有的人物的故事线,都聚焦在那具尸体上,每一个人的动机都不一样,他们之间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其实却紧紧锁定。

    《疯狂的石头》也一样,道哥团伙,保安小队,香港大盗,黑心老板,甚至连单纯骗取美色的龟儿子,都和翡翠石头绑定在了一起。

    所有事件和人物的命运,无形中绑定在一个节骨点上,这才是多线性叙事的精髓。

    但《无名之辈》显然玩熟了套路,但玩不到精髓。所以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很多人物的动机和决定,是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

    我不做杠精只说最明显的,就是第三幕大结局片段。从故事剧本角度来说,影片是希望在第三幕里,用一个事件解决所有问题,最后再来个升华,这也是几乎所有主流电影的第三幕叙事结构。

    《无名之辈》也是这么操作的,影片把几乎所有人物聚集到“悼丧”大会上,比如马先勇为了寻枪,高明为了尊严,黑社会为了讨钱,警察为了破案,大头为了追女孩,眼镜为了...成全大头,热血高校生为了...热血(我???)。

    大家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人物有足够的动机,不得不跑去悼丧大会的,所以说影片这个操作,就是我说的剧情需要,这样人设动机的强扭,让人觉得特别不自然。

    或许吧,由于评分和大伙的安利,让我对《无名之辈》期待太高了,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抱有太多对人物和故事的延伸的渴望,虽然看下来觉得影片在某些方面很出彩,但片中的问题,深究下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制造更多惊喜。

    我的综合评分是7.2,豆瓣8.4确实让我觉得惊讶,或许“笑中带泪”这样的国产杂糅类型,已经成了国产电影类型重要标杆了。

    如今国产电影如果不“笑中带泪”,貌似评分都上不去了,诚然“笑中带泪”类型很讨喜,但真正高分电影,应该不能止步于“笑中带泪”。

    而且“烧脑”,“多线性叙事”成了国产电影保证质量的托辞,这类电影不搞出点花招来,貌似就难以服众。

    似乎大家开始习惯并喜欢用电影的“故事”好与不好,来评价一部电影的质量,比如看得懂并感动到自己的就是好电影,稍微过于晦涩就不是好电影。

    大家也开始忘了电影的光影感,镜头语言,麦高芬,影调,甚至是基本的蒙太奇。

    大家也完全不在乎一部电影结局是否“伟光正”,情节是否太过于“情景话剧”,人物对白是否大于影像空间表达。

    《无名之辈》的高评分是否预示着,电影的套路业绩,已经远远大于电影艺术本身了呢?观众是否还能回归正常理性,去看待那些曾经打开更大格局的经典电影?!

    这,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6 ) 《无名之辈》迈向六亿,说明了什么?

    早上看新闻,说《无名之辈》的票房即将迈过六亿。《无名之辈》会受观众喜欢,是我能预见的,但票房到这个数字,却是我始终没有想到的。

    如果《我不是药神》接近40亿的票房是真实的,《无名之辈》的票房区区几亿似乎也不该大惊小怪。毕竟,观众实际上是同一批人。

    《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有迹可循,它所使用卓有成效的叙事策略值得借鉴,我所不喜的是它对真实事件的“改编”。要么不从现实取素材,要么尊重现实,这是电影作为艺术的伦理起点。

    相较而言,《无名之辈》在制作和质量上都无法与《我不是药神》相比。人物只有表演的外壳,无法在情感、环境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这当然是从戏剧引入的恶习,章宇和任素汐身上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

    但两部电影寻求认同的策略却是同一的:贩卖悲喜交加的情感点,既让你笑又让你哭。创造者很懂得如何引导观众走进自我情感的陷阱,而不是角色内心。只是电影与戏剧的区别在于它需要“真”的幻觉,而不是“假”。

    观众是被动的,他们困厄在自我营构的感动中。泪水与其说为电影中的角色流的,不如说在被自己感动。他们坐在椅子上,无力动弹,只能任由影像调教,在一条悲喜交织的巷道里被驱赶奔走。

    电影应当解放观众感受的可能性,尊重每一位观众独特的观影经验,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一种观看模式。如果每个观众都从电影中找寻到自己的东西,这部电影即便不是佳作,也不会差到哪去。

    由此看来,《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是有所欠缺的。没有给予观众一定空间不是这类电影本身就缺失的东西,它反应在创作者的素养上。你是想驯养观众,还是归还(并激发)他们判断的能力?

    这有本质的差别。观众作为弱势群体,只能对着银幕来回对自己的情感经验,这决定了创作者在为观众提供体验的过程中具有多大的权力,事实很残酷:几乎是百分之百。

    首先是观众败坏了,这种败坏又脱离不了来自创作者的驯化动机。所以,反向运动其实“相辅相成”。中国电影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没有谁能难逃干系。

    因为创作者创作了这样的作品,观众于是被培养成相应的口味,而观众清一色的口味又反过来引导创造者量声定做作品。没有什么是清白的,两条交缠的螺旋线一旦闭合,电影也就离意识形态的工具不远了。

    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唯有等到新的创作者不断到来,打破恶性循环。他们能提供给观众崭新的感知方式,从而将定型的情感结构重新敞露出可能性,在打开和闭合的不断运动中形成为新的观影经验。

    寄希望于观众,只会穷途末路。观众作为群体,只是一个被动的虚拟存在。少数的人率先冲破这个循环,改变不了观众整体的惰性和病态。

    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创作者手中,这也是为何我们要反对《我不是药神》和《无名之辈》之类电影的原因,它们无非在加速这个漩涡的恶性流动罢了。观众(群众)最终变为了奴隶,而不在是潜在变革力量的来源。

    这一切似乎从能从政治中找寻到影子。无力发声、无法行动,不能提出异议的群体,是以缚身于座椅的观众为象征的。那些惨淡的笑声和喧嚣的泪水,也成为了政治谎言的最好借喻。

    我们的国家需要如同此类观众一般的公民,陷在幻觉中,并为它歌功颂德(柏拉图式的“洞穴”)。而这,只有被阳光刺目过的局外人才能看得分明。相较于目盲的大多数,他们永远是少数。

     7 ) 《无名之辈》的好与不好

    1

    每次看到“多线叙事结构”的国产片,我都会格外警惕。

    自宁浩的疯狂系列《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通过娴熟地运用这一结构赢得满堂彩后,再次将该结构发扬光大的,是2014年的一部低成本农村题材电影《心迷宫》。

    此后,看到甜头的电影人们纷纷盯上了这块蛋糕,多线叙事电影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单单近三年就有不少于6部电影诞生,包括《火锅英雄》《情况不妙》《追凶者也》《暴裂无声》《命运速递》以及今天我们要聊的这部《无名之辈》。

    为什么会对多线叙事格外警惕?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一种极为讨巧的结构。

    其讨巧之处在于让观众切实地过了一把上帝的瘾。

    当然,这还不止是“举拳难打笑脸人”或“吃饱了不好意思骂厨子”的问题,其更大的陷阱还在后头。

    多线叙事的本质是什么?

    是利用观众的“全知”与剧中人的“偏知”之间的落差来制造戏剧性。

    影片中各条叙事线上的人物,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当线与线产生交集时,往往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

    比如《疯狂的石头》里厂长儿子谢小盟以假翡翠调包真翡翠,并将真翡翠送给女友菲菲,后道哥等人从菲菲那里得到真翡翠,以为是假的,又自作聪明地再次使用调包计,用真翡翠换回了假翡翠。

    在整个过程中,剧中人浑然不知地做着蠢事,观众则以“旁观者清”俯视着“当局者迷”。而俯视的结果是看见了冥冥之中的命运。

    那命运,在《疯狂的石头》里,是将真翡翠奖赏给了无心窃取且拼命守护它的人;在《心迷宫》里,是父子在殡棺前的低头沉默,共同体认了罪与爱的极致交锋……

    那么呈现命运感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是制造巧合。

    而且巧合越离奇,命运感就越强。

    于是这就隐含着一个悖论:明明对故事合理性伤害最大的“巧合”,在多线叙事电影中却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技巧,使得看其他电影我们会称之为“这也太巧了吧”的情节,在多线叙事电影中成了“这就是命运啊”的感叹。

    这种极易将“生硬的巧合”错认为“巧妙”的倾向,是我所以警惕多线叙事的理由。

    因此看这类电影,我会格外小心,避免被编剧带节奏,忽略了故事的基本合理性。

    2

    说回《无名之辈》。

    影片分为四条故事线,两主两副。

    两条主线分别是:马先勇寻枪的线,眼镜和大头抢劫的线。

    两条副线分别是:高明和情妇的感情线,高翔和依依的青春线。

    另外还有嘉祺、真真、波仔、刘五、王顺财等粘合剂式的人物,将各条线彼此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物众多、支线庞杂的大群戏。

    这四条故事线,支撑起同一个主题:一群小人物该如何“拿回”自己的尊严。

    之所以用“拿回”一词,因为尊严人人有之。只不过对于小人物而言,尊严又是极易丢失的东西,需要拼尽力气捍卫。

    就像片中的马先勇捡到了一把枪,本以为能借此立功当上协警,不想枪被人调了包,他只得再次踏上寻枪之路。

    这把一丢再丢的“枪”,就象征着马先勇亟待拿回的尊严。

    这是一部典型的“主题先行”的影片。

    主题先行有好也有不好,好处在于主题鲜明,有穿透力;坏处在于为了扣题,难免有生拉硬凑之嫌。

    我们仔细审视一下这四条线就会发现,除去马先勇的线较为丰满,其余的线都是比较单薄的。它很像一面“一粗三细”四条腿的桌子,共同托起名为“尊严”的桌面,但究竟承重力如何,在于观察的角度。

    单看马先勇这个角色,让人想起《暴雪将至》里的余国伟。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个“警察梦”,且都具备过硬的刑侦能力。余国伟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步步逼近真相,而马先勇最终追到了枪,并抓获了抢劫案的罪犯。

    然而,他们的悲剧命运也是相同的,出色的能力并没有为他们赢得应有的尊重。余国伟始终无法跨越警局的围墙,马先勇也终究不能如愿做协警。他们因为身份、教育、地位的低下,被决绝地挡在体制的门外。

    除去这一层外伤,马先勇还有内伤。而这层内伤细究起来,也不过是外伤的又一次内化。

    在队长的庆功宴上,或许是因为终于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而狂喜,或许是为讨好队长而卖力表演,老马喝得酩酊大醉,后酒驾出了车祸,造成了妻子的死和妹妹的终生残废。

    此后的老马一蹶不振,他要面对女儿的冷眼和妹妹的恨,在负罪中活下去。

    因此寻枪对于他来说,就不只是一次自我实现,更是要在残破的生活里证明自己可以重新担当起父亲和哥哥的角色。

    可想而知,在马先勇的身上,尊严是何等的重量。

    影片最动人的一场戏,当属马先勇与妹妹马嘉祺的隔门对话。

    老马并不知道妹妹是在向他告别,他听到妹妹说的知心话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在他心里,他一天也没有原谅过自己,所以他只有听到妹妹像往常一样骂他,才感到安心。

    而当他转身离开,去赴最后一场舍命之约时,妹妹的一句“我不怪他了”,将所有怨恨归于释然。

    可他们谁也不知道,门内门外隔开的,竟是两场生死。

    最终,马先勇替女儿挡了枪,并用那把假枪,机智地缴获了劫匪的真枪。

    影片中出现的三把枪在马先勇身上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而他也终于为自己寻回了真的尊严。

    应该说,马先勇的这条叙事线是最完整也最丰满的。

    3

    由此我们再去看另外三条线,就显得过于粗糙了。

    这也是多线叙事结构很容易遮蔽的又一问题:通过交叉叙事来延宕某一支线原本单薄的剧情,使之看起来丰满。

    存在感最低的是高明和情妇的那条线,基本讲了一个地产开发商包二奶、欠钱跑路又良心发现的故事。

    姑且不论地产开发商是否能用“无名之辈”来命名,就说整个故事线,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支线开始时,高明已在回城的路上了,支线结束,回到西山大桥与其他支线汇合。

    没有起因和转变,只有结果。而毫无细节支撑的一意孤行,近乎于强行洗白。

    再说高翔和依依的青春线,基本就是一条辅助线。高翔的行为是为了捍卫父亲高明的尊严,依依的行为也是配合父亲马先勇而进行的反叛与和解。

    至于从高翔扯出来的兄弟情,看似热血,但是偏题了,成为了一种煽情的变奏,有效却不高明。

    最后我们看看眼镜和嘉祺的情感,这也是打动了很多人的一条线。

    其实在这条线里,话剧出身的饶晓志导演处理得相对更为从容,因为它更像是一出小小的舞台剧。情节基本发生在同一空间,有绑架的紧张感、有搞笑、有爱情,再加上三位演员的出色演绎,这么说吧,如果把它放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会是一幕很不错的由表演驱动的小话剧。

    可惜放在电影里,表演的性质被抽离,作为现实戏剧来看,无论是演员状态还是剧情走向,都略显浮夸。

    特别是眼镜和嘉祺的感情戏,发生在如此仓促的相遇里,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彼此生存境遇的理解上,是更为妥帖的,迈向爱情的步伐就显得过大了。

    那为什么以上的种种仓促,是不易察觉的呢?

    很简单,因为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的故事,被交叉剪辑进了一个复杂的结构里,仓促感被摊薄了,情绪转折也就不那么突兀了。

    如果抛开其他支线,单看这条线,你就能清晰地看见它的问题所在。

    对于其他两条不够丰满的线来说,也同样如此。

    4

    最终,所有的线归结于西山大桥的那次大汇合。

    你还是可以细看看,这样的汇合中有多少巧合是牵强的。比如波仔为什么会去?以至于警方为什么会断定要在那里拿人?再比如最后眼镜和大头为什么要上救护车?难道不该跑路吗?

    导演很聪明,用一段MV式的画面,在尧十三的歌声里,把所有人的处境串起来,为最后的相聚造势。

    可冷静下来,还是能看到一些生硬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无名之辈》还是近期值得一看的一部国产片。

    评价一部电影,简单的下一个好片或烂片的结论是容易的。但在我看来,没有这样截然分明的结论,我只会去细说一部电影哪好、哪不好。

    《无名之辈》的好与不好,都藏在多线叙事的结构里。

    再看同类型的电影,我们最好有同样的警惕。

     8 ) Loser们,现在让我们赞美失败(附导演专访)

    对于中国式喜剧,我一直都是很提防的。在一堆商业大片里,总有人搞出那些尴尬的笑料,也永远都有人在电影院里跟着哈哈大笑。我又要拿那个被我举了很多次例子的大大大大烂片《摆渡人》举例了……影院里还是有很多人笑的,包括我写它不好的影评,时隔两年,还不时有人来豆瓣反骂我。可我当时只是冷冷看着,心里觉得梁朝伟和我男朋友金城武接这样的电影,太可怜了。

    我一直是电影院里冷静的那一个,可有时还是会被一些笑料带跑,笑完之后,觉得自己笑得太廉价了,不值。当坐在电影院里开始看点映场暨导演、主演见面会场的《无名之辈》时,我一开始也带着这样的防备,因为看到简介上写着:“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喜剧”,这样的形容很多片子都爱用。

    可是看到最后,我却是一边笑一边已经哭肿了眼睛……突然觉得很爽,很久没有一部国产片可以让人哭哭笑笑到这样。于是我觉得我必须要和导演饶晓志聊聊(后面有专访)

    电影叫作《无名之辈》,英文名叫作《a cool fish》。采访时,导演饶晓志解释,“可以说是一条咸鱼,就像周星驰电影里那种。它也有无耻之辈的意思。”

    BY 黄佳诗

    很多年前,我很爱的PK14乐队主唱杨海崧出过一本短篇小说集,叫作《现在让我们赞美富人》。如果用在《无名之辈》身上,我很想叫它《现在让我们赞美失败》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失败的劫匪引出来的故事。

    两个乡下到城里的蒙面劫匪有一杆枪,想要去店里打劫,一个想抢点钱娶到喜欢的姑娘,一个则空有做悍匪的“壮志”。结果,两个人都又蠢又怂,看到银行有保安就不敢进去,于是打劫了一家手机店,在柜台里抢了一堆手机,觉得就要发财了。

    他们逃进了一户居民楼,发现里面住了一个全身瘫痪只有头部能活动的女人。女人谩骂耻笑他们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惧怕他们手里的枪,她是一个一心想死的人。

    又是一杆枪,引发了一个烂尾楼事件。在烂尾楼的工地上,债主拉横幅要债,给逃走的房产商办丧礼,但他们能吊起来打的,只有工地的保安。这个保安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踏糊涂,他也借了钱买这里的房,欠了别人10万块,女儿的学费也交不起,而他的人生梦想就是能当公安局的协警。

    所有故事,都被串了起来。而看到最后,你会发现《无名之辈》里,所有人都是失败者。更让我感叹的是,导演饶晓志,真的是太会挑演员了!

    保安马先勇是个失败者,找来了陈建斌演。虽然一开始还会因为《甄嬛传》里皇帝的印象太深而让人有点出戏,可陈建斌真是一个好演员,他让你觉得他就是保安本人,中年发福又颓丧,带着一些猥琐的小聪明,还爱虚张声势。他唯一努力的事情,就是他真的想成为一名协警。

    两个贼也是失败者,找来的演员是章宇和潘斌龙。章宇之前就让人印象很深刻的角色,是《我不是药神》里的黄毛。这一次,他演的角色叫作“眼镜”,依然又酷又痞。潘斌龙演他的搭档大头。他作为一名著名的喜剧演员,跟着他的师父冯巩还上过春晚。

    唉,这两个贼到底有多笨呢,就像英剧《9号秘事》里的那对笨贼……真是看到不得不笑。

    下面插播一条新闻:

    只有头部能动的瘫痪女人马嘉祺也是失败者。演她的是任素汐,真的是演得太好了,作为一个话剧演员出身的人,她在《无名之辈》里没有任何肢体语言,全靠面部表情和台词,从一开始辱骂的泼辣,到后来无助的惨淡,再到最后的那一点点温情。

    饶晓志对她真是太“残忍”了,看到她本来还在用方言大声骂着,突然噤声的那一幕。我心像是被扎了一下,拍得太狠了。

    我几乎大多数的眼泪都献给了她。她戏份最后的那一点点小温情,浪漫程度几乎可以媲美《甜蜜蜜》里曾志伟的米老鼠。这真的是很高评价了。

    带着情人逃跑的房产商高明,也是失败者,找来了王砚辉扮演。你以为这是大反派了吧?却也不是。那么多人恨他,他落魄又狡猾,却又有可怜之处,包括演他情人的程怡也是有情有义的。只是女人情绪失控时,是不是都想去抓开车的人的方向盘呀……

    夜总会工作的按摩小姐真真也是失败者。演她的马吟吟可能是里面最漂亮的女性了,也是蠢贼大头爱了多年的老乡。她进城到了夜总会工作,你以为她只认钱,只肯和有钱人交往,可她分明又留着情……

    马嘉祺的追求者,邻居王顺才也是失败者。著名谐星九孔演了这个角色,在生日时去敲马嘉祺家门,就被痛骂了一通。而因为痛骂引起的后来的故事,也一样惨淡。

    看前,以为《无名之辈》是讲一个人,看后,知道它是讲一群人,一群失败的人,一群LOSER。每个人都是无名之辈,每个人都带着一败失败的英雄主义。是的,必须是失败的,却又有一些撑不住的豪情。他们就像你我身边每一个遭遇了乌龙事件的小人物。

    还有就是,《无名之辈》太会选歌了,陈粒的《光》尧十三的《瞎子》,都是很强烈的催化剂。

    抓住导演聊一聊

    应该是在2013年春天的时候,我就当面采访过饶晓志,当时他带着《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话剧版来南京。因为对同名电视剧没有任何情结,我对这个话剧版,也是很无感……

    几个月后,项老师跟我说有一个剧叫《你好,疯子》非常好看。我就特意跑去上海看了,真的是喜欢得不得了,又是我最最喜欢的人格分裂题材。我简直难以置信,《你好,疯子》的导演,居然也是饶晓志……我对这部剧喜欢到,我找来了他的电话,对他做了一个专访。要知道像我这么懒,又不想和人打交道的人,不到迫不得已,不会自己联系专访的。

    后来,我在陆续几次在曾经云南的COART艺术节碰到他。再后来,他的《你好,疯子》被改成了电影版,于2014年年底上映,他自己是导演。这也是他的电影处女作。

    我又跑去电影院看了,还是,很喜欢。就像有些人评论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太过话剧腔一样,我对它的喜好,恰恰是因为它有着强烈的话剧腔。虽然,在采访时,饶晓志给我的解释是,其实在《你好,疯子》里,他已经努力在去除话剧腔了,对他来说,电影就是电影,话剧就是话剧,但像我这样看过话剧版的人,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四年过后,这部《无名之辈》成了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我有朋友说,这可能是他这个秋天唯一期待的院线电影。

    上个星期,《无名之辈》来南京点映,饶晓志留言给我,邀请我去观影。其实,我们平时也没什么互动,他可能就是临来南京,想起来还有我这个人……我就记得我们的一次互动是,有天我在说我小时候迷小虎队特别爱吴奇隆,他跳出来说,他也是……

    结果是我看到一大半时,已经哭得一塌糊涂,又一边笑得合不拢嘴,觉得整个人都分裂了。我发了个微信给他:“妈的,哭成狗!”他回我:“这位观众,请你文明观影。”

    我对于看完后,心里能荡气回肠的电影,都是很珍惜的。《无名之辈》,我必须找饶晓志聊一聊。哪怕接受这个采访的时候,他正在赶一站站的路演,他是在火车上接受了这个采访,其实也是解答了我看完后的一些问题。

    在别处:相信很多人看完《无名之辈》,会和我一样感觉到你选的演员阵容太好了,你是如何一个个把他们敲定下来的?

    饶晓志:他们老说我会挑演员,其实这只是因为我选择面不大,我的交际范围就那么点儿。你看这两部电影的演员,全在我的交际范围内,有些演员我根本够不着。任素汐和章宇和我一直有合作。陈建斌是我师哥,他的第二部电影还是我监制的。大潘他身上真的有一种谦卑感,我没有完全把他当喜剧人来请。包括像王砚辉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虽然他们不是流量派。王砚辉也是西南人,有那种劲。

    在别处:任素汐是话剧出身,会格外擅长肢体,但在《无名之辈》中,你为何残忍地把她设定成一个只有头部能动的瘫痪?

    饶晓志:我没有残忍啊。那你可能没有看过我四年前的话剧《蠢蛋》,电影里面任素汐的人设就是从这儿来的,也是一个高位截瘫患者。她是演过这样的角色的。

    在别处:《无名之辈》是群像式的,拍摄地是贵州都匀市,你自己又是贵州人。你是想拍家乡一群不得志的小人物们吗?

    饶晓志:对,目的就是拍这群小人物。我刚刚上高铁,从二等座的车厢走过,就看到这里坐满了这样的群像,让我想起贾樟柯在《三峡好人》第一个镜头里船上的样子。他们就像我身边这样一群熟悉的西南人,这辈子做过什么根本无人知晓,也没有多可爱,甚至可能还有些泼皮。

    我很难去定义这样的西南人,它可能就是中国人的特色,很复杂,又很矛盾。但西南人可能和其他地方还是不太一样,乐观又勤奋。他们也憨厚又狡诈。他们能做围观的群众,麻木的看客,他们也可以做血腥地揭竿而起的人。他们可能有很多小心眼,又好像有大义。特别复杂,对我来说就特别可爱。

    在别处:《无名之辈》设定的是在一个小城市吗,里面有你回忆中的东西吗?

    饶晓志:是一个小城市,但不算我的回忆。这是我感受到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现在能好好说话的家庭并不多,互相说话都挺冲的,像骂人。但实际上,他们又非常爱对方。就像马先勇和他女儿的关系,这些都特别常态。

    如果说回忆,里面有一场大群殴就是孩子们冲来和混混们的打架,但是不幸被剪掉了。我自己在高中比较皮,也有类似打群架的经历,章宇也有。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很生猛。包括到现在,我觉得整个西南的这种生猛劲还是在。

    在别处:《无名之辈》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里面的人用的是方言?这倒底是不是贵州话?

    饶晓志:实际上,我们采样用的是以重庆话为标准音,就像普通话采集在承德。也就是说,我们把电影中的西南官话定义为重庆话。不然贵州话太丰富了,每个地区说话口音完全不一样,没法儿拿一个地方来做代表。我自己本身的家乡话,也跟重庆话比较接近。电影里的方言,有点成都味儿,也有一些贵阳味儿,是挺杂糅的一个方言体系。毕竟他们也不全是贵州人。

    在别处:看《无名之辈》,我有一种看好的港片的畅快,你也说到了英文名《A Cool Fish》有点像周星驰说的咸鱼的意思。你自己是受港片影响过吗?

    饶晓志:我们这个年龄段应该都是被港片影响挺多的吧。那帮人确实就是一条咸鱼,还挺无耻的。“无耻之徒”,也能形容他们。有一个美剧叫作《无耻家庭》吗嘛,也是那意思。

    我之前最喜欢的导演是杜琪峰,从早期的《枪火》开始,到后面《黑社会》什么的都很喜欢,但我最爱的其实是《PTU》。

    在别处:电影中有好几个地方提到了桥,你对它有一个特别的设想吗?

    饶晓志:其实桥就是我们一开始预设的一个主题。因为他们都是困境中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像走不出去的困境。从地域上来说,村里的人想进城,城里的人想去更远的地方,也有一种围城的感觉。大概也算我的一种暗示。

    有人觉得有桥是因为路到了头,走不下去了。其实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是架桥修路。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 在别处文艺志(in-elsewhere)

    【献给生活中的无名之辈】

     短评

    一星给章宇,一星给任素汐,一星半给做饭吃饭谈理想那场戏。没想到把章宇、任素汐演技逼到这份上的会是这部小成本喜剧片。任素汐突如其来很难堪的那场戏很有力地表现了什么是(没有)尊严。

    7分钟前
    • 小A
    • 推荐

    爱是盲目,爱是冲动,爱是憨皮,爱是烟火,爱是永恒。(忍住方言,寻枪故事一天告破

    11分钟前
    • 贾小年
    • 力荐

    和《一出好戏》类似,浪费了一个好构思,明明有潜力朝荒诞戏剧的方向走,却还是为了取悦观众在喜剧元素的堆砌上迷失了创作重心,导致后半段人物升华得极吃力。这种创作思路上顾此失彼造成的割裂观感,任凭再好的表演都很难救。

    1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蝼蚁流下眼泪,烂泥开出花蕾,鼠辈也有名姓,憨匪为爱而生。

    18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关于个人尊严的电影,这在我国是个稀缺物品。

    21分钟前
    • well
    • 力荐

    这电影的奇点在于,看拍照那一段,电影院里有人在笑,有人在哭。我是后者。

    22分钟前
    • 胖达叔
    • 力荐

    开始以为只是普通喜剧,结果没想到最后大哭着走出来。比《你好,疯子!》好太多,不似以往只在剪辑和叙事上玩花样,这次《无名之辈》真真切切用无名之辈们的故事击中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任素汐是全片最大惊喜,收放自如,毫无痕迹。

    25分钟前
    • 壹安²
    • 力荐

    其他几条线一般,但任素汐和章宇的那段故事也太好看了!农民工抢劫犯(还是处男)和高位截瘫病人之间的边缘爱情!年度国产片第一心动爱情线了!我求求导演把这段中国版《绿洲》拍完吧!!!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之前就很期待,看过仍觉得好。演员演技全部在线,尤其是潘斌龙,是个惊喜。任素汐和章宇不用说了,全篇最多的笑点也都来自他们仨。笑中带泪,越到后面越觉得戳心,想要有里有面儿的活着,真难。

    3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今年最佳国产喜剧没跑了,多线叙事还是很考验导演、编剧功力和演员表演的,所幸本片完成度都非常不错,任素汐和章宇太给劲了,强力推荐。

    33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就凭第一次在电影院里听到这么多日你妈卖麻批,就该给它扎起!

    35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你对生活失去希望,但所有人都希望你好好活着。拉上窗帘,打开音乐,睡一觉,醒来又是美好的一天;你以为只有你被命运抛弃,其实我也一样,胆小,粗心,自卑,一次又一次被老天玩弄。但是,我们可以一起走完剩下的路。你来到城市五年,灯红酒绿从未让你丢弃赤子之心;所以我不在乎你的过去,只在乎你的未来。你只是落魄保安,却愿意为我挡下所有子弹;所以我叫马依依,从未改姓。你本可以一走了之,却宁愿倾家荡产也要守住信誉;所以我要对你一生追随,不离不弃。我笨,但我专一;我凶,但我也懂温柔。我卑微,但我干净;我身体残疾,但我有渴望飞翔的心。我想赚钱,但我坚守底线;我落魄,但我也肩负惩恶扬善的使命。摩托上树、鬼畜视频最搞笑,天台拍照、隔墙对话、“逼婚”、携手奔跑最催泪。笑中带泪,苦尽甘来,这就是生活。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超出预期,导演太坏了,先让人笑再让人哭。在你以为它不过是部闹喜剧时,突然揭开幕布,露出小人物们的苦楚现实。任素汐失去尊严那场戏可入选年度段落,也从那刻导演才说出他真正的话语:每个看似滑稽小丑的无名之辈,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悲喜与坚持。马嘉祺和马先勇隔门对话很催泪,演员都很出彩,结尾稍崩,但依旧是国产片里难得的佳作。

    4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电影并不简单是技巧的反映,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与时代以及时代下每个人的共鸣。无名之辈这样的电影,其成功之处在于将一套成熟的编剧技巧放在了那些下层的,被认为是loser的,被抛弃的人群(我们中的多数)。他只是有一点点荒诞,但并没有荒诞到脱离生活太远。他的电影里没有英雄,也没有反英雄,但又绝不和某些电影那样沉闷(真实的生活从不沉闷)。希望这样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起码他比我们每天在微博上看王思聪要好。

    48分钟前
    • 小崔
    • 力荐

    没有带任何期待,主要是因为这全员演技派的cast去看,结果真的非常非常惊喜。智障劫匪、落魄保安、毒舌残废女加上拿钱跑路的“老板”,四条线从一开始不断切换切换到慢慢聚集最后淋漓尽致的大场面,一环接一环的连锁效应,一个接一个笑果,除了剧本够扎实老老实实讲故事以外,演员们实在太太太加分了!任素汐怎么那么会演啊!潘斌龙在雨中爆发的那场戏也很精彩了某些角度略像黄渤老师啊,章宇的戏真的太稳了,一开始的笑点都在他身上,但后面多次剧情转折对于想出人头地到已经被蒙蔽的他的打击演得非常让人心酸了,尤其是最后那一幕他的表情变化真的是哇~陈建斌角色的执着其实最能代表所有的角色,他们都不过是想当个人罢了。最有趣的惊喜应该是王砚辉的深情款款了,今年的黑马应该是这部才对啊!

    49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没人觉得眼镜和大头像山寨版的萧敬腾和黄渤吗?

    54分钟前
    • SheliaLiu
    • 力荐

    “石头体”电影近几年来已经很多,但少有真正对石头们报以尊重的剧本,多数还是停留在让他们出丑露乖、插科打诨。前半程故作戏谑都是在等尊严跌到谷底的那刻,然后在拼回碎片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真正的底层尊严。车辙无声巷次闲,畸人愁卧鬓毛班,举头却望长安日,已在浮云沆漭间。

    56分钟前
    • 默语生
    • 力荐

    多线不乱,群戏不崩,黑色喜剧风格。哪怕都是些小人物,彼此也有真心以对的地方。西南官话真亲切啊~!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听到那句集情欲、暴力、变态、灵异、另类于一体的地道脏话“日你坟”,我就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厉害的电影!!

    60分钟前
    • OhBoyDaily
    • 力荐

    挺好的,看了任素汐和章宇,听了尧十三的歌,还第一次在大银幕看了鬼畜。一个都市暗黑童话,一群毫无尊严的人。有的轴有的蠢有的贱有的奸,但都还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当个人。

    1小时前
    • 艾晨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