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短剧 爱如烈火焚身

    爱如烈火焚身

    评分:
    0.0很差

    分类:短剧大陆2023

    主演:秦歌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1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2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3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4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5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6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16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17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18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19爱如烈火焚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医院病床上,秦歌刚刚生下了一名女婴,而自己的丈夫正是自己的主刀医生,正当女人想和男人分享喜悦时,男人却告诉她孩子已经死了,而且是被他亲手杀死的,只因曾经抛弃男人的前女友回来了,为了和妻子撇清关系,只能将孩子解决掉,听到这些的女人十分痛心,但又无可奈何,她声嘶力竭的喊着前女友不能给他们家留下后代,这也彻底激怒了男人,愤怒的男人为了解决她将她扔进了精神病院,女人本以为自己将会在精神病院度过一生,可这时总裁出现将她救下.....

     长篇影评

     1 ) 三个故事

    《焦土之城》 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电影看完以后,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个故事实在让人语塞,我想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导演拍的手法很独特,如此多的巧合和令人乍舌的反转,稍有不慎就会让整个电影显得僵硬和做作,比如《爱丽丝的失踪》,还没有这个反转来的劲爆,就已经让人觉得有点荒诞,导演用了两条线,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孩子,都是在寻找,交叉剪辑,而且线索一点一点的挖,这很像《公民凯恩》节奏,直到最后才把"麦高芬"告诉观众,让人唏嘘!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风格有一种独特气质,徐徐道来节奏不快,清晰又有条理,即使这是一部悬疑电影,仍然拍的很不悬疑,个人很喜欢这种讲述方式。 最后说说电影的主题,其实导演讲了三个故事,关于战争,信仰和爱,三个宏大的主题被组合进了一个故事里,而且是这么变态的故事,所谓一举三得,首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其次信仰冲突带来的人间悲剧,最后是爱,畸形的爱,痛彻心扉的爱,导演真有你的!

     2 ) 吟你的名,如向星辰祝愿一般

         这两天一直在看苏珊.阿布哈瓦的小说《大卫的伤疤》,不知是联想作用,还是移情作用,让我的思维马上就跳到这部我已经不愿意回忆的电影上。

      《焦土之城》是我忙碌的2011年中看的为数不多的片子里,唯一一部中途没喝水没去WC没吃零食,甚至,看到一半的时候关掉了手机,毫不间断地看完的;也是唯一一部看完之后我不愿意再看第二遍的。因为我内心的软弱不愿意让我再去面对这部叙事节奏缓慢、画面风格粗粝、没有帅哥美女演员的电影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甚至自觉地告诉自己把它忘记,永远都不要再想起。多年前我读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所谓的命运悲剧,因为年少的我一直相信正统教育教给我的人定胜天。而现在我明白,索福克勒斯让命运幻化成了一条黑线,而每个生命,都是被这条黑线牵住脚的棋子,就像俄狄浦斯在台上无论怎样地挣扎、呼喊,都敌不过歌队的阴沉吟唱所指向的命运黑洞。

        两个生活在当代高度文明的加拿大的龙凤胎兄妹希蒙和珍妮,在母亲——来自中东的移民,内向而阴沉的事务所秘书娜瓦尔临终的遗命下,怀着或多或少的不得已,先后踏上了寻找从未见过面的哥哥和父亲的旅途。珍妮先来到了母亲少时的居住地,却发现母亲的名字在家乡已经成为不受欢迎的禁忌,通过抽丝剥茧式的调查,她发现母亲在祖国的经历奇异而复杂,她上过大学,参加过说不清谁对谁错的抵抗运动,后来甚至还在南部监狱的档案里发现了母亲的照片,监狱老看守告诉了她母亲在监狱里所受的折磨和耻辱。在难以承受的心灵重压下,希蒙随后赶到了这里,接替妹妹继续开始挖掘母亲的过去,监狱看守、老护士、一系列当年母亲经历的见证人,说出了母亲掩埋了几十年的秘密,兄妹俩在无可辩驳的真相面前流着泪相互拥抱、疗伤,原来1+1,真的可以不等于2。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黎巴嫩山区少女娜瓦尔(影片没有指出故事发生在哪个中东国家,但以我粗浅的国际时政常识去理解,只能是这里了)出生于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和穆斯林青年产生了爱情,在打算私奔的时候被哥哥们发现,哥哥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了她的恋人,接着毫不犹豫地要打死她,老祖母出于怜悯救下了她,也容许了她腹中那个本来不允许出生的孩子得以活下去。这部充满了死亡的影片中,第一个高潮就是这次出生,阴暗的山顶小屋,染着血的床铺,特写镜头对准了剪断脐带的剪刀。黑色的圆形烙印,伴随着脚踵被烫伤的婴儿的尖锐啼哭,如此残忍的母子分离,却让一个男孩的生命得以绽放。随着孩子被送走,娜瓦尔也被遣出了故乡,在异地投靠亲友,上了大学。我们很难理解不同信仰却真心相爱的男女不能被容许活下去,母亲不能被允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种事情,但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现实。本片的女演员在拍片间隙,和当地的妇女聊天,问到假如是自己家的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时,会如何对待,所有原本慈祥宽厚的妈妈们却无不紧皱起眉头,疾言厉色地发誓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有这种行为,自己将第一个亲手杀死她。

        是谁把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变成了瓦砾遍地的焦土,又是谁,把那一颗颗饱含着深情的心灵变成了空洞又残忍的焦土?

        在所谓信仰的名义下,决定一条鲜活的生命的死活,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在那辆运送穆斯林的巴士被基督教民兵截下时,娜瓦尔看着那对母女求生的眼瞳,抛下了所有见鬼的信仰,用脖子上的十字架救下了自己,也把小女孩救下了车。基督教民兵在焚烧泼了汽油的巴士时,一边大笑,一边向车子开枪扫射,还杀死了娜瓦尔救下的穆斯林小女孩,因为母女间的天性让她无法看到自己的母亲在烈火中被烧死。这时镜头又一次对准了民兵们枪杆上贴的圣母画像。圣母是那么慈悲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安拉也要求子民们诚实、忍让、宽恕,而大地上那些信仰他们的人又干了些什么呢?娜瓦尔早已明白信仰赋予她的苦痛,在目睹收养儿子的孤儿院变成废墟时,母爱早已变成了复仇的烈火,让她扔掉了十字架,加入了穆斯林暗杀组织,一颗子弹没有让她杀死真正的杀子仇人,却带给了她七年噩梦般的牢狱生活。

        她在监狱里是那个“唱歌的女人”,是“七十四号婊子”,无理由的仇恨和狂热的信仰可以让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魔鬼,法西斯就是最好的例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可以让异族人、异教徒受尽更可怕的折磨,年轻的看守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采取了最能折辱女囚犯的行为。而在那个不见天日的监牢里,娜瓦尔日复一日地唱着单调的歌曲,精神的自我慰藉却无法抹去身体上日益明显的耻辱证明。影片并没有正面展示监狱里肮脏可怕的死亡,却又给了第二次“生”的高潮——在冰冷的白炽灯下,娜瓦尔的双手被反铐在产床上,心存怜悯的护士告诉她:你很勇敢,真的,现在,准备生第二个。特写对准的是护士沾血的手,紧紧握着产妇瘦弱的脚腕。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是那个利用娜瓦尔失子的仇恨,将她整个暗杀工具送入牢房的组织吗?毕竟他们保全了她和监狱里双生子的安全,还在她出狱之后安排她和孩子一起到了加拿大,从此获得了安稳的生活。是那个强暴娜瓦尔的年轻看守吗?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下,谁的背后没有一笔惨史?正如《大卫的伤疤》里,偷走达莉亚的次子伊斯梅尔的以色列士兵莫夏的心理活动:这个阿拉伯妇女可以得到天赐的好几个孩子,而他那经历过恐怖大屠杀的妻子乔兰塔,却被纳粹摧残得不能再有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这让他的内心在哭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亲人的,爱人的,家族的,民族的血泪,而仇恨的漫溢能让谁可以找到内心的平衡呢?阿拉伯婴儿伊斯梅尔被偷走,成了以色列人,当了兵,殴打自己的亲生哥哥,屠杀自己真正的同胞。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土地,为了家园,为了信仰,为了祖先和自己所受过的苦难?索福克勒斯如果健在,会为自己在两千年前就洞悉了命运的残忍而兴奋吗?

       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被永远带着神道的面具所操纵,狰狞之后的脸庞不会有对个体生命的任何怜悯。背负着痛苦的娜瓦尔在异国他乡平静地生活到了晚年,却在一次游泳池的偶遇中,看见了那个烙在脑海里多年的脚踵,激烈的期盼,在一个转身之后,变成了灭顶的黑暗和深不见底的裂缝,这个在动荡激流中痛苦地夹裹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终于被命运的黑线牵拉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死亡面前,她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对所有人的爱。她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大儿子,自己其实和他有过最美丽的相遇;告诉希蒙和珍妮,妈妈其实很爱很爱他们,真的很爱很爱;告诉龙凤胎的父亲,眼前的这两个风华正茂的男孩和女孩,是他的儿女。而他,将如何处置那早已被他遗忘的过去,以及摆在面前的真相,镜头只留给我他在娜瓦尔坟前的背影和垂下的双手。

       该用什么去对待仇恨?是挥舞起更大的棍棒,让敌人流更多的血,让他们的妻女发出更惨痛的哀嚎吗?导演让希蒙和珍妮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当他们终于将母亲的两封信——给儿子的,给父亲的,都放在了应有的收信人手里的时候,双胞胎是微微笑着的,然后转身离开。看到这里,我忍了两个多小时的眼泪,已经干涸在心里,完全流不出来了。每个生命的诞生,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是伴随着最美的祝愿,《焦土之城》里的娜瓦尔、《大卫的伤疤》里的阿梅尔、萨拉,都是长元音的名字,而名字中的长元音,代表着希望。


     3 ) 中东的希腊悲剧

    观影时间:2010年9月14日7pm
    观影地点:AMC Forum影院13号厅
    事件:Incendies超前首映场
    上座率:80%

    宗教引发的战争冲突总是显得特别残酷,如果再加点政治和复仇,事情就会更加复杂。

    影片一开头其实让人有点忍俊不禁,不是因为魁北克老戏骨雷米·吉拉德扮演的公证师念遗嘱,而是因为遗嘱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一个有点神志不清的母亲在跟其子女开玩笑-除了财产分配,最诡异的就是子女各自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找到他们的父亲以及兄弟,交给他们各一份信。任务完成后,他们会收到另一份信(很像解谜游戏吧?)

    然后,镜头扯出一条线把我们拉回到几十年前的中东,母亲角色的悲惨遭遇。另一条线是随后女儿、儿子相继来到,当然是几十年后的黎巴嫩,演绎出一部“三千里寻父/兄记”。顺藤摸瓜,谜团一步步揭开,而母亲原本的形象也在观众和其子女头脑中清晰,一个希腊式悲剧的包袱也在电影的末尾抛出。

    影片分为七段(还是六段?),各段都有一个标题,可能跟影片改编自戏剧有关。

    总体感觉:7.5分

    ps:让我比较吃惊的是中东竟然有那么多人会讲法语。

    pps:之前说“影片一开头”,其实那只是剧情部分的开头。真正的影片开头是在Radiohead的音乐衬托之下,慢镜呈现一帮准备上战场的孩子的镜头-那里是全片最佳摄影,不之一。

     4 ) 母亲的歌声

           在我们的生活着有很多人,他们每天不停重复着错误,让生活变得更加麻木,也就是在这个悲剧已成为喜剧的时代,我从没有想到一部电影能这么深刻的敲击着我的内心,每年的新电影叫座又叫好络绎不绝,但《焦土之城》是一部你最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的一颗定时炸弹,它就像纳瓦尔再监狱中含着眼泪的歌声一样,让你听完心痛、破碎、分崩离析,在你心里最弱软的地方爆炸。
           

            我对于战争题材的影片总是有种极端化的看法,有很多从人们信念瓦解到宗教的质问再到战乱的萧条种种角度的叙述的影片,但我相信有一部分观众像我一样更加喜欢的是那种对于战争结束后造成不可挽回与无法面对的人伦悲剧。导演没有故意的强调是哪个国家,哪个时期。这种处理也能看出创作者对于战争统一深沉的思考。我们可以假使为任何一个国家,这样的故事似乎都有发生的可能性。


           影片两条叙述线索倒叙,在母亲纳瓦尔与孩子珍妮和西蒙之间穿插,每一段时空的跳跃都非常活脱,层层推进的故事解开悬念,每场戏的安排错落有致,简洁平稳,没有一场戏是所谓的刻意做作形成,最让我敬佩的是这样一个震颤我的结局却处理的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有一种很强的冲击力,我就几场对我个人而言震撼较大的戏进行一些浅浅的分析

            第一个让我兴奋的便是开头那段由窗外中东地区的风景向屋内横移的镜头,一群孤儿院里的孩子,一个挨着一个被一群恐怖分子理发,这种无助与迷失的感觉就像是命运被人操控,无力挣扎,配上radiohead的歌声,高速的摄影马上营造处影片大体的风格和口味,脚后跟的三个痣第一次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也许这时我们无法判断其意义,但是随后的情节这三颗痣是影片最重要的线索与判断。这场戏犹如很多战争题材开头的情绪营造,但不同的是,我看到开头那场戏的时候似乎干刀了某种心理上的救赎,就像是给自己的命运设定了一种无法达到的高度一样,让我有些郁结和叹惋。

           
           之后,在影片的故事降临的时候,一个贯穿全片的悬念的到来,让我听着母亲如何千辛万苦的引导自己的孩子们体验自己年轻时的辛酸与坎坷,更加让孩子们更深的感受到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永恒而隽永。

           第二个让我震撼的地方便是纳瓦尔离开自己的故乡离开了自己工作的地方,来到北部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时,跑到那颗曾与自己一起去私奔的人约会过的一颗树下,虽然影片只用一个镜头表现,但看完之后回顾,那幅画面依然挥之不去,那个与纳瓦尔曾私奔的人,也是日后尼哈德麦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可以说是这个悲剧的牺牲品,也是整个悲剧的导火线,也许没有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悲剧依然会存在,但这可曾经约会过的树下见证的是战火年代,流言可畏,制度封建的环境下一种美好的向往,尽管那只有一瞬间。

           影片在纳瓦尔坐上公车,遇到恐怖分子的屠杀时,迎来了我情绪上的迸发点,一个简单的十字架挂件就让纳瓦尔存活下来,她解救的同时也要解救另一个母亲怀里恐惧的女儿,望着那位母亲看见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离别,而自己束手无策的时候,她是那么的绝望那么令人心碎,而女儿的无知与天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纳瓦尔肉体上存活摧毁了她信念上的坚持,她呆呆坐在燃烧的公车旁边一动不动,黑烟熊熊升起的大漠,使纳瓦尔和一切战争中遭迫害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与悲悯。

            纳瓦尔刺杀首领的戏,让我们看到以为母亲观念上的转变与性格上坚硬的部分,那种决绝和利落令人敬佩。

           
            接下来令我再一次震惊的是纳瓦尔真正的被人践踏,被人叫做唱歌的女人。唱歌的女人,在电影里总是魅力的,她们要不泣不成声要不面对绝境坦然淡定,纳瓦尔的歌声透漏着一股流动血液的生命力,我尽管从那种歌声里听到了恐惧听到了哀嚎,但那种时而抽泣时而吞咽更让我听后变得坚强,我相信这是纳瓦尔那种生命力与不沉沦的反抗精神影响的。即使纳瓦尔被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不停地糟蹋,她的眼泪也那么的震颤人心。当纳瓦尔怀了阿布特来克的孩子时,她那种痛苦与无力被她无用的反抗揭露的一览无余。

          之后纳瓦尔临产的时候,大夫的一句,休息一下,我们接着生下一个的时候,珍妮与西蒙也被这个时代的悲剧无情的成为牺牲者。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与破坏,必须把那种宗教的对抗或是民族的仇恨注入到每个国家的公民当中,侵略者凌辱妇女,使敌国留下的后代染上可耻的血液,任何人也无法忘记这段悲戚的历史,让她们的孩子生下来就带有历史遗留下的不公平。而此刻珍妮与西蒙就成为这场悲剧的迫害者,当他们意识到以后影片并没有给予强烈的表现,而是静如止水的思考与消化,迎合了整个影片的虚实风格。

           然而这样的迫害也许不能够达到那种真正人伦悲剧的高度,再影片真正的结果,悬念的揭晓的时候,我觉得观众一定都会和珍妮从西蒙口中知道真相的反应一样,不可思议,彻底的沦陷。当我们看到了三颗痣的尼哈德麦就是曾糟蹋纳瓦尔的阿布特来克的时候,我们的思路瞬间混乱了,心中无数个等号在找寻对应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不敢想象这样的结果,悲剧像是一层一层的埋伏,造成了一个畸形的陷阱,让你一点一点的跳入深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那纷乱的年代,人们的封建,统治的自私,绝望的命轮。

           影片此时已近尾声,当那个尼哈德哈曼尼读者死去的纳瓦尔留给他的两封信的时候,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一个母亲与妻子的形象伟岸而深沉的在我心中矗立着,纳瓦尔两封信用的两种立场,让我触目惊心,尽管自己被自己失散的儿子强奸,并且生下了两个漂亮的孩子,但纳瓦尔依然爱恨分明,对强奸自己的阿布来说她冷静又克制,而面对自己的儿子时,纳瓦尔却依然深深地而且永远的爱着他,这就是一个战争年代,一个女人面对自己骨肉失散,丈夫死亡的贞操和坚韧。看到两个知道真相后的孩子读完母亲的信时,整个影片哀伤的到达一个顶点,结尾尼哈德哈曼尼站在曾经强奸过的母亲的墓碑前忏悔,影片完结。

           片尾出完,我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的心脏也成为了一片片焦土,曾经的焚烧与奚落又被滚滚的记忆重新沸腾,在这样一个冷静克制,缓缓书写的故事里,一个多么残酷的悲剧呈现在我眼前,不禁失语流涕。

           影片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围五部之一,尽管没有得奖,但我庆幸这片来到奥斯卡的一个舞台,要不然我不会看到这么符合我胃口的影片。影片大部分演员都是真实的群众,现实气质很浓重,画面忧郁残破,手提摄影与高速移动摄影相结合,整体独立氛围很强,文化意义很厚重,最主要的是叙事的整齐与节制,没有在一个很虚化的道理中斤斤计较是我认为影片大气的格局最重要的部分。一部影片的经典概念的形成取决于它弥留的时间,我相信这部电影会再我心里储存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经典。

     5 ) 《焦土之城》:战争下的俄狄浦斯悲剧

        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在看完《焦土之城》后都会感到震撼。这是一个用一名坚韧女人的悲剧命运来抨击战争的故事。影片不仅有这样好的一个故事,更有一个优秀的叙事方法。
    叙事方法
        从内容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反战片,从叙事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侦探片或悬疑片。为了将影片设计成悬疑片,影片没有采用普通的单线叙事,而是设置了三条情节线。珍与西蒙的线和纳娃的线是主要两条,尼哈德的线则表现得较少。其中,珍与西蒙的线是探寻真相的过程,而纳娃的线则是真相。两条情节线关系密切,影片在讲述纳娃的一段故事后,就会开始讲述珍(与西蒙)找真相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互承接,转换流畅,使影片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具体表现为:影片开始从头讲纳娃的故事,纳娃私奔未遂,生下孩子后,孩子被一个全身黑色包裹的女人送到孤儿院。同一个场景,一个空镜头之后,珍出现了,时空转换成现在。原来珍来到了纳娃最早生活的地方,珍找到了纳娃以前读书的学校,于是时间回到纳娃读书的时候。
        影片就这样游刃有余地在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时空转换。有时两个时空的转场还会达到颠覆观众期待的效果。例如,西蒙被带去见占西丁的那场戏,上一个镜头我们明明看见西蒙被带上一辆车,而下一个镜头也确实有一辆灰色轿车行驶到另一辆黑车旁边,我们自然会以为这是西蒙去见占西丁,但下车的却是纳娃,是纳娃去见占西丁。时间自然巧妙地转回了过去。
        表现尼哈德的线不多,却总在很恰当的时候出现。影片就是以尼哈德开场的(当然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他是尼哈德)。 一个武装分子在给孩子时的他剃头,镜头为他的脚跟标记做了特写展示。镜头不断地缓慢地向他推去,景别一直缩小到他的眼睛的特写,而他的眼睛也一直盯着镜头看,此时背景歌曲也进入到了高潮。以他为开场,不只是为了强调他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设置悬念。
        在珍与西蒙得知他们俩才是纳娃被强奸所生的孩子,而哥哥尼哈德另有其人后,此时尼哈德的线恰当地顺应观众期待地出现了。
        或许是为了使不同时空相互交错的叙事显得更有条理,影片还如同分章节似的给每段加上了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于我们就像是一张张写在便利贴上的线索。最后我们看到了故事的题眼,也是影片的片名——焦土之城——对影片中所表现的仇恨与杀戮所催生的世界的形象概括。
        影片叙事精巧的方面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事剧中人物不知道,而我们知道。影片中珍得知母亲曾被强奸过,并生下了孩子,以为那个孩子便是哥哥,而观众在关于纳娃的故事里知道那个孩子绝对不是哥哥,而有可能是珍和西蒙。这很好地达到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稳跟剧情的效果。
    视听语言
        复杂的叙事方法是为了营造影片的悬疑特质,那么影片的主题与内容则需要好的视听语言来营造。
        影片的色调便很好地衬托了影片的主题。影片主要用白、黑、蓝、黄、灰等颜色。纳娃的家乡主要是黄色,呈现压抑、破败之感,尽是战火留下的痕迹。加拿大主要是蓝、灰,呈现阴郁冷峻之色。人物也多穿这些颜色的衣服,影片中只有两个人穿过彩色服装,一个是被尼哈德枪杀的小男孩,他身穿红衣绿裤,他可能只是在捡垃圾,却被尼哈德无缘无故的杀害了。红衣绿裤隐喻他原本鲜活的生命。影片从色彩上深化了战争与暴力的残忍。还有一次是纳娃穿上了一件红上衣,她去刺杀基督教民兵组织首领。她穿着红衣黑裙,手里拿着红包,镜头还一直固定在她的红包上。这颜色象征着危险与暴力。
        影片讲述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影片的主角除了人物,还有那片焦土之城。影片有好多表现纳娃的家乡的镜头。那里的沙石较多的荒野,那里矮层小楼房密集的城市。有些空镜头起到了转场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其一它们将影片的人物融入环境中,其二表现了那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与导演深深的同情与隐忧。
        影片的声音设计也很好地参与了叙事和刻画人物。影片较多地使用了画外音。在卡法利亚特时,影片表现纳娃在监狱里等待时,画外传来一名女性惨绝人寰的喊叫声。影片从侧面表现了私刑的惨无人道,渲染了恐惧的气氛。
        在基督教民兵组织残忍地杀害纳娃所坐的车上的其他人,并烧毁了客车时,影片用沉重的音乐声代替了真实音效,这种声音设计是突出了纳娃的心理,表现她当时的绝望和悲愤。后来民兵又枪杀了纳娃本打算救的孩子,枪的真实真实声响被表现了。这一声枪响将纳娃彻底推向仇恨的深渊。
        宗教矛盾是影片中引发战乱的原因,影片在布景与道具的布置上都不忘带上宗教色彩。纳娃戴的黑色十字架,纳娃奶奶手握的白色十字架,被占西丁的民兵组织袭击的房子里挂着耶稣受难十字架,玛依卡护士住院的病房里挂着的圣母像,这些使影片沉浸在浓郁的宗教气氛中。
        概括来说,影片构思精巧缜密,复杂的叙事方法使影片具有极佳的可观性,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到位地表现了影片的内容与主题。因此《焦土之城》绝对是一部上乘的电影作品。

     6 ) 真相!真相!



    本片讓我想起幾年前看的Grbavica,台譯旅行之歌。劇情不說了,上網一查都有。Grbavica和Incendies有個共通點。它們都想告訴我們:發掘真相,特別是讓當事人發掘真相面對真相,是治療創傷繼續生活的好方法。
      
    我對這種論調持保留態度。
      
    如果當事人生活所在的社會不能容忍真相,那麼揭露真相能有多少治療作用?會不會造成新的創傷、甚至帶來新的迫害?Incendies故事裡的一對雙胞胎可不是生長在中東母國(黎巴嫩)。他們是以法語為母語的加拿大人。加拿大社會對這些中東移民的身世真相,當然是包容的,甚至談不上包容不包容,或許根本不在乎。假設這對雙胞胎還活在中東沒逃出來呢?女主角Nawal Marwan家鄉的親戚直到今天都不能原諒她當年的背叛,何況其它。
      
    同樣的,Grbavica故事裡的母女最後在歌聲中和解。真是美好的畫面,但恐怕也是美好的夢想。導演完全沒說接受真相洗禮之後她們如何重新適應社會適應生活。她們不是也不可能移民。波士尼亞不是美國也不是加拿大。
      
    系統性強暴作為一種侵略武器,絕不只是發洩獸欲傷害敵方婦女,它的最終攻擊目標是敵人的血統、社會團結乃至於倫理道德。不只婦女受到創傷,整個民族社會都是。受害者不只是婦女和孩子,還包括婦女的家人、宗族、鄉黨跟社會。只有婦女和孩子參與的和解恐怕不會是真正的和解。只讓婦女和孩子發掘真相、擁抱和解的電影,在落幕之後能有多少療效我也十分懷疑。
      
    所謂真相,其實指的是歷史。但歷史總是人寫出來、人講出來的,而人是主觀、片面的,而且善於說謊。Incendies企圖用神聖的公證人、目擊者的證辭(監獄守衛和奶媽的回憶)、權威人物的話語(回教領袖Chamseddine的口述)、原始文獻的記載(孤兒院收容Nihad的紀錄)、甚至所謂physical evidence(腳跟上的刺青),來支持它論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但有些關鍵地方仍然照顧不到。比方說Nihad的認同問題。
      
    Nihad這角色類似說岳全傳裡的陸文龍。回教徒把基督教孤兒院炸毀了,但把孤兒包括Nihad帶走,把他們訓練成殺手,回頭來殺基督教徒。這種讓敵人之子 “認賊作父” 的戰爭手段,古代遊牧民族常用。Incendies的導演透過回教領袖Chamseddine告訴我們:Nihad還真是 “認賊作父” 得很成功,整天想的就是成為烈士使自己的肖像滿城張貼讓母親看到。據Chamseddine的說法,當時Nihad一定以為不但自己是,連那從未謀面的母親也是穆斯林。完全一個伊斯蘭認同。Chamseddine接著告訴我們:後來Nihad被基督徒抓走了,基督徒不殺Nihad,卻把他改造成獄卒,改名叫Abou Tarek。
      
    問題來了,怎麼改造?Nihad的伊斯蘭認同是怎麼被摧毀而改宗基督教認同的?他的改宗是不是陸文龍式的?如果是陸文龍式的,那麼必然還有個王佐型的人物能把一切話說從頭。究竟他對Nihad說了什麼?他還知道些什麼?導演完全沒有交代。但這些事情太重要了,特別對於Nihad來說:他怎能不想知道自己在南方監獄工作究竟是巧合還是組織刻意安排?會不會基督教徒明明知道Nawal就是Nihad的母親?
      
    真相經常是個馬蜂窩,不能碰,越猜測越恐怖,越推勘牽連越廣,幾十位歷史學家聚訟紛紜,終究沒有半個標準答案。
      
    撇開歷史,真相該用怎樣的面貌降臨人間?這問題同樣惱人。寫進教科書蓋個紀念館?還是公開道歉?總之該給當事人一點心理準備。五雷轟頂式的真相沒人承受得了。Incendies送給Nihad的真相就是五雷轟頂式的、甚至是郵包炸彈式的。兩位雙胞胎也給雷過,似乎挺得住,但也只是似乎而已,他們往後真能回復到平靜的生活嗎?我深深懷疑。無知可能是一種幸福。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也承受不了從天而降砸到頭上號稱前來救贖的恐怖真相。
      
    讀書和閱歷使我不得不猜想:選擇性的遺忘可能才是真正有益於弱者的生活方式。強者則是復仇。歷史這樣告訴我們,很多別的電影也這樣告訴我們。

     7 ) 《KLIK3专稿影评》焦土之城:在这片废墟之上,相信一份爱的可能

    中东一直是战争与冲突的聚集地之一,而身处于那个地方、那个时代的纳娃·玛文自然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她与信仰异教的青年相爱后怀孕,她的哥哥却当着她的面将青年打死,纳娃生下孩子后却又不得不送往孤儿院。纳娃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见到他,只认得他右脚后的三颗小点。多年后,年老体弱的纳娃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见到了他的儿子,认出了他,他就是当年强暴纳娃的监狱看守。面对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会瞬间崩溃;被自己的儿子强奸后,生下一双儿女,这究竟是历史的苦难还是人性道德的沦丧;当然事情发生时,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从未料想过它的后果。

    战争摧毁家园,带走亲人的生命,让整座城市都变成废墟,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事情,而使人丧失最基本的人性和信、望、爱才是它最恐怖的地方。对纳娃而言,战争让她失去了爱人、儿子,但作为母亲的信念支撑她走过人生大半辈子,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也没有崩溃,只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无奈和悲凉感。难怪她在遗嘱里说道,“让我裸身下葬,脸朝下,背对世界。”
    虽然电影对于中东当时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刻画得不多,但随处可见的荒芜和人心惶惶的景象,无疑不是在暗示这些激烈冲突之后对国家、个人留下的残骸与阴影;纳娃当初由于和信仰异教青年相恋并且未婚先孕这件事情,就使得她变成了家乡所有人眼里的耻辱。而本来是尊贵的生命在她们眼里根本比不上所谓的“宗教荣誉”,这是战争时代的弊病,也是许多人难以走出的道德荒原。
    纳娃在寻找孤儿院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将一辆汽车上的所有乘客都开枪杀光,而她掏出的一根十字架项链竟然轻而易举地救了她的性命;她想救下那个可怜的孩子,而那孩子却因童真和单纯而顷刻丧生。众人离去,在莫大的荒漠之中,黑烟升起,只剩纳娃躺在地上目睹这一切,无助且绝望。对于这个丧失理智与人性的时代,她能做什么?只有用一己之力在这座废墟之城,顽强地抵抗和生存。

    影片开始,纳娃托付的委托人将几封信件交给纳娃的孩子珍和西蒙时,就为他们和所有人布下了一个局;我们都迫切地想知道信封里到底掩藏了多少秘密,而最后得知真相的所有人都会为之震惊。甚至也一度猜想,为什么母亲纳娃要如此残忍地向孩子珍和西蒙道出真相呢?在纳娃已经知道了儿子尼哈德就是当年强奸她的拷问官阿布塔雷之后,有必要让她的孩子也亲自去触摸那悲痛历史的伤痕吗?
    电影最后,那两封给尼哈德的信,纳娃以两种身份给他写了信;既让他想起了当年自己的罪行,说明了作为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也表达了作为母亲的爱意,因为纳娃知道尼哈德肯定也在四处寻找自己的家人。那一句“能在一起就是最美的”无疑杂糅了一个母亲对于战争的最悲痛诉求和最深沉的爱。

    如果纳娃的内心不够坚定,如果她在被关进监狱,被千般折磨时就抵抗不住而丧失了理智,如果纳娃对迟来的真相感到心死,如果纳娃没有勇气将这一切告诉儿女珍和西蒙,告诉既是刽子手又是儿子的尼哈德,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变成绝望的轮回。没有人会知道掩藏在这座焦土之城里的秘密,没有人会了解这个叫做纳娃的女性所遭受的烈火焚身般的煎熬。
    尽管电影的所有都悲重不已,结局还是安上了一个欣慰的尾巴;纳娃终于能够入土为安,因为誓言得以遵守,缄默也不复存在,而她的儿子尼哈德也将长久地伫立于母亲的坟墓前,赎罪。
    战争使人痛苦,使人哀嚎,而在受伤之后,纳娃发现命运将仇恨的指针指向了自己最想见的儿子,那她是该怨恨,该痛苦,该庆幸?纳娃选择了用最后一丝爱来清洗所有的灰尘。

     8 ) 《焦土之城》背景知识+剧情梳理+若干疑点

    对人物命运大受震撼,对故事背景一脸懵逼。如果你跟我一样,也对中东历史和政治局势一知半解的话,相信看完《焦土之城》后应该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感受。

    比如故事发生地的原型在哪里?纵贯整个影片的战乱是怎么回事?难民是哪儿来的?大屠杀是如何发生的?娜瓦尔悲惨遭遇的根源是什么?兄妹二人在揭开谜题的过程中各自遇到的那些障碍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信息有些是影片在刻意模糊,而有的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造成。

    所以为了对得起自己接受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咱们就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面是我结合网上翻阅的一些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对剧情做的一个梳理(按影片章节),其中穿插了一些我认为必要的背景知识在里面,希望这些内容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0. 序幕

    影片开始,观众并不知道这些排队等待剃发的孩子们是谁,也不知道这群武装分子的来历,但是通过人物着装和相貌特征,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是某个中东城市的一隅。

    事实上根据维导自己的说法,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的中东国家,“真事隐去”,大家不必细究其中的历史价值(//reurl.cc/q1bYdq)。但根据上面链接中的采访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剧本的原型其实有迹可循,它的确是以1975-1990年处于内战时期的黎巴嫩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所以问题接踵而来,黎巴嫩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持续了将近16年的内战?

    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剧中人物命运和行为动机的重要基础。

    简单来说,黎巴嫩内战是一场由于其国内各教派间(主要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政见不合,最终在外部势力的怂恿和利用下最终爆发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其中基督教派(马龙派)在黎巴嫩国内拥有较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较为亲近西方,主张黎巴嫩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拥有独立议会,希望能有一个更为世俗和民主的政治环境;而伊斯兰教派则反对亲西方政府,希望黎巴嫩能站在阿拉伯国家阵营一边(比如加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通过伊斯兰教法来统治黎巴嫩。

    双方的这一对矛盾从殖民地统治时期,由于英法两国的挑唆,就不断扩大,但直到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前,总体还维持着微妙的政治平衡,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会随着剧情梳理,到后面再展开。

    从下图可以看到黎巴嫩的独特地理位置。黎巴嫩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再往外数就是约旦埃及,地处亚非欧战略要冲,历史上相继受到过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的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黎巴嫩由此变成了法国的委任统治地,后来在二战中(1943年)获得独立,成立了共和国——这也是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大多数黎巴嫩人都会说法语的原因(法语是黎巴嫩的通用语之一)。

    1. 双胞胎(Les Jumeaux)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的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2009年的某一天(根据最后娜瓦尔墓碑上的生卒年月日),西蒙和珍妮的母亲娜瓦尔在社区游泳池游泳时突然中风,之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兄妹二人随后从母亲的遗嘱中收到了一个令他们无比惊诧的“要求”:如果他们想要安葬自己的母亲,就得先去黎巴嫩(或说影片中未命名的中东国家)找到他们的父亲和哥哥(这里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兄弟”,因为此时没人知道要找的是娜瓦尔的大儿子)。

    西蒙和珍妮此前一直以为父亲早就死在了“达日什战争”(虚构概念)中,也从未听说自己还有一个兄弟,因此大为震惊。西蒙非常抵触这件事,采取了抗拒姿态不想配合,但珍妮则很快接受了母亲遗嘱中的指示,准备前往黎巴嫩展开调查。

    珍妮通过和自己的教授讨论,确定了自己前往黎巴嫩寻人的两个“起始点”,其一,母亲曾经就读于“达日什大学”,其二,一张母亲旧时的照片。

    2. 娜瓦尔(Nawal)

    该章节一开始,是一大段关于娜瓦尔的往事回忆,主要向观众交代了娜瓦尔第一个孩子的来历,以及她是如何来到达日什大学的。

    这一段情节本身其实比较简单,不必过多解释。但由于前面提到的背景知识缺乏的原因,我相信很多观众的疑问却是从这里开始的,比如最重要的两个——

    第一,娜瓦尔兄弟杀死哈瓦尔之前,称哈瓦尔是一名“难民”,那么这里的“难民”具体是指什么人?

    第二,娜瓦尔和情人私奔,她的家人对此如此激愤,以至于痛下杀手的原因又是什么?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要接续前言,来讲一讲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将原来巴勒斯坦英国托管地分成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这个决议得到了大部分犹太民众的欢迎,但是阿拉伯人却普遍反对这个方案。于是联合国前脚通过这个分治方案,后脚巴勒斯坦地区就爆发了严重冲突,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相攻击,冲突愈演愈烈。这一局面持续到了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后,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军队立刻集结兵力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战争。但最终结果却以以色列获胜告终。

    黄色为阿拉伯国,绿色为犹太国,中心白色为耶路撒冷独立个体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有超过70万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离或被驱逐出家园,这其中有大约十万名难民向北涌入了黎巴嫩(根据Wikipedia //reurl.cc/xEbVnV),客观上加强了黎巴嫩国内穆斯林群体的力量,潜在地使黎巴嫩地区的政治环境发生了转变。

    1964年1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简称巴解)。在成立初期,巴解组织受到了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的保护。但1967年,巴解组织却企图刺杀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以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之后在1970年年末,由于约旦的黑九月事件(约旦内战),约旦国王下定决心清除约旦境内的巴解组织势力,最后巴解组织战败并迁移到黎巴嫩境内,这一结果造成了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上的战斗加剧,激化了黎巴嫩的内部动荡。同时巴解组织的战斗人员大大增加了黎巴嫩民族运动的力量(黎巴嫩国内的民兵武装可以划分为两个联盟:黎巴嫩阵线和黎巴嫩民族运动。黎巴嫩阵线主要由基督教马龙派组成,强烈排斥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存在。而黎巴嫩民族运动由亲巴勒斯坦的左翼势力组成,是一个由穆斯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左派人士组成的联盟,他们反对马龙派主导的右派政府。)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

    因此,回到电影中,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了。娜瓦尔的情人哈瓦尔就是一名巴勒斯坦难民,是一名穆斯林教徒。俩人之间的爱情不仅从宗教上来说是被视作禁忌的家族耻辱,同时在黎巴嫩当时的国内环境下,很多黎巴嫩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卷入地区事务,都在帮助基督教的马龙派镇压穆斯林在国内发动的暴乱,因此对巴勒斯坦难民也自然是敌视态度。

    3. 达日什(Daresh)

    这段情节由过去时间线中的娜瓦尔和当前时间线中的珍妮各自来到并最终离开达日什的情节交叉剪辑而成。其中娜瓦尔这条故事线主要是向观众展现她是如何最终走上与基督教派对抗道路的转变过程;而另一边珍妮的情节则较为简单,主要是交代了她前往达日什大学寻找线索时,意外地由一名老教师从母亲的照片上解读出娜瓦尔曾被关押在一个叫做卡法拉特监狱的线索。

    但在这一章节里,娜瓦尔的故事线却引出了很多个重要的概念,可能会让观众理解产生障碍。

    比如

    · 要关闭学校的国min党人是谁?
    · 和国min党对抗的查森丁是个什么势力?
    · 德蕾莎营是什么地方?
    注意画面左边墙上贴的就是国min党领导人的照片

    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就要接着前面内容,继续展开说一说黎巴嫩内战的历史。

    首先一点,珍妮到达日什大学查询她母亲的信息的时候,曾向前台小姐姐透露娜瓦尔大约是在35年前来学校就读的。那么由娜瓦尔去世的年份算一下就知道(2009-35=1974/1975),这几乎正好就是黎巴嫩内战的起始时间。也就是说,内战刚一爆发,娜瓦尔就离开了学校前去找儿子了。

    我们前面提到过,黎巴嫩国内的民兵武装主要就是两个联盟:一个是由基督教马龙派组成的黎巴嫩阵线,另一个则是由穆斯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左派人士组成的黎巴嫩民族运动。前者反对巴勒斯坦人,后者亲巴勒斯坦,而黎巴嫩南部又是巴解组织的活跃地区,因此当地自然会有很多巴勒斯坦的难民营,片中所谓的德蕾莎营地,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在实际情况中,黎巴嫩的确有一个叫做自由国min党的政党,属于基督教马龙派,但这个党派的军事力量并不算强大,因此考虑到电影虚构的设定,我更倾向于认为剧情中所谓的国min党应该是以马龙派下的主要军事力量“黎巴嫩长枪党”作为原型进行设计的。毕竟在历史上,黎巴嫩内战的开端正是由长枪党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所引起,并且事件地点就是在首都贝鲁特。

    所以回到电影的这段情节,首先由于达日什市内各教派间的骚乱逐渐激烈,基督教派的国min党开始在街头建立检查站并关闭了学校。之后南方传来消息称,某支持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后面我们知道这是查森丁领导的穆斯林民兵组织)已经袭击了南部地区基督教的村子。

    此时娜瓦尔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如果穆斯林袭击了基督教的村庄,那么基督教派的国min党就一定会反过来对那个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如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报复,冲突扩大之下,整个南部地区都会被战火覆盖,那么她那还未找到的儿子就命运多舛了。

    说实在的,这里娜瓦尔的思路我认为有点难以理解。她儿子待的孤儿院位于基督教村庄中,结果战乱发生后,娜瓦尔最担心的居然不是穆斯林发起的攻击是否已经杀了她儿子,反而害怕基督徒接下来的反击,这是什么逻辑?

    当娜瓦尔辗转找到孤儿院后,面前等着她的却只是一片断壁残垣,当地一名村民告诉她,此前一个由查森丁领导的穆斯林武装团伙袭击了这个村子(卡法考),杀了这里所有的基督徒,孩子们可能躲到了德蕾莎难民营里。于是娜瓦尔来到公路上,摘下脖子上的十字架,用丝巾包起了头,装扮成穆斯林人的样子,然后拦下了一辆满载穆斯林的大巴,请求司机带她去难民营找儿子。

    但荒诞的是,此时被娜瓦尔藏起来的十字架很快就救了她一命。当面对基督教士兵阴森的枪口,娜瓦尔抓着十字架喊出“我是基督徒”的时候,耶稣基督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求生工具,带上去或摘下来,完全是实用主义驱使下的行为,再也没了半点信仰的意味在里面。

    4. 南方(Le Sud)

    这一章节中,珍妮来到了母亲的故乡德欧姆村寻找线索,没想到却在自报家门之后,前一秒种还笑吟吟端茶招待的村民,下一秒钟就把她轰出了村子,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是娜瓦尔·马万的女儿,那么这里不欢迎你。” 珍妮突然意识到,时间虽然过去了40年,但显然,当年险些杀死自己母亲的那股力量,现如今依然牢牢地控制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5. 德蕾莎(Deressa)

    镜头再次转到了娜瓦尔的故事线,当她终于辗转抵达特蕾莎营地时,却发现那里已经经历了又一场屠杀,只不过这次被屠杀的对象换成了巴勒斯坦难民,而袭击者则是国min党的武装力量。

    德蕾莎营地的惨相令娜瓦尔彻底对自己的信仰心灰意冷,在她看来,自己的爱人是德蕾莎营地出来的难民,因此天然的对巴基斯坦难民有了好感,而儿子也在德蕾莎屠杀中失踪,因此她决定要加入查森丁的队伍向国min党复仇。

    在我看来,此处人物行为的巨大转折,其背后的动机却十分薄弱,说服力不够。对于娜瓦尔来说,即便不考虑宗教因素,首先,她的儿子在卡法考和德蕾莎两场惨案中都是下落不明,不存在国min党就一定是杀人凶手的说法;其次,此前查森丁在屠杀卡法考村时,是把孤儿院当做了明确的袭击目标,因此不管是从死亡概率还是从目的性来说,娜瓦尔都更应该选择向查森丁报仇,而不是反过来加入查森丁的组织去暗杀国min党的领袖。
    所以这个行为逻辑该怎么理解呢?

    此后的情节就相对简单。娜瓦尔顺利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潜入了国min党领袖的家中,之后伺机枪杀了这名领袖。这里吐槽一句,即便长得再怎么好看,潜伏的再怎么深入,娜瓦尔的身份也只是个家庭教师,而不是跟这个领袖结成了亲戚,怎么可能进进出出都不用搜身,或者起码检查一下随身携带的物品呢?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核心教派武装力量的头脑,这个家伙的脑袋得天天有多少人惦记着,结果身边安保措施这么差劲,让人感觉跟这个人物的身份设定太不相符了。

    事成之后,娜瓦尔被抓起来丢进了卡法拉特监狱,一关就是15年。

    6. 卡法拉特监狱(Kfar Ryat)

    本章节全然是珍妮的故事,主要讲述珍妮根据母亲照片上的线索来到了卡法拉特监狱,在这里她从一名监狱的前狱卒那里得知她的母亲在监狱中曾受到折磨、被一名叫做阿布·塔拉克的刽子手强暴并生下了孩子的悲惨经历。

    珍妮崩溃大哭,打电话让西蒙赶紧过来和自己会和。此时由于观众从影片前面的内容已经得知娜瓦尔的大儿子是在德欧姆村生下的,所以此时自然能意识到,在监狱中出生的孩子其实是珍妮和西蒙,而那个叫做阿布·塔拉克的刽子手正是他们的父亲。

    这种信息差会让大部分观众以为自己拥有了“上帝视角”,掌握了影片后续剧情的走向,从而产生一种下意识的窃喜心理,这种情绪会让观众看到影片最后真正的包袱时,获得更大的震撼效果。

    7. 唱歌的女人(La Femme Qui Chante)

    本章节很短,情节上只是交代了一下当年娜瓦尔在监狱里为何会被称为“唱歌的女人”,以及西蒙在老让的陪同下一起去黎巴嫩找珍妮的过程。

    这里发一下感慨,我觉得维导似乎是真的不太会拍摄“酷刑”,这一点从他的《边境杀手》就能看出端倪:明明要表现虐囚情节,结果亚历桑德罗气势汹汹地提了一桶水进去,镜头一转,剩下情节就得靠观众自行脑补。

    《边境杀手》片段

    再到《沙丘》中的戈姆刺测试,这个在设定中所谓超过人类忍受极限的神经疼痛,在甜茶单薄的演技下也看不出有多么难熬。说句难听的,都是男人,导演你不觉得就这副表情还没有裆下挨一拳看起来疼么?

    《沙丘》片段

    回到《焦土之城》,娜瓦尔能让一个老狱卒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感慨,“他们想尽办法让她屈服,但是到了最后,她还是不肯低头,她呀,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那可想而知娜瓦尔所经受过的折磨一定是残酷到了令人发指惨不忍睹的地步。

    但镜头前,导演展示给观众的却不过就是剃了头发,身上带了些血痕淤青,如此而已。

    构图倒是挺美

    就这种程度能说明啥呢?维导你有没有听说过渣滓洞里的辣椒水老虎凳钉竹签?如果有机会让他了解一下江姐的事迹,或许能对坚不可摧的女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渣滓洞监狱部分刑具:猪鬃、竹筷、竹签等,具体行刑场面自行脑补吧

    8. 西蒙和珍妮(Sarwan Janaan)

    西蒙和珍妮找到了当年在卡法拉特监狱为他们母亲接生的护士,并从她这里了解到了他们自己真正的身世。但由于此时的观众其实在上一章节中就已经猜到了这部分内容,所以这段情节更多是起到展示信息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太多可值得梳理解读的部分。

    9. 尼哈德(Nihad)

    这一章节开始于一名狙击手在城市废墟中伏击一帮少年的镜头,虽然通过脚跟上的印记可以知道这个狙击手就是娜瓦尔的大儿子,即西蒙和珍妮的哥哥,但此时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名(当然,通过镜头语言,该章节的标题其实已经隐晦的向观众透露了这个信息)。

    同时,有赖于镜头只给了狙击手眼眉位置的特写,所以观众此时并不能辨认出这个人的长相,否则电影的结局提前在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被揭开了。

    随后时间线回到当前。在当地律师米·马德亚的帮助下,西蒙和珍妮一行人终于拿到了他们的哥哥的资料——

    姓名:尼哈德·梅
    抚养机构:卡法考孤儿院
    出生日期:1970年5月(梅,May,同义)

    但由于卡法考孤儿院在尼哈德入院4年后就遭到了袭击(即第3章查森丁部队的屠杀),所以尼哈德从那儿以后就下落不明。米·马德亚认为当年袭击孤儿院的军阀(也就是查森丁)一定还记得当时孩子们的去向,因此下一步线索就集中在了这位此前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查森丁身上。

    但是,当年的军阀、刽子手,现如今已经成了这个国家有头有脸的政党领袖,显然不是西蒙这样的普通百姓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米·马德亚就给西蒙出了个“引蛇出洞”的主意,让西蒙来到德蕾莎营,去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是“唱歌的女人”的孩子,现在要找尼哈德·梅。

    作为穆斯林教徒活动的重要基地,德蕾莎营地里自然会有人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查森丁,而西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对方找上门来即可。果不其然,在西蒙回到酒店不久,查森丁就安排了两名保镖,非常“客气”地“请”西蒙跟他们走一趟。

    米·马德亚的计划果然生效了。

    这一章节的最后,导演还交叉剪辑了一段娜瓦尔出狱后,再次找上查森丁,准备在他的安排下逃离这个国家的情节。在这段对话中,大家可以注意到,“带上西蒙和珍妮一起生活”其实是出自查森丁的要求,而不是娜瓦尔自己原本的意愿。个中原因大家自行解读,我个人理解,或许是因为这俩孩子是自己被狱卒强暴后生下的孽种,而娜瓦尔已经不想再跟这段往事有任何瓜葛的缘故。

    另外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大家从下面这个画面可以看到,娜瓦尔出狱后再次戴上了十字架项链,这说明她在基督教徒的监狱里被折磨了15年后,又再次选择皈依了基督教,这种选择如何理解?

    这是否是又一次为了逃亡而做出的权宜之举呢?

    10. 查森丁(Chamseddine)

    终于,西蒙在被蒙上眼睛的情况下,极其机密地见到了这位现在已经是满脸皱纹的老军阀。

    在这里,查森丁向西蒙透露了整个影片埋藏的最大的秘密,原来尼哈德·梅就是阿布·塔拉克。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娜瓦尔被自己的大儿子强暴,生下了西蒙和珍妮。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后,娜瓦尔在游泳池游泳时发现了一名脚后跟有纹身的男子。怀着与儿子重逢的狂喜,娜瓦尔来到了男子的身后,却立刻认出眼前这个人就是当年在监狱中强x自己的狱卒。

    娜瓦尔随之因震惊而中风并最终死亡。

    万念俱灰的相遇

    到这里,所有的真相都大白于天下,所有信息也都摆在了观众面前。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去盘算一个问题,那就是娜瓦尔和尼哈德母子二人在卡法拉特监狱之前是否也曾有过交集?按照此前的时间线索,尼哈德出生于1970年,4岁的时候(即1974年)被军阀查森丁带走开始接受训练,而娜瓦尔是1974年离开了达日什大学回到南方寻找儿子,但之后因为心灰意冷而加入了查森丁的队伍。这里我们不知道娜瓦尔在潜入国min党领袖家中当家庭教师之前受训了多久,但总之,至少有一段时间里,尼哈德和娜瓦尔同时都在为查森丁工作,所以母子二人其实有段时间应该是处于一种近在咫尺但又远在天涯的状态。

    而这一点不禁又让我对娜瓦尔的行为逻辑产生了疑问。当年她加入查森丁的队伍之后,她明明知道这就是当年袭击孤儿院的那只队伍,所以她为什么不去问一下查森丁是否见过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她会那么肯定自己儿子要么就是失踪了,要么就是被国min党杀了呢?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总算结束了,累得我连给这个帖子正经收个尾的力气都没有。

    就这样吧,大家如果想要抒发感情的话,在其他帖子里会找到很多,我在这里就不掺和了。

    The End.

     短评

    枪声震碎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战火燃烧一座无辜之城,俄狄浦斯的悲剧在这上演,每个人将面对的,是内心的炼狱和刑罚。影片结尾用三封信稀释了壮阔的悲剧,但是却在每个观者心中铺上焚城后的焦土。喜欢战争片,猜到结局但依然深深震撼。影片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推动着你接近寻找的真相,真相却最难将息。

    4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重要提醒:此片剧透了就无法看

    7分钟前
    • lily
    • 力荐

    真相残酷,逝去母亲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说法难以让人内心释怀。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角色的悲剧性命运简单的归罪于历史的错误,编导的这种做法实在有待商贾。致使观众进入故事容易,想走出来就难了。★★★★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实话说,一点不觉得假,因为母亲和儿子都太努力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见,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下,一定会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头彻尾的古希腊悲剧,交叉叙事。一般片子只会使用一种悬念营造方式,要不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要不就是二者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两个都用到了,给人以双重震惊。两封信很妙

    1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极具震撼力的杰作。1.废墟之城,道德荒原,宗教仇杀,残酷乱世,古典悲剧。2.维伦纽瓦的冷峻节制深得我心,避免煽情,以隐忍内敛笔触带出伤痛。3.1+1=1来自老塔[乡愁]。4.双线叙事,Radiohead配乐。5.唱歌的女囚,脚上的三点刺青。6.无言以对是对所有真相的响应 | 没有什么比相守相伴更美好的了。(9.0/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悲苦的女人啊!另,加拿大移民的过去真的好神秘阿。。

    15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开头震撼的RADIOHEAD慢镜直接将人带入情绪,另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母亲的侧面神似PATTI SMITH,后方熊熊烈火燃烧着大巴车,特别美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两代人寻觅的身影叠画成一个爱与黑暗的故事,时空在这片焦土上汇合,她一生的故事,用一生寻找的爱,竟在硝烟中开出荼毒恶之花;用生命保卫的秘密,用死亡消解的罪孽,用尽力气告诉我爱你;得知真相的一刻,如2049木马在手,重温回望如摸索维伦纽瓦风格渐成之路。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双线叙事的结构,娓娓道来,情绪到最后积累成一个震撼性的结局。虽然探讨的是宗教,政治,军事,恐怖分子,但关切的却是个人——一个母亲,那段被历史所绵长的一生,平淡而克制的叙述,却隐忍着强大的情感内核,直到最后一刻爆发,于是,观众被震慑住了,长久地处于这种情绪中无法自

    21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停留在“失语”的状态里,去除掉那个惊世骇俗Astonished的结局,这都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恍惚间我去理解一加一的意义和有些神谕的这种错乱的时候,跟那个女儿一样,差点就喊出来。宗教让人痴迷,战争让人扭曲,自始至终不会少的爱充斥在两者之间,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喻。佳片。

    23分钟前
    • Shy
    • 力荐

    这个结尾也太狗血剧情了吧,其实这东西有BUG,不过以讨论剧情就剧透了,自己看吧。借寻亲去讲一段痛苦的历史,两个时空反复转换,相比之下,故事随着真相的接近而变得更有趣了。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用伦理悲剧折射宗教战争,主题严肃、深刻,但故事毕竟狗血,所以,在影像、叙事上,采取极度克制、避免一切廉价煽情的手法,相当明智。缺点是略沉闷。烧车、枪杀小女孩那场……最见功力。

    2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愕然,并扼腕叹息的故事,(或许它有些太过戏剧和巧合)一个女人爱与奇迹的史诗。宗教信仰的冲突可以烈火焚城,但绵延几十年的亲情谁也无法阻隔,“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在一起”。22号美国上映一定再去捧场一遍,太精彩了。这届的外语片水准真不错!

    3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看到1小时15分一下悟到结局,就像拼图骤然清晰。对母亲的动机设置感到难于赞同。真正的爱是沉默与承担,独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难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绝不会强制性的让一双儿女踏上对痛苦抽丝剥茧的继承之旅。如果导演让母亲瞒下惊天真相,带着秘密离世,由儿女主动追寻谜底,结局会更震撼。

    37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这才是寻找她妈的故事

    4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如果《老男孩》让人觉得变态,那么跟此片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42分钟前
    • Bono
    • 推荐

    一个女人的史诗 看完以后让人恍如隔世

    45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无法解释母亲这样做的动机,使得整部电影最终的主题表达显得很荒唐。整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恨意的过程,所谓的爱在哪里?对母亲第一个爱人的交代几乎没有。影片过分追逐剧情的奇情,反而让批判的力度大大减弱,母亲无非是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恨意,又传递给了双胞胎而已。

    48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93//娜瓦尔对爱的理解是去系统化的,对信教的家族来说,发生与异教间的爱情是肮脏;对民族主义者来说,异教的难民是要清除的污垢;而对于娜瓦尔,她珍视生命、相信普适的爱,不受意见体系的禁锢,认为只是毁灭与杀戮肮脏,事物只要是因爱而生的便是纯净。娜瓦尔在池边近乎木讷地释然,她把孩子看作爱的结晶,就可以坚信孩子生来美丽,其他因系统冲突而差生的污秽都可以原谅;通过她的孩子们对母亲命运的体会,沉默被打破,身份与环境的不协调、洁净和肮脏的冲突、爱与恨的矛盾间,意外地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无奈、又像是和解的心境,结果是命运可能性的残忍被揭露,而人之情感进入平和状态的机会被揭示。

    53分钟前
    • Colty
    • 力荐

    四星半。真正的希腊悲剧,层层剥落后直指人心。面对真相,唯有沉默。看过越想越悲伤。。。

    5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