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女孩2018

    女孩2018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奥利弗·博达特,蒂伊门·戈瓦尔茨,卡特简·达门,瓦伦提金·达恩斯,克里斯·泰斯,安吉洛·提森,艾莉西亚·德佩克 

    导演:卢卡斯·德霍特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女孩2018 剧照 NO.1女孩2018 剧照 NO.2女孩2018 剧照 NO.3女孩2018 剧照 NO.4女孩2018 剧照 NO.5女孩2018 剧照 NO.6女孩2018 剧照 NO.16女孩2018 剧照 NO.17女孩2018 剧照 NO.18女孩2018 剧照 NO.19女孩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主角 Lara 于15岁之「老龄」才加入芭蕾舞班。由于较其他女孩迟起步,她每日下尽苦功,甚至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亦不肯歇息。  Lara 的梦想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员——她还想成为一个女孩。是的,「他」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犹幸爸爸一直在旁鼓励﹑陪她接受荷尔蒙治疗,全心全意支持她完成梦想。

     长篇影评

     1 ) 很好看的一部

    真的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对话,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悲天悯人,没有自我怜悯,lara不喜欢大吵大闹,他也不会大哭大笑,他不满意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歇斯底里,不高兴的时候他不会闹脾气,外表的温和在欺瞒身边的人,可是在屏幕外你强烈的感觉到了他的不安,他的隐忍,他的勇敢,和强大。电影里几次我都有去拥抱他的冲动,想给他力量,几次想对着他说你真美,真的又美又惊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力量和强大之处。不做作不可以不过分不用力,但却能把一个人物强大的感染力渲染出来,传递出来,我觉得是厉害的。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很多时候很多情绪过多的语言也没办法诠释,lara不说话,但是他的快乐和强颜欢笑我们都看得到,都心疼,都感受得到。导演演员都好牛掰

     2 ) 你的优雅与沉重

    生在一个美丽又残缺的世界,我们何其幸运

    很早之前你就知道,上帝造人不总是公平的,比如人不能选择自己的性别,而有的人生来就和别人不太一样。你也懂得世界对于有些人来说,生存会比一般人艰难得多,特别在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时候。

    这个世界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严格遵守,就是男的天生就是男的,女的天生就是女的,男的不能变成女的,女的也无法变成男的。这是千古以来不容质疑的所谓“真理”。而这种刻板的性别印象从古至今,人们从未怀疑过,也从未觉得有什么不正常。

    这些你未必不晓得,当你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你就隐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你害怕和同性一起上厕所,也害怕和他们一起洗澡,甚至嬉戏打闹时也总是放不开。你总觉得你应该是个女孩,应该和女孩们在一起。所以你总是孤单一人,身边没有朋友,也没人理解你。

    按着这样的剧情逻辑,你也许会过得很惨或者选择自杀。在无数狗血故事里上演过无数遍的那种。赚取眼泪的确很容易,可也让人觉得廉价。但那不是你的人生,毕竟这不是一个悲情卖惨的故事。

    你是不幸的,但你也是幸运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你生在一个温暖的家里,有一个疼你的爸爸和倔强的弟弟,虽然是单亲家庭,但是你们彼此都很相爱。更重要的是,爸爸很早以前就知道你的与众不同,不像别的父母,他很开明,也很大度地接纳了你,还努力帮助你纠正上帝所犯下的错误。就像爸爸说的,你在全国最好的芭蕾舞学校之一上学,有那么好的医生帮你做变性手术,你已经很幸运了。

    于是在镜头里,我们就有幸见到了如今的你,花样年华里花一样的你。你一直在练习芭蕾,昏天黑地没日没夜地跳,似乎那就是你的爱和未来。洒满阳光的大厅里,你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会是柴可夫斯基一会又是肖邦。即使和那么多青春无敌的美少女站在一起,你也始终是笑得最动人的那个。

    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无疑就是你了。你虽然起步晚,却最舍得下苦工,即使在放学后,还是独自待在舞蹈教室,让老师继续给你补课学芭蕾。一遍又一遍,跳错了再重来,一直练到脚上血流不止,老师心疼地抱着你说,“别对自己太苛刻了,休息下吧。”

    你热爱芭蕾,视之为生命。简直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也许在潜意识中,你觉得自己会像丑小鸭一样,总有一天变成圣洁美丽的白天鹅吧?或者就像《天鹅湖》里被魔王施了魔咒的公主,只有在月圆之夜,才能幻化成本来面目,在翩翩起舞时就能遇见一生中的真爱吧?只要坚持不放弃,破茧成蝶就指日可待。

    优雅的舞步承载着蜕变的心愿,那就是你的青春。

    你那么美又那么优秀,每个人都想当然地觉得你应该有个男朋友吧,像别人一样,在最好的年纪拥有一段最难忘的恋爱。连帮你做手术的医生都劝你,“别委屈自己,你可以享受现在的欢爱,不至于以后孤单一人,在车站等待遥遥无期的巴士。”可是完美主义的你那么自尊,你坚定地回答说,“在转换性别之前,我不想介入爱情。”你想把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好的那个人。其实你心里是有喜欢的人的,偶尔在电梯里相遇的那个英俊男孩,他向你暗示过,你也懂得,可还是选择了矜持。那是属于少女独有的甜蜜念想,不能轻易说破,只适合在午夜梦回时放飞。

    来到这个新学校已经很久了,内向的你却始终没有朋友,女孩们肆无忌惮的疯闹,你却彬彬有礼独自一人,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和那么多同学站在一起,你也只是貌合神离。渐渐地,你被大家孤立起来了,甚至流传着一些关于你的传言,有人说你其实是男扮女装,和女生一起洗澡是别有企图。

    本以为这些传言都不用理会就自然过去了。可是女孩们还是找到你,三番五次地恶意戏弄你,比如那一次,一个女同学的生日会上,她逼着你当众露出隐私部位,还质问你是选择当男孩还是当女孩。你惊惶无措,只好顺着她们的意思做了,得到的也只是无休止的轻蔑与讪笑。一群人总是难以理解一个人的处境,这世上,感同身受的善意毕竟太少了。

    也许就是那件事以后,你不再相信人群中还有理解与善意,加上青春期的敏感倔强,让你一夜间变得自暴自弃起来,不光练舞的时候频频失误,也在饮食上随随便便,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遵医嘱的后果就是变性手术的无限期推后。而在舞蹈课结业前的意外晕倒,更让你失去了登台表演的机会。

    结果,你只能望着聚光灯下那些不如你努力的女孩们,在台下的人群中暗自啜泣。还没有等到完美绽放的时候,便从人生舞台上狠狠摔下来;还没有等到惊艳蜕变的那一刻,就在重重恶意中沦为作茧自缚的笑话。也正是在那个最黑暗的时刻,年少的你一夜长大了。可是无论遭遇了什么挫折阻碍,你都是注定要完成一次蜕变的,或早或晚,只是时间问题。否则之前受过的伤流过的血受过的委屈,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和积累,就都失去了意义。作为一个清楚自己未来宿命,并对你的人生蜕变坚定不移的人,你一直都有这个醒悟与决心。

    当足底的优雅不足以承受世界的重力,那么就自己成全自己,放生命一条生路吧。你以一种决绝的自残方式,亲手帮自己完成了性别转换,也亲自纠正了上帝的错误。那些爱你的人流下了关爱的泪水,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也可以闭嘴了吧。

    最后你顺利出院了,也完成了艰难的蜕变,走在路上的你焕然一新,长发随风飘动,笑得那么舒心,仿佛全世界都已经爱上了你一样。这是电影给你的结局,可我觉得还没有结束。因为在不远的前方,你会收获更多的爱和尊重。那些你曾经失去的,将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加倍偿还给你;那些伤害过你的,终会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那些你期待已久的,一定会在某个路口和你迎面相遇。

    就像那句话说的,“这一切都是上帝的善意安排。”对此我深信不疑。

     3 ) 美的包容

    她是个幸运的女孩儿吧,不对,应该说她是个幸运的人。我们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去定义一个人,因为我们不是创造人的人。

    影片呈现的社会包容性给予一种希望,这不同于单纯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呈现,这是一种可复制的技术上的包容。有点像Standards of Care for the Health of Transsexual的教学片,影片通过trans群体可能面对的不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父亲)、社会关系(心理咨询师、医生、老师等),展现了普世价值语境下,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好一个人。虽然其中仍不免一些“规训”的观点,如父亲和医生讲的“应该”或“不应该”如何,但作为一个性别铁幕之下的东方人,Lara确实帮我更好地理解了SOC中地很多观点和技术支持。

    举例来说,如阶梯性或者说最小伤害原则,有关transsexual文献中,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或者建议的原则,如使用激素或者声音改变。影片中医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手术的讨论以及心理咨询师的支持,都不难看出这个原则的体现。技术人员和家人于性别认同中要做的不是审判,而是技术、情感上的支持,如心理咨询师和父亲直接采用支持技术,表达“你就是个女孩”。

    最后说一句,看到有豆友评价,影片在刻意地渲染一些苦难,我只想说,相对于国内的trans群体,那点事是白玉微瑕吧,Lara就是tm生活在理想国。

     4 ) 最美变性女孩,别只因为挑战禁忌而看到她

    男扮女装,常常被戏称为“女装大佬”。

    但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之一。

    这类人不仅长期处在自我否定之中,还时常会遭到别人的异样的眼光和嘲笑。

    精神医学上统称这些人为“跨性别者”(Transgender),可谓是少数群体中的少数群体。

    有些跨性别者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性人”。

    说起变性人,家喻户晓的金星,作为一名变性艺人曾经惹过不少争议。

    舞蹈家金星在6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希望成为一个女生,于是下定决心,在27岁时做了变性手术。

    1995年,金星在北京香山医院进行了变性手术,手术过程还被导演张元全程纪录,拍摄成了纪录片《金星小姐》。

    而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儿希洛,也在11岁的时候也开始接受荷尔蒙阻断剂的注射。

    朱莉接受《Vanity Fair》杂志采访时曾自曝:“希洛希望当一个男孩子,所以她简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她觉得自己跟她的哥哥们是一样的。”

    研究表明,其实儿童在3—5岁时就已经能够拥有genital knowledge(生殖性判断)和 gender constancy(性别恒久性)意识

    让58位实验对象(31位女童, 27位男童)观察儿童的全裸或半裸图片,左边的是彰显儿童性别的图片,右边的是该儿童变装后的图片。

    研究结果显示,40%的儿童都能够识别变装后的儿童性别。

    也就是说3到5岁的儿童,就已经能够拥有持续性的性别认知。

    所以,跨性别者其实是先天的。

    他们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产生了怀疑。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跨性别者。

    例如《丹麦女孩》中的小雀斑,《男孩别哭》中的希拉里·斯旺克。

    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丹麦女孩》

    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男孩别哭》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跨性别者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误解。

    而他们身上雌雄同体的神秘气质,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2018年上映的比利时电影《女孩》,讲述的也是这样一位跨性别舞者的故事。

    这部小众题材的电影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赢得各国媒体的赞誉。

    不仅在2018戛纳电影节斩获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也提名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豆瓣评分8.2。

    女孩

    导演:卢卡斯·德霍特

    编剧:卢卡斯·德霍特/安吉洛·提森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

    上映日期:2018-05-12(戛纳电影节)/2018-11-01(荷兰)

    片长:105分钟

    这部艳惊四座的电影,也是导演卢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本人的处女作。

    2009年,导演卢卡斯·德霍特在比利时当地的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个女孩想成为芭蕾舞者,却生错了性别,她想成为真正的女孩。

    导演那时候只有1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个故事激励了他。

    于是卢卡斯·德霍特决定,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卢卡斯·德霍特 Lukas Dhont

    而海报上那位优雅的女孩,其实由一位男孩,维克托·波尔斯特(Victor Polster)扮演。

    不得不说导演选人的眼光独到,虽然这是维克托的第一部电影,但他的表演真实细腻。

    不仅做到了神似,外型看上去也很有说服力。

    凭借在本片中的出色的表现,维克托·波尔斯特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

    维克托·波尔斯特 Victor Polster

    舞蹈演员出身的维克托·波尔斯特在片中同样扮演一位“舞痴”,15岁的跨性别者Lara。

    Lara的生理性别是男孩,心理性别是女孩。

    对15的他来说,人生有两个终极梦想——

    跳好芭蕾舞,以及做完变性手术,彻底成为一个女孩。

    然而这两件事,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变性手术,当然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不仅身体上要承受痛苦,还要面临手术失败的风险。

    跳芭蕾,对于15岁才开始练习的她而言,“年龄太大”。

    直接被学校认为不可能成功,但因为她的决心很坚定,还是愿意让她试试。

    这两件事,难度更大的或许是变性。

    为此,Lara一直在服用荷尔蒙药物,

    生活中的她也是留着长发,甚至自己穿耳洞,只为了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个女孩。

    但毕竟生理仍然是男,每当面对男性生理现象,心理为女性的Lara只感到痛苦和无奈。

    Lara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

    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可爱弟弟。

    平日照顾弟弟的她,俨然一副姐姐样。

    Lara非常希望,周围人能把她当成一个真正的女孩看待。

    仅仅是弟弟的老师询问一句,她是不是姐姐,都可以让她开心一整天。

    虽然长期服用抑制发育的药物,但Lara的骨骼还是明显比一般女孩更健壮。

    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偶尔流露出男相,这也使她在生活中处处流露出不自信。

    芭蕾对体型的要求本来就很严苛,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壮”,Lara长期节食。

    再加上高强度的芭蕾练习,Lara比同龄人消瘦很多。

    营养不良的她,被医生认为暂时还不适合做变性手术,这让她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

    当然Lara已经非常幸运,她生活在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周围大多数人都是接纳的态度。

    进入舞蹈学院之后,她也很快就融入了女孩群体。

    更幸运的是,她有个无限支持和理解她的父亲。

    无论是去医院面诊还是去舞蹈学院面试,父亲总是全程陪伴,默默支持着。

    当她迷茫无助时,父亲会告诉她:“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榜样了。”

    但Lara并不想成为榜样,她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听上去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困难。

    即便大环境对她来说,已经十分友好,但也还是会有尴尬的时候。

    比如老师当众询问其他女生,是否接受Lara在女生更衣室换衣服。

    同时让Lara闭上眼,其他女生举手表态。

    又或者在舞蹈学校里,每次上完课就算满身大汗,也从不与姑娘们一起洗澡。

    其他姑娘的不介意,在她看来更是一种怜悯和猎奇。

    虽然大家都知道Lara的事,但谁也没有真的看过她的身体。

    在一次在姑娘们组织的聚会上,大家都玩得很开。

    有人突然提议想看看Lara的下体,Lara是拒绝的。

    但在女孩们的胁迫下,她最终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自己的私处。

    猎奇心得到满足的女孩们,一个个流露出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

    这深深刺伤了敏感的Lara。

    这些女孩,拥有着Lara梦寐以求的身体。

    课间时,Lara常羡慕地看着热舞的她们,肆意展示自己柔软且富有曲线的身体。

    而Lara就像个笨拙的丑小鸭,穿练功服前还要用胶带封住自己的下体,来掩盖男性生理特征。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身为女孩有天醒来发现自己多了个“零件”会有多么崩溃,也许就能理解跨性别者的这种痛苦了。

    Lara不仅要竭力掩饰生理特征,还要比其他女孩更刻苦练习芭蕾。

    一般学习芭蕾的女孩都是从12岁开始练足尖,15岁的劳拉显然错过了最佳时期。

    而且她的脚也并不适合穿女芭蕾舞者的足尖鞋,所以经常练到受伤流血。

    然而她展现出惊人的毅力,其他人休息时他还在坚持练习。

    连老师都被感动,说她对自己要求太高。

    镜头里的Lara,看上去优雅美丽,完全是一个可爱女孩模样。

    这样的她当然不乏异性的追求,但Lara每次都只能害羞地躲闪。

    一次,她终于鼓起勇气和男孩约会。

    然而气氛暧昧之际,还是落荒而逃。

    她明白,此时的自己,还不是个真正的“女人”。

    她害怕被人当成怪物。

    回家之后,Lara久久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她十分渴望变成女孩,但医生以她营养不良为由拒绝手术。

    Lara感觉自己已经不能再等了。

    忍无可忍的她,终于在一个清晨,拿起了剪刀。

    上演了自宫的一幕……

    当她在医院醒来,陪伴在身边的还是慈爱的父亲。

    父亲一直握着她的手,Lara泪流满面。

    也许命运和Lara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让她生错了性别。

    但显然,也给了她一份深沉的父爱。

    影片结尾,Lara剪了短发,大步穿行在人群中。

    此时的她一扫过去的羞怯和不自信,仰起的脸庞多了一份从容。

    也许她已经接受了变性手术,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Lara学会了接纳自己。

    而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Lara是有现实原型的,一位名叫Nora的舞蹈家。

    右为比利时跨性别舞者 Nora Monsecour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外貌,也许是性格。

    很多人因此自卑,甚至自我厌恶。

    就想Lara一样,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而电影最希望传达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认同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本文作者:RAMA

     5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女孩》

    “不 我不想成为榜样 我只想成为一个女孩”

    爸爸回答说:“可你就是个女孩。”

    《女孩》

    2018年的《女孩》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不仅拿到了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和酷儿金棕榈奖,演员维克托·波尔斯特更是凭借对主角的出色诠释收获了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奖。这部遍布痛感又克制压抑的跨性别题材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中的Lara是一个梦想成为芭蕾舞者的15岁女孩,“老龄”加入芭蕾舞蹈班的她不是很在乎每天练习到脚尖流血,因为更加疼痛的是关于自己生错性别的苦楚。一点点被揭开的生活暴露出Lara的真实性别,还有关于身体和灵魂的抗争。

    但当被询问是不是弟弟的姐姐时,Lara会开心地点头回答:对。

    金色的画面和轻盈的步伐。发自内心的笑。然后害羞地拢拢头发。

    本期周限定观影共有22人参加, 一共22条评论, 平均分数为77分

    @影武者 65/100

    更多的是主人公自己跟自己的博弈,关于认同感,直面与接受。

    @渡辺dudu 70/100

    觉得结尾的处理有点小失控。看之前担心影片会出现过多的外部矛盾,所幸导演没有选择这样,大部分呈现的是主角的内心冲突,反而更加令人揪心。音乐让我想起了菲尼克斯的《她》。

    @cinedreamer_ 80/100

    其实Lara已经非常幸运了,拥有开放包容的家庭和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家人,身边同学虽然还是难免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但至少影片中并没有展现出过多被欺凌被侮辱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却仍然看的非常揪心,毕竟从Lara每一处细微的神情中都能看出,做这样一个决定绝不仅仅是有足够的勇气那么简单,方方面面要承受的痛苦与挣扎都太多太多,我甚至难以想象更多那些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的人该如何坚持下去。导演主演都是宝藏,导演处女作便能拍的如此稳重实在难得,手持拍摄与光影的运用也都不错,而主演更是出色,雌雄同体惊为天人的气质相貌与细腻的情绪把控着实令人难忘。

    身体的冲突 身体的痛苦

    @子煦乌有 75/100

    电影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上撕裂流血的疼痛,更多是来自于内心上的疼痛。外界对于他的好奇不解嘲笑,与家庭对于他的包容关心心疼形成的强烈对比,一次又一次引领我们走进劳拉的内心。愿世间善待那些勇敢矫正上帝失误的人们。

    @Mathilda 75/100

    即便灵魂是个女孩,但依旧被身体支配着,笑而不语,在澡堂的约束以及最后的决定,都是灵魂在与身体抗争。少了来自家人的压力,多了来自医学的帮助,要真正地做自己,这似乎还是很难。

    @ Laughing Gor 78/100

    夹紧膝盖,打开胸廓,踮起足尖,高挽发髻,穿上芭蕾裙,套上白丝袜,她是最傲的玫瑰,最美的女孩。剪刀咔擦一下,Victor彻底消失,Lara涅槃重生。

    @董小__ 80/100

    完全不像新导演搭配新演员的作品,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变性前的一段心理,叙事和情绪表现很稳。周围环境的包容反过来变成压力让身体上的束缚尤为显眼,什么都变了其实在自己看来是什么也没变,影片反复展现观察身体变化的段落比最后那一下更让人揪心,心理的溃败让人心疼。

    迫不得已进入浴室的Lara 和快要习以为常的不自在

    @世纪末的圈 70/100

    比起社会和家庭的包容与支持,最重要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坚持。色调与配乐相得益彰,但剧情太过重复,除了主人公内心的斗争,外部的矛盾过于平淡。几处强烈引起心理不适。

    @昨日之島 75/100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演员演技灵动,电影整体节奏有些拖沓,练舞的段落尚有很大的设计空间,剧本稍显粗糙。

    @鱼麦麦 80/100

    “女”主角的演技绝了 完全看不出是男孩子演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家庭氛围 最让人难受的是 即使家人都认可了 从心底完全接纳自己也还是好难 电影中的每次流血都是钻心的痛啊 但是最后破茧成蝶的那一瞬抬头 真的太美了 《女孩》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 甚至显得有点青涩 但却很好的展现了成长之“痛”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部LGBT电影

    @mdr skywalker 85/100

    我不想当世界的榜样,我只想做一个女孩,导演用冷静的视角纪录了Lara这样一个跨性别者的心路历程,从心理再到生理的一个蜕变,虽然她身处一个开明的家庭中,但是她依然克服不了自卑和他人的压力,导演尤其对她在芭蕾舞校的学习过程进行了特别多的特写,一个美丽的舞蹈却要承受无比强烈的痛苦,主角的表演真的是出彩,就是章娘娘的那句极有层次感,所有的情绪诠释非常到位,作为一个新人演员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好了。


    同为2018年跨性别群体题材的美剧《姿态》反而刻画了众人物绚丽多彩的人生,透过身处80年代五光十色的纽约里的边缘人群展示出更多的骄傲与反叛。只不过,时代变迁却依旧陈腐,偏见歧视与冷漠疏离无一例外阻碍他们成为她们。

    《姿态 第一季》台词

    而Lara的生活也绝不是茫茫众生中的一粒,在看不到的和被忽视的阴影处,多少挣扎的人也午夜梦回流淌过她的眼泪,不过是为了做回自己,行如常人。


    @蝠蝠 75/100

    去你马的一切都很好,我一个人怎么对抗这整个世界。

    我明明活出了自己的样子,而你们却问我正不正常?

    @扶不起先生 80/100

    维克托·波尔斯特的独角戏,精湛的演技着实让人惊叹,情绪上的拿捏也十分到位,简直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女孩”一词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铅纸鹤 70/100

    从风格到内容让我联想到前年的《生吃》,但《女孩》相对平淡化,真实化。主角台词极少。我难以得知主角这两份热爱的缘由,导演也并没有着墨于此,于是作为观众丢失了大部分的代入感,甚至结尾的高潮也略显力度不够。可是疼痛感是真实的,就好像纪录片式的疼痛。

    @Alex 90/100

    它不仅仅是一部lgbt电影,也是一部青春片。懵懂时对性的探索一段被处理得十分精妙。与父亲间的欲言又止,关心与埋怨参杂其中的关系描写真实地晃眼。她勇敢,他坚强。可惜的是,又婊又立的人总是存在,侵犯人格后的谢谢更是刺耳。阳光下踮起脚尖带着的微笑越自然,也越让人悲伤。随着第一次萌生情愫,席卷而来的是对自己无限的怀疑与厌恶,当我闭着眼睛听到剪刀下去的咔嚓一声,蜷缩着感受由内至外的疼痛。所幸的是,听到急救车和父亲呼啸而来的声响。父亲的角色品格设定已经大大超过了平均值,关心呵护,懂得倾听,善于引导,尊重决定,但即便如此,女孩儿还是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进行转变,那现实中的她们又是多么辛苦呢?

    Don't you think she is beautiful?

    @Owl 75/100

    Lara之所以美,是因为优雅的芭蕾舞之外她有着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灵魂,勇敢且坚定。

    @阿东东啊东东 78/100

    看到最亲近的爸爸也会无意识就闯进房间的时候其实心会被刺一下 其实Lara才是自始至终都在捍卫自己的人 身处在一个眼神和一句话语都像细针的环境中还在忍着眼泪坚定地做着成为女孩的努力 所以看到结局大步前行的Lara才会觉得 真的已经是勇敢的女孩了 主演的选角实在合适 无论情绪还是动作都非常到位 芭蕾舞的几个旋转看得窒息

    @骄阳似我 85/100

    不畏惧疼痛,只想尽快的摆脱这副身体,迎来新生。对男性本体的厌恶与青春期的焦灼表现得很到位,看完之后,想到一句话『做女人,难』…

    @浪漫血液 81/100

    努力练舞后的脚伤痕累累,风言风语下的心血迹斑斑。她是个女孩,那么勇敢又那么脆弱。半路出家的她,怎么才能化茧成蝶,跳出美丽的芭蕾?

    影片聚焦在一个普通变性者身上。少见的是,并没有着力渲染来自外界的压力,在相对理解的环境下,主角内心的挣扎和疼痛变得更加深刻,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对敏感神经的煎熬。很难想象这种痛苦会在现实中被放大多少倍,希望每份勇敢都能得到理解与尊重。

    最后的Lara

    @嘉措 77/100

    如同那练习芭蕾留下血淋淋的伤,每一步都是那么艰辛痛苦, 演员是真的很棒每一个表情动作都能看到所承受的痛苦却很坚定,莫名想到了国内一位舞蹈家,看似光彩夺目的后面却是旁人无法体会的付出,不管怎么说追随自由和希望的人是勇敢而且值得尊敬的,愿冷言冷语的人少一些。

    @PepperSoul 75/100

    克制而又细腻,在如此包容的社会中,作为T生活也是如此艰难,虽然我觉得她身边的环境已经很温暖了。只是觉得以这种突破平静爆发式的决裂方式作为收尾过于草率了。

    @落山鸡 75/100

    真是看着都疼系列,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本片涉及常人很少了解的变性题材,加上冷静克制的叙事节奏和稳重的表演风格,使它避免沦为一部平庸之作,电影中无处不透出主角对现在身体的厌恶和想做一个女孩的渴望,做女孩,痛并快乐着。


    献给那个女孩 和女孩们


    本周“春天的放牛班”周限定观影就到这里,以上。

    See you next week.

    PS:欢迎加入【春天的放牛班】,卑微看客开开心心热爱电影~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往期回顾

    第一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的周限定观影之——《气球》

    第二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性别为本》

    第三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的周限定观影之——《盗梦特攻队》

    第四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无主之作》

    第五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冒牌上尉》

    第六期:【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你的鸟儿会唱歌》

     6 ) 十分不推荐的在开明环境下极端自我凝视中极端的选择!!!

    打一星!是因为对于主角最后的选择的极度不理解,甚至觉得这样极其愚蠢!!!处在一个相对已经比较开放、还有一个十分开放且支持她的家庭的情况下,竟然要用这么极端的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宣告”一些什么东西??不是医生不给你做手术,不是没钱支持你做手术,不是你对手术过程一无所知!只是需要考虑身体健康程度啊!切掉了然后呢?本来能继续使用保持一点ml感受做成yd的东西没了,yd的材料也受损,尿道改造的东西也受损!通通都受损!要是这个事情发生在20-30年前,就是没人愿意做手术也就算了,你非不愿意当男的就是要“对抗全世界”你切了我说你是个英雄,但是在这个电影里的环境来说(开明支持的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相对开明的环境,十分支持的老师,不怎么体贴但是也没把你赶出去洗手间天天追着你骂的同学等等),够好了!明明只是需要好好沟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这么极端?这是在宣扬什么价值观的选择?伤害自己?有没有考虑过影响伤害自己健康/身体的后果?有没有考虑过家人医生周围关心你的人会有多自责?

     7 ) 所谓张力就是明明知道,却欲罢不能

    观影中不得不时刻提醒自己,主角才16岁!所有片中表现出的冷静,克制,隐忍,放在这个年纪前提下都太过度了。也正因为这样,也更让人心疼。就像每一个旋转中逼近的特写都预示着一点点接近体能底线的摔倒。整片最大的张力,就在于时刻让观众都处在期待她好,和潜意识里明知不可避免的悲剧中拉扯。就像那颗椅子底下只有观众能看到,并且知道随时会爆炸的炸弹,揪心,但仍有一丝希望在,所以更是欲罢不能。只有在练习芭蕾和医院有关的情节中,还有泳池里,(泳池紧接着)是和芭蕾服一样纯净的天蓝;房间里,生日聚会,男孩家都是浓的化不开的橘红,前者单纯简单,是心之所向,后者,是不愿深陷又无法摆脱的现实。所以当舞台变成深蓝时,也预示着纯净被混沌的侵蚀。坐在舞台下的劳拉眼神表明了一切,失去芭蕾,也失去通过医学手段变成女生的希望(尽管是暂时的),她只好通过自己的手段,不冷静一次,爆发一次。最后一次抱着弟弟入眠,暴风雨前的宁静,终点即将来临。

    谁又忍心对她生气……

    最后,作为处女座,真想为导演和主角都大喊三声Bravo!Bravo!!Bravo!!!

     8 ) [Film Review] Girl (2018) and Close (2022)

    Like his wunderkind peer Xavier Dolan, Lukas Dhont is another Francophone young filmmaker, he is Belgian. Releasing his debut feature film GIRL at the age of 27, Dhont sets the world on fire with his perspicacious treatment on gender dysphoria, the film wins the Caméra d'Or award for best first feature film in Cannes, and four years later, his follow-up, CLOSE, a sensitive and sensible meditation on prepubescent identity, shows no sophomore slump, enters Cannes’ main competition and eventually nabs Grand Prix, followed by an Oscar nomination for 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

    GIRL is all about trans experience, those internal inquietude, anticipation, confusion, impatience and dread before undergoing a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 Lara (played by cis-gender actor Polster in his screen debut, which understandably raises a prickly issue in handling such subjects) is a fifteen year old transgender girl and aspiring ballerina. On the surface, she seems to have gathered all the support someone in her place could get: a father (Worthalter, in a perfect world, he could’ve been a new hot daddy on trend, whom everyone wants for themselves) who is more than unstintingly understanding and never loses his patience in face of Lara’s self-cloistered shell; benevolent doctors (both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ease her into preliminary steps of the pending surgery; her dance school and fellow dancers also accept her for who she is, only an occurrence of a girls’ party going awry puts her under duress and humiliation, while deadnaming by her young brother feels like an adjunct emplaced advisedly.

    Still, Lara is bedeviled by gender dysphoria, which she opts to internalize inwardly, she strives to expedite the operation process, so she can get “the penis shame” behind her back and start a new life as a real “girl”, she is not above doing something radical for that end. What Dhont and his co-scribe Angelo Tijssens aspire to drum into the audience is how “intrinsically personal” a trans experience is and how difficult and solitary it could be, even under a nearly non-hostile circumstance. All the rest of us can do, at the very least, is to avoid to be a do-gooder and to acknowledge that it is a complex process needs to be treated with kid gloves.

    CLOSE reunites Dhont with most of his collaborators from GIRL, its protagonist Léo (Dambrine) is a middle-school pupil whose family works for a flower farm, his best friend is Rémi (De Waele), a sensitive boy who is musically talented. Their intimate bond starts to unravel when Léo intentionally distances himself from Rémi for fear of being identified as a homosexual (in school, kids question him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a couple), he also takes to play ice hockey, a masculine sport which he is not entirely good at, tragedy ensues after a falling-out with Rémi, henceforth Léo must come to grips with his mounting guilt and the film reaches its boiling point when Léo comes clean with Rémi’s grief-ridden mother Sophie (a deglamorized Dequenne thoughtfully canalizes Dambrine through Léo’s troubled waters). Here by skirting around Léo and Rémi’s sexual orientation, Dhont and Tijssens’s script gallantly jettison perceived queer identification, which isn’t the rub, also the brotherly closeness between Léo and his elder brother Charlie (van Dessel, proving that a jock can also be a caring person) is a masterstroke to dismantle the preconceived impression about manhood. The bane of the tragedy is Léo’s corrective conformity to the external perception of tradition masculinity. When the damage is done, he has his own sweet time to adjust the aftermath and accept the consequences, whether he tries to escape from it, to suppress it, or getting benumbed by it, they are all the necessary steps towards his eventual outpourings, that is to say, the story also marks a sharp-edged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post-trauma conditions.

    Visually, in GIRL, Dhont deploys a guerrilla style to record and regard Lara in proximity, often in shallow and soft focuses, with bisexual lighting in prevalence. He mandates the hand-held camera to twirl with her when she practices, capturing the undertow beneath her inexpressiveness and empathizing with her predicament. In both films, wide shot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It is through Lara’s body movement, especially when she dances, we can perceive her strain and escalating distress that impel her to sink into her private hell. By the same token, in CLOSE, Léo’s ice hockey training and physical travail in the fields are repeatedly presented as the means for him to cope with something which he cannot wrap his head around, he knows he did something wrong, yet, he doesn’t know exactly what is the “wrong”. Chromatically, CLOSE looks more luxuriant, its breathes an air of lyricism into the story’s woeful streak, and occasionally, an inching long take informs audience that Dhont is not a one-trick pony, his expertise is all-around.

    Besides being an engagé, adroit filmmaker, Dhont also shows an acute eye on casting his young actors, both Polster and Dambrine are godsends to anchor his two films. The former’s epicene figure and comportment is a beguiling magnet that navigates audience through Lara’s personal crisis, he is an ace introvert. The latter, gleaming with precocity and doe-eyed innocence, is a pure revelation. Dambrine feelingly characterizes Léo’s multifaceted personae, his nicety, physicality and intensity are awesomely in evidence, he is a new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and Dhont is kit out to be a rising star in the sphere of international cineastes, and his queer-oriented acumen shall be preserved at any cost.

    referential entries: Tom Hooper’s THE DANISH GIRL (2015, 6.5/10); Céline Sciamma’s PETITE MAMAN (2021, 8.2/10); Sebastián Lelio’s A FANTASTIC WOMAN (2017, 7.7/10); Xavier Dolan’s LAURENCE ANYWAYS (2012, 8.1/10).

    Title: Girl
    Year: 2018
    Genre: Drama
    Country: Belgium, Netherlands
    Language: French, Flemish, English
    Director: Lukas Dhont
    Screenwriters: Lukas Dhont, Angelo Tijssens
    Music: Valentin Hadjadj
    Cinematography: Frank van den Eeden
    Editor: Alain Dessauvage
    Cast:
    Victor Polster
    Arieh Worthalter
    Olivar Bodart
    Tijmen Govaerts
    Katelijne Damen
    Valentijn Dhaenens
    Rating: 7.4/10

    Title: Close
    Year: 2022
    Genre: Drama
    Country: Belgium, Netherlands, France
    Language: French, Flemish, Dutch, English
    Director: Lukas Dhont
    Screenwriters: Lukas Dhont, Angelo Tijssens
    Music: Valentin Hadjadj
    Cinematography: Frank van den Eeden
    Editor: Alain Dessauvage
    Cast:
    Eden Dambrine
    Gustav De Waele
    Émilie Dequenne
    Léa Drucker
    Kevin Janssens
    Marc Weiss
    Igor van Dessel
    Léon Bataille
    Rating: 7.7/10

     短评

    切丁丁那场所有人都虎躯一紧啊

    7分钟前
    • Laisses tomber
    • 推荐

    即便在父亲如此开明支持,医术和社会条件都可以顺利完成变性的今天,变性群体受到的压力依然是无穷大的。演Lara的演员惊为天人,芭蕾片段拍得超好。酷儿棕榈应该没悬念了。PS:好痛。

    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隐忍、希望、自省、决心、崩溃...这个“女儿心男人身”所展开的故事没有充满霸凌嘲笑,没有秘密解开后的狗血撕逼。Lara所背负着是高强度芭蕾以及每天一次次照镜子、快速更衣的躲避所带来的厌食与忍无可忍;是不断回避着“I'm Fine”下默默消化掉的所有情绪。全程专注于挖掘角色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克制处理和最后一场戏所带来的冲击感是无法形容的,那一刻影院的观众也在抽着和Lara一样的气。

    1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温柔而让人感到真实刺痛的变性之路。人们只看到了毛毛虫和蝴蝶,却没有想过卡在毛毛虫和蝴蝶之间的成长态。这是今年我觉得最纯正的LGBT电影,它对同志的属性构建完全来自于角色内在,与家人是否开明、社会是否支持无关。因为做自己,所以对痛苦甘之若饴。爸爸说“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做一个女孩。雌雄莫辩的美少年出演这个变性角色太惊艳了,喜欢她对镜子的每一次凝视...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肤浅的不理解或尊重女性的表达

    15分钟前
    • S
    • 很差

    完全看不出来是处女作,自信成熟又丝毫不露怯不炫耀

    2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保持微笑,努力合群,假装坚强。原以为人生的痛苦是潜伏在角落的强敌,必须全副武装奋起反击,实际却发现它们如无形的潮水时刻压迫着你,唯有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线才得以自我保护。一个人面对太难了,还好她有一个可以盛放所有过去的爸爸,和一个可以寄托一切未来的弟弟。影片用漫长近距的失焦让观众如在水下憋气一般,濒临崩溃却只能保持镇定,正如劳拉每天所经历的,唯有独自在卫生间扯下胶带打开窗户的一刻,才能真正的大口喘气。

    2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有些事情是没法改变的” 第一次看到如此切实的讲述变性细节和心路历程的片子:初期注射荷尔蒙和服药,手术切除阴茎和全部海绵体,并用一部分阴茎做成阴蒂,然后尽量让阴道够深…最主要的:治疗无法逆转。今年的欧洲电影奖该片提名了最佳男主,难道不应该是女主吗?=。=

    2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不知道该如何赞美这部电影,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完全征服了我,并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小家伙》一样,《女孩》是非常有痛感的电影。在影像上集中体现在练舞的手持段落,摄影机不断逼近人物以至崩溃。而叙事层面它拒绝标签、拒绝猎奇的口吻,则决定了更为隐秘的疼痛暗藏在日常中——主人公越是用笑容掩盖,周围的人越是待她如常,疼痛就越是难以抵挡。这种寻常的艰难比汹涌的苦难更令我心碎。年度新片十佳。想起双雪涛的一段话:“这正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所在,当你坚持你自己时,也许不但伤害了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时,就会越来越发现,坚持自己是多么困难。”

    2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比起结尾的终极疼痛,女孩亲手戳出的耳洞和跳舞跳到鲜血淋漓的双脚, 更让人忍不住倒吸冷气。故事的道理很简单,想要做你自己,就要承受疼痛。你的灵魂想自由,也要先经历烈焰灼烧,方能涅槃重生,褪去丑小鸭的稚嫩,化身羽翼耀眼的凤凰,云霄遨游。处女作能拍到如此娴熟而不老气横秋,真有灵性。

    28分钟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锁定年度最蛋疼电影。一直感叹身体是灵魂的囚徒,最后一刻的绝地反击全场瞠目。演员真是太厉害了!

    29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做自己,也不是一件易事。

    32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真实感是3D特效和VR都应该反思的

    34分钟前
    • xiaoyaah
    • 力荐

    A / 一场预先设定的点对点单向运动却没有回落到二元划分中,而是在几乎静态的过程中开掘细腻复杂的心理世界,在温和却依然固结的性别文化中探寻身体的意义。身体是冰冷的容器?僵死的符号?是焦虑的牢笼还是反抗的武器?或是一种如芭蕾般超然的姿态本身?导演并未给出标准答案,却已将这一选择背后的千钧之重全数交付出来。Girl最终是一种开放的身体,而非性别。

    3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主演真的是一块宝,芭蕾舞场景拍得根本就不像部处女作。如果看完觉得哪里隐隐作痛,那估计电影创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二刷加到五星

    4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饶是包容开放的西方,对性别认同障碍者而言,也免不了深深浅浅的暗伤。而许多格外艰难的仗,都需要Lara独自去面对。但看她如此热情与畅快地投身到芭蕾舞上,如此认真地做自己,如此急迫地渴盼一具称心的躯体,会觉得满是勇气与骄傲。练舞固然一身伤痛,但夹着鸡巴做人,更痛。这个不想做榜样只想做女孩的人,叫人不知如何疼惜才好,但也欣羡,她有那么好的家人,这种举世无双的好爹,能在全球复制粘贴百亿次吗?在我们还在挤兑所谓娘炮的时候,文明社会已经开始对性别、性向有了愈加多元的定义与自定义,差别之大,叫人胆寒。@平遥

    4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因为海报好看才去看的,结果真的不错,是我的菜。爸爸对Lara说,你很勇敢,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当一个女孩。女孩永远是女孩。

    46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Cannes71# 有这么绝的题材,难得的是拒绝抓马,所有的套路点到为止;一直暗流涌动,于是能把心理写得少见的细腻。芭蕾舞拍得也很好。直到最后那一下,全场倒吸一口凉气……把跨性群体的药物干预过程带来的身心变化和青春期的问题做了一个绝好的互文。感觉在酷儿棕榈里竞争力比奥诺雷还强!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真正要拿剪刀剪掉的,是三分之一的片长

    5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要不是主角有露点,怀疑他已经做完了手术,真的已经达到了雌雄莫辨的状态。国外的社会形态已经好到,老师会要主角闭眼后再询问会不会有人介意跟他用一个更衣室?给人的感觉是尊重所有人,也没有把跨性别者区别对待,同时也在尊重“正常人”。主角还有完全支持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同学们理解和尊重,可还是会有很多青春期烦恼和不满足,人类文明阶段的确过于落后了……

    52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