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日本2018

    主演:知念侑李,中川大志,小松菜奈,藤冈靛,中村梅雀,真野惠里菜,山下容莉枝,松村北斗,野间口彻 

    导演:三木孝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正片

      创始人之日

    • HD中字

      关中诡事之雾隐藏棺

    • HD

      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红书包女孩

    • HD

      悲密

    • HD

      欢乐叮当

    • HD

      芭萨提的颜色

    • HD中字

      第三类接触

    • HD中字

      魔鬼代言人

     剧照

    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1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2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3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4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5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6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16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17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18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19坂道上的阿波罗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开始于1966年的九州,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个性腼腆的少年西见薰(知念侑李 饰)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不断的经历着搬家和转校,不断转换新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让薰产生了只要一紧张就会想要呕吐的毛病。  再一次经历了转学的薰来到了位于长崎县的一所高中就读,不断积累的压力让他心神俱疲。不过,薰发现,学校的天台能够让自己获得短暂的放松,只有在这里,他可以摆脱无处不在的他人的目光,做真实的自己。一天,薰意外的在天台邂逅了正在睡觉的川渕千太郎(中川大志 饰),千太郎是学校里有名的不良少年,期初对千太郎有些害怕的薰,在同他交往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他温柔的一面。

     长篇影评

     1 ) 随笔

    大神学长推荐的片子,终于找到了片源...不知道动漫是如何优秀的,单看漫改已经很满意了~

    小松菜奈演白莲花居然不违和,甜度适中的长相适合这个角色,演技自然,是美的~中川要火要火,和B太在重版里的CP我还没忘哈哈,感觉和凉真也很搭呢,将来一定会同屏出现的!其实之前有一个中川和suzu的止汗剂广告,当时就让我眼前一亮,乍一看有点像柏原崇呢,爽やか的程度刚刚好,便宜了suzu,短短的广告可以让人脑补一部剧(*¯︶¯*)

    呃,说回电影,情结完整不拖沓应该是优点,有的地方情感递进得稍快,但是可以自行脑补,时长有限,可以理解。最后的车祸其实逻辑OK,但是为什么男主跑了之后明明就在隔壁教堂当神父,女主一家十年都没找到他?如果是想给彼此空间,得知对方安好后便不去叨扰,可以稍稍交代一下。

    故事高潮总是发生在文化祭,一定会有海边、日剧跑、圣诞节,这次还加入了爵士主题,昭和背景,长崎口音。有的元素反复被用来发挥,但是屡看屡新,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こっちもお気に入り見つけたんだね(^.^)

    就像推动剧情的三个常见时间点总是对方生日和情人节圣诞节一样,看到类似的情节一边悻悻地觉得又走进了套路,一边又在点头称是,找不到不受触动的理由。

    从观感来讲,是会有一种看完此片有点开心的幸福感的(*¯︶¯*)感谢推荐~

     2 ) 为什么背景设置在1966年?为什么音乐可以治愈心灵?

    该片讲述的是高中一年级的薰转学到长崎县后,与疑似街头混混的千太郎以及同班女生律子本来有各自的伤痕,但因为音乐却结下永恒的友谊,并一起经历恋爱,伤痛最终在音乐中得以慰籍的青春成长故事。 影片年代是1966和1976年,有十年的跨度,但是为什么不选择2008和2018年?千太郎这个角色是一个混血弃婴,而且从他身高远超周围的人,眼窝深陷,以及头发颜色我们推测应该是白种人和日本人所生。他们高中一年级年龄应该是16岁,所以应该在1950年出生。这个年分正好是二战结束后美军对日本占领的时间段(1945年战败后到1951年),进一步我们推测千太郎应该是美军和日本女人的孩子,而被遗弃很可能是因为那名美军被调回国,日本女子无力抚养而且带着千太郎很难再嫁他人所致。二战之后美军占领过多国,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军人大可以娶当地女子然后回国安家,比如电影《廊桥遗梦》中女主角就是意大利人而跟随美军的丈夫回国。但娶日本女子回国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仍然是不可想象的,这就导致混血弃婴的悲剧,这种悲剧在战后美军占领期间不在少数,这也是二战导致的悲剧中较少受到关注的。 千太郎的伤痕是被遗弃然后进而导致愤怒,因为愤怒才惹事打架,而他的愤怒来自于不理解为什么被遗弃和因为是混血而被排挤进而对周围人的愤怒。只有把时间安排在1966年以上推测才能成为可能,他的愤怒才真实可信。 电影中还有一个千太郎敬仰的哥哥式的角色淳一。但是电影中几个细节暗示了他左翼学生的身份。比如律子父亲问他还和其他学生搞活动吗,以及收拾行李时装入包中的著名左翼书籍《革命与反革命》,再加上他在东京上大学,让人不由联想到1968到1969年日本左翼大学生开始的罢课等左翼革命活动。也正是因为决心参加这一活动,才使他一开始拒绝了女二号百合香的爱。 以上两个不仅是电影安排在1966年的原因,同时也能体会到虽然电影里没有大肆渲染这种时代背景,但是在几个普通年轻人身上还是有从小处着手看整个时代的手法。 主角熏的伤痕是他寄人篱下,缺乏安全感,又缺乏对自己未来的掌控力。 律子的伤痕是不自信,很可能来自于母亲的缺失。电影中明明开始时喜欢千太郎却没有表达,这也是3人情感纠葛的一个原因。 百合香的伤痕来自于她自己的大小姐身份和对淳一的爱情的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是音乐,尤其是爵士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又为什么是音乐让他们治愈了伤痕?我想电影中也有表达,比如千太郎几人在酒吧和美军起冲突,最后在音乐中化解,因为音乐是超越个人,超越语音,超越国家的存在。听见命运交响曲,听见婚礼进行曲,听见马赛曲,我们不需要识谱,不需要语言解释,就能领会曲子的含义。尤其是音乐超越具体的个人,当一群人听音乐会的时候,你忘记了自己明天要加班,忘记了以前的境遇,一群人产生共鸣,分享相同的感受。千太郎他们也在音乐中治愈了伤痕。千太郎可以宣泄愤怒,熏可以和别人合作,可以自由发挥(爵士乐比较即兴),律子最后克服不自信在音乐中要开始唱歌。 整部电影有笑声有泪水,节奏明快,当最后一幕3个人沉浸在音乐中时所有人都会相信永恒的友谊的存在。他们都是普通人,熏最终还是成为医生,但是是一个对患者亲切的医生,律子实现理想成为了老师,千太郎成长最明显他学会了放下,电影中他放下一直带在身上的一串十字架就是明示。最后成长之后的千太郎真正代表了乐观,阳光的音乐之神阿波罗。 看完电影,我想我们即使没有伤痕也应该去听听音乐,如果也遇到喜欢音乐的人,也许也会有一段永恒的友情。

     3 ) 坂道上的阿波罗

    冲着小松菜奈去的,从没有在大银幕上看过她,这一次终于看到了,NANA的脸真是......痣好多= = 标志性的死鱼眼让人犯困。但还是好看的!就这颜还是能打好几年的!

    典型的日本漫改片,NANA的颜狗表示就冲着女主也还是能随便看看坚持下来的。何况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基情,我跟基友讨论过说,我不知道是自己腐眼看人基,还是片子拍的就是刻意基,不过同场几百号观众的反应还是说明,大家现在都很懂基情的设定和梗,同情前排茫然地回头看大笑着的年轻人的中年阿姨们。“年纪轻额瞎笑八笑组撒?!"

    故事、叙述和演员表演都挺一般的片子。中川大志是一张典型的霸道款漫画脸,知念侑李则有着让人心疼的身高和尴尬的演技。虽然喜欢NANA,但是在这里吹一波演技也是做不出的,希望妹子好好挑剧本磨练演技。对于音乐类电影,我一直比较在意演员的乐器表演是否到位,在这个片子里,虽然中川大志敲鼓有点像偷钱包的(或者大概爵士鼓手就是这尿性哈哈),但是不管是他敲鼓还是知念侑李弹钢琴,我看手势情绪什么都挺到位的,日本演员在乐器演奏的逼真表演方面还一向都很可以的。

    哦还有,在这部讲述主角们爵士音乐梦的电影里,大概也是wuli摇滚青年被黑惨的一次,我们平时很帅气洒脱的摇滚青年在这片子里就是几个蘑菇头矫情逼,虽然那歌还挺好听的。

    2018-6-20 6.6/10

     4 ) 给好评的都是演员粉丝吗?

    比动画差了十万八千里啊,怎么会有人说还原度高甚至比原作好?

    音乐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情节上最大的冲突都被一笔带过,人物性格也崩坏的不成样子,说着原作角色不会说的话,矫情又尴尬,原作关于人与人、人与自己之间的思考全都被处理成了轻浮的卖腐,一点感动也没剩,全场都在笑……

    拖沓的镜头,浮夸的演技,小松菜奈的眯眯眼,爱装逼的淳哥,杂乱的文化祭演奏,莫名其妙的结尾,天啊槽点太多了……

    我真的不想这么刻薄,可是三木孝浩真的是完全没拍出来原作一丝一毫的青春和自由,一点爵士味都没有,太可怕了。

    如果看完真人电影观众觉得“哦原来坂道上的阿波罗是这样的作品啊哦原来这就是青春爵士哦”简直太糟糕了。

    太糟糕了。

     5 ) 从原著向来聊聊影版剧情

    音乐类的漫画真是神奇的存在。明明在画面中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看的人只能从旁白介绍的曲目名称,加上外界的音源,才能融合成为书中你认为的那个氛围。所以改编音乐类漫画很难,更难的是,这一部是爵士乐类型的漫改。

    原著中的熏和千太郎有着无法忽视的粉红色开场,后续的羁绊也无法逃脱被YY的情节。但是作者很快就开始给出了他们的BG四角恋,并在后续情节中由爵士乐的结缘,熏和千太郎对互相的了解逐渐加深,双方因为家庭与环境原因带来的孤独感被逐渐冲淡,直到学园祭带来一波高潮。电影版中着重的情节也差不多到此为止。

    电影版中,剧情没有办法做到原著中的铺垫,做了许多的更改。熏的父亲改为去世,熏和父亲间的感情和弹钢琴的情感寄托就没办法在电影中呈现。淳哥的暗线被直接提到明面,后续也没有剧情支撑,以至于影响到千太郎对小百合和他尊敬的淳哥感情转变到放弃打鼓没有说服力,更像是千太郎在意气用事,一下说放弃就放弃,一下又被学园祭调动起热情和熏重修旧好_(:з」∠)_后续因为撞车内疚直接消失这段,虽然理解为了千太郎的消失需要这个冲突,但是和原著中的情节和情绪冲突简直魔改了十万八千里,我要闹了.·´¯`(>▂<)´¯`·.好吧电影到这里时间也不够我闹了就当做千太郎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他受不鸟逃走了罢!最后情节和原著几乎一致,纵观全程来说,也算说圆满了剧情,首尾有呼应,色调温暖,没有太多伤感的青春校园剧吧。推荐对电影喜欢的朋友趁着祖国爸爸给了大假看看原著吧,会对电影剧情有更多的理解和喜欢的。

    …………………………………………………………

    来说说音乐。音乐类的漫画改编很难,但是多数情况是学院派选手,曲目展示要求固定,动态展示人物情绪和音乐弹奏也就很好,但是爵士乐不一样。它是freestyle选手出生,所有的固定曲目,每一次演绎都会因为选手派别被演绎成千种姿态。

    电影中爵士乐出现得太少了太少我要闹了(´⌒`。)它太像是固定场景的NPC,地下室合奏出现一下,酒吧剧情需要出现一下,学园祭救场必须出现一下,结尾大团圆是兄弟就一起合作来一下┐(´-`)┌虽然出现的时候都有free的成份在,演员的演奏表现也很好,但是听得不够爽。夹带私货推荐动画版OST 菅野洋子大妈(划掉)让你时刻抖腿不带停~

    最后吐槽选角,没有吐槽演员本人的意思。律子没有村姑的气质 淳哥不够阴郁 百合子怎么能是辣妹萌妹子呢?找个高白大小姐气质的小姐姐很难吗???啊???律子爸不够瘦哈哈哈 完

     6 ) 看完后我有一个问题,日本人为什么怀恋昭和时代?

    人人意气风发、热情洋溢的乐天派氛围。

    [坂道上的阿波罗]给这个夏季末又带来了一股轻盈的怀旧风。

    电影开始,已经成年、做了医生的薰偶然弹起钢琴,思绪就回到了多年前:

    我最讨厌的斜坡上,那家伙轻快地奔跑而过。那是1966年,就是在坂道上,遇到了那群家伙。

    阿波罗是希腊神话里的音乐之神,而弹钢琴的薰和不良鼓手少年千太郎正是从组成爵士乐团开始了一段缘。

    ©[坂道上的阿波罗]里的千太郎和薰

    电影是漫改,要把原本10多集的故事放在两个小时,在讲故事上总差了那么点意思。

    但不碍事的是,片子里纯正的昭和味儿

    一起逛过的古旧温馨的唱片店、闪着红色小灯笼和霓虹灯招牌的窄小巷子、有着标志性红色公用电话的香烟店、拥满美国水手的地下酒吧。

    ©[坂道上的阿波罗]里的昭和风

    还有男孩洗得发亮的白衬衫、海军帽和女孩绑起的麻花辫,我倾心于这怀古的一切。

    那是个真正的美丽时代,阳光很好,感情很纯,人人昂着头、发着光极尽全力向前奔跑。

    日本人常常爱把“古き良き時代”这个词挂在嘴边,所谓「古き良き時代」,指的是逝去的美好时代。

    但在他们讲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脑海中大概已经有了一个确切时间,那就是二战后至泡沫经济到来前的那一段时光

    也就是昭和时代的后半期。

    日本人怀念昭和后半期,即使那是个新旧交替之际充满阵痛的时代,但更重要的,那也是个让人满怀希望的时代。

    昭和25年(也就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因为战争特需,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发展;

    昭和27年(1952年),日本恢复主权国家地位。

    53年,NHK电视台开始首先在电视上放送,才办了两届的红白歌会也获得了第一次电视转播。

    这一年,在西方以一套Bar套装引发“新风貌(New Look)”时尚潮的克里斯汀·迪奥首次来日,引发轰动;

    这一年,第一个大型超市落户东京。

    这一年,宫崎骏12岁,他对此刻的记忆后来被置放到了[龙猫]中。

    ©[龙猫]的背景是1953年的乡下生活

    不是东京都市,而是边上的一个田园乡村,电视还没有普及到这里,孩子们在野外、在田地里耍地欢乐。

    爸爸带着姐妹俩拜森林之神赛跑回家、姐姐带上妹妹一起在课堂蹭课、全村人一起出动寻找迷路的孩子...

    整个环境氛围洋溢着夏日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乐观机能。

    接下来,是[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到了这里的57年,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已经成了著名的“三種の神器”。

    ©[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57年的京都猎户电影院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电影行业的下行。

    但[来自猎户座电影院的邀请]里的昭和男孩,选择的是坚守电影,也坚守着这小小一隅影院。

    即使后来买不到新片,观众流失,但凭着一腔热情持续地将其经营下去。

    山崎贵著名的[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来到1958年日本东京旧城区的夕日町三丁目。

    这一时,东京铁塔几近完工,而塔下的人们望着标志着未来的铁塔,愈发意气昂扬。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剧照

    家族作坊式的小小汽车修理厂,男人给它命名作大公司样,然后扑哧扑哧不曾抬头地干起了活;

    从青森乡下来到东京的女孩没能进到梦想的大公司,但也能立马投入到简单卑微的修车工作中去;

    邻里乡亲互助又和谐,围到一家去看新买的电视机,将笑声传递出了天际。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乡亲们围观新电视机

    然后,还有[虞美人盛开的山坡],有[黄色的眼泪],63年之际,《铁臂阿童木》在电视台开始播放,东京奥运会即将开办,东海道新干线也正待开通。

    63年的横滨,被称为时代之浪潮的潮头,但[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的故事,也只是几个少男少女的青春痕迹。

    一起和学校抗争、保卫即将被拆毁的学生会馆,然后在斗争中,男孩女孩以心相会。

    即使在战时失去了父亲,十几岁的女孩也要独立担起这个家,每日早晨升起的海兵旗帜,既是期盼,又是念想。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里在街头的男女主

    [黄色的眼泪]是关于那个夏天,时代浪潮中几个笨拙地守着自己梦想的青年。

    小说家龙三可以激激烈烈地宣称“艺术家做艺术以外的事情就是一种堕落”;歌手章一可以郑重地告诉朋友:“我会继续唱歌,因为那是我的生命。”

    即使多年之后,历尽人间悲喜,几个人也终折断了画笔和歌喉,但当时那个热血的夏天,却是此生独一无二的记忆。

    ©[黄色的眼泪]里60年代满怀理想的少年

    再后来,还有[坂道上的阿波罗]的66年,那一年,披头士四人来日,掀起了一波乐队狂潮。

    以音乐之神阿波罗之名,几个少年共组爵士乐队,在校园祭大放异彩。

    但叮咚的钢琴和风鼓后面,还有的是少男少女们的单恋絮语,是中学生的烂漫无间,也有学长隐匿参与的学运。

    ©[坂道上的阿波罗]12年动画版

    到几年之后,日本已经跃升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高速的经济成长期终于慢慢将这个时代的阵痛抚平。

    以上提到的所有电影其实都产出自当下,日本人自然喜欢用影视不断地来追忆这个「古き良き時代」。

    就像英国人怀念维多利亚时代,法国人怀念一战前的La Belle Epoque(美丽时代)一样。

    日本人的爱与迷醉,独属于战后的昭和时代。

    1952年生人的田中芳树在《银河英雄传说》开篇便劈头盖脸写到:前进!再前进!

    这无疑是那个时代人们共通的语言。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主题曲之一用的是坂本九发表于1961年的《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昂首向前走)

    这首歌整个就是那个时代的符号,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连续三周停留在美国B榜周冠位置。

    他在里面唱:

    努力向上吧/希望不要流出泪水/让我想起春天的日子/一个人孤独的夜晚;
    努力向上吧/数着探出云层的星星/让我想起夏天的日子/幸福藏在云层的上端。

    战后的日本本来一贫如洗,但没有了战争威胁,少了军队负担后,日本在美国的管制下开始了国家建设和经济复兴。

    农地改革和劳动改革让他们打开了广阔的国内市场,朝鲜战争期间又意外地发了一笔战争财。

    对于那一代日本人来说,进入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成长期,的确是一段宛如神话般美好的回忆。

    而更让人念念不忘去追忆的,也是那时候人人意气风发、热情洋溢的乐天派氛围。

    ©60年代街头的外卖小哥

    像晨间剧《怪怪怪的妻子》里的漫画家水木茂一样,当时的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很穷困的。

    反而是整体的上升势头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勤俭努力、乐观积极,即使面对困境时,也不会有人沉浸在自怜自爱里,所有人都齐心奔向前方。

    整个国民对“前进!再前进!”的口号一呼百应,甚至还出现了“一亿总中流”(一亿人自信自己是中产)这种浮夸自信的热词。

    这种富于生命力而兼收并蓄的社会氛围,到了文化上,则培育了一场狂飙突进的文化盛潮。

    50年代留下了风风火火的“太阳族”电影,60年代又是热忱反叛的“日本新浪潮”。

    大岛渚、筱田正浩、吉田喜重、松本俊夫等年轻电影人风起云涌,文学界大江健三郎、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更是空前繁荣。

    戏剧界有寺山修司,美术界有横尾忠则、丸尾末广,漫画家有手冢治虫、永井豪,全民偶像又有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

    ©昭和偶像高仓健和吉永小百合

    整个社会的趣味是生机勃勃的。

    虽然也有一些伤痕,比如[虞美人盛开的山坡]里女孩升起海旗翘盼归航的战时未归的父亲,比如[坂道上的阿波罗]男主是占领期美国军人的遗留子。

    但这种感伤和忧郁,在整体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里,又显得那般微小和难以觉察。

    虽然小泉今日子在《倒数第二次恋爱》里感慨说:“你们把旧时过度美化了,昭和时代的男人也不全是高仓健啊。”

    但是,你仍不能阻止后来一代又一代人追忆和怀恋那良善美丽的「古き良き時代」。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7 ) 你的最爱是什么?

    总体感觉还不错,配乐尤其好听,中川大志挺会演戏和角色挺贴。放映前面后排的女生说“中川大志是男主,知念侑李是女主”我还在佩服现在粉丝腐女的想象力……120分钟看下来还真是这样,就是小松菜奈的角色存在感实在太低了。Ps1.真野惠里菜简直是整部电影的黑洞啊🙄Ps2.“天桥”剧院厅二楼初体验,坐在最前排,标准坐姿字幕被栏杆完美遮挡😂

     8 ) 青春就是爵士和上学的上坡道

    今年电影节的第二部片子,日本上了三个月了。评价算是中规中矩。

    虽然是为了原作才看的,不过其实对于剧情除了主角的设定,啥都不记得了。

    倒是熟悉的主旋律一想起,所有画面都开始浮现了。其实这片子的选角我是不满意的,虽然不好意思,但是知念得身高真的比原作差了一点啊。当然中川的形象也是,一直都和千这种有些不良的角色有差距啊。更不要说你们小松了,我到现在还是JOJO的角色设定没有走出来。。。

    画面的质感上,保持了和动画一样的感觉,永远都是放学后的落日,不太匆忙的人群,还有不一样的青春。

    中川的千的确加分了,千的开朗和温暖,直男的小倔强,对于音乐的热爱,哪怕最近天马让一大批妹子爱的不要不要的。突然变成一个伾伾的又让人讨厌不起来的邻家男孩,十分地自然,有可能某些角度让你突然觉得,啊,这不是天马突然笑了嘛。

    动画让我十分喜欢的一个原因是,主角们总是会排练,第一次遇到,放学后,学院祭,电影虽然完成度很高,算是漫改中,比较尊重原著,并且作为电影又掌控的很好的作品。但是对于我而言,完全可以加大音乐的分量,在动画中,音乐的占比是比较高的,或者说,在电影中有些微微的弱化了。哪怕学园祭那段拍的让人十分感动,两位的演技,完全表达了青春的session,但是还是希望在电影中,更多地加入Jazz吧。

    导演也不是第一次漫改了,也有像向阳处一样很成功的作品。这次的漫改,作为一部给没有看过原作的观众来说,的确是很完善的电影作品了。不过如果是吸引了,原作粉丝的话,还是有部分可以加强的,例如薰的内心历程,薰作为主角,寄宿在亲戚家,这种不安定感,孤独感,其实导演并没有花很重的笔墨来描绘。有可能也是考虑到观众的观感等因素吧。

    大光明今天依旧好多黄牛,然后自己前面和旁边的座位都空缺了。还是希望电影节多想办法控制一下吧,把更多地观影机会留给想看电影的人。大光明的氛围还是十分浓郁的。

     短评

    siff2018 6/8 大光明的体验总是这么好 全场女孩和小松菜奈同呼吸共命运:我没关系的求求上天让我的CP在一起吧 真的很爱爵士 爵士太有性张力了 这俩人在学园祭的那段仿佛在当众做爱

    7分钟前
    • 迷某
    • 力荐

    太丑了

    10分钟前
    • vivi
    • 较差

    #SIFF21 小松从头到尾腐女表情,眼里都是基情么!?

    12分钟前
    • 雪国之熊猫
    • 还行

    中川演技有待发掘。正式入知念坑。昭和感满满。小田和正片尾曲直接又带你进入昭和,一响我眼泪哗哗。五角恋虽然狗血,但感谢剧情还是有点新意。正统青春片。

    14分钟前
    • InvincibleMe
    • 力荐

    对青春漫改的期待值已经低到这样都可以给及格分了。觉得直接拍成基片情感和观感都会更顺畅。。。

    18分钟前
    • 这货是牛奶
    • 还行

    【上海电影节展映】不太了解原作,收这场票的时候转票给我的女生还奇怪我为什么想看这个“腐片”。看了果然全程扶额……日式青春片套路一应俱全毫无进取心,闭着眼都能猜到剧情。只有爵士乐还不错。对“高中男生之间的友情”无感的话,观影真是煎熬。P.S.还以为男二有多高,原来是男主不到一米六…

    21分钟前
    • 汪金卫
    • 较差

    音乐拯救故事的典范。节奏缓慢,改编中规中矩,注重原著但毫无惊喜,演员方面中川君让人倒是让人眼前一亮,菜奈酱小细节处理不错,淳和百合香在这里面够尬(毫无cp感)!但,有爵士的青春,多棒啊!

    24分钟前
    • 御姐控_光崽
    • 还行

    为什么结尾律子不唱歌啊!

    27分钟前
    • jakefang
    • 还行

    令人满意的真人漫改。纵使设定有删改、感情戏略狗血(原作如此),但拍得不尬,呈现的效果很讨喜。地下室的即兴合奏、酒吧里的唱歌演奏、文化祭上两人的对奏,三个场景各有精彩。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人,是闪闪发光的啊。中川大志的千太郎感觉太棒了。

    29分钟前
    • 晴蘭
    • 推荐

    三木孝浩除了讲不好故事 其他真的都很不错了🙂比预期中好看 可爱 当然还是平庸的

    34分钟前
    • T.V.Zoe ி
    • 还行

    首映场纯正昭和味儿,这才是想看到的漫改!动画名场面都很好地还原了!中川就是心目中的那个千太郎。我们没有未来,我的现在就是未来。

    38分钟前
    • Joywhen
    • 推荐

    #SIFF 冗长,对青春的情结太齐全不见得好。校园祭后坂道上少年飞奔起的期待,女孩激动、微红的眼眶,就很恰当了。之后再车祸、多年后的尘埃落定,对角色纯粹的决心一点没有。中川洋溢少年英气,形象和角色上都意外得满意。知道了,知道了,你和男主角就组成一个世界,我也只能姨母笑

    43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好好看。。等下去买原声带 我再也不歧视杰尼斯了 知念侑李演技可以啊

    47分钟前
    • momoka
    • 推荐

    这真人改的完全把那种恋爱的微妙的瞬间和时机改没了啊…我也抱怨过渡边的动画改编趋于保守(也有吐槽如果去掉五角恋,只看爵士演出动画其实也不长),过于遵循原作频繁跃迁的时间线——但事实上我昨天今天仅花了两天又连连刷了遍动画,对比之下,只觉得我都可以把原来四星提到五星(虽然也有人吐槽动画最后的车祸,真人版的车祸不要更车祸…虽然横向跟渡边其它的作品比,可能就东京残响更差一点,但纵向一比,过去七年,哇都快七年了吗,真的有比这更好的音乐番吗?虽然我确实没看过京阿尼的那几部),再结合剧中的说法“画画和爵士其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不是吗,画画凭借画布这方寸空间,爵士依靠演奏这短短时间,都是将那一情境那一时间下的自己,融入作品铭刻下来。”,频繁跃迁时间的安排也有了新的看法,JAZZ难道不就是为了填充那些GAP而生的吗?

    5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误入,整场都充斥着腐女淫乱的笑声。。。

    54分钟前
    • 鸟三
    • 还行

    挺一般的,表演也不太行,反正就卖卖腐吧,讲讲青春的老套路吧。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虽然有nana酱也不行啊,简直了,每一个情节都能选到最套路的桥段,我简直怀疑是故意这么搞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六七十年代有啥必要,假模假样怀念一下昭和,但是实际上一点时代感都没有。唯一能看的,用了爵士乐还不错。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所以说角色中二不重要,拍出来不尬才是硬道理。没看过原作,故事线很完整。乐器演奏指导立大功,连中村梅雀拨弦都拨的有模有样。那么问题来了,学园祭的电到底是不是女主掐的

    1小时前
    • xiaozhududu1
    • 力荐

    全场宅腐女 聚众看搞基

    1小时前
    • 不愁的大头
    • 力荐

    结束真是恶趣味啊。高潮鼓琴切换有个镜头还“致敬”lalaland,只是故事还是透着日本青春片惯有的淡淡的中二。印象最深的还是,藤冈靛和真野惠里菜一起去东京的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黑道夫妇呢。

    1小时前
    • XX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