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好莱坞往事

    好莱坞往事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 / 英国 / 中国大陆2019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玛格特·罗比,埃米尔·赫斯基,玛格丽特·库里,蒂莫西·奥利芬特,茱莉亚·巴特斯,奥斯汀·巴特勒,达科塔·范宁,布鲁斯·邓恩,麦克·莫,卢克·贝里,戴米恩·路易斯,库尔特·拉塞尔,阿尔·帕西诺,玛雅·霍克,西德妮·斯威尼,哈莉·奎恩·史密斯,达蒙·海瑞曼,凯特·贝兰特,洛伦扎·伊佐,迈克尔·马德森,拉莫·威利斯,斯科特·麦克纳里,小克利夫顿·克林斯,维多利亚·佩德雷蒂,吕蓓卡·盖哈特,佐伊·贝尔,莱斯利·贝加,瑞贝卡·瑞滕豪斯,萨曼莎·罗宾森,莉娜·邓纳姆,德瑞玛·沃克,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攻略陛下100次

    • 更新HD

      女子大小路の名探偵

    • 更新HD

      旧爱综合征

    • 更新HD

      1980

    • 更新HD

      我叫多麦特

    • 更新HD

      追逐野马

    • 更新HD

      游戏改变者

    • 更新HD

      维塔利娜·瓦雷拉

     剧照

    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2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3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4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5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6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6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7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8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19好莱坞往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在1969年瞬息万变的洛杉矶展开,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嬉皮文化盛行,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瓦解,新的好莱坞明星纷纷崛起。电视明星里克·道尔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饰)与他长期合作替身搭档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如何在逐渐陌生的娱乐圈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正力图扬名电影圈,却发现这个行业早已不是他们想象的样子了…… 这是昆汀自编自导第9部影片,汇集星光闪闪的卡司与交错的情节,纪念好莱坞不再复返的黄金年代。

     长篇影评

     1 ) 受不了闭眼吹的人

    ok 这里的想法 不针对个人。周六跟朋友去看的。 看完后跟朋友说 只看懂了布拉德皮特的部分 和结尾的部分。 跟朋友开玩笑说只看懂了百分之二十…特意来豆瓣看看有几个人是真的看懂的。 okay 我这里的看懂 不是说 哦这个剧情我知道是这样发展了 小李子是星途变差的演员 布拉德皮特是他的替身演员加后来变成啥都管的管家 中间穿插了嬉皮士/邪教的故事 中间小李子的发展起起落落最后又回到洛杉矶 和布拉德皮特一起干掉了那几个邪教。而是说 哦 这个情节这样设置 是为了反映什么 是因为什么。

    我不否认有那种资深电影迷 美国历史通的存在。但我看好评的 多的是就是源自于写给对导演 对演员的崇拜感和对自身文艺范的认同感。说得好听是闭眼吹 说的不好听就是装bi…

    我就想问问高分好评的各位 60年代 你爸妈生了吗?作为中国人的你 对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甚至是美国人民看电影的喜好知道多少?你怎么去感同身受电影中的大时代大背景?你看过的西部片有几部呢?你对那个年代的好莱坞又有什么概念?嬉皮士是因为什么?怎么他们就号称崇尚自由实则好吃懒做祸国殃民了?你 啥都不知道 给个锤子的5分好评?写个锤子的 阿 今年的xxxx奖非本部电影莫属了?

    就说点我看到的吧 洛杉矶看的电影 够有共通之处了吧?不说个人的文化程度差异 电影院坐的人起码都是电影里说的地名都听过甚至去过的人吧?真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是坐我们前排的一对七老八十的爷爷奶奶夫妻。至于其他的 大家最开心的也就是跟我们一样看最后那几十分钟乐呵乐呵了一会儿 其他片段 没啥反应。

    再说个吧。 看完电影跟我美国朋友打趣 说自己只看懂百分之二十。然后跟他说。 你跟我讲讲嬉皮士 他们为啥就那样了?朋友:……(沉默沉默)I don’t know. 我再问,那你跟我说说那个年代大家都喜欢什么?朋友:……i have no clue.

    看到了么 bro 别跟我说这是导演的风格。 也别跟我说 你感受到了其中的精神。借鉴王晶说香港电影在内地的说法 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就是很难有共鸣。

    就我自己的而言 要是没有最后那一段 给2星还怕他骄傲。不接受反驳

     2 ) 这是一部烂片,我这次对于QT很失望

    (严重剧透,建议观影后再来看这篇文章)

    首先先声明一下立场,本人对昆汀最初是狂热影迷,然后是普通影迷,现在则成了路人。QT从上一部长片《八恶人》开始就大走下坡路,影片长达182分钟,其故事的叙述性以及昆汀式的画面都远远不如之前的作品。

    这部《好莱坞往事》也不例外,整部电影长达162分钟,故事的叙述性甚至比上一部《八恶人》还要差。

    首先,第一次知道QT要拍这个故事,起始于新闻:QT要翻拍Sharon Tate和 Roman Polanski 的故事,影迷们都应该比较了解这个故事。我起初对QT这个新片的预期就是:通过这个故事改编为一个QT风格的动作片,然后可以包含悬疑以及B级片元素,这对于一个影迷来说应该就是足以满足的事情了。

    但整个片子让人匪夷所思的就是,里面很多角色都不知道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就是Sharon Tate这个按理说是最重要的角色。在片子里却没什么戏份,唯一出现的一次着重描写就是她自己去电影院看她自己的电影时,把脚翘在前面椅子上,然后QT对着她脚一直拍来拍去,让我一度以为Sharon Tate出现的意义就是让QT满足自己对于Margot Robbie的恋足癖。

    然后就是理所应当的Charles Manson这个角色了,按理说通过这个故事改编,他应该是主角而已。但结果不是,最让人诧异的就是,Manson是由Damon Herriman扮演的,名不见经传,而且manson这个角色在剧中只出现了一次,两分钟左右的戏份,让人摸不到头脑。

    接着说主角莱昂纳多和布拉德皮特扮演的Rick Dalton和Cliff Booth,这两个角色的存在更人感觉诧异,首先说明,这两个角色都是fictional character,意味着都是不存在的,然后整部影片,两小时42分钟里,有两个小时都是在将这俩人的故事,啰啰嗦嗦且让人摸不到头脑,尤其是Cliff勇闯嬉皮士的老窝,我真的不知道昆汀是在搞什么。

    然后就是大家在讨论的李小龙情节,首先QT夸张了李小龙的口音,并且真实的李小龙肌肉含量不知道要比剧中的多多少,然后通过Cliff这个虚构的角色来贬低李小龙,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接下来就是到了大家所说的“值回票价的30分钟”,首先我先说,这30分钟没有值回票价。如果你看过QT过往的电影,你不会觉得这30分钟有多精彩,虽然相比于普通导演的作品来说,这30分钟真的很精彩,但对于QT来说只能是普通水准,甚至他的作品的平均水平之下。并且最后30分钟Manson还是没出现,让人真的服气了。

    这部电影我觉得很可能是这样,QT想拍Sharon Tate的故事,但肯定的,以Roman Polanski的性格,怎么能说服他得到授权呢?但既然想定的事,不拍也得拍啊,所以故事改来改去,甚至创造出Cliff和Rick这两个虚构人物,然后把名字改为好莱坞往事,然后拍出来这样一个四不像的故事。

    最后放上票根,以免有人觉得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在好莱坞的Arclight看的,其实这个电影院还在电影中出现了.......

    电影票根

    写于芝加哥西郊。

    8/19/2019

    感谢您阅读我的影评。我15岁去美国上学,现在在美国读高4. 自己也称得上是电影爱好者,最近拍完一部短片,刚刚提交到戛纳电影节。如果您对我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ndysspace. 下面是二维码👇 谢谢!

     3 ) 昆汀如何书写他的情书

    二刷,好感飙升,太感动了。

    首先,很喜欢波米的解读,对我产生了启发,但二刷的时候发现这种解读还是有明显漏洞:旁白在帕西诺和小李刚会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一次,以及,第三幕的日期出现方式也并没有不同(只是因为跨度大所以在前面加了黑底白字的“六个月后”,具体日期还是以黄色小字出现了),但很庆幸和感谢有那期长节目驱动我二刷。

    这篇写得很简单,更多的相关细节就不加入论证和深化了,只是尝试提供另一个观看角度。这个角度是基于我二刷的感受形成的—— 私以为第一幕还是常规的,虚构人物与真实人物看起来处在同一时空,有关现实和电影的分界也并未形成,所以是被默认为现实的。

    现实时空→电影时空的递进是由第二幕开启的,且并没有那么数学题,而是以体验性极高的方式:

    第二幕之始:进入影院

    Sharon Tate开始看电影,但由于平行剪辑的进行,放映机的光不止投放出了Sharon出演的电影,也投放出了Rick正在拍摄的电影,于是观众开始看Sharon出演和Rick出演的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Rick这一部分的影像介质却与本片自身完全一致(这很重要,因为这并不“合理”)。借着Rick拍片的情节契机,昆汀用承认摄影机在场的方式开始陆续模糊Rick、Cliff所在的时空与电影的界限。

    这一部分(图一)与其他Rick出演影视作品在影像介质上的对比

    第二幕的两条线很有趣,Cliff虽然没有在Rick的片场,但他去到了一个废弃的片场(两人曾经也在那拍过西部剧集),而他的体验也是电影感和日常感交织的。

    Rick线和Cliff线都在相似的环境与元素中

    对Rick、Cliff所在时空边界的模糊在Sharon看电影期间完成了。随着Sharon走出影院,作为真实人物的她与虚构人物Rick、Cliff所在的时空之间,已经形成区隔(银幕内外)。

    第二幕尾声:走出影院

    第三幕,Rick和Cliff回归好莱坞,他们所在时空的边界模糊性开始随之传导到Sharon所在的时空(下飞机后的一整组分镜复制了开篇波兰斯基与Sharon的登场)。

    并且,随着旁白和分屏等设计开始大量介入、好莱坞街边的霓虹灯一盏盏被点亮,这个时空开始变得越来越“电影”。

    大量体现“电影自觉”的元素被加入
    用大篇幅表现的“好莱坞亮灯”:造梦

    于是,反杀在“电影”的庇护下完成,历史的轨迹再次被可爱的电影人所修改,最终,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被昆汀用片名盖上了电影的印章。

    同样是“献给电影的情书”,昆汀书写《好莱坞往事》的时候比《雨果》《艺术家》《爱乐之城》乃至他自己的《无耻混蛋》都更在意这封情书的格式——它不能仅仅是关于电影,还必须以他心中最“电影”的方式写就。

     4 ) 体现了昆汀什么风格?我们先从几张“假海报”说起

    说下这部电影,《好莱坞往事》。。。的海报。。。

    关于电影的背景普及,完全起底曼森杀人案和电影相关背景细节的文章,请参考:

    行走人间的恶魔,83岁寿终正寝,揭露真实的“好莱坞往事”

    在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上,我最期待的《好莱坞往事》并没有获奖。可以理解,毕竟电影描述的是“好莱坞往事”,而不是“戛纳往事”,美国电影人这一套,还是等到奥斯卡时节再说吧。

    PS,谁说没得奖,《好莱坞往事》中一条名叫Brandy的斗牛犬,就荣获了今年的“狗狗金棕榈奖”,它在片中是皮特饰演的Cliff Booth的爱犬。该奖项创立于2001年,为了表彰优秀动物演员

    但利好消息是,《好莱坞往事》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口碑也是爆棚,电影场刊评分3.0,位列《寄生虫》(3.5,金棕榈)、《痛苦与荣耀》《燃烧女子的肖像》(都是3.3)之后的第三位而且这个分数,也是近期昆汀在戛纳最高评分。

    PS,前三次,拿下金棕榈的《低俗小说》未查到评分,2007年的《金刚不坏》场刊评分1.7分,2009年《无耻混蛋》2.4分。

    国内媒体人有看片的,一水儿的好评,桃姐更是被“感动到哭泣”,有图有真相。国内影迷真是羡慕嫉妒恨,期待万分。

    导演昆汀在电影首映之前,写一封公开信,恳求各位看片的观众说,不要剧透。果真,看完电影之后,没有任何人剧透,只是说结尾出乎意料,更加吊人胃口了。

    小李子、布拉德皮特、小丑女、阿尔帕西诺等神仙阵容,以上世纪真实的曼森杀人案为背景,电影里有李小龙,拥有如此噱头的《好莱坞往事》,究竟讲了什么样的故事,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是懵的。

    好莱坞往事 中国预告片1:全明星版 (中文字幕)

    虽然电影出了预告片,但对于昆汀电影来说,预告片除了报告一下阵容,基本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有料的,跟《复联4》预告差不多

    电影故事究竟如何,还要等待电影公映之后,而今天要说的,是电影的四张“假”海报,而且,我们大致也能从这几张海报中,猜出电影的大致噱头。

    昆汀·塔伦蒂诺,是有“造假”传统的。


    戏中戏海报

    导演本身就是一位超级影迷,喜欢在电影中加入各种各样的恶趣味,包括一些迷影梗、致敬小道具(比如每部电影都有的烟盒),甚至恋足癖噱头等等,其中有一条,就是在特定片种里“伪造电影物料”,其中包括“伪预告片”和“伪海报”。

    比如2007在致敬磨坊电影的《刑房》中,昆汀和好朋友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伊莱·罗斯等人就在电影中,植入了以《弯刀》为首的几个“伪预告片”

    其实,这种“伪造电影物料”,是病毒营销的一种,而且只有对电影非常有爱的人才能玩的转,否则脑洞不够大啊。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铺垫了这么多,终于说回到我们的《好莱坞往事》,在这部电影里,昆汀搞出了四张电影海报,他们,都是假的。

    正规一点,这四张海报叫做“戏中戏”海报,是《好莱坞往事》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角色出演的电影的海报。

    别晕,小李子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叫做里克·道尔顿的过气明星,这四张海报是里克·道尔顿演得影视剧海报,所以才叫戏中戏。

    四张海报的风格和路数,也决定了《好莱坞往事》,就是一部大型的致敬秀,电影虽然是曼森杀人案为背景,但本片并不是在描述事件,昆汀也不会去认认真真给你描述史实(请参考《无耻混蛋》),整体还是为了呈现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纸醉金迷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的电影风情。

    PS,故事背景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主演小李子饰演过气明星里克·道尔顿,布拉德·皮特饰演他的动作替身克里夫·布斯,这俩人是电影虚构角色。而玛格特·罗比饰演女星莎朗·塔特,这是真人,就是被曼森家族杀害的女星,这是电影的整体故事背景。

    从这几张海报中,我们能看出典型好莱坞60年代电影的风貌,极为传神。

    因为海报的设计者,叫做雷纳托·卡萨罗,老爷子今年83岁,是专门为电影绘制海报的艺术大师,他从事电影海报工作40多年,曾经在60、70年代绘制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类型片海报,比如各种通心粉西部片海报、007电影海报、施瓦辛格的《野蛮人柯南》等都是老爷子的得意之作。如下为部分作品赏析。

    这次昆汀专门请老爷出山,就像《被解救的姜戈》中请西部片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出山一样,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致敬。

    《好莱坞往事》中,里克·道尔顿至少出演了四部电影,而且这四张海报,各自都能找到致敬的源头,而且有的还是专业影迷才能get到的彩蛋,所以这里大致列举一下,也可以根据此猜测一下电影内容。


    ★海报一

    黄色鸭舌帽、敞篷老爷车、枪林弹雨的追车戏。

    从海报中能窥见电影类型,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间谍片

    因为当时007电影火遍全球,导致间谍、动作类电影大行其道,包括好莱坞也拍了不少间谍电影,比如约翰·弗兰克海默的《谍影迷魂》、理查德·伯顿的《柏林谍影》,还有《谍海飞龙》等等。

    但007是英国片,到了好莱坞最起码不是绅士风格了,海报中里克·道尔顿鸭舌帽皮衣,是偏于美式的,有点类似《骗中骗》中的罗伯特·雷德福。

    PS,《勇破迷魂阵》

    说到间谍片,之前《好莱坞往事》的预告片里,还真有一部真实的间谍电影,就是《勇破迷魂阵》,主演就是已故女星莎朗·塔特,由片中由小丑女玛格特·罗比饰演,还有她与该片海报合影的镜头。

    本片是《超级情报员麦汉》的第四部,主演迪恩·马丁,演员还有“无所不能”的查克·诺里斯和关南施,说白了就是好莱坞山寨007而炮制的电影。电影拍摄于1969年,还未成名的李小龙是电影的动作指导,预告片中也有小龙哥和莎朗·塔特对打的镜头。


    ★海报二

    香烟、仔裤、牛仔帽、左轮手枪的扮相,还有海报上的意大利语,通心粉西部片实锤!

    西部电影在60年代已经开始颓势了,而远在欧洲的意大利,却在塞尔乔·莱奥内等导演的带领下,拍摄了《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等风格与众不同的西部电影,这些电影主角都不算正义之士,格外强调渲染电影气氛和对人物心理的描述,反倒是大受欢迎,这让美国同行颜面无存,从而戏称这些西部片为“通心粉西部片”(1964-1975)

    《好莱坞往事》中的过气明星里克·道尔顿,演了一部通心粉西部片,究竟是演完之后翻红,还是混不下去才跑到欧洲拍片,暂时未知。但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这是好莱坞的故事,可以效仿老牛仔伊斯特伍德的发迹史。

    (老牛仔就是去欧洲演了“镖客三部曲”之后才在好莱坞闻名的,而且当时意大利西部片很喜欢用好莱坞明星,好莱坞本土影业下电视行业和欧洲的双重压力下,当时其实挺动荡。)

    而且预告片中,阿尔·帕西诺也跟他说,这些片子跟你“在电视上演得那些不一样”,可能就是指的通心粉西部片。

    PS,瑞格

    海报中的意大利语翻译为:杀了我吧!外国佬!

    海报中的“瑞格”(Ringo),是人名,跟拼写差不多的姜戈(Django)类似,是通心粉西部片里的角色名号。而且这张海报,大概也是致敬了西部片导演杜奇奥·泰萨利的“瑞格系列”,比如《瑞格之枪》和《金枪客再闯鬼门关》。


    ★海报三

    看样子还是一部西部电影,但偏于美式,很简单,这是一幅英文海报。

    当然也不一样,电影海报呈现的风格有点类似莱昂内的《西部往事》,这是一部好莱坞和意大利合拍的电影。海报里主角一脸苦大仇深的,也不是那种美式正义牛仔的形象,在《好莱坞往事》故事时间60年代末期,这类颠覆传统的西部片,曾是西部电影最后的余辉。比如山姆·派金帕的《日落黄沙》和《虎豹小霸王 》,主角就都不是正义之士。

    这部电影叫做《塔纳》,注意海报上的字样,“,里克·道尔顿饰演塔纳”(Rick Dalton is joe tanner),看来里克还是个大牌,因为只有大明星才会用到“XXX是XXX”这种待遇。

    此外,以角色命名的西部片不少,比如1966年的《姜戈》。


    ★海报四

    还是西部片,但有点奇怪。

    因为从海报中形象来看,里克·道尔顿的牛仔形象,非常美式,几乎就是约翰·韦恩时代的标准形象,那种正气凛然,还有决斗时刻。

    但海报下面却是意大利语,“regia”就是导演的意思。

    可见本片大致也是一部好莱坞与意大利合拍的西部电影,但问题出现了,意大利西部电影,尤其是60年代末期,几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美式英雄主角的。这就好比我们如今超级英雄电影里,几乎不会出现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英雄一样,必须是有点“缺陷”的英雄才符合时代审美。

    说白了,这海报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接地气。里克·道尔顿究竟演了部怎样的电影,还要等到《好莱坞往事》里寻找答案。

    当然这张海报也致敬了电影1956年的西部电影《绝世枪手保卫战》,这可是真正的美式西部片。


    PS,铅黄电影

    此外,还有三张意大利文的“伪海报”,是当年以凶杀、暴力为主的意大利铅黄电影海报风格,出处不明,大家看一下就好。

    第一张海报就是预告片中里克·道尔顿杀纳粹的电影,海报slogan就是:“有人点了德式炸泡菜吗?”。这部戏中戏明显恶搞了昆汀自己的《无耻混蛋》。

    第二张出处明显,是意大利恐怖大师卢西奥·弗尔兹(Lucio Fulci)的《纽约杀人狂》,最有意思的是,伪海报的导演,达里奥·弗尔兹,是两位恐怖大师达里奥·阿金图与卢西奥·弗尔兹的合体。

    但三张海报的演员表,里克·道尔顿的名字被框起来了,联想起《好莱坞往事》中曼森杀人案的背景,难道小李子饰演的角色,最后死了吗???

    不过既然是伪海报,或许有着混淆视听的结果。而且如上三张出处不明,跟之前四张不同不是官方发布,电影出来之前,一切都是猜测(我不相信昆汀让男主角死亡)。


    昆汀的私人映像

    几张“伪海报”,指向性非常明显,这是昆汀“写给上世纪60年代电影的情书”,整部《好莱坞往事》,是导演自己非常私人化的映像。所以别看以灭门凶手案为背景,但电影可想而知并不是凶杀片,也不是暴力片,可能带着点悬疑、带着点传记色彩,更多是一场“往事”,一场梦幻。

    难怪该片在戛纳放映之后,会有人说这是昆汀“最接近《低俗小说》的电影”、“如果你也是个影迷,一定会喜欢”、“扣人心弦、令人眼花缭乱”。

    没错。一个时代的往事,对过去的西部电影、对好莱坞浮华时代的致敬。而隐藏在浮华表面之下的危机(嬉皮士文化、曼森案件等),或许会为该片提供强大的戏剧张力。

    如此私人化的作品,有着如此高的评价,这才是我期待《好莱坞往事》的原因。


    彩蛋:伪预告片

    2007年昆汀与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一起拍得电影《刑房》,两部电影的合集,昆汀拍得是《金刚不坏》,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拍得《恐怖星球》,这部电影是致敬70年代的磨坊电影,复古风格、二手胶片质感,以及满满的B级片恶趣味。

    为了达到极致的致敬,把两部电影合体并另外拍了四部“伪预告片”,穿插在两部电影之间,并邀请四位牛逼哄哄的导演拍摄这些预告片。让该片整体看起来神似那种在小录像厅、露天汽车影院观赏的两片连看的磨坊电影。

    这四部伪预告片分别是:

    ★罗伯特·罗德里格斯亲自执导的《弯刀》

    ★罗布·赞比(《千尸屋》)执导的《Werewolf Women of the SS)》,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大反派傅满洲。

    ★埃德加·赖特(《僵尸肖恩》)导演的《Don't》,里面有导演的好兄弟尼克·弗罗斯特。

    ★伊莱·罗斯(《人皮客栈》)导演的Thanksgiving》,导演自己出演。

    这样的致敬的形式感,情怀满满。而且四支伪预告片中,《弯刀》更是被拓展成了电影长片,拍了两部。而且第二部《弯刀杀戮》结尾,又出现一支“第三部”的伪预告片,主演还是Lady Gaga,大反派是小李子(未露脸)。

    而《好莱坞往事》中的四张“戏中戏海报”,能否会拓展成长片呢?最起码小李子那个二战cult电影,我十分好奇。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5 ) 行走人间的恶魔,83岁寿终正寝,揭露真实的“好莱坞往事”

    一个真实的“好莱坞往事”

    最极端的仇恨往往来自于最深刻的欲望——苏格拉底

    《好莱坞往事》撤档了,但电影还是要看的,只不过我们很有可能是通过其他渠道了。今天打开话匣子,来说说这部电影的背景故事,尘封多年的一起连环杀人案。

    本文并非影评,而是一个背景普及,所以也在日志条目下发了:

    惨案50年了!“曼森杀人案”最全起底

    《好莱坞往事》也不打算写影评了,关于电影的风格和致敬,之前也有过一篇文章:

    体现了昆汀什么风格?我们先从几张“假海报”说起


    时间或许会洗刷一些过去的记忆,但不会掩埋罪恶。2019年,恰好是臭名昭著的“曼森杀人案”的第50个年头,而这起被誉为“20世纪最惨绝人寰”的案件,影响力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消除。

    昆汀的《好莱坞往事》就是以“曼森杀人案”为背景,但并不是去叙述案件,而是涉及到了不少当事人和时代特色,所以不了解这起案件的,可能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影效果。

    年轻的我们,都没有机会去见证这起历史事件,或许对于地球另一半的我们来说,这起事件距离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太过遥远。但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好莱坞往事》的背景,而是让各位知晓,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个世界上居然还发生过如此荒唐、可怕、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

    这起连环杀人案,不,是人间惨案,也是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种族主义横行、毒品泛滥、甚至邪*教*风靡等混乱现象的缩影,距离我们仅仅50年的时间

    (莎朗塔特与曼森)

    好吧,让我们,去了解一下50年前,发生在大洋彼岸的人间噩梦。(原文刊于某平台,本文为作者加长版,未删减,内容触目,请谨慎阅读


    第一部分:连环杀人案始末

    1969年8月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着“富人区”美誉的比弗利山庄的一栋豪宅内,发生了一起令人世界哗变的连环杀人案。

    (五位被害人)


    人间地狱:四人102处刀伤

    在现场,警方发现了5名死状恐怖的死者,其中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好莱坞女星莎朗·塔特身中18刀,从现场痕迹来看,她死前曾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凌*辱。

    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已怀孕八个半月的莎朗·塔特被毫无怜悯地开膛破肚,腹中胎儿几乎被剜出,一条从天花板横梁垂下来的绳子紧紧绕着她的颈脖。

    (犯罪现场模糊处理)

    绳子的另一头,拴在了莎朗·塔特的造型师杰·西布林脖子上,她双目圆睁表情狰狞,身上同样有着大量被虐的伤痕。

    此外,莎伦·塔特的朋友艾比盖尔·佛格,也是佛格咖啡百万财富的继承人,身上被砍了28刀;佛格的男友,编剧沃伊特克·弗里科伍斯基,身中51刀,脑袋还被枪击了13个洞。在屋外,年仅18岁的史蒂文·派伦特身中4枪,脖子被砍1刀,死在了一辆汽车的驾驶座上。

    而导演波兰斯基,因为在外地拍片的缘故,从而逃过一劫。

    凶手还挑衅般的留下了杀人信息,卧室门上有凶手留下的字:“PIG”(猪)、“起*义”、“旋转滑梯”的血字,经化验是用莎朗·塔特的血写成的。很明显,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

    (血写成的杀人信息)

    据了解,前一天晚上午夜12点半至1点钟之间,91米外的邻居科特斯听到莎朗家里传来一些零星的枪声。莎朗家的清洁工温妮·费德早上8点钟来上班时,被眼前地狱般的惨状,吓得差点扑街。


    随机杀人:连环案令全美恐慌

    然而还没等警方缓过神来,惨案的第二天(8月10日),同样在比弗利山庄,加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老板利奥和罗丝玛丽-拉比安克夫妇,也在家中被残忍的杀害。

    死前经过强烈挣扎的拉比安克夫妇死相极其恶心,利奥死时胃部插着一把餐刀,现场血流成河。在现场同样留下了“猪猡”等字迹,利奥肚皮上还写着“战争”。

    (拉比安克夫妇)

    这两起血腥的连环杀人案,在当时被称为“好莱坞凶杀案”,警方排除了财物、仇杀、情杀等动机,除了现场留下的痕迹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关联之处,很明显,这是一起随机的无差别连环杀人案

    这场案件,引发了全美上下的一致恐慌,尤其是名人富豪们。案件的最大受害者,导演波兰斯基更是悬赏25000美元,准备奖给那些能提供情报的人。即便如此,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和成百上千次的面谈之后,警察们在查出凶手这一点上却仍旧毫无进展。

    (当时报纸的记载)

    然而就在案情陷入僵局时,意外的转机出现了。


    凶手在身边:来自女子监狱的线报

    警方收到了来自监狱举报,来自一名被捕的妓女,她说自己的狱友是“好莱坞凶杀案”的凶手。

    事情回溯到连环案件事发之前的7月27日,一名毒贩横尸家中,警方顺藤摸瓜,认定这起毒贩被杀案与一个名为“曼森家族”的邪*教组织有着密切的关联,遂于8月16日突袭了曼森的老巢,一共抓捕了26名犯罪嫌疑人(罪名是涉嫌谋杀啥和偷车)。

    被捕人群中有两位关键人物,其一就是邪*教首领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苏珊·阿金森(Susan Atkins)。

    (苏珊·阿金森)

    这位苏珊是一个非常健谈的漂亮女孩儿,她被关押在洛杉矶市女子拘留所,这位在被关押期间表现的就跟神经病一样,又唱又跳时常放声大笑,甚至还口无遮拦的跟狱友分享自己的杀人经历,其中就包括了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凶杀案”。

    苏珊说:“我告诉你——凶手现在就坐在你的对面!”接着像讲故事一样,详细描述了当晚的事情经过。

    然后就被狱友举报了,理由很充分:跟这样的变态被关在一起,她们担心自己的安全。

    至此,查尔斯·曼森和他的邪*教家族,所犯下的罪行,以及他们的极端思想,正式浮出水面。

    (曼森与曼森家族)


    第二部分 杀人真相层层推演

    邪*教跟好莱坞,这两个看似不存在交集的群体,究竟是怎样被扯到一起的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位叫做查尔斯·曼森的家伙的故事。


    嬉皮士的天堂:混乱的60年代

    60年代的美国,内忧外患,美军在越战战场上连连败退,使得二战以来建立起来的骄傲荡然无存,家门口甚至还有“古巴导弹危机”这样问题,冷战随时有可能转化为核战争。而此时国内也毫不太平、总统肯尼迪被刺身亡,马丁·路德·金被暗杀,黑人运动风起云涌,生活失去希望,富人阶级却依然纸醉金迷、好莱坞依然炮制着陈词滥调的西部英雄。

    (肯尼迪被杀现场)

    在如此颓废且混乱的环境下,种*族主义、性解放运动、毒品泛滥、“垮掉的一代”等社会现象一时间席卷北美。而且在美国中产阶级青年群体中,诞生了一种叫做嬉皮士的文化风潮。

    中国网友,对嬉皮士的了解,大概仅限于他们奇装异服、不务正业、终日游荡的特征,以及广为人知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源自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也是我们了解嬉皮士文化的放大镜,但是,如今这个群体、乃至这句话今天已经被作为鸡汤解构了,但在那时混乱的年代,却蕴含着整个社会最严重的负能量。

    (嬉皮士为首的曼森家族)

    (电影预告片截图:嬉皮士)

    关于嬉皮士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如果真的要概况嬉皮士,用我们这边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来形容,大家就会明白其特征了,这个词就是“废*青”。

    在这个信仰和希望完全丧失的时代,本故事的核心人物,查尔斯·曼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异军突起,废*青与邪*教,二者相遇,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嬉皮士在街头)


    在监狱中长大:杀人狂魔的前半生

    《小丑》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把一个人打造成恶魔,那么就先给他一个噩梦般的人生。

    1934年,曼森的老妈凯瑟琳16岁时就生下了他,随后这位年轻的妈妈因抢劫等罪名接二连三出入监狱,曼森小时候被寄养在不同家里,似乎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

    (曼森童年照)

    有其母必有其子,曼森此后流落街头,以抢劫、偷车、拉皮条和伪造支票为生,也成为出入监狱的常客。到1966年出狱时,32岁的他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监狱中度过。

    当这位最后一次出狱后,我们曼森同学发现这个世界发生了变化,嬉皮士运动在美国达到高潮,而且嬉皮士群体中,竟然多数是来自中产阶级青年,这群诞生于蜜罐子里的青年,当下则毫无信仰,缺乏精神支柱,终日颓废,是一群迷茫、缺乏关怀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条件下,狡猾的曼森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曼森与他的信徒)


    泄欲工具:曼森和他的追随者

    他披着博爱的外衣,用从监狱中获得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科学神教”(Scientology)的理论,把自己成功塑造成了一个精神领袖。在1967年的嬉皮士活动“爱之夏”(Summer of Love)中,他用自己的演讲才华蛊惑他人,一举成名,麾下瞬间汇集了大批信众,他们被誉为“曼森家族”

    (曼森家族核心成员)

    “曼森家族”有着天下邪*教的共同特征,即假托神明(上帝)的权力核心,以及为了强化控制欲而产生的惑众妖言。比如为了树立权威,最初整个家族中,只有曼森一位男性,其余都是被他蛊惑为欲*望工具的傻白甜。

    他不让信徒们睡觉,让他们在长期失眠状态下,失去自主意志。曼森经常对信徒们说自己是耶稣转世,他能率领信徒躲进一个“无底洞”、躲过世界大劫难。

    (住在山洞中的曼森家族)

    此时,利欲熏心的曼森,为了进一步树立权威,开始了不惜一切手段加害他人的行为。


    跑调的摇滚:第一个“受害者”出现

    在曼森的带领下,这群人开始在美国各地游荡。1968年底,曼森家族的第一个受害者出现了,就是沙滩男孩乐队的鼓手丹尼斯·威尔逊(Dennis Wilson)

    (丹尼斯·威尔逊)

    在曼森的指使下,曼森家族的两位女孩以搭便车为由,上了威尔逊的车。曼森随即以崇拜者的身份,主动来到了威尔逊的家中。为了不让威尔逊起疑,曼森甚至亲吻了他的脚掌……

    结果不久之后,威尔逊的豪宅就被曼森麾下12名游手好闲的“有志女青年”占领,吃喝拉撒睡全在人家家中,所有开销算到了威尔逊头上。

    (威尔逊与曼森)

    起初威尔逊觉得这在他面前的曼森彬彬有礼,人还不错,并且“有一定的音乐天赋”,随即答应帮助他录制唱片。

    此时一名关键人物出现了,有一位叫做特里·梅尔切(Terry Melcher)的音乐制作人,他对曼森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并答应帮助曼森向娱乐圈进军,还留下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就是这个住址,最后出大事了)。

    (特里·梅尔切)

    大喜过望的曼森在1969年初,写了《不复存在》等10首歌,并请特里将其录成唱片。无奈曼森唱歌跑调,特里听了几回就闪人了,此举令曼森“大人”很没面子。

    威尔逊也觉得曼森的歌声不咋地,随即修改了《不复存在》的结构和一些歌词,并将歌名改成《永远别学会不爱》(Never Learn Not to Love),这个举动激怒了曼森。有一天,曼森拿出一颗子弹给丹尼斯看,此时引狼入室的威尔逊终于嗅出了异样的味道。

    (差点进军娱乐圈的曼森)

    好在威尔逊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在事件进一步恶化之前,依靠自己的手段,把曼森跟他的随从们撵出了家门。

    这大概是威尔逊先生这辈子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沙滩男孩幸运地没变成沙滩男尸。而曼森也有收获,他进入到了位于比弗利山庄的美国上层住宅区,也将下一个目标定为了富人阶级。


    家族老巢:旧片场成为犯罪圣地

    在电影《好莱坞往事》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克里夫·布斯,被一名嬉皮士女孩带到了一座拍西部片的废弃片场——施潘农场(Spahn Ranch),在那里遇见了曼森家族成员,以及老影帝布鲁斯·邓恩饰演的农场主

    (农场中的曼森家族)

    电影所表现的,除了布拉德·皮特来自虚构之外,其余都是真实背景,施潘农场就是曼森家族被威尔逊轰出家门之后的老巢,他们在这里行凶作恶。

    为了能够免费住在农场,曼森命令家族中的一名女孩定期与80多岁的失明农场主发生关系、并且充当他的“眼睛”。而且曼森也以女孩们为诱饵,吸引了大量靠犯罪谋生的嬉皮士,他们通过卖*淫、贩*毒和勒索等非法勾当聚敛钱财。

    在电影里并没有展现这些情节,而且用了一个非常反传统套路,用惊悚片的手法,造成了很棒喜剧效果。

    片中,布拉德·皮特才是他们的目标之一,只不过结局让人大跌眼镜。

    (电影预告片截图:施潘农场)


    白色运动:种*族之战的妄想

    1969年6月,曼森告知家族成员,一场白人与黑人间的种*族对立斗争 “Helter Skelter”将由曼森家族负责发起,他们需要做好准备,包括准备充足的资金。此时的曼森家族,已经有25个主要会员和60个一般会员的庞大组织了。

    (曼森家族)

    但凡这些邪*教行为,发起者无不假托天命,查尔斯·曼森也煞有介事的编造了一个理由。

    1968年4月4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同年年底,嬉皮士的偶像——披头士乐队出版了著名的《白色专辑》。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被曼森生生扯到了一起。他对信徒宣布:

    (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的死就是导火索,由黑人发动的杀戮即将爆发;而我们的“先知”——披头士乐队,已经通过专辑中的歌曲“Helter Skelter”,向我们发起了预警!我们家族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披头士《白色专辑》)

    把流行歌当成预言,就跟小学生相信“奥特曼指引我们向前进”一样奇葩,但就是这样无厘头的说辞,当时曼森家族的嬉皮士们,竟然都信了!您就知道曼森手下都是些什么样的憨批了。

    随后,曼森家族的成员开启了疯狂的计划,首先他们牛刀小试,诈骗了一个黑人毒贩,接着又杀死了另一名白人毒贩,曼森希望将这桩谋杀案嫁祸给黑人,挑起黑吃黑斗争,这就是前文所说的那起毒贩被杀的案件

    (被杀的毒品贩子欣曼)

    但这起案件后续并没有像曼森预想的那样,能够挑起种族之间的争斗,于是曼森希望通过更高级杀戮来吸引关注。


    魔鬼婴儿?惨案的两种真相

    关于曼森残忍杀害波兰斯基家人的缘由,坊间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第一种常见于各大媒体,就是以“替天行道”的名义处决魔鬼。

    (波兰斯基夫妇)

    在1968年,波兰斯基导演了一部电影叫做《罗斯玛丽的婴儿》。这部电影中有一群信奉撒旦转世的人,电影中象征魔鬼降生的婴儿,以及隐喻天主的轻薄虚假等元素,让这部反基督的恐怖电影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曼森借此机会,又开始了他“奥特曼指引我们向前进”的妖言,他宣称波兰斯基信仰魔鬼,是异教徒,他妻子莎朗·塔特怀着得孩子,就像电影中那样,是魔鬼的化身。毫无意外,信徒们又信了他的鬼话。

    (《罗斯玛丽的婴儿》)

    曼森还对信徒宣称,他要把这起事件再次嫁祸给黑人,想要挑起一场种*族战争!


    杀错了人?来自行凶者的爆料

    不过案件数十年后,曾参与连环杀人案的曼森家族核心成员回忆道,这场凶案只是单纯的杀错了人而已。

    (凶案现场示意图)

    还记得那位叫做特里·梅尔切的音乐人吗?就是许诺曼森进入娱乐圈、后来被曼森的歌喉吓跑的老哥,曼森对此还还念念不忘呢。

    那件事之后,他多次以寻访“老友”的名义,依照特里给他留下的地址前往比弗利山庄住宅区,但都被保安拦了下来,而原先的地址已经易主,特里早已搬走,当时的主人,就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和他怀有身孕的妻子莎朗·塔特。

    电影中,这段情节有展示。

    (预告截图:曼森以寻找特里的名义打探别墅)

    当事人回忆道,曼森命令家族成员“以最残忍的方式处决里面住着的人,并且不能留下活口”。

    显然曼森收到了效果,特里得知此事后如惊弓之鸟,当场尿了一裤子,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至于身边时刻不能离开保镖。

    甚至曼森家族随后谋杀拉比安克夫妇,也是因为一次宴会中,夫妇俩怠慢了曼森本人,让后者起了杀心。

    如今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已经不重要了。可以肯定的是,两起连环杀人案,完全是曼森为了个人私欲所致,这货完全就是想“红”而已。所谓“革命”和“战争”,只不过假托的说辞罢了。

    (想当明星的曼森)


    “我们是救世主”:凶手自曝虐杀细节

    在后来的法庭口供中,行凶者还原了当时如人间炼狱般的过程:

    案发当晚,曼森本人则并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亲自上阵”,而是命令三女一男前往特里租住过的别墅,别墅里住着莎朗·塔特和她的三个朋友,以及守门人的访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曼森是谁。

    (曼森与四名凶徒)

    编剧弗里科伍斯基最先发现这些不速之客,惊恐地问道,“你们是谁?”入侵者宣称:“我们是救世主的追随者,我们来此地是为了执行救世主的任务。

    入侵者之一,苏珊命令五名受害者肚子朝下,手背后趴在地上。莎朗哭着哀求,因为她此时实在做不到这个动作。西布林也为她求情说,“讲讲道理吧,看在基督的份儿上。”入侵者听到后,大吼道“别跟我提什么基督”,然后对着西布林就是一枪,然后凶徒们兴奋地在他身上乱刺了一通。

    (莎朗展示未出生孩子的衣服)

    期间莎朗曾祈求入侵者们放过她肚子里的孩子,但这反而让这四名恶魔变得更加凶残,莎朗被乱刃砍死,然后吊在卧室中,苏珊说当时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剖开莎朗的肚子取出胎儿,好献给曼森。

    (怀孕的莎朗·塔特)

    至此,这场轰动全球的连环杀人案就这样水落石出了,“好莱坞凶杀案”也有了新的名字:曼森杀人案


    藏尸墓地:39年后冤魂

    据了解,当年警方有相应的证据表明,曼森家族曾经杀害了更多的人。比如曾经有人亲眼见过,不少年轻人进入曼森的老巢——施潘农场之后,再也没有出来过。而“大嘴巴”苏珊·阿金森也曾经跟狱友炫耀“曼森家族曾在沙漠中杀过人,而至少有11人的尸体一直未被发现。”

    (凶案现场)

    这些未有定论的悬案,直到39年后才有了证据。

    警方在曼森曾居住的农场中发现了两个秘密墓地,他们利用警犬追踪受害者尸体,然后利用新设备分析人类尸体分解后遗留的化学物质,这一发现也证实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曼森家族还杀害了更多无辜者的猜测,这些终日游荡在农场上方的冤魂,终得昭雪。

    (施潘农场遗址)

    然而,魔鬼依然在人间。


    第三部分 恶魔在人间

    对查尔斯·曼森及其4名家族成员审判,被称为“世纪审判”。这场审判总共进行了9个半月,是当时美国历史上花钱最多的诉讼案。直到90年代这个纪录才被辛普森案打破,只不过曼森杀人案的影响力远非辛普森案可以比拟。


    世纪审判:现场直播曼森走红

    虽然事实很明显,但警方仍然缺乏直接证据对曼森进行指控。最终,警察们找到了一种“笨办法”,就像港片里常见的“污点证人”

    (三位嫌疑人)

    警察与“大嘴巴”苏珊等三名女性嫌疑人达成了司法交易,并且还成功说服了曼森家族的边缘成员出庭作证,最终一把口径22的左轮手枪证物终于被找到,幕后指使曼森被正式批捕。

    (曼森被捕)

    1970年6月15日,“曼森案”正式开庭,整个审讯过程全部被摄像机拍了下来,向全美播放。没想到巧舌如簧的曼森恰好借此机会,面向全美观众,展示了自己的“表演”才华,还慷慨激昂的发表邪*教言论。

    (法庭现场)

    而3名女嫌犯则更是惹眼,她们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唱着歌走向法庭。以至于当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得都一脸懵逼,都不知道对这位杀人魔的所作所为到底是该恐惧,还是该惊讶。

    (三位女性嫌疑人在法庭高歌)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缺,唯独不缺憨批。通过直播,曼森的洗脑式言论,为他增加了大量粉丝。


    律师惨死:脑残粉之疯狂

    自审判以来,法庭外,每天都有一批曼森家族的成员坐在门口,异口同声地说她们爱曼森。在审讯期间曼森剃了个光头,并在前额上画了一个十字,后来又改成了纳粹标志,所有的家族成员就立刻亦步亦趋地跟着做。

    (法庭现场)

    法庭内曼森以各种姿态挑衅、蔑视法庭。法庭为曼森的信众在庭外聚集,威胁出庭证人和旁听者,许多关键证人在此期间受到不同程度的人身威胁和财产损毁,警方还不得不为当值法官增加了专门警员贴身保护。

    这样的嚣张行为,就连曼森的代理律师罗纳德·休斯都看不下去了,他在法庭上当众揭穿了自己当事人曼森利用他人为自己作伪证,试图以此逃脱法律制裁的阴谋。

    (混乱的法庭内外)

    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天庭审结束后,罗纳德·休斯就神秘失踪了。直到整起审判结束,人们才在两块巨石之间找到了他早已腐烂的尸体,死因至今未明

    1971年1月24日,陪审团终于给出了一致意见:认定四名被告人谋杀罪、阴谋策划谋杀罪成立。同年3月29日,陪审团宣布了对曼森等四名罪犯的刑罚判决:电椅死刑。

    (曼森被定罪)

    然而戏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72年因加州废除死刑,曼森的死刑没有被执行,只能自动转为无期徒刑。在狱中,他曾12次申请假释,但都遭到了拒绝。

    (曼森的三个形象)

    20世纪最邪恶的杀人狂魔,查尔斯·曼森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人人喊打:嬉皮士消亡

    在当时,美国民众觉得嬉皮士都是些游手好闲、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的倒霉孩子,只要不来自家小区闹事就懒得搭理他们。

    (垮掉的嬉皮士)

    但曼森事件之后,老百姓开始对嬉皮士产生了恐惧感,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反嬉皮士的浪潮,一时间嬉皮士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曾经震动全世界的嬉皮士运动从此迅速滑坡,不到一年就彻底消失了。

    这大概是曼森事件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唯一“贡献”。


    余波未平:核心成员刺杀总统

    这件事过去多年之后,曼森家族的成员之一,丽奈特·弗洛姆(Lynette Fromme),绰号“吱吱”,在1975年企图用45口径手枪刺杀美国总统福特而被捕。

    (“吱吱”丽奈特·弗洛姆)

    她是曼森的狂热支持者,在曼森在法庭受审期间,“吱吱”及其他 家庭成员在法庭外扎营聚集示威,并效仿曼森在额头上刻上了 "X",以示支持。而被捕后她声称策划刺杀福特的阴谋是来自曼森的指使。

    (刺杀总统的凶器)

    弗洛姆因刺杀未遂,在西弗吉尼亚州被判处终身监禁,成为第一个由“美国法典”第84章第18条,即关于企图刺杀美国总统的联邦罪,被判刑的人。她于1979年越狱成功,后在监狱25英里内被抓获,2009年得以假释。

    在电影《好莱坞往事》中,这个角色由达科塔·范宁饰演,并且与布拉德·皮特有对手戏。

    (预告片截图:达科塔·范宁饰演的弗洛姆)


    无数粉丝:影响了半个世纪恶魔

    而“曼森杀人案”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各位想象的还要大,在百度输入“查尔斯·曼森”,你会找到16万个相关网页!在“言论自由”的西方,有许多曼森的崇拜者为曼森建立了个人网站,宣传曼森的“思想”。

    (魔鬼崇拜)

    曼森还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收信最多的监狱犯人,直到他去世前,平均每天还会收到4封崇拜者寄来的信件。

    还记得唱歌跑调的曼森在1969年录的一些歌曲吗?这些小样也被崇拜者做成了一张名为《谎言》(Lie)的CD,一直有恒定的销量,期间还不断有艺人翻唱他的歌曲。

    (《谎言》专辑)


    恶魔在人间:83岁才下地狱

    甚至这个家伙还影响了流行文化。

    《滚石》杂志曾把曼森的照片登在了封面上,称他是“世界上活着的最危险的人”。

    (《滚石》杂志封面)

    好莱坞著名恐怖片《鬼娃回魂》中,附身鬼娃的变态杀手叫做查尔斯·李·雷,他的名字来源于美国历史上三位臭名昭著的杀手:查尔斯·曼森(邪*教杀人狂)、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詹姆斯·雷(谋杀马丁·路德·金)

    (鬼娃恰奇)

    美国著名的“工业金属乐队”玛莉莲·曼森乐队,主唱玛莉莲·曼森的名字,来源于玛丽莲·梦露与查尔斯·曼森的结合体。(乐队还有三位成员,全都以一位美女与连环杀手或变态杀人狂的名字相结合为艺名,表示美丽与恐怖共存,并非曼森的崇拜者。)

    (玛丽莲·曼森)

    而曼森本人呢,他狱中一直活到两年前你敢信?2013年底,他甚至与一名崇拜者——26岁的女子阿弗顿·伯顿在狱中结了婚。

    (曼森与崇拜者结婚)

    2017年11月20日,83岁的曼森终于死在了狱中。这个给人类带来的无数痛苦和伤害的魔头,带着一身罪恶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曼森死亡)


    尾声:那个时代的伤疤

    从头到尾了解“曼森杀人案”的始末之后,这份很长的瓜也要结束了。

    之所以非常详尽的与各位分享了这场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除了让大家以猎奇的心态审视电影《好莱坞往事》的故事背景,也让各位能够了解,就在50年前,还发生过如此惨痛和荒唐的事情。

    (曼森家族出庭时的场面)

    当年莎朗·塔特连同腹中孩子的惨死,是许多人心里抹不掉的伤痛,而那以曼森为首的杀人狂,在法庭上不知悔改、得意洋洋的表现更是让人忿忿不平,哀叹这世间的不公道。

    正是当时的环境造就了这批畸形的社会巨婴。

    至此,我们也能明白昆汀拍《好莱坞往事》的真正用意,不仅仅是情怀,更是讽刺。电影中,充斥着上层阶级纸醉金迷的糜烂、嬉皮士们不堪一击的生活,以及无处不在的性、毒品和种族主义。让观众用仿佛坐上了时光机,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一个又一个的荒唐。

    (剧照:小李子与皮特)

    说白了,这是一部黑色电影,两位主角,小李子与皮特,就是俩铁憨憨,双傻大闹好莱坞。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段让很多美国人不愿意回忆的过去,正大光明的摆在了台面上,让所有人看清所谓“自由国度”的腐朽的一面。

    然而向来追求残酷的昆汀,这一次却显示出了少见的温情。

    为什么这样说,去电影中寻找答案吧。

    (预告截图:查尔斯·曼森)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6 ) 过度营销的昆汀新片《好莱坞往事》

    自从今年5月戛纳电影节传来消息,美国鬼才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新拍的电影《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获得高分炸裂好评,美国电影专业网站IMDB评分9.8分,看到这个消息,所有昆汀影迷与美国电影爱好者感到兴奋,7月美国公映,这两个月美国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都是这部电影的片花,男主莱昂纳多,布拉德·皮特的访谈,花边新闻,各种新闻旧事,加上主要社媒滚动播放片花,好像你不去看这两位大明星的演出,你就OUT了。

    对这部电影的软硬营销,弄得不厌其烦。好作品应该像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不是招人注目。

    在大批影迷的期待中,《好莱坞往事》携带着明星的光芒终于在7月25号公映,我是26号也就是昨天去看的,去看之前上网看场次,看到同页面IMDB评分已经降到9.1分,晚上再看已经降到8.9分,这是公映第二天,随着影片高开低走,相信评分会继续下降到合理的范围。

    看完这部电影,我是失望的,早知昆汀以拍暴力片出名,1994年他拍的《低俗小说》在电影美学上造成深远影响,这部花费850万美元拍摄的杰作超过他任何一部大片包括如今花费1亿美元制作的《好莱坞往事》。是《低俗小说》为他迎来粉丝,奠定鬼才导演的地位,所谓鬼才必然是不按套路出来的东西,而又有永恒价值。

    从《杀死比尔》到如今的《好莱坞往事》,昆汀的暴力幻想不管如何包装,最后还是要露出尾巴,以暴还暴,骨子里的白人骄傲,厌女态度。

    昆汀心目中的女神,乌玛·瑟曼曾经在《纽约时报》揭露好莱坞制片人韦恩斯坦性侵的一篇文章中,对昆汀的厌女暴力电影,感到不满与厌恶。昆汀的电影大部分是韦恩斯坦的公司出品,这位好莱坞制片人如今已经因为性侵多名女性而入狱,公司倒闭。

    被杀害的明星莎伦泰特

    早在2017年好莱坞听说昆汀写了根据邪教组织曼森家族,杀害好莱坞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明星妻子故事的剧本,很多公司感兴趣,一件发生在好莱坞的恶梦事件,还没有人拍成过电影。据报道多家公司竞标,这部高达1亿美元的文艺片,最终由善于营销的索尼公司取得发行权。

    电影主线讲述过气明星和替身在西部片走向没落时代的挣扎,副线谈及曼森家族案件,但是轻描淡写,可能是涉及对被害人的尊重,刻画了被害明星莎伦泰特的美丽,对嬉皮曼森的仇恨用极端暴力去体现。

    架空历史的表现手法去表现真实历史案件,带来以暴还暴的结果,没有揭开产生案件的原因,相当于在死马身上猛抽了几鞭,抽断鞭子,也没展示马为何死的。

    电影所表现的魅力,包括女性美好与布拉德·皮特的肌肉秀,莱昂纳多极端的激情表达。但是魅力与感官毕竟是表象的东西,不能带给观众思考。

    电影固然有众多大咖加盟,不难看出昆汀作为编剧导演的政治态度与偏见,这部电影可以算得上纯白人电影,既然表现西部电影,怎能没有印第安人?也没有黑人。

    唯一出现的有色人种是李小龙,作为亚洲著名武师,在电影里被描绘为大嘴巴(话太多),李小龙确实在练习武术的时候会传递文化哲理。

    电影中的李小龙的扮相举止是滑稽可笑的,因为炫耀武功,被一个时常秀肌肉的替身布拉德·皮特扮演,轻易拎小鸡一样摔到汽车上,还给汽车摔出坑。

    (李小龙女儿接受媒体采访,对昆汀塑造的李小龙形象感到悲伤沮丧)

    选用老片也是女主在片里一脚踢飞当时亚裔明星关家倩,她演过著名的《苏丝黄的世界》。我仿佛看到了《杀死比尔》的影子,白人武功最好。

    关于对李小龙的嘲讽,我还是相信李小龙之女的解释,对于亚裔功夫文化进入好莱坞的恐惧。

    昆汀的暴力基因,决定了他的电影市场,暴力电影爱好者,杀戮的折磨与痛快,用原始暴力去解决问题,最终胜利者必然是体貌美丽健壮的白人,一堆直男打满分,我毫不怀疑。

    花1亿美元拍出来的文艺片,制作水平没得挑剔。传递的人文与社会价值观,存在明显缺陷。

    另外这种很私人感受的文艺电影,值得投资者去投一亿美元吗?

    昆汀忽视美国时代变化,利用自己过去积攒的名气,去美化自我狭隘认知的暴力梦,有一天他的作品会被淘汰。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给好莱坞的情书,不如说是给受害者家属的电影祭礼,受害者的美好与加害者被暴力折磨,会让人从中得到慰藉吗?

    这部针对昆汀粉丝定向营销的亿元私作,无论卖的是什么粉丝都会买单。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西西弗斯花园。

     7 ) 電影就是老子的槍《從前有個好萊塢》

    影院好读版

    如果你問我:「Lizard,今年你覺得年度爽片是哪一部?」在這幾天之前,我的回答會是「戰鬥天使艾莉塔」、「蜘蛛人:離家日」,現在我會告訴你是《從前有個好萊塢》這部全長160分鐘的電影讓人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爽的發燙,更重要的是其承載了導演昆丁塔倫提諾對於美國電影滿滿的愛,在西部不死,只是凋零時,他老兄出來開了一槍。

    160分鐘昆丁帶給我們的是什麼?不只是60年代好萊塢的高度還原,以及各種令人會一笑的致敬,還有那一如往常後現代的敘事手法,更多的是一種對美好年代的懷想,過氣西部片演員瑞克達爾頓與他專屬替身克里夫布茲兩人在片中的一明一暗演繹的兄弟情反映了時代轉變下的不得不,讓你不得不讚嘆角色設計上昆汀是多麼的敏感的抓到李奧納多與布萊德比特的螢幕形象,一個敏感神經、一個粗中有細,兩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十五年合作經驗讓兩人彼此之間不需要說太多就能理解彼此的心意,李奧納多飾演的瑞克達爾頓對於自身的處境相當的理解,他已經不能在美國大銀幕演出,取而代之的是「他媽的義大利西部片」(義大利西部片當時慣例是找沒名的演員來演,因此雖然被找去演電影很好,但也代表你的名氣低落,當然本片找了李奧納多這種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來演這個角色,又再次形成了一種戲裡戲外高反差的趣味。),不只重現當年美國西部片演員心中對這種義大利西部片變體的不屑,也是昆汀的自我調侃,因為他自己就是義大利西部片的愛好者,同時這種拼貼的「變體」是他的最愛,跨時空跨文化的拼貼在他的作品裡屢見不顯,於是在本片裡雖然他的虛構服貼著時空(也就是所謂對時代的高還原)他也給讓克里夫布茲在那一個下午,經歷了變體西部片的冒險,作為一個外來者(但同時他比小鎮上的人更屬於小鎮,就像電影裡瑞克達爾頓演出的戲那樣,一個無名者來到小鎮,用暴力證明他比其他人更適合在此地生存)克里夫布茲來到多年前曾演出的荒廢片場,卻發現這個地方被嬉皮們佔據,所有嬉皮都盯著他。

    而他所認識的,當時片場擁有者卻不見人影。

    在這一場帶著懸疑與恐怖戲中昆汀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時代的變遷,同時也是西部精神的復興,因為西部精神並非自由、平等、博愛,而是暴力、暴力、暴力,即便同樣都位處貧困,克里夫布茲不屑於這些寄生他人片場的嬉皮們,他雖然同樣一窮二白,住在小拖車,看著小電視,摸著小狗,替瑞克當替身之餘,還要拉起袖子,替瑞克修天線,修水電,還有修瑞克那貧乏的自尊,但他卻也活的愜意,於是當嬉皮戳破瑞克的車胎,他無情的抱以老拳,打的他滿口是血,同時要他把車胎修好,這樣的安排自然是發人省思,不只打了不尊重他人財產的嬉皮一臉血,或許也打了戲外左派思潮日益強盛的美國青年一臉血。

    同一時間,在克里夫解決嬉皮,瑞克努力客服難關的時候,馬格羅比飾演的莎朗蒂也在取書書店的對面,發現了自己主演的電影,這個角色在本片中就像當於調酒上放的薄荷般親新,是片中唯一沒有陰暗面的角色,即便是私下生活,也與「明星」氣質最接近的角色,沒有被電影院櫃檯認出來,也不遷怒,而當電影院櫃檯人員要求她去與電影海報合照「以免沒人認出來妳是誰」她也笑嘻嘻的擺了姿勢,並愉快的進入一場電影院,一邊看電影,一邊回憶拍電影的時時刻刻,也一邊探看其他觀眾對自己演出的反應,同時昆汀也用她看電影這事件,替另外兩個角色的事件進行了時間的錨定,他們各自進行的事件正好是一部電影放映完的時間,昆汀曾經說他是為了莎朗蒂才拍這部電影,莫怪乎最後莎朗蒂在本片中既美麗又純真,在人際關係複雜的演藝圈中彷彿白蓮花,也怪不得她的聲音最後會被作為瑞克晉升上流的天堂之音。

    瑞克是演員,克里夫是替身,然而克里夫才是真牛仔,瑞克只是假牛仔,他是扮演牛仔的演員,而真牛仔的生活從不光鮮亮麗,更無所謂餘裕,而是浪蕩於日落黃沙間,拼死拼活,只為爭一口飯吃,即便懷有一身本領,卻不因此萌生越軌之意,兩人雖是主僕關係,卻也是平等關係,因為克里夫的每一毛錢都出自扎實的勞動,正如瑞克的每一毛錢都出自扎實的勞動,不一樣的是克里夫自在自得,瑞克卻恍恐不安,因為作為明星,作為演員,如果不自我感覺良好,不被人看見,他的生命便會真的消亡,我們看見他私下坐在泳池努力的與空氣對戲,熟記台詞,於是我們也能同理當他與年輕新秀對戲時出錯的挫敗,還有什麼比那場他與小女孩對話的戲更令人感到哀傷的呢?他價值觀如此保守,小女孩價值觀如此進步,一顆如要墜落的暗星,另一顆如要升起的晨星,兩人卻能平等的相談甚歡,因為他們都是盡責的演員,這也是昆汀在本片中又一次對「地位不相等卻能平等對話」做的展演。

    戲裡對戲裡,戲裡對戲外的交互指涉,讓這部電影趣味橫生,當布魯斯李(李小龍)在片場誇耀自己的雙手厲害到要被註冊「致命武器」,使用這只手殺人會被抓去關,克里夫卻吐嘈他,任何人用手殺人都要被關,如果將這段劇情比較電影後半段嬉皮們闖入瑞克家中(在歷史上其實他們是闖入對街的沙朗蒂家中),被克里夫問你是誰時,他們所回應的:「我是魔鬼,來這裡幹魔鬼的勾當」我們可以見到昆汀是多麼的著迷於對這些「神話」除魅,拳頭就只是拳頭,正如嬉皮就只是嬉皮,就算殺了人也跟一般人殺了人沒兩樣。(沙朗蒂老公,名導波蘭斯基曾經懷疑李小龍是侵入宅邸的殺人兇手,但在本片裡,昆汀明顯不採信此種說法,對他而言當時的李小龍就是一個很單純,對自己身手自信的,很酷的武打演員而已,所以他大膽的讓虛構人物克里夫將布魯斯李給拋飛並撞凹車身,除了趣味外,也旨在破解神話,畢竟圍繞在李小龍身旁的雲霧因為其名氣已經變得過於濃厚,以致於作為電影人的李小龍被遺忘了。)如同其《惡棍特工》(又名《無恥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事實上無恥混蛋這個譯名比較好,為了這個片名,當初昆汀所費不貲。),在展示納粹的美學之外(看看那精美優雅的猶太獵人),毫不掩飾對納粹的痛恨,那個英語裡多出的「u」說的就是你,昆汀並不介意事實是什麼,因為他所要說的是無論你們(納粹)這些人多懂美學、多有素養,你們(u)還是一群混蛋。

    而對你們這些混蛋最適合的是什麼呢?

    就是以眼還眼,用充滿美學的方式將你們撲滅。

    對昆汀而言最適合展現其美學的當然就是電影了,於是在本片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瑞克主演的作品裡頭,他用噴火器闖入精美的納粹高官會議廳,將他們烤的嘎崩脆,之後又在電影尾聲又幹了一次。其他在本片裡很有趣的小細節除了所提及「義大利通心粉電影總是讓說不同語言的人一同對話」這種前頭被瑞克抱怨的義大利西部片特色,在後半段宅邸攻防站表現在瑞克的新老婆身上,她講了一大串沒有字幕的外語,而對「義大利通心粉電影」的熱愛也出現在克里夫的晚餐上,他吃的正是通心粉。

    電影最後半小時算是昆汀對觀眾期待的大放送,畢竟聽聞本片與曼森家族謀殺案如此息息相關的觀眾,因為在電影開始沒多久就見到那看來慵懶又帶點陰沈的查爾斯·曼森,必然抱持期待「這傢伙什麼時候要開始進行陰謀?」然而電影半點都沒有帶到他,事實上,寄生農場的嬉皮們到了最後半小時才說出他們是由曼森派來的,然而他們卻搞錯了房子,跑到了對街瑞克的家,同時還撞見了白天去他們那邊揍人的克里夫,這是典型的昆汀戲碼,從《黑色追緝令》就有的,兩個冤家因為巧合相遇,然後一方被另一方莫名奇妙的幹掉,在屋子裡正嗨著的克里夫游刃有餘的人狗合一,把闖入的三個嬉皮打的狗都不如,而操著外語的瑞克老婆也加入這一團血腥爆笑的混戰之中。

    你以為是明星的女孩,原來是嬉皮,而你以為是嬉皮的,原來是明星,影迷與明星的距離拉到最近的時候,卻是典範破滅的時候,嬉皮男女看到的那個出來對他們咆哮,並要他們快點開著破車滾蛋的,居然是他們童年崇拜的偶像,他們從憤怒轉為震驚,從震驚轉為竊喜,然後從竊喜中萌發想法,他們要將這被人唆使的殺人行為,昇華成一種偉大儀式的一部分,一直以來昆丁都是暴力的愛好者,在他的作品裡,暴力是中性而不帶負面道德屬性的,而這正是典型的美國精神,因為與言論自由息息相關的,正是擁槍權,人們的權利不是由政府賦予,而是由手中的槍械賦予,政府只是人民雇用來處理瑣碎事務的機關,在本片裡頭,昆汀不只捍衛了好萊塢的暴力傳統,也捍衛了自己的暴力傳統,於是他一方面讓嬉皮們義正詞嚴的說著:「這個地方住的人都是在電視上教我們如何殺人的人,而看著他們長大的我們現在回來殺他們,這不是太美妙了嗎?」一方面又讓沾染神明氣質的明星屠殺這些想成為邪神的嬉皮暨影迷們,或許對昆汀而言,暴力從來與正義無相關聯,反而與人類的地位升降相關聯,否則為何最後安排了這樣一個漫長的鏡頭,關於一個過氣演員,因為用噴火器殺了破窗而進入泳池的女嬉皮,最終受到隔壁棟大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莎朗蒂的邀請進入屋子裡呢?如果暴力不能改變地位,翻轉人生,瑞克(昆汀)這際遇又怎會如此呢?

    在界線混淆的江湖裡,使塵埃落定的,終究是槍聲。

    承認吧,我們喜歡昆汀,因為我們喜歡暴力,沒有暴力的蠻橫,就沒有鐵漢的溫柔,而暴力與溫柔的交互作用,正是昆汀作品時常出現的現象,就如《追殺比爾》裡頭女主找另一個女殺手復仇,兩人交手到一半,另一個女殺手的女兒卻突然進來,於是兩個人暫停打架,假裝閒話家常,因為沒有暴力,便沒有溫柔的餘裕,而在女殺手被殺死後,復仇成功的女主告訴女殺手的女兒:「妳隨時可以來找我復仇,而我也會隨時準備好殺妳」在不平等的世界裡,只有暴力是平等的,也只有暴力能辨識誰是真才實料,猶如槍手決鬥,傳說毫無意義,神話毫無意義,槍法決定一切。

    昆汀手持攝影機,以他精湛的槍法,改變了莎朗蒂的結局,從今以後人們會問:「莎朗蒂是死了嗎?」答案不再是肯定,而是會反問,「你是說昆汀的電影裡還是昆汀的電影外呢?」昆汀以電影為槍,用一顆子彈將另一顆子彈彈開,以一種蠻橫對抗另一種蠻橫,這樣的蠻橫,就是他的溫柔,他彷彿對著觀眾下了戰書:「你覺得不公平,不平等嗎?那就帶上你的槍,來痛快決鬥一場吧。」

     8 ) 关于两个主要主要问题的个人看法(包括对李小龙的看法)

    我的影评从开始的第三篇,到现在要下滑2分钟才能看到,好吧你们赢了👏👏👏

    感谢一票小号让我见识到了零成本喷人的威力

    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没精力也没义务去看评论区了

    == == == == == == == == == == ==

    二刷归来更新李小龙的部分:因为讨厌和别人打无意义的嘴炮,今天干脆去二刷。二刷归来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皮特的角色和李小龙对打这场戏,实际是皮特饰演角色的一个记忆闪回,也就是说这是从皮特角色的视角展开的回忆,那么他有高于李小龙的表现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塔特这个角色的回忆中,包括另一幕导演的闪回,李小龙指导他人时都是微笑有礼貌的,这也就很值得玩味了。所以我想说,QT真的是一个“混蛋”,他从来不去避讳什么,怎么解读全靠自己,至于他本身应该在大家打嘴炮的时候正默默偷笑吧。

    7/30更新: 说了几句个人对李小龙的理解,炸出一堆用小号的爱国龙迷,我文章里说的一句不理,居然还有骂我是白皮狗的,也罢,你们开心就好,但我这人吧小心眼儿,嘴脏的拉黑删评论,不谢

    原答案:

    上午刚刚看过电影,趁着热乎劲过来想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本文无剧透请放心食用

    1. 影片的背景会影响观影效果

    如同我短评里说的,这部影片我绝对不会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即便其中有QT的影迷。这是一部QT对于上世纪60-70年代好莱坞的致敬或者说对那个年代的极大还原。作为一个影痴(对比小说里的武痴,个人感觉痴这个字太适合他了),导演自己出生并成长于那个年代,63年生人,71年搬往好莱坞,而震惊全美的莎朗塔特案发生在69年,QT自小便浸淫在电影世界中,如果说谁有资格来呈现那个年代的好莱坞,非QT莫属。

    在明白这个大前提后,再让我们仔细想想,作为中国观众,对于60/70年代的好莱坞又有多少了解呢?现在国内观影或者说豆瓣的中坚用户应该还是80-00年中间这批人,而我相信大部分国人开始接触好莱坞是在90年代,97年的泰坦尼克,98年的黑客帝国,99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应该是很多人好莱坞的启蒙电影,然而90年代的好莱坞,和30年前的好莱坞,是有着巨大的不同的。这个年代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太过陌生,片中无时无刻流露出的导演的“私货”以及细节,我相信大部分观众都难以理解,甚至年纪轻一点的美国人都很难理解。但对于那个年代的魅力,QT毫无保留的还原了出来。所以对于这部影片,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显然功课做的还不够足。

    说到底,我们缺少对那个年代的情怀。

    而如果作为QT影迷的你,期待看到落水狗,低俗小说那样的故事结构与嘴炮,期待像杀死比尔,无耻混蛋,姜戈那样的番茄四处爆表,只能说这部影片确实会让你失望。不过要知道,一个有想法的导演,是否需要一直重复自己?我觉得QT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他也绝对拍的出来让大家都拍手的片子,但对于一个表示一生只拍10部电影的导演,我觉得现在的他,绝对只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而这部好莱坞往事,应该就是他用着自己喜欢的演员(不只是小李子和皮特,对于熟悉他电影的观众,对剧中一票龙套绝对不陌生,都是经常在他影片里露脸的,当然除了瓦尔兹大叔和SL杰克逊)来拍的自己喜欢的电影。

    平心而论打分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情,但因为先天因素错失影片的细节,我觉得对QT和本片稍微有点不公罢了。

    至于第二点关于李小龙的问题:

    很多国人观众觉得影片对李小龙有侮辱的感觉。 这个就看你是从哪个角度看了。

    如果你把李小龙当神,那肯定接受不了影片的塑造。如果你把他当成一个人,我倒觉得这是所有表现李小龙的电影里,最接地气的一个形象。他不再是神秘的功夫大师,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喝多也吐,挨打也疼。我个人觉得李小龙被过分神话了。我不否认他的实战能力和武术技巧,更不用说他对后人在MMA领域的地位,他为美国人重新定义了功夫二字。影片不止一次体现了李小龙对好莱坞演员的武打动作的指导,而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明星成为他的徒弟学习格斗。对于好莱坞,个人认为李小龙最大的贡献在于帮助这些美国演员在影片中更细腻的展现格斗技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互抡电炮。而李小龙之所以没有像其他人如MJ一样被白人社会所诋毁和歧视,个人认为,最主要是因为他代表的是功夫这个来源于古老东方的技艺,一个东方人代表东方的技艺,不会让白人社会感到受冒犯,相反神话李小龙,则可以让曾经在他身边共事过的人可以更好的对后人吹牛B,毕竟,与虎同行,焉有善兽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回来,QT在影片中是在污蔑李小龙的形象吗?不提导演自身是李的影迷,更是老的功夫港片的狂热爱好者。抛去这些因素,我认为他只是让李小龙从神变回了人。而且他让片中的李小龙动手了,如果只是一个嘴炮角色,真动手就怂了,这才是对李小龙的侮辱。毕竟从影像中看得出,现实的李小龙面对外界一直是以极度自信,在某些人眼里甚至是自大的形象来展示的,当然这是他个人的形象包装和年代的局限性,毕竟作为弱势群族的亚裔,他要时刻表现的极度强悍才能得到周围白人的尊重。说到底,不管我们怎么评价他,李小龙依旧是在好莱坞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亚裔演员,排第二的成龙和他比真的就差太多了。

    至于上升到辱华的,我只能说我真的看不出哪辱华,是不是导演在姜戈片中把“内个”挂嘴边就真的歧视黑人了?我还是觉得有时候我们国人的自尊心太薄了,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别人施舍的,动不动就贴辱华标签,生活不会很累吗?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看完都是朋友

    全部手机打字,欢迎讨论。谢谢

     短评

    光怪陆离下的苍凉质感,这就是我对电影的热爱。

    7分钟前
    • faroe.
    • 推荐

    这就是昆汀写给好莱坞的情书,真的没有想到会这么温柔。

    9分钟前
    • 斯大凌
    • 推荐

    如果你也是个影迷,一定会感动的,这就是给影迷的礼物!我爱死《好莱坞往事》了!!!!!果然不能剧透,虽然有预感,但没想到……最后真是止不住眼泪。昆汀又一次,嗯,又一次。这就是我爱电影的原因啊!小李演技很不错,皮特超硬汉,玛格特罗比超可爱!这里仍有昆汀对电影、对暴力、以及对美足的热爱。昆汀继续牛逼!爱死这片了,哭了!!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几乎融合了昆汀之前所有的元素:暴力,话痨,冷幽默,足控,迷影情节等等 男性荷尔蒙一刻不停喷涌而出。全片无尿点 唯一的缺点就是空调太冷把我从梦里冻醒了 害我没梦完

    14分钟前
    • Ok电脑
    • 力荐

    属于电影的理想主义时空已在《低俗小说》的兔餐厅里建立过一次,如今昆汀将其拓展引入童年迷影记忆中的现实世界,从《无耻混蛋》开始真正步入的“小说电影”阶段对文学性与写作欲的追求不再局限于胶片上的架空历史,莱昂内式片名却更多在讨论考布西,接连相同题材的“姜戈”和《八恶人》激发出了强烈的对西部片乃至其整个亚类型历史探究重访的游戏兴致,后三十分钟的伦纳德小说式情节接棒对影史八卦考据戏说构成的前两个小时,组成了最符合昆汀多重身份的一部作品。替身皮特和小李的友情歌颂传统拍摄,也是现实的西部硬汉传奇,客串的女特技师佐伊·贝尔与当年的史蒂夫·麦奎因同样闪耀,电影诞生于团结、勇敢和牺牲,幕后英雄与银幕英雄联起手来,扫清浑浊邪恶,圆影迷们一个美好的梦,嬉皮文化与骑士精神共舞,那些浪漫菲林的叛逆和善良将被永远传颂。

    17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布拉德皮特开车能看路吗

    18分钟前
    • 退货请出示发票
    • 还行

    昆汀的电影和他本人一样,很容易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旁人很容易陷入迷惑,不知道他为什么在一个虐杀案故事前花那么多时间去讲看似无关痛痒的60年代末电影明星朝电视发展的阵痛,或者像赌博似的去意大利跟鸡同鸭讲的外国人拍通心粉西部片。要求每个观众都像他这样如痴如醉地沉迷电影,似乎是件奢侈的事,但昆汀是那么的对史料、八卦、明星、好莱坞的点点滴滴信手拈来,他就像一个永远都挖不尽的宝藏资料库,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和电影连在一起,并有着很强的诉说欲。这样的感情基础下,这部好莱坞往事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大师感”,融进了自己童年回忆之后,还确实有些总结篇的味道——昆汀把自己对好莱坞的爱,和对小李和皮特的爱(看完本片谁还会不爱他们俩呢?!),都放在这部电影里了

    2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如既往有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种族和性别问题。昆汀跟波兰斯基关系很好吧,这意淫都让人有点感动了。但是他跟李小龙到底什么仇什么怨,那满满的恶意都要溢出来了…

    23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昆汀拒绝删减牛逼,撤档又如何,完整版照样看,5星送给玻璃心圣母

    24分钟前
    • 西尔莎·罗南
    • 力荐

    昆汀电影里一贯的成吨的血浆没有了,无穷无尽的暴力没有了,源源不断的话痨也没有了,这让电影显得冗长且无聊,只有恋足癖和最后半小时的高潮能挽回颜面。小李子的表演依然不懂得节制,各种用力过猛,劲儿劲儿的。皮特虽然耍帅,但也只是耍帅而已,和李小龙的那段耍帅更是觉得有失偏颇。所谓的迷影情节,因为全程被割裂,最后被“嫁接”进来的感觉很违和。吹得有点过了,这不是昆汀最好的作品。

    2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假如曼森杀人案没有成功,莎朗·塔特没有遇难,波兰斯基没有性侵幼女,没有四十年如一日的逃亡生涯,而是和妻子、孩子共享天伦之乐。假如瑞克结识波兰斯基,千里马遇伯乐,迎来事业第二春。假如瑞克不再经济窘迫,也没有解雇克里夫。假如……世上没有假如,但是昆汀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用瑞克和克里夫的经历纪念曾经还没有被商业侵蚀的好莱坞;用迷影瞬间、致敬桥段作为写给电影的情书、献给影迷的礼物;用颠覆现实的故事给曼森家族迎面重击,报杀人之仇。昆汀用电影改写历史,转悲剧为喜剧,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和记忆中不一样的1969年。不再追求血浆四溅、残肢断臂,取而代之的是浓浓诗意,屡屡柔情。不再追求暴力,取而代之的是发生在平行时空的美好童话。以虚幻的故事抚慰现实的伤疤,以怀旧的镜头追忆往昔的岁月,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3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前面是你没见过的昆汀,后面是你见过的昆汀。

    32分钟前
    • 柯诺
    • 推荐

    昆汀·谈伦蒂诺的新片《好莱坞往事》太文艺了,还是他一贯的复古胶片质感,但剧情却一返常态,完全不是你期待的那种痞子昆电影。它非常的文艺,没有故事,不仅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好莱坞居民的浮生一日,就算到了高潮也故意用上帝视角的旁白间离故事,出现了大量准确的时间信息,甚至还有跳跃的故事时间跨度,总之感觉就是观感上如何不爽他就怎么来。最后的高潮十几分钟可以证明这就是昆汀电影,还是《无耻混蛋》里平行时空改变历史的玩法,告诉你电影是什么。可能是抱的预期不一样,以为会有暴力血浆和爽爽爽,结果昆汀这回玩的是彻底的反类型片,创作思维上是艺术电影的玩法,太出人意料了!对于普通观众开始,这种片子不好看,没有娱乐性,但从电影人创作的角度看,它值💯分。你可能也会像我这样,越回味越觉得昆汀这次的创作思路很厉害。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5星,前面以为阿莫多瓦金棕榈能拿了吧,看完这部,嗯,不一定哦,哈哈。剧透一点,有李小龙模仿秀,世界影史和流行趋势大融合,戏中戏,讲的是有电影梦的明星和替身的故事,开头描绘好莱坞的梦幻豪华,中间各种致敬,后半段情感升华,整部影片不管是摄影,剧本,演员表演都是顶级水准,影片节奏让我很兴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完戳中泪点了。但觉得,即使戛纳大奖分猪肉,好莱坞往事和痛苦与荣耀都是有资格拿金棕榈的,这两部片也可能会出男演员奖(小李子有戏,我觉得同片他的层次和空间更好),此片商业与艺术两不误嘛。

    40分钟前
    • 基本一视同仁
    • 力荐

    看到最后半小时才确定,这仍然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个狂想天才昆汀,在酣畅淋漓之下铺一层温柔的底色,也难怪他要防剧透。小李和皮特这对片中好基友都很可爱,带着我们像孩子一样游历在1969那个放荡无序、礼崩乐坏、焦虑又美好的年代。很多梗,很多美足,很多老朋友,很出彩的表演,期待能被热烈讨论的那一天,可能会稍有点影迷门槛。小李癫狂可爱依旧,皮特让我又找回了初中对他心动的感觉。

    4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导演塔兰蒂诺的温情反思之作。只是对美国好莱坞历史及年代嬉皮士现象和“曼森杀人案”不大了解的观众,就看不出多少其中的内容和乐趣了,那样的话片子也只值三颗星。不过编剧导演再现那个时代的外貌、内在特征上,实在是下了大功夫,加一星吧。

    4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大概是一部对影迷有着极高知识储备要求的电影,的确堪比泛影史意义上的终极之战。备考不足如我,仅看最后三十分钟也是酣畅淋漓的,就是前面梗若接不住大概就会酿成不少尿点,以及直觉上李小龙段落反而在内地或有风险。

    49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看了一个小时,以后也不打算补了。人生中也没什么非看不可的片子

    53分钟前
    • 舒农
    • 还行

    这就是昆丁,他不会讨好观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还是全世界的,这就是昆丁。要是连昆丁这种人多开始讨好观众了,那你能想象电影行业会变成怎样吗

    55分钟前
    • 秋月与春夏
    • 推荐

    很平铺直叙的无聊故事。演技确实爆棚。 还有为什么非要丑化李小龙?亚洲男人在美国还不够惨吗?

    60分钟前
    • 疯中飘摇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