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奇遇人间角落

    奇遇人间角落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中国大陆2021

    主演:欧阳娜娜,刘敏涛,李冰冰,周笔畅,汪苏泷,任敏,马伯骞,伯远 

    导演:赵琦 

    猜你喜欢

     剧照

    剧情介绍

    以纪实风格为底色,用细腻真实的笔触描绘普罗大众的寻常生活,发现隐秘在都市生活中的“角落”,探寻日益被忽略的、简单而真切的“关系”,展现人世间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角落总有生活的解法,11月腾讯视频,跟随故事探访人细品生活纹理。

     长篇影评

     1 ) 第七期 广场上的舞蹈 伯远 重庆

    这一季的奇遇,我每一期都看了,也都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了小作文,但伯远这期是最难写的。真的很难。

    困难之处在于我很难脱离我是伯远粉丝这个身份去看待这一期,从3月开始一路看着他经历创造营、到成为INTO1成员的过程,他的所有工作我都关注,他的过往,我也通过补古早直播等等各种方式考古过。他的经历,他的想法,他的变化,他说过的话,我都了解很多。

    所以我非常轻易的就可以和伯远产生共鸣,我能迅速地理解他说的话、他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但我对故事的主人公文杰几乎一无所知,这种落差感让我觉得惶恐,我想尽量避免因为我对伯远的熟悉而产生的过度共情,但又会觉得切断自身情感是不是太严格了。

    废话太多,说回节目。

    文杰热爱街舞追梦,他母亲希望孩子能拥有更能长期稳定的工作,母亲和孩子都没有错。文杰的母亲是单亲妈妈,单亲妈妈带大一个孩子本就不容易,要讨生活,要照顾孩子,生活没有太多可以喘息的空间。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妈妈的不安,妈妈说的没错,能成为顶尖大神的人很少,年龄大了跳不动了还可能一身伤病,而这一切都未必可以换来一个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生活。

    但“这些努力都没有价值”这句话从妈妈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文杰的沉默,伯远欲言又止从眼里流出的悲伤,都好令人难过。文杰不是不学无术的孩子,热爱街舞、努力训练、教街舞维持生活,为梦想奋斗。人能够拥有梦想是很幸运、也是很难得的事,街舞是他的生命,放弃太难。

    而这样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鸿沟,很难有完美解决方案,“亲情总是在这样的摩擦中,羁绊越深”,伯远没有试图去说服某一方,他给保持了十年几乎是毛坯房的家买了花,和文杰一起给妈妈做了饭,和文杰说你有空或者情况好一点的时候,给家里装修一下,至少不要让妈妈觉得家里空荡荡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什么行动都没有是不可以的,可能依然很难完美解决,但至少我们去行动、去表达,我们和所爱之人的隔阂就会小一点。

    广场舞的阿姨们选择广场舞,大致也是一种和生活相处的方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阿姨们接受一切生活赠予的好的不好的礼物,最终落脚于广场之上。跳舞,交朋友,忘却一切,沉浸在舞蹈中的阿姨们好像才是她们最本质的样子,好像才是真实的她们自己。舞蹈的魅力就是这样吧。

    作为故事探访人,前几期更多的是艺人代替观众视角去探访主人公的生活,而伯远除了是探访人,他也像是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节目展现了伯远的更多面,文杰的故事和他的故事很像,只是伯远算幸运,多年的挣扎在今年有了还算不错的结果。而文杰可能还要在这样的挣扎中度过一些日子,能否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没人知道。

    最后稍说一下我觉得美中不足的部分。文杰和妈妈的故事和广场舞阿姨们的故事,关联性不太强,所以整体看下来稍有割裂感。但瑕不掩瑜,纪录片的魅力在于真实,生活并不总有圆满结局,有缺憾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但即便如此,日子总还是要继续过的。

     2 ) 《奇遇·人间角落》南宁“订单已收到”导演手记

    如果说《奇遇⼈⽣》是远⽅的⼤江⼤河,那么《奇遇·⼈间⻆落》就是身边的潺潺⼩溪。我们希望这套节⽬能帮助观众看到身边被⽇益忽略的简单⽽真切的“⼩”关系,“⼩”⻆落,感受到⼈世间原本朴素⽽真挚的温情。

    撰稿:本集导演 赵青;副导演 邓阳 鞠晓甜

    《奇遇·人间角落》第一集“订单已收到”播出有几天了,一直很犹豫是否要写导演手记。与其说这是导演手记,不如说是我们拍摄前人物故事踩点报告的延续。因为我希望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细致的去熟悉我们拍摄的那些跑腿员,去了解一个小时节目承载不了的故事。

    讲故事之前,想借这个导演手记说一下《奇遇·人间角落》的节目初衷。⼈类对亲密关系和熟⼈社群的需求来⾃基因。然⽽在城市的⾼压⽣活下,“熟⼈”和“附近”却在迅速消失。我们与⾃⼰的邻⾥素不相识,我们没有功夫和楼下夫妻店的⽼板聊上两句,也不会和⼩区边上卖菜的阿姨讨价还价。我们的⽣活⾼效⽽实际,快速⽽单⼀,我们下了班,在汹涌人潮中默默无语的关上门,在社交软件上找寻身边的慰藉。如果说《奇遇⼈⽣》是远⽅的⼤江⼤河,那么《奇遇·⼈间⻆落》就是身边的潺潺⼩溪。我们希望这套节⽬能帮助观众看到身边被⽇益忽略的简单⽽真切的“⼩”关系,“⼩”⻆落,感受到⼈世间原本朴素⽽真挚的温情。而我们的故事探访人欧阳娜娜和刘敏涛,以及每集的嘉宾,都是观众和这些小关系、小角落之间情感的桥梁。

    讲故事之前,我还想说说《奇遇·人间角落》的故事探访人之一欧阳娜娜。在和娜娜见面之前,我正好看到娜娜和马友友的一场网络时空对话,娜娜当时问了马友友一个问题:如果您回到20岁,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马友友的回答是:我对人一直很好奇,如果我回到20岁,我想知道他是谁,他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人类为什么美好和残忍是并存的?我想当时的这场对话对娜娜还是有影响的,我们对娜娜的期许和娜娜对自己的期许,应该就是通过这个节目能走进不同的角落,走进真正的生活洪流中。

    今年4月份开始的选题调研阶段,南宁一群跑腿小哥的故事进入我们的视线。城市生活的高效、孤立,人的欲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延伸和膨胀,催生出了“跑腿员”这样的职业。人们向这些陌生的跑腿员打开自己最隐秘的角落。每天24小时,老板老潘和他的40多个员工们骑着电车穿行在南宁的大街小巷,见证着这座城市人群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欲望。他们每天的工作是解决本地人五花八门的订单需求,外卖代驾,酒吧霸台,买菜做饭,抓老鼠通厕所,扮财神拜年,帮开家长会,接送孩子回家......他们穿行在不同人的生活角落里,编织出流动的城市生活图景。

    5月份我们导演组初次来到潮湿温润的南宁,来到小能手跑跑公司,见到老板老潘。每天坐在电车上,跟随不同的跑腿员跑单,慢慢地认识了喜欢写诗的韦广东,渴望成家的黄作业,聪慧能干的单亲妈妈钟欢,还有热心实诚的欣姐、老许夫妇,小李、小陈等等不同的跑腿员。如果说这个选题最初吸引我们的是那些五花八门的订单,那么见到这些跑腿员之后,我希望观众通过这个节目真正能看到的是角落里的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温暖和美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小期许。还有看到他们与这个城市不同角落滋长缠绕的陌生而密切的“小”关系。


    老板&跑腿员&客服 老潘

    “小能手跑跑”公司的老板老潘,今年三十多岁。公司运作至今已有5年时间,但运作方式仍有些“原始”。办公室位于南宁桃源路商业大院的一间老楼房里,老潘住在公司,就在客厅办公。客户都是通过熟人介绍,加个微信,或者打电话下单。配送单按距离算,其他单子按时间算,第一个小时50元,之后每个小时30到35元。任何需求,只要肯花钱, 且在“合法的范围内”,跑腿员基本都能满足。对于公司群里的四十多个员工,他了解每个人的“附加技能”,他自己也是跑腿员之一,比如喝酒,很少有人能拼得过他。但老潘现在不怎么出去跑腿,因为他既是老板也是接单派单的客服,他能迅速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计算时间和距离后,发到群里,然后考虑什么样的跑腿员合适接单。

    “前半生都顺顺利利。”老潘在莫斯科某大学读了五年书,学新闻,曾经家境不错的他,毕业后家里情况急转直下,父亲也进了医院,需要靠老潘赚钱还债。“那时候也去求过人,失败后就知道轻易不要求人,所以后来也能理解这些客户宁可花钱找我们。”五年前,刚成立的公司只有他和一个员工,微信列表1000多个好友。只要给钱,什么都接。来一单接一单,口碑渐渐建立起来。最初,客户主要下单的需求是排队、送货、买东西。渐渐地,熟客发现他们既方便又靠谱,需求没边没际地滋长开来,跑腿员深入到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

    公司出名之后,许多人瞅着挣钱,想加入。但老潘很谨慎,除非有熟人引荐,不然不太信得过。做他们这一行,诚信高于一切。“客户把几万几十万的东西托付给你,你回头拿着东西就走,损失的还不是公司的信誉。”因此,公司现在七八个全职和三十多个兼职,遇到大宗生意,还是得老员工上。

    说话轻声细语、言简意赅的老潘,在员工眼里其实是一位非常讲义气重情义的老板,老潘跟多数跑腿员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同事的关系,像兄弟家人一样。

    跑腿员 黄作业

    黄作业今年39岁,广西隆安人,家中四兄弟,作业排行老二。16岁时不爱读书的作业跟着老乡到广东鞋厂打工。由于没有暂住证,作业经常四处逃散,在广东打工十七年,30岁时作业打算跟怀孕四个月的女朋友结婚,但是两人都被查出有地中海贫血,胎儿有问题,医生建议两人分开,打胎后女友提出分手,作业哭着答应了,之后再也没有谈过女朋友。

    作业回到广西老家盖房,出来时又是一无所有。再后来作业在南宁认识了老潘,老潘说跑腿勤快的话能月入上万,令作业很是心动,加入了跑腿的初创队伍。后来订单越来越多,作业说:“跑到整个人都傻了。”作业是所有跑腿员公认接单最多的劳模,没人愿意接的订单都给作业,早上七点开始,他就在手机上待命,有时跑到夜里三四点才收工,风雨无阻,全年无休。作业骑电车的速度很快,能在路上跑七十迈,他管自己跑单叫“飞”。作业说:“有时候身上同时挂着好几个单,飞到屁股都要着火。”作业接的最多的单是外卖、送件和医院挂号。工作日他每天都要去两个地方固定买餐送餐,其中一单50份餐,他专门搞来一个大箱子方便抱上楼,这一单50元,另一单10份餐35元。作业从不挑单,他说:“有钱不赚王八蛋。”他掰着手指头算:“一个月房租400元,水电100元,吃饭1800元,保险一个月590元,每个月剩不下什么钱,赚钱是最重要的,不然老了跑不动了遇到病怎么办呢?不敢想以后,口袋里有存款心里才能踏实。”

    作业自己不觉得跑腿辛苦,他说这份工作轻松有趣赚得多,“这比在工地工作可舒服太多了吧!”作业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间每月400元的单间,楼道窄得搬不进大家具,房间很简陋,没有柜子,很多东西都杂乱地放着,他说:“太乱太丢人了,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但作业偶尔有空也会自己做饭,贴贴面膜,打开两千多元的音响,狭小的房间里刹那盈满了来自上个世纪的粤语老歌。

    作业不善言辞,说话总是慢悠悠,脸上始终堆着笑容。欧阳娜娜和汪苏泷发现他即便在说起前女友时脸上还是笑嘻嘻的,有点不可思议,却又能隐隐的感觉到那段感情应该是作业内心深切的痛。其实,作业对生活的期许可能也就是家里有一碗热饭,有一盏温暖的灯在等着他。

    跑腿员钟欢

    钟欢今年33岁,是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跑腿员。钟欢在中产家庭长大,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父母认为工作对女孩子来说只是打发时间,最重要的是相夫教子。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下,钟欢大三时就经家里介绍和门当户对的前夫闪婚了。距离婚礼十天时,父亲在洗澡时因心肌梗塞意外去世,没能看到钟欢穿着婚纱出嫁,而婆家认为此事很晦气,包括前夫在内都没有出席父亲的葬礼,突如其来的噩耗和婆家的盛气凌人让钟欢无法接受。23岁时钟欢生下第一个女儿,重男轻女的婆家更加不待见钟欢,之后她虽然生了一个儿子,但丈夫因为工作也没有时间陪伴他们,而且瞒着钟欢在外投资欠债......看到自己的生活轨迹逐渐脱离了同龄人,钟欢很没有安全感。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起诉离婚,官司持续了半年,在结婚十周年的当天,法官判决离婚,房子和孩子都判给了钟欢,出于对前夫的感情,她没有要抚养费。现在钟欢已经离婚一年多了。

    因为之前的工作太忙没办法照顾孩子,钟欢成为了一名时间相对自由的跑腿员。钟欢曾经是老潘的客户,经常下单让跑腿员帮她洗车、霸桌、打麻将。钟欢说:“我当时觉得他们很好用,叫他们干嘛他们就干嘛。”所以,当钟欢一开始向老潘提出做跑腿员时,老潘并不想要她,担心她对订单挑三拣四,钟欢对老潘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真的很需要赚钱来养两个孩子,老潘才答应让她做这份工作。为了赚钱,钟欢几乎不拒单,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二点,什么单都接。为了跑腿她开始学习开电车,学着做各种事情,买雪顶咖啡不能融化,买米粉不能洒汤......以前都找跑腿换水管,钟欢第一次自己换水管时不知道要关水闸,溅了一身水,于是她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欢爷”,决心以后男人能做的活自己也能做。

    钟欢说自己是个很坚强的人,离婚的时候都没有哭过,但孩子是她最柔软的地方。二年级的大女儿已经学会认字了,有一天她在房间里翻出了离婚证,过了很久才来问钟欢,钟欢不想骗她便承认了,向她解释了离婚和辞职的事,孩子没有跑腿的概念,钟欢告诉她自己在送外卖。有一天钟欢在外面帮客户贴寻猫启示,路上接到家里电话,妈妈说女儿不肯写作业,钟欢接过电话跟女儿说:“你知不知道妈妈在外面跑腿很辛苦,你可不可以听话一点?”女儿说:“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大老板,你让我觉得很丢人。”因为这句话,钟欢第一次在路边嚎啕大哭。

    作为罕见的女跑腿员,她经常接单去接送小孩,陪小孩看病,陪孩子聊天,替开家长会......刚开始接送孩子时,作为母亲的钟欢很不理解,她连送孩子去托管班都觉得不放心,更不明白为什么有父母愿意将孩子交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从来没有一个家长叫我拍照给他们,”钟欢说:“他们甚至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长期接送寄宿学校的小孩,钟欢会在车上跟他们聊天,想了解自己女儿这样年纪的孩子在想什么。钟欢说这些好学校的孩子压力很大,有时孩子累得在车上睡着了,她看着很心疼。钟欢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替客户去参加母亲节的活动,表演完孩子们给母亲送上信和鲜花,她收下客户女儿的信,看着别的母亲都在读信流泪,钟欢感觉很尴尬也替这个初二的小女孩难过,她看上去有点沮丧,但又习以为常的样子。钟欢说:“大人可能觉得钱是万能的吧。”

    在拍摄过程中,娜娜和汪苏泷有一个自发的小举动非常打动我。他俩在第三天跑单时经过一个儿童乐园,很自然的想到邀请钟欢的两个孩子来玩,一旦你和人物之间建立起了情感,你会诚心诚意的想到要为他们做点事。尽管时间短暂,儿童乐园游玩的设施也有限,但我相信这段陪伴孩子们玩耍的时光,会在他们内心埋下一颗种子,会发芽。你可能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但你却能在他们心里留下些许“小美好”。

    跑腿员 韦广东

    广东,28岁,广西来宾人。虽然看起来黝黑瘦小,但广东却暗藏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小时候喜欢看漫画,他自学了素描和毛笔字,平时就喜欢在家里写写画画。十年前来南宁读大专,学习的也是设计专业。而十年后的今天,小韦从事的行业已经跟他当初的文艺梦想毫不相关,至于缘由,他解释为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太多的无奈。

    广东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背了一身的债,是老潘在三年前出手相助,帮广东还了很多钱,给了他现在的这份跑腿工作。老潘是这座城市里广东最感激的人,这个嘴硬心软的老板,平时几乎不怎么在自己身上花钱,但带跑腿员们出去聚餐的时候却从不吝啬,每个人都受到过他或多或少的帮助。

    广东曾经在深夜坐动车到外地,陪客户到凌晨四点,然后一口气开车300公里带客户回南宁;还曾坐动车来回800多公里只为帮客户从长沙带回几杯奶茶......大多数订单广东做过便不会再想起,那些不快、疲惫抑或短暂的兴奋、欣喜也统统都属于过去,只是没有坚持画画终归是他的意难平,那是他真切显露过的才能。如今广东喜欢写诗来抒一抒胸臆,写过的诗有二三十首,群里的跑腿员们都打趣称他“来宾诗人”。广东说自己擅长寓情于景,而他的“情”也大多是关于生活的不易与无奈。

    独居在20平米的出租屋里,广东与同在南宁的大姐很少联系,只有逢年过节会一同坐车回老家。在老家跟父母一起住的,还有从小便患了癫痫失去劳动能力的二哥。广东曾经向老潘请了一个月的假,带哥哥去北京协和医院看病,没有任何门路,排号就排了一个星期。最终因为哥哥身体原因还是没能做成手术。那次北京之行广东去看了看长城,还在长城上创作了一首诗。广东说现实真的很残酷,可他没有办法。哥哥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却连像跑腿这么辛苦的工作他都羡慕,因为作为半个残疾人连自己的饭碗都洗不了。现在广东每个月都要从南宁寄药回老家给哥哥。

    28岁的广东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对自己现状不满的他也一直无法开启什么感情经历,也不敢奢想。说到这里,广东总要再感叹一句:“如果当初坚定一点认真学画画就好了,说不定我现在就是一个艺术老师了。”

    附上广东的诗歌两首,他的诗歌没有标题,只有诗句,却值得细品。

    (一)

    在这个追梦的季节

    我一刻也未曾停歇

    不管是爱与被爱

    都不仅仅是等待

    就算下一站不是海角

    也不是天涯

    仰望的星空

    依然璀璨

    (二)

    人一旦上了年纪

    还真是睡不着

    如果不是因为那碎银几两

    我又怎么会约星星月亮出来呐喊

    时间是虚无缥缈的

    明天是昨天做的梦

    今天却还梦着昨天

    我的天啊


    欧阳娜娜自制手绘相片

    晚上,和欧阳娜娜一起参加了腾讯视频“连个麦吧”对节目推广的直播,奇遇观察员贾青问了我一个问题,节目录制前后对娜娜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其实录制前我对娜娜的认识并不多,我几乎没有看过娜娜的电影和其他节目,但是我却认真的听了娜娜的大提琴专辑和那首《藏》。我觉得酷爱音乐的孩子,内心都是纯净美好的。拍摄过程中更加证实了这点。我不想说录制节目时的南宁酷暑难耐,每天骑电车跑单有多辛苦;我也不知道参加完《奇遇·人间角落》之后,对娜娜来说是否脱胎换骨。但至少我感受到娜娜是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到不同的角落,就像马友友说的,她试图去认识不同的人,去了解Ta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的?相信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她一定会思考的更多。

     3 ) EP7 走到摆满鲜花的阳台再折返

    我分成三部分来分享我的观点吧。

    【INTO1-伯远】

    在我看来伯远十分符合这次的主题。抛开INTO1这个身份,其实伯远也是一个不久前才被理解才被支持的小孩。需要被人喜欢才能有路走的职业,纸做的小船即使突然被放到了壶口瀑布也能继续往前走。

    广场舞MC伯远老师

    但如果伯远卸下伯远的名字,那他就做回了汤浩。汤浩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身上正直又热忱的品质可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做得很好。但他选择了离他梦想近一点,在一个能够触碰到的地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简单单唱,跳,唱和跳;唱跳艺人或者是等待出道的练习生这个身份处在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从金字塔往下看多的是走不出来的人,能够出头的永远只有最小的一部分。伯远在正片里也说他觉得他还算是幸运的,都是厮杀掉别人才有机会上来的,所以他也并没有宽慰文杰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有人能对未发生的随机概率事情做出百分百准确的预测,那万一没有呢。

    没有试错的机会所以才会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很开心,认真地生活也很开心,从微小的地方来汲取快乐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活得快乐就会有好事发生。

    就像伯远在录制的时候在fan club分享的招财狗,他的惊奇的际遇埋线到了正片的时候,镜头略过文杰家毛胚房的角落发现招财狗的存在的时候让我鼻头一酸,是会有人记得这些美好,一些梦想也在这些时刻真真切切地触碰到了现实。

    角落的招财狗

    【梦想和现实】

    看着没空回家各自在奋斗的母子二人,文杰家的招财狗或许还暂时没有发挥出它招财的特质,但阿姨和文杰一定一定为了现实在努力。

    文杰 浩天 和伯远

    意义是一种形而上学,有时会不合时宜有时会无人能懂。正如伯远所说的,梦想是一种没有实体的东西,它是虚无缥缈的,但人是实体的人需要活下去的。同样艺术不应该在地下,再小众的艺术也是需要见光的。

    当这个万一变得不可承受,就会偏向于稳定的安全地带。家长总是说学一门手艺,做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希望在未来时间线上不能产生交集的部分能够预见到自己的小孩可以平安顺遂,这么想好像两代人的观念冲突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

    【代际关系】

    刘敏涛老师和广场舞姐姐们

    但代际关系往往是我们最难解决的问题。就像站在平衡木的两头谁都不愿意退让,动一步都会各自受伤。所以在最后我才明白节目组作为纪录片的定位,并不是作为干预视角而只是从他们的人间角落经过,因为这仅仅只是一场奇遇而已。这一期抛出的问题其实伯远也没有破局的办法,家庭关系是每个人的研究题,未经他人苦,别人家庭的故事作为外人怎么能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找解决办法呢?这个在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得出答案的事情,只有让跳舞去给一个平台,跳舞是身随心动的事情,这样去了解两代人不曾有过交集的部分,随着镜头缓慢拉长,或许有一天能够得到答案吧。

    最后感谢节目组能够邀请到伯远!全片七期节目都有认真观看,也让我汲取到了不同的人散发出来的能量。人生阅历的事情就像一个容器,装得多了能够倾倒出来的东西也能更多。

    即使生活艰辛我们都在各自努力,希望疫情能早日和这个地球分手,祝导演和节目组工作顺利,最后的最后希望伯远未来充满奇遇充满发现,与更多的奇遇人间撞个满怀!

    伯远

     4 ) 不醒的梦——第四集理塘分集导演手记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田,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三毛 《梦田》

    第一次拨通丁一舟赖敏夫妇的电话是在2019年2月份的一个傍晚。那时北京的冬日将尽,太阳在下沉之前会铺洒一缕微弱却透亮的金色,像是施以了一个人们不会轻易察觉地魔术,轻轻地召唤着春日的生命。而远在川西高原的理塘,空气稀薄,白日丝毫存不住太阳的热度,在2月份仍旧是一片冰封的世界。一舟接通了电话,三言两语客套后,他先讲起了自己如何在冬日里独自修理客栈冻裂的水管,并做各种储备来应对恶劣天气下随时来袭的停电。随后他和赖敏两个人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他们来到理塘的经历,路遥星空客栈名字的由来。他们一边应付我的好奇,一边相互打趣,又时而陷入沉默。冬日的客栈没有生意,那里变成了他们的二人世界,而我作为一个远方的听众,像是误入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一舟的声音又低又快,而赖敏的声音是缓慢并颤动的,两个人声音的频率截然不同,此起彼伏,却总能恰如其时地共同讲述一段难忘的记忆。在电话的这一头,我虽然与他们相隔千里,但是却感觉自己也挤进了他们的小屋,正是因为外界凛冽的风雪,才让屋里的温度和声音如此让人愉悦。他们之间的调侃,像是柴火里不断迸溅的火花,让我感受到夫妻关系里难得的轻盈,尤其是当我知道他们在初到理塘后不久所遭受到的苦难。正是这通让我念念不忘的冬日电话,一直牵引着我,让我不断地回想他们。直至今年借着制作《奇遇人间角落》的机会才真正地走进了他们在远方的生活。

    2021年5月份,当我们的团队来到理塘进行堪景调研时,春天才刚刚在这片高原上露出苗头,经历了漫长冬季的客栈和理塘尚未复苏的旷野一样,百废待兴。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赖敏勇敢地诞下了一个女儿,让一舟捏了把汗。随着布布的到来,曾经如蒲公英一般飘散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已是过去,一舟和赖敏不得不要考虑更多实际的问题,以及为他们的孩子安置一个能够健康成长、接受教育的居所。1岁半的布布喜欢在客栈的前庭里追着小牛跑来跑去,她丝毫不胆怯,因为阿宝和阿吉两只看家犬会尽职地保护她。饿的时候她就会去鸡圈里摸鸡蛋,她的藏族奶奶“卓玛”就会煮给她吃。小姑娘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她看上去和这里的动植物一样,有着一种面对高原气候的韧性。一舟平日里会做做旅游业的生意,除了开客栈外,他也会作为向导带客人去格聂神山所覆盖的广袤山野自驾或徒步,他的天性里有一种野性,无法拘束在都市生活里,大自然似乎永远是一舟的向往之地。而赖敏则喜欢在客栈吧台附近的书架旁静静地阅读,或是追忆过往,她总是很喜欢太阳温暖的关照,并会时不时望向窗外的布布。作为一个母亲,赖敏有着诸多难言之隐。她渴望能够抱起布布,渴望能够追着布布跑,渴望亲自教布布咿呀学语,但是现实把她紧紧地按在了轮椅上,让她停留在窗前。一种母亲天然的使命感,成为了她生命之中不断滋长的困难。

    在调研的过程里,副导演梁辰成了赖敏夜聊的好友,充满艺术气息的青年副导演宝丰则让赖敏想起了高中时期曾一时倾慕的篮球队队员。而我和一舟跑去泡理塘当地人光顾的温泉澡堂子唠家常,一舟聊起了疫情之下经营客栈的困难,和他在社会里谋生的各种法子,他的一些想法有时会让我觉得过于天真,但更多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压力,一个男人要在经济上独立撑起一个家庭的压力,尤其是在疫情对旅游业的重击之下。

    到了晚上,理塘的温度再次降到冰点。我会裹着羽绒服跟赖敏在书架前聊她的阅读经历,从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旷野,到小仲马《茶花女》里的巴黎生活,以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关灵与肉的命题。赖敏的精神世界里文学是重中之重,在文字的海洋里,她的精神不再受到身体的束缚,敏感又灵巧。或许正是文学的世界给了她一种别人无法轻易洞见的力量去经历她所面对的坎坷命运。有时候人们会不敢与赖敏讨论命运的起落,生与死之间的现实,怕因着这些话题伤害到赖敏,但是最终只会发现是我们在这些问题面前过于胆怯,而不是赖敏。

    拍摄之前,我内心还有很多的不安全感。我担心赖敏缓慢的表达是否会被仔细地倾听。她对自身生命之中悲喜的充分接纳是否能搅动大众对于自身生命光景的思考,而不是单纯引来所谓的关照与同情?赖敏是一个病人,但是她的灵魂在我眼里是顽强和成熟的。而我是一个所谓的“健全人”,但我的精神世界却充满了困顿。在面对她的过程里,也是我对自我抽丝剥茧的过程。我并不知道这部影片的创作能否建立大家与赖敏之间平等的对话?而这是我最想在这封影像的书信里去达成的。正是带着这样的不安全感,影片在9月初理塘夏秋之交的时节开拍了。娜娜和刘敏涛前后脚到达了一舟和赖敏的客栈,故事也由此而来。

    在一段故事里,所有人首先都是大写的人,其次才是她们所身陷的社会角色。娜娜在工作中走南闯北,但却少有生活中的闲笔。刚刚跨入20岁大关的她也同样渴望着经历这个年龄女孩们该经历的感情。刘敏涛,年过40,人生的起落、家庭的离合,她已尝过生命的百般滋味,对生活也有稳定的看法。她如果超越自己的先验,去在理塘的这段历程里大胆而开拓地面对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这绝非易事。而赖敏,她能否将自己眼里的世界借由她手中笔和颤巍的声带表达出来,我也为她捏把汗。娜娜,赖敏和刘敏涛跨越了女性的三个代际,当我看到她们之间的交谈徐徐展开,我有种站在时间河流里的感觉。她们对彼此地感知和相互地激发成为了拍摄中最宝贵的一部分。赖敏鼓励娜娜抓住自己的青春,勇敢地去爱。而她将生命里舍不下的羁绊和作为母亲的痛楚与刘敏涛诉说,她也渴望得到刘敏涛的安慰。而娜娜和刘敏涛也将她们的爱,人生的痛楚与友谊分享给了赖敏。

    在格聂神山上,赖敏在和刘敏涛聊天时打趣的把梦和现实的逻辑混淆,她感觉这段时光对她来说亦真亦梦。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不断作别的过程,对于赖敏来说,这显得更为紧迫。拍摄行将结束,赖敏要与娜娜、刘敏涛和剧组告别,她将回到客栈安静的窗前。但是在短暂的梦里,大家依然相聚,彼此的语气和表情仍旧鲜活,甚至她的生命都更轻盈。赖敏喜欢听《梦田》,在预算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花了很大的努力希望将《梦田》放在结尾,也一度因为高昂的版权成本无法实现。最终小娟了解到这个故事,以她对故事的热爱为影片提供了她所演唱的《梦田》版本,我在此谢谢小娟的帮助,这首歌对于赖敏来说意义非凡。我想在赖敏的梦田里一定种着各种各样的奇异植物与果实,她一定是个勤奋的园丁,老丁和布布都会被她天天照顾着。可惜摄像机不能入梦,我们终将停在物理规定的现实面前与她对话,这是对我而言的一种终极的遗憾。或许也是赖敏对于命运的一种终极的接纳。我愿意相信梦里的赖敏会是在自由自在地奔跑,拉着她心爱的老丁和布布,后面跟着她的爱犬阿宝,他们可以在无垠的草原上去追逐那永远散发着温暖的太阳。那是一个永恒的梦,一个不醒的梦。

    (本集导演:徐玮超 副导演:梁辰 蔡宝丰)

     5 ) 其实父母也期待孩子们的理解和认同——重庆篇有感

    跟大多数年轻人不同,片中伯远和文杰不被父母认同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有一位有同理心的母亲,她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而这种同理心,其实是因为她身处在不被认同的困境中:她退休了,想去名山大川游历,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业,可是周围人会跟她说:你应该在家里照顾老人带带孙子,你这么大年纪了出去扑腾累病了、摔着了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于是她被困在家里,困住她的是生活的约定俗成,是人们潜意识里无形的枷锁。

    她只是不想我再体验一遍。

    年轻人总在说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爱是另一种枷锁,而实际上父母意识不到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枷锁中。就像李姐说她年轻时也也有自己的事业,可是为了孩子她失去了很多。可能只有在跳广场舞的时候,她才属于自己,才能找回自己想要的东西。当她说“我也想做个女强人”、“和他们斗”“和伯远斗”,我看到了她蓬勃的生命力,就像石头缝里拼命舒展自己的小草。

    看到片中有讨论跳舞能跳一辈子吗,想起有粉丝说:伯远你跳到70岁开演唱会,我走不动了坐着轮椅去看你的舞台。其实每一个人生的舞台,无论是五十六十还是七十八十,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理解和认同。

    我期望我妈妈70岁的时候,我依然看着她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她骄傲。

     6 ) 广场上的舞蹈 - 第七集重庆分集导演手记

    “跳舞,”羊男说,“只要音乐在响,就尽管跳下去。明白我的话?跳舞,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是没有的,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我就再也爱莫能助了,并且连接你的线索也将全部消失,永远消失。那一来,你就只能在这里生存,只能不由自主地陷进这边的世界。

    -《舞!舞!舞!》

    真的要开始写手记时,觉得如果写这集的制作过程或者幕后故事都过于千头万绪,要抒情阐述呢,其实影片从来都是在观看者的评价中重生,创作者说啥都没意思。也如开篇引言,不停地跳舞就好,不要谈意义。

    所以我想,还是把篇幅留给这集我们在广场上遇到的舞友们 - “轻舞飘扬”广场舞队的姐姐们,“LDD”的B-boy们,还有刘敏涛和伯远。白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困囿于生活的现实与琐碎。而夜晚降临,陌生的人们共同走上广场,在生活之外跳出独属于自己的热烈与自由。因为舞蹈,他们本不相识却相惜相拥。

    影片终究是一个有时长限制的方框,在这里用文字,不想拘泥于具体书写的形式,只想呈现更多更生动的他们:

    “轻舞飘扬”广场舞队

    方向(琼姐)

    方向已在广场上跳了七八年的时间。

    出生于四川巴中市的一个小镇,从小就爱唱歌跳舞,之前在一家农业技术学校做老师,平时既要管收学费、发课本这些杂事,最喜欢的还是拉着手风琴教孩子们唱歌。某天在朋友家里,撞见了一个刚刚退伍回来的军人,看起来稳重可靠,后来这个比她大七岁的男人成了她的老公。

    丈夫和儿子,方向形容他们为两个“钢铁直男”,很少有什么暖心的举动和主动的关怀,平时在家只有方向一个人叽叽喳喳,得不到到回应。方向原本的性格并非如此,年轻时候的她是十分文静腼腆的女孩儿,只是结婚后家里总要有一个人出头。方向总是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跟父母一起去逛街吃饭,亲密地相处。

    方向的丈夫是家中的老大,作为长子的媳妇,她每天要照顾家里九十多岁的公公,几乎不能离开家做自己的事情。方向说她被困住了,在自由和现实间扑腾挣扎。我一直想拍她白天的生活,几次都被拒绝,因为家人的意见,因为诸多现实的担心,最后只能放弃。却没想到,拍摄最后一天散场之时,方向姐姐拉起我的手,眼睛忽然泛了泪,说“没能让你拍到我的白天不止是对你抱歉,对我自己而言也是很大的缺憾。“

    小草(曹姐)

    小草跳广场舞两年多,去年刚刚退休。她以前做过柜长,喜欢打扮个性又风火,同事都叫她“潮妈”。疫情前她开始盘算起自己的退休生活,加入了广场舞大军。

    儿子今年24岁,从小就很乖很单纯,小时候什么事都告诉她,上大学的时候跟女孩子约会还会让她帮忙支招。但是长大之后却只喜欢把自己关在屋里,小草觉得都是游戏改变了儿子。儿子告诉她自己想要当职业电竞选手,就跟运动员一样。但小草实在无法理解每天关在房间里打游戏算什么工作。她发现儿子渐渐很多事情不告诉她,担心他每天这样打游戏会封闭自己,变成一座孤岛。小草想多拉儿子出门,但她的关心在儿子眼里只是唠叨,说她老了她不懂,她是真的不懂为什么在儿子眼里“她已经老了”。

    小草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能走出他的那个小房间,她说:“我一直想拉他跟我去广场跳舞,我就希望他多出来,到广阔的世界里去,到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去。” 而儿子每天都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游戏。值得特别提的是,敏涛姐姐知道后,主动联系了小草的儿子,问能不能约他见面,并向导演组说明这与节目无关,是她心里想做的事情。见面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最终凯凯出门同小草和刘敏涛一起吃了饭。小草说那一刻自己被感动住了,看到儿子真的出门了,迈出了第一步。最后也很遗憾因为片子的时长原因未能放入。

    独角戏(萍姐)

    李艳萍今年48岁,在舞队中辈分很高,是很多人的师父。 李艳萍之前是麻纺厂的工人,丈夫在林业局工作,后来夫妻二人同时下岗。迫于生计做过各种各样的生意,小超市、服装店、开矿厂、洗脚城,在起起落落中,夫妻二人有了一儿一女,他们在重庆主城扎下根来。丈夫继续忙生意,而李艳萍成为了一名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

    李艳萍每天忙着带孩子,送孩子上学,给孩子做饭,接孩子回家,“带着带着,一年混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李艳萍怀念生意场上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一直想重新工作,她跟丈夫提了很多次,但丈夫不以为意。李艳萍很失望,聊起来依然有些不忿: “为什么不让我做? 其实我觉得我以前开店也都做得不错的。” 孩子一天天⻓大,大儿子成为了一名消防员,高三的女儿即将迎来高考,孩子住在单位和学校,李艳萍的生活突然空了下来。“我的生活太简单了,没有什么事可做,” 朋友拉清闲的李艳萍一起去跳广场舞,李艳萍一开始根本跳不会,没想到一天天越跳越上瘾,“现在一天不跳都不行,” 李艳萍说 :“下雨也要跳! 在亭子里跳!”

    人间使者(芳姐)

    芳姐每天清晨五点钟,会带着捡来的流浪狗球球,推着八十岁的婆婆去菜市场开摊营业。菜要分好类,长的和长的在一起,短的和短的一一对齐,颜色搭配也有讲究。螺丝椒的长相要旋转的恰到好处,少了不够劲儿,多了就是长得怪,要分开放在另一个优惠促销的篮子里。菜市场难免杂乱,但芳姐的摊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南瓜、留心白、四季豆、心里美、苦蕌,各个都是芳姐的宝贝。她对摊上的一切如数家珍,又回头对我说,你知道,我不是喜欢卖菜。

    芳姐是经历过生活风浪的人。在河南长大,结婚,生儿育女。上一个丈夫因为尿毒症去世后,孤儿寡母的在当地挨欺负,她便离开河南,出来闯世界。走过很多城市,最终落脚重庆。挑着一个扁担走街串巷收破烂谋生,从只能担五六十斤到后来能担一百四五十斤。一个女人在外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她也不以为意。后来的丈夫对她好,但性格上也依赖她,家里大事都靠她做主。借钱让孩子读书,结婚,如今孩子也自立了,有了自己的理发店,一切苦尽甘来。前年身体却又出了问题,子宫切除。医生说这个手术可能会让人变老。她心里慌了,不知自己是会因此一下子变老,还是慢慢变老。术后儿子媳妇支持她去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也跟小姐妹们在一起开心。

    “我受了那么多苦我也觉得值得。因为好像一步一步走过来,也觉得很实在,也不怕,不是那么让人觉得很痛苦那种。”

    “LDD"霹雳舞队

    浩天

    小时候的⻰浩天是一名留守儿童,初中时第一次在学校艺术节上⻅到别人跳街舞深受震撼。第一次练倒立,他起得太猛,一下子砸到旁边同学身上。从那以后,⻰浩天描述自己“疯了一样”。课间10分钟在走廊里练,晚自习拎着音响到操场上练,放学回家在房间里 练......广场和公园他也常去。

    ⻰浩天的父母在浙江打工,舅舅把他跳街舞的“坏现象”告诉了父母。“跳舞的都是街娃!” 重庆方言里,“街娃”指整日混迹街头的小⻘年。舅舅是学校老师,一下课就到他班⻔口守着,音响也收走。⻰浩天找到一个叫“离家出走吧”的贴吧,发帖说想离开家,想学街舞。评论区有好几个人留下QQ号,他选了一个加为好友,对方说可以教他跳舞还包吃住。⻰浩天上当了。他花200元买了手机,又借了身份证,买了一张去东莞的火⻋票,最后被一个秃顶中年男人带进传销组织。临近年关,父亲从浙江赶来,花了5万元将他赎出。回到家,当着舅舅和班主任的面,父亲打了他几巴掌。众人散去,父亲问他:“你就这么想跳舞?” 他答得坚决: “我想。”

    于是2014年开春,父亲买了机票送⻰浩天去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学舞。⻰浩天明白家里的难处。早上8点,学校练功房还没开⻔,他悄悄从窗户翻进去, 一直练到晚上8点。中午出去一趟,喝1瓶矿泉水,吃2个最大的肉夹馍。 2015年,⻰浩天成为了职业舞者,获奖无数,2018年成为了世界⻘年奥运会中国代表。

    文杰

    文杰还未出生时父亲就去世了, 两岁时母亲再婚生下一个妹妹,继父不愿意带着文杰一起生活,母亲因此跟继父离婚,独自带着文杰和妹妹生活。母亲为生计奔忙很少陪伴文杰,有时候⻅到别的家⻓来接小孩,文杰甚至会恨母亲,为什么不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

    小学时文杰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街舞表演深受震撼,觉得不可思议,他求着母亲让他学习 街舞,但母亲觉得街舞是流氓才玩的东⻄不让他接触,文杰只能去舞蹈兴趣班偷看跟着学。初中时由于被老师误解和霸凌,文杰不想再继续念书了,母亲哭着求他,但叛逆的他执意辍学。母亲没有办法将他送到山里的农家乐去当服务员,一有时间文杰就偷跑下山到舞蹈机构里去偷偷学街舞。由于没钱他被一些机构嘲笑和驱赶,但文杰不在意,他一心只想学舞。虽然大家都认为文杰又高又瘦,跳街舞很难看,但他也不在意,坚持跳自己的。

    16岁时文杰再次离家去福建,想去更发达的城市学舞,母亲哭着给他打电话,文杰安慰母亲说他在福建过得很好,还经常寄钱给母亲。母亲从来不知道文杰在福建的舞蹈机构里被老板克扣工资,被同事霸凌,由于舍不得买电扇在潮热的房间里整夜整夜失眠。离开家的一切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前途一片迷茫,形形色色的人也最痛苦。

    文杰很少跟母亲有深入的交流。刚回重庆的时候,文杰一进家⻔就抱着母亲嚎啕大哭,但依然没跟母亲讲自己在外面的事情。文杰很想带母亲出去玩,“就像约会一样吧,哪怕只是好好吃一 顿饭。”文杰说:“她一辈子疲于奔命,没有出去玩过。我们也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聊一聊。”

    刘敏涛

    问:女性很多时候被困囿在她其他的身份里面,除了她自己本人,就这个人以外,一个妈妈,一个妻子等等,就是她可能还是被很多这种东西包裹着。你有被困住的时候吗?

    答:很多姐姐是被生活所困,她没的选择。这些姐姐当中很多退了休之后,她就除了家里这些照顾老人、孩子、广场舞,她没得选择,那这种日子不要过了吗?她也要一点一点。她积累的可能是岁月的痕迹、经济的压力、情感的不合,可能负面的所谓的更多一些,那她也要,每个人都在个人的成长的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在长大,她也在慢慢的变老、长大,她也要去承受承担,这个谁也帮不了谁,只能是自己去经历。我觉得姐姐们还有我们所有的人,所有,都是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和没有安全感的。没有谁那么笃定的说,我就可以,没有。

    问:有一天你在广场上没跳舞,站了很久,一直很安静的在看,那个时候你在想什么?

    答:我在那儿看每一个,我印象很深,你说那个我非常深,我看完这个,看那个队,看那个舞蹈队,我当时就在想,我说这么多的人,这么多不同的人集中到这个广场上的这时这刻的她们的那个舞动,就是那个气氛那个样子,是她们的那个东西打动了我。就觉得每个人都那么多的故事吗?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员,那也是别人在看我的一个故事,就是我要是她们呢,我也是她们呢,就是这样,我当时的在想的。

    问:你在观察每一个人,你在想,被感染到但是却又加入不了舞动,是那天的感觉吗?

    答:在那个瞬间有了一些失落感吧,那个失落感让我没有去加入她们一起跳舞,反而让我当时觉得自己很需要一些安慰,需要一个人来拥抱我。可能是因为我到了这个年龄段比较容易多想,虽然说我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有过很多不同的体验,产生过很多不同的情感,但是真实的情感还是非常容易打动我。

    在这一次经历中我没能加入他们,但是可能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去经历这种时间和情感的时候,我可能是另一种选择和状态了,也许这个晚上我可能就会再舞动起来了,我也可能可以战胜我自己了。

    问:做了三期角落的收获?

    答:因为第一期,导演问我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我说我真的不知道,只有实话实说。但现在我三期下来,到最后,今天最后一天我觉得这个问题好像它更清晰了。我觉得收获的最大的就是人、情,也可以是人情。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自己坚信的一个东西就是再次让我更加笃定,就是你只要是真情实感、真心实意,你是真实的自己,对方是一定能get到,感觉到的。这个世界我觉得特别缺少这种很真实的、真诚的去面对人和事的这种勇气和担当。我力求去做一个身体力行,去做一个这样的人,尽量能把自己做好。

    伯远

    问:这五天的感受有什么变化吗?

    答:我很久没有这种情况,就是说有人告诉你在镜头面前,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一下子让我在镜头面前独立,我就有点懵。说实话,我有一点点害怕是什么呢?因为第一次以个人的身份来,围绕着你的拍,放大你很多角度给到别人。我也担心说,会不会有人看到原来你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我喜欢的不是这样的你。感觉我是不是脱离某一种设定以后,我这个身份会不会见光死。

    现在这几天下来发现,慢慢感受到那种,你就做你的事情,不要管镜头的存在。导演组跟我说话的时候,是工作感觉。转过身去接触姐姐们,还有文杰他们的时候,我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受,我说不上来,我没有工作关系的弟弟们,陌生的姐姐们,不需要聊工作上以外的这样的相处。可能不是伯远,可能是我原来那个名字的身份去跟他们相处的感觉。

    就是慢慢的逐渐的过程,火锅那天我真的没有想镜头了,因为难得来一次重庆,我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情是,我这五天可能只有这一天在重庆吃火锅,我要吃得爽。所以那天说实话,那个我吃的,那个嘴巴都快包不住那个毛肚,嘴上有辣椒有什么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反应过来,我说完了,完了,没有顾形象。

    问:可是就算被看到嘴上有辣椒油,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辣椒皮。

    问:辣椒皮。

    答:因为我牙很白,如果有一个黑点,在这看着很奇怪。

    问:就是会有点。。

    答:因为这个工作不能有这样的样子,如果我脱离了这个工作,我可以这样,但现在是这个工作,我就不能这样。

    问:这个工作是怎么样的,能讲下吗?

    答:因为支持我的人不只是因为唱歌、跳舞技能上的吸引。很多人是建立在可能是外型上,或者给他们有精神的力量,或者他们就觉得,你这样就是我喜欢的类型,是我想成为的一个类型。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些小小疏忽,让他们觉得。。当然不是说为了他们那样,而我成为这样。而是我作为这个工作,我有必要忠于这份东西。

    不能偷懒,不能负能量,在舞台上100%展示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不可能,但是别人就想看,你作为一个普通人呈现完美的样子,是想看你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态度。

    问:在这个职业里,对自我认知的来源什么?是外界、粉丝的反馈吗?

    答:能让我们这个职业越做越好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收到别人给你好的反馈,你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但在这个之前你要先百分百认可自己,才敢把你这样的你放出去给别人看,所以你要说认可的话,我一定先认可了自己,才敢把这个样子放在那里。

    我上台以后是百分百的很自信,不管我就让我自己来,但说实话我是挺怕自己说话,或者是说展现的不是百分百最适合展现在这个时候的自己。我也开始寻找如何在尽量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样子的同时,要保证自己的话能够体面,因为真实不一定体面。镜头面前说的每一句话,我不会演一个假的人给你看,我也不会说有假的话给你听,但是既然说到真实的话又要做到让别人听起来是舒服的,那这个就需要去思考的。

    问:文杰说他很羡慕浩天,因为浩天的童子功好。即便文杰现在一心一意天天练舞,浩天可以在舞蹈之外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他还是觉得追不上。

    答:浩天做其他事情是因为知道对他这个工作有帮助,看很多角度,不能从一个角度看你的职业。我要是只想着说,我只要把唱歌、跳舞练好,我就能把工作做好,那么绝对在这个工作领域是吸引不到支持我的人。为什么你说就想要完美的心态,自己不能背叛的同时,我还要顾及到看人的感受。因为太自我,没人愿意看,百分百没有市场,我这个工作就需要市场。

    问:会因为市场要放掉,或者过滤到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很多元素吗?

    答:因为你要知道我对这个工作是很珍惜的,珍惜到错过这个机会我不知道该干吗,这是我唯一的工作选择,目前来说。因为20岁到28岁没有做过别的事情。

    但因为我心里有太强烈的现在这个情绪的笃定,所以就很矛盾,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做一个年轻的生理年龄的工作,但心理年龄一直在往后走。昨天赵导说,你看透世态炎凉的感觉,反正我28的时候还没有得到这个能力。但是这个话对我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之前就有节目和我聊完之后,觉得不太适合,感觉你太,什么都看得太开了,我要的不是这样的,错失了这个机会。人家要的是那个,但是你给到的是一个超脱的,不是凡尔赛,就是现实情况摆在我面前,因为这个丢了很多,就是这个年龄该有的感觉。但越往后想的越清楚、想的越冷静,我在这个职业里,我知道该展现什么样的自己,这个意识我才会更清晰。当然有人去看我们,就是要看他年轻冲动的那一面,但对我而言,更吸引我的永远是那种带着一份冷静的热血,带着一份冷静的冲动,很清楚的冲动。

    最后,做这一集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1. 导演组和后期的小伙伴们,无论是通过见到伯远真人,还是仅仅通过后期观看素材,有许多都成了伯远的粉丝。
    2. 导演组的女孩子们,宁馨,咏乐,邓阳,还有之前来的晓甜,无论之前四肢协调水平如何,每一个都因为拍摄这一集跳起了舞。
    3. 想特别感谢朱雅婷。虽然只参与了最后一天,但是全程投入,沉浸其中。姐姐们也一直围着她关心她,担心她怕生,担心她衣服穿少了,担心她累找了,给她塞热水水果零食。雅婷结束时对我讲,虽然时间很短,但却有一种平日里很少体验到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舍不得离去。也的确如此,如果你还没有感受过被姐姐们簇拥,和她们一起谈天说地的快乐,那可能真是一种缺憾。
    4. 永川那晚,文杰送妈妈下楼,在欲言又止的告别后,文杰回去后,我没忍住追上去拥抱了英姐。对她说,姐姐我真的舍不得你。同时还是有点理智把眼泪忍了回去。对于平日嘴巴里说不出半句甜话的我来说,这已经是这一年里说过的最肉麻的话,但也是最真诚的话。
    5. ”轻舞飘扬”的姐姐们和“LDD”的男孩子们之前互不相识。我还记得开拍前一天,有一次短暂的双方见面,萍姐和小草姐一下子问了文杰好多问题,热心又可爱,文杰一边保持着礼貌,一边缓慢的。。把头塞进了自己的卫衣里,只露个眼睛,转身悄悄对我说,跟我妈妈好像啊。而随着几天的相处,男孩子们在姐姐们面前也越来越放的开,聊天的时候也没了害羞没了顾忌。拍摄结束后,文杰浩天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有姐姐们簇拥而来的点赞留言关心。

    (本集导演:陈东楠 副导演:谢宁馨 王咏乐 邓阳 特别感谢:赵青导演 邓阳 鞠晓甜)

     7 ) 摄像机与喷漆——第五集武汉分集导演手记

    在武汉的城市文化肌理里,长江是一条贯穿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时间纽带,它以一种近乎永恒的姿态在为这座城市的不同世代提供生活、审美与精神的活力。当代中国有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最迅速的都市改造,旧城拆迁在每个城市交替上演。古老的街头文化随着老社区的瓦解迅速后退,而新的都市文化并不会因为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一蹴而就。写字楼的办公桌前的年轻人们在白日疲于奔命,每当夜幕降临,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的禁锢,在城市的暗角里发出新的声音,新的街头文化如今正在城市里野蛮生长,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集的主人公涂鸦者黄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武汉新街头文化的一个代表人物。不过对于像黄睿这样的的武汉年轻人来说,长江亦是武汉绕不过去的符号,这是他们与过去连接又通达未来的梦幻时空隧道,在他们出格的世界观中里不断掀起涟漪。

    今年4月份联系到黄睿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希望在长江轮渡上涂鸦,问我们能否帮他搞定。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能否实现,但是我很喜欢这样直接大胆的想法,这会让拍摄变成一场冒险,进而激发出我的创造力。基本第一次电话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对于这集创作的共识。而剩下的就是我们在为自己的狂想买单。在武汉轮渡公司的百年历史上,还没有一艘船经历过艺术化的涂装,对于轮渡公司来说开先河需要很大的魄力。经过半年时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在武汉要正式开机前的一周内才得到了轮渡公司的确认,给我们江城5号来完成创作。为了保证码头日间的正常运营,轮渡公司只给了我们在十一国庆前的四个夜晚。我们的手中近乎没有选择,黄睿需要和他的伙伴们在夜间进行通宵创作,如此大的画布,以及艺术家的野心都让他们不得不分秒必争。我的团队不仅要在极限的睡眠下完成白加黑的拍摄,而且还作为了施工方接管夜间的码头,为艺术家们每夜搭建临时脚手架,并在太阳升起前拆除,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在极限的工作状态下,内部难免擦枪走火,剧组也是疲于应对内忧外患,当时就觉得能够拍完就是胜利。

    就在这样紧张的状态里,刘敏涛和马伯骞来到了黄睿和我们一同建构的涂鸦世界里。当初找到马伯骞时,我就觉得他是这个故事的the chosen one,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他来自一个建筑师家庭,我会天然地好奇他对于中国大规模城市变迁的感受力。而他自己也是街头文化的一个独特的声音,我也期待他和武汉生猛的市井气息可以碰撞出什么。当然,抛开种种的外部因素,最有趣的还是他如何面对自己所背负的东西?走出街头文化后,他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开拍前两个月时我与他在上海的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在片场的化妆间里候场,一个节目的编剧团队围着他商量上场前他需要准备的话题点,什么鼓励他说,什么不鼓励他说。站在一旁看着他面对表达要求时躁动却又无的放矢的状态,我能感受到在他的内心里有种困兽犹斗的张力,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有着强烈的共鸣,我们都想顶开天花板,但同时不得不为我们所选择的社会角色而服务。我想在武汉听到他平静下来的声音,从他内心而来的声音,我也期待他的声音可以给我带来启发。而对于刘敏涛,我期待她带来的外部视角。亚文化容易成为年轻人的自嗨,我也想寻着刘敏涛的眼光再度打量这些特别的年轻人。我希望青年人的街头文化能够和真实的街头生活发生联系。

    正式拍摄开始后,问题接踵而至。白天的拍摄我们借鉴了瓦尔达和JR《脸庞村庄》,希望黄睿能够带领马伯骞和刘敏涛更多的走街串巷,将武汉的市井生活凝练在他们的艺术里。但事实上黄睿完全投身在轮渡的涂鸦创作上,每日的通宵近乎把他榨干,留给白日的时间与状态都非常有限。而马伯骞也在这次创作中一直在找寻他自己的位置,他自己是个艺术家,有着独立的创作欲。作为一个涂鸦的初学者,他能帮到黄睿的很少,他注定要在这个小世界里像黄睿一样找到他的语言。在马伯骞找寻的过程中,我很焦虑,因为不知道他最终会找到什么,能否成为他外化内心世界的途径,如果他没有找到,黄睿完全沉浸在他的江上世界,马伯骞最终会不会一直停留在岸上隔岸观火?值得庆幸的是,马伯骞在开机第三天找到了他的声音,他准备以自己的视角拍一部关于江上涂鸦的短片。没有什么比自由自在的表达更稀缺的事情了。这本是我们应有的呼吸方式,却成为了我们生活之中的稀缺。当马伯骞找到了自己的语言,也给了这个片子影像上的顽皮与灵气。

    除此之外,马伯骞在武钢的工厂里谈及自己被淘汰让我感到意外,但是与此同时我为他的坦然感到高兴。生命的意义是自己去寻求的,如果是因为对事业的怀疑与挫败让我们能够再度思考我们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我觉得被淘汰是件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谦卑的开始,一个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开始。如果这是淘汰带给我们的清醒,那我们就应该感谢淘汰让我们得以放下世俗的束缚。

    在影片的后半段,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街头画家易老师成为了故事的灵魂人物。他生活了半辈子的汉阳西大街终究还是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如今已经拆的面目全非。但是他过去围绕着西大街市井生活创作的300米壁画仍旧留在西大街的残留的墙壁上。易老师用一己之力带来了上个时代的街头气息,也因此得到刘敏涛跨时代的“倾慕”。他经历了中国跌宕的现代化进程,有着艰难的一生。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艺术成了他精神的避风港。老夫聊发少年狂,易老师决定和年轻人们一起通宵,在夜风吹佛的码头上再次画起已逝的江岸生活,手持画笔默不作声的他俨然成为了码头上的精神领袖。看着易老师和黄睿一同站在时间的河流里创作,最后一同疲倦地望着轮渡在日出之时驶出码头,我有种难言的感动。他们手中的笔和喷漆守护了他们心灵里的天真与执拗,去抵御社会染缸的磨洗。能不失自我,夫复何求。

    可能会有人问江城5号画完后的故事。它在2021年9月30日下水,在武汉汉口武昌两岸按照日常的排班行驶了两周多的时间,然后便被撤下。江城5号身上涂鸦和城市里的其他涂鸦作品有着相似的命运,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都是瞬间的艺术,轻如鸿毛。但是涂鸦过程里我们每个人为之蓬勃的心跳和所投入的童真般的激情却难以忘怀,成为了我生命之中难以抹除的颜色。

    (导演:徐玮超,副导演:蔡宝丰,梁辰)

     短评

    有些地方感觉有些失真,不那么像真实的日常,剧本感和被导演组干预的痕迹有点重

    5分钟前
    • 清泉
    • 推荐

    娜娜真的是一个很温暖的人!他确实有很多缺点或者说做的没有那么完美的地方,可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呀,我觉得娜比已经尽可能的展现了她好的一面,也在给我们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喜欢娜娜!他确实配得上“女孩儿想成为的女孩儿”

    7分钟前
    • 打哈欠
    • 力荐

    欧阳娜娜一定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善良美好得那么显然,希望可以一直这样。

    10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太好哭了…泪点低的人好难。想要娜比这样的女儿。

    15分钟前
    • 夏予川
    • 推荐

    欧阳娜娜性格太好了

    17分钟前
    • 虚拟冲浪小狗
    • 力荐

    我曾经想过做一个偷偷路过别人生活的人 给他们一个瞬间的关照或者惊喜 也一直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节目 替“我们”轻轻地去拍一拍平凡人的肩膀 这个节目做到了

    18分钟前
    • 吹吹风
    • 力荐

    少了阿雅的调和,感觉缺了一种温暖的味道

    22分钟前
    • 云间漫步
    • 还行

    确实是难得的好纪录片综艺,目前看了第一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个人太敏感了😂觉得有些地方上升得有些刻意了,整体而言叙事节奏和镜头呈现都还是很享受很感动的,期待后面更多的故事【更新】看完了,最终决定还是给4星,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有的部分给我感觉是为了立意在讲故事,会有刻意的痕迹,展示人间角落的故事,不一定要用结语去概括,就随着镜头经历和感受就好了,放羊的那期看着赶羊就很治愈,纪录片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吧

    26分钟前
    • 鲸鱼鲸鱼鲸鱼诶
    • 推荐

    理塘篇可以单独拍个纪录片。刘敏涛的个人魅力让欧阳娜娜单薄得无处藏身。

    27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推荐

    失去阿雅之后,「奇遇」这个节目就失去了灵魂湾湾资本是在为欧阳娜娜各种尝试,演戏不行,就去唱歌,唱歌也没出彩,就去综艺,可是她真的不太适合选题都不错,还是「奇遇」水准,但是选的嘉宾除了刘敏涛外,要么阅历欠缺,要么就是过度包装人设核心也从那些“不大众”的人生探讨,转变到人间角落的百姓细节,可是现在这些流量鲜肉哪里能和前两季懂中年明星那样的共情能力,难免尬把一个聊天体悟类节目,搞成了真人秀场任敏的音色真不讨喜,而且有那么点神似爽姐欧阳娜娜肺活量不行,不仅做不了演员,唱歌也不行啊,这得练了,不是嘴上说着不行,然后日赚几位数刘敏涛的情况说得很真实,以前红了角色,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人熟知,这样好争取角色,可后来人红了,大家印象她的是《红色高跟鞋》,她反倒还是希望人们记住她的角色就好

    28分钟前
    • 路人彦小二
    • 还行

    没了阿雅控局,大有明星下凡尘体验生活之感,有一些小清新式的作文素材,人间角落的烟火靠微服私访难以触摸。

    29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还行

    看完《奇遇·人间角落》第一期,给我的感受就是温暖。温暖除了是人间烟火气,更多的是作为一位节目导演,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安静、不吵不闹的节目也可以这么好看。第一期选题,不仅把我拉回在南宁读大学的日子,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奇遇人生》被导演赵琦圈粉,这次被欧阳娜娜圈粉,刚开始看我还疑问:二十岁的女生如何驾驭一档关于生活的节目;又如何承担访谈和cue流程等等工作?第一期的表现是惊喜,二十岁的视角犹如南宁晴朗的天空和市井的街角,让青春和温暖交织。

    33分钟前
    • 帕哈雷斯
    • 力荐

    这一季的节目总是安安静静地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从“荒野之国”的创作者,到宠物入殓师,他们都像窗口一样,提供了一个在大千世界下的共通议题:探索另一种生活的实验方式,一种以情感来驱动的职业和生活。从这个意义上,它超越了一般性的综艺节目,拥有着“向社会发声”的理想和触碰人心的情感温度,让人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

    3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好多新的工作种类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们真的是真实存在的,欧阳娜娜做这种平凡的工作也挺上手的嘛。

    43分钟前
    • 尼可(精神正常
    • 力荐

    从疏离梦幻的飞屋乌托邦和空旷辽远草原客栈 到市井跑腿轮渡涂鸦广场舞的街头烟火气 总觉得是有些过于”角落“ 有些没能弥合的分裂灵魂 《奇遇人生》最初的 清冷疗愈气质 残留的寥寥无几

    48分钟前
    • Sloane
    • 还行

    我开始喜欢欧阳娜娜了

    49分钟前
    • 疯了正好
    • 力荐

    很多人诟病艺人与普通人的距离,我觉得伯远还真的蛮适合的,因为他真的长期属于一个“普通人”,太多的艺人早早成名而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普通人共鸣。但是伯远切实地在大学毕业到28岁这段时间里,在娱乐圈底层摸爬滚打、接商演、没有医保、当代课老师,所以在遇见同样追梦人的时候能够真正地共情,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家庭环境,因为曾经属于(甚至半年前他们都还是同一类人)所以是有动机的、有联系的。

    52分钟前
    • Malaimo
    • 推荐

    凭自己的能力合法挣钱任何职业都值得尊敬惹~

    56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明星没法真正共情普罗大众的辛苦,一切也不会真得好起来,跑腿员也未必羡慕镁光灯下的生活,都是为了挣钱,关掉镜头就是平行线。

    57分钟前
    • 雪球妹妹
    • 还行

    这才是生活的角落。镜头多聚焦于普通人身上,很诚恳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国王KING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