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1/2的魔法

    1/2的魔法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美国2020

    主演:汤姆·赫兰德,克里斯·帕拉特,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梅尔·罗德里格斯 

    导演:丹·斯坎隆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感谢来电国语

    • 更新HD

      狮心女孩

    • 更新HD

      鬼光

    • 更新HD

      香港之路

    • 更新HD

      警察与外星人国语

    • 更新HD

      迪亚曼蒂诺

    • HD

      了不起的夜晚

     剧照

    1/2的魔法 剧照 NO.11/2的魔法 剧照 NO.21/2的魔法 剧照 NO.31/2的魔法 剧照 NO.41/2的魔法 剧照 NO.51/2的魔法 剧照 NO.61/2的魔法 剧照 NO.161/2的魔法 剧照 NO.171/2的魔法 剧照 NO.181/2的魔法 剧照 NO.191/2的魔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影片设定在一个由精灵、巨魔和灵魂等组成的郊外幻想世界,在那里独角兽在垃圾桶中穿行,像是有着糖果条纹的负鼠。影片提供了一个前提,即魔法是真实的,但它早已被现代技术所遗忘和取代。一对十几岁的兄弟,在他们尚不更事时父亲便已离世,他们决定进入这个幻想世界,与父亲共度最后一个神奇的日子。霍兰德配音弟弟伊安、帕拉特配音聒噪的哥哥、德瑞弗斯配音兄弟二人的母亲、斯宾瑟则会利用其声线的优势。

     长篇影评

     1 ) [Film Review] Onward (2020) and Soul (2020)

    Title: Onward

    Year: 2020

    Country: USA

    Language: English

    Genre: Animation, Adventure, Comedy

    Director: Dan Scanlon

    Screenwriters: Dan Scanlon, Keith Bunin, Jason Headley

    Music: Jeff Danna, Michael Danna

    Cinematography: Sharon Calahan, Adam Habib

    Editing: Catherine Apple

    Voice Cast:

    Tom Holland

    Chris Pratt

    Julia Louis-Dreyfus

    Octavia Spencer

    Mel Rodriguez

    Lena Waithe

    Ali Wong

    Tracey Ullman

    Grey Griffin

    Wilmer Valderrama

    Rating: 7.3/10

    Title: Soul

    Year: 2020

    Country: USA

    Language: English

    Genre: Animation, Adventure, Comedy

    Directors: Peter Doctor, Kemp Powers

    Screenwriters: Peter Doctor, Kemp Powers, Mike Jones

    Music: 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

    Cinematography: Matt Aspbury, Ian Megibben

    Editing: Kevin Nolting

    Voice Cast:

    Jamie Foxx

    Tina Fey

    Graham Norton

    Rachel House

    Alice Braga

    Richard Ayoade

    Angela Bassett

    Donnell Rawlings

    Questlove

    Phylicia Rashad

    Wes Studi

    Cora Champommier

    Daveed Diggs

    June Squibb

    Esther Chae

    Rating: 8.2/10

    Watching two Pixar features of 2020 to bid farewell of this annus horribilis, from Dan Scanlon, the creator of MONSTERS UNIVERSITY (2013), ONWARD is about two elven brothers’ quest to actualize a 24-hour visitation of their deceased father in a magical realm that is modeled upon our modern world (where mod cons have rendered magic obsolete). SOUL, from Peter Doctor, the brain behind MONSTERS, INC. (2001), UP (2009) and INSIDE OUT (2015), on the other hand, tells the soul-reaching revelation of an ordinary man after a near-death accident.

    ONWARD is a purely boyish adventure that preschool kids can be transfixed for a goodly 102 minutes, influenced by RPG like Dungeons and Dragons, peopled with fantasticated creatures like elf, goblin, unicorn, cyclops, faun, centaur, manticore and a bunch of fiery pixies (all given bouncy personal traits that often amusingly contrast with their appearances, Spencer and Ullman are my picks for locutionary excellence), to say nothing of the final antagonist in the form of a giant dragon-shaped golem (no derelict parents or evil adults to be the obstructive force, just an ancient curse).

    The theme of an awkward high school boy finds himself is cut out to be an adept warlock along the journey is all too familiar, but the unexpected discovery that a surrogate father has always been there for him is still able to hit home with Pixar’s always thoughtful message behind all the thrills and chills (first time, one’s heart sinks for the demise of an automobile, Rise to Valhalla, damn you!), if at first one might sense an inopportune whiff of mythologizing and glorifying a father figure, in the event, ONWARD lands on its feet as a satisfactory second-tier Pixar production that brings a little magic in one’s heart, apart from the remiss that the brothers’ mother is stiffed by the chance to see her dead husband, she is too busy combatting a fearsome dragon to even give pause for that thought, right?

    SOUL is an animation for all and sundry, and gloriously carries the torch of Pixar’s undiminished originality in enlightening and instilling audience with cosmic wisdom bearing on the overlook of our lifeworld. Here, it features Pixar’s first African-American protagonist,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er Joe Gardner (Foxx), who is smitten by a fatal mischance, minutes after he finally secures a once-in-a-lifetime opportunity to perform in the band of the legendary jazz muso Dorothea Williams (Bassett), he gives up the ghost by accidentally falling into a manhole.

    Cannot believe his oceanic misfortune, Joe’s soul scampers from entering into the “Great Beyond” and ends up in the “Great Before”, where he is mistaken as a mentor to train unborn souls. The plot cleverly evades the Sisyphean task of expounding the before/afterlife mechanism as the more you explain, the more loophole will emerge. Joe’s soul is assigned with 22 (Fey), an immemorial (considering the number!) soul who is obdurately averse to be born on earth and has been staying in the “Great Before” for eons. This odd pair hits off immediately, as Joe is keyed up to reclaim his body on Earth and resume his dream and 22 is more than happy to get rid of another mentor, a running gag derives from all the famous mentors who have majestically failed to proselytize 22 (from Marie Antoinette, President Lincoln, to Carl Jung, among others). However, 22 cannot find her “spark”, which can complete her badge which permits a soul entering Earth and becoming a human.

    Joe and 22’s “spark” searching journey assumes a nice body-swapping gimmick on earth, so that Joe can assess his hitherto unsuccessful life on the sidelines, with 22 inhabiting his body and getting a feel of how to live as a human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accident precipitates sea changes in both, and when 22’s spark finally materializes, Joe uses 22’s badge and gets his body back. After fulfilling his dream, Joe gets the satori and realizes what does exactly 22’s spark mean, will he assist 22 to be born even at the expense of his own time on earth? (his soul can return to the “Great Before” when he enters an ASMR state.) For shizzle, SOUL can warm the cockles of our hearts.

    Apart from its perspicacious advocacy of joie de vivre and mindfulness, which exalts SOUL to be one of the most eloquent cinematic philosophers, its animation department also amazingly struts its stuff by designing its cubistic line-drawing characters in an otherworldly macrocosm, and seamlessly concatenating the disparate, kaleidoscopic elements of an absorbing story taking place on multiple planes. Though by my lights, SOUL cannot reach the extraordinariness set by INSIDE OUT, which has a more cogent outline to underlie its emotional weight. That said, as far as it goes, SOUL is a marvel of its own, not least for that dreamily ethereal score confected by Trent Reznor and Atticus Ross.

    referential entries: Scanlon’s MONSTERS UNIVERSITY (2013, 7.3/10); Peter Doctor and Ronaldo Del Carmen’s INSIDE OUT (2015, 8.8/10); Lee Unkrich and Adrian Molina’s COCO (2017, 8.6/10).

     2 ) 套路化好莱坞式动画电影中的一些趣味

    3.2-3.5星。

    从整体观感而言,情节设计是一贯的好莱坞动画电影桥段。一个原本有些自闭的小男孩,有爱他的家人or朋友却一直觉得被桎梏、留有一些遗憾,为了弥补遗憾选择冒险,在旅途中克服自己的弱点,起伏挫折实现目标最后发现原来爱/正义其实就在身边/心中。

    开头看到主角登场的几分钟真的让我脚趾抠地。熟悉的瘦矮细腿(腿很细很关键)小男孩,胆小怯懦,连活泼开朗的妈妈都像是统一分配的。电影宣传语标榜寻梦环游记同一个团队(coco是在网上看的,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后面过了好久才翻出来继续看完...),从人物设计来看只能说不愧是你们...让我也同时想起超能陆战队、驯龙高手等等动画的主角模板化开头...中间各种细节剧情也是熟谙的所谓埋伏笔套路,哥哥做出的糗事、忍痛丢下的破旧汽车——弟弟心中潜意识认为哥哥的一事无成到最后的爆发,与最后的大团圆新汽车、兄弟情深相呼应。

    不过可圈可点的情节也有一些,譬如妈妈和蝎尾狮的英勇—经历去弥补遗憾的冒险后发现爱/正义就在身边/心中然后感动的剧情。—某种意义上的zzzq,不过作为female勇敢登场、和龙搏斗真的很酷。结局想到哥哥其实就是像父亲一样(长兄如父?)关心爱护着自己的情节其实应该说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而没有见到爸爸这个心心念念的存在这一安排我觉得很赞,的确意义已经不大了。btw中间冒险途中真的很喜欢哥哥,很可爱,其实他的人物外形设计有些像驯龙高手的有个也是胖乎乎的憨憨的,但是性格乐天确实很可爱又讨喜。

    最后的最后,想讨论一下这样的电影现实意义。作为工业化流水线化的产物——从动画品质来说已经是行业佼佼者的好莱坞式动画电影,为什么桥段设计往往如出一辙呢?作为商业电影,背后肯定是和商业成本和获益挂钩。首先是这样的电影已经取得了许多次成功,小男孩成长记这样的题材不计胜数,哪怕《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就是如此(当然小说本身意义不止于此哈),那么背后立足的不论是科技(超能陆战队)、童话传说(驯龙高手)抑或是民俗(寻梦环游记coco)的区别已经不大了,因为冒险过程是其次,是加分项,成长才是创作者想要讲的故事。为什么男孩成长记故事总是深入人心、为什么瘦腿胆小男孩总是要成为故事主人公?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稍微高大点稍微英气点的青少年呢?(俺馋了)怕小朋友自备自闭吗(笑)说好的鼓吹多元、自由选择呢,在主角选取上的保守可有些简陋。

     3 ) 在主角身上感受到的是热血;而我总是为配角流泪

    首先说明,我是个情感泛滥的人,甚至听喜欢的偶像唱情歌也会任由眼泪流淌。

    我妈特喜欢看魔法的片子,快五十岁的人还是个哈利波特迷。所以,看到电影的简介就立马拉着我妈来看,果然她要比我更乐在其中。

    电影的大概走向可以预见的到,亲情、友情、冒险、英雄、通关、撒花,反正我是很爱看。

    哥哥和妈妈是闯关路上的护身小精灵,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持剑刺向恶龙的心脏。

    整个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哥哥推着爱车冲向岩石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自愿倾家荡产、抛弃所有的感情;一份勇往直前、永不后悔的珍重;一次轰轰烈烈,在破碎中绽放的历程。车身上的彩色飞马一瞬间就像迪士尼电影片头城堡上方划过的烟花般灿烂。它象征着梦想的闪耀和也许并不存在的美好。

    另外,哥哥车爆炸的那一刻让我想到了《头脑特工队》里的“bingbang”,童年的幻想一点一点退出自己的生活,他们是被我忘记的,最后还要因为我而彻底毁灭。具体的感情我也说不清楚,反正看到那里,就像身体的自然生理反应似的,止不住的伤心流泪。感谢那些曾陪伴过我的一切,无论实际存在还是幻想。

    所以,皮克斯的电影总是让我与主角一起热血地冒险,为配角一次次流泪。

     4 ) 《Onward》:向前的勇气

    在2017年颤动心弦的《寻梦环游记》之后,以创造力著称的皮克斯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出产原创动画了。作为皮克斯回归原创的标志,新作Onward在这个观众们开始对各类续集审美疲劳的时间节点推出,自然承载了最为热切的期待。毕竟,这可是皮克斯,片头那个缩头缩脑的台灯一出,就能带着观众回到充满想象力和温情的快乐老家。

    Onward的故事乍听之下很新奇:两位精灵兄弟企图复活父亲一天时间,但却只成功复原了父亲的一半儿。为了能将父亲完整带回,兄弟俩带着父亲的半截身子踏上了限时24小时的魔法冒险。

    然而,在Onward里寻求最纯净新鲜的原创力的观众们,可能会略带失望地发现,Onward里那个挂着两轮弯月的魔法新世界好像并没有什么令人眼见一亮的创新,反而整部影片都遍布各类流行文化梗和奇幻元素拼贴的痕迹。

    Onward里这个有着长袍法师、古老咒语和半兽人的世界设定,是《魔戒》加上《哈利·波特》,再捎带一点亚瑟王传奇;两兄弟复活逝去的亲人失败后踏上冒险之路,这个涉及咒语和身体的主线剧情带着点《钢之炼金术师》的影子;哥哥Barley在亲人临终病床前临阵逃脱之后,被悔恨重塑性格,又因为与它的和解而成长,这种人物设定和弧光的写法在《银河护卫队》里就见过(让“星爵”Chris Pratt配音只能进一步加重既视感)

    除此之外,Barley桌上的卡牌游戏完美复刻《龙与地下城》,Ian的卡带和一家人的城郊生活透着一点斯皮尔伯格式的80年代情怀,墓穴探险和横跨峡谷一次次致敬《夺宝奇兵》,而父亲那被狗绳牵着东跌西撞的半截身体,是《Weekend at Bernie's》式身体喜剧的回响。

    皮克斯最为人称道的能力之一,就是异想天开而滴水不漏的世界观建构(world building),《寻梦环游记》里与记忆紧密联系的彼岸世界,《Wall-E》里前情完整的废土未来,《头脑特工队》里有科学依据的脑内系统,都是规则完备且创意新颖的梦幻空间。但Onward的世界观设定,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有些偷懒了,虽然数目庞大的致敬和彩蛋能构成一些细微处的观影趣味,但对于“我这双眼已见过太多”的观众们来说,Onward只能算交出了一份刚过及格线的答卷。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皮克斯的高标准下挤不进第一梯队,并不意味着Onward就是一部差劲的作品。相反,就算是旧瓶装新酒,皮克斯也有魔力把这瓶酒装进一个精巧而古怪的小瓶,变成掺杂着泪水、成长、闪电和火焰的一瓶魔药。

    《1/2的魔法》这个中文译名不算离谱,但或许还是英文片名Onward更能代表整部影片的核心:向前。这个“onward”,不是Barley破车上胶布贴出的前进档那么简单,虽然影片使用了一个传统公路片的框架,但这种向前不是一脚油门到底的勇往直前,而是被逝去的亲人、曾经的自我、童年的悔恨和青春期的自我封闭种种枷锁拖慢了脚步的负重前行。Onward的整个旅程都是带着遗憾和伤感的回望,而它想探讨的,是一个被科技发展裹挟着前进的旧日世界和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个体,该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做出妥协,又最终保留部分的执拗和天真。

    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是皮克斯全系列的母题之一,而Onward也用一种轻巧的方式延续了这种讨论。在Onward中,主角一家生活的世界曾经是魔法世界,但便利的科技渐渐取代了难以掌握的魔法,从此电力代替了魔杖末端的火花,飞机代替了仙子的翅膀,而空间狭窄的汽车困住了高大的人马。神奇生物横行的中土大地,变成了和现代美国近郊没什么两样的无聊居民区,只有快餐店招牌上华丽的哥特字体还带着一点旧日的痕迹。

    Onward中的许多支线角色,都是借助这层新世界与旧世界碰撞的设定来回扣“onward”这一主题的。习惯了开车的人马Bronco警官,和忘记如何飞行的机车朋克仙子,可以被归到同一组,而他们最终都回归了奔跑和飞翔,在已经大变样的世界里找回了一些不能被遗忘的本能。

    另一组重要的支线角色,是兄弟俩的精灵妈妈和开主题餐厅的蝎狮大姐。如果说前一组人物的主题词是本能,那这两位一路相助的中年姐妹花的关键词则是自我。在故事里,妈妈从一个每天跟着电视做健身操的主妇变成了屠龙战士,最终虽然回归蘑菇形状的温馨小家做回慈爱母亲,也依然保持了肩扛大剑的训练习惯。而作为曾经的传奇,蝎狮更是Onward最为出彩的一个配角,她从翱翔天际的危险代名词变成了谨小慎微的餐厅老板,撕毁一切安宁重走冒险之路之后,最后又在旅程终点回到餐厅,在冒险精神和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

    或许这就是所有成年人的困境,在我们走向不可避免的平庸之时,总被曾经那个少年心气、危险而爽利的自我拖拽着。只有保留一点过去自我的碎片,那些有过好时光的中年人们才能有勇气带着对自我的肯定继续向前。而从这些具体的配角到更为宏观的世界,在一个高速前进、追求高效和便利的社会中,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巨大摩擦,也必须用一些旧日魔力的微光作为润滑剂。

    Onward的两位主角,哥哥Barley和弟弟Ian身上,“向前”是有着更具体而私人的意味的。对于Barley来说,他的成长道路有两层障碍。一方面,作为一个痴迷于魔法又没有天赋,在外人眼里有些可笑的傻宅男,Barley需要让最亲近也最珍视的弟弟接受自己的这层身份;更重要的是,Barley小时候因为害怕而错过了跟病床上的父亲告别的机会,虽然这层愧疚让他决定今后面对任何事情都不能退缩,但也只有当他解开这个心结,他的无畏才不再是过去的幽灵挟持下的、空洞的过度补偿。

    对于Ian来说,他的成长也是两方面的。青春期的Ian如何克服胆怯找到自我,是经典的coming of age剧情,而他角色成长的另一部分,也是整部影片最动人的情感暗线,即Ian必须真正迈过自己没有见过父亲这道坎。作为一个遗腹子,没有任何跟父亲的回忆是Ian心上一个不断困扰着他的巨大空洞,而(在我看来)Onward剧本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没有轻易地让Ian弥补他的遗憾,而是引导他去最终接受这个事实。

    这或许是非常有价值的抚慰,我们都不是魔法生物,没有让逝去的亲人起死回生的能力,别说半个身子,连一个脚指头都召唤不回。Ian最终也没能见到父亲,但这并不妨碍Ian从Barley那里收获了最美好的守护,也不会让父亲对这个当时还没出世的孩子的爱减少分毫。了解了以上这一切,Ian才能没有负担地开始新生活,而我们也进一步理解遗憾的意义,带着失去的酸楚和知道自己被爱的喜悦向前。

    在“onward”这一主题和围绕它精巧编织的剧本之外,Onward的另一个亮点是非常真挚而细腻的情感。Onward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导演丹·斯坎隆的个人经历,他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兄弟,和故事中的俩兄弟一样幼年丧父。夹带着这样的私人情绪,Onward捕捉到了一些非常真实而自然的属于家庭生活的情感片段,混合着思念、温情、伤痛,还冒着一点莫名其妙的傻气。Ian房里父亲的照片墙,他激动列下的想跟父亲完成的清单,化解兄弟矛盾的那场惹人发笑的舞,这些细节构建出独属Lightfoot一家的家庭故事,也烘托出一种悲喜混杂的普世情绪。

    仅针对我个人体验而言,Onward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两处对“在场”的醒悟。第一处是影片比较明显设计出的情感高潮,和父亲的一半身子坐在崖边的Ian翻看着自己想和父亲做的事,突然惊觉所有这些事,哥哥Barley都陪着自己一同完成了。在这一路上,Ian拼命而刻意地去追求已经离世了的人的在场,反而忽视了一直以完整实体陪在他身边的哥哥。

    另一处醒悟来得更晚一些。整部影片中,父亲晃来晃去的半截身子都在不断提示着他的缺位,而这种父亲形象的缺席,连同对母亲不靠谱新男友的取笑,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埋怨。但看完了电影回过头想,我才意识到影片开头介绍魔法世界的旁白是父亲的声音。这段内容来自父亲留给Ian和Barley的那封信,之后由Ian自己念出,但其实从影片序幕开始,父亲就和观众、以及兄弟俩在一起。那幽灵般的半截身体不是父亲在场的证明,这封信、这个声音,以及想要见自己孩子一面的强烈意念,才真正体现父亲未曾缺席的爱与思念。

    虽然没有《寻梦环游记》对死亡的讨论那么深刻,Onward仍然完成了一场值得鼓励的死亡教育。正如一位智者所说,生活总是由好事和坏事组成,好事不会让坏事变得好受,但坏事也不会让好事变得不重要。皮克斯序列中的作品总是在强调这一点,不回避痛苦,同时放大所有值得记住的快乐。这些不断被提起的关于死亡的对话,虽然不会让失去变得容易,却是我们永远受用的安慰剂。


    (回归现实的分割线)

    遗憾的是,首周北美票房收获4000万美元Onward成为了皮克斯开局票房表现最差的几部作品之一。4000万美元不算低,Onward也是当周的北美票房冠军,但这个数额在皮克斯的标准下确实是值得讨论的扎眼失败。皮克斯的魔法,真的失效了吗?

    疫情显然不是Onward首周票房失利的原因,因为其他非新片,比如之前票房表现抢眼的《隐形人》和《索尼克》都有着非常正常和平缓的票房下降趋势。在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电影的票房表现只会更糟,但单看Onward的首周票房数据,就足以给皮克斯以及背后的迪士尼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危险信号。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Onward这部作品虽然有趣动人,但在世界设定、想象力、和主题的深刻性方面确实达不到皮克斯的第一梯队标准。预告片几乎把整个世界观和剧情主线都透了个遍,而仅从这些信息,就能看出这部影片设定上的缺乏新意和“借来”元素的大量堆积。

    variety的影评人Owen Gleiberman说,皮克斯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非常有远见(vision),另一部分没有。很不幸,Onward属于没有vision的那一部分。许多看过影片的观众评价说Onward不像出产自皮克斯,反而更像是一部梦工厂作品(《史莱克》+《驯龙高手》)。梦工厂当然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动画大厂,但这种开除Onward的皮克斯籍的评论,绝对不是夸奖。

    而抛开影片自身,Onward票房失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影片较为失败的营销策略。没有把Onward放在盈利空间更大的暑期档,就已经体现了背后决策者对这个项目的不自信,而Onward整个营销和地面宣传都透露着一种不受宠的敷衍态度,似乎Onward已经被策略性放弃了。

    从划分观众群的角度来讲,迪士尼出品的“巨片”一般都属于4-quadrant,四象限影片,即对男性、女性、25岁以上和以下一网打尽。但从项目管理和宣传策略角度来看,迪士尼每年能作为四象限影片来打造的项目数量有限,今年上半年的大部分精力都给了《木兰》,而动画部分押给了皮克斯的另一部《心灵奇旅》,使得Onward不能作为4-quadrant,只能被定位成儿童向影片去宣传和营销。这个标签,注定会让Onward损失部分成年观众。

    Onward贡献了皮克斯,也是迪士尼动画史上第一位公开性向的LGBT角色,一位紫色皮肤的独眼巨人女警官,她在一句不经意的台词中提到“我女朋友的女儿”。然而,这个本来对迪士尼有开创意义的角色,让迪士尼变得两边不讨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nward的票房表现。在国际市场中,中东部分国家因为这个LGBT元素直接禁了Onward,俄罗斯虽然进行了放映,但把台词里的“女朋友”强行换成了“伴侣”。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传统的组织对Onward进行抵制,认为“作为一部儿童电影,这种信息会误导儿童的家庭观念”。

    但皮克斯和迪士尼这个看似进步性的举措也没有受到太多褒扬,反而引来了不少争议。许多网友都表示,这种做法只是出于商业利益和品牌形象下的鸡贼,毫无诚意,因为迪士尼随时可以把这种不起眼的台词拿掉,做成专供版以讨好那些审查严格的地区。

    Onward票房不佳的第四个原因,或许也是迪士尼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原因,恰恰在于皮克斯与迪士尼品牌的紧密联系。曾经每部皮克斯的动画长片开场前都有一个贴片的动画短片,这些彰显着皮克斯创造力的短片们曾拿下过五座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和九个提名。然而从《寻梦环游记》开始,观众们可能感觉到不对了,《寻梦环游记》的贴片变成了《冰雪奇缘》雪宝冒险,而到Onward,贴片动画更是变成了《辛普森一家》。

    这段画风不符的《辛普森一家》,是消灭福克斯之后迪士尼对自家产权的得意炫耀,但这段动画或许只会进一步提醒观众达斯米奇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娱乐行业九头蛇。Onward预告片下的留言中,确实有部分观众提到因为迪士尼而不想看Onward,当迪士尼迫不及待地让皮克斯越来越“迪士尼化”,其实也是让皮克斯不可避免地分担部分观众对迪士尼品牌的厌倦、审美疲劳甚至恶意。

    皮克斯这种以创意见长的“小作坊”形象,本身也与迪士尼的整体气质和近年来逐渐形成的新品牌效应不太相容。或许对于皮克斯来说,和迪士尼解除捆绑,“独自美丽”,才是最合理的发展路径。

    当然,Onward对整个皮克斯品牌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坊间一直有一个未被证实但非常合理的“皮克斯理论”,即皮克斯的所有作品都发生在同一个世界且彼此间可以串联。如果皮克斯理论是真的的话,那Onward里这个有着两个月亮的世界将把皮克斯电影宇宙的边疆再次拓宽。当然,这目前还只是粉丝们的大胆猜想,但如果真的有被揭晓的一天,Onward会是整盘大棋上一个非常有趣的节点。

    从一个还挺喜欢Onward的普通观众角度出发,我们或许不需要对Onward过分苛责。Onward这一部本身就没有得到太多关注的作品,肯定是担不起重燃好莱坞原创力引擎的重任,而皮克斯也不是只出神作的创意之神,这么多年中也做出过不少扑街作品。虽然对Onward的境遇感到遗憾,但如果六月份的《心灵奇旅》在口碑和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话,那才是真正该失望和恐慌的时刻。

     5 ) 《1/2的魔法》:同样面对改革与现代的碰撞,皮克斯的路又在何方

    1/2的魔法,4-分

    看开头很像之前看过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天降小子》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后人用着低配法力在现代科技社会的故事,原本以为是差不多的类型,实际的情节却有些出入。 简单而言就是比较屌丝废柴的欧美中学生,平时胆小自卑,没人愿意陪玩,后来通过和哥哥一起去找恢复父亲的魔法冒了次险,顺路改变自己的故事。 影片前期吸引力不大,笑点也不算好玩,题材真正的魅力完全爆发不出来,有些浪费,整体甚至偏无聊,不过最后的情节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些让人感动,珍惜眼前人与懂得取舍,这一点皮克斯倒是没退化 场景特效就不说了,迪士尼水准仍然牛逼 其实可以更加深层深入的讨论一下找回传统,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以及人们的思考等等,结果都没有,还是老一套的为了救父亲从而冒险最终改变自己,前面已经抛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点,后期却没做,不由得让人失望,和《玩具总动员4》的核心想比差距很大 那几个通过这次事件找回自己的也只是像闹剧一样,没什么说服力以至于让人无法共鸣,算是情节bug 比如人马不喜欢奔跑,最后纯属顺带着跑了起来,就像热血漫画最后集体结婚凑对儿一样 被现代生活压榨到丧失自我并说出“我生活在谎言里,我变成了什么”的蝎尾狮既没有彻底爆发出来,也没有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放火伤人抢劫),约束他的东西仿佛完全不存在,生意还更加红火了,不知他是怎么才变成情节那样的 骑着摩托车的小精灵突然学会飞翔,忘记了自己不会飞还是次要的,主要他们不飞是因为不如摩托快,飞的累啊,这一弄直接和前面情节相冲突 而主角掌握魔法也是大幅度的改变了生活,并不像前期所说的魔法一点用都没有,人们施法动不动就累的气喘吁吁等等 这一系列的情节bug让最后人们的转变生硬,还不如《少林足球》自然,只是能带动观众脑头脑一时一热,等到回过神来才发现明明就没什么关系。 感觉皮克斯一直想深入的刻画却为了票房和其他因素一直兜着,想放手去做还放不开,一方面想去探索新事物,一方面又要给自己的付出来一个兜底保障,影片也在潜移默化地映射了现在皮克斯的进退两难,好在对于感人氛围还不失水准,啧啧 最后,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个影片应该叫《1/2的爸爸》啊,而爸爸不是乔布斯吗😂

     6 ) 【C+影评】1/2的魔法:被迪士尼打了“催产素”的皮克斯,还是原来的皮克斯吗?

    随着“真人动画”式的CG大片日渐增多,好莱坞动画的市场空间受到了挤压普遍,集聚效应也日益显著。但就迪士尼和皮克斯这样的头部玩家而言,眼下还不到他们担心的时候: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三高策略依然有效,票房和奖项的收割也依旧锋利。

    对于皮克斯而言,最大的问题一直都是如何不落窠臼和超越自我。在过去的作品中,皮克斯展现出的极大的热情,简明而又寓意深厚的故事,以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全年龄段的观众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但自2015年以来,皮克斯已有三次在同年中推出两部动画电影的纪录:2015年《头脑特工队》/《恐龙当家》,2017年《寻梦环游记》/《赛车总动员3》,和2020年的《灵魂》/《1/2的魔法》。要知道,迪士尼动画本部也仅在2016年有两部作品上映(《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

    增产对于皮克斯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长期印象,目前还有待商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几乎专为皮克斯而生)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前十年里,皮克斯推出了8部电影,拿到了8个提名和6座小金人;在后九年中,推出了10部电影,却只拿到了5个提名和4座小金人。

    毫无疑问地,3月上映的《1/2的魔法》是皮克斯在2020年两部电影中稍弱的那一部。故事依旧在家庭关系上做文章,动画效果也非常可观,但与皮克斯主力制作相比,想象力还是太过单薄了,最终也没有实现兄弟闹剧以上的更高层的主题与碰撞。

    这样一部简单热闹的家庭动画,完全可以来自梦工场(《宝贝老板》)和蓝天工作室(《变身特工》),不需要来自皮克斯。

    【概览】

    在过去的10年里,好莱坞动画产业迎来了一次大洗牌:蓝天工作室和梦工场的王牌IP不再灵光,重新开始制作低龄子供向动画;有大制片厂撑腰的华纳和索尼动画,依靠漫画等IP素材,以非传统题材打开了新的市场。

    而大获全胜的头部玩家,迪士尼和皮克斯的联姻,也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高投资高回报高口碑的模式,对财大气粗的迪士尼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相比梦工场一亿上下的投资,迪士尼动画本部和皮克斯可以以1.5亿美元以上的大手笔搏取更可观的回报率。

    在这一背景之下,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也有了抛弃“少而精”路线的底气。造成的结果,就是皮克斯在16-19年推出的5部动画中,有4部都是续集,其中只有去年的《玩具总动员4》拿到了奥斯卡提名(并胜出)。

    随之而来的,也是皮克斯动画在普适的社会比喻上的缺失。早年间《超人总动员》对中年危机的演绎,《机器人总动员》对环境污染和圈养人类的揶揄,《飞屋环游记》则在开场小段中以最温柔的方式,写就了最美妙的爱情颂歌。

    这些内容曾经是皮克斯的至宝。但从2013年的《怪兽大学》开始,这种富有人文关怀的思维开始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非皮克斯的)公式化的设定与笑料。就《1/2的魔法》而言,父母形象的缺位已经是迪士尼动画的标配,“找人/救人”的任务式情节也高度类型化和结构化。在人设和情节上,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显得非常平庸。

    【制作】

    随着皮克斯动画中人类主角越来越多,故事在创作上的私人化和本土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五巨头时代的皮克斯角色虽然也多是套皮人类,但皮套的附加设定与故事本体往往是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是做着人类的事情的“布偶”,而是有着其独特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

    反观《1/2的魔法》的导演丹·斯坎隆的前作《怪兽大学》,完完全全就是最常见的校园喜剧,毫无《怪兽公司》中异世界相遇的化学反应,只不过是前作的同人作而已。

    与之相比,《1/2的魔法》也并未好过多少。且不论故事基于仅在欧美地区流行的《龙与地下城》,魔法生物共存、抛弃魔法转投现代科技的背景设定,在全片中并没有激发出任何矛盾与冲突,还不如日本已经泛滥的异世界题材有新意,令人匪夷所思。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名字叫做《精灵旅社》,却没有任何“精灵”与普通人的碰撞。将全部角色换成人类,整个故事也依旧成立,甚至更加顺畅。

    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导演亲身经历,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就可以生搬硬套和缺乏惊喜。考虑到电影在17年立项的两年后还在重写剧本,皮克斯方面并非对此毫无意识。

    《1/2的魔法》在情节安排上也受制于接任务破关的游戏形式,无论是情节还是角色塑造都太过简单,在叙事动力上也缺乏紧迫性,目的性不够明确,显得情节太散太乱。

    要知道,此前的皮克斯电影即使再乱,也不会让观众失去对角色的关注:《飞屋环游记》就是要去瀑布,《美食总动员》就是要成为大厨,但《1/2的魔法》名义上是“救爸爸”,却总是刻意在无关和随意的情节上绕远路——这些情节既没有推动角色发展,也没有阶段性特征,只是徒耗时间罢了。

    【表现】

    作为一部PG级的家庭喜剧电影,《1/2的魔法》的笑点的确老少咸宜,但并不出色。欢喜冤家和buddy comedy的设定并没有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对比——问题主要出在汤姆·赫兰德的角色上——“半个爸爸扮活人”派生出来的笑点,基本上就是《老板度假去》的简单移植,在绝大多数时候甚至抛弃了“活着的下半身”的基础设定。

    次要角色以往也是皮克斯的强项——比如《玩具总动员》系列的一票损友,《机器人总动员》的MO,《飞屋环游记》的狗狗道格——但《1/2的魔法》中的配角,只能说是少而无用,既缺乏幽默感,对故事发展也毫无推动(尤其是“继父”)。除了戏份稍多的米诺陶Manticore,没有一个能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连名字都让人记不住。

    至于故事的核心:长兄为父,在片中的表现更是失败的。哥哥Barley一直都是麻烦制造者,并且缺乏足够的情感动力来支持他的举止;弟弟Ian则一味受气,两者之间不存在真正的摩擦,由于叙事严重缺乏紧迫感,唯一的爆发也看不到此前积累的影子。这样一来,兄弟二人并没有因为旅程而互相成长,仅仅是弟弟单方面地突然“领悟”——而这种缺乏客观支持的主观转变,正是剧本写作的一大忌。

    而由于(幼稚乱来的)哥哥的父亲形象Father Figure在片中并不成立,电影对结局的处理也就更显得莫名其妙——诅咒和打龙的情节明显是为了增加动作戏份,但却非常突兀且跟主题毫无关联(寻找父亲而非打倒父权)。同时,胡闹的哥哥没有做出真正的牺牲,一心寻父的弟弟也没有在父亲和哥哥之间做出必要的选择,让这个原本就在预料之中的结局更显得寡淡乏味。

    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在于《1/2的魔法》在表现主角对父亲思念时力度不够——更类似于(从未拥有而)遗憾,而非是对(未解决)的矛盾需要最终和解——这样典型的弱冲突,是没有足够的推动力去支撑整个冒险的。

    声演方面,汤姆·赫兰德的滥好人形象已然确立,与《变身特工》和《蜘蛛侠》在光谱的同一位置,而“童贞”和魔法的组合,更是“天选之子”的传统老到掉牙。克里斯·帕拉特的表现虽然有些过火,但比之《乐高大电影》的埃米特,的确有着不同的趣味。

    【总结】

    预告中的台词“I don't know, it just started”, 是对《1/2的魔法》的完美总结:故事和情感缺乏内在逻辑与联系,这与皮克斯之前作品大相径庭,更像是梦工场式的短平快。尽管快节奏的情节让这部合家欢动画依然奏效,但乏味的故事和原创力的下滑依然明显,甚至令人失望。

    延续IP的成功并不容易——《冰雪奇缘2》刚刚证实过这一点——延续厂牌的成功更不容易。有《恐龙当家》在前,又有人气正旺的漫威系演员声演,《1/2的魔法》不太可能会是市场表现最差的皮克斯作品,但也不会强到哪里去。考虑到自《赛车总动员》以来,皮克斯的动画制作成本就没有下过1.5亿美元,即便回本压力不高,也没有太大赢面。

     7 ) 对于龙形象的分歧和转变

    《1/2的魔法》中出现过两条龙,外在形象和性格有很大区别。一条守护宝石的龙则是身形巨大、脾气暴戾,还能口吐火焰。另一条龙是主角家的宠物,行为习惯就像是最黏人的小狗,体型也很小。这两条龙代表了龙在西方国家形象的变化。

    守护宝石的龙是大部分西方国家人们一直以来心中龙的形象:长相凶神恶煞,有类似蝙蝠的翅膀,是英雄们强大的对手,贪婪、是恶魔的化身。它在很多作品中负责守护珍宝,栖息与暗黑潮湿的地方。在北欧和德国的诗歌《尼伯龙根之歌》里,英雄Siegfried就是以杀死巨龙、沐浴在龙血里圆满结束的,龙血使他变得更加无敌。《圣经·启示录》第12章7-9节写道:“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他的使者去争战。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在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中,盗取金子的龙有非常厉害的铠甲,牙齿像宝剑一样锋利,爪子锋利如箭,尾巴甩起来可以产生霹雳,翅膀可以发起飓风,嘴里吐出来的东西可以致命。

    中国龙:

    和西方国家不同,龙在我们中国则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它是管理水资源的雨神。 在古代,传说帝王们大都在出生时就有个龙形的胎记,龙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在那时,普通人是不能穿戴带有龙图案的衣物的。

    在现代社会中,优秀的人也被称作为“人中龙凤“。因为大家都很喜欢龙年,在2012年出生的龙宝宝比平均值多了5%。从1978年到如今,我们会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并为之感到骄傲。据说,因为中国龙和西方故事里的龙的形象差异极大,2008中国奥运会才没有用龙作为吉祥物。

    中国龙的外在特征:

    最早关于中国龙的记载是在6000年前发现的。198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西水坡发现了第一幅中国龙的图像。《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龙有条状披鳞,可明可暗,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是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有人这么解释龙为什么拥有九种动物的特征: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战胜了其他部落,所以统一后的龙图腾汇集了各个部落原本的图腾。现今最普遍认为的龙的形象是由虾眼、鹿角、牛鼻、狗嘴、鲶须、狮鬃、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所组成。

    在韩国、朝鲜、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南美、和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中,龙的形象也是和中国龙比较类似的。中国龙原先是动物形态的,人形的龙王是在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才有的。

    影视作品中宠物龙则是现代社会导演和编剧为了扭转西方国家人们心中龙的可怕形象而设计出来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电影《驯龙高手》里的龙Toothless也和《1/2的魔法》中的宠物龙Blazey一样超级可爱 (Toothless更聪明些,Blazey更黏人)。这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正面龙的形象在未来的确有可能像改变黑猫是不吉祥的一样转变西方国家对龙的看法。

    中国龙和大部分西方文化中龙的区别(来自chinasimplified.com)

    *我的微博(aka爱读书的丸子)上有更多电影/电视剧推荐,欢迎大家关注!

    //weibo.com/u/3179898575

    参考资料:

    http://blog.tutorming.com/expats/chinese-dragon-western-difference-lucky

    //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dragon

    //zh.wikipedia.org/wiki/%E9%BE%99

    //www.chinasimplified.com/2014/09/22/what-dragons-reveal-about-east-west-thinking/

    //blog.lingobus.com/chinese-learning-resources/chinese-culture-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and-western-dragons/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Loong and Western Dragon, LIU Yuan.

    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2-02/06/content_24559935.htm

    //chiculture.org.hk/sc/china-five-thousand-years/796

     短评

    力道弱了很多,且更显低幼化,推荐亲子主题。沿途是旅程公路冒险奇幻半桶水,“Onward”之意向前,内核还是自我成长和亲情。有一点,我对高级脑洞打亲情牌的皮克斯一直是没有抵抗力的。7.5

    6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在Coco之后再看这个半身不遂的回魂术我有心理阴影,皮克斯把煽情做得越来越纯熟并不是什么好事啊。 希望这不是我今年在电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这该死的新冠病毒)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其实是一部很有的可说的动画,包括现代文明的、商品/卡通化的、种族的(狮蝎人-黑人这个真的很有趣)、亚文化的(摩托车也在《骡子》里出现)、奇幻的(龙与地下城,魔戒指环王,甚至是哈利波特),也包括迪士尼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家庭(真的太拿手了,完全被拿住), etc., 种种议题让人目不暇接。但最厉害的还是,这些都不重要,动画本身是那么流畅自然,情感是那么真挚动人,幽默也是没有尿点……以及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就这些足够了。预定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吧。

    1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D&D大电影。虽然是很套路的英雄旅程,特效看着也是皮克斯这几年比较省钱的一部,但这样一部扎实讲被遗忘的传统、手足情、冒险精神的片,已经要强过最近那一票续集动画了。看完之后更觉得成长过程中没有兄弟姐妹实在是太遗憾了

    1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冒险故事: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22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1、20200221柏林电影节.首映场.2、身边一左一右坐了俩两个少女心奶奶,全程捧脸捂嘴哦买噶。不过全场成年人都在又哭又笑,出片尾时掌声雷动送给导演。3、有些人稳定输出精品范本,有些人稳定输出垃圾,就这么文化自信。

    24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这部的水平绝对秒杀去年一整年好莱坞出品的所有动画片。虽然亲情、家庭的戏码真的不是什么新鲜路数了,但依然能被讲述得这么顺畅感人真心是十分难得;而且电影首尾呼应,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回到最初的自己,也是一个让人动容的点。皮克斯还是有本事的。

    29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寻找的宝石原来就在起点,正如想见的人一直都在身边。”

    34分钟前
    • 我刚醒
    • 推荐

    他的愿望是和父亲谈心、一起大笑、玩接球、跟他分享自己的人生……然而最终一个都没实现。但是这些没能和父亲一起做的事,却和哥哥一起做了。他恍然大悟,哥哥一直在代替父亲履行陪伴他成长的使命。他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目的就是为了见到父亲。虽然最终没有见到父亲,但是他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理解了哥哥的良苦用心,这就是这段旅程的意义。从当初和哥哥有隔阂,再到和哥哥握手言和;从当初为了见到父亲可以放弃一切,到自愿把这个机会让给哥哥,这就是成长。你总觉得需要系上绳子才能跨过悬崖,其实没有绳子你也能做到。正如你总觉得需要父亲的陪伴才能长大,其实你可以独自长大。你总是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其实你远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和父亲的录音“打电话”太辛酸了,巴里把父亲的拥抱转交给伊恩让人热泪盈眶。

    39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7分。看到最后还是有被感动到,以一个常规的父子亲情设定,到最后却还是绽放出不一样的亲情之光。虽然遗憾,倒也合情合理。背景设置还是很皮克斯脑洞的,一个中世纪魔法世界被科技包裹后,变成一个魔幻与科技共存的新当代世界。虽然剧情很多套路,但情感部分还是不错的。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怎么不是特攻队/总动员/环游记了。。。不开心怼手指

    49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对皮克斯来说很特别的一部电影

    51分钟前
    • 零点
    • 推荐

    哥哥,请允许我叫你爸爸(⁄ ⁄•⁄ω⁄•⁄ ⁄)

    5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后半段几乎全程泪目 看到Ian把最后一个“Share my life with him”也打上勾真的忍不住了 从渴望父亲的爱到慢慢理解哥哥长久的陪伴,不仅仅这一路上通过选择走哪条路来学来的信任、通过魔法桥时的步伐学来的勇敢、放弃了车子去堵路学来的牺牲,还有最后让哥哥去见爸爸而学来的放下执着,啊!皮克斯在跟我们探索什么是亲情的基础上也一直教导我们怎么去成长。虽然最后的拥抱是哥哥给的 但我想只要也足够爱Ian 那个臂弯的力度和胸口触碰的温度 一定都是同样的温暖。真好。PS我永远爱迪士尼我永远爱皮克斯!

    59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皮克斯一定长在我的泪点上。他来了他来了他又开始讲亲情讲陪伴了,Onward我真的哭到颤抖,比Coco还要杀我。技术上讲的话第一个画面出来我就又开始感叹渲染了。情节其实蛮简单的,有一些小反转和小意外。不知道为什么真的很好哭,去追寻一些东西是很重要,但是更要珍惜身边陪伴着自己的人啊。看得这一场好多父亲带着孩子来看的,哭点+1。特别喜欢最后靠着木头扎到肉里再放大变出一根新的魔法棒的脑洞,真的很皮克斯。

    1小时前
    • 54edapple
    • 力荐

    我们总在追寻自己认为缺失的东西,却忽略了填补我们生命的美好其实从未缺席。在后魔法世界里找回遗失的亲情,绚烂的魔法筑起爱的港湾。学会爱与被爱是成长最重要的一课,皮克斯总能将最后一笔落在你心间最柔软的地方,名为爱的精准打击,从未偏离。与皮克斯其他佳作相比或许显得没那么出彩,但纵观近年的动画电影,依然可以傲视群雄。

    1小时前
    • 少年赵里昂
    • 力荐

    这部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新作更像是《疯狂动物城》系列,有一个类似的魔法世界设定,只是接下来唤醒魔法的过程转向了亲情,从故事的情感和如今的动画技术都无比的流畅自然,最后的结局也处理的不落俗套,甚至可以用高级来形容,故事讲的非常漂亮,而这其中又巧妙自然地包含了一些当下的社会议题。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美国驾照进阶路考指南》:交通拥挤状态下并入高速:打左灯,看左后视镜,看死角,如果灯坏了就把手伸直,提醒后方来车尤其是体型庞大的六轮车你要并入高速。美国交警在路上就是爷,遇到交警追尾请自觉停靠路边,缓缓踱步下车,举起双手示意你没有枪,准备好被开罚单。千万不要跟警察上演好莱坞大片,会死的很惨。换线的时候千万不要一次性换很多条,容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如开车到荒郊野岭或长途跋涉一定一定一定要提前加满油!如车濒临报废各方面老化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保养保修!不要让无驾照无permit的青少年擅自开车!

    1小时前
    • AK47M16G36
    • 推荐

    翻译不叫“上路总动员”我已经谢天谢地了。有笑有哭果然不失望。

    1小时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你不会知道一个家庭破碎的孩子看到这样的一家心里有多酸楚

    1小时前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